第一图书网

读稿笔记

郑元绪 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作者:

郑元绪  

页数:

341  

Tag标签:

无  

前言

  《读者》创刊30年了。30年来,《读者》杂志始终保持着心灵读本的品位,传承了雅俗共赏的风格,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胡亚权、郑元绪、彭长城三位同志都有新作即将付梓,我在这里表示祝贺!1981年4月,在时任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曹克己同志领导和主持下,胡亚权、郑元绪创办了《读者文摘》。次年彭长城同志到编辑部,从那时起,亚权、元绪和长城同志一直在为这本期刊工作,三个人都是编辑出身,后来渐次主持《读者》杂志的工作。亚权、元绪在《读者》杂志前后工作了十四五年,亚权现为省政府参事,元绪已退休多年了。长城同志现为读者出版集团的副董事长和读者股份公司的总经理。可以说,这三位同志不但是《读者》三十年发展壮大的见证人,而且是《读者》三十年栉风沐雨的亲历者,他们是《读者》的塑造者、操盘手和掌门人。是他们与几代读者人一起,在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读者》发行量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奇迹。  读着书稿,时不时地被他们对《读者》杂志舐犊情深般的热爱与眷恋所感染:时不时地被扑面而来的职业出版人的忠诚与坚定而感动;而当读到他们当年办刊、营销的几多经验体会时,又会感悟到《读者》成功中的智慧与艰辛。  初来甘肃工作时,同外地的朋友谈起《读者》杂志,常常是一些人知道《读者》却不知道《读者》在甘肃,当我告之这个事实后,有人脸上会露出莫名的诧异。这些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直接参与了 2006年1月读者出版集团(原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指导了 2009年12月的读者出版集团股份制改造,也见证了《读者》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的时刻,还与《读者》的同志一起,到美国和宝岛台湾搞过《读者》海外市场的拓展,使我对《读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读者》这样一个大刊、名刊为什么生长在甘肃这个问题,也渐渐找到了答案。简言之,甘肃的悠久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培育《读者》的肥沃土壤,甘肃特有的文化精神是催生《读者》并使它发育成长的支撑。甘肃是中华文化的资源宝库。史前文明的大地湾文化上溯历史8000~,古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敦煌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红军长征会宁会师,西路军血战河西,还为甘肃留下了许多红色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一代一代甘肃的文化人,也不断深化着他们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甘肃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在《读者》这个杂志上得到了比较典型的体现。一是包容。甘肃的文化从根上说就是开放包容的。1600年前,莫高窟初建,敦煌成为中华文化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相互碰撞的一个交汇点,北方和西域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逾千年的进退战和,形成了区域文化的多元特点。《读者》也是包容的,文摘类刊物必须兼收并蓄,《读者》的LOGO就是一个采集百花的小蜜蜂。开放包容成为《读者》30年来坚持不辍的一个办刊指针。二是坚韧。自唐以降,甘肃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清时被李鸿章称:天下贫瘠者无如陇右。世世代代的甘肃百姓无一不是穷毕生之力与严酷的自然相抗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生存。这样的存在上升为意识,就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也就是肯于付出,长于坚持。读者人是坚韧的,三十年来,刊物越办越好他们没有沾沾自喜,家底越来越厚他们仍在过紧日子,“快餐文化”来了他们不跟风,时下高返点、大回扣的营销手段他们不追捧,始终坚守“内容为主,读者至上”的理念。似乎有些“老旧”,有点 “迂腐”,但正像彭长城同志在书中所讲“一生只做一件事,任尔东西南北风”。三是创新。有交流碰撞就有创新。甘肃的文化是开放包容的,读者的精神是坚持创新的。逻辑是如此,事实亦如此。《读者》要打造“百年老店”,这是读者人的共识;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多重挑战,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创新,这也是读者人的共识。读者人迈开脚步了,尽管还没有甩开膀子、迈开大步,但每一步都是扎实的。  读者电纸书出来了,读者新媒体大厦在建设中,核心期刊群、数字出版、动漫、物流等业务版块的集团产业规划也是呼之欲出。  借彭长城同志《让(读者)御风而行》、胡亚权同志《读者往事》、郑元绪同志《读稿笔记》三本书出版之际,谈了些对《读者》的认识,这也是《读者》给我的教益。再次对三位《读者》的掌门人及全体读者人表示由衷的敬意! 祝愿《读者》杂志越办越好! 权为序。

内容概要

  《读稿笔记》系《读者》杂志前任常务副主编郑元绪所撰写的有关《读者》杂志创办历程的回忆性文章及办刊读稿笔记的集粹,内容不仅包括《读者》杂志,《读稿笔记》也包含了作者后来在其他刊社工作期间所写的笔记。

作者简介

  郑元绪,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1981年共同创办《读者文摘》(现《读者》)杂志,曾多年主持该刊工作。1994年后居京,从事媒体的编辑、策划、研究和产业化探索。现任《中外文摘》杂志社总编辑,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审读员,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上卷 办刊30年办刊二三事编刊旧事老曹文字是能够征服人的探讨和接近一份杂志的本质未定稿(九篇)下卷 读稿笔记日渐消逝的平房记忆好的文字说吧,你的内疚人心叵测做好一件事陌生人先来后到爱的轮回听听不同的声音生活的潜流心和心的碰面关于章老太太我记住了历史的重负生者的同盟我的人生体验婚姻的天平我的血脉在汶川一切皆有可能真真假假和为贵我和我的国家读三个人流离的爱老吴,我们都不怪你杞人忧天话迪拜人之异于禽兽者母亲·母亲河餐具不再,杯具可寻冰山也要相互取暖不知所终的青春告密,告密人人都有倒霉的时候尊严之殇真相大白一本杂志的态度成功与否,有趣就好好好一个人就疯了骨肉相连我的秋白拿得起,放得下入土为安技痒难耐老树慢阅读谋反未遂民为贵过度生活·孤儿·俄罗斯不纯的爱似非而是笔记124则

章节摘录

  办刊二三事 1981年初,经过紧张而短促的筹备,《读者文摘》就要面世了,心中总有些忐忑不安。原计划3月出版的,因为抽换了一些文章,拖至 4月才出版。出版前,将一页页清样订在一起,不停地翻来翻去,就像即将分娩的母亲,猜测着自己的婴儿如何模样,来到世上会不会遭到冷遇。当时的编辑就只有胡亚权同我二人。对于编杂志都是初次尝试,“雄心壮志”虽是不小,却没有经验。我问老胡:你看这样装订出来,像一本杂志吗?老胡倒似乎胸有成竹:像,装上封面,三边一裁就像了! 创刊号终于出刊了。封面很漂亮!红红的颜色,向往着未来的少女,给人带来一阵喜悦。我抚摸着每一页,端详着一篇篇变成了铅字,又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的文章,心里仍旧不踏实:读者会承认她吗?会喜欢她吗?要知道,审视她的,将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要赢得他们的信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10年后的今天,形势已大为改观。创刊号只征订了—万五千册;而眼下已拥有两百多万订户、上千万读者,简直沐浴在读者的海洋中了。但我自创刊时染上的心病竟无从“医治”,每一期杂志出刊时,总有一种不安,不知这用心编出的几十篇文字,能否有几篇得到读者的认可?不知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意味,能否引起读者的感受和会心?每次接到工厂送来的签发样刊,都小心翼翼地浏览一遍,企图体验一次普通读者的心情。然后合上杂志,再假定自己是一名刚收到她的订户,再轻轻打开封面,一页一页地翻下去……有时在街头行走,看见邮亭、书摊摆放着新到的《读者文摘》,不禁驻足其侧,细细打量那匆匆而来的顾客。及至看到他们一个个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卷起—本《读者文摘》匆匆而去的时候,心中才略觉宽慰。继而又不安起来:对于这些“忠实”、“虔诚”的读者,对于这些可爱的读者,这薄薄的 48页该不会令他们失望吧! 不安了10年,不安了100多期。或许要—直不安下去。  办杂志要依靠作者供稿,而《读者文摘》的供稿者同读者是融为一体的。《读者文摘》创刊后,印数直线上升,来稿也骤增,每日几百件、上千件,有时用帆布袋往四楼办公室背。对于办刊初期来稿支持了刊物的人,我们是很感激的。虽未曾谋面,却是觉得十分熟悉了。  大约是1987年底,《现代妇女》杂志评选优秀稿件,总编辑小韩邀我去当评委。在那里,偶然遇到了北京《中国妇女报》的一位编辑。我接过他递给我的名片,发现名字竟是那么熟悉。  “您叫杨新连?” “是的”。  “您过去给《读者文摘》投过稿?” “好几年前的事了。” 我毫不迟疑地追问:“1982年,您译写的《自我放松20法》登在第8期上,对吗?” 他吃惊得不知说什么好。  我继而笑道:“您的家好像住在东四六条,现在还住在那儿吗?” 一阵畅谈之后,他又专程访问了编辑部,回去后,写成短文《薄雾中的桥》,登在《中国妇女报》上。文中写道:“……我惊讶不已。要知道那时我还是个地地道道的读者,正是由于那篇文章,我的名字才第一次被排成铅字。” 那以后,我们再没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就像在这之前一样。  我不知他还有没有兴趣翻翻《读者文摘》,但我知道,这次相遇,他不会忘记的。我也不会。  办刊时间长了,作者队伍不断更新,他们的情况不会一一记得那么清楚了。但心怀的敬意却始终未减。《读者文摘》10年,几乎没有约过一篇稿,采用的全部是自投稿。没有千百万读者的支持,《读者文摘》的发展乃至生存都是很困难的。  每天都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评刊的、谈论生活的、报告喜讯的、诉苦的,什么内容都有。最大的苦恼是无暇一一答复他们(又不愿找局外人代笔),恐怕已伤了许多颗心。专程拜访编辑部的读者也不断,真羞于让他们坐在这简陋而杂乱的编辑室中。好在人们并不计较,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读者,亲眼见到心仪已久的编辑们的“真身”,便心满意足。虽然发现这几位编辑个个都很平凡,也并不失望,反倒觉得亲切,拉近了距离。  柜子里有一个小花篮,里面几朵红、白、黄色的绢花,很是生动。那是一位北京读者到兰州办事,亲自送到编辑部来的。花篮代表着三个人,小纸条上写着她们的名字。  ……


编辑推荐

  《读者》创刊30年了。30年来,《读者》杂志始终保持着心灵读本的品位,传承了雅俗共赏的风格,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郑元绪同志不但是《读者》三十年发展壮大的见证人,而且是《读者》三十年栉风沐雨的亲历者,他是《读者》的塑造者、操盘手和掌门人。与几代读者人一起,在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读者》发行量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奇迹。 《读稿笔记》系郑元绪撰写的有关《读者》杂志创办历程的回忆性文章及办刊读稿笔记的集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读稿笔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