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洋自由论·新大西岛

(荷)格劳修斯;(英)培根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5-4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荷)格劳修斯;(英)培根  

页数:

225  

字数:

130000  

译者:

宇川;汤茜茜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你航行于公海之上时,你也许会想,这属于哪国的海洋?这个问题你可以“问”一下格劳秀斯。 在《海上自由论》一书中格劳秀斯抨击了葡萄牙对东印度洋群岛航线和贸易的垄断;他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时至今日,格劳秀斯的“公海自由”已作为一项国际法原则,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对于世界人民的交往和经济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书籍目录

海洋自由论 《海洋自由论》中译本序言 导言 致君主们及基督教世界的自由国家 第一章 根据国际法,任何人可以自由航海至任何地方 第二章 葡萄牙人无权以发现者的资格统治荷兰人航行所至的印度 第三章 葡萄牙人无权以受赠于教皇的名义统治印度人 第四章 葡萄牙人无权通过战争来统治印度人 第五章 葡萄牙人占有海洋或航海权并非正当 第六章 葡萄牙人凭借教皇的赠与占有海洋或航海权并非正当 第七章 葡萄牙人依照规定或习俗占有海洋或航海权并非正当 第八章 根据国际法,自由贸易指向一切对象 第九章 葡萄牙人占有与印度之间的商品交易或贸易往来并非正当 第十章 葡萄牙人凭借教皇的赠与占有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并非正当 第十一章 葡萄牙人依照规定或习俗占有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并非正当 第十二章 葡萄牙人禁止贸易并不公正 第十三章 荷兰人可同时通过和平、协定和战争保持与印度贸易的权利 附录新大西岛 序言:培根的“所罗门宫演讲”(林国荣) 新大西岛(汤茜茜 译)附:国家主权与自由的海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洋自由论·新大西岛 PDF格式下载



不错的书,是正版!


   去年讨论“大国崛起”之后,这个主题就在脑袋里挥之不去。于是想多读一点西洋史书,多了解了解那几个国家,《海洋自由论》是我选中的史书之一。
    在冒险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同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激烈,并请罗马教皇进行仲裁。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诏书,指定大西洋上的一条子午线,即通过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5.42公里)的地方作为两国行使权利的分界线,东边归葡萄牙,西边归西班牙,别国的船只要得到控制国许可不得在那里航行或通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对此不满,要求重划。经过谈判,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两国据此声称,凡是未经许可进入这些地方的船只要被没收,船员要受到死刑或沦为奴隶。就这样,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支持下通过教皇子午线瓜分了地球,葡萄牙特别主张对全部印度洋和摩洛哥以南的大西洋的主权,西班牙特别要求对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主权。
    有了教皇子午线,别的国家要想参与到远洋贸易中来,要么去开辟新的航线,要么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内冒险。既然西班牙和葡萄牙海上势力强大,英国一方面通过探险航行独占了与俄罗斯的贸易,同时又纵容海盗船在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劫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赃物则在王室与海盗之间瓜分。1580年,英国最有名的江洋大盗德雷克环游世界,沿路打劫西班牙船只,满载而归后觐见女王,西班牙公使提出抗议后,伊利莎白女王说,“我的臣民有权与西班牙人一样在各处活动,因为海洋与空气是属于人类所共有的”;并登上了德雷克的海盗船,策封他为爵士。
    不仅这样,伊利莎白女王还继承了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成果,拒绝英国国教会加入天主教,更惹脑了罗马教廷,教廷下令西班牙对英战争。以罗马教会自居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威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了无敌舰队;同时密谋暗杀伊利莎白,篡位阴谋败露后苏格兰被幽禁的女王被伊利莎白处决。新仇旧恨终于激成了无敌舰队1588年远征英国。此次海战以英国得胜告终。
    现在荷兰碰到英国类似的局面。在低地国家,包括荷兰归西班牙统治的时候,远洋贸易仍可在教皇子午线体制下进行。但低地的联合省1581年从西班牙治下独立出来,如何维持和扩大这些贸易呢?
    应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求而作《海洋自由论》正是要从根本上打破教皇子午线体制,否定西班牙、葡萄牙或别的国家对海洋和远洋贸易的独占。这书的全称是“海洋自由论或关于荷兰人有权加入印度贸易的争论”,这个争论看似具体,其实如格劳秀斯在书前的《致君主们及基督教世界的自由国家》中所说,“事关几乎整个海洋,事关航海权和自由贸易权。这些事情引发了西班牙人和我们之间的争论:广阔无垠的海洋是否一国领土的附属物(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任何人是否能合法地发布禁令,使他人既不能买卖、贸易交换,也不能聚合在一起;任何人是否可以将某样从来不属于他的、或之前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东西赠送出去,长期以来显而易见的伤害是否正当。”(第4页)格劳秀斯的立场由第一章的第一句就已明确,“我们的目标是扼要清晰地证明,作为低地国家的联邦成员国,荷兰人航海至印度并与印度进行贸易是合法的……任何国家到任何他国并与之贸易都是合法的。”(第1页)
    在论证过程中,格罗秀斯指出,“法律同时为以下两种情况制定:其一,所有人都确乎可以使用共有之物,只要不带来任何损害;其二,满意自己所得者,当禁绝于他人之物。”(《致君主们及基督教世界的自由国家》,第2页)就海洋来说,“既然海洋无边无界,和空气一样,它就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财物。“(第33页)他认为,海洋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财产,因为海洋实际上不能通过占领而占有:“古人称为不可度量、无穷无尽、万物之源和接近天堂的所在,他们猜想海洋永恒的湿气不仅孕育了江河、山泉,而且孕生了云层和星体,多少保留了自身,最后通过来回的潮汐环绕了地球(人类栖息之所),那些潮汐既不可阻挡,又无法容纳,与其说它被占有,不如说它是真正的主宰。”(第32页)
    与伊利莎白女王一样,他将海洋和空气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古代希腊、罗马的诗人和哲学家将水和空气看作是天然共有的东西。诗人说,“现在[我们]只想一个安身之地,只想得到人人可得的水和空气”(第3页脚注2);奥维尔说,“大自然创造了太阳、空气和水,不是让谁私有的,我要求的是人人能享的权利”(第22页脚注4)。格劳秀斯是自然法大师,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和统治者,尤其是人类自然天性之父”,“在他所建造的这所房子或城市中,写下了一些法律:这些法律不是铭刻在铜器或碑匾上,而是铭刻在每个人的精神和理智当中,由此他们的勉强和拒斥都将从他们自身中进行读解。这些法律将高层与底层联系到一起。君主们不可违反这些法律,正如普通人不可非难议员们的律令,而总督们不可指责他们国王的法律法规。因为这些关乎人和一切城市的法律来自于那个源泉;从那时起,它们就获得了神性和最高权威。”(《致君主们及基督教世界的自由国家》,第2页)诗人和作家作为明智和虔诚之士,其看法就成为自然法的陈述,而格劳秀斯旁征博引古代诗人、哲学家和民法学家谈水和空气的部分,正是要证立海洋和空气为共有物的自然合法性。现在的教科书,包括经济学教科书,还经常把阳光、空气和水看作是典型的不可私人占有的物品。
    格劳秀斯的海洋自由论当时就引起了巨大争议,正如《奥本海国际法》中列举的,真提利斯在身后出版的《西班牙辩护论》(1613年)中为西班牙和英国辩护(英国伊利莎白女王前面引用的主张只是昙花一现,而1588年该国又是战胜国);威廉。威尔伍德1613年在《海洋主权论》中为英国主张辩护;约翰。塞尔登1618年写成了《闭海论》,到1635年才刊行;约翰。巴罗斯爵士1633年写成《用本王国的记载、历史和国内法证明的对不列颠海的主权》,在1635年刊印;保罗。沙庇1676年刊印了《亚得里亚海主权论》,为威尼斯共和国主张辩护。(商务,上卷第二分册,第98页)这些书中最重要的是《闭海论》,查理一世曾下令刊印,还通过驻荷兰大使对格劳秀斯表示不满,要求对《海洋自由论》的作者加以惩罚。
    虽然格劳秀斯的主张没有在当时被接受,但影响是深远的。到18世纪,所有著名作者都采取了他的立场,在实践上,则是到下一个世纪二十年代,也就是19世纪才普遍承认,英国也不声不响放弃了海洋主权的主张。
    这本书在国际法上的作用大致就是这样。不过,大凡经典著作,总有一种感动的力量,让你为其中一些永恒的东西而心动,也为几百年前或更久以前的作者怎能这样透彻地道出时代精神,又怎样超越了时代。时间的脚步不仅不能让它褪色,反而会为它戴上神秘的光环。所以,我还想就这一本书写点笔记。不过,写字总是劳动,不管以后写还是不写,现在就写这么多吧。


  培根的《大复兴》是献词还是献给新生命的礼物呢?《学术的进步》构想了人类知识的蓝图,他谦虚的给予自己如此评价(我觉得比被称为学术史上亚当•斯密的最谦虚的表述还诚恳):“我觉得我的著作就跟乐师调音时发出的喧闹声或音响差不多,它们并不悦耳,但是没有这些噪音也就没有后来的优美音乐。”《论古人的智慧》表达了复兴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忽略显而意见陈旧庸俗的东西,为解决生活的困境和揭示科学的奥秘贡献一臂之力。”这里我隐约窥视到了培根为“妻子”献上的新婚礼物。《新工具》中培根去争论,激励那些感到绝望的人们,因为他们不相信科学能够提供征服自然的能力。《自然及实验史》以科学的态度暗示《大复兴》的可能。《新大西岛》最终在培根《大复兴》的计划下忍受着痛苦分娩了。
  
  培根在《新大西岛》的演讲是为了给“情妇”还是“妻子”呢?情妇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妻子能为自己生殖。在这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张力?
  这里的“情妇”我指的是与她的关系只能止住了,到此为止;“妻子”则可以继续向前。二者不正好可以喻指古代精神—你不能在向前了,现代精神—你应该再远一些。这里的冲突如何解除呢,是完全抛弃妻子吗?即使这样培根也不能将情妇整个搂在怀里;还是疏远情妇?这好比一条线段上,在一个点(但不是中点)画的两个圆,培根就是那圆心,两个圆都以他为中心,他会选择哪个圆形呢?是优美(让人类感觉比较平坦)的哪个圆,也就是半径较小的那个圆,还是那更容易让他发挥的那个圆?
  
  我先对培根生活的时代的状况有个大概了解。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经济还未繁荣起来,此时的政治经济体系是以重商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托马斯•孟是那时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所得》为重商主义的政策辩护。
  培根在《新大西岛》里是这样描述欧洲的经济政策的,欧洲人对那总管说,“若他们乐意交易,我们有一些货物,可以送给他们,或许可以支付我们需要的东西。”这里“我们需要的东西”明显是指贵金属或货币的,与重商主义的政策是相符的,把贵金属或货币当作财富的源泉。
  
  《学术的进展》中培根也隐晦的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宗教家的狂热和猜忌,政治家的傲慢和严酷,学术本身的错误和不成熟上的批判在他所设想的人类知识的蓝图里处处可见。他的秘书托马斯•霍布斯以《一个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做出了回应,书中以隐匿的方式写下了谈话的时间和地点,作者之所以用这种叙述方式,一方面表现了作者的谨慎,更衬托出当时社会混乱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给了培根怎样的勇气?《新大西岛》中他以磅礴的气势前进着,驶向《大复兴》的宫殿。“我必须去,而不是我必须活下去。”用来形容培根的“进步”是贴切的。
  
  进步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特征,《新大西岛》从许多方面描述了进步所带来的希望,我把宗教的希望省略不谈,仅谈一谈为现代带来的希望。我简略的从生活物品、人道(培根为何没使用慈善这个词我觉得是有意义的,我现在还不足以理解那层面的涵义,只能暂且把这种区别搁置一旁了。)、国家和平、科学发展程度等角度说说。
  
  培根表述了本撒冷岛的生活物品是充裕的。对给外乡人的安置机构(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慈善机构)提供物资方面,在很多年内虽然每外乡人入住过这里,国家还是继续给予他们物资。国家在这产量方面必定是充足的。是什么让它有如此高效的生产能力,我认为这答案是很明显的,也表达了培根所希望实现的计划。有一段描述对我印象深刻。培根是这样表达的
  “不久,我们的晚饭端上来了,无论面包还是肉类,都鲜美可口,就我所知,这比任何一所欧洲大学的饮食都要好。………据他们说,这促进病人恢复健康。”“鲜美可口”这词透漏着本撒冷岛有一种特别的技术可以让食品保鲜。对酒的表述也表明了欧洲和这个国家的差异。对生活物品的谈论就到这了。接着继续谈谈本撒冷岛的人道方面。
  
  在我们发现这个岛的时候,我们没有被允许立刻上岸,在我们说出了情况以后,并说有一些病人,我们被接待了,他们给予我们很好的照顾。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天使的国度。培根是这么歌颂本撒冷岛的
  “我们发现,这个高贵的城市充满着博爱和自由,渴望把外乡人当作自己人。这足以让我们忘却我们在祖国难以舍弃的一切东西。在这里,我们不断碰到值得注意和讲述的事情。确实,若世上有一面值得世人仰望的镜子,那就是这个国家了。”我们足以对培根给予这个国家的人道谢予敬意了。那我们在说一说国家和平方面,本撒冷岛是怎么管理的吧。
  
  在迎接欧洲人到慈善机构的时候本撒冷人民的礼仪给人舒适的感觉,这可以归功于国家对这方面的积极政策。把病人进行隔离,担心疾病传染,这种管理是必须的,因为它是以科学为根据的,毕竟有些疾病是会传染的。在婚姻方面,培根和欧洲对立起来,不是让结婚双方直接观看对方的身体,而是选出俩位见证人,虽然能避免一些骚乱,但我觉得这种方法也不见的能够阻止培根希望被灌注出本撒冷岛的淫乱行为,这对国家的社会风气是有不健康的影响的。我用灌注这个词是想表明,这个国家不见得就没有淫乱行为,因为灌注是通过外力施加的,不是流溢,这样才是自然的。还有一段描述很有趣。就当总管说到这,没等欧洲人提问就被叫走了(一位萨罗门学院的院长将要到来),这避免了他所没有回答的一些问题,我认为这些答案也是欧洲人很想知道的。
  
  
  在本撒冷人民迎接萨罗门学院的院长时,街上秩序井然,国家对市民的管理避免了市民的不安稳因素。迎接的时候,本撒冷岛人民为何将如此隆重的仪式给予院长,这种特殊的仪式象征着什么呢?仪式的重要性几乎是迎接国王的待遇,也让我们猜想院长是不是本撒冷岛的国王,即阿尔塔本国王。毕竟国王在《新大西岛》里还没有出现过,他一直都在秘密管理本撒冷岛。对国家进行监管,需要掌握国家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我必须问阿尔塔本国王是怎样获得这些精准的材料的?这方面的提问预示了培根对本撒冷岛科学发展程度的描述,也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
  
  培根最后以萨罗门学院院长对欧洲人民的演讲结束了《新大西岛》,这篇演讲词表达了萨罗门学院(相当于我们现代社会的智库)的目的
  “我们这个机构的目的是了解事物的生成原因及运动的秘密;扩展人类帝国的边界,实现一切实现一切可能实现之事。”
  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科学作为工具,培根的政治学赋予了知识很高的地位。他更是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权力)”的口号,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论述友爱时对友爱的召唤,“啊,朋友,我的朋友,我没有朋友!”有点异曲同工。这话一读似乎很矛盾,我来谈一谈我对这话的理解。“我没有朋友”揭示了此时人类的状况;“啊,朋友,我的朋友”是亚里士多德试图构建的宏伟工程。这样的声音是具有的深度的,唤醒人类努力追求。这也是培根的声音想取得的效果。演讲中淋漓尽致的传达着培根的希望,它对现代社会的进步有什么指导意义?
  
  我尝试说明的意义最好回到我前面提到的培根的“妻子”和“情妇”背后掩藏的光线照亮我要爬过的那片丘陵吧。我要怎么在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我认为应该先清楚的知道培根的志向。他是百灵鸟还是雄鹰(百灵鸟只是飞来飞去歌唱,它欣赏风景是为了愉快,好象仅只为了挑逗“情妇”;雄鹰展翅高飞,翱翔于广阔的天空,更有捕捉土地猎物的本领,雄鹰捕食猎物是补充勃勃生机的手段,更为了让自己飞得更远,这又像“妻子”的怀孕了吧!)?培根在《论古人的智慧》的献词中是这么诉说的
  “……大家会发现,这里是新瓶装旧酒,我们要把平坦开阔的地方抛到身后,勇往直前,向前方更高的山峰迈进!”
  我认为这些言语足够我们做出精确的判断了。
  我仅从农业方面谈谈本撒冷岛的科学发展程度。演讲中提出了对农业(为岛上的人民提供基本生活用品)改进的计划,预示着人类社会的危机。基本的农业技巧已经供给不了我们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了,我们只有以更高的产量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了达到这种需要,人类需要的是挑战自然力的科学技术,而不是仅限于自然力的农业技巧。培根在这上面满足了人类的希望,他走过的路途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所要求他完成的责任,勇气方面他更是超越了他的前人,他与古人决裂了,我听到了他深情的表白:我的妻子,……,我的爱只为你献上我的生命,我的新的希望躺在你的腹中。培根的性爱学是纯正的,没有夹杂一丝“无生育力的亢奋”,我认为他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他是沙海,细而广大。但他也超越了人类,他的生命也死亡了。他到达了神学领域。
  演讲词也对各院长的职责进行了描述,知识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让我想起了《理想国》,柏拉图所追求的哲人王统治,这里我又似乎看到培根也没有超越古人。培根的生命力又被上帝赐予了,他又回到了哲学领域。
  还是回到我所期望做出的回答吧。《新大西岛》中,培根根据科学,他奠定了自己在人类社会知识进步史中的地位,他选择了现代精神。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对知识的敬仰可以给予培根。
  “难得有一些才智的光芒,难得有灵魂和善意的伟大心性,是能够穿透那个深沉的黑夜的。”我的信仰向你致敬。
  《新大西岛》表达了科学的希望,培根启蒙人类追求知识的努力是伟大的。
  


请问您前面的历史背景也是书里的内容吗?还是您自己写的呢?能不能给我推荐下有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呢?谢谢!


只说首末两句:
“培根的《大复兴》是献词还是新生命的礼物呢?”
什么叫“新生命的礼物”,是不是少了一个词“献给”?
“《新大西岛》的希望对启蒙人类追求知识的路途的历史长河中是伟大的。 ”
这么外星的句子你也写得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