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

谢海均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谢海均  

页数:

230  

内容概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兼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专门研究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的这个问题,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德育的目标、高校德育发展的若干趋势,阐述了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兼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还结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提出深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思考,这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兼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之处。

作者简介

  谢海均,1963年1月生,副教授,高级政工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深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主讲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人生修养”、“人格塑造与成才”等课程;发表过“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贡献”、“高校思政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2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l收录l篇;主持或参与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委托项目“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广东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变化规律专项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子课题等研究8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论第一节 中外高校德育模式比较研究应该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兴未艾二、学校德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三、中外高校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必须着眼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第二节 面向21世纪的德育研究必须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一、面向21世纪的德育二、面向21世纪德育研究的广泛性和全面性第三节 理论指导实践——深圳高校德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思考一、深圳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二、建立科学协调的德育工作机制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三、构建有深圳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思考第二章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的呼唤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点及影响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核心问题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其基本特征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第三章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分析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足第三节 借鉴创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二、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促进国际化的机构建设四、扩大留学生规模五、促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六、开辟灵活多样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七、建设国际考试中心第四章 西方学校德育第一节 西方学校德育的地位、类型和特点一、德育在西方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二、西方学校的德育类型三、西方学校的德育特点第二节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模式一、体谅德育模式二、德育教程模式三、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四、价值澄清德育模式第五章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高校德育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一、德育环境的变化二、德育对象的变化三、德育内容的变化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一、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德育的目标二、突出德育地位,增强德育有效性第三节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发展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一、构建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的目标体系二、构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途径体系三、构建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第六章 21世纪的中国高校德育第一节 以科学发展观理解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的内涵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二、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第二节 21世纪我国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定位一、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三、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安全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教育管理的“四个结合”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与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相结合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教育管理内容相结合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相结合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结合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与专家化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发展二、学科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三、专业化、专家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基本特征四、专业化、专家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途径第七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第一节 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研究的意义一、学生工作体制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学生工作体制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三、学生工作体制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第二节 亟待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新体制一、当前学生工作体制与高校办学体制有一定程度的不相适应二、当前学生工作体制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三、当前学生工作体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三节 案例分析一、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看当前学生管理体制的不足二、从三所高校学生工作职能划分看当前学生工作体制结构的不足三、从某些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举步维艰看当前学生工作体制功能的不足第四节 构建与现代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校学生工作新体制一、新体制基本结构的共性原则要求二、新体制应涵盖的功能要求三、新体制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四、新体制构建的基本模式五、范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新体制设想第八章 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一、学习型社会的由来二、学习型组织三、学习型社会四、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误区及其原因分析第二节 怎样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一、怎样建设学习型组织二、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认识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三节 对深圳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一、总体目标二、近期规划三、创建原则四、基本工作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