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疯狂天才

(美)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美)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  

页数:

354  

字数:

460000  

译者:

刘建周,诸逢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收集古往今来许多优秀艺术家的笔记和传记,发现很多人都为狂躁和抑郁所苦,甚至让人走上自杀的绝路。书中引用很多艺术家自己的叙述,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抑郁症发作时的绝望及痛楚,而理解,是很重要的一步。 《疯狂天才》的英文书名“Touched with Fire”,灵魂为火所触,因而被深深灼伤,真的很丰富又动人的一本书。

作者简介

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博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及情绪疾病中心主任,同时也是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的荣誉英文教授,有关狂躁一抑郁病与艺术的大众专题电视系列片的作者和执行制片人。荣获过美国及国外无数科学奖项。她除了专供精神病科学领域,著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那绝顶的疯癲 引言第二章 漫漫长夜、熊熊烈火和刺骨严寒 躁狂抑郁症第三章 这会是疯癲吗? 争议和证据第四章 他们驾着风暴的生命 性情与想象力第五章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 乔治·戈登·拜伦勋爵第六章 深重苦难的根源 躁狂抑郁症的遗传第七章 这网撒在天空上 医学与艺术附录一 重度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附录二 可能患有循环性精神病、重度抑郁或躁狂抑郁症的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注释致谢中英索引表

章节摘录

前言  触火:在天才与疯癫之间 人们常说,真理和荒谬只有一步之遥,其实天才和疯子也只有一线之隔。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曾说过:“所有杰作都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天才似乎是具有魔力的神赋者,他们才智超群,却又往往怪僻癲狂,这种现象在艺术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凡·高执刀割耳,海明威饮弹自尽,伍尔夫投河自殒……所有这些就像一磅磅炸弹般蔓延扩散。艺术领域行为乖张离奇者比例之高令人乍舌,发人深思,凡此种种,个中究竟隐含着何种密码?是偶然巧合抑或是职业规律?在这方面做了专门探讨的《疯狂天才:躁狂抑郁症与艺术气质》(以下简称《疯狂天才》)一书中,作者贾米森博士对此进行了系统而又详尽的论述。  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194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同时也是有关躁狂抑郁症和艺术的一系列获奖公众电视特别节目的执行制作人兼作者。她在躁狂抑郁症、忧郁症和自杀问题的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曾先后著有《躁狂抑郁症》(1990)、《躁动的心灵》(1997)、《夜幕骤然降临:理解自杀》(1999),《论心境》(2003)等,而《疯狂天才》一书则是其作品的集大成者。  贾米森博士曾说自己就是躁狂抑郁症患者,她深知躁狂抑郁性情对其创作和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或许正是这些因素激发了她创作这部跨越医学和文学两大学科的旷世奇书。该书探讨了心境障碍和艺术气质之间令人惊异的关联,又从文学、传记学和科学的角度对其与自然界的节律和周期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艺术家长期以来就被认为与普通人截然不同,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有关伟大作家、画家和作曲家在“疯癲”中苦苦挣扎但却因此获取独特体验和创作灵感的故事。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认为,伟大艺术家的奥秘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形意象,艺术本质上超越了艺术家个人的东西,与其个人生活无关;弗洛伊德则主张到艺术家个人的隐私中去寻找解读伟大作品的奥妙。贾米森博士的《疯狂天才》则另辟蹊径,对此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证,同时又旁征博引,通过有此经历的诸多艺术家的文字描述进一步加以阐释,为略显生硬的医学术语赋予了充满灵性的文学色彩和飘逸的艺术内涵。  贾米森首先对躁狂抑郁症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概述。躁狂抑郁症又称双极症,包括一系列心境障碍,其病症因情而异。这些紊乱症会改变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打乱正常的睡眠及性生活,并造成精力水平的剧烈波动。躁狂抑郁症发病率很高,“每一百个人中大约就有一人患有较严重的躁狂抑郁症,而其中许多人又会患有诸如循环性情感精神病之类的轻度变症”。  这种情况在艺术领域更是高得不成比例,拜伦勋爵一生都在与“疯癲”作斗争,并且某种程度上因此而命归天庭;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儿时就认为自己被鬼附身,他的后半生充斥着焦躁、狂暴的多变时期以及“可怕到无以言表的抑郁”。在《疯狂天才》一书中,贾米森简述了阿黛尔·贾德博士于 1949年对113位德国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进行的研究。研究对象有三分之二都“生理上正常”,但其自杀及“精神失常和神经质”的比例却远高于普通人,“精神反常情况出现几率最高的是诗人(50%)和音乐家(38%),稍低一些的是画家(20%)、雕塑家(18%)和建筑家(17%)。”更令人疑惑和震惊的是,就像弗洛伊德提出的“因病获益”说一样,这种神经质般的“疯癫” 状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竟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此经历的艺术家必须与狂暴莫测的多变情绪作斗争,我们很难把这些非理性因素与严密的逻辑性过程联系起来,但因此而创作出的作品通常却有着独特的印记和魅力。艺术家自身对此亦深有同感,约翰·贝里曼直言不讳地说,“我确实强烈地感受到痛苦折磨是获取最高成就最大的幸运之一……最幸运的艺术家是那些经受了最大痛苦折磨又不至于丧命的人。”爱伦·坡对此有更为精辟的见解:“ 我这族人素以幻想丰富,热情洋溢著名。人家称我疯子。然而发疯究竟是否是极端聪明的流露、辉煌的成就和渊博的学问,究竟是否是神经失常的产物,是否是头脑失却正常智能和内心喜怒无常的结果,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 然而,不管艺术创造力与心境障碍之间的关联多么引人注目,有两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其一,并非所有多产并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都患有心境障碍。许多(甚至大多数)艺术家、作家和作曲家精神完全正常,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灵感和创造力,因此,尽管贾米森博士探讨的许多艺术家都多少因心境障碍而具有某些特殊才智和灵感,我们仍不能据此推断创造力源于“疯癲”。其二,尽管“躁狂抑郁症有时令人兴奋,是强有力的创作动力,但更多时候常带有毁灭性影响”,有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他们的家人朋友及其所生活的社会。另外,研究表明,平均有五分之一的躁狂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所以躁狂抑郁症作为一种潜在致命的医学疾病具有极大的危害,从《疯狂天才》一书的附录二中列出的部分试图自杀或自杀的艺术家、作家和作曲家的名单中即可略见一斑。  贾米森博士对躁狂抑郁症的治疗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她指出,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为许多艺术家担心医学治疗会削弱灵感并阻碍其创造力。这种“血统上的瑕疵”对整个社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对躁狂抑郁症的基因治疗和预防意义何在?难道精神病治疗将不得不造就相对快乐但却更加冷漠且想象力匮乏的艺术家?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对这些疑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洞察之敏锐,思考之深邃,探讨之深入,令人叹服。  纵观全书,贾米森博士始终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导向进行系统而又客观的论述,对图表和数据的灵活驾驭为本书增加了真实性和可信度,其中对个别艺术家和作家的具体分析更是精彩纷呈,充满真知灼见。不仅如此,书中又恰如其分地引用了许多文学作品,因为每部作品都是作者自我的一次暴露,是作者的‘心声’或‘情态’的表露,这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力度,同时又有很强的可读性,使读者可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文学的熏陶和艺术的洗礼。《疯狂天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每章都以一段诗文开始,并取其中的一部分为标题。诗文精炼简洁但却寓意深刻,而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贾米森博士研究的议题具有世界性,因为躁狂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仅次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然而国内对此似乎尚无系统研究。现有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300万以上的成人受此疾患的影响,有些数据或许更让人瞠目结舌。深圳每年有2000人左右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自杀,其他城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而近年来有关高校学生的自杀问题也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据专家介绍,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罪魁祸首就是躁狂和抑郁,据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医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在这种情况下,《疯狂天才》中译本的出版正如雪中送炭。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那些受到心境困扰的人而言。它更像是黑夜里的烛光,或许可以引领他们穿越“失控和危险之地” ,将悲观晦暗情绪驱散,重燃心中的希望之火。  天才与疯癫之间的纠葛一直是不解之谜,许多有心境障碍的天才恰恰是在一生中最健康的时期创作出了最好的作品,究竟天才是由疯癫激发,还是因天赋而疯癫,《疯狂天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读者们在享受这种奇妙的旅程时能从那些才华横溢、超凡脱俗的天才身上汲取力量,天才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并与书中所述之人惺惺相惜,景仰攀附天才者可以从中得到满足,嫉妒仇视天才者能够从中找到靶子,而那些潜在的天才们将也会受益终生。  朱振武 2006年冬至于上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疯狂天才 PDF格式下载



莫须有是无!!莫须无或是有!天才“阻咒”基因或许有,天才世上本就无!天才根苦魔死“咒”!

“咒”蜇千死谁可免?幸免谈然处世闲,
毕事恭亲诚心贵。万事淡心磨世明。

天平独孤世无知,百死蜇生魔明志。淡泊此生无悔恨,寂寥闲静可聊心?
——无它求,共激志!天涯空寂人多有,闲静悠时聊人有,不敢有多求,百年枕上喜更好,成双对。有缘对面难牵手,无怨言!~`业余的“咒因”诗人!



这本书很好,如果有人得了这个病,一定要好好看看。


内容不少,适合大众,个人比较喜欢的


本来想买《躁狂抑郁多才俊》,买了这本《疯狂天才》,感觉文字晦涩了点


介绍了著名的艺术天才与抑郁症之间的微妙联系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疯狂和天才某种程度上是个同义词。


理论太多了 不过很详细 可以慢慢地细细看 故事性很弱 分析很到位


我不想这样点评,在我还没有看完全书的时候我不想这样点评,在我还没看出所以然的时候然而为什么为什么我已经看了三分之一却总觉得里面充斥着重复的文字绕来绕去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却没有清晰的脉络我无法领会到他的路数感觉在由一衍生的迷宫里头晕目眩地旋转眼下尽是一副副毫无二致的面目后面的三分之二难道也会这样么我不想这样点评,在只觉得它是图表构成的医学报告时我不想这样点评,在对这种想法有些疑惑还不够自信时


一般般 还能看看~~~~~


书很好 质量还可以 内容都是些故事题材 不怎么吸引人


终于明白了天才的奥秘。。


这本虽然看起来像娱乐书,但实际上非常的专业,内容很有质感


何为天才?


疯狂天才


疯子和天才么


很有意思的心理书


女朋友讓我買的


总有一些特殊的人,


后面的注解也太厚了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