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考古文学“南洋”

朱崇科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年8月第一版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朱崇科  

页数:

421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挖掘文学南洋的机器怪手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担任教授与系主任期间,发展出一个大胆的理念:从中国引进一批优秀的研究生,给予优厚的奖学金,希望他们以学术专业的精神,以中国中心文化的边陲的特殊思考,研究中国文学与文化,同时行有余力,再开拓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尤其后者,在新加坡研究这个领域课题的优势,在欧美或中国任何大学都无法相比。我更希望他们再稍微走出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但又不像欧美学者中断或在中国文化政治真空里研究。我不断地说服他们,在新加坡的中文系可以开拓到目前中国最需要的知识,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就如早年到南洋垦荒的中国人,最富有的,便是开采地下的矿产的人。今天物产都被开发了,但在知识创新的新世纪,最值钱的还是新知识。太多珍贵的知识仍然埋藏在地下,等待挖掘出来。东南亚的华文文学与文化,必将成为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出几年,必有权威学者出现。朱崇科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我所赏识的被引进的外来人才。他得到优厚的博士生奖学金,在我的指导下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就是目前已出版的《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

内容概要

  《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作者亲自到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从事有系统的研究,对文学的地图与发展有全盘的了解,而且与作家也有近距离的接触。 这本论著除了重溯系谱之外,还把文学作品与理论还原到原来产生的文化土壤上,从当地华人及其他族群的文化属性来论述。

作者简介

朱崇科,(1975-),男,山东临沂人。中山大学文学学士(1998)、硕士(2001),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2005,文学方向),台湾佛光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海外研究员。现执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区域华文文学(港台文学、新马华文文学为主)、文学理论等。著有《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和单篇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上编 本土(性)谱系学与理论建构绪论:文学空间诗学与区域特质一 本土的嬗变:从概念纠缠到意识形态集结与文本呈现1.1 本土意识的萌蘖抑或“起源”语境——论邱菽园诗作中的本土关怀1.2 本土蜕变:载道的艰难与自我的张力——论1920—1940年代的文学本土变迁轨迹1.3 无心插柳中的参与与形塑——论“反黄运动时期”通俗小说的本土传递2.1 (被)“延异”的本土现代性——论陈瑞献小说与诗歌的本土意义2.2 暴力书写:在纤深与狂放之间——以《红高梁家族》和《天国之门》为中心2.3 淘气的认真与“珍重的平凡”——论蔡深江的文字倔强及其本土搜寻二 本土的流动与辩证3.1 本土楔入:可能与限定3.2 建构马华文化/文学——试析马华文化(学)本土性的建构策略及其限度4.1 当移民性遭遇本土性——以《乌鸦》与《我这滥男人》为例论本土的流动性4.2 复活区域华文文学本土性:活力及限度——以新马华文文学为例加以说明下编 个案分析中的本土深化导言三 本土意象本土话语5.1 后殖民本土:去殖民化和回归本土——论王润华的热带丛林和南洋水果5.2 如何本土:无意识/有意识的辩证——论吴岸诗歌中的本土植物6.1 认同“点染”与本土强化——论新华文学中的鱼尾狮意象6.2 游移的“恶”托邦——论《吉陵春秋》中的旅行本土6.3 雨林美学与南洋虚构:从本土话语论张贵兴的雨林书写四 本土视维7.1 在慢性症候分析之上——以《边缘意象》为中心论郭宝岜的本土收放7.2 新加坡突围:困顿与“戏”斗——英培安戏剧中的本土企图7.3 琐碎的凝重:“自反性”本土书写——论希尼尔的本土事件/视界7.4 开放实用主义的调适及其限制——杨松年新马华文文学研究的本土视野结论与余论附录1 从概念批判到本土关怀——略论世华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2 区域华文文学:离散中国性与流动本土性——《本土性的纠葛》台北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3 诗学抵抗:悲壮而沉重的文学肉身——评《南方喧哗一一马华文学的政治抵抗诗学》4 阅读·越读·悦读——品尝小说的三种境界5 谁的东南亚华人/华文文学?——命名的后殖民主义批判6 发异声于“新”邦——读冼文光著《柔佛海峡》7 自由出入内外:阅读马华文学——访中山大学朱崇科副教授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二)对立与兼容的辩证。本土性是不断发展的概念,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兼收、融合异质性的过程。1.从中国性到本土中国性。毋庸讳言,在本土性和中国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张力关系。一方面,为了形塑区域华文文学的主体性,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而且中国中心色彩明显的中国大陆的中国性往往具有霸权和遮蔽作用,但同时,作为文化的母体载体,文化中国却又是区域华文文学不可忽视的汲取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一方面要警惕其暴力倾向,而另一方面又要批判吸收的复杂局面。但耐人寻味的是,此中却也包含了从中国性到本土中国性的转变过程。也即,在文化中华的宏大视野底下其实也包含了不同区域各种各样对中国性的反思、塑造,渐渐地,这种带有本土意味的中国性也就成了本土中国性。我们不妨以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吴岸(1937 )的一首诗作进行分析。班兰(Pandan)无疑是这一嬗变的最佳纪录。在《搬家》中,吴岸写道,“她已缓缓下车/踱到泥沟边/两手用力/把一丛‘班兰叶’拔起/‘孙儿/把这叶子带到新家/种在后园里/每年端午节/留着包粽子”’。从中国故土的芦苇叶、荷叶等到马来西亚的班兰叶,通过本土植物的上升,在务实的现实考虑之外,吴岸相当细致和微妙地刻画了植物意象中中国到本土的内在嬗变。2.异族性或他者。毋庸讳言,在华人和不同区域多元种族和文化语境中的主流民族往往可能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甚至因为政治而牵涉到了文化的冲突。但是,文学本土性却要尽量跳脱机械的对抗。毕竟,本土性本身也包含了异族性/他者对其自身中华文化的耳濡目染与渗透。

后记

尽管上蹿下跳检索资料、在昏黄的灯下解读缩微胶卷、冥思苦想等过程充斥了琐碎的折磨、兜圈的苦闷或者自负/自卑的对流,甚至往往是每周连续6天平均每日工作10~14小时的连轴转考验,但我得承认,撰写第三本专著《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这本书是我学术生涯中迄今为止最为愉快的人生体验。说来也奇怪,拿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优厚奖学金撰写博士论文《论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时,总还有着尽责和规范的压力,而从2004年7月初开始,当全力自由思考、书写、执行自定的“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研究计划时,我却有着一种创造的激情、欣喜和冲动。常常,我坐在新加坡国大中文馆(我的超大工作室)外面的红色不锈钢长桌上,奋笔疾书,或散漫/凝神远眺,看海天一线或者新建筑一日日拔地而起;时常鸟类啁啾,95/96路和校内穿梭巴士不知疲倦的兜圈(Loop),偶尔一只松鼠/小鸟在桌前的灌木丛上打量我的沉默、愁苦、奋笔疾书或者暴风雨来临前的手忙脚乱。吃过午饭,往往是阅读,看大堆小堆的书逐渐交集,也欣飨热带气温的递增。下午三点,往往,一杯咖啡剿灭闷热和疲倦。那些长桌往往成为我的工作问、会客室,当然也是天然的休息室。偶尔,传播基督教的本科生会怯生生地过来布道;我们系唯一的一名红毛教授沈安德博士(如今已去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路过时也会善意地幽我一默,“你怎么搬家了?你不是在第二张桌子吗?”有时,我也真的打一枪换个地方,到不同区域的不同类型和灯光下的长桌上寻找灵感,继续作业,那就真的成了搬家:大大小小的书、茶杯、笔记本、文具等叮当作响。


编辑推荐

《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突破传统文学史研究写作方式,从文本细读开始,精读文本之后才演绎出其他理论来,作者把一本本书、一个个的作家评论一番,逐渐形成一己的观点,因此之故,这本大书取名为《考古文学“南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考古文学“南洋” PDF格式下载



作者态度很严谨,但书写很活泼。全书37万字,定价28元,算是相当合理。值得关注文学,尤其是华文文学的爱好者一读。


论文所需,很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