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
2008-12
陈树萍 上海三联书店 (2008-12出版)
陈树萍
265
无
十多年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的相关研究并不多,除了少数几篇论文之外,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研究的重要价值。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研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方面之一,论文、论著增长速度惊人,涉及的材料和提供的新问题也极为丰富。通过这些研究的努力,文学史研究中一些原来遭忽略的人物、事件、现象和问题,被凸显出来。像积极介入现代文学期刊筹办活动和活跃于文学出版界的李小峰、邵洵美、陶亢德、赵景深、周黎庵等文学人物,在文学史上的活动开始受到关注。因为这些人以及与这些人相关的文学活动、文学期刊、文学出版细节的披露,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的既定理解,开始重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图景。人们除了以思想、趣味、社团、流派等参照标准来划分作家作品之外,也尝试以期刊类型和出版机构的选择标准来分类作家作品,形成了商务印书馆作家作品类型和泰东书局作家群体创作等分类。这样的文学史理解,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文学史发展进程中,出版、传媒等现代因素对作家作品的塑造作用是有帮助的。与此相关的,是原来在文学史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也受到重视。如稿费制度和职业写作等影响现代文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建构问题,随着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研究的深入,也被提出来了。
现代出版是中国社会完成现代化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新文学出版对现代国民性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北新书局在为新文学提供畅通的传播渠道之外,还以“把关人”的身份引导、规约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而且为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现代知识分子搭建了重要的言论空间与公共平台,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北新书局的创立源于新潮社的出版实践。由五四知识分子组织成立的新潮社以五四的文化理想从事现代编辑出版,北新书局则以专业出版机构的身份继承了新潮社的出版理想,专心于新文化(尤其是新文学)书籍的出版,为其他新书店提供了借鉴。
陈树萍,1973年生,江苏淮安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2006年问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在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现为副教授。目前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1项(《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已发表论文20篇。
序导言第一章 从新潮社到北新书局第一节 新潮社:五四青年知识分子掌握现代传媒的尝试第二节 在文化理想与商业利益之间:北新书局的艰辛历程第二章 言说空间的营造与书局的代言(一)——《语丝》研究第一节 冯妇攘臂:《语丝》的民众立场及其建构第二节 “不伦不类”:周作人的“语丝文体”观第三节 “浪漫的美”:《语丝》对“民间”的找寻第四节 同人时代的结束:《语丝》的停刊第三章 言说空间的营造与书局的代言(二)——从《北新》、《奔流》、《现代文学》到《青年界》第一节 《北新》:期刊的“中间”姿态与新文学的建构第二节 《奔流》:鲁迅对“左翼文学”的塑造和期待第三节 《现代文学》:眺望世界文学的窗口第四节 《青年界》:以文学为基石的社会介入第四章 筚路蓝缕:北新书局的新文学书籍出版第一节 新文学书籍出版概况及转向第二节 处女作与丛书:新文学书籍的出版重点第三节 经典、畅销与非畅销:新文学书籍的传播与接受第五章 “半部文学史”:北新书局与文人第一节 “溺爱”与非势利:鲁迅与北新书局第二节 率性相交:郁达夫与北新书局第三节 淡者屡深:周作人与北新书局第四节 聚散之间:赵景深及其他作家与北新书局附录 北新书局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 从新潮社到北新书局就像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有许多的历史伏笔一样,新文化运动又会成为以后许多事件的源头。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的创刊为标识似乎也在表明这次文化运动的现代方式与现代意义,而雨后春笋般的社团的成长亦是新文化运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如果要探究北新书局的创办,那就一定要追寻到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社团——新潮社。作为现代社团,新潮社的出版经历与思想令北新书局创办人李小峰受益匪浅。从新潮社到北新书局的路就是新文化知识分子从业余参与新文艺出版到专业从事出版的路,北新书局的出现不仅为新文学的传播提供了真正畅通的出版渠道,并且生动预告了l920年代末到l930年代新书业出版兴盛时期的到来。 第一节 新潮社:五四青年知识分子掌握现代传媒的尝试加拿大多伦多学派鼻祖英尼斯在Empire and CoITonunications (《帝国与传播》)一书中指出:“知识的垄断是由出版公司在一定程a度上同大学合作建立起来的。”①在掀起新文化运动、摧毁旧有文化传统的同时,现代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对新文化话语权的掌握问颗。大学与现代出版传播机构顺理成章地成为关注重点,于是新潮社匕演了一幕大学与出版相遇时的现代文化悲喜剧。蔡元培于l917年1月4日正式出掌北京大学,随即推行各种改革措施,“其在‘五四运动’发挥的重要性,不下于陈独秀之创办《新青年》”。①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崇尚自由主义”,通过具体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援引思想先进、用心改革文化教育和致力整顿社会风气的志士,自是蔡元培和陈独秀在北大初期用人的重要倾向”。②蔡元培任用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许多新知识分子受聘任职。《新青年》也随之迁往北京,从第3卷起在北京编辑出版。围绕着北京大学文科和《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力量形成了④。具有新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通过《新青年》这个重要媒介向全体民众发言,从而将新文化运动引向深入。受此影响,北京大学的学生们组织了颇有活力的新潮社,并尝试着进入现代出版场域。
这本小书其实是我的博士论文。以北新书局作为研究对象仿佛是我的宿命。还是在六年前的春夏之交,我坐在图书馆翻阅《奔流》,由《奔流》而注意到编辑者鲁迅和出版者北新书局,于是,逐渐对这个几乎被世人忘记的出版机构有了追根究底的念头。原始资料的匮乏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的选择,但面对这个曾经青春飞扬的出版机构,我实在无法弃之而去,于是就阿Q般地鼓励自己:这匮乏也许会给我想象与假设的自由。它的期刊、书籍,它的人与事毕竟还不曾完全消失。泛黄的纸片在无声地诉说着不能忘记的过去,鲁迅、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人的著作总会冷不丁地提示着出版者的业绩。于是,北新书局模糊黯淡的影子开始在期刊、作品或是某个人的回忆录里来回闪现。我决定将这些历史记忆中的碎片拼凑成一张北新书局的文化地图,也许现在它还不够完整,事实上也不可能逼真再现它的每一个细节,但我以为自己是抓住了它的魂魄。还原历史是一种奢望,但正是这奢望驱使我不断地挖掘。李中法先生与赵易林先生的热情帮助更让我感激不已,他们所提供的珍贵资料与切身回忆为我打开了回望北新书局的一扇门。感谢杨扬老师与殷国明老师。杨老师不仅支持了我的选题,还不停地敲打我,努力地提升我。他一直希望学生能与他展开对话,我能理解他的用心,可惜他的高度总是让我缺乏足够的信心与较量的勇气。即使是身在美国,杨老师亦未放弃监督的责任。
《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无
专业书,看看也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