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沉思录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  

页数:

238  

译者:

王焕生  

Tag标签:

无  

前言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思考者为古罗马在位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安托尼努斯。一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安托尼努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原名马尔库斯•阿尼乌斯•维鲁斯(Marcus Annius Verus)。他于公元121年4月出身于罗马一个贵族家庭,祖籍西班牙。父亲名安尼乌斯•维鲁斯(Annius Verus),曾任高官。父亲亡故后,马尔库斯由母亲和外祖父抚养长大。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十二岁时便开始学习哲学,主要学习当时流行的斯多葛派哲学。其姑母嫁给了提图斯•安托尼努斯•皮乌斯(Titus Antoninus Pius)。根据有关史料,皮乌斯生性温和,善良仁慈,pius意即为“虔诚的”。他富有才能,被在为皇帝哈德利安(Hadrianus)过继为皇位继承人,尽管他当时已经52岁。哈德利安见马尔库斯天资聪颖,深为喜爱。verus作为形容词,意思为“真实的”、“可靠的”、“公正的”。据说哈德利安曾妮称马尔库斯为Verissimus。verissimus为形容词verus其最高级。哈得里安过继安托尼努斯•皮乌斯时,曾经要求皮乌斯选择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过继为他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公元138年哈德利安去世,安托尼努斯•皮乌斯继承皇位。翌年,皮乌斯过继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从此他的全名是马尔库斯•艾利乌斯•奥勒利乌斯•维鲁斯•凯撒(Marcus Aelius Aurelius Verus Caesar)。”凯撒”这一称号通常是授予皇帝的助手和继承人的。公元140年,十九岁的马尔库斯即被任命为执政官,公元145年与其姑母的女儿福斯提娜(Faustina)结婚。马尔库斯一直按照斯多葛派的哲学原则,注意道德修养,为人谦虚谨慎,生活简朴。长期的刻苦磨练和研修使他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最终成为、审慎的统治者和皇帝哲学家。公元161年,安托尼努斯•皮乌斯去世,奥勒利乌斯继承皇位。皮乌斯还曾经过继卢基乌斯•维鲁斯(Lucius Verus)为养子。维鲁斯是哈德里安先于皮乌斯过继、后来去世了的一个继承人的儿子,皮乌斯根据哈德利安的意愿,也过继了他。维鲁斯的其性格与奥勒利乌斯有很大的差别,不过马尔库斯很尊重他,在公元161年皮乌斯去世后继承皇位时,让维鲁斯做了自己的副手,与自己共同执政,封以“凯撒”称号,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奥勒利乌斯继承皇位后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在不断的战争中度过的。他继承皇位不久,东方的帕拉亚(中国史称为安息)人于公元162年举事,侵犯帝国东部边界,突入亚美尼亚和叙利亚,罗马派出军队抵御,从而开始了帕拉亚战争。战争主要由维鲁斯指挥,于公元163年取得对亚美尼亚的胜利,于公元164年取得对帕提亚的胜利,两位共同统治者获得“亚美尼亚征服者”和“帕提亚征服者”的称号。不过无论是亚美尼亚或是帕提亚,都没有成为罗马的行省,而是仍然保持着独立地位,继续成为帝国东部战争的根源。公元165年,征讨的罗马军队发生瘟疫,使罗马军队损失惨重,也使罗马征服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损失了。瘟疫传遍东方各地,饥馑蔓延,罗马军队不得不回撤。瘟疫随着回返的军队带到西方,包括意大利。公元167年,罗马遭到瘟疫的肆虐。也就在这一年,北方的日耳曼各部落和萨尔马特人突入帝国的多瑙河地区,两位执政者一起去迎敌。公元169年,维鲁斯卒于军中,时年仅38岁。与日耳曼人和萨尔马特人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公元172年埃及北部发生了“牧人起义”,罗马又不得不疲于奔命地去镇压。虽然埃及起义被镇压了下去,对日耳曼人和萨尔马特人的战争也取得了胜利,但是公元175年,罗马派驻叙利亚的总督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Avidius Cassius),一位杰出的统帅,手握重兵,误信了奥勒利乌斯已经死去的传言,自立为皇帝。虽然这件事对奥勒利乌斯的权力和地位构成很大的威胁,但奥勒利乌斯得知后并没有太气愤,也没有采取任何严厉的措施对待卡西乌斯的孩子和亲人。元老院宣布没收卡西乌斯的财产,奥勒利乌斯没有把那笔财产划入皇家财库,而是把它归入了国库。后来卡西乌斯被他自己手下的人杀死,奥勒利乌斯甚至觉得做得太冒失,对卡西乌斯之死感到惋惜。由此人们认为,若是由奥勒利乌斯亲自处理这件事,他是会宽恕卡西乌斯的。公元四世纪历史学家阿弥阿努斯关于这一事变曾经记述了一件事。据说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在叙利亚宣布为皇帝后,曾经有人给奥勒利乌斯送来一束信件,是卡西乌斯给他的在罗马的同谋者们的,奥勒利乌斯没有打开那些书信,而是吩咐把它们烧毁了,免得知道他的敌人们的名字,从而憎恨他们。公元178年,日耳曼人再次侵犯帝国统治地区,奥勒利乌斯带着儿子康莫杜斯率军队出征。战斗进展顺利,取得很大的胜利,但是罗马军队中又流行起瘟疫。公元180年3月,奥勒利乌斯染上瘟疫,未及打败日耳曼人,便卒于多瑙河畔的温多波涅(Vindobona),即今维也纳,了却了他身为皇帝的战斗生涯。《沉思录》即奥勒利乌斯晚年战争期间独自进行哲学思考的记录。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沉思录》全书的内容,有必要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状况作一些说明。二 历 史古代罗马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畔入海口不远处的一个村落联盟,强盛后不断向外扩张,至公元一世纪时成为统治包括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西亚、北非和西班牙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庞大国家。领土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罗马城邦共和制陷入危机。公元前44年3月独裁者凯撒被刺死后,屋大维(Octavius)作为凯撒的继子,以凯撒的合法继承人的身份出现在罗马政治舞台。他以杰出的政治才能和灵活的谋略逐步排除和消灭了一个个政敌,结束了凯撒被刺后的混乱内战局面,成为罗马国家新的权力人物,公元前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Augustus,意为“神圣的”)称号。奥古斯都掌权后,恢复被长期内战破坏了的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文化。他自称是靠威望(auctoritas)统治国家,只是在元老院里会议上享有第一个发言(princeps)的荣誉。由此,奥古斯都政权被称为元首制(prircipatus)。历史上通常把奥古斯都视为罗马第一任皇帝,把公元前27年年定为罗马帝制的开始,屋大维本人也以“奥古斯都”一名流传青史。从奥古斯都起,罗马帝国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稳定时期。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后,皇权继承人是在家族内选定的。先后继位的有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年在位)、卡利古拉(Caligula,公元37—41年在位)、克劳狄乌斯(Claudius,公元41—54年在位)和尼禄(Nero,公元54—68年在位)的统治,历史上通常他们统治的时期为i称尤利乌斯•克劳狄乌斯(Iulius—Claudius)王朝。尼禄是古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残暴引起了社会动乱。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内战之后,公元69年底维斯帕西安(Vespasianus)成为罗马新的统治者,由他开始了弗拉维乌斯(Flavius)王朝。该王朝经历了维斯帕西安(公元69—79年在位)、提图斯(Titus,公元79—81年在位)、多弥提安(Domitianus,公元81—96年在位)三位皇帝的统治。多弥提安也以残暴闻名。多弥提安的统治被推翻后,由涅尔瓦(Nerva)即位。通常把他视为新的王朝——安托尼努斯(Antoninus)王朝的开始,然后历经图拉真(Traianus,公元98—117年在位)、哈德里安(Hadrianus,公元117—138年在位)、安托尼努斯•皮乌斯(Antoninus Pius,公元138—161年在位),传至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在这近两个世纪里,一方面皇帝克服共和派残余的反抗,皇权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对外继续进行军事扩张,扩大版图,其中以安托尼努斯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图拉真尤为突出。图拉真出身于高官家庭,但他自己却是以罗马军团的一个普通士兵身份开始自己的社会生涯的。他在父亲的统率下参加过犹太战争,公元91年成为执政官,随后数年里一直在莱茵河地区参加战争,对日耳曼人作战。公元98年继位后,于公元101年开始对对多瑙河沿岸的地区达奇亚人的战争,于公元106年打败达奇亚人,把达奇亚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为此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建立了宏伟的图拉真纪念柱,纪念柱上一幅幅精美的浮雕用来表现战争中的场面。后来他又进行了帕提亚战争,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尔美尼亚变成罗马的行省。与先朝列王相比,图拉真的“元首”权力达到最大的稳定,他本人也被元老院称为“最好的元首”(Optimus Princeps),他。后来,图拉真的继任者们又先后使帝国疆界在西部沿多瑙河一直扩展到莱茵河上游,继而又征服了不列颠。正是由于马尔库斯的前任们的这种征讨和扩张,终于建立起了一个东起两河领域,西至不列颠,北起多瑙河,南至北非的史无前例庞大帝国,使罗马帝国的统治地域达到历史的最大范围。罗马皇帝在这片领土范围内享有中国的权威,罗马法成为普遍公认的法律,罗马城成为西方已知世界的统治中心。史称至奥勒利乌斯的安托尼努斯王朝前四位皇帝统治时期是罗马元首集权制统治最稳固的时期,被称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不过在这种强大的表面下,已经酝酿了衰落的根源。长期连续不断的对外扩张战争消耗使罗马国家的物力和人力趋向枯竭,从而使地域庞大的罗马对外不得不由进攻扩张转变为尽力防守已有的边界,内部矛盾加剧,盛极一时的国家由强变弱。这一点在马尔库斯继位掌权后表现得填补明显。从奥勒利乌斯开始,帝国爆发了尖锐而长期的危机,使得他不得不戎马倥偬,东征西讨,耗尽了他的毕生精力。与前辈时代的辉煌景象相比,现实迫使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不得不对帝国的命运和人生的意义陷入沉思,形成自己的看法。三 在公元前3—前2世纪之交罗马征服南意大利和地中海周围地区之后,随着罗马对希腊文化接触的扩大和深入,古希腊文化也广泛影响和促进了罗马文化的发展。当时,对罗马文化发展起了特别大的影响的是希腊古典文化之后的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古罗马哲学主要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从公元前4世纪中期起,希腊北方的马其顿迅速崛起。公元前338年,希腊反对马其顿扩张的各城邦的军队与由马其顿国王腓力统率的军队进行决战,希腊军队被打败。次年,希腊各城邦与马其顿建立同盟,名义上称为“希腊人同盟”,实际上承认马其顿对希腊的统治,标志着希腊古典城邦制的结束。公元前336年腓力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的联合军队东征,在不长的时间里便打败了波斯,征服了西亚和北非的广大地区,直达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亚历山大建立的庞大国家很快分裂成三大部分,由亚历山大属下的将领分别统治,希腊成为其中的马其顿王国的一部分。自马其顿征服希腊和亚历山大东征起,希腊历史进了古典城邦制终结后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新的时代促使新的思想潮流纷呈,在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促成了各种新的哲学派别的诞生,包括以狄奥革涅斯(一译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00—前325)为代表的强调回归单纯、原始的自然生活的昔尼克派(一称犬儒派),以皮浪(公元前365—前275)为代表的认为一切都不可信的怀疑派,以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64)的原子理为代表的伊壁鸠鲁派和由芝诺(约公元前336—264)创立的斯多葛派。随着罗马对希腊的征服,希腊哲学,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希腊哲学在罗马统治所及的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研修希腊哲学成为当时富家子弟的重要教育科目,各个著名的希腊哲学学派都程度不等地吸引着地中海周围各个地区的青年,雅典继续保持着世界哲学中心的地位,许多著名的罗马人物,如斯基皮奥、西塞罗等,都曾经在希腊受过哲学教育,如获至宝地收集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尽管罗马哲学没有能出现像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德谟克拉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样的著名哲学巨匠,但它也出现了一些颇有建树的哲学家,发展和深化了希腊哲学体系,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体系。罗马哲学也像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哲学一样,主要偏重于伦理学方面。它的主要任务不在于研究事物的实质,而在于探讨如何才能达到善和生活幸福,从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炼生活准则上。公元前155年,一个希腊公务使团来到罗马,该使团由三位哲学家组成,他们是斯多葛派哲学家狄奥革涅斯(Diogenes,约公元前235—前150)、学园派怀疑论哲学家卡尔涅阿得斯(Carneades,约公元前214—前129)和逍遥派哲学家克里托拉奥斯(Critolaus,约公元前2世纪)。他们在罗马的活动对古希腊哲学在罗马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希腊化时期的三个主要希腊哲学派别斯多葛派、伊壁鸠鲁和怀疑派在罗马社会获得广泛的传播,其中特别是斯多葛派成为罗马共和国后期和帝国时期最流行的哲学派别。斯多葛派创始人芝诺是塞浦路斯人,腓尼基一富商的儿子,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父业经商,货船失事后来到雅典,改从研究哲学。他起初追随昔尼克派哲学家克拉特斯(Crates,约公元前330)学习哲学,后来又学习过柏拉图派等派别的哲学,二十年后创立自己的学派,在雅典一条装饰有绘画的柱廊(stoa/)里给门生们讲学,因而该学派被称为“柱廊派” 。古希腊语中通常以stoa/ 的形容词stoi+ko/j,用来代指该哲学派别和该派哲学家,拉丁文为stoicos,英文为stoic,音译为“斯多葛派” 和“斯多葛派哲学家”。 “斯多亚派”则源自对 stoa/ 一词的音译。斯多葛派按其历史发展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斯多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芝诺及其门生克雷安特斯和克律西波斯,中期斯多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奈提奥斯和波西多尼奥斯,晚期斯多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内加、埃皮克特托斯和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把斯多葛哲学介绍给罗马人的主要是帕奈提奥斯和波希多尼奥斯等中期斯多葛派哲学家。帕奈提奥斯(Panaetius,约公元前180—前105)是罗得斯岛人,在雅典接受的哲学教育,来到罗马后与小斯基皮奥等很接近,公元前143年曾经陪同后者出访埃及。他在罗马主要讲授斯多葛派哲学,很有影响。罗马许多国务活动要人都听过他的讲演,成为斯多葛派的信奉者。他晚年返回雅典,卒于高龄。他的的著作未能传下来,主要见于其他古代作家的引述。西塞罗《论义务》前二卷便是以帕奈提奥斯的同名著作为基础写成的。波西多尼奥斯(Posidonius,约公元前135—公元前51)是帕奈提奥斯的门生。他是叙利亚人,由于长期逗留罗得斯岛而被称“罗得斯岛的”。他很早便去到雅典,聆听帕奈提奥斯讲学,并且成为他的学术继承人。帕奈提奥斯去世后,他曾游历意大利等地,然后回到罗得斯岛,在那里领导由帕奈提奥斯创立的斯多葛派学堂。西塞罗、庞培等罗马著名人士都曾经在那里听过他的讲演。公元前51年卒于84岁高龄。他的著作也失佚了。与传统的“城邦”概念相对,斯多葛派提出与新的历史时期相适应的新的群体概念。他们认为,世界是一个由神和人一起组成的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理性,主张顺应自然地生活。由此,他们不再强调人的地域性和种族性,而是统一的“世界城邦”的一员,是世界公民。斯多葛认为,主宰整个共同体的是自然本性,又称宇宙理性或神。他们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人与整体的联系,个体特性包含于整体之中,是整体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斯多亚派继承传统,保留多诸神观念,图书突出突出一神,通过突出理性而发展一神观念。他们在保留多神的同时,突出主神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使其人格化,沿用宙斯称呼,但是表示的是自然整体和理性,是对理性的神化和人格化。这个一神作为自然整体和理性,贯穿于宇宙的一切部分。斯多亚派的人的自然本性群居性的,结成群体而共同生活,因而需要互相友爱、帮助,需要城邦。罗马斯多葛派的基本特点是对自然研究和认识论兴趣的减弱,融合柏拉图派和逍遥派因素的折衷主义倾向加强。斯多葛派的伦理学注意的中心问题是道德问题和人的自我完善,强调锻炼意志,培养坚定性和忍耐性,以适应一切变化和意外遭遇。,一个人的幸福有赖于他自身,不受任何外部变幻的影响。由此幸福和美德是重合的,具有美德即幸福。共和国时期的斯多葛派主要支持者有:斯基皮奥、小卡托、刺杀凯撒者布鲁图斯等。帝国时期斯多葛派主要代表为塞内加、埃皮克特托斯和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塞内加的全名是卢基乌斯•安尼乌斯•塞内加(Lucius Annius Seneca),约公元前5年出生于西班牙的科尔杜巴(今科尔杜瓦),家庭属骑士阶层,父亲是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儿童时期便随父亲来到罗马,受过多方面的教育,对斯多葛派哲学尤为热衷,杰出的演说才能使他在步入社会后很快获得声誉。在克劳狄乌斯统治初期,他主要研究哲学,发表了《论愤怒》等论著。公元41年,塞内加被流放科西嘉岛,8年后被召回,成为时年刚十二岁的尼禄的教师。尼禄接位后他辅佐,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并且很快成为大富翁。为此,他受到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实际生活与他宣传的哲学信条是相违背的。塞内加晚年辞官归里,公元65年反尼禄阴谋暴露,塞内加受牵连,受命自杀而死。塞内加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书信集《致卢基乌斯》和《论自然问题》。在这些书信里,塞内加详细阐述了斯多葛派伦理学的各个基本问题。塞内加认为,人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美德,哲学研究不只是理论性的,同时也是实践性的——美德的实践实现。他认为,创造事物源于两种因素,一是质料,二是原因,原因即理性,赋予物质形式。(书信,89)物质是永恒的,宇宙由四种基本元行构成,这就是火、空气、水和土。他把自然体理解为如生命体的循环变化。在这一循环中,一切都遵循必然性,并且经历一定时间之后出现重复。在认识论方面,塞内加遵循感觉论,认为认识源于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理智源于感觉。他认为,愤怒、爱、悲伤等情感也是物质性的。他认为,灵魂是不死的,肉体是对灵魂的桎梏,世界上发出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人应该顺应自然地生活。自然中的必然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命运。命运不可改变,不可逆转,一切不幸遭遇是为了让人完善美德。塞内加不否定感觉上的满足,不否定财富,只是要求人们善于利用。生活本身并不是善,只有好的生活才是善。由此他提出,苟延残生不如一死。塞内加认为,社会是自然安排的一种存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体的个人是这个伟大整体的成员,因此人们的祖国是世界,人的第一责任是不对社会成员造成损害,人们应该互相关心、同情、爱护。由此,甚至对待奴隶也应该人道,因为奴隶也是人,他们有权利要求承认他们的做人的权利。埃皮克特托斯(Epictetus,公元1世纪中期—138)是塞内加之后罗马斯多葛派的重要代表。他是小亚细亚的佛律基亚人,以奴隶身份沦落罗马,在罗马一个有幸得宠于尼禄的贵族家庭为奴,空闲时间聆听哲学讲演,获得自由后随斯多葛派哲学家穆塞利乌斯•鲁浮斯(Mucelius Rufus)学习哲学,专门从事哲学事业研究,成为斯多葛哲学的崇奉者。公元89年他同其他哲学家一起被多弥提安赶出罗马。他去到希腊西部埃皮罗斯的尼科波利斯(Nicopolis,在今阿尔巴尼亚境内),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建立了自己的学堂,吸引了许多学生,据说后来哈德里安曾经邀请他返回罗马,但他拒绝了,因为他不想去“罪恶的城市”。卒于约公元138年,享年80岁。他也像苏格拉底一样,一生没有著述,由此也他直接没有传下任何著作。据说他曾经嘲笑那些著书立说的人,认为他们的著作的内容都不及书价。他要求的不是书面智慧,而是真实的道德行为,把哲学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因此他注重直接与门生交往,以自己作为他们从事哲学活动的楷模。他的门生弗拉维乌斯•阿里安(Dlavius Arrianus)认真记录了他的哲学谈话和教诲《埃皮克特托斯哲学谈话录》,使他的哲学思想得以流传后世。原为八卷,仅传下四卷。他还写了一本另有一集他的讲演节录,题为《埃皮克特托斯哲学手册》,也流传了下来。埃皮克特托斯认为,哲学能使人与周围发生的一切处于和谐状态,从而摆脱畏惧和烦恼,达到自由境界。他认为世界由一个神主宰,要承认神,并且模仿神生活。人只能支配他的能力之内的东西,主宰人的能力的是理性,这是正确认识人自身的前提。他认为,认识自然和人的自我完善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研究自然并不是为了改变自然,因为那不在我们的权力范围之内,而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与事物的自然进程相吻合。他强调哲学重在实践,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实践善,求得与自然相一致。他认为,人的真正实质不在于财富,不在于荣誉,而是理性,人们要互相友爱而不敌视。他批判伊壁鸠鲁派的快乐观,批评怀疑派的相对论。他认为,怀疑派的关于真理的相对性排除了一切伦理基础。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是最后一位重要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在奥勒利乌斯掌权期间,罗马国家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奴隶制体制的暂时稳定趋于终结,经济开始衰落,商业萧条,奴隶来源不足,自由主义经济萌芽。奥勒利乌斯《沉思录》采用箴言形式,随兴而就,包含了斯多葛派的基本哲学观点。在他看来,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人生即处于这一变化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一变化过程中的转瞬即逝的一刻。他主张完善道德。提倡仁爱和善良,强调自我宁静,斯多葛派式地忍受命的变幻。与前辈斯多葛派相比,他使精神与和肉体更加对立。他认为,世界是完善的,一切源于宇宙理性,即神,或如习俗,或如习俗称其为宙斯。善即与神意和理性、与自然秩序相吻合的和谐。恶也是神明的安排,当把它们视为符合世界自然秩序时,便并非恶。奥勒利乌斯就人的道德完善发表了许多议论,很能发人深省,而他的强烈的宿命论思想具有更明显的时代特征。四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的这部著作是用古希腊语写成的,可能是在作者去世后由他的亲戚或朋友保存下来的,从而得以传世,成为欧洲古代哲学的经典。原文文字简朴,很少用修饰语,句法简略,有时甚至只求表达一个思想,而不求句式的完整性。全书缺乏系统性,前后思考多有重复,明显反映了随兴所至的特点。可以设想,作者原本只是把它作为一部思想录,备自己反思之用。此书很早就被译成拉丁文,后来又相继译成英文、法文、俄文等许多后代语言,以其丰富而富有启迪的人生思想而广为流传。近年来在我国也相继有多种译本面世。笔者翻译这部著作采用的是勒伯古典丛书(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中该著作2003年版的古希腊文本:MARKOU AURHLIOU ANTWNINOU TA EIS EAUTON,拜读过一些中文译本。鉴于当前古代欧洲专名的汉译多不一致,因此这些专名在注释中,附惯用的拉丁文,以便查核。古代罗马人的姓氏构成比较复杂,注释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附拉丁文,以免混淆。对于译文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赐正。 王焕生 2009年6月

内容概要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占代罗马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題,兼及自然哲学。思考者为占罗马在位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安托尼努斯。

作者简介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公元121年4月出生于罗马一个贵族家庭,祖籍西班牙。父亲名安尼乌斯•维鲁斯,曾任高官。父亲亡故后,马尔库斯由母亲和外祖父养大,12岁便开始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其姑父提图斯•皮乌斯生性温和、富有才华,被在位皇帝哈德利安过继为王位继承人。哈德利安对马尔库斯也深为喜欢,并要求皮乌斯将来指定马尔库斯为王位继承人。
  公元138年,哈德利安去世,皮乌斯继位,公元140年,19岁的马尔库斯被任命为财政官司。146年被任命为保民官,参与管理国家。公元161年,皮乌斯去世,奥勒利乌斯继承皇位。可是他此后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战事频发,瘟疫肆略。公元178年,奥勒利乌斯带着儿子亲自出征,取得了很大胜利,但由于罗马军队再次流行温疫,奥勒利乌斯也给染上,未及打败日耳曼人,便卒于多瑙河畔,了却了他身为皇帝的战斗生涯。
  《沉思录》即奥勒利乌斯晚年战争期间独自进行哲学思考的记录。这本著作是用古希腊文写成的,后世由其亲友保存下来,得以传世,成为欧洲古代哲学的经典。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注释专名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卷一 我从外祖父维鲁斯那里学得:良好的习性和平和的性格。 二 我从父亲的名望和对父亲的回忆中学得:谦敬 和男子气质。三 我从母亲那里学得:虔诚和慷慨;不仅要杜绝恶行,而且要杜绝恶念;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和远离奢侈的生活作风。 四 我从曾祖父那里学得:不要去公共学堂,应该在家有杰出的教师,知道应该在这些事情上乐于耗费。 五 我从教师那里学得:竞赛中既不做绿方,也不做蓝方;不做持小盾者,也不做持大盾者;能忍受劳苦,满足于少量,己事必躬亲,不贪管闲事,不听信谗言。 六 我从狄奥格涅托斯那里学得:不沉湎于琐事;不相信巫师术士的咒语之道、驱魔之说和各种类似的把戏;不喂养鹌鹑,也不热衷于其他类似的玩物;允许直言不讳;学习哲学,曾经首先聆听于巴克赫奥斯,然后是坦达西斯和马尔基阿诺斯;幼时便曾习作对话体;睡陋床,盖粗毛皮,以及各种类似的希腊训育。 七 我从罗斯提库斯那里学得:需要改进和培育品性;不热衷于诡辩式论争,不就纯思辩性问题进行著述,或作说教性谈话,或炫耀性地显示自己是苦修、善行之人;避免过尚藻饰和强调诗律的纤巧性写作;不着长袍正装在屋里踱步,不做其他类似的事情;朴实地书写函札,有如他自己从西努埃萨写给我母亲的书札那样;对那些语言粗暴和行为错误之人,一旦他们自己希望恢复旧好,要忍让、和解地对待;认真读书,不满足于一般理解;不轻易赞同夸夸其谈之人的看法;阅读埃皮克特托斯的教诲,是老师从自己的家藏书卷中提供给我的。 八 从阿波洛尼奥斯那里学得:自由意志和无可动摇地坚定不移;任何时候都只听从理性;即使经受着剧烈的疼痛、失去儿子、身患重病,也要泰然如常;我从他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榜样那里清楚地看到,他既严厉,又有耐心,诲人不躁;我还看到他在传授原理方面具有杰出的教导经验和技巧,但他从不自诩;知道如何接受朋友的恩惠,既不因此而显卑微,又不漠然处之。 九 (1)我从塞克斯图斯那里学得:心性仁善;父权家庭的榜样;顺应自然地生活的观念;毫无做作的庄严气质;认真关心朋友;宽容无知识者和未经认真观察思考便发议论之人。 (2)他能与所有的人随和相处,以至于与他交往比受任何阿谀奉承更令人愉快,由此他受到所有有机会与其交往的人的极度尊敬;彻悟、发现和总结必要的生活准则。 (3)他从不表现出愤怒或其他激情,而是排除了一切情感冲动,同时又很温爱;赞赏而不夸张;博学而不炫耀。 十 我从文法家亚历山大那里学得:不挑剔他人的错误;不责备性地打断蛮族式的,或不合语法的,或语音不和谐的表达,而是灵活地把那应有的表达方式表示出来,通过或是回答,或是共同证明,或是共同探讨事物本身,而不是直接关于那个语言表达,或者通过某种合适的提示。 十一 我从弗隆托那里学得:知道什么是暴君的妒忌、反复无常和虚伪,我们中间被称为出生高贵的那些人又怎样冷酷无情。 十二 我从柏拉图主义者亚历山大那里学得:不要经常地,也不要没有必要地对人说明或致函说“我忙”;不能以这种借口推卸对由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各种应尽的义务。 十三 我从卡图卢斯那里学得:朋友由于某种事情而责备你,不要轻蔑地对待他,即使他可能是不合理地作指责,而要试着让他恢复惯常状态;要热情地称赞他人的老师,就像回忆多墨提乌斯和阿特诺多托斯那样;要真诚地热爱他人的孩子。 十四 我从兄弟塞维鲁斯那里学得:爱家人,爱真理,爱公道;由于他而知道了特拉塞阿、赫尔维狄乌斯、卡托、狄昂、布鲁图斯;接受了关于所有的人享有同样权利的权利平等和拥有同样的发言权的同一法律体制的观念,关于最大限度地尊重所有被统治者自由的君主制观念;恒常不变地尊重哲学;好行善事,乐于助人,心境乐观,相信朋友的善意;不隐瞒对有些人的不满;朋友无需揣度他的所思或非所思,心迹坦荡。 十五 (1)我从马克西穆斯那里学得:要能自制,不为任何事情所左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心情愉快,即使在病中也一样;良好的习性结合——和蔼而庄严;无所抱怨地完成面临的事情。 (2)所有的人都相信他所言即所思,行为无恶意;遇事不诧异,不惊慌;从不匆促行事,或畏缩,或困惑,或沮丧,或推诿,也不愤怒或猜忌。 (3)善行、宽宥、无欺骗;显得是一个于其有些固执,而不是易于改变观念的人;没有人会认为遭受过他的蔑视,也没有人敢于认为自己比他更优越;善幽默。 十六 (1)我从父亲那里学得:性情温和,对经过认真考虑作出的决定坚持不动摇;不贪求表面的尊荣;热爱劳作,坚持不怠;倾听有益于公共事业的意见;坚持对每个人进行应有的赏罚;懂得何时需要紧张,何时应该松弛;抑制对男童的欲望。 (2)尊重他人的情感,免除朋友们必须陪同一起用餐和陪伴出门旅行的义务;总是一如既往地对待那些由于某些需要而留下来的人;对各种议题认真思考,并且坚持不懈,不会满足于一般表象而预先放弃探察;保持朋友,从不厌弃,也从不热情有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依赖他人,心境快乐;富有远见,合适地预先安排甚至各种琐细的事情。 (3)拒绝对他欢呼称赞和一切阿谀奉承;对帝国管理必须的事情时刻保持警觉,节俭开支,忍受对采取的有关措施的责难;不迷信神灵,不以迎合、奉承取悦民众,而是在一切事情上头脑清醒、坚定,永远不鄙俗,也不贪求革新。(4)他知道享用命运提供的充足的有益于生活的东西,不炫耀,亦不推辞,因此当他拥有它们时,他欣然接受它们,而当他不拥有它们时,他也不觉得缺乏;没有人能说他是诡辩家,或如能说会道的家奴,或是学究,而是一个成熟的人,完美的人,不受谄媚的人,有主使能力之人,包括对他自己和对其他人。(5)他还敬重真正的哲学家,对其他人也不指责,但不轻信他们;他容易交往,令人喜欢而不做作;对自己的身体关心适度,不贪恋生活,不炫耀,也不过分疏忽,而是由于自己的用心,很少需要医生、药物或其它外部医疗。 (6)他乐于毫无妒意地敬重具有某种才能——或是具有演说才能,或是具有法律或道德或其他方面知识的人;帮助他们,使他们每个人能按照自己的优长博取名声;一切都按照祖传规章 行事,但并不令人觉得是墨守成规。 (7)他不喜欢变化和动荡,而是喜欢居住在一处地方,专注于同一些事情;在头痛病发作过去之后,又会立即恢复如初,精力充沛地从事通常的工作;他的隐秘不多,而是很小且少,并且仅与公共事务有关;在组织公共观赏、公共工程建筑、分配以及类似的事情上很理智、审慎,因为他注重的是应该完成事情本身,而不是由这些事情博得赞赏。 (8)他不在不合适的时间沐浴,不喜欢兴建居所,不讲究食物、衣服质料和颜色、奴隶是否年轻美貌。他的服装来自平原地区的乡间别墅洛里乌姆,大部分来自拉维尼乌姆。众所周知他是怎样对待图斯库卢姆的一个包税人的恳求的,他一向是这样。 (9)没有粗鲁无礼,没有傲慢专横,没有凶狠狂暴,也没有什么如人们常说的“使人汗流浃背”的事情,而是对一切都冷静地、有序地、精力充沛地、互相协调地进行思考。关于苏格拉底的回忆也可以适用于他:能够放弃,也能够享受那些许多人难以放弃和贪婪地享受的东西。坚强地既能坚持,又能自制这两种品质表明一个人具有完美的、不可战胜的灵魂,如同马克西穆斯在病中那样。 十七 (1)感谢众神明,为我有好的祖父辈、好的父母亲、好的姐妹,好的教师,好的亲属,好的同宗,好的朋友以及几乎所有的一切;也为我没有在什么事情上冒犯他们任何人,尽管我有这样的习性,若有机会,我可能会做出什么类似的事情;只是由于神明们的善意,未曾出现过种种因素的结合,让我经受这样的考验。 (2)为我很早就不由祖父的爱妾抚养;为我保持了青春;为我没有在应该的时期之前,而是待达到那样的年龄或甚至更晚才做男子。 (3)为我处于统治者兼父亲的权力之下,他使我摆脱了一切狂傲自负,让我懂得在宫中生活可以不需要侍卫,不需要戴标志的服饰,不需要火炬和雕像以及许多诸如此类的装饰和类似的炫耀;而是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个人,并且不会由于这种较为谦恭、较为无所用心的生活而不像一个领导者应该的那样去完成公共的事情。 (4)为我有这样的兄弟,以自己的品性提醒我关心自身的成长,同时以尊重和热爱使我欣悦;我的孩子们不缺天分,身体也无残疾;使我在修辞学、诗学及其它科学方面并没有太深入地研修,原本可能使我完全从事这些事业,如果我曾经感觉到自己很容易地便获得了进步。我曾经使抚养过我的人享有荣誉,因为我觉得他们希望我这样做,而没有使我由于他们当时还年轻,而拖延他们期望我这样做的事情。使我认识了阿波洛尼奥斯、鲁斯提库斯、马克西穆斯。 (5)使我经常清楚地想象顺应自然地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凭依那种由于神明们和来自神明们的恩赐、帮助、意愿所生活,不可能阻止我顺应自然地生活,然而由于我自己的原因,仍然被剥夺了那样的生活,未能遵循来自神明的启示和甚至是教诲。 (6)使我的身体能如此长久地一直处于这种生活状态;我没有接触过贝涅狄克特,也没有接触过特奥多托斯,后来仍然能清醒地对待情欲;尽管我经常对鲁斯提库斯生气,不过始终没有做过什么令我后悔的事情;虽然母亲命中注定早亡,不过她是同我在一起度过最后年月的。 (7)使我每当希望帮助一个身陷贫困之人或是在其他方面需要帮助的人时,从不会有人听见我说缺乏需要提供的钱财;我自己却没有类似的需要,要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使我的妻子是这样一个人,如此温顺,如此深情,如此朴实;使我拥有合适的教师教育孩子们。 (8)通过梦境使我懂得了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尤其是治疗咯血和昏厥,在凯埃塔也显示过类似的神意。在我对哲学产生爱好之后,没有让我落入任何诡辩哲学家之手,也没有从事历史写作,或阐释三段论,也没有去探索天象学。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神明和某种命运的帮助。 写于格拉努阿的夸狄人中间。

媒体关注与评论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的《沉思录》,堪比卢梭之《忏悔录》与圣奥古斯丁之《忏悔录》!  ——吉尔伯特·穆雷(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著名古希腊语教授)    《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  ――克利夫顿·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作者)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温家宝总理(源自中国日报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11月20日)    1992年,我问克林顿,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的《沉思录》。”  ——盖瑞·威尔斯(纽约书评第45卷15号,1998年10月8日)    “(《沉思录》)原书是用古希腊语写的……本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根据希腊文翻译,但国内目前希腊语人才奇缺,而这本书作为名著确实又有早日与国内读者见面的必要,所以译者觉得先转译还是比长久地翘首以盼为好,等到将来有好的直接根据希腊语译出的本子问世,这一译本自然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何怀宏教授(摘自英译本《沉思录》译者前言)


编辑推荐

《沉思录(古希腊文译本)》根据勒伯古典丛书古希腊文原版翻译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古希腊语专家王焕生先生翻译,是目前国内唯一古希腊语权威译本。《沉思录(古希腊文译本)》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最喜欢的21本之一,也是温总理读过上百遍的枕边书。〈br〉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的《沉思录》,堪比卢梭之《忏悔录》与圣奥古斯丁之《忏悔录》!〈br〉——吉尔伯特•穆雷(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著名古希腊语教授)〈br〉《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br〉――克利夫顿•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作者)〈br〉《沉思录(古希腊文译本)》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br〉——温家宝总理(源自中国日报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11月20日)〈br〉1992年,我问克林顿,哪本对他影响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的《沉思录》。”〈br〉——盖瑞•威尔斯(纽约书评第45卷15号,1998年10月8日)〈br〉“(《沉思录》)原书是用古希腊语写的……本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根据希腊文翻译,但国内目前希腊语人才奇缺,而《沉思录(古希腊文译本)》作为名著确实又有早日与国内读者见面的必要,所以译者觉得先转译还是比长久地翘首以盼为好,等到将来有好的直接根据希腊语译出的本子问世,这一译本自然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br〉――何怀宏教授(摘自英译本《沉思录》译者前言)〈br〉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沉思录 PDF格式下载



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公元121年4月出生于罗马一个贵族家庭,祖籍西班牙。父亲名安尼乌斯•维鲁斯,曾任高官。父亲亡故后,马尔库斯由母亲和外祖父养大,12岁便开始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其姑父提图斯•皮乌斯生性温和、富有才华,被在位皇帝哈德利安过继为王位继承人。哈德利安对马尔库斯也深为喜欢,并要求皮乌斯将来指定马尔库斯为王位继承人。  公元138年,哈德利安去世,皮乌斯继位,公元140年,19岁的马尔库斯被任命为财政官司。146年被任命为保民官,参与管理国家。公元161年,皮乌斯去世,奥勒利乌斯继承皇位。可是他此后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战事频发,瘟疫肆略。公元178年,奥勒利乌斯带着儿子亲自出征,取得了很大胜利,但由于罗马军队再次流行温疫,奥勒利乌斯也给染上,未及打败日耳曼人,便卒于多瑙河畔,了却了他身为皇帝的战斗生涯。  《沉思录》即奥勒利乌斯晚年战争期间独自进行哲学思考的记录。这本著作是用古希腊文写成的,后世由其亲友保存下来,得以传世,成为欧洲古代哲学的经典。


这个精装的版本,深红色的封面,烫金的字样,那在手上就有一种凝神静气的感觉。本书的译者王焕生,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专业。回国后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因为译者长期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所以他为本书写的《序言》可谓精彩——客观的讲述了《沉思录》的作者古罗马再为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安托尼努斯的生长环境、人生阅历,介绍了罗马社会历史背景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状况及本书的行文特点及流传等。这些为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作者随兴所至的思考片段形成的这本思想录,有着丰富而富有启迪的人生思想,是非常值得细读慢品的一本好书。


古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安托尼努斯对人生和自然的精辟思考,文章虽短小但道理很深刻,读过后受益匪浅。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沉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为《沉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

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 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作为哲学著作,《沉思录》是人学著作,是人的哲学。哲学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学,就是生活的,人生的,为人处世的。奥勒留在书中沉思个人伦理、社会伦理、精神信仰、国家与人民、灵魂与死亡……字数不算多,内容却繁杂。与一般译本不同,梁实秋先生的导读本,给每卷加了标题,从中可见书的概貌,比如这些:闪耀在私人生活圈的品质、做每一件事都像做最后一件事、人唯一能被剥夺的只有现在、灵魂不能为肉体奴役、简单朴素而愉快地生活、想要心中宁静只做必须之事、不朽之誉不过一时虚幻、不断地用思想去熏陶心灵、幸运的人给自己安排幸运、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可耻的、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幸福就是按照本性生活、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苦痛对把舵的心灵并无伤害、灵魂乃是一个美妙的圆体、永久过最高贵的内心生活……

第二篇;
遇到好书,我常常会买多本分赠同好。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是买得最多送得最多的一本。我手头已有10来个版本,最早的是10年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版本,很朴素,100多页,定价10元。10年来,我只读过《沉思录》3遍,远远无法与温家宝总理的上百遍相比。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沉思录》作为温总理的枕边书,给2008年的中国出版界带来一片惊喜,成了一本特别的畅销书。其版本之多,本身就构成了出版界的新闻。反应最迅速、发行最广泛的,应该是何怀宏先生的译本,由中央编译、三联书店、天津人民、陕西师大、湖南文艺等出版社出版,最为畅销。何怀宏先生还专门写了一本《品读〈沉思录〉》。

其他人士翻译出版的有新世界、上海三联、中国三峡、黑龙江科技、中国致公等等版本,最新所见译本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9月出版。社科版的《沉思录》,是“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中的一本。而颇有味道的是江苏文艺出版的梁实秋先生的译本,这是从历史中挖掘出来的,是华语世界最早的经典译本,译于1958年。梁先生还配以读后感一般的导读,让遥远的哲学与现实的世界结合得更紧密。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的“帝王哲学家”,他的“沉思录”名副其实,是思想的沉思,是灵魂的低语。它是鞍马劳顿中记录的所思所想,所以也称为《马上沉思录》。原书用古希腊文写就,由一个个片段连缀而成,本来是奥勒留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我们今天读它,可以零零星星地读,只要心静下来就可,就能清晰地听见它的声音。那声音多么朴实,多么宁静,有时甚至是喃喃细语。一切穿透千年的思想力量,都是属于静水深流的那一种。嚣张只能张扬一时。有了细语,就不一定要呼喊。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沉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为《沉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美国的费迪曼教授说:“《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高贵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崇高;忧郁与作者身羁宫廷、心处乱世不无关系;而甜美则源于作者心灵的自由、安宁和静谧。正如作者在书中说:“不要让琐碎的事扰乱你,不要让外在的事物占据你的思想,而要保持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作为哲学著作,《沉思录》是人学著作,是人的哲学。哲学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学,就是生活的,人生的,为人处世的。奥勒留在书中沉思个人伦理、社会伦理、精神信仰、国家与人民、灵魂与死亡……字数不算多,内容却繁杂。与一般译本不同,梁实秋先生的导读本,给每卷加了标题,从中可见书的概貌,比如这些:闪耀在私人生活圈的品质、做每一件事都像做最后一件事、人唯一能被剥夺的只有现在、灵魂不能为肉体奴役、简单朴素而愉快地生活、想要心中宁静只做必须之事、不朽之誉不过一时虚幻、不断地用思想去熏陶心灵、幸运的人给自己安排幸运、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可耻的、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幸福就是按照本性生活、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苦痛对把舵的心灵并无伤害、灵魂乃是一个美妙的圆体、永久过最高贵的内心生活……

温家宝总理几次提到《沉思录》里的这个意思:请看看那些所谓的伟


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于是,他们走向神。”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拯救他人,但至少能拯救自己。而在伟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宏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角色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不过是道德。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如是说。
  
  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籍,《沉思录》就像是写给一个亲密的朋友,记录的是内心对一生的反思,是交响乐前奏曲的形式,萦绕着自己的梦幻的心灵音乐。优秀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是潜藏在灵魂的影子里沉默无言的。一个陌生人必须有亲切缓慢的信心,懂得怎样等待,别人的心门才会向你打开,《沉思录》正是交给自己一把如何打开这扇门的钥匙。这里没有故意卖弄,也没有对权力或影响力的妄自尊大,有的只是一颗时刻自省的心灵,一个思考关于灵魂的事的头脑。马可·奥勒留的任何一个想法都是在关注他身外的世界,我们几乎无法明白他是如何思考的。然而,他所做的事都是在密切地研究他自己,高度审视自己的缺点和识别自己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沉思录》解析了生命的本质以及马可·奥勒留想要终身准守的道德规范,这是一本写给他自己的如何好好活着的手册。
  
  《沉思录》就其本身的内容而言并不构成一本书,因为它都是一段段的文字,被随意地分成几个话题,偶尔放在书中的各个部分。即使如此,一想到作者是在当年的鞍马劳顿中写下的这本书,你依然会非常兴奋!马可·奥勒留,这位统治罗马的最后五位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哲学家,他只是一个精通哲学的皇帝、一个统治者、一个好的政治家,Edward Gibbon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描述这一时期是最幸福和最兴旺的。然后,在他空闲的时候,他也能脱去皇帝的外套,完成斯多葛哲学的重要部分。《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对自己的一个练习,对自己的一个告诫,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规劝。他在统治的最后阶段,依然坚持每天写日记,真是让人非常惊讶。高深奥妙的哲学工作竟然融入到了一个人的日记当中,而这些日记,不是为了留给子孙后代的,字里行间你都能看到这位皇帝对自己信仰的不断提醒和对灵魂的不断揣摩。
  
  “每个人生存的时间都是短暂的,他在地上居住的那个角落是狭小的,最长久的名声死后也是短暂的,甚至这名声也只是被可怜的一代代后人所持续,这些人也将很快死去,他们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更不必说早已死去的人了。”
  
  在现世中存活的芸芸众生们,整日里为了蝇头小利狗苟蝇营,为了金钱和物质的享受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殊不知,灵魂先于身体早衰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浮生若梦,一切的虚名甚至身后的名声都将不复。不要以为你将活一千年,死亡时刻在窥视着你。当你活着的时候,当你的行动在你力量控制范围之内的时候,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值得你真正为之努力的东西。佛说涅磐,上帝说你可以上天堂,是否真有所谓的灵魂,在人死之后变得轻灵超脱?“如果灵魂继续存在,大气怎么无穷地容纳它们呢?大地又怎样容纳那些古往今来被埋葬的人的尸体呢?在此正像这些尸体在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变化一样,不论它们变成什么样子,它们的分解都为别的尸体腾出了空间,那移入空气中的灵魂也是如此,在继续生存一段时间之后便被改变和分解了,通过融入宇宙的一种再生的智慧而获得一种如火焰一样的性质,以这种方式为到达那里的具肉的灵魂腾出地方。”这是马可·奥勒留对灵魂继续存在的这种假设给出的回答。
  
  你不必非常熟悉古罗马哲学就能够完全理解这本书上所说的一切,因为它是永恒的。《沉思录》指出了人类的思想本质,或是观察这个本质的深刻视角,那就是自省,那就是站在灵魂的高度审视自己。马可·奥勒留用一种散文式的笔调来挑战和推翻了我们企图想要控制自己的最大的恐惧和欲望。
  
  你能听到那羽翼在云霄深处振动的声音,它为你微微洞开一线光明,然后消逝,又盖上了幽禁生命的地窖之门。人类短暂的生命,犹如劫后残留的细小碎片,漂浮在千百万残片之间。阅读《沉思录》的过程,便是怀着对古罗马帝国这位先哲的感恩,对自身灵魂的深厚眷恋,在这内心旅程的倾诉中,感受着生命的柔弱和意识的强大。
  
  灵魂的事,归根结底不过是浮生一梦罢了。


在案头摆放此书已经多日,翻开它的扉页细读方知,《沉思录》这样的一本书,不适合快速阅读,只能让你慢慢浏览,静静品读,凝神静气反复咂摸。这是一本有着点化之功容易且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让人边读边走神儿的书。我读《沉思录》的时候,会经常掩卷罢读,要思考良久......正如该书译者前言“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会有人去读它。”
海纳百川无需张扬丈量自己的深度;名山奇峰直耸云端,不必言说过自己的高度;正如无以能取代,居万物的之母地位的大地不语自身的博大精深……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若能超越漫长的历史时空,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定蕴涵一种胸襟博大的世界主义——关乎自然法和人权,关乎众生平等的学说……
虽然这《沉思录》是一个两千年前一个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是自己心灵深处的对话,但书中的说法,很多都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它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解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要正直地思考,另外,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我认为,思想的解放,是人自身的一大飞跃。

曾经有位朋友对我说过,《论语》是教会人们如何抛却现实中的一切烦恼,回到最自然、最朴实的状态,从而获得了快乐。

《沉思录》也是如此,只是它的包含更广,有一种脱离了世俗的宁静。看过之后的我,犹如在镜子面前看到一个残缺的自己,突然发现对自己的了解只是局限性的。这本书不仅仅教导我们如何行为处事,从深沉次来说,它更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人生、理解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喜欢抱怨,有人对未来忧愁,有的人喜欢对任何事情进行诡辩,还有的人喜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这一切的一切在马可·奥勒留的眼里都是过往云烟,甚至不值得一提。

人的一生只有数十载,你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时间去抱怨、去忧愁、去诡辩、去品论他人过失?为何在你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之前,不好好静下心来思考到底该不该这样?这就是思想高度问题,因为你根本就没想过这种问题值得思考。

人不可肤浅,有时候我们追寻的,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恰恰是最俗不可耐的。《沉思录》里有个很好的例子,在吃饭的时候,桌上有一只烤鸡是多么美味啊,但抛开它表面,看本质时,你却发现,它不过是只鸡的尸体。有时候我们追寻的目标,恰恰就是看似美味的尸体。因为眼界的不开阔,导致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前面说的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太多的杂质影响了你的视野,你就只会看到这美味的烤鸡,而看不到背后的真想。这也是需要常常自我反省的地方。

此书在对个人的品德和社会的责任解释时,有句话提醒了我,当你在做善事的时候,你就该想到两件事。第一,我要做善事;第二,他人因为我做的善事而得到帮助。除此之外的任何第三种想法都是低俗得不值一提。

前段时间我看到网络上有人说,一些老人在公车上倚老卖老,让给他们座位,不但不说谢谢,还目不斜视,心安理得的坐下去。使让座之人,心里很不平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让座就是为了听一句谢谢吗?到底你最初的目标是让座给老人,还是要听句谢谢?既然是让座给老人,并且已经达到目标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这不是庸俗的本质吗?

《沉思录》涵盖面太广,涉及人的方方面面,。许多时候,人们的自我反省只针对他们看得到的东西,一些看不到的东西,又该如何去自我反省?这就需要平日知识的积累,还要拥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

士别三日,即可刮目相看,更何况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你有这个心,敢于去发现和面对自己的错误,就不怕没有一个崭新的自己。
不要在盲目的跟随潮流了,因为你就是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怎么能忍受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没有独一无二的思想?除非你根本就没有为追求梦想而炙热燃烧的心!


正好当当网做活动,买来捐给山区孩子的。
精心准备了一张书单,内容涵盖了兵法,哲学,财富,我觉得一个孩子能够在小时候看看这些伟大的书籍,即使看不懂,即使就随便看看,我想他也会了解我们人类智慧的凝结和壮丽,精心选择了很多非常好,也不算深奥的书籍,我希望能够到一个宁静的孩子手中,认真的读一读,了解下这个世界。

这本书是《沉思录》 沉思,是聪明的开始吧,也许在山村长大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上学,家长也不会和你们聊一些哲学以及人生的道理。更不会问你们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希望你们看看这本书,认真的想一想自己来这个世界的意义,发现更加美好的人生。

《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是我小时候看过的,我觉得自己热爱旅行,大概最初是因为看了这本书。其实,自己的家乡就是别人眼里的风景,怀着爱的心情去欣赏一切,就会收获美好的

《孙子兵法》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习下兵法知识,在山村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扰乱,环境单纯,很适合潜心学习,就像当年鬼谷子那样,在一个宁静的山村,耕作,修行,读书,育人。在城市很难有静心的条件咯。
将来你们到了城市,用兵法的知识对你们的人生以及决策都是很有帮助的。

《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是我小时候看过的,我觉得自己热爱旅行,大概最初是因为看了这本书。

《苏菲的世界》我希望在大山深处的孩子,能够看看苏菲这个小姑娘的人生观,哲学观~
即使身处偏远的地区,即使贫穷,但是不要忘记奋斗,人类最伟大的便是梦想。

《富爸爸穷爸爸》这是我看了给我很大震撼的一本书,我至今仍然觉得没有其他的书比的上这本书给我财商的启蒙了。我发现自己的家里就是那种穷爸爸模式。我甚至在没看这本书以前,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教育是富爸爸教育,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教育孩子的人?幸运的是我早看了几年这本书。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本伟大的书,也许你觉得天天要学习,要上学,好枯燥无味啊,你或许觉得我为何要上学,好无聊,不就是为了工作,文凭吗?看看这本书吧,你会了解,是什么样的人创立了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人引导了我们前进。我们一切便利生活,课本的知识,都是前辈们一点一滴的积累,都是前辈们的智慧结晶啊。你们不要以为牛顿就是因为那个苹果,不要幻想一个苹果从天上掉下来你便成功了。成功不是那样容易,但是,如果你不放弃学习,不放弃奋斗,谁又能否认你的成功呢?


是硬皮精装的 但是摸起来软软的 很好 了解历史和古罗马的哲学


哲学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主义思想,细细品来你会发现哲学在上流社会才能得到最好的解读,那么这位罗马皇帝的书,真的堪称经典,“御榻上的哲学”!


最早见到的《沉思录》是收录于《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何怀宏先生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的版本,从英文翻译。后来市面上所见的,大多也是何先生的这个译本。现在终于等来了装帧精美,王焕生先生从古希腊文翻译的译本,幸甚。


沉思录的译本已经很多了,何怀宏本是转译自英译本,王焕生本则是从希腊文直译,这个确实是技术活,毕竟懂古希腊文的凤毛麟角。这本书的装订比较有特色,很精致,送人可能更适合吧。


这是一本哲学皇帝的著作,是柏拉图的哲学皇帝,对人生的思考,把命中的一切欣然接受


谢了很多古罗马的哲学思想。。有的地方看不懂。。
听说这本书温爷爷看了不下100遍!我要向温爷爷学习!


对人生伦理的思考,对自然哲学的思考!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值得拥有!


书的包装没话说,太棒了,很值得收藏。
《沉思录》本来就是一本值得看的书,看完之后让人想到很多,很有教育意义的一本哲学书。


一个罗马帝王的思想 让我们知道为何旧时代 一个帝国可以统治大片领土数世纪


终于让我发现一本价廉物美的沉思录,装裱的很精致,纸张也很好。安静的午后,泡杯花茶,安坐阳台,翻翻很有启迪。


书如其名,智慧之书。沉思录,带给我们哲思。


第一次自己网购,帮朋友买的本《沉思录》,和我看的是同一个版本,朋友很喜欢,装帧设计还有价位是最合适的,书的内容是不用说的,温爷爷都是爱不释手的


非常具有哲学思考的一本书,适合放在床头阅读。


古希腊的哲学就是牛啊~


个人感觉王焕生的翻译最好,直接由古希腊文翻译过来,文笔也好。其次是“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出版社”的译本。最啰嗦平白的是何怀宏的译本。(恕我直言)
此书线装本,精美结实,值得收藏。


包装:挺精致,暗红色的封面,硬皮,很有手感,很喜欢
价格:刚买了没几天竟然涨价的,心理还算挺舒坦的
内容:理论性的东西太多,离现在社会年代久远,意识形态、思想看法等等都相差较大。随手翻翻还可以,曾经看到有人评论这本书作为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只能批判性的看。对于每个人来说,作用是不一样的,上了年纪,追究想法相对比较少的人看,可能更能形成共鸣。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内心过于平静,感觉还是应该看一些能补充性格不足的书。


左手《沉思录》,右手《菜根谭》……


原来就知道 有个沉思录 后来 温总 推荐 那咱就买上个 看看呗。。。


沉思录带来古代哲人的思想。书使人明智。


《沉思录》是温总理推荐的枕边书。哲理性很强。适合放在床头每天读一点。
书的装帧超喜欢,纸张也很好,价格也很便宜。相当不错的一本书!推荐!


支持这个版本的沉思录、王焕生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大家可以查查王焕生的背景。书很不错,翻译的很好、


沉思录是自己最好的礼物,是我的天使,以后每天和你形影不离


买过好几个版本的沉思录,这个版本感觉最好 无论是翻译 包装 质量和阅读的感觉!


如果要让我说哪些书人的一生必须要读过,那么我说《沉思录》是当之无愧的其中之一。


之前买了一本何怀宏的《沉思录》,翻译很糟糕,纸质也不好。买了这本,实在是值得!封面手感也很好,翻译流畅,真的是放在床边读的经典。


经典就是经典。 不管白天工作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愉快的,纠结的,烦恼的,临睡前看几页沉思录,心情就会很平静。


这边书质量好的不用说了。物美价廉就是咯。但是就是物流要努力咯。书还行要是其他商品就不会考虑这么长时间的物流了。沉思录这本书值得收藏。


温总说:“我的床头放着一本《沉思录》,我每天睡觉前都要读上几段。”我想这就现阶段这本书最好的广告~~


沉思录一本伴随终生的枕边书,里面的小道理都很有哲理,就像论语一样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有人那沉思录和菜根谭比较,没有必要。太多人喜欢比较了,拿着萝卜非要想吃出白菜味,很有意思吗?想看沉思录就看沉思录,想看菜根谭就看菜根谭,春暖花开,姹紫嫣红,各有各的色彩,我喜欢


《沉思录》值得多看看


好喜欢这个精装版,皮面手感,触摸起来还想触摸到了历史帝王哲学的厚重之感!


精装版本,人见人爱,内容也是一流的,有哲学深度,好好读读它。


哲学系列,我很喜欢的类型。精装版的书籍,手感相当不错,就是翻译水平有限啊。


由古希腊文原文直接翻译过耒的最佳译本!


经典书籍,还是古希腊文译本,需要慢慢体会,包装听精美的,


虽然文字赌气来有点涩,但是细品,真实一本好书!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全在里面!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古希腊的名著,好东西呀!


据说胡总也有这本书,我买来是每天审视自己用的。古希腊就有了这本书,这么多年代都保留下来了,肯定值得一读!


RT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


首先装帧很精美,可以收藏。
翻译也还可以。
内容主要是一些人生哲理和作者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不是很好懂。很多段落需有一定的阅历思考才能理解。但是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是那种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的书。
另一方面,也缺乏趣味性【不过想买的同学应该本来就不介意这一点吧……


沉思哦 人生哲学


之前在学校就有读过,不过翻译的不是很全,这次买的全译本很不错,外观也很好,属于精装。


我觉得王焕生从古希腊文直接翻译过来的更好,比何怀宏翻译的更好懂,是一个好本子.


精装硬皮,印制精美,还没读,大概翻了翻,感觉还是值得一看的。


发货很快,包装很好,书很精致,硬皮书,精装版的很适合收藏哦!!


很早之前就想买的,不过怕这种哲学类的读起来太困难读不下去,正好暑假也无聊,有时间啃书了,买回来好好读读


很喜欢这本书的感觉,很平淡易懂的哲学。
不开心或者压力大的时候读几条,感觉又充满了希望。


作为皇帝能想这么多真的难能可贵


2000多年前的人就能写出这么好的著作,还是在战争中,还身为皇帝真是不容易


这个大家见仁见智了。皇帝写的未必好,皇帝写的未必不好。


真的很不错,值得每一个人品读,人生,需要不断的思考,外包装也很精美


还不能说这本书有多伟大。但看了它,会使人心灵平静和思考.....


的确是有史以来很不错的书籍;
先说书的装订吧,外壳很精美,就像一部精美的圣经;
很有质感 ;
其次是内容的翻译 综合其他不同翻译版本,这本书是最佳的、最恰当的翻译之作;

很是喜欢;
强烈推荐!!!!!!!!!!!!


主要是冲着三联买的这本,装帧很好。
一本充满反思的书,世界上有些民族是少有反思精神的,比如日本。那样一个机器般的民族只会面对困难去照搬别国的先进办法,之后机器一样的横冲直撞,这样的民族很难有大的辉煌,只会被世人唾弃。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特质之一就是不仅善于借鉴而且善于反思。这也形成了我中华不断自新的超强能力。 看这一本,不仅学习其他国家的反思精神,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同样有着反思精神的国度是为何消失的,以此来惊醒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文明!


这是我所见到过的译著中最好的。大量的注释最大可能地减少了语言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曲解。还有译者前言,通俗地说就是“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都没有。”译者很敬业。王焕生,记住他了。另外相对于其它由英语、拉丁语等语言翻译过来的作品来说,这个版本是由古希腊语直接译过来的,又少了些曲解。至于内容,自不必说,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另外,它的版式、设计等等方面,毫不夸张地说,是我所见过的书中最完美的,至少是最对我口味的,简约、厚重。我之前是从不写这类反馈信息的,被这本书打动了,别人尽心尽力的作品必须要支持。绝对值得珍藏,强力推荐。


这本书非常适合压力大或心绪难宁的时候阅读,买了两本,一本送父亲,另一本放在床头,是一本可以让人宁静,给人力量的书。


稍显晦涩 有益于对人生的思考


重要的是这本书语录式的语言可以引领我们放开思路,思考我们的人生,思考我们的未来,反思我们的过去,反思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这是一本值得好好看,思考人生的书


本来这种哲思语录著作不必过于纠缠版本区别,但是看到这本之后决定重读了——当然我承认是心理因素产生了主要推动。

update:这个译本的文辞确实显得突兀,很多表达并不符合我们的白话规范,让人觉得疏远。我猜测可能是直译的原因吧;另一个猜测,作者在戎马闲暇之余随手留下这些文字并非为了出版刊行,原文本身也许不那么顺畅。


精装本,梅红色的软皮封面,烫金字,凸雕的框花。摸上去手感好极了!放在床头柜上,有时间就翻一翻。真是一本好书,几百年前的道理,现在依然受益匪浅。对人生,对时间,对灵魂,甚至是对敌人,一两句话就概括的很有道理。


经典书籍,前人的总结和经验,适合生活学习和思考


好书,译自古希腊文,很可靠的一个译本。


封面包装很舒服,页面颜色也很养眼,内容也不错,值得好好学习


可以教人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很好


能引人深刻思考的书 都值得阅读


每次读书,都能静下心来,很不错,思考些东西!


喜欢思考。将每一句话细细品读,你会得到更多的灵感,更多的精神财富。


书的手感极佳,翻译也很好,让人能读下去,而且有思考。


面对许多困惑,我们必须学会思考!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包装精致,内容厚重。值得一看。没事翻两页,就会让人思考许多东西。


看起来比较费劲,伟大作品。


质量很好,书的外壳是皮的,值得珍藏~


书封面是软皮的,很有质感,纸质不错


书的外表很复古,看着就喜欢,很快就拿到了书,而且里面的纸张也很好,印刷也好,都有复古的感觉,书皮摸起来也是有点皮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有魔力的书在眼前。满意,还忙着同事带了一本,大家都很喜欢!!


之前看过一点,而且对比起别的译本,这本虽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看懂,但我觉得这样的译法官方,与原文也相差无几吧?而且,大爱这本的装帧.好书!!!!!!


也就初中语文课本的厚度吧,更准确地说接近2厘米的厚度。印刷不错。这个译本是从希腊文直译为中文,有价值。据查,译者的功底还不错。


看看不同译本有什么不同


看了很多人的译本,还是觉得王焕生译的最好!而且这本书的封面纸张都很好,很有质感。
值得拥有!


这个版本,包装印刷都没的说,真是棒,翻译也还不错,最近又买了梁实秋的译本打算对比一下,呵呵,私下以为这种典籍多买几个版本也是应该的!


非常喜欢这个译本。
译文简洁流畅。


第一装帧不错,封面很舒服,第二是直接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可以跟何怀宏的英译本翻译本对照看,第三书本身就是个充满智慧的,教益无数。


这是一本世界上最伟大的书。从装帧到内容到印刷,都非常完美,而且价格不贵,物超所值。


因为是精装版,所以整体还不错,但也不会好精致,内容不太明白,要细细看才能看出些什么来。很随性,要理解。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包装不错,精装版的封面摸起来很有感觉,翻了几页,确实不错


这本书的封面是精装版,封面是加厚的软面,里面纸张印刷很好,感觉很值~


这个版本是精装版 字大小很合适 看起来很舒服 纸张印刷很好 总之 非常好


这本书是绝对的好,想过哲人一样的生活从这里开始……这本精装版质量也不错,值得收藏。


让人静下来的一本好书


包装挺精美的,推荐,虽然不是很喜欢朱红色。这本是老师推荐看的,刚开始看的时候,肯定存在着很多疑惑,慢慢下来,就会渐入佳境了。


很值得去看,有话,朋友还摘录下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