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苏园品韵录

金学智 上海三联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上海三联  

作者:

金学智  

页数:

353  

字数:

4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关于苏州园林,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写不尽的文章。两年前,为纪念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由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编写出版了《园林文化丛书》一辑三册,即《苏州园林名胜旧影录》、《苏州园林山水画选》和《苏州园林历代文钞》,受到了广大园林文化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的欢迎。现在,又有同系列的《园林魅力十谈》、《苏园品韵录》、《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三本书问世,相信也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游客日多。随着人们对世界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苏州园林也名声更隆。既然是世界遗产,那么,它就必然具有可以让人反复品读的内容和价值,《园林魅力十谈》就是通过园林所展示的各个元素,让读者增加对苏州园林的新鲜感悟,去发现不经讲解难以领会的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事之美,四季之美,灵动之美,以及意境之美,甚至还有隐藏在风花雪月之外的人性之美,增进对苏州园林的了解。而《苏园品韵录》则不仅让读者用比较深度的视角去感悟园林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还引导读者的视线走出苏州古典园林的围墙,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层面上去领会苏州园林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和历史、人文意义,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苏州园林和苏州风景名胜,是吴越文化的载体,是吴越文化造就了美丽的苏州。苏州园林又是文人们以苏州的风景名胜为蓝本创新发展、建造起来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务院就专门在太湖及其周边建立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总共的13个景区中,就有8个位于苏州。苏州四周,围绕太湖的湖光山色、名胜古迹和古典园林浑然一体。江南秀色,南朝故地,姑苏人家,小桥流水……特色鲜明,积淀丰厚。

内容概要

园林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个特别的门类,将其分解,并不能在某领域独领风骚;将其聚合,却媾化成一个如诗画般美妙的境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园林是一门环境艺术,具体讲,它是人类的居住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本书为“园林文化丛书”之一,不仅让读者用比较深度的视角去感悟园林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还引导读者的视线走出苏州古典园林的围墙,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层面上去领会苏州园林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和历史、人文意义,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园蹊屐痕入口的空间艺术艺术不欲只弹一曲 ——小谈洞门的形式美“隔”与“通” ——浅说洞门功能种种审美之窗品空窗,忆旧墙古建的美饰 ——闲话“川挂落”在起伏上思考 ——拙政园波形水廊品赏流动的空间形相爱石、品石与咏石品读冠云峰洞府:神秘美的世界于细微中见精神 ——苏州园林的“涩浪”艺术彩霞池赞华榭碧波两相依风景园林与桥梁之美小桥引静兴味长清香四溢,众艺争艳 ——评怡园水仙艺术节宏乎丽哉,舂之交响 ——虎丘艺术花会印象碧梧翠竹的艺术意蕴 ——苏州园林里的凤文化诗、禅合一 ——试说狮子林“问梅阁”苔之美 ——有关的古诗文串读“园之不足,题以发之” ——谈园林中的匾额对联“殿春移”品题及其他楹联一束园林雕塑谈黑白文化断想光:艺圃景观群的母题 ——兼取西方及现代美学视角的解读斟酌色调,捕捉光影 ——陆峰园林摄影赏析“写影”之美探秘 ——兼谈赏园与造景艺镜缘上篇:漫话镜子艺镜缘下篇:倒影之魅“读画”与“听香”开放耳管,深情谛听 ——苏州园林的声境美园缘散叶此情可待成追忆 ——遥寄《随园沧桑》石湖串月(诗) ——乘船往石湖赏月秋登天平山作(诗)留园游(诗)拙政园四面厅敞望(诗)塔月吟(诗) ——咏西湖三潭印月效唐寅《花月吟连珠体》壁竹吟(诗) ——“淇泉春晓”景墙题诗“园中园”偶拾(诗)兰亭行 ——1981年出席中国首届书学盛会兼游兰亭怡园散步耦园杂议 ——在耦园历史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网师园文史拾零占尽风情向小园木渎园林漫笔馀荫山房印象 ——岭南游园笔记“静心斋”散记“琴室”逸韵“枇杷园”心赏“小沧浪”解读“听雨轩”诗情“海棠春坞”的疏朗美有意味的庭院对比 ——“海棠春坞”与“听雨轩”的比较“三十辐,共一毂” ——留园冠云峰庭院的辐集艺术“浴鸥”小院随想“霜天钟籁”小记美在诗情画意中 ——陈健行《苏州园林》摄影画册序但愿长留天地间 ——《留园》画册序《留园》画册题语选水情逸韵赞网师 ——《网师园》画册序《网师园》画册题语选诗意栖居的现实范本 ——《南海颐景园》画册序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丛书》序沧浪悠远,新郭流辉 ——评《沧浪十八景图咏》互补合一:“石壁流淙”之美 ——读《扬州画舫录》札记第二故乡的园林情结 ——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生态、遗产保护及其他 ——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张大千与网师园珍贵的回忆 ——谢孝思先生二三事天堂意识:游园的最佳视角“苏杭比较论”溯源园论馀渖“园品”刍议 ——园林风格美学谈释“自然”品“精致”说“苍古”话“富丽”谈“朴野”风景审美的个性选择 ——杨万里咏西湖诗的启迪园林美学悟言苏园审美文化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申报笔谈管窥唐代品石风 ——读牛僧孺与苏州有关的一首咏石诗《太湖石记》试解《石林小院说》试解王维辋川别业论柱式文化特征与顶式文化特征 ——中西古典建筑之比较园史文薮“巨丽之名山,大吴之胜壤” ——唐代咏虎丘诗探胜“脱身离网罟,含笑人烟萝” ——苏舜钦及其《沦浪亭记》“不以山林丧其节” ——朱长文的《乐圃记》及咏园诗“盖不知其在人间世” ——明代苏州园记散文撷英“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代苏州咏园诗咀华“其境若与书卷相融洽” ——清代苏州园记散文掇芳“物谐其性,人乐其天” ——清代苏州咏园诗拾翠《园冶》的文学解读附录园林美学方法及其他 ——访谈金学智先生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编辑 席田鹿栖居于绿色大地 ——一次对金学智先生的采访 《精神生态通讯》编辑部 郭建华60周年国庆大型访谈栏目《60×60》 ——访谈金学智先生 《风景园林》杂志后记作者专著及其他有关书籍目录作者专著序文评介文存目

章节摘录

插图:园林里少不了粉墙,特别是起分界或隔断作用的粉墙。而粉墙上又往往需要开辟洞门。洞门,是园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洞门有哪些形式呢?如要对其作一概括,那么可以说,它基本上可分为抽象型、具象型和象征型三类。每一类中又有种种形式,当然,这些类型、形式又不无交叉,难以截然划分。现姑按类型并结合实例作一略说:其一是抽象型——抽象型亦即几何型,其基本型式可分为方形、圆形及其变形。正方形洞门很少见,因其四边相等,不符合形式美的规律。长方形则四边有了变化,加以其他原因,所以一般的门均取这种形式。但园林粉墙上的洞门为求异也为了适应,多取两边更长的直长式(即纵长式、直长方式)洞门,这在园林里随处可见,如苏州网师园的“真意”洞门就是,其风格显得质朴无华。直长式再变形而为狭长式,被称为“手板式”(即“朝笏式”,朝笏为古代大臣朝见时所执的狭长板子),这似乎属具象型了,其实,这并非真去模仿朝笏,而是它有似于朝笏,故应属抽象型。“手板式”洞门见于苏州艺圃假山西侧的墙上,门的顶边还略带弧形。与它们相近的还有“执圭式”,顶呈圭角形,它们的特点是节省空间。

后记

这本反映我半个世纪来涉园之路、品园之韵的书稿终于完成了,历时约一年有余,其中包括收集、整理以及部分地适当增删、整合、修改数十年来的已完稿或未完稿。此外,还新写了不少,如有关园中之园、园品、读解园林古文等的一组组文章等,这些都是我以前很少或较少涉足的领域,这次试加续补,以了心愿。在成书过程中,苏州市园林局负责组织此项工作的周苏宁先生非常关注书稿的进展,这代表了园林局的关心,成为我一年多来整理和写作的精神动力。对此,首先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书还得到苏州园林档案馆长期来的热情支持,他们一次次提供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版资料,在技术操作方面也提供方便,使本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我除了深表感谢外,还切身体会到,在园林之城苏州建立园林档案馆,是多么必要!还应说说本书的图版问题。如今早已进入了影像社会和读图时代,书籍总得力求配以具有可读性的图版。本书的一百幅插图,除了极少数是古籍、书画、碑刻外,绝大多数是摄影作品,其中还有不少是摄影佳作。它们既是园林景观的真实写照,又有光影造型的艺术魅力;既可作为本书的艺术信息印证,又试图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和阅读方式。而我这一追求得以实现,又离不开摄影界的大力支持。应感谢著名摄影家陈健行先生,为本书提供了精美的杰作。此外还有北京的蓝先琳先生,苏州的郑可俊、缪立群先生等等,也提供了大量的精品,其姓名均标于每帧作品之下,恕不一一列出。谨在此一并致以谢意!苏州市摄影发展有限公司的邱惠平先生,在照片的冲洗、调色等方面也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他那高超的技术、认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我感动,在此特表感谢!


编辑推荐

《苏园品韵录》:韵,是中国艺术之魅,苏州园林之魂。在邈远广袤的园林时空里,它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挹之而源不穷,品之而味愈长。半个世纪来,所幸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园日涉以成趣,让我沉浸酞郁,含英咀华,既孕育本位之思,又生发出位之想。愿此“韵”能芴芒于“园蹊屐痕”内,缭绕于“园缘散叶”问,渗润于“园论馀渖”里,氤氲于“园史文薮”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苏园品韵录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我是先在季风书店看见的,翻开书,流畅的文字和艺术的手笔让我陶醉。所以就赶紧在当当查阅了,真幸福!当天就下订单。拿到手后,开始阅读。这本书需要细细品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