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初期的和声研究

徐平力 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

徐平力  

页数:

148  

Tag标签:

无  

前言

  20世纪音乐进入了多元化的现代音乐发展时期,在创作思想、创作技法等许多领域中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体现在和声方面则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和声赖以生存的基础:即以协和三和弦为中心,以四、五度关系为基础的音高关系体系。  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各个阶段中,和声的变化发展往往是最突出、最明显的。  在19世纪的音乐作品中,和声是创作的核心、基础,作为一个创作的主要因素,它与音乐思维逻辑、组织形式、表现内容等方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19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音乐作品从美学观念到作曲技法都发生重大的改变,这些变化在和声方面则集中体现在音高关系体系的变化发展上。  在20世纪的新音乐作品申,其和声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在横向方面摆脱了以七个自然音级为主的功能性半音体系的束缚,形成了十二个音级的独立运用。  2.在纵向方面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协和与不协和观念,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不协和音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3.在整体方面形成各种不同的独立的音高关系体系。  由于创作思想的改变,导致20世纪音乐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音高关系体系,本课题拟对2C世纪有影响的几大和声体系,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音高关系体系、巴托克的轴心体系、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欣德米特的调性半音体系等各主要流派的和声体系进行研究,同时对20世纪多元化现象做一定的归纳与阐述。  其实际操作的意义在于:20世纪的音乐虽不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但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上一世纪的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从我们今天(21世纪)的角度来看,20世纪的各种音高关系(和声)体系,总体上是站在“反传统”的共性基础上,加以演变、发展、形成的。

内容概要

本书在以个性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20世纪和声的共同逻辑原理:“以合理选择的中心成分为基础,而形成的结构成分相互关系体系”作为指导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来证明20世纪音乐中所存在的共性与个性方面的差异,在以个性为前提的条件下,力求对20世纪初期的音乐写作风格做一定的概括与总结。

作者简介

徐平力,1964年2月生,满族。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作为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计划”项目中的成员,长期活跃于科研教学第一线。
出版专著有:《多彩的和声》、《和声对位化写作与综合性分析》、《浪漫乐派后期的和声研究》等;在《中国音乐》等刊物上曾发表论文《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影视音乐创作的精品》等。
在创作方面,曾先后参与了《开国大典》、《决战之后》等多部获奖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

书籍目录

前言导读第一章 20世纪初期的和声语言特征 一、概述 二、20世纪初期的音乐美学基础 三、20世纪初期的和声手法第二章 近现代作曲家风格介绍 一、概述 二、近现代作曲家风格介绍 三、结语第三章 从共性思维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的和声现象 一、概述 二、和声概念的历史发展演变 三、20世纪和声的重要性及认识方法 四、从共性思维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的和声现象 五、结语第四章 自由无调性音乐的基本特征及中心音组对结构的控制 一、概述 二、自由无调性音乐的基本特征 三、音级集合理论简述 四、中心音组对结构的控制 五、结语第五章 十二音序列音乐的产生及非十二音序列音乐 一、概述 二、调性体系的瓦解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产生 三、非十二音序列音乐第六章 十二音序列音乐 一、概述 二、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基本特征 三、序列在多声部音乐中的织体形态 四、十二音作曲法的和声 五、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概述近现代作曲家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继承为起点,在创作的手法上将新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结合在一起,试图在浪漫主义时期与20世纪两个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特征,如:福列、马勒、拉赫玛尼诺夫、理查.斯特劳斯等人的作品。  第二种类型:是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在继承晚期浪漫派、民族乐派等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结合文学、绘画中的各种艺术元素,创立了以色彩性为主的印象主义风格,其代表作品,如:《牧神午后》前奏曲等。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回避传统大小调的风格写作特征,更多的是采用对自然音回归的做法。  第三种类型:是以勋伯格为首的表现主义音乐,在创作上追求音乐的理性化、有序化,着重于音的逻辑处理等,它是一种基于反浪漫主义创作上的思潮形成的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如: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等。  第四种类型:是基于另一种反浪漫主义创作上的思潮,形成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主张音乐应该回到“古典”、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代表人物:欣德米特、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  第五种类型:是以巴托克、柯达伊等为主的新民族主义乐派的作曲家。  下面介绍一下这段历史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音乐风格特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初期的和声研究 PDF格式下载



蛮好的,对我们这个专业会有一定的帮助


这本书对我很有用的,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