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上海三联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上海三联  

作者:

康德  

页数:

533  

译者:

蓝公武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之首的奠基性著作。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通过此书给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康德 译者:蓝公武

书籍目录

梵罗拉美之倍科与国务大臣男爵瑞特立芝书第一版序文第二版序文导言一 先验原理论 第一部 先验感性论 第二部 先验逻辑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一章 发见一切纯粹悟性概念之途径    第二章 纯粹悟性概念之演绎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 导言 泛论先验的判断力  第一章 纯粹悟性概念之图型说  第二章 纯粹悟性之原理体系  第三章 一切普泛所谓对象区分为现象与本体之根据  附录 反省概念之歧义 ……二 先验方法论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丙)时间乃一切现象之先天的方式条件。空间限于其为一切外的现象之纯粹方式,仅用为外的现象之先天的条件。但因一切表象,不问有无外的事物为其对象,其自身实为心之规定而属于吾人之内的状态;又因此内的状态从属内的直观之方式条件,因而属于时间,故时间为一切现象之先天的条件。盖时间为(吾人心之)内的现象之直接条件,因而为外的现象之间接条件。正如吾人先天的能谓一切外的现象皆在空间中,且先天的依据空间关系所规定者,吾人自内感之原理亦能谓一切现象,即感官之一切对象,皆在时间中,且必须在时间关系中。吾人如抽去吾人所有“内部直观吾人自身之形相”(以直观形相之名称意义而言,吾人自亦能将一切外的直观列入吾人之表象能力中)而将对象视为其自身所应有之形相考虑之,则无时间矣。时间仅关于现象始有客观的效力,而现象则为吾人所视为“感官对象”之事物。吾人如抽去吾人直观之感性,即抽去吾人所特有之表象形相而言及普泛所谓事物,则时间已非客观的。故时间纯为吾人(人类)直观之主观的条件(吾人之直观常为感性的,即限于其为对象所激动),一离主观则时间自身即无矣。但关于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能人吾人经验中之一切事物,则时间必然为客观的。吾人不能谓一切事物皆在时间中,盖因在普泛所谓事物之概念中,吾人抽去事物之一切直观形相以及对象所唯一由之而能表现其在时间中之条件。但若以此条件加之于其概念,而谓所视为现象之一切事物,即为感性直观之对象者,皆在时间中,则此命题具有正当之客观的效力及先天的普遍性。是以吾人所主张者,为时间之经验的实在性,即关于常容授之于吾人感官之一切对象,时间所有之客观的效力。且因吾人之直观常为感性的,凡不与时间条件相合之对象,决不能在经验中授予吾人。在另一方面,吾人否定时间有绝对的实在性之一切主张;易言之,吾人否定“以时间为绝对的属于事物,为事物之条件或性质,而与吾人感性直观之方式毫不相关”之说;诚以此属于物自身之性质,决不能由感官授予吾人者也。此即所以构成时间之先验的观念性者。吾人之所谓先验的观念性,意盖指吾人如抽去感性直观之主观的条件,则时间即无,不能以之为实质或属性而归之对象自身(离去对象与吾人直观之关系)。但此种时间之观念性与空间之观念性相同,绝不容以感觉之误谬类比说明之者,盖斯时常假定感性的宾词(译者按:如色、味等等)所属之现象,其自身有客观的实在性者。在时间之事例中则除其仅为经验的以外,即除吾人将对象自身仅视为现象以外,绝无此种客观的实在性。关于此一点,读者可参考前一节终结时之所论及者。七辩释我尝闻明达之士尝同声反对此“容认时间之经验的实在性而否定其绝对的及先验的实在性”之说,因之我乃推想及凡不熟知此种思维方法之读者自亦反对此说。至其反对之理由则如下。“变化乃实在的,此盖以吾人自身所有表象之变化证明之者——就令一切外的现象以及现象之变化皆被否定。顾变化仅在时间中可能,故时间为实在的事物”。答复此种反对,并非难事。盖吾人固承认其全部论证。时间确为实在的事物,即内的直观之实在的方式。即时间关于内的经验具有主观的实在性;易言之我实有时间表象及“在时间中我所有规定”之表象。故时间之被视为实在的,实非视为对象,而只视为我自身(所视为对象之我自身)之表现形相。设无须此种感性条件,我即能直观我自身,或我自身为别一存在者所直观,则吾人今在自身中所表现为变化之一类规定,将时间与空间之观念性,绝不容与“感觉之观念性”相混。

后记

本书系据史密斯Norman Kemp Smith英译本译出,惟其中先验分析论部分第一卷第二章第二节的版次顺序,史氏列第一版的原文在先,第二版的修正文在后,我则列第二版在先,以期与全书体例相符。书中句法有过于繁复难解处,我多加圆括号()、引号“”及破折号——,愿能有助于读者了解。还要说明的是,我开始翻译这部书是在1933年,于1935年秋始全部译完。之后,译稿就搁置一边,迄今二十一年,一直没有再去摸它。这次付印,虽自知其中错误与欠妥处难免,奈近年来为病魔所缠,无法用脑,只好照旧未动,请读者指正。


编辑推荐

《纯粹理性批判》:世界汉译学术名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纯粹理性批判 PDF格式下载



要想学哲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必不可少,虽然此译本是文言的,离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些远,但是此译本的确相当好,比起用白话文的其他译本有过之而无不及。推荐购买阅读。


“世界汉译学术名著-纯粹理性批判”
一本值得看的好本


蓝公武译的纯粹理性批判是最经典的版本了,虽然是文言文的,可是意境达到了啊


了解哲学必读《纯粹理性批判》,这个是蓝公武的文言文翻译版本,还是很不错的。


非常值得一读,对理解康德思想很有帮助。物流包装神马的也没的说……


很不错,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


《纯粹理性批判》的中文版有四五个版本,现在在卖的有邓晓芒,李秋零,但是很贵的呀,,,蓝公武的这个译本是 文言文的,不是一般人看的懂,能看得进去的,但是价格低,我买来是收藏的。


虽然很多人都在看邓晓芒的康德译著,但蓝公武的才是信本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理性,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还是人类社会吗?而他与机器社会有什么不同


是蓝公武的版本,应该是初版,所以没怎么修改。错误也不是我这种水平的人看得出来的。只能说,虽然有些文言,但是易于中国人理解,翻译得很好。


拜读中,无他


学术性的东西,还需要慢慢学,细细看


得亦失之\\\'失亦得之\\\'各中玄妙\\\'值得品味


那个年代的汉语读起来略吃力啊


整洁度不够啊 被捆绑的感觉啊


文言文读起来,咳咳,就当是加深思考吧


这个版本虽然有人觉得看起来不够流畅,但从达意来说,这个版本确实是非常不错。


具体还没有细看,外观还是很不错的


等了好久终于买到了,慢慢看


蓝先生的译本,虽然是文言,不过确实是经典


内容还待看,纸张排版都不错,比商务印书馆的老版本看上去好。


包装、印刷都很好,想读但亚历山大1


很好的一本书,就是有点难度


价格还行。内容嘛,看看再说


书质量很好,还包着塑料,很爱惜啊


还是有点看不懂


除非你有特别特别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这个版本真的不推荐,我自己什么时候看完,也只有天知道


蓝公武先生的翻译虽然是文言的,但精悍深邃,比起另外的那本的却深刻,只要是有点文言功底的学生,相信都能读懂。


居然这个版本的译本还重新再出,真是太好了!


经典,但是对于我们学理工的爱好者来说,略显晦涩


价格很便宜~但居然是文言文翻译……


翻译得早,有些半文不白,不是很容易懂。


这种书都是比较晦涩,翻译的质量有限。


但康德的三大批判值


比较的难懂,需要细细的品读。看西方哲学,三大批判必须看的。


这是上世纪三四年代蓝公武先生翻译的,我知道是文言系统翻译的,虽然读起来需要花很大时间和精力适应才能读懂,但是个人认为那个时代的译者更为认真专注,所以翻译的质量要比现在快餐时代的翻译质量更高


内容很多 理解起来需要时间 毕竟是大师之作


这本书不错,只是文字属于文言形式,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而且要耐得住性子深入的看下去。
这本书结合邓晓芒版本一起阅读可能效果会更好。
大家的文字值得深深思考。


此书较厚,近似文言。


内容非常非常棒,但是书本不够精美


带点文言语调,读起来不是很费力,没看多少,需要慢慢看


帮儿子买的,他说翻译的不错!就是书封面装帧不精美


读经典需要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特别是这种文言味道很浓的


这次便宜了,买来看一看~~


好书。印刷很好。一直喜欢这个风格。


虽自认半白话还不错,但阅读起来还是绕口了些,关键是在理解上还是感到一些困难。但版本是比较好的


你绝对看不懂,还是别买了。没研究过逻辑学,就别浪费自己的钱了


是有文言文翻译的。


国内较为流行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为蓝公武先生的译本(1960年,商务印书馆,据N.K. Smith 1929英译本转译),一为邓晓芒先生的译本(2004年,人民出版社,据德文原著译出)。 兹将两个译本以相互对照的形式摘录如下,供书友参考。摘录段落来自该书导言第一小节的第1-3段。在此节之中,康德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自已调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从而奠定了全书的主旨。【蓝译】“纯粹知识与经验的知识之区别”吾人所有一切知识始于经验,此不容疑者也。 盖若无对象激动吾人之感官,一方由感官自身产生表象,一方则促使吾人悟性之活动,以比较此类表象,联结之或离析之,使感性印象之质料成为“关于对象之知识”,即名为经验者,则吾人之知识能力,何能觉醒而活动?是以在时间次序中,吾人并无先于经验之知识,凡吾人之一切知识,皆以经验始。吾人之一切知识虽以经验始,但并不因之即认为一切知识皆自经验发生。盖即吾人之经验的知识,亦殆由吾人所受之于印象者及吾人之知识能力(感性印象仅为其机缘)自身所赋予者二者所成。设吾人之知识能力对于经验的知识有所增益,则非勤加注意,使吾人善于离析此所增益者以后,吾人殆不能辨识知识之质料与知识能力之所增益者。是否有离经验乃至离一切感官印象而独立自存之知识,则为一至...少须严密审察之问题,而不容轻率答复者。此类知识名为先天的,以与来自后天的即来自经验之经验的知识有别。【邓译】“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结或分开,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来唤起活动呢?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开始的,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因为很可能, 甚至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感官印象只是诱因)从自己本身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对于我们的这个增添,直到长期的训练使我们注意到它并熟练地将它分离出来以前,我们是不会把它与那些基本材料区分开来的。这样至少就有一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不能一见之下马上打发掉的问题:是否真有这样一种独立于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知识。人们把这样一种知识称之为先天的(a priori),并将它们与那些具有后天的(a posteriori)来源,即在经验中有其来源的经验性的(empirische)知识区别开来。比较两个译本,可以发现:第一、二者均较为忠实可靠地传达了康德原著的意旨,尤其蓝译虽为转译,但所选英译本较为精良,故而在信息的传达上与译自原著的邓译其实并无甚差异;第二、康德此书以语言繁复、艰涩著称,但同时在逻辑上又相当严密,措辞亦颇为考究。邓译以白话文亦步亦趋地勉力将其译出,读来却始终有文字拖沓,思路凝滞的感觉。相形之下,文白夹杂的蓝译似乎译得更为洒脱自如,却又不离本意。试比较第一段的一个长句,蓝译为“盖若无对象激动吾人之感官,一方由感官自身产生表象,一方则促使吾人悟性之活动,以比较此类表象,联结之或离析之,使感性印象之质料成为‘关于对象之知识’,即名为经验者,则吾人之知识能力,何能觉醒而活动?”“盖若...则...”文言句式将整个句意巧妙涵盖。而邓译“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结或分开,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来唤起活动呢?”则令人总要读上三四遍才能恍然大悟。尽管刚一翻开蓝译,不谙文言的现代读者们难免会“发懵”、“发晕”,但只要耐着性子一句一句读下来,不久便能习惯甚至喜欢上这种古雅练达,徐疾有致的译笔,甚至会忍不住持卷诵读起来。毋宁说,蓝译不仅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更兼具相当的美学价值(原来我们早已弃若敝屣的文言文竟有如此的弹性和魅力,将素来难翻的哲学著述也译得可读可诵),值得“缓视微吟,虚心涵咏”(朱熹语),堪称佳译! 阅读更多 ›


1,20世紀30年代胡仁源譯本,商務出版社出版,這個只是聽説,從沒見過。2,商務出版社藍公武譯本,即此譯本,屬於漢譯世界名著系列,此該譯本貌似是國內最通行的版本,然,此譯本是半文言文譯文,讀此書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文言功底。另,此譯本自英文版轉譯,如果具有一定的英文閲讀能力,貌似讀英文譯本也會比讀這個要容易理解一些。並且一些譯名並不是通用譯名,對於現代人來説會出現混淆的情況。(本人最早買的也是此譯本,讀起來甚是艱辛)3,牟宗三譯本,有譯者的評注,給讀者讀這類較爲艱深的書提供了一個引導性作用,然此譯本只在港臺多為發行,國內出版的今有《康德的道德哲學》一書(即《實踐理性批判》),並《純粹理性批判》均根據Thomas Kingsmill Abbott的英譯本轉譯,據説《純粹理性批判》此譯本中也出現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並且其中的譯名也非大陸之常用。(本人未讀過此譯本)4,九十年代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韋卓民譯本,屬於韋先生之遺著整理。發行面不大,但是韋譯本之術語通行于大陸哲學界,是被諸多學者及讀者所認同的。此譯本校對較差,語句流暢性也不是很好。歸結其原因可能有二:1,出版社原因;2,譯本未經譯者生前系統整理。5,2004年,鄧曉芒譯本。据譯者前言,此書出版恰逢康得逝世200周年。此譯本從德文直接翻譯。鄧曉芒與其師楊祖陶自90年代開始便出版其康得...研究著述,如今,鄧曉芒已儼然是康德翻譯以及研究之權威。譯文翻譯之精確為學界所認可。選擇讀鄧譯本還有一個好處便是其系統翻譯了康德之三大批判,使想完整了解康德三大批判的讀者前後讀起來對相同的概念有確切的譯名。6,與鄧曉芒同時,有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李秋零譯本,此譯本也是從德文直接翻譯。本人精讀的是後面兩個譯本,相對來説,鄧譯本要比李譯本高一個檔次。 阅读更多 ›


康德的三大批判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名著,语言晦涩难懂,加上蓝公武半文半白的翻译,要理解最难懂的《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要花很大的力气了。相对来说《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翻译就通俗多了。


此为我的私见。因为我屡次觉得,将英文学术文章翻译过来,不如使用接近文言的表达方式,方能传达其严谨与儒雅、思维的真切等等。然而,将俄文的作品翻译过来,似乎顺着其原始的表达方式,才能有其韵味。


平心而论,古文版确实能够更加精练地传达康德的意思,前面已经有人说过了。假使一些人不太习惯于古文,自然可去看邓版。但不要以自己不熟悉古文而贬低此版译书。


这个版本是几十年前翻译的,半文言的句式,而且译者善于使用超长的句子结构,学古代汉语的都难读懂。本来《纯粹理性批判》就以难读著称,这就是难上加难了。而且本书中很多哲学名词都以落后,比如“玄学”就是现在的“形而上学”,如果按照中国文化中的玄学去理解就更加偏差了。因此如果想读康德的话,别给自己找麻烦,别迷信商务的“汉译名著”,这个系列中不少译本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商务仍然自恋得很。推荐读邓晓芒教授的译作。


本人今天收到了在卓越买的一本书,在付款之前,我打算拆开看下书有没有问题,送书的人竟然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让我交钱后再看,认为我的做法欠妥。这是网购,怎么也得看下书再付钱吧,希望你们能够研究下这个问题,改善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蓝公武译著的,近百年的人物说起话来。看起来不是很容易


内容是半文言这就不多说了,最好有一本白话的译本对照着看好些。蓝公武先生语言简练,十分干脆利落,读起来很上口,很有快感。只是毕竟是文言文,有些意思要经过第二遍翻译,就是从文言-白话-意义这样一种过度,要多费些精力和时间。如果时间有限,将这个版本作为收藏也是不错的。


康德的书 经典中的经典


康德对休谟哲学的修缮,很像是金融行业中的滚债,借新债还旧债。滚债的结果是旧债没还,新债又生;康德的哲学是旧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反而造成更多新问题的涌现。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声称:“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既然是一切,当然这一句话也算在内,那这句话经受批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而且这一要求导致他在新的假设中每一步推断都必须得到证明,难道他... 阅读更多


只可惜自己没有能完全看懂的,而且还遗漏在老家了。


一接到邮件,打开一看,就被包装感动了。工作人员太用心了。


三大批判,不用我多说了,绝对经典,商务印书馆版的诚意之作


这一套书买了好几本,质量都不错,印刷清晰,纸张也很好,这是质量最差的一本,纸张比较薄,封面略有污损,但不影响阅读


建议有很好的文学功底的人才买,因为这本书是以鲁迅一样的文字翻译的


没有包装我不奇怪 奇怪的是页面居然是发霉了 还好只是左下角一处○处发霉 半径在2M左右吧书是正版的没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