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甬剧史话

史鹤幸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史鹤幸  

页数:

265  

内容概要

  《甬剧史话》通过老艺人的口述,以春秋笔法的纪实性,将过于支离破碎的第一手史料加以钩沉,并用优美的散文笔调涂抹,系统勾勒出甬剧在整个地方戏曲发展中的脉络和沪甬两地的甬剧渊源。《甬剧史话》的面世,积累保留了丰富珍贵的戏曲史料,为甬剧艺术史的编撰做了抢救性、基础性的工作,也为甬剧艺术可持续发展总结了经验,是对甬剧百余年历练的一次文化巡礼。

作者简介

史鹤幸,1956年生,浙江宁波鄞县人。八十年代起文史哲、儒释道,均有旁涉,无一不好;九十年代始以专驭通,业已发表的作品题材庞杂,音乐美术戏曲、古玩收藏、人文史地,被誉为“杂家”,文字逾数十万,渐进构筑起作者的理论框架与人文走向。《甬剧史话》正是作者案牍劳形的一个厚积薄发。

书籍目录

自序:甬剧那些事
甬剧渊源
甬剧先驱王宝云(上)
甬剧先驱王宝云(下)
声誉鹊起“女小旦”
你方唱罢我登场
甬坛巨擘生旦双娇(上)
甬坛巨擘生旦双娇(下)
背影
最后的花旦
永远的小生
载不动许多愁
导演制:戏剧成熟的标志
戏剧人生五十载
三出大悲剧一幕浮世绘
音乐之声
小荷才露尖尖角
舞台姐妹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与明星面对面
一出悲喜剧惊艳大剧院
年轮(上)
年轮(下)
艺人画廊(一)
艺人画廊(二)
艺人画廊(三)
艺人画廊(四)
凤还巢
一“铭”惊人
戏出山寨
甬剧辞典(上)
甬剧辞典(下)
曲苑大观(上)
曲苑大观(下)
氍毹鸿爪
岁月留声
长恨歌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王宝云起初习草花(即“丑角”)。艺名筱宝云。在当时的摊簧时期,和一般地方小戏中,“其拈香,必以丑角。云昔玄宗与诸伶官串戏,自为丑角,故至今丑角最贵。”这里说丑角最重,过去唐玄宗也饰演丑角。这是因为丑角在当时戏剧表演中的特殊地位所致。“丑以科诨见长”,其作用是用来调节舞台气氛与表演效果。一部戏里有好的旦角,并不能保证全部戏的演出成功,还必须有好的丑角配合。在花部声腔(除昆曲之外诸剧)是将舞台表演视为第一位,以致它的角色配置不是以生、旦为主,而是旦、丑、净为主。所谓“丑角不丑”,摊簧鼻祖邬拾来亦以丑见长。《双磨豆腐》、《卖青炭》、《卖橄榄》、《呆大烧香》等,就是王宝云最擅长的(草花)曲目。嗣后,王宝云又学清客(即“小生”),比如,《秋香送茶》、《拔兰花》等,他最为得意的传统曲目是《游码头》、《双落发》。表演中,王宝云嗓音佳、形象美、吐字清晰,唱腔尤以快见长、层次多变,戏路宽,人物塑造细膩、栩栩如生。他的唱念韵味十足,演技精湛,广受观众喜爱。30年代就与一代名流孙翠娥(孙家班)、蒋翠玉、蒋翠花(蒋家班)、金翠玉、金翠香(金家班)等各戏班联袂演出,与赛芙蓉共同出演配戏,为当时早期甬剧(摊簧)艺人中的佼佼者。


编辑推荐

《甬剧史话》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甬剧史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