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都心史
2012-4
上海三联书店
瞿秋白
156
无
《赤都心史》为瞿秋白在莫斯科一年中的杂记,如实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及感想。《赤都心史》以《赤都心史》原书为基础,同时附录了《骷髅杂记》和作者的三篇政治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瞿秋白的思想及革命主张。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家、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8月,瞿秋白作为《晨报》的记者出访苏俄,并在此加入共产党。访苏期间,他写下了这部游记体散文著作,记录了他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个先进的中国人在“赤都”的思想演变过程。
赤都心史
序
引言
一 黎明
二 无政府主义之祖国
三 兵燹与弦歌
四 秋意
五 公社
六 革命之反动
七 社会生活
八 “烦闷”(列尔孟托夫)
九 “皓月”
一○ “俄国式的社会主义”
一一 宗教的俄罗斯
一二 劳工复活
一三 “劳动者”
一四 “死人之家”的归客
一五 安琪儿(列尔孟托夫)
一六 贵族之巢
一七 莫斯科的赤潮
一八 列宁杜洛次基
一九 南国
二○ 官僚问题
二一 新资产阶级
二二 饥
二三 心灵之感受
二四 民族性
二五 “东方月”(中秋作)
二六 归欤
二七 智识劳动
二八 清田村游记
二九 “什么!”
三○ 赤色十月
三一 中国人
三二 家书
三三 “我”
三四 生存
三五 中国之“多余的人”
三六 “自然”
三七 离别
三八 一瞬(邱采夫)
三九 SILENTIUM(寂)(邱采夫)
四○ 晓霞
四一 彼得之城
四二 俄雪
四三 美人之声
四四 阿弥陀佛
四五 新村
四六 海
四七 尧子河
四八 新的现实
四九 生活
骷髅杂记
序
“APOLITICISM”——非政治主义
美国的“同路人”
“爱光明”
“向光明”
政治理论编
政治运动与智识阶级
冯玉祥与吴佩孚
太戈尔的国家观与东方
赤都心史,青年革命者探索母邦出路的心理历程,东方稚儿绘就的苏俄社会画稿。“俄式革命”适合中国吗?与其盲目革命,不如在反思中革命。如实反映“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生活,第一手的史料了解那个时代的先进中国人对革命的探索和反思附录《骷髅杂记》和政治理论若干篇,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瞿秋白的思想主张。
无
瞿秋白-赤都心史(多余的话2)
瞿秋白的语言优美畅达,自然深隽,才华漫溢。喜欢瞿秋白。他有着文学天才,一生若是把文学才华完全放在文学上,那一定是个大家。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在他把生命分了一半在政治上。身为文人却投身政治,这必然是有痛苦纠结的。多余的话,并不多余,他在生命最后的时间不留余地地剖析自己,毫无指责他人之言。最后悲壮牺牲。他说不希望被人成为烈士。身后也确实遭受了一段不白之冤。但,历史清明的眼睛,终究证明这个伟大干净的灵魂,这个鲁迅先生的人生一知己,这个浓烈透澈的白华之秋。我为瞿秋白慨叹,怀想他,敬爱他。
瞿秋白《多余的话》值得保存。
了解瞿秋白和那个年代最好的选择
经典再现,还是看看以前的人都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看看那一代人在特定的环境下迸发的思想。
还没看,与《多余的话》一起买的,不知道是写什么的,只因是秋白的文字,所以买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真是一声震天撼地的呼喊,历史有时候留给我们的是深邃,但我为秋白的气骨而倡发豪迈,欣赏他的汉魏风骨。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好书,找了很久,今天终于买到了
承接上一本值得反复读的
看起来,瞿秋白是真懂些列宁主义的。但他对人性大概了解得少了一些,以至于长征时被留了下来,终于被捕牺牲。活了短短几十年,干了很多工作,还留下了一些书,真的很勤奋。
还没看,翻了翻,初步感觉不好——字体有点小,而且内容好像也有错,不知道是引用的版本错了,还是打字的人粗心
喜欢红色文学——老师倾情推荐,肯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