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柏连松谈肛肠病

柏连松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

柏连松主编  

页数:

145  

内容概要

肛肠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谱的改变,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肛肠病是指发生在肛门至回盲部以及肛门周围的疾病,它主要包括痔、肛裂、肛瘘、肛周疾病、炎症性肠病、大肠肿瘤等。祖国医学文献中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原则均有详细的记载。如《丹溪心法》说:“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醉饱交接,多欲自戕,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祖国医学对痔的病因主要归纳为风、湿、热、燥、气虚、血虚、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证候,如便血、肿痛、坠胀、脱出等。肛肠病常用的治疗原则有:清热、祛风、利湿、解毒、通便、益气健脾等。 作者在从事中医外科、肛肠科的40多年中,悉心将中医传统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并把肛肠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临床上研制了系列内服验方,并创立了许多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病因学基础上,提出了瘀、毒,久病必瘀,恶病急病属毒的理论。对治疗长期痔核脱出而不宜手术者,在益气升提、清热利湿的基础上,辅以化瘀之法,可获佳效。在对急性肛裂、肛周脓肿、大肠肿瘤的治疗中,需用解毒之法取得奇效。外治法是一种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塞药法:把药物做成栓剂(如消痔锭),塞入肛内取效;外敷法:把药物用油类物质调成膏药敷于患处;熏洗法:将中草药煎汤后,乘热浸浴患处,或用毛巾蘸药汁趁热敷患处(如痔科熏洗方)。灌肠法:把药物(如炎宁灌肠液)直接灌入直肠内,使药物直达病所。近几十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的发展,传统手术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如注射疗法:把硬化剂(如曙光Ⅰ号)注入痔核的各个部位,萎缩痔核;双线切挂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避免了肛门失禁,缩短了病程等。 为满足社会和患者对有关问题有进一步了解的需求,本书旨在全面、通俗地介绍肛肠疾病的基础知识及预防保健,供大家参考并指正。

作者简介

柏连松 男,汉族,生于1936年1月,上海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肛肠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国家卫生部新药审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

书籍目录

1.肛肠部特定的解剖结构 肛门与肛周结构 直肠 结肠 肛门括约肌与直肠环 肛管、直肠的主要神经 2.引起肛肠病的常见原因 人与痔疮的“亲缘”关系 不良的饮食习惯 排便习惯与肛肠病 妇女与肛肠病 老年人与肛肠病 局部感染与肛肠病 内脏病变与肛肠病 3.肛肠病的常见症状 便血 肛门肿物脱出 肛门直肠疼痛 肛门周围流脓 肛门瘙痒 大便困难 腹痛 腹胀 腹泻 4.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术后尿潴留 术后大出血 术后肛缘水肿 术后排便困难 术后创面愈合缓慢 术后肛门下坠感 术后虚汗 术后肛门直肠狭窄 术后肛门失禁5.肛肠病的检查 6.常见肛肠病的诊治 7.肛肠病的常见手术方法 8.肛肠病的预防和保健 附:医患对话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柏连松谈肛肠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