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尹传红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

尹传红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传红同志又有新作出版了,我为他感到高兴。因为这本新书能把读者带进一个绚烂的科学天地,引导人们走进一个充满无限奥秘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对那些满怀憧憬、充满好奇、渴望知识的年轻人而言,更是寻到了知己。书中的内容,由最早刊发在《科技日报》的“科学随想”专栏,以及作者发表在其他一些媒体的部分文章结集而成。这些曾经在报纸上深受读者欢迎的作品,限于当时篇幅的局限和成稿的仓促,或者意犹未尽,或者稍欠雕琢。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假以时日补正和润色之后的二次创作。相信读者能从书中“生命沉思”里,发现人体奥秘与生命科学的联系,从“科学探索”中,寻觅认识自然、拥抱世界的路径,从“思辨空间”中,用丰富的联想去链接“未来畅想”。作者是一个科技新闻工作者。他在本职工作的天地里,辛勤耕耘并品尝着丰收的喜悦;他又从收获中采撷出许多“好奇”,不遗余力地“间作套种”自己的几乎全部业余时间——执著又执拗地开垦科普园地。在我国科普界,传红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科普作家,在央视及地方电视台的科普专题节目里,他是经常上镜的座上宾。今年春,首都几乎家家都订阅的《北京晚报》给他开了专栏,京城老百姓的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份“身边的科学”的享受。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八面风文丛”之一。共分六辑,选录了近年来传红在《科技日报》“科学随想”专栏和《北京晚报》“身边的科学”专栏等发表的80余篇科学随笔。 相信读者能从书中“生命沉思”里,发现人体奥秘与生命科学的联系,从“科学探索”中,寻觅认识自然、拥抱世界的路径,从“思辨空间”中,用丰富的联想去链接“未来畅想”。

作者简介

尹传红,1968年生,湖南常德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众科技报》总编助理。长期致力于科普、科幻理论的研究及科学随笔的创作,在多家报刊设有个人专栏。目前已发表新闻及科学文化类作品逾120万字。著有《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漫游》、《假象》等书。

书籍目录

插图目录序一 决意取得真经,便有路在脚下 卞毓麟序二 从思辨中链接未来 李钢第一辑 生命沉思 换个活法 “时间病”与“慢生活” 令人生畏的牺牲 最让人害怕的怪物 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人类动物园” 无法预见的灾害 干细胞研究的政治经济学 “规划”出来的悲剧 纯粹的宿命论? 都由基因来做主? 病毒是打哪儿来的?第二辑 世相观察 他们是谁? “愚人”与“娱人” 搞笑诺贝尔奖 “小球”与“大球” 文明的“进步主义” 最无聊的一种比赛 盗名背后的文章 点点滴滴 咱还可以相信谁? 流言止于…… 懒得读书 “小往大来”的交换 化学的危机 谁替咱们的嘴把关? “绿色能量”的能量 找个理由乐和乐和第三辑 科学探索 倾听“大爆炸”的回响 “石破天惊”再回首 数学家的好光景 由沙及树谈开去 造个智能机器有多难? 游走于科学与政治之间 不确定的边界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难以忽视的真相 气候变化中的“玄机” 令人置疑的伟大 一桩百年疑案的现代解读 现代神话 蒙娜丽莎的微笑 科学传奇第四辑 思辨空间 那一片挥之不去的阴云 捕鲸的“科学”理由 边缘生存 博弈 刷新科举 虚实之间 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 扭曲 可以思辨的空间 “伪”与“废”的思量 在尴尬中等待 “民科”的述说及其他第五辑 人物轨迹 爱因斯坦为啥招人喜爱 院士的“科幻大餐” 王选的选择 由“萨根效应”说开去 大科学家写小人书 威尔逊与社会生物学的是非 一个人的持久战 大物理学家的开放性思考 “科学顽童”的发现 逻辑人生 捉摸不定的心理学 真实可爱的莱德曼 文理哲武装起来的战士 善于“经营”自己的德鲁克 “乐在其中无处躲” 谁的青春有他狂第六辑 未来畅想 未来从现在开始 明天您还看不看报 时间会证明一切 这个“冬天”可别来 建个扶梯直抵天穹 一场想象中的灾难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杂种 个人化的战争 地球人并不孤独? 宇宙飞船经济学 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更大的惊奇等着我们呢 进发,不仅仅是为了圆梦 跨越,融人美好太空时代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时间病”与“慢生活”新年里一帮朋友聚会,见到久违了的田松博士,感觉他似乎又瘦了一圈,我不禁叹道:“老哥你太玩命了吧?”他只是笑笑。两天过后,收到田博士一封电邮,题为《我的2008年》,内中是他从学术角度对过去一年里自己所做事情的一个总结,包括他写的一篇在网络上颇受追捧并被多家媒体转载的奇文《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我在钦佩之余,却又想起田博士的另一句名言:“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吧。”这是他一篇旧文的标题,后来又被他用作博客的名字,其用意不言而喻。可是,据我所知,这位仁兄多年来好像就一直没有真正“停下来,唱一支歌”。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自从读博士开始,就觉得生活一直处在奔波之中,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个正在失去传统的现代人,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承受着现代的后果。”其实,处在田博士这种状况的人,如今还真不是少数。不好意思,笔者自觉也身处此列,常常感到自己是在奔波,而不是在生活。曾从另外一些角度对本人的所谓“忙”进行过反思:忙,是不是也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策略有问题,抑或是工作效率不高?的确,在这个忙碌而喧嚣的时代,我们正从一个大鱼吃小鱼的世界,步人一个快鱼吃慢鱼的世界。

后记

京城大雪纷飞的当口,我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那映人眼帘的一切,思绪,却飘得很远、很远。2007年春,我在《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题献:“谨以此书献给引导我走进科学世界并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两位著名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叶永烈。”现在,我的这本新书,则呈献给自己亲爱的父母,感谢他们将我带来这个世界,教我认识这个世界,任我思索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书正是我认识和思索这个世界所获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在敲打出上面这些文字的同时,过往许多温馨、愉悦的场景,不禁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激情难抑、感念不已。时光倒转30年,定格在整个国家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科学的春天”刚刚来到之时。南方小城柳州,某厂一个月薪只有38元的工程师,居然肯花差不多整月的工资,为他的孩子全年订阅《现代化》《少年科学》《我们爱科学》《知识就是力量》等科普和文艺类杂志。曾有一段时间,每天一吃过晚饭,他就拿上一张唱片,领着一双儿女,到有电唱机的邻居家放听学英语。他,就是我的父亲尹远源。


编辑推荐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科学随想》:八面风文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PDF格式下载



挺好,就是没有外包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