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宽容

房龙 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作者:

房龙  

页数:

404  

字数:

222000  

译者:

逸凡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类在宁静的无知的山谷中幸福地生活着。  恒久的山脉向东西南北蜿蜒伸展着。  一股知识的溪水从深邃破败的山谷中缓缓流过。  它发源于往日山脉,却又消逝于未来之沼泽。  这条溪水虽不如大河那样波澜滚滚,但足以满足村民们较低的需求。  傍晚时分,村民们喂过牲口,灌满水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享受生活之乐。  这时,守旧的长老们被搀扶出来,他们白天总是在阴凉的一隅,对着一本神秘的古书冥思苦想。  他们向儿孙们唠叨着奇怪的字眼,而孩子们却更喜欢玩弄从远处捡回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虽然常常模糊不清,却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在1000年前写下的文字,所以一字一句都无比神圣。  因为在无知的山谷中,凡是古老的东西总会备受尊崇。谁胆敢否认祖先的智慧,就会遭到所有正人君子的冷眼。  就这样,他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然而,他们也总有忧虑:要是得不到园中收获的产品中应得的份额,那该如何是好?  入夜,小镇狭窄的街巷中总有一些人在窃窃私语,讲述一些似是而非的关于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的故事。  他们中的一些人离开众人走了,却再也没有人见其回来过。  还有一些人曾经试图攀登那遮挡住太阳的石崖,悬崖下还能看见他们被风化了的白骨。  时光去而又返,年复一年。  人类在宁静的、无知的山谷中幸福地生活着。  从幽暗之中爬出一个男人。  他双手的指甲已经磨损了。  由于长途跋涉,缠裹双脚的破布沾满了斑斑血迹。  他跌跌撞撞地挣扎到一间茅屋门前,用尽力气叩响了房门,随后他就昏了过去。  在摇曳的烛光中,他被人抬上一张吊床。  天亮之后,全村人获悉:“他回来了。”  邻居们围着他的床站成一圈,不停地摇着头。他们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  对于那些敢于闯出山外的人而言,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和屈服。  在村庄的一隅,长老们摇着头,嘟囔着一些难听的话语。  他们并非残忍成性,但规矩就是规矩。谁让这个人违背长老们的意志,犯下了大罪呢。  他的伤一旦痊愈,就必须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  长老们本想慈悲为怀,宽恕他。因为他们记得他母亲那双渴望的眼睛,他们也没忘记30年前他父亲的惨剧:失踪于荒漠之中。  然而,规矩终究是规矩,规矩是必须要遵守的。长老们就是规矩的执行者。  那个开拓者被抬到了集市上,众人肃立周围,默不作声。  由于饥渴交加,他仍然很虚弱。  长老们喝令他跪下,他拒绝了。他们命令他闭嘴,但是他偏要开口说话。  他背对着长老们,目光搜寻着不久前还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请听我说,”他恳求道,“听我说,高兴起来吧!我到了山的那边,我的双脚踏上了一片新鲜的土地;我的双手曾经感受到其他民族之人的触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我还小的时候,父亲的花园就是我的世界。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连绵的山脉是自古留下来的边界。  “每当我问起,山的那边是什么,总会招来一片嘘声和连连地摇头,让我赶紧闭嘴。如果我还要追问下去,他们就带我到悬崖边,让我看那些胆敢冒犯神灵的人的累累白骨。  “于是,我哭喊着说:‘撒谎!天神是爱护那些勇敢的人的!’这时,长老们就会赶来,给我念他们的那些圣书。他们解释说,天地万物都是由上天的旨意决定的,这片山谷是我们拥有的,由我们掌管;花鸟鱼虫是我们的,听凭我们的支配;但是,大山是属于天神的。山外的东西直到时间终结,也照旧是未知的。  “他们就是这样说的,也就是这么说谎的。他们欺骗我,就像欺骗你们一样。  “山的那边也有牧场,草地也一样肥美。那里的男男女女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他们的城市经过上千年的建设,也是一片灿烂辉煌的景象。  “跟我来吧,我已经找到了一条通往更美好家园的道路。在那里,我能看到更幸福生活的曙光!让我带你们到那里去吧,跟这里一样,那里也有天神的微笑!”  他闭上了口,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恐的叫声。  “亵渎!这是亵渎神灵!”长老们大声叫喊道,“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经丧失了理智。胆敢嘲笑1000年前就写下来的规矩,理应处死!”  人们随即举起了沉重的石头,砸死了他。  他的尸体被抛到悬崖壁下,以警示那些质疑祖先智慧的人们。  不久之后,那里爆发了一场大旱灾。  小溪干涸了。牲畜渴死了。田地里没有一点儿收成,无知的山谷中一片饥馑。  不过,长老们并没有垂头丧气。他们预言,一切都会恢复常态,因为他们的圣书上就是这样说的。  况且,他们这么老,只需要有一点点食物就可以了。  冬天到了。  村庄空荡荡的,人烟稀少。  多半人已经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  幸存者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山外。  但是规矩说:“不行!”  因为规矩必须遵守。  一天夜里,在无知的山谷中发生了一场暴乱。  绝望给了那些因畏惧而沉默的人们以勇气。  长老们被推到了一旁。他们无力地抗争着,一边抱怨着自己命运不济,一边哭诉着子孙们忘恩负义。  可是,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庄的时候,他们拦住了车夫,强迫他将他们一并带走。  通向未知天地的逃亡旅程开始了。  这时,距离之前的那个开拓者归来已多年。要想找到他当年踏出的路径并非易事。  当众人发现第一个用石子堆起的路标时,已经有数千人由于饥渴而倒下,死去了。  不过,从那里再往前走,旅程的艰难就少了许多。  因为细心的开拓者当年在莽莽的树林和无边的荒野里已经开辟出一条清晰可辨的小径。  依靠着一个个明确的径标,人们顺利地来到一个新的天地,这里有碧绿的草场。  人们相视无语。  “到底还是他对了。他是对的,那些长老们错了……”  “他说的是真情实况,而那些长老们却说了谎……”  “他已经化作悬崖下的白骨,可那些所谓的智慧长老们,却坐在我们的马车里,依旧唱着古老的圣歌……”  “他想拯救我们,可我们却杀死了他……”  “发生这样的事真是让人内疚。可是,要是当初我们知道实情,就不会……”  随后,他们卸下了牛和马的挽具,把牛羊群赶进草场上。  接着,他们动手建起了房屋,并开垦出了农田。  从此,他们过了很长时间的幸福生活。  若干年后,众人想把那位勇敢的开拓者的遗骸移葬在专门为已逝长老们修建的一座漂亮的纪念馆里。于是,一支庄重而肃穆的队伍返回那个已经荒无人烟的山谷。  但是,在开拓者遗骸理应存在的地方,并没有找到一丝痕迹。  当年一只饥饿的豺狗把他的遗体拖进了自己的巢穴。  于是,人们把一块小石头安置在那条小径的起点(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大道了),石头上刻着那位开拓者的姓名。正是他率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恐怖发起挑战,才使得无知山谷中的一行人获得了新的自由。石头上还注明:此碑系由一群感恩戴德的后代敬立。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也还会发生在现在。但愿有一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内容概要

  在《宽容》这本书中,房龙用手中那支有魔力的笔,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并且生动地描绘了在西方文化最显著的脉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人类是怎样不断地与“不宽容”作斗争;在这本书中,房龙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让我们重新发现和更深入地认识政治、宗教、文化、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同时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而走过的艰辛历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祸起无知
第二章 古希腊人
第三章 禁锢的开始
第四章 基督的曙光
第五章 牢笼
第六章 纯洁的生活
第七章 宗教审判庭
第八章 漫漫求知路
第九章 向书本宣战
第十章 这是一本怎样的历史书籍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第十四章 拉伯雷
第十五章 旧事物的新招牌
第十六章 再洗礼教徒
第十七章 索兹尼叔侄
第十八章 蒙田
第十九章 阿米尼斯
第二十章 布鲁诺
第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第二十二章 新天国
第二十三章 太阳王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宽容
第二十八章 莱辛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恩
第三十章 最后的百年
后记 但这并非一个幸福的世界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祸起无知  公元527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一世查士丁尼一世(483—565):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年在位,完成了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并发动战争向西扩张,占领了大片土地。鼎盛时,东罗马帝国的疆域西至直布罗陀海峡,南至尼罗河流域,地中海几乎成了它的内湖。——本书所有注释均为译者注。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这位来自乌斯库布(在后来的战争中争议极大的一个铁路连接点)的塞尔维亚农夫不喜欢“书本知识”。他一声令下,古雅典的哲学学派便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基督教僧侣入侵尼罗河谷数百年后,仅存的一座埃及神庙也被他下令关闭了。该神庙坐落在一个名为菲莱的小岛上,靠近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  在人们的记忆中,这里一直是崇拜爱西斯爱西斯:埃及神话中司生育和繁衍的女神。的圣地。由于某些原因,非洲的、希腊的和罗马的神都没能在这儿站稳脚跟,而爱西斯女神却始终受到人们的崇敬。到了公元6世纪,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懂得象形文字书写艺术的人。少数宗教僧侣依然在此从事着这种古老而神圣的艺术,埃及其他地方的人们则早已将其遗忘。  这时,随着农夫出身的那个文盲皇帝查士丁尼的一道旨意,该神庙和附近的学校都成了国家财产,神庙中的雕像和绘画等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馆,僧侣和书写匠们则被投进监狱。当他们中的最后一个人在饥馑中悄然死去时,那古老的象形文字书写艺术也就自此消失了。  这简直是巨大的遗憾。  倘若查士丁尼(这个上帝该降罪于其身的家伙!)行为不如此决绝,哪怕是只留下几位懂得古象形文字的书写匠,那么,今天历史学家的任务就要轻松很多。所幸由于商博良商博良(1790—1832):法国的埃及古物学者,建立了现代科学的埃及古物学。1821年起研究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破译了罗塞塔石(公元1799年拿破仑工兵团的一位军官在埃及罗塞塔城附近发现的写有象形文字的石头)上的古埃及文字,并据此弄清了古埃及文字的语法,编纂了一部古埃及语词典。的天才,我们现在得以重新读写出那些原本匪夷所思的文字,但是要想理解留传后世的文字究竟有什么深意,对我们而言,仍然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对古代世界的其他民族来说,也都有过这样的遗憾。  蓄着奇怪的大胡子的古巴比伦人,当他们虔诚地感叹“有谁能够理解天神的忠告”时,脑子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呢?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批批刻满经文的泥版泥版:古巴比伦人在泥版上书写楔形文字,再将其晒干或烘干,以便长时间保存。。他们日复一日地祈祷,尽心尽力地诠释神灵的律条,且把神灵的旨意镌刻在圣城的石柱上。然而,在心灵深处,他们对神灵又怀有怎样的情感呢?他们时而是最宽容的人,鼓励僧侣们研究天国,探索陆地和海洋;时而又是最残暴的刽子手,用骇人听闻的酷刑惩罚那些疏忽敬神礼仪的人。  缘何如此?直到现在,这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我们派出了探寻队到尼尼微尼尼微:古代亚述帝国的都城。,在西奈的沙漠中发掘搜寻,破译的写满楔形文字的书简排起来足足有几十米之长……我们在埃及,在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和叙利亚东部两河流域地区,人类城市文明的发祥地。,苦苦寻觅着开启这神秘而智慧的宝库前门的钥匙。  就在这时,我们几乎是完全偶然地发现,这座宝库的后门始终敞开着,人们可以随意地进出。但是,那道不大的方便之门不在阿卡德阿卡德:古巴比伦城北约48千米处的商业中心。,也不在孟菲斯孟菲斯:尼罗河西岸的埃及古城。周边。而是隐匿于丛林深处,且几乎被异教庙堂的木柱遮挡。  我们的先辈在寻觅易于劫掠的对象时,曾经接触过他们欣欣然称之为“野蛮人”或“原始人”的人。然而,他们之间的会面并不令人愉快。  那些可怜的异教徒误解了白人的意图,用长矛和弓箭相迎。来访者则以大口径弹枪回敬。  之后,这不同世界的人们就难得有机会进行心平气和、不带偏见的交流沟通了。  东西方的相遇原始人总是被描写成一无是处的游民,他们肮脏、懒惰、游手好闲,崇拜鳄鱼和枯树,理应得到不幸的报应。  到18世纪,情形有所改变。先是让?雅克?卢梭开始透过伤感的泪水,观察眼前的世界。他的同时代的人被他的观念深深打动,便纷纷掏出手帕,一起落泪了。  愚昧的原始人成了他们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在他们的笔下(尽管他们从未曾见过一个原始人),原始人是环境的不幸牺牲品,但这些人真正具备人类的一切美德。只是如今这些美德已经被3000年的腐朽文明体制销蚀不见了。  时下,我们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研究原始人,犹如研究比他们稍微低级一些的高等家畜。一般说来,两者的关系并不十分疏远。  付出辛劳总会有所回报。我们渐渐懂得了,原始人其实就是生活在更恶劣环境下的我们自己。只是他们还没有被神感化罢了。通过对他们的仔细研究,我们开始了解尼罗河谷和美索不达米亚半岛的早期社会。通过对他们的彻底认知,我们才得以窥见人类所具有的很多奇特的天性。只是这种天性已被过去5000年中形成的行为与习俗深深地掩盖起来了。  这些发现不一定总能让我们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对我们早已脱离的环境有所了解,加之对已经取得的业绩的欣赏,就会让我们更有勇气完成自身的工作。如果还有别的什么,那就是对那些落伍的远亲兄弟,我们会抱一种更宽容的态度。  这本书并非一部人类学手册,它是一部表现‘宽容”这一主题的作品。可是,宽容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主题。我们很容易跑题,一旦偏离正题,天晓得我们会落脚到何处。  因此,最好还是让我用一点儿篇幅,准确而具体地阐明我所讲的“宽容”究竟是什么。  语言是人类最具迷惑性的一项发明,所有的定义都难免专断任意。所以,那些谦恭的好学之士最终要接受大家公认的权威。  我参考的是《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该书第26卷第1052页上写道:“宽容(源自拉丁语tolerare“容忍”一词),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异于自己或传统见解的观点有耐心与公正的容忍。”或许还有其他的定义,不过就本书的目的而言,不妨就遵从《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的释义。  既然我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宗旨,就再回到原始人那里吧!我要向你们叙述的是从有记载的最早期的社会形态中关于宽客我发现了什么故事。  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原始社会十分简单,原始人说的只是一些叽里咕噜的简单语言,原始人都无忧愁地自由自在,只是当世界变得“复杂”之后,这种自由无忧的状态才消失了。  然而,最近50年来,探险家、传教士和医生们在中非、北极地区及玻利尼西亚附近的土著人中进行的调查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原始社会极其复杂,原始语言的形式、时态和变格比俄语、阿拉伯语还要多。原始人不仅是现在的奴隶,还是过去和将来的奴隶。  一言以蔽之,原始人乃生于忧患死于恐惧的不幸生灵(他们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自由无忧)。  我们已经习惯认定那些勇敢的印第安人在大草原上兴高采烈地游荡,到处寻觅野牛和战利品的情形,不过,目前的结论跟这样的画面相去甚远,却更接近实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我曾阅读过很多关于奇迹的故事,然而,它们始终未涉及这样一桩奇迹——人类缘何能够生存下来的奇迹。在哺乳类动物中,人类几乎可以说是最缺乏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一种,为什么却可以抵御严寒酷暑,抗拒疾病与猛兽,最终又是怎样成为万物之主宰的呢?这个问题我不打算在本章中就加以解答。  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确定:人类绝不可能依靠一己之力完成这些事情的。为了获取成功,人类必须把自己的个性融入部族的共性中去。所以,原始社会只有一个支配所有的观念:求生欲望。然而,生存是非常艰难的。任何想法都必须服从一个高于一切的要求:生存。  个人是微不足道的,集体高于一切。部落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堡垒。部落中人依靠群力得以自食其力。部落是独立且排外的,唯有如此,部落中人才能获得安全感。然而,问题要比初看时复杂得多。我刚才所陈述的,只对可见的世界有效,但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与不可见的世界相比,可见的世界简直不值一提。  为了彻底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谨记:原始人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熟悉因果法则。倘若我不小心接触了有毒的常春藤,我就会责怪自己粗心大意,急忙去找医生。期间,我还会叫人把那东西尽快铲除掉。分辨因果关系的能力告诉我,毒藤会诱发皮疹,医生会给我一些止痒的药物,只要除掉那些毒藤,这种痛苦的经历就不会再次发生了。  真正的原始人的反应会完全迥异。他根本不会把皮疹和毒藤联系在一起。在他生活的世界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交织在一起,无法分离的。他的那些死去的首领变成了神灵,死去的其他人变成了魂魄,仍然是部族中看不见的成员,无时无刻不陪伴着部族中的每一个活着的人。他们与活着的每一个人同吃同睡,并为其守护门户。  他的本职是让这些神灵和魂魄待在身边或赢得他们的友谊。倘若他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立刻遭到惩罚。由于他不清楚如何随时随地地讨好所有的神灵和魂魄,所以,他总是处于胆战心惊的情绪中,担忧因神灵和鬼魂的报复而遭遇不幸。  因此,他碰到一小点儿不同于往常的事情,也会将其看成某位看不见的神灵或魂魄在作怪,并不追寻这些事情的真正源头。当他看到手臂上起皮疹的时候,不会说“该死的毒藤”。他们会自言自语地嘀咕:“我肯定是惹怒了哪位神灵了。这是他在惩罚我。”之后,他会跑到巫医那里,不过不是向巫医讨要一些能消解毒藤的药物,而是去乞求一张“符”。这张“符”一定要能镇住那位发怒的神灵施加给他的“符咒”才行。  而对于那诱发皮疹并且给他带来痛苦的毒藤,他却任凭它继续生长在原处。要是刚巧来了个白人,这个白人用一桶煤油把毒藤烧毁了,他还会咒骂这个白人多事。  于是,这样一个把每件事都视为某个不可见的神灵直接干预的社会,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严格遵从貌似能够消除神怒的律条或法则。  根据原始人的观点,这样的律条或法则是存在的。他的先人将其制定下来,并传授给了他,他就必须保有它们,且将其丝毫不动地传给他的子孙,这是他最神圣的职责。  这种现象在我们看来,的确荒谬不经。我们信奉的是成长、发展以及永不停息的改进。但是,“改进”只是近代才逐渐形成的概念。在所有低级的社会形态中存在一个典型的共同之处:即生活其中的人们觉得自己拥有的就是世上最完美的生活,他们从来不曾想有哪些应该改进,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另外的天地。


编辑推荐

  房龙说,不宽容不过是人的自卫本能的一种表现。宽容与专横之争贯穿人类的历史,今天的异教徒明天成了正统,又马上成为其他持异见者的死敌。种族间、阶级间、政治派别间、宗教团体间互不相容。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从一种不宽容发展到另一种不宽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宽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