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陈果夫与陈立夫

范小方,李永铭 著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1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作者:

范小方,李永铭 著  

页数:

327  

Tag标签:

无  

前言

  陈果夫与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国民党的元老重臣,是蒋介石的亲信与高级幕僚,他们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相关联,与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相始终。因此,对他们的研究,应该是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至今,国内还没有一部比较全面介绍二陈生平事迹的传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有鉴于此,经过多年收集二陈的资料,先是范小方写成《二陈与CC》一书,然后在此基础上,他与李永铭同志通力合作,增补资料、深入研究、辛勤写作,终于使《陈果夫与陈立夫》一书能全部杀青。  本书的写作,应该说是十分辛苦的。由于二陈的资料只是散存于各种档案、报刊、回忆录、中央与地方的文史资料及港台的书刊中,一是量少,二是不集中,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使书稿能经受历史的检验,我们在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在我们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中,对大陆方面的资料与港台出版的书刊、档案资料、报刊资料和传主的日记文章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录,我们都有区别地对待,经过认真分析后再决定取舍。二陈在他们的人生长河中,曾参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和行动,我们在写到这些问题时,尽量采用国内的档案资料和原始材料,一般不用港台资料或转手材料。只在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及人际关系介绍时,才参考港台书刊,引用其材料,并且持谨慎态度。如陈果夫的日记,我们在书中引用较多。一般说来,日记能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所为,我们在引用这些日记时,仍然十分慎重,在涉及到二陈对共产党、对人民革命战争的态度时,一般取国内学者们所引用过并公开发表过的材料,并且略加评论,以求能更好地说明问题。另外,国内各级政协编写的文史资料,我们在书中也引用较多,这些材料虽然都是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有舛误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是查找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相互印证,然后取我们认为比较接近实际的材料予以引用。  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但本书在观点的把握、史料的取舍方面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可能将陈果夫与陈立夫人生的全貌展现于读者面前。  书中疏漏与错误之处,望得到师友与读者们的指正,同时,也盼望更全面介绍陈果夫与陈立夫的传记问世。  范小方  1993年1月于  武昌蛇山

内容概要

  《陈果夫与陈立夫》记述了国民党元老重臣陈立夫与陈果夫的生平事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故国晚秋正少年一、革命家世二、舐犊情深三、塾馆童趣四、梦为远别五、佳偶天成第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一、武昌从戎二、癸丑讨袁三、肇和举义四、洋场纵横五、奇货可居六、兄弟殊途第三章 横阻大浪翻劫波一、异途同归二、整理党务三、北伐途中四、为虎作伥第四章 蒋家天下陈家党一、拥蒋上台二、主持清党三、文化“围剿”四、控制教育第五章 独倚东南筹淮河一、治淮重任二、精心筹划三、中途而废第六章 苏政四年“苦亦辛”一、走马上任二、革新吏治三、铁血政治四、提倡卫生五、发展经济六、重视教育七、整治民风八、归去来兮第七章 度尽劫波兄弟在一、独辟幽径二、相逢一笑三、山重水复第八章 尚思为国戍轮台一、西安事变二、国共携手三、力主抗战第九章 烽火岁月掌教育一、危难受命二、高校播迁三、惨淡经营四、艰难进展五、编织罗网第十章 万千逻卒列街衢一、组建“中统”二、争夺三青团三、特务暴行第十一章 插手金融成巨子一、问鼎农行二、金融巨子三、合作金库四、党营企业五、中饱私囊第十二章 残兵败将走孤岛一、胜利伊始二、重庆谈判三、破坏政协四、逃亡孤岛第十三章 老来无处话凄凉一、“风流”云散二、客居异国第十四章 满目青山夕照明一、壮心不已二、人间晚晴后记

章节摘录

  二陈的婚事与所有普通人一样,也极为平常,既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没有曲折感人的悲欢离合。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却是人生史上最美好、最值得珍视的一页。就像秋天的云彩一样,虽然平淡,却隽永、深长。  陈果夫还在十二三岁读私塾时,他的老师沈若臣见他相貌清秀,而且聪明老实,十分喜爱他。沈先生膝下有一女,性情温柔,姿色颇佳,而且与陈果夫年龄也相当,因此,沈先生有意择陈果夫为东床,但陈家却拒绝了这门婚事,原因很可能是嫌沈家只是个穷酸的乡村塾师。后来又有好几家登门求亲,也为陈家所拒绝,于是一般人家都认为陈家高不可攀,再也不敢启齿了。  到陈果夫18岁时,他的父母亲开始着急起来,各方托人,为陈果夫择姻。此时,陈果夫正在杭州陆军小学读书,于此事并不在意,每次父亲来信催促,他都说不要慌,但父母怎能不慌呢?当时湖州的风俗,男子到了18岁还没成家,是会被人议论的。因此,陈其业与何太夫人决定家里做主,为陈果夫择一淑女婚配。  通过亲戚说媒,陈家最后选定了本县荻港镇朱家长女朱明小姐。这位朱明小姐,出生于1893年,父亲朱五楼在上海开设福康钱庄,蜚声于时,为上海钱业巨擘,湖州一富。朱明性情磊落亢爽,最得其父钟爱,但深受封建思想影响,长年锁深闺,终日习女红,竟然一字不识。由于门当户对,两家都十分满意。  陈其业将一切都决定后,再写信告诉陈果夫,征求所谓意见。年轻的陈果夫接信后,实在是左右为难。他身在杭州,读的是新式学校,深受新思潮的影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也颇为不满,但对父母尽孝这道无形的锁链又桎梏着他。他不敢惹父母生气。在这种情况下,他采取了折衷的办法,一方面答应了亲事,另一方面还提出了条件。他在给家中的信里写道:……“其家庭情形,既经各位有信用之长者深信不疑,则可以不必再事调查,惟以后应遵照两个条件:(一)入学读书;(二)放足。”  实际上,朱家也并非十分封建的人家,朱五楼长期在上海从事金融业,也受到西方思想一定程度的熏陶,原先之所以不让女儿读书识字,是因为女儿是要出嫁的,女儿识字后怕为夫家所不容,现在陈果夫不认“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条古训,那朱五楼何乐而不为,即将朱明送入启明女校读书,而且一读就是5个春秋,到出嫁时才辍学。由于朱明生性聪明,虽只读了5年的书,却是知识大增、粗具学问,俨然一位知书达礼的千金小姐。1914年,陈果夫与朱明小姐正式结婚。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结  婚礼节删繁就简,财用去奢从朴,大有进步。江浙一带“旧式未改,参用新礼,往往有借旅馆及青年社行结婚礼者,此亦嫁娶从俭之好现象也”。陈果夫作为革命党人,也采用了民国新定的礼制,即:奏乐,入席,证婚人宣读证书,新郎新娘交换饰物,相对行鞠躬礼,谢证婚人、介绍人,行见族亲礼,行受贺礼,来宾演说等。不同的是,朱明因家境富裕,所以嫁时妆奁甚丰,盛极一时。总之,陈果夫的婚礼有新有旧,是新旧转换时期的产物。  陈果夫与朱明不是恋爱结婚,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细语,也没有互诉心迹的海誓山盟。在婚前,陈果夫与朱明甚至一面也未曾见过,但婚后他们相处很好,感情甚笃。  陈家虽是富家,但陈其美奔走革命,陈其采服官外省,仅陈其业留守桑梓,收入微薄,三世同堂,一大家人口,只得事事节俭,朱明在家时养尊处优,现在到陈家,多有不适。但她毫无怨言,尊敬长辈,爱护弟妹,使20多人的大家庭融融一堂,实在难得。二次革命后,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通缉,生活多有困难。朱明曾典卖首饰物品,以资革命。护法期间,陈果夫在上海开展工作,朱明“尝津津乐道曾亲与秘密传讯等任务,意气甚豪,不让须眉”,特别是对陈果夫的照顾更是细致入微。陈果夫体弱多病,长年偃病床褥,朱明服侍汤药,更换衣被,“数十年如一日,未尝假手于人”。陈果夫每每提起夫人,总是充满恩爱与感激之情。  如果说陈果夫的婚姻还带有旧式的色彩,那么陈立夫的婚姻则赶上了时代的潮流。  1925年,陈立夫从美国回来,风度翩翩地出现在上海滩上,便认识了国画家孙禄卿小姐。孙禄卿也是浙江湖州人,且出生于1900年,与陈立夫同乡同庚。她早年攻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当时校长为著名画家刘海粟。由于得到良师指导,再加本人刻苦从艺,因此,在毕业后不久,便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女画家。陈、孙二人相识,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很快发展到相爱。一个是刚刚学成归国的莘莘学子,一个是多年苦练丹青的画坛新秀,真可谓是工、艺交辉,智、慧双修。“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后来陈立夫到广州投身大革命,二人便是锦书相连,鱼雁不断。有时,孙禄卿给陈立夫信中,如觉意犹未尽,总要拿起墨笔,在素笺上勾上几笔,或是疏影横斜,或是晓莺残月,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而陈立夫给孙禄卿的信,则是一手漂亮的书法,裹夹着一份真情。  经过一年的卿卿我我,1926年冬,当北伐军占领江西全省、取得歼灭孙传芳主力的重大胜利后,陈立夫脱下戎装,来到上海,与孙禄卿正式结婚。对于弟弟的婚事,陈果夫一直十分关心,主持婚礼当然责无旁贷。正在广州的陈果夫丢下公务,秘密来到上海,帮助陈立夫筹办婚事。婚礼那天,陈果夫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有情人终成眷属,陈立夫与孙禄卿内心充满了无限幸福。婚礼上,孙禄卿一时动情,拿起笔来,泼墨作画。很快,一幅“桃柳蜜蜂图”出现在众人眼前。画上桃花盛开,柳叶吐翠,几只蜜蜂穿绕花间,在香馨的陶醉中辛勤采蜜。这无字的诗、有声的画,赢得大家一阵喝彩。此情此景,使主持婚礼的陈果夫也十分激动。他走上前来,望着画沉思一下,便欣然命笔,为孙禄卿画题词:“桃红柳绿含春意,从此相亲蜜蜜甜”。以此来祝贺弟弟与弟媳新婚幸福,白头偕老。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赢得众人又一阵喝彩。弟媳作画,兄长题词,成为一时的佳话。  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俩的婚姻情调虽各不同,但都是幸福的。他们在婚后,各自组织了自己的家庭,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能相亲相爱,并始终如一,白头偕老。二陈在私生活方面都十分严谨,既不寻花问柳,也不移情他恋,这在国民党高层官僚中是不多见的。而朱明与孙禄卿都能很好地操持家务,照顾丈夫,教养子女,并从不干预丈夫的政务。他们的丈夫都是国民党的高官显贵,而她们却都默默无闻,这在国民党高层官僚家庭中也是不多见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陈果夫与陈立夫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