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

刘川鄂 武汉
出版时间:

2000-10  

出版社:

武汉  

作者:

刘川鄂  

页数:

261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以为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派文学,很有研究的价值,迄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刘川鄂君的这本《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稍加修订准备梓行,可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尝试与可贵探索,是一项有价值的填补空白的学术成果,当会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自由是人类文明的精魂。当人开始直立使用工具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便争得超越自然界控制力的某种自由,从而开始与动物界区别开来。这点超越自然界控制的自由,乃是人之所为“人”的根本标志。私有制产生以后,个人不仅受自然界控制,且受大量占有财富的统治者控制,人的自由便受到双重束缚。在奴隶社会,绝大多数人沦为奴隶,受奴隶主的奴役,成为“会说话的工具”,完全丧失了自由,也就失掉了“人”的价格。而人类追求自由的天性,便与控制、奴役形成尖锐的对立,由此演出人类历史上反控制、反奴役、争自由的伟大斗争。斯巴达克的起义便是最明显最辉煌的一例。西欧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真理的发现,对个人自由的尊崇与追求更成为人类最高的价值理想,乃至有“不自由,毋宁死”的名言(亨利·柏得烈);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名诗(裴多菲)。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考察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及中国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特征。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思想文化界的自由主义思潮的联系及与其它文学阵营的关系;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包括它在近代的萌芽、与启蒙主义思潮同途而殊归的20世纪20年代、与左翼文学对立与互补的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革命洪流中挣扎与终结的20世纪40年代等阶段;中国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特征与艺术成就;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贡献与局限及其必然命运等。 改革开放10余年来,学术界对单个的中国自由主义作家和某些派别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迄今为止尚无从整体上对这一文学现象作宏观研究的专著。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与自由的观点为指导、适当吸取东西方自由主义理论,运用美学的与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原则、主要从文学社会学的视角、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及比较的方法,力图勾勒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基本特征,总结其历史命运及经验教训。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阐明数十年纠结于中国现代作家和文学史家思想上关于文学与自由、人性与阶级性、作家的时代使命感与审美创造等关系的问题,并期冀对繁荣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借鉴。

作者简介

刘川鄂(曾用笔名阿川、胡小氓等),祖籍川东,1961年9月生于鄂西。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7年获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武汉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乱世才女张爱玲》、《张爱玲传》、《现代文学流派》(合著)、《神侃足球》(合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散论及文学创作100余篇。本书为作者博士学位论文。

书籍目录

序《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引言第一章 自由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学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西方文学  1.自由主义在西方  2.西方自由主义与文学 第二节 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文学 1.近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2.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概念 3.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概观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1.“自由主义热”与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2.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第二章 移植及萌芽——自由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 第一节 从自由观念看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学 第二节 近代自由观念的萌生 第三节 微弱的自由主义文学之声 第四节 通向现代文学的伏笔第三章 同途而殊归——五四及20世纪2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 启蒙意识与自由主义文学  1.启蒙意识与自由主义  2.捍卫作家解析人性的权利  3.人道主义文学思潮辨  4.“人的觉醒”与创作风貌 第二节 胡适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1.文化自由主义者  2.泛功利的文学价值观  3.改良文学的态度与方法  4.易卜生主义与文学  5.创作的简略评析 第三节 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1.“人的文学”: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石 2.“自己的园地”:自由主义文学的个人化实践 3.周作人的影响第四章 对立与互补——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论析 第一节 阶级意识与自由主义文学 1.在左翼与右翼之间 2.人性论与阶级论 3.创作自由论与阶级工具论 第二节 论争与互补 1.论争的方式及意义 ……第五章 挣扎与终结——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论析第六章 中国自由主义作家创作心态论第七章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创作成就简论第八章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命运及历史经验后记附: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由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学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西方文学1.自由主义在西方伟大的中国五四运动诞生前整整100年,即1819年,“自由主义”一词在英语世界中首次出现。我们未必能从这两个标识年代的数字中生出多么有趣的联想,然而,自由主义之于中国,是西方的舶来品,却是不争的事实。也许,这两个数字的巧合,还能使我们立即产生中国落后于西方的联想。这里并没有什么“西方中心主义”的潜在话语。因为,自由主义作为人类追求其最高价值理想——自由——的一种学说和运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样是不争的事实。中西自由主义的区别显然不在这一个小时段里,一个世纪对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是多么短暂。真正的区别在于,自由主义之于西方,是一个悠久的传统;之于中国,只是中国社会力争汇人世界历史、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新过程的显示。“人们在谈论自由主义学说以前,就已经酷爱自由了。”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和科尔顿在其影响颇大的《近现代世界史》中明确指出过这一点。不过,他们在这里指的“人们”,当然是“西方人”的同义语。古希腊人一开始就把自由视为无上的美德,其民主政治和“自由民”阶层的社会构架中蕴藏着自由主义的基因。自由主义出现在欧洲,有着多个方面的社会文化因素。

后记

1993年的盛夏,在连续几天近40度的高温中,我为一个200余人的中文本科班讲新诗研究专题课。那天(我当然记得是哪一天,但只愿是一个独享的秘密),上午我讲了自称有“浪漫性而无浪漫力”的闻一多,下午将要介绍集“爱、自由、美”为一体的徐志摩。午休时,我跳上了一辆火车,隐隐约约以为是开向成都的(因为此前我和另3位“胡四氓”成员曾计划到成都观看世界杯亚洲区小组赛第2阶段赛事)。这火车的结构有点怪,节与节的外沿有一个类似阳台的设置,我来到已站有男女老少的“阳台”上,问开往何处。一位不相识的女孩指向火车车厢外壳中间通常的挂牌处说:“你看!”我顺着她的手看去,两个惨白的正楷字在风中闪现——自由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不能自已!这时朦胧地听见了室友的呼唤:川鄂,川鄂,两点了,快上课去!这是我38年里最美的梦!因为这个梦,我的一生是充实的。只要还有这个梦的温存,我不会在乎任何世俗的好处!


编辑推荐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是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 PDF格式下载



论述有一定深度,读之很受启发。


物美价廉,是正版,物流很慢。


好书!一买就被老师们争相抢阅!


开山之作,相见恨晚


很好,底子扎实,对搞研究的人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