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
2011-8
武汉出版社
季羡林
无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在本书中,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及感悟,帮助读者了解季老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所走过的路。通过讲述他九十多年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展现了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自传
我的童年
每天最高的享受
开始认字
离开故乡
小学记忆
进入一师附小
做过一次生意
转入新育小学
新育小学的校舍
新育小学的教员和职员
在新育小学学习的一般情况
看捆猪
看杀人
九月九庙会
看戏
学英文
国文竞赛
中学时光
我的几个老师
考入北园高中
在北园高中的生活和学习
在济南高中
荣誉感继续作美
要革命
毕业旅行筹款晚会
清华学子
报考邮政局
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门课程
教书谋生
回母校当国文教员
小小一招
又长了一番见识
“拿到了没有?”
去国途中
天赐良机
在“满洲”车上
在哈尔滨
过西伯利亚
在莫斯科
德国十年
初抵柏林
哥廷根
道路终于找到了
怀念母亲
两年生活
章用一家
汉学研究所
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大轰炸
在饥饿地狱中
山中逸趣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德国的老师们
学习吐火罗文
反希特勒的人们
伯恩克一家
迈耶一家
盟国
优胜记略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别哥廷根
滞留欧洲
赴瑞士
在弗里堡
同使馆的斗争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游子归途
船上生活
在西贡
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北京大学(1946~1965)
思想斗争
终于找到了学术上的出路
眼前充满光明
陷入会议的漩涡
批判的狂潮汹涌澎湃
政治运动
在北京大学(1966~1977)
从社教运动谈起
1966年6月4日
对号入座
自己跳出来
抄家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
劳改的初级阶段
大批斗
太平庄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牛棚生活
牛棚转移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在北京大学(1978~1993)
政治环境
耄耋之年
迎新怀旧
九十述怀
九三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我不能封笔
附录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 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我老家官庄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官庄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叔父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梁面饼;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成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到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捡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喜欢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 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但爱护要得法,否则无异于坑害子女。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学着认字,大概也总在四岁到六岁之间。我的老师是马景功先生。现在我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有什么类似私塾之类的场所,也记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书籍。我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反正我总是认了几个字,否则哪里来的老师呢?马景功先生的存在是不能怀疑的。 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叫杨狗,我前几年回家,才知道他的大名,他一字不识;另一个叫哑巴小(意思是哑巴的儿子),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他姓甚名谁。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儿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后来听说哑巴小当了山大王,练就了一身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能用手指抓住大庙的椽子,浑身悬空,围绕大殿走一周。有一次他被捉住,是十冬腊月,赤身露体,浇上凉水,被捆起来,倒挂一夜,仍然能活着。据说他从来不到官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后来他终于被捉杀掉。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竞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在故乡只待了六年,我能回忆起来的事情还多得很,但是我不想再写下去了。已经到了同我那—个一片灰黄的故乡告别的时候了。P1-3
《季羡林自传(图文纪念版)》是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图文珍藏版。 《季羡林自传(图文纪念版)》中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片,其中很多是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生动再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人生。
无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临清,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坎坷艰辛而又丰富多彩,在他98载的人生道路中,有过晴空万里,也有风雨如晦;有过鲜花如海,也有荆棘丛生。正如他自己说过的,“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有时候歪打正着,有时候也正打歪着”。
在《季羡林自传》中,季羡林先生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了自己这坎坷曲折的一生。书中讲述了季羡林先生从一个山东临清乡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全书内容详尽,情感真实,通过讲述他九十多年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展现了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
更难等可贵的是,书中还收录了近五十张出自季羡林家庭相册的珍贵照片,其中多张是首次公开,记录了季先生人生各个阶段的精彩瞬间,能够帮助我们更加详尽而直观地了解季先生的生活细节,感受一代大师的风范。
季老虽已远去,但是风范品格永留世人心中。这个老人,留给了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
请不要说,季老的文字过于朴实,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朴素与朴实表达出艺术,季老做到了,因为季老真诚!
“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看到了季先生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
现在才知道,季羡林先生也像很多人一样,有过得意,也有过迷茫,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
季先生的人生是一段传奇,让我们无比的佩服与尊敬;
那个时代,那中状况,季先生从一个“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的农村孩子,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
季老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实现,可是季老用自己证明了,这些是靠努力与勤奋换来的!
这一生,不单单是季老的一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这一生,足以震古烁今!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在本书中,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及感悟,帮助读者了解季老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所走过的路。通过讲述他九十多年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展现了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
这本书终于看完了,看后从季老一生中学到许多东西,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在国外那么多年,对他一生治学是有很大帮助,在本书中,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及感悟,读这本书后是对我们很有教益。
2010年4月5日,清明,季羡林的骨灰在他的家乡—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安葬。至此,季羡林先生实现了生前遗愿—回到“母亲身边”。季羡林先生生前遗愿将骨灰分为三部分安放:一部分在北京;还有一部分骨灰安放在河北,因为季老生前跟好友约好要安葬在一起,“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而另外一部分,则由季承和家人一同带回老家山东临清,与季老的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
那个老人,就那样走了
历经艰难苦磨
过往荣誉辉煌
那个老人就那样轻轻地走了
却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怀念
而我
却在崇敬、怀念之余,也有了一个疑问
那就是季老生前跟好友约好要安葬在一起,“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
“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
会是什么问题,老人一定对这个国家和社会、人民也有着无限的怀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季老便是如此
只是那个问题是什么呢
我不得而知,只好埋首到季老的过往中探寻了
季老,走好
季羡林自传(纪念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季羡林之子季承首次授权图文纪念版)
久仰季老威名,却不甚了解其人,日前终于购得季老自传,便立即拜读。谁知工作、家事俗物缠身,时过月余,才读完曲曲百十页,虽然书籍排版密集,但也确实进度缓慢,检讨一下。
书读到这里,让我最为感兴趣的还是季老在德国居留求学其间的内容,要说出国留学者甚多,但拥有季老这样经历的却还是极少数:孤身一人,远在他乡,课业繁重的同时还经受着战火洗礼,担惊受怕、忍饥挨饿,思念亲人故国,个中感受确实非本人不能体会啊!
年轻的季羡林来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天意使然,给他那“胸无大志,充满迷茫”的人生指出了时确的方向,成为他今后学术生涯的基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哥廷根大学,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授和导师,甚至是美丽的哥廷根这座小城塑造了季羡林。字里行间,季老对它眷恋跃然纸上,可爱的人们、让人感动的事情,一时之间早已忘记那时的德国其实是法西斯国家,受着希特勒的独裁统治,当然,也不排除有不可爱和不友好的经历,但相信季老书中描述的那些美好的的确确的温暖了他那颗游子之心,让他回味不尽,受用一生。
书还有大部分没有读到,季老其后的人生道路我还未得知,以上文字聊表心意,也心香一瓣献于季老,然后再努力啃下去。这套书后面还有《季羡林谈佛》和《季羡林谈人生》等着我呢!
曾有一位北京大学新生,因急于办理入学手续,把行李托付给一位衣着朴素的“老校工”看管。待到把手续办完,夕阳西下时,这位同学才想起行李的事来。令他万分感动的是,“老校工”居然还待在原地照看着行李。 几天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为自己看守行李的“老校工”就是著名学者,当时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这个故事一直记忆犹新,读到这个故事之前,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觉得季羡林先生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大师。这一则小小的故事,勾起了我对季羡林先生为人的好奇。人们常说,想要了解一个人,有三个好办法:一是读他写的书和他读的书;二是接触影响过他的人;三是走他走过的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最简便、最直观的办法,莫过于读季羡林先生写的自传。正是从《季羡林自传》中,我认识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季羡林,更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季先生的大师风范。
对着标题我也是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写下了这行评价。
那是个风云变幻前途难料的年代,那也是个英杰辈出的年代。
压抑的时代赋予了他们使命,也造就了他们非凡的一生。
即便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他们也不曾有过遗忘国家忧难的时刻。
但众人知晓的往往是光,却自动忽略了隐藏在光下的处处阴影。
国家,国与家,谁又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呢。
为了生存,为了家庭,也为了国家,大家都毫不犹豫前仆后继的冲进这跨越近百年的浩劫中。
季老人的习谦逊坚忍,性聪颖而专一,六十年来笔墨不辍,真乃天生学者。
战火将他与家庭阻隔13年,无论是否自愿,这已不能称为一合格父亲了。
与妻无情,与儿子矛盾。完人光辉下究竟是如何一个压抑无解的局面。
看过《自传》》《病榻》《杂记》,还有其子季承老人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实在是感到苦涩无言。
大底,家家都会有这么本难念的经吧。
季老人是大师,是爱国者,是父亲,同时也是个人。
我也只能这么告诫自己了。
无论如何,季老人仍然是我最尊敬的几个人之一。
一路走好。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记述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的生活轨迹和种种经历,于细微处给我们带来心灵触动。极富可读性和教育意义。
图书版式设计简洁素雅,封面装帧独特醒目,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季羡林先生,他是有成就的学者,他的人格高尚,一生勤奋,受人敬仰,但他也是普通的人,也有普通人的三长两短。他是人,不是神。
季老一生对人和蔼,对朋友热情,对学生关心,和总理谈话时季老也一直强调着对祖国未来的期望,言辞也十分犀利。
季羡林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学者,同时也是普通人,这本书是我们管窥季老的重要途径。从这本书中,我们窥见了他的更多侧面,既看见了一个学者受人敬仰的一面,同时更多地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琐碎而可爱的一面,从而对他有全面的了解。
敬重季老先生的人格;喜欢读季老先生的文章,这本〈季羡林自传〉当然不会错过。
季老先生的语言,轻松、幽默,他写到自己家境穷的一段,耐人寻味。
书的包装不错,小标题与正文非常醒目,字体大小合适、间距看上去舒服。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好书!
读这本书,看出季羡林先生幼时成长历程与他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人生经历
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去打开这本书,了解这位值得我一生去学习的学者。大学开始了解季羡林先生的,由于历史专业的原因,老师们常常提起这位学者,所以,很想完整的去认识他,这本自传用了很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让我着实的感动着、仰慕着,没有华丽的辞藻更让人感到亲切。真的是一部好书,将来留给孩子读也是很好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自传.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人和蔼,治学严谨,人格高尚,一生勤奋,建树颇丰.受人敬仰.
季羡林先生的自传,看后受益匪浅、感慨良多。能够深入了解一代国学大师的心路历程。
书的实物和照片十分符合,季羡林大师以十分平和的口吻娓娓道来他平凡却传奇的人生。非常值得仔细阅读好好收藏。
纪念季羡林诞辰。值得一看。
季羡林可谓是外语学子崇拜的先生啊,精通那么多国语言,这在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本书读来给人很真实的感觉,还没读完。相信不久就能读完。
第一次知道季羡林是在老师的宿舍看到关于季老的书,感觉文字很吸引人,所以就深入去了解了。
很喜欢,了解季羡林先生的一生,不错
季老的文章必须看啊,跟季老一起回顾他的一生,如果你热爱季羡林,这本一定要买
发货快,新书,正版,书本内容好,能学到很多知识。一定要读季羡林先生的书,大师的作品,非常好,我相信会受益终生。
要了解季羡林先生,这本书很不错!
书很精彩,一口气看完了!
季羡林的文字平实而圆融,读他的自传,仿佛聆听一个老者在娓娓诉说那过去了的陈年旧忆,让人如在目前。他的留学生活,他的悲苦流离,他的真性情以及对家国的情怀,让我们感动。而最让我们沉思的则是他关于牛棚的记忆,关于北大生活的滴血叙说。没有经历过文革岁月的人,可以从他的不动声色的文字里,感受那段岁月的迷乱和疯狂,其对一代人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其对文化对社会各个方面所带来的伤害和蹂躏。不堪回首,不愿回首,却又不得不陷入深沉的反思。
了解季羡林大师坎坷的一生,解读他的内心世界,一本好书。
季羡林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师,打心底里佩服!
喜欢季羡林,怀念季老。
很喜欢季羡林先生,喜欢他们那代人身上的质朴。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故事值得大家欣赏阅读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有时间读一读,会发人深省。
季羡林大师讲述自己的一生的故事,收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纪念季羡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是自己一直很崇拜的人,不一定要对国学有多大的认知,但是了解一个人的平生特别是一个国学大师的平生是我辈人该做的事吧!
季羡林人格高尚,一生勤奋,他的自传,让我重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根本...
一直很敬佩季羡林老先生,觉得他的学问实在好,所以想进一步了解大师的生活,买了这本自传觉得真的不错~
通过讲述他九十多年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展现了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的人生道路。
通过讲述季先生九十多年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展现了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很感动。
看大师一生的痕迹,你会感叹道我们生活的可贵,从字里行间去寻找共鸣,我了解过往的历史和过往人们,我们是这个世界里的小小尘埃,季羡林又何尝不是,让我们亲眼目睹这颗尘埃的发光发热。
很详细的介绍了季羡林的一生,并从中可以充分感知那个已逝去的时代的辛酸和它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让我们更好的活在当下,让内心变得强大,推荐阅读!
季羡林是一代国学大师!万人敬仰!他的自传朴实无华,真真切切,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谦虚谨慎,厚积薄发!
此书介绍了季羡林的一生,尤其是留学时代和文革岁月,真切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让我对历史风貌有了一定认识,为研究历史是非曲直提供了不错的材料。
曾经看过季羡林的一篇散文,觉得这位老先生很了不起,他说的话是真实的,发至内心的,而不是只是说说的,我看到他说的一句话,触动了我的心灵,于是决定去了解这位老先生。书的质量是挺不错的,而且买也不贵!送货也快。
既然买了季羡林那么多的书,这本自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买了这本书,了解了季羡林大师,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季羡林自传很多版本,这本是我觉得包装最精美的一本,价格比亚马逊低
季羡林自传 不错
一直很喜欢季羡林,看这本自传更欣赏他,真是质朴,君子如兰
《季羡林自传》有好几个版本,这个封面挺素雅,当当抢购价也比较实惠。18.80元。
我更想读一读家庭生活中的季羡林,只是写了小时候的一些回忆。
一方面好奇季羡林本身的经历,一方面想知道这些经历新旧社会交接的老知识分子都经历了什么。
发货速度很快!包装也很好!书的质量不错,看起来很舒服!里面的内容还没有读,不过早就很崇拜季羡林大师!
看了之后突然很喜欢季羡林爷爷,很不错,如果想了解他,看着吧书正好!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作品,无话可说,值得一看!
季羡林,国宝大师
季羡林是真正的大师,正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
关于季羡林大师的东西都值得一读,只是武汉出版社一向**
这本输的质量非常好,感觉很棒。喜欢季羡林这位大师的风格
~
一代大师季羡林让人敬仰,让人尊重。
我本人是很喜欢季羡林的,看了这本书,了解到了他的生平,他的故事,很受启发。
非常喜欢,了解了季羡林,非常满意
从季羡林身上了解历史,还没看,只看了目录
非常喜欢季羡林,书很好!
喜欢季羡林的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支持
非常喜欢季羡林老师,以前并没有读过这本书,挺不错的。。。。
超棒的一本书也很喜欢季羡林打算好好看看
很喜欢季羡林的文字.
一直很喜欢季羡林的风格
季羡林的东西一直都很好,虽未看,但是是正版
一家人都喜欢和敬佩季羡林 拿回家给爸妈一起看
季老的一生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我们无需太多介绍,只要静静得捧着自传,跟随着季老一同去回忆经历那些成长的历程!
通过季老先生的一生,感悟人生之无常,难得季老先生的生活态度,慢慢品味中&;hellip;&;hellip;
季老的自传,其实就是季老的一些对过去的生活琐碎的记录。虽说没有各种华丽的辞藻修饰,但是处处都反应了季老作为一个文学家翻译家的严谨与认真,希望其他读者能够在看书时带入其中去感受当时那个年代 季老的迷茫和奋斗(其实里面很多东西季老都没有写,不知是什么原因季老选择跳过)。值得推荐,非常好的一本书。希望能够静下心去读,而不是通过这本书去静下心。
这是一本季羡林个人自传。这书伴随着童年,买来留作纪念的。《诛仙》是由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当代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小说,全书共8册,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诛仙》情节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人物性格鲜明,以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架空世界,令人击节长叹,不忍释卷,写情尤称一绝。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诛仙》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后在台湾由小说频道出版,在大陆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第7册开始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9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诛仙》修订版,书后增加了附录和排行榜。虽然萧鼎的笑越看越猥琐,但文笔确实非常好。 包装精美,印刷清晰,方便阅读。给少年看比较合适,还不错。坐得冷板凳,耐得清寂夜,是为学之根本;独处不寂寞,游走自在乐,是为人之良质。潜心学问,风姿初显。喜爱独处,以窥视内心,反观自我;砥砺思想,磨砺意志。学与诗,文与思;青春之神思飞扬与学问之静寂孤独本是一种应该的、美好的平衡。在中国传统文人那里,诗人性情,学者本分,一脉相承久矣。 如果你没看过,很是遗憾。如果不收藏一本,对不住青春。好评必须的,货刚收到,和网上描述的一样,适合众多人群,快递也较满意。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更好!
看完很久了,才发现还可以写评论。斗胆对季老的书写下几句读后感,不敢妄加评论的。
这是一位让人没法不去亲近,没法不去敬佩的人,带着一份随遇而安的恬静走过了那么多风雨飘摇的岁月。少小离家、漂流他乡、挨饿、蹲牛棚、受辱……相对于现代人偶遇一丝困难的焦躁难安,季老有纯真如孩童的赤子之心。他的学问、友情,相对于名与利,他所拥有的这些更显珍贵。
大师的智慧让人景仰,希望我们的生命中少些世俗的欲望,多一份天真,就多了一份对人生的宽容。
季老的书,读了不少,算是我最开始了解的名人。季老是个大师,是个大学者,是个有原则的人,有骨气的人。季老为人、治学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深思。
是很好的自传,季老将自己的人生娓娓道来,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孜孜不倦、不懈奋斗的画卷
书的质量很好,讲述了季老先生的一生,读完充满了沧桑感,像重新看了一遍百年历史。
基本上季老人生中的大事都写进去了,感觉很神奇,很科幻,其他名人的自传也读过一些,感觉名人们在成功前的道路上都很淡定,都很热爱,没有浮躁之心,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当下,自然而然就成功了。
季老又幽默诙谐的语气书写了自己从童年开始的很多事情,可以使读者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自己,同时写出了许多人生经验,增长了见识,对他也有了更一步的了解,而且里面加录了许多老照片,非常有意境~~此书真的是值得一读!
从头读到尾, 很喜欢这本自传。 我个人本身也是很崇拜像季老这样的学者的。这本书季老主要自述的他一生中的学术部分,还有相当篇幅的文革部分。 有关他个人家庭生活或情感方面的是很少涉及的。 这让这本书更增加了深度。
从他写的我的人生感悟认识季老,大师传承的那种学者的精神是在骨子里的,太值得学习了。
感受季老先生的传奇一生!
物美价廉,关键是那笔精神财富啊!!!!终生受益。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这样度过。没有遗憾,只有对生活深深的爱,对人生价值不屑的追索。我为季老而感动!!!此公永生!!!!
很喜欢季老先生的文章,特别是初中的时候学的那片课文《我的母亲》,所以买了这本书来了解这位国学大师
季老先生一生纯朴,以学术示人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无论是好与坏都应自己去负责。如果我早十年能读到季老的这本自传,那我会坚持学习下去的。
上了大学后一开始就读的就是季先生的书,从中能够感悟人生的哲理。让我学会了思考人生,阅读中感悟人生。受益匪浅!
季老一生都在说他自幼并无大志。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却又如此辉煌。在他的一生中我看到的只有永久的勤奋,还有静如止水的生活态度。在治学的态度上他是严谨的、求实的;即陈寅恪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的品质是第一位的,学识是第二位的,只有心静,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这本书写的是他的一生,我觉得很好看。给我的人生启示也很大、我觉得季老这一生很不容易。到现在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没有见到他的本人。不感兴趣的人可能觉得无聊。但是,我很喜欢他。所以有那个耐性把它读完。我很喜欢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人生的。因为,我和季老一样会很坚强。
了解季老的传奇人生,十分喜爱!
季老的自传,既能品读经典,又能品读人生。
其实是为了双11凑数买的,但是众多选项中选择季老自传,一是对其久仰,二是好奇他的人生轨迹。
里面没有华丽的语言,都很质朴,不过仍可以看到季老爷子对词语和字的讲究。偶尔可以看到季老爷子的小自恋。。。八卦一下,里面也有提到那个等了季老爷子一生的漂亮的德国女性,迈耶小姐。。。
季老人生历程,经典再次呈现;人写了书,书继承了人;季老的精神和衣钵,变应如此得到传承和发扬~~~~~~~
纪念季老啊~~一代大师
一直以来都没有仔细阅读过季老的文章,这是第一次~看到季老对文革那段时间的讲述,觉得,怎样的一个人能在经历那番磨难之后还能对***如此的包容~或许是我的狭隘吧~不过季老对学术的执着,真的是今天很多大学教授们的榜样~
季老先生的书,都很朴实,但治学又很严谨,非常喜欢
很佩服季老先生,书如其人,很值得看。
季老先生的书如茶一般,初品觉得淡,随后口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