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服务经济思想史

(法)让-克洛德·德劳内//让·盖雷|主编:江小涓//薛澜|译者:江小涓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作者:

(法)让-克洛德·德劳内//让·盖雷|主编:江小涓//薛澜|译者:江小涓  

页数:

8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服务经济思想史》梳理了经济思想史中不同年代的经济学家对服务的不同理解:追溯了古典时期和马克思的服务理论;介绍了20世纪30-70年代之间逐渐获得影响力的三次产业理论和“后工业社会”思想;最后探讨了20世纪后期出现的“新工业主义”,该观点强调工业是服务业扩张的基础。

书籍目录

1 引言
2 古典服务经济思想
2.1 从财政角度的生产性转向财富角度的生产性
2.2 19世纪前半叶经济理论中的服务业
2.3 古典主义服务业理论总结
3 马克思:标准理论和潜在发展方向
3.1 马克思的理论方法
3.2 马克思理论中的服务业和物质生产
3.3 马克思生产性劳动理论中经济结构的前提条件
3.4 马克思服务业理论的要点
4 一切皆生产,一切皆服务
4.1 作为服务交换的经济关系
4.2 1900年前后法国的服务业和对特殊服务活动的处理:战争和政府
5 第三产业和后工业社会
5.1 第三产业思想的早期发展与成熟
5.2 从第三产业到服务业:后工业概念的主导地位和多样化
6 服务型社会和新工业主义
6.1 反贝尔论:商品优于服务——乔纳森·格沙尼的观点
6.2 新工业主义的服务生产
6.3 结论:服务经济理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思想

章节摘录

  现在,我们来探讨服务业的生产性质。它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吗?服务性劳动的结果是有用的,也是物质性的(将其结果称为非物质性是对语言的滥用)。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中,把生产服务业产出所需的劳动视为价值(服务商品的价值)是理所当然的。受雇于物质生产部门的典型工资收入者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提供服务。所不同的只是他的劳动被固化并投射在某个特定的物质形式上,这一物质形式有利于资本对其付出的劳动时间作出合适的评价。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劳动时间可以用来衡量产品价值,但这一点并不能改变劳动也是一种“服务”的性质。但是,服务业部门工人的劳动时间被固化的方式不同,使其并不适合于这种评价标准。  解决个人服务业劳动生产性问题最简单的理论方案可以是这样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论其产出的形式是否适合于资本主义形式。我们可以从自然形式和经济形式的差别中得出某些推论。首先,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个人服务总是在生产的同时就被消费掉,与此同时劳动转化为货币和利润。而当时,生产性劳动、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服务的提供已经社会化了。在特定地点完成某项服务工作和在不同地方完成相似服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必然与普通产品所适用的关系有所不同。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市场的类型也不尽相同。购买服务的个人不构成产品价值,但服务活动仍然需要购买者的积极参与。个人服务可以由工资收入者提供,但此类服务由独立的专业人士和个体经营者提供更为合适。另一方面,服务活动的机械化、全新的运输条件及信息技术使得距离和时间不再是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个人服务业导向企业化运作的最重要因素。  2.运输部门  上述分析应用到运输部门能得到一个更令人满意也更为复杂的结果。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马克思对运输业的分析。  在商品运输方面,马克思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因为商品的效用是否实现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点,将商品从A地运输到B地也就相当于对商品本身作了变动。马克思认为运输部门的劳动有其价值的外在形式,即所运输商品的价值。如果上述论断成立,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克思如何对待客运工作。尽管马克思对这两类运输作出了区分,却没有进一步关注客运,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摘自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篇章看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服务经济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研究服务业,江小涓老师翻译的书啊!很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