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德富芦花  

页数:

206  

译者:

晋学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德富笔下的自然景物,意境悠远如山水画,描写芸芸众生,刻画入微,令人动容。本书收录了他的随笔小品集《自然与人生》与《蚯蚓的梦呓》,可让读者一探芦花文字之美,并感受他思想中的浪漫精神。散文集《自然与人生》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隐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讥讽,展现了德富不凡的文学造诣,兼具东方写意和西方写实的风格,被誉为日本近代随笔文学的经典之作。《蚯蚓的梦呓》,纪录了他的田园生活,书中对于自然景物或人生百态,有着生动有情的描写。

作者简介

  德富芦花(1868~1927),原名德富健次郎,笔名芦花,日本近代的小说家、散文家。为熊本县的望族出身。少年时受自由民权运动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芦花具有强烈的人道精神,十分景仰托尔斯泰。1898至1899年发表连载小说《杜宇》,因而闻名,1903年创作出震动文坛的长篇小说《黑潮》。其他代表作有:《回忆》(1901) 、《寄生木》(1909)、《自然与人生》(1901) 、《蚯蚓的梦呓》(1913)、《黑眼睛与黄眼睛》(1913)、《富士》(1925)等。

书籍目录

一缕缕香语(代总序) 叶渭渠自然与人生面对大自然的五分钟此刻的富土山的黎明大河利根秋晓上州的群山空山流水大海日出相模滩落日杂木林檐沟春天的悲哀自然之声栗梅风自然之色山百合晨霜芦花大海与巨岩榛树芒草良宵香山三日云五月雪香山之晨相模滩的水蒸气富士倒影掬网田家的烟湘南杂笔写生帖蚯蚓的梦呓致故人都市逃亡手记草叶的低语往日手记抄……

章节摘录

  雨,能给人以安慰,能医治人的心灵,能使人心平气和。真正使人哀愁的,不是雨,而是风。  风,不知从何处飘然而来,亦不知往何处飘然而去。不知其初起,亦不知其终结,萧萧而过,令人肠断。风是已逝人生的声音。不知从何处而来,也不知往何处而去的“人”,闻此声而悲伤。  古人已经说道:“无论春秋暖冷还是夏冬暑寒,其悲伤莫过于风矣。”    “叔叔,去钓鱼吗?”  恰好是星期天,正在吃午饭时,外面的帘子揭开了,邻家的小姑娘进屋来邀我。她父亲是东京人,长期住在逗子,并有一只小船,常出海去钓鱼。  我搭讪了两句,马上放下筷子,挟着鱼竿、鱼篓和垫子,来到河边。船已备好了,船主—姑且叫甲某吧—正在慢慢解开缆绳。  另一位老头上身穿着单衣,外面套着旧式警服,是一个茶馆的老板,也是个钓鱼迷,暂且称他乙某。  船出了河口,沿着湾内斜行,走了二里多远,便到了竹荚鱼场。这里的水深只有三四丈,但水底是岩石,水藻蔓生,是竹荚鱼集居的地方。附近,如此好的钓鱼之处屈指可数。不到这样的地方来,即使钓一天也钓不到要钓的鱼。甲某手握橹柄,不停地望着远山思索着,不久,他点点头抛下了铁锚。原来渔夫们都是把山谷、树木、房舍当作判断渔场方位的标记。若问渔夫在哪儿能钓到竹荚鱼,他们就会指着山上的松树说:“瞧,山上不是有棵大松树吗?就在那松树的左右。”  据说钓竹荚鱼最合适的季节是九月、十月和十一月。现在经常可以钓到的是当年就长到四五寸长的小竹荚鱼。当然,有时也能钓到身长一尺以上、长到两三岁的圆竹荚鱼和雌竹英鱼。  然而,竹荚鱼身子绵软,尤其是嘴部薄脆,若是拉的时候用力过重或绕线,鱼鳃就会撕裂而脱钩逃掉。鱼钩用钓鱚鳀鱼的钩,鱼饵多用小沙丁鱼。另外,将竹英鱼本身切成碎块也可作钓饵。时间大致在早晨和晚间,水尽量越混浊越好。钓任何鱼大概都是如此吧。  一艘小船占三个地方,三人分别下了鱼钓。不知道是因为时间尚早还是水太清的缘故,只钓到两三条獭鱼之类的近海鱼,连个竹荚鱼的影子也末见着。甲某用深水镜窥视海底,突然喊道:“黑鲷鱼来啦,黑鲷鱼来啦!”他连忙将切成碎块的鳀鱼和煮熟的白薯掺和在一起,揉成鱼饵,装在鱼钓上放入水里。但鱼还是不上钩。黑鲷鱼本性贪馋,无论是用小虾、小蟹、鱼虫、牛肉、白薯,还是像京都大阪一带那样,将鲜鱼、酱和面粉调制成的鱼饵,它都爱吃。但是,今天水太清,特别是日光鲜亮地映在碧玉般的流水中,令黑绸鱼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用深水镜可以看到,五六条脊背黝鲷的鱼贪婪地围着钓饵游来游去,始终不敢靠近。这时,在船尾的甲某打了个呵欠,首先把系着铃档的铁针插在船边,再拴上钓丝(鱼一旦上钩,铃挡就响),接着就抽起烟来。乙某也打了个呵欠,掏出了旧皮烟袋。我也伸了下懒腰,恍恍惚惚闭了会儿眼睛,不久又睁开眼睛,眺望着海面。  大概已经三点过了吧,太阳西斜,海面上横着出现一条银白的柱子。正是好时候呀,北风从大陆方向吹来,冷飕飕地掠过海面。细浪滚滚轻轻敲打着船底。鱼鳞似的云朵,从天心向东南方飘浮,宛如银白的波涛在碧蓝的天际翻腾。倒映在海面的云影荡漾自如,摇曳多姿。富士山、江之岛、足柄山、箱根山、真鹤衅以及伊豆的天城山,清晰地耸立在夕阳的余辉之中。向左面望去,近处是叶山,远处是三崎山,三浦半岛纵向延伸,看上去很短。天城和三崎之间,伊豆大岛依稀可辨。岛间的海面上浮现着五六片白帆。大岛方向,那个像笔尖点的圆点,又像破折号似的,大概是钓鲤鱼的小船吧。名岛那边,捕捉章鱼的船桨不时像银针似的,一闪一闪刺破天空。离此百米处,一只小船正伸着长竿在钓针鱼。鱼竿一扬,针鱼就闪着银光跳进舱里。不知从何处荡来一片竹叶,上面似乎有两只黑蚁。仔细一看,原来是小船。像黑蚁一样的是两个船夫,正在使劲摇橹。那黑影随着摇橹的节拍,交叉成X形,分离为H形。随着他们的分离组合,人影越来越大了。  秋来了,秋来了,确实秋天来了。连背后的逗子群山,似乎也秋心涌动,披上了苍黑色。在那岿然不动的山边频频传来伯劳的啼声,时而还可以听到从叶山驶往逗子车站的旧式马车的喇叭声。  也许是看到我们没有带猎枪吧,在离船约十米处,一只海鸥不时掠过海面,钻入水中叼走鱼饵。它昂首挺胸在水波上漂浮,似乎在嘲弄地说:“人类真不中用啊!”  不知不觉间,似一片竹叶的扁舟驶了过来,在离我们的船五六十米的地方下了锚,开始钓起鱼来。另有一艘钓针鱼的船,也划到那小船旁停下来。于是,我们也启碇朝他们那儿划去。  “怎么样?,老爷子,这里竹荚鱼多吗?”  “唉,好不容易才骗到两三条。”小船上的渔夫答道。  两三条?看来咱们一定要钓到。我们争先恐后将鱼钓放到水中,等鱼上钩。这时四十多米开外的水面,突然有什么东西不停地飞动。  “是梭鱼吗?”甲某问道。  “不,是对虾,鲈鱼在追赶它们呢。”回答的话音刚落,一只小船早已拔起锚,迅速地摇橹驶过来,敏捷地伸出钓鱼竿,想骗得几条鲈鱼上来。可是未能如愿,便又划回原地,继续去  钓竹荚鱼。  俗话说,秋天的太阳快如水桶落井。当落日接近箱根的驹之岳峰顶时,富士山头已经是一片紫色。风全然止息,落日的余晖映着河水,荡漾着金波。伯劳不再啼鸣,岸上开始传来乌鸦的哑哑叫声。多么幽静的秋日黄昏!海阔天高,风平浪静。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夕阳的光辉。  忽然当郎一声。甲某钓鱼线上系着的铃挡响了一下,接着又连响了好几下。来啦!于是拉起钓鱼线一看,果然在钓鱼线的末端,一个蓝色脊背、银白腹部、眼大嘴大、约五寸长的家伙,活蹦乱跳地过来了。眼看着自己手指间的鱼线一抖。上钩啦!我用手一拉钓鱼线,很重。  看来是个大家伙!提起一看,果然是条圆圆的大竹荚鱼,足有一尺多长。嘿,终于钓着了。三只小船平行排开,下饵,投钩,起竿,个个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屏住呼吸,在暮色苍茫的水上忙碌着。时而弯腰投钩,时而扬手起竿。邻船上扑咚一声响起铅锤落水的声音,自己的船上,钓钩擦着船舷咯咯作响。钓上来的鱼在船板上活蹦乱跳,接着又哗啦哗啦被扔进鱼篓里。  “啊,这回是个大的,快,快拿捞网来!”甲某急忙叫喊着。  捞起来一看,嘿,简直大得惊人。  “妈的,到底上钩了!”  乙某在船上自言自语。扭头一看,原来他钓了一条黑鲷鱼。黑鲷先生,刚才你围着鱼饵转来转去不敢吃,现在天也黑.了,终于眼混上了钩。打破的沉默又恢复了。钓了一会儿,大概是叶山的寺院开始撞钟了。暮钟沉寂的声音回荡在海面上。  “怎么样,就到这儿吧?”甲某望望天空说。  “是吗?”听到一声兴致末尽的叹息。抬头仰视,不觉中太阳已经西沉。由富士山到相豆群山,在日落后淡黄色的天空泛起了蔚蓝色波浪般的山峦,那轮廓依然十分清晰。不过,附近  叶山和逗子诸峰已经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用潮水洗一洗手,犹如温泉。然而,海上的空气已逐渐变冷。乙某把旧外套的领子都竖了起来。大岛早已消失了踪影。钓鲤鱼的那条小船也不见了,大概已经返回了。“嘿哟,嘿哟,嘿哟”远处传来摇橹的么喝声。  另外两只小船也已起碇,一只向小坪驶去,另一只返回新宿。我们也收拾好渔具,在富士山的目送下,冲开紫色的河水,徐徐划行。天色已经昏暗,海面却依然明亮。不过,前方的海滩、松林、人家、炊烟和山色,一片苍茫朦胧,融成了一体。耳畔不时传来吱呀的摇橹声和两三声响亮的雁鸣声。  接近河口时,船进入了山影中。受惊的鲻鱼蹦出水面,在黑森森的水面上划出一轮轮白圈。灯光闪闪烁烁,远处传来犬吠。撑着船篙,小船驶上退潮后的浅滩,只见岸上站着一个穿白衣服的人。  “是爸爸吗?”传来孩子的喊声。原来是刚才邀我钓鱼的那个小姑娘,她的母亲也站在旁边。  “打只灯笼来。”甲某一边喊一边系好船。在灯笼的亮光下,他用捞网把鱼篓中的鱼捞出来,分装到三只鱼篓中。出钓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钓到七八十条,个个活蹦乱跳。  “再见,您累坏了吧?”  拿起色竿、座垫,拎着沉甸甸的鱼篓,回头望了望,黑黝黝的鸣鹤岬右侧,今日钓过鱼的海面依稀可辨,那里宛如细带,依然泛着银光。富士山隐隐约约,峰顶有一颗明星,在淡紫色的天空中闪烁。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代总序  一缕缕香语  叶渭渠  自古以来,日本有散文之国的美称。多年来,我主编了不少日本作家文集,其中不乏收入散文随笔卷,但总希望有机会系统地编一套散文文学集,以飨读者,否则将是我终生的憾事。  初秋时分,国岚同志受王亚民同志之托前来寒舍,面约我为河北教育出版社主编一套日本散文随笔集。我们不谋而合,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于是为了主编这套书,促使怠惰的我再一次遨游日本散文随笔的艺术世界,相闻一缕缕从书卷中散发出来的香语。这是一般所说命运的邂逅,也就是我的幸福夙愿得尝吧。  这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是可称得上日本随笔鼻祖的《枕草子》的影子。重读它,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上千年前女作家清少纳言笔下四季自然瞬间微妙变化之美,以及体味那个斑驳的风俗世相、那个复杂的人情世界、那个春夏秋冬的四时情趣、山川草木的自然风情和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还有作者开心的事、苦恼的事、喜欢的事、讨厌的事,偶感而发的中日文化异同之事……。正如作者戏言,凡事必录,“笔也写秃了”。  谈到古代散文随笔自然联想到与《枕草子》相隔二三百年后问世的《方丈记》和《徒然草》,两书是近古文学的双璧。前书的作者鸭长明和后书的作者吉田兼好曾仕于朝廷,后来失意而出家,在山中闲居草庵或隐于古刹,在他们的作品里自然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佛家的厌世、无常和虚空的思想,所以也有“隐者文学”之称。他们又都有和歌和汉学的修养,可以自由使用和文与汉文,其文字表现简洁,内涵深邃,颇具东方哲理性的诗情。尽管如此,他们俩的人生体验不同,他们写作出发点和构思自然不可能一致,《方丈记》以“露落花残”展开人生无常的主题,通过当时五大灾难的经历,细细地咀嚼着人生的苦涩,不时或多或少坦露出激越的情怀。《徒然草》则涉足广而深的世界,从自然、人事、恋爱、青春、衰老、出世、求道,到对无常的“哀”和对美与传统的憧憬,可谓如作者所言,“竟日无聊,对砚枯坐,心镜之中,琐事纷现,漫然书之,有不甚可理解者,亦可怪也”。  这三部随笔集堪称日本古代随笔的最高峰,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作者们都是兴之所至,漫然写就,笔致却精确简洁,朦胧、幽玄而闲寂地展现事物的瞬间美,确确实实是一篇篇异彩纷呈的艺术随笔,将会给人丰富的艺术享受。这当然是我首选的,我对此没有迟疑过。  日本散文形式之丰富,体裁之多样,可以说是世界之最,随笔、杂文、小品、日记,漫记、游记、随想录、讲演词,凡此种种,尽列其中。平安时代的女性日记文学,就是古代散文随笔文学的瑰宝,自不容忽视。其中当然首推最早的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以及《紫式部日记》、《和泉式部日记》,还有稍后菅原孝标女的《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都是笔录了自己的身边小事,但它们纪录的,既有爱也有恨和怨,既有欢乐山有苦恼与悲哀,既有对现实的抗争也有面向虚幻的现实,寻求灵魂的宁静。不管怎样,她们流露出来的都是人间的真情,没有半点的虚假与伪善,读来仿佛耳边可闻作者的轻轻絮语,她们砰然跳动的心也不时地撞击着你的心房。作者与读者心灵相通,达到灵魂的交流,此乃读这类随笔文学的一大乐趣也。所以编这套书系时,我必选其代表之作。古代女性日记文学的传承,加上后世自然主义的影响、产生了纯日本式的“私小说”模式,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自然与人生 PDF格式下载



   近日,我偷闲读了德福芦花(日)的《自然与人生》,该书洋溢着一种引人向上的自然之美。我从《自然与人生》中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上天对我的启迪:生活是顺从心灵呼唤的自然之美。
   德福芦花在《自然与人生》里,讴歌自然之美,对生活怀抱积极的态度,并以清醒的头脑,冷峻的目光,透过社会的表象,洞察了一些现实生活的底蕴。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德福芦花用精湛的文笔,富有流韵而色彩饱满的语句,精确地描摹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在竭力召唤自燃之美中,引人入胜,引人向上,于细微之处深含作者的独特心灵感悟。
   德福芦花是日本近代作家,《自然与人生》曾在日本文坛有着深远影响,被誉为进行美感教育的范文。他的代表作是《黑潮》,成名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由林纾译成了中文。
   我读书的收获,是要心灵与作者的文字沟通,用你的想象拓展文字的内涵与外延,并与作者连心创造一个共鸣的意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因为你要了解本书之外的许多其他的背景资料,通常这是针对一本好书而言的,就好象你对那人感兴趣了,才会了解更多一样。喜读书之人一生总有几本爱不释手的好书伴其左右,那说明或已领悟到了书中自有的奥秘。
   有了那种读书的境界,我和德福芦花一起来到了大河岸边看看,就如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在《面对自然的五分钟·大河》里写道:“我想,站在大河之畔,……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这自然的法则的确是高于历史的法则,然而,这不正好适合于人类心灵的法则去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么?!
   德福芦花的文字活动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这一历史时期,这十几年可谓是日本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尽管这样,他还是大胆地写出了历史要前进的步伐:一切都要流去, 一切都要流来。这自然,这历史,对人来说是“永远”的,不过,人对自然和历史的能动性不也是“永远”的么?!我从中领略的便是一种哲理的美啊!
   当他看着田野上的流水,我仿佛又听到他那心灵的喃喃呓语:“溶溶的,滑滑的,包孕着无限的春意。”这“无限的春意”就是一种引人入胜,引人向上的美。难怪法国大画家库尔贝说:“美,象真理一样,是和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有关的,是和能够抓住它的个人有关的。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例的。”原来,自然景物只有同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或者成为人生活的环境,或者作为人们及其生活的象征,才能进入文学艺术表现的范围。也只有这样,你所讴歌的自然之美,才能给人一种引人向上的心灵力量。
  他写水是这样的,写山呢,则更体现了一种做人的傲气和力量—“抬头仰望,这些山峰总是泰然自若地昂着头颅。”这还不算,他的理想是把做人的美,高矗于自然美之上了。他说:“头颅点破富士山的紫色,身影立于水中的富士之颠。”美哉,人来自于自然,高于自然,这不能不激起我们做人的力量与希望!
   你看,他在《面对自然的五分钟·山百合》里,写山百合是“清香熏德,永葆洁白之色。生在荒草离离的浮世,而不杂于浮世。她虽然悲天悯人,泪滴凝露,面对忧愁,但时常仰望天日,双目充满希望的微笑。……盛开时不矜夸,哀谢时不悔恨。清雅过世,归于永恒的春天。”这既是百合的精神所在,难道不又是暗示做人的一种标准么?!
   正因为他有这种做人的宗旨,无怪乎他在面对晚秋初冬,听到“秋风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其实,这种“至高无上的音响”,不正是他面对那个黑暗时代的“咆哮”吗!尽管是“每次都被大风压下来,重新落到河面上,”但鸥鸟还是“尽情地展开羽翼,迎着风雪搏击。”这正如他在《湘南杂笔·同大海作战》中写道“危险里也会昂扬一种豪壮、誓死决以胜负的浩然之气,”所以他表白道“我爱霜,爱它清凛、洁净;爱它能报知响晴的天气,”这样一来,即使面对黃昏落日,都“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庄严之极,平和之至,”而那荧荧的明星,“看起来仿佛在昭示明天的日出呢。”
   对于一个喜爱从审美角度感知自然的作家,他总是按自已的社会地位与个人经验和自已的智力、道德与审美的水平而获得有个人灵性的感受。他在下面的文字里说:“有时看到栗子的外壳自动爆开,果实掉落地上。我听到了‘闲寂’本身到底是一种什么声音。”说真的,这种“闲寂”的声音,在我们这个抓錢至上的时代是很难有心感受到的。闲寂本无声响,只因他的灵魂与大自然的呼吸融在了一块,才有了这么一种特定的心灵之声。这如同炼气功之人,能在闹中得静,听到或看到常人所感觉不到的境界。其实,这栗子自爆外壳的声音,隐喻了一种做人要时时剖析自我,正视现实,倾听心灵的呼唤之声。 虽然这声响好象在他的心底回旋——“春,再不会来了吗?”但终于看到了“村边,茶花泛红,梅花渐发。”这不正好印证了雪莱著名《西风歌》里的不朽诗句么……
  
   正是这样,一本好的书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把你引向了无限希望的明天。也正是这样的好书,如同读了一位可心的人儿一样,各种各样的联想,包括社会性和个人的联想,才得以发挥其积极的美妙作用,才唤起相应的深深情愫和依恋……
   不错,生活就应该是顺从心灵呼唤的自然之美!
  
  


  1999年买的书,11年过去了,最近重新读过,仍然爱不释手。写生一样的文字,读着它们,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在眼前铺开,生动而细腻。
  
  很喜欢周平翻译的这个版本,简洁凝练,字字珠玑,我必须承认,他的翻译让我折服,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翻译的功力可以如此的影响我对一本书的评价。以前在网上看过另一个电子版本,忘了谁译的,美感全无,不忍卒读。


  《自然与人生》札记
  
   “伊豆山已经衔住落日。太阳落一分,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后退八里。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它猛然一沉,变成一弯秀眉,眉又变成线,线又变成点——倏忽化作乌有。举目仰视,世界没有了太阳。光明消逝,海山苍茫,万物忧戚。
   “……日落之后,富士蒙上一层青色。不一会儿,西天的金色化作朱红,继而转为灰白,最后变得青碧一色。相模滩上空,明星荧荧。它们是太阳的遗孽,看起来仿佛在昭示着明天的日出。”
   青色、金色、朱红、灰白、青碧……这些色彩的搭配和转换让我想到了日本的浮世绘。不止是色彩,描摹细腻却含分寸的节制,勾画精心但不失韵度的自然,手法和气韵都与浮世绘肖若。它也是来自东瀛日本,然而却不是浮世绘。它是德富芦花笔下相模滩的落日,它是《自然与人生》里众多让人惊艳动容的章节之一。
   《自然与人生》是日本近代作家德富芦花的代表作,成书于一九〇〇年,由东京民友社出版。
   德富芦花,本名健次郎,日本近代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熊本县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时皈依基督教。1898至1899年因发表连载小说《杜宇》而逐渐闻名。
   《自然与人生》中收录的文章多写成于1898年,先后断断续续在日本《国民新闻》上发表过。对于书名,芦花说“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并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大地和人类的关系,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写生”和“直录”当然是作者的谦辞。《自然与人生》是本随笔文集,在我看来也是一本东瀛美景的“精美图册”,德富芦花用他的斑斓彩笔为大自然描绘出一幅幅瑰奇美丽、细微传神的图画。富士山的黎明、相模滩的落日、利根的秋晓、香山的云雾等等,在在从他笔下复活、升华。日出日沉、潮涨潮落、四季草木、雨雾烟气比比透着一种恬淡和静的温润,却又有一种惊心掠骨的清美。一说《自然与人生》“隐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讥讽”,不过在美文美景面前,那却不是今天的我所关心的了。
   四季轮转下的山容川貌、河海风情在日本作家笔下表现得最是舒心洽宜、细微入画。描写自然、关爱四季对于日本作家既是一种偏好,也是一项传统。在这方面,如清少纳言、铃木牧之、岛崎藤村、永井荷风等等,好手众多,但是对自然景致描摹最为出色专注的,在我看来,怕非德富芦花莫属了。《自然与人生》曾被列入近代日本国民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堪称自然散文经典中的经典。
   《自然与人生》中译本常见有陈德文、晋学新、周平三种。三人译笔各有风姿,相比晋、周两种译本,我更喜欢陈译的精雅和通达。陈译现有百花文艺、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和台湾志文等几种版本。
  


   河面宽阔,距离对岸的小见川约有八里。客舍濒临水边,夜半惊醒,但闻枕畔橹声轧轧而过。
  
   在风平浪静的黄昏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庄严之极,平和之至。纵然一个凡夫俗子,也会感到已将身子包裹于灵光之中,肉体消融,只留下灵魂端然伫立于永恒的海滨之上。
   有物。幽然浸乎心中,言“喜”则过之,言“哀”则未及。
  
   绿玉、碧玉在头上织成翠盖。自己的脸孔也变得碧青了,倘若假寐片刻,那梦也许是绿的。
  
   我吟诵着“落叶满空山”的诗句,一个人在深山踽踽而行。有时看到栗子的外壳自动爆开,果实掉落地上。我听到了“闲寂”本身到底是一种什么声音。
  
   唯有梅花两三株,状如飞雪,立于黄昏之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钟楼上,夕月一弯,淡若清梦。
  
   日落,天黄,海也被天染黄了。豆相的群山宛如染上了紫色。风停了。洋上一只归舟,降下紫帆,歌声欸乃,摇橹而归。此时,下前川而窥望,富士半面山肌浮在金色的水面上,紫色渐次消融。忽然,有人肩着网,站在砂洲之上,探寻晚湖里的鲻鱼。头颅点破富士的紫色,身影立于水中的富士之颠。
  
   树叶尽落,顿生凄凉之感。然而,日光月影渐渐增多,仰望星空,很少遮障,令人欣喜。
  
   月夜,满地树影,参差斑驳,任你脚踏,也分不开它们。
  
   我感到树林渐疏了,山骨渐寒了,风吹树叶的声音叶起来渐枯了,每棵树一天天透明了。
  


很同意楼主的观点 写出如此美丽清新文字的作家当然有一种自然质朴率真的生活哲学


文字也是环境的产物,受到什么薰陶,才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我们虽然身处纷繁喧嚣的红尘,但却又时常把心灵投影在寂静的原野,总想从自然与人生之间找到平衡与感受,而德福芦花和其他一些文豪就做到了,这使得我们的灵魂就有了更为宽广的去处——心灵艺术的自然。


这本书我还没看,正打算从图书馆借来看看。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田维的《花田半亩》里。我相信我会喜欢它。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恸人。


喜欢德富芦花,同道中人啊~


真是令人心醉的文字,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