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的明天
1999-10
广西教育出版社
李竞
71
50000
无
本书首先回顾20世纪天文学领域的四项划时代成就——宇宙探索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波段的延伸、太阳和太阳系天体的空间探测、恒星从诞生到消亡的演化历程、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动向特征的回顾,进而展望21世纪对尚未洞悉的天文奥秘和疑难的研究前景。书中配有精选插图近70幅,其中大部分太空美术作品属首次与读者见面。 全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非常有益的科普读物。
李竞,浙江余姚人,1928年4月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所学专业为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史,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2年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任职、1959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历任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天文学进展》、《天体物理学报》、《天文爱好者》、《自然科学史研究》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分支学科主编。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1984—85在英国爱丁堡天文台客座研究。主要从事恒星物理、银河系天文和天文学史的研究。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李竞先生研究天文40多年,尽其所学为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培养过很多硕士和博士,让天文事业后继有人,而更让人钦佩的是李先生对科普工作的热忠,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学习、工作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过。
序致青少年朋友写在前面的话进入20世纪时的天文学的起跑线天窗一扇又一扇地打开太阳系天体的从地基观察到空间探测 太阳 月球 内太阳系 外太阳系 小行星带和小行星 海外天体和柯伊伯带 太阳系的疆界在哪里恒星的生老病死 恒星距离的测定是发现恒星世界的形形色色的钥匙 恒星光谱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在空间运动 恒星光谱揭示恒星的表面温度和光度 确认恒星能源是了解恒星演化历程的钥匙 恒星成双成群是司星世界的普遍现象 从星际物质中来又回归星际物质中去 恒星演化进程中的不稳定现象 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和行星系 地球之外的生命和文明的探索我们生活在动态的和演化的宇宙中 银河系之疆界的确认 星系距离的测量和星系本原的确认 大宇宙的量天尺 宇宙的膨胀从何而来 宇宙有多大 宇宙有多老迈向21世纪的天文学 暗物质之谜 量天尺的建立和修订
无
内容一般,没什么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