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达·芬奇/美国中小学生科学阅读系列
2012-4
美国卡洛斯出版集团、 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2-04出版)
美国卡洛斯出版集团
76
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写在前面的话 我真的有点不知道怎么形容达·芬奇。他太神奇了,就像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天才。他能将逻辑和想象融合在一起,将艺术和科学结合得非常完美。 要完整地讲清楚达·芬奇的故事,这本书可能做不到.我们尽力去讲述“不是画家的达·芬奇”的一生:他“操纵”视觉,让整个世界为“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疯狂;他给法国国王的和平礼物,是世界第一个机器人;他500多年前完成的第一份人体解剖图绘,现代医学院的学生仍然可以当做教科书使用;他的笔记本里有几千种发明的草图,而这些发明在几百年后才真正出现;他解释了家乡的地质变化,并认为《圣经》里有关远古大洪水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他还说了很多简单而有趣的话,这些多是他的观察所得。他说过,山越远,看起来就越蓝。 几百年来,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重复达·芬奇的研究。达·芬奇在光学方面的研究被牛顿重复,多普勒在声学方面的研究也是在重复达·芬奇的工作。 看完这本书,你的感触可能和我一样多;我们的世界为有了达·芬奇,增添了很多神秘和奇迹。 编者
要完整地讲清楚达·芬奇的故事,《大家达·芬奇》可能做不到。我们尽力去讲述“不是画家的达·芬奇”的一生:他“操纵”视觉,让整个世界为“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疯狂;他给法国国王的和平礼物,是世界第一个机器人;他500多年前完成的第一份人体解剖图绘,现代医学院的学生仍然可以当做教科书使用;他的笔记本里有几千种发明的草图,而这些发明在几百年后才真正出现;他解释了家乡的地质变化,并认为《圣经》里有关远古大洪水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他还说了很多简单而有趣的话,这些多是他的观察所得。他说过,山越远,看起来就越蓝。《大家达·芬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达·芬奇到底是什么家?“偷听”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对话达·芬奇造山最漂亮的解剖图倒写文字的人!用科学绘画画出蓝天抱银鼠的女子达·芬奇笔记本里的小玩意达·芬奇遇到难题了冲天梦想:达·芬奇的飞行器前进……上升学会像鸟儿那样飞行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
达·芬奇造山 背景: 在这幅航天器雷达获取的西藏群山的图像上,沉积岩和火山岩看上去有点发蓝,而花岗岩则呈现出了橙黄色。毫无疑问,如果列奥纳多·达·芬奇知道今天的技术能使我们观看到山脉的内部,他一定会大为惊讶。 想象—下,在日记或周记里写下你最聪明的、最有思想的想法,记住,将来有一天你会再次翻看。合上笔记本,把它放到书架上一排排书籍的后面。若干年后整理书架的时候,你发现了自己当年写下的日记。你会从中找到什么,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也许你会发现,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有人也提出了你当年的一些奇思妙想。你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已经改变,因为那时的想法来自你早年的见识和理解。我想你也许会暗自骄傲,有些人和你当年的想法很相似,但你比他们想出来得早。你还可能兴致盎然地对比自己早年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 如果列奥纳多·达·芬奇能活到今天,他也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他一点儿也不会惊讶,自己当年辛苦记录的观察结果和思想在如今仍然备受重视!他很清楚,他的观点,尤其是在地质学上的观点,在当时非常激进,甚至可以说是很危险的。他与我们对地质的看法的不同,肯定会激起他的好奇心。毕竟他的思想根植于500年前的另一个时代,和我们今天的思想大不相同。 事实上,在达·芬奇去世后的300多年里,记载了他全部想法的日记和笔记分散在许多书架的角落里。他的笔记被人们遗忘了,并慢慢远离了科学进步的道路。他记录的很多地质原理被他那些不知名的后继者们“再次发现”,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被人们广泛接受。 “人是自然界的模型。”达·芬奇在笔记本里写道。受到2000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时代的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他相信人和地球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土、水、气和火。在地球上,这四种元素分别趋向于聚集在四个轻重不一的集结层里,但是它们各自都没有达到完全的稳定:就像依照自然而塑造出来的人体一样,地球一直在变化着。水会从山顶流下,把岩石带入海洋。 达·芬奇想要了解水和地球的循环过程。他相信,“水能停留在山顶上和血液能流过人体头部的原因是一样的”。但是山峦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水的流动过程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达·芬奇只能推断,水肯定是通过某个隐蔽的“管道”从海洋流到山顶的。但是关于山峦的形成,他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在距离海洋很远的山峦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他断定,这些贝壳在变为山上的石头之前,都是浅海的沉积物。这个想法非常正确! 对于在意大利乡间发现的贝壳化石,达·芬奇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以反驳当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解释贝壳化石存在的理论,并证实自己关于水和地球循环的观点。他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笔记中,这本笔记后来被称为《莱斯特抄本》(参见20页)。 达·芬奇对其他解释化石形成的理论没什么兴趣。《圣经》里记载的大洪水的故事,以及古希腊人认为生物的形状是按照星星的形状在石头中被创造出来的想法,在达·芬奇看来都太荒唐了。他在笔记本里写道:“那些认为是诺亚时代的洪水把这些生物从遥远的海洋带到这儿来的人实在是愚蠢又无知。”并且批评“那些认为是自然或上天用神力创造了他们和他们生活的地方的人不学无术”。此外,他还说“但凡头脑中有一丝理性,也不可能产生这种想法”。 达·芬奇的推理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他一步步地拿出分析出来的数据,抨击那些与他的观点相悖的说法。达·芬奇问道:“贝壳怎么会在岩石里长成大小不一的形状,却不使岩石破裂?如果真的有过一场遍及世界的大洪水,当洪水退去后,那些水又流向了哪里?所有证据都不支持有过世界范围的大洪水的说法。活珊瑚和软体动物不可能在40个昼夜里到达400千米外的内陆,更别提跑到山上了。”达·芬奇注意到,很多双壳贝类的两个贝壳仍旧并拢着,看上去像是活的一样。他说:“如果这些贝类是由混合着泥沙的大洪水带来的,那么它们应该被泥沙裹挟在一起,散落在泥土里,而不是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样,散布在各个地层中。” 不同地层的沉积岩不可能是一次大洪水的沉积物就能形成的,而是由多次且历时较长的洪水带来的沉积物所形成的。达·芬奇推断,有些贝类化石所在的地方后来被抬高成山峦,所以我们才会在山顶上发现它们。 达·芬奇意识到,现在发生的地质进程与远古时代发生的地质进程是相同的。这可是一种极其新潮的观点。今天的科学家也是通过研究现存的生物体,去了解它们的祖先是在哪种环境下沉淀并形成化石的。和达·芬奇一样,如果双壳软体动物化石的两片贝壳是合拢的,我们就可以猜测这个动物死在它之前生活的地方。如果化石贝壳是破裂的且杂乱地混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认为它们是被远古海岸的大浪席卷到一起的。 达·芬奇去世200多年以后,他的推理才成为普遍认同的地质学原理。但由于达·芬奇的手稿散落在各个地方而不为人知,后来的科学家不得不重复进行他的工作,再次发现漫长的地质年代、沉淀物形成地层的过程和化石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在公元1800年之前,大多数人还都认为地球是一成不变的。 P15-18
《大家达·芬奇》由美国卡洛斯出版集团编著,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译。几百年来,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重复达·芬奇的研究。达·芬奇在光学方面的研究被牛顿重复,多普勒在声学方面的研究也是在重复达·芬奇的工作。 看完这本书,你的感触可能和我一样多;我们的世界为有了达·芬奇,增添了很多神秘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