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活中的经济学

蔡平,符云玲,张树艳,刘德龙,薛庆国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蔡平,符云玲,张树艳,刘德龙,薛庆国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经济学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小到一家一户的柴米油盐计划,大到国家发展的大谋略,全球经济的变化,无一不涉及经济学。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常识的指导。了解经济学的常识,懂得一些经济学的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事物、看透世界的变化,进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理性的调整,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才能更顺利更成功一些。可以说,经济学是一门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的学问。那么什么是经济?学习经济学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有哪些影响?怎样才能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从而生活得更好呢?“经济”一词最早是由3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色诺芬使用的,它的原意是家庭管理。现代西方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就是由希腊文“家庭管理”这个词演变而来的。我国古汉语也有“经济”一词,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科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经济学原理的影子。商场为什么总是不惜运用各种促销手段降价销售产品?为什么奶粉生产厂商要往牛奶中加三聚氰胺?集体活动中为什么总是有人搭便车、不劳而获?为什么国家要送汽车下乡、送家电下乡,这对扩大内需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美国要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实行增税?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大家,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哪些经济学的原理呢?当许多人想了解这些问题,并希望从各类经济学书籍中探究其中的原理时,各种数字、图表和晦涩的阐述往往让人望而生畏,无所适从。本书希望能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经济学的原理,借以提高读者对经济学的兴趣、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书由34篇文章组成,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以生活中的小例子作为引子,通过剖析生活中的小故事、身边发生的事例、看到或听到的事件、国内经济热点问题等,揭示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从而将34篇文章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为骨架有机地串在一起。对于每一篇小文章,读者闲暇之时随意一翻,就能够了解某一个经济学常识,既能理解文中故事、事例、事件和热点经济问题发生的始末,还能根据文中介绍的原理举一反三分析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问题。当读者阅读完本书之后就会发现,本书中看似零散的原理、小故事、小事例,实际上勾画出了现代经济学的大体轮廓。本书前21篇文章围绕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从微观的层面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以及企业经营中的经济学。后13篇文章围绕资源有效利用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宏观经济的目标,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国家间的贸易情况。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希望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有所收获,提升自己对经济学的认识和兴趣,并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了解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更好地生活。

内容概要

《生活中的经济学》由34篇文章组成,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以生活中的小例子作为引子,通过剖析生活中的小故事、身边发生的事例、看到或听到的事件、国内经济热点问题等,揭示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从而将34篇文章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为骨架有机地串在一起。对于每一篇小文章,读者闲暇之时随意一翻,就能够了解某一个经济学常识,既能理解文中故事、事例、事件和热点经济问题发生的始末,还能根据文中介绍的原理举一反三分析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问题。当读者阅读完《生活中的经济学》之后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学》中看似零散的原理、小故事、小事例,实际上勾画出了现代经济学的大体轮廓。《生活中的经济学》前21篇文章围绕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从微观的层面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以及企业经营中的经济学。后13篇文章围绕资源有效利用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宏观经济的目标,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国家间的贸易情况。

书籍目录

导语第一篇 家庭和企业——开源节流节节高1 如何选择看成本——选择与机会成本2 当家方知柴米贵——消费选择与预算支出最佳原则3 消费增加效用减——价格悖论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 政策作用有不同——收入变化与产品选择5 有钱不怕没货买——替代品与竞争6 就怕大头在后头——互补品与耗材支出7 生意越大越好赚——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8 投入增加产量降——肥大水勤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 明知亏损还生产——经营决策与停止营业点第二篇 市场结构——一切皆为利来往10 身不由己话竞争——价格接受者与完全竞争市场11 扎堆生产也获利——企业生存与零利润定理12 酒香也怕巷子深——垄断竞争与品牌建设13 策略不变是最优——三聚氰胺事件与占优策略均衡14 你降我降大家亏——价格战与纳什均衡15 天天斗来何时休——信用缺失与重复f尊弈16 想吃独食受管制——寡头垄断与法律管制17 购物自带方便袋——限塑令与外部性18 价格降低好货无——旧车市场与逆向选择19 合同签后要防范——道德风险与委托一代理20 限制价格就停产——垄断与价格管制21 光占便宜不出力——免费搭便车与公共物品第三篇 民生问题一国家干预求发展22 经济形势如何看——一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3 政府购买拉内需——三驾马车与总需求公式24 降息减税促经济——扩大内需与财政货币“组合拳”25 就业是个大问题——就业与国家宏观调控26 柴米油盐系民生——消费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27 总量增加非强大——经济实力与GDP28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9 税率提高税收减——个人所得税与拉弗曲线第四篇 对外交往——国内国外谋生存30 全球都由我生产——中国制造与相对比较优势31 货币升值好是坏——人民币升值与汇率32 贸易顺差惹争议——出口与贸易摩擦33 出口商品遭控告——出口与反倾销34 他国商品进入难——出口与贸易壁垒后记

章节摘录

通常情况下,机会成本是隐性的,因此,人们在做决策时常常忽略机会成本。与机会成本相反的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常常影响人们的决策。那么,忽略机会成本,考虑沉没成本,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沉没成本的含义。与机会成本不同,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换言之,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现在作出何种选择,该项开支都不能收回,则该项开支就是沉没成本。如最近电影院新上映了一个大片,该片不属于你平时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但是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许多人推荐你去看,在众人的怂恿下你动心了,花了30元买了张电影票。买了票以后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情况,你看了半小时后,感觉电影非常不好看,这个时候,你想离开,但不管你离开电影院还是继续看电影,这30元电影票钱已经花了,不能收回,这就是沉没成本。第二种情况,你刚到电影院正要进场,碰见了一位平时志趣相投的老友,他向你抱怨电影很差,并保证你绝对不喜欢。这个时候,你想将电影票转手卖出,但此时只能卖16元,14元的差价是无论如何都收不回来了,这14元钱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第三种情况,你进了电影院以后发现电影非常好看,其欣赏价值远远大于30元,这个时候就不存在任何的沉没成本了。我们把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呢?由于沉没成本是显性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人,即看沉没成本的大小。在上面谈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如果第二种情况发生,可能较常见的结局是这样的:你认为电影票是30元买来的,现在转手只能卖16元,很不划算,于是为了不损失这14元的差价,你决定还是自己把电影看完,虽然这场电影对于你来说是一场灾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人们在作出选择前,通常会对各种可能的结果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在比较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前期投入问题。不管它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人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使得人们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把我们粘得越紧,这种现象就是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人们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恶性循环,人们的选择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人们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下面我们用沉没成本来分析毕业生读研与工作的选择问题。目前,在很多高校周围活跃着大批考研“漂一族”。他们已经毕业离校,但没有找工作,而是在校园周围租房,继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学习,目的是考上研究生以便重返校园。这些毕业生不仅毕业前忙考研,毕业后还痴心考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们已经把考研当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考生连续几年备考,经历了多次考研大纲的调整,甚至有的专业考试科目和考试程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备考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的考试了,需要从头开始。而且由于考试内容的调整和知识的更新,往年购买的书籍也已经不是很适用了,尤其是像政治这样的科目,时事政治年年在变,年年都要重新备考。虽然面临上述困难,但考研一族仍然继续奋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有一些人在失败以后会这么想:我已经为了考研付出这么多了,买了这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辅导班的课程,如果因为一两次失败而放弃那就太可惜了,为了不浪费曾经为了考研而付出的一切,一定要再考一次。此时,这些毕业生在做决策时所考虑的“以前的辅导班,买的书”等等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沉没成本。为什么这些成本大多数属于沉没成本呢?因为知识的更新,考试的调整,前期的一些付出和准备对考试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无论考上还是没有考上,这些成本都是无法收回的。如果继续考研,很多内容还需要再学习,很多书籍还需要重新再买,但是出于“已经付出那么多了,需要坚持到底”的考虑,考生形成了考研的路径依赖,因此,他们会在考研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家庭生活中也常见这样的现象:比如装修时,某家庭跟某装修公司达成协议并签下合约,如果违约,则损失一定的订金。签订协议后该家庭发现另一家装修公司装修质量好、服务态度好、信誉好,此时,这个家庭是继续与原装修公司合作还是另换一家装修公司呢?在做这样的选择时,这个订金就是沉没成本了,因为不管是继续与该装修公司合作,还是放弃与该装修公司合作,订金都是拿不回来的。很多家庭在这个时候可能由于不忍白白赔掉订金,从而委曲求全,导致最后对装修结果处处不满意。毕业生考研屡败屡战,仍作出继续考研这种决定就是基于沉没成本的考虑,最后形成了路径依赖。家庭装修中,即使发现装修公司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为了订金而委曲求全,也是出于沉没成本的考虑。在生活中,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到底应该考虑机会成本,还是应该考虑沉没成本?哪种考虑是理性的,怎样才能做到选择最优呢?P8-10

后记

依据《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工作,在山东省社科联党组的领导下,由出版资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200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项目文丛由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担任编委会主任,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海萍,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薛庆国,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忠高,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高航,山东省社科联副巡视员武卫华,山东省社科联秘书长孙淑娜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刘德龙、薛庆国担任总主编,山东省社科联办公室主任孟兆祥、科普部部长张洪琪任副总主编,科普部副部长杨宗杰任执行副总主编。科普部副部长高玉宝,科普部主任科员牛秀琳、科普部原主任科员姚武太等负责协调、落实工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特别是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编写出版工作,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特别是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社科规划管理办公室,山东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的关心支持,得到了山东省社科联机关各部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全省社科界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也得到了青岛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工作刚刚起步,加之时间紧张、水平有限,疏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资助出版更多、更优秀的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为大众奉献更多、更精彩的精神食粮。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月


编辑推荐

《生活中的经济学》编辑推荐: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经济学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小到一家一户的柴米油盐计划,大到国家发展的大谋略,全球经济的变化,无一不涉及经济学。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常识的指导。 《生活中的经济学》由34篇文章组成,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以生活中的小例子作为引子,通过剖析生活中的小故事、身边发生的事例、看到或听到的事件、国内经济热点问题等,揭示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从而将34篇文章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为骨架有机地串在一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活中的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本书结合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密切联系现实通俗而又较为透彻地分析了一些经济现象,建议有兴趣的阅读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