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辛亥革命全纪录

高中华,孙新,张健 编著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高中华,孙新,张健 编著  

页数:

596  

内容概要

  《辛亥革命全记录》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大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开端,辛亥前夜的革命风潮,武昌首义,星火燎原--辛亥革命在全国,共和之肇,残阳如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的历史大背景
 第一节  西方列强侵略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资产阶段改良运动的流产
 第四节 清末新政的破产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开端
 第一节 初出茅庐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二节 新型知识分子阶层日益活跃
 第三节 革命思潮风云激荡
 第四节 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第三章 辛亥前夜的革命风潮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与活动
 第二节 世纪大论战
 第三节 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
 第四节 1907--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南方6次武装起义
 第五节 浙皖起义
 第六节 安庆马炮营的枪声
 第七节 四川各地起义
 第八节 广州新军起义
 第九节 灿烂的碧血黄花
 第十节 革命党人的暗杀活动
 第十一节 l909一l911年孙中山的活动
第四章 武昌首义
第一节 保路风潮——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第二节 荆楚火种
第三节 首义枪声
第四节 粤军都督府成立
第五节 铁血阳夏
第五章 星火燎原——辛亥革命在全国
第一节 湖南辛亥革命
第二节 陕西辛亥革命
第三节 江西辛亥革命
第四节 山西辛亥革命
第五节 云南辛亥革命
第六节 贵州辛亥革命
第七节 上海辛亥革命
第八节 浙江辛亥革命
第九节 江苏辛亥革命
第十节 广西辛亥革命
第十一节 安徽辛亥革命
第十二节 广东辛亥革命
第十三节 福建辛亥革命
第十四节 四川辛亥革命
第十五节 直隶辛亥革命
第十六节 山东辛亥革命
第十七节 河南辛亥革命
第十八节 甘肃辛亥革命
第十九节 新疆辛亥革命
第二十节 东北三省辛亥革命
第二十一节 海军起义易帜
第六章 共和之肇
第一节 孙中山归国
第二节 南北议和
第三节 筹建临时政府
第四节 孙中山就职
第五节 临时政府的组织机构
第六节 革命时代之政府
第七节 北伐与暗杀
第八节 紫禁城的丧钟
第九节 孙中山辞职
第七章 残阳如血
第一节 袁世凯北京临时政府
第二节 南京留守府
第三节 孙中山游历各地和黄兴北上
第四节 亘古未有的民初政党活动
第五节 1913年孙中山访日
第六节 宋教仁被刺案
第七节 二次革命
第八节 袁世凯复辟帝制
第九节 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其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遭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工业虽然获得清政府的承认,但并没有得到法律上的保护,束缚和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苛捐杂税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渐增多。有人说:华商办一企业,“或督抚留难,或州县留难,或某局某委员留难。有衙门需索,有局员需索,更有幕府需索、官亲需索。不遂其欲,则加以谰言,或谓其资本不足,或谓其人品不正,或谓其章程不妥,或谓其与地方情形不合,甚或谓夺小民之利、夺官家之利。路矿则谓碍风水、碍坟墓,又添出绅士之需索矣。内河行轮,则谓碍民船、碍厘金,又添出厘员之需索矣。种种留难,凡待华人莫不如是”。②当时的《时报》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商部设立,而当事诸公,纷纷聚议,不日开统捐,即日加关税,不日劝寡绅富慨赠巨金,即日招徕南洋富商责令报效……自有商部,而我商人乃转增无数剥肤吸髓之痛。天下名实不相符之事,乃至如此!”③这是民族工业无力与外国商品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9世纪末年,由于中国处于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危机之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中下层都感受着很大的压力。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由于经济力量薄弱,社会政治地位比较低下,不仅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榨,而且受到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排挤,革命要求比较强烈。主要由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转化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又保持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因此它便选择了改良主义这一温和的政治变革的范式。1898年出现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主要是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尽管如此,战后民族资本主义毕竟获得了初步发展,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提供了内在动力,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随着它的力量的逐渐壮大,它必然会提出其政治上的要求,这就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阶级基础。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辛亥革命全纪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