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 夏目漱石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日] 夏目漱石  

页数:

262  

译者:

林少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除了对职业教师,日本人一般不以“先生”称呼别人,对文学家也是这样。但对夏目漱石是个例外,习惯上称为“漱石先生”,大约同我们中国人习惯上称鲁迅为“鲁迅先生”相若。较之客气,这里边显然含有尊之为师的敬意。实际上,夏目漱石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同鲁迅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差不多。但鲁迅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属于显学。不仅《鲁迅全集》被一篇不少地译成了日文,《故乡》还被收入了日本中学“国语”(语文)教科书——不知道鲁迅先生的日本人估计占不到多数。但相比之下,夏目漱石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然个中原因多多,很难单纯比较)。人们或许知晓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但知道漱石的,除了大学中文、外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恐怕成不了阵势。 然而毫无疑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座卓然特立的高峰。他活跃的20世纪初期(明治与大正之交),日本文坛可谓群星灿烂。就小说家来说就有森欧外、岛崎藤村(亦是诗人)、田山花袋、正宗白乌、永井荷风等人。但作品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说得夸张些,恐怕惟漱石一人而已。难怪被日本人称为“国民大作家”,其头像赫然印在日本千元纸钞的正面,人们几乎无日不同这位大作家“打交道”。 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庆应三年)生于江户(现东京)一小吏家庭,14岁入二松学舍系统学习“汉籍”(中国古籍),浸润了东方美学观念和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日后文学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写“双诗”(汉语古诗)是其终生爱好和精神寄托。“漱石”之名,即出自《晋书·孙楚传》中“漱石枕流”之句。21岁就读于第一高等中学本科,23岁入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英文专业学习。其间因痛感东西方文学观的巨大差异而陷入极度的精神苦闷之中。1895年赴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为日后《哥儿》的创作积累了素材。翌年转去熊本县任高等中学讲师。1899年赴英国留学三年,学习英国文学和教学法。回国后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中学和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我是猫》,并一举成名。1907年进入朝日新闻社任小说专栏作家,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一直笔耕不辍,直至1916年(大正五年)因胃溃疡去世。是年仅49岁。 漱石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并不很长,从38岁发表《我是猫》到49岁去世,也就是十年多一点时间,却给世人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作品。他步入文坛之时,自然主义文学已开始在日本流行,很快发展成为文坛主流。不过日本的自然主义不完全同于以法国作家左拉为代表的欧洲自然主义,缺乏波澜壮阔的社会场景,缺乏直面现实的凌厉气势,缺乏粗犷道劲的如椽文笔,而大多囿于个人生活及其周边环境的狭小天地,乐此不疲地直接暴露其中阴暗丑恶的部位和不无龌龊的个人心理,开后来风靡文坛(直至今日)的“私小说”、“心境小说”的先河。具有东西方高度文化素养的漱石从一开始便同自然主义文学背道而驰,而以更广阔的视野、更超拔的高度、更有责任感而又游刃有余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同森鸥外一并被称为既反自然主义又有别于“耽美派”和“白桦派”的“高踏派”、“余裕派”,是日本近代文学真正的确立者和一代文学翘楚。随着漱石1916年去世及其《明暗》的中途绝笔,日本近代文学也就落下了帷幕。 以行文风格和主要思想倾向划线,作品可分为明快、“外向”型和沉郁、“内向”型两类。前者集中于创作初期,以《我是猫》(1905)、《哥儿》(1906)为代表,旁及《草枕》(1906)和《虞美人草》(1907)。在这类作品中,作者主要从理性和伦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提出质疑和批评,犀利的笔锋直触“文明”的种种弊端和人世的般般丑恶。语言如风行水上,流畅明快;幽默如万泉自涌,酣畅淋漓;妙语随机生发,警句触目皆是,颇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势。后者则分布于创作中’期和后期‘,主要作品有《三四郎》、《其后》、《阿》(前期三部曲)和《彼岸过迄》、《行人》、《心》(后期三部曲),以及绝笔之作《明暗》。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收回伸向社会的笔锋,转而指向人的内一心,发掘近代人内心世界的不安、烦恼和苦闷,尤其注重剖析近代知识分子的“自我”、无奈与孤独,竭力寻觅超越“自我”、自私而委身于“天”的自在和谐之境(“则天去私”),表现出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严肃的人生态度。 这里,从两类作品中各选了一部代表作。《哥儿》通过一个不谙世故、坦率正直的鲁莽哥儿踏入社会后同周围俗物展开的种种戏剧性冲突,辛辣而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鞭挞了卑鄙、权术和虚伪,赞美了正义、直率和纯真。行文流畅,节奏明快,形象鲜明。通篇如坂上走丸,一气流注,而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实为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心》则多少带有现今所说的推理色彩。“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说得极端一点,假如没有《哥儿》和《心》,漱石能否“活”到今天还真是个疑问。 日本小说家中,较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我更喜欢另外两个人:一个就是夏目漱石,一个是当代的村上春树。差不多二十年前在北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漱石全集便读了一集又一集;而村上的小说,近年来则译了一本又一本。粗想之下,两人之问虽时隔八十余年,但确有若干共同点。一是态度的认真与坦诚。两人都认真对待人生和社会,不伪善,不矫情,不故弄玄虚,不掩饰自己。二是笔调的幽默与机警。一些作品都富于理性的、机智的、有教养的幽默感。外国有人称村上春树为“当代的夏目漱石”,想必主要着眼于这一点。三是描写对象大多都是都市里的小人物尤其是知识分子,都以传达其孤独、无奈、充满失落感的心态见长,而且两人同样是游离于文坛主流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作家。 正因为喜欢,多年来一直想以自己的笔将漱石一两篇代表作翻译出来。数年前承花城出版社好意,始遂夙愿;今日又蒙青岛出版社慨然再度付梓,人生快事,莫过于此。 2005年初春于青岛

内容概要

  《林译经典:心》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作,一向被誉为透视日本人性格和心魂的最佳读物,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一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一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中篇小说《哥儿》是一部诙谐小说,写一名初入社会的富家子弟不谙世故到处碰壁的故事。“哥儿”不懂人际关系中的利害因素,处处凭是非观念行事,尽管一再失利,笑话百出,但其率真的性情却颇为动人,成为日本文学中的不朽形象。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夏目漱石 译者:林少华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最重要的文学家,本名夏目金之助。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等。作品多以细腻的心理分析,刻画知识阶层精神上的孤独和彷徨,提示出现代人的乖谬命运。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祖籍山东蓬莱,生于吉林九台。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曾在暨南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外国文艺》编委等职。居青岛。著有《乡愁与良知——林少华散文百篇》、《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高墙与鸡蛋》。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运转》、《相约在雨季》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五十余种,广为流布,影响深远。无论翻译或创作,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始终是其明确的指向和追求,笃信美的不二与永恒。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心 上先生与我 中双亲与我 下先生与遗书 哥儿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洋人皮肤白得非同一般,一进小茶棚就引起我的注意。他把地道的日本式浴衣往长凳上一甩,抱起双臂往水边走去。除了我们穿的那种裤衩,他身上再没别的。这点首先使我惊异。两天前我便跑到由井浜,蹲在沙滩上久久看洋人下水的情景。我屁股底下是略高些的沙丘,旁边就是一家旅馆的后门,所以在我凝望时间里,有不少男人出来冲洗身上的咸水,但都没有露出腰身、胳膊和腿。女的就更加注意掩饰,大多头戴胶头巾,或绛紫色或藏青色或天蓝色,在波浪间动来动去。在看惯如此光景的我的眼里,这个只穿一条裤衩站在众人前的洋人实在稀奇得可以。 少顷,他朝自己身旁歪过头,对那里弯腰的一个日本人说了一两句什么。那日本人正在拾沙地上掉的毛巾。拾起后,马上包在头上,朝海水那边走去。那个人就是先生。 出于单纯的好奇心,我目送两人并肩走下沙滩。他们一直走进波浪,穿过远浅矶附近吵吵嚷嚷的人群,走到比较开阔的地方,一齐游了起来。他们往海湾那边游去,脑袋越变越小。之后回过头,径直游回海滩,回到小茶棚,也不用井水冲洗,直接擦身穿衣,一转身不知去了哪里。 他们离开后,我依然坐在长凳上吸烟,呆呆地琢磨先生。长相总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是何时何处见过的何人。 当时的我与其说是无忧无虑,不如说是正百无聊赖。这样,第二天我估算好见到先生的时间,专门到茶棚来看。这回洋人没来,只先生一人头戴草帽赶来。先生摘下眼镜,放在台上,随即用毛巾包起脑袋,三步并作两步走下沙滩。他一如昨日,从嘈杂的浴客当中穿过,独游起来。这时,我突然动了尾随追去的念头,遂扑扑通通趟过浅水,来到相当深的地方,以先生为目标涉水前进。不料和昨天不同,今天先生勾勒出一道弧线,从很奇妙的方向游回岸边,所以我的目的未能达到。上得岸,我挥着滴水的手走进茶棚,只见先生已穿戴整齐往外走,同我擦肩而过。 下一天我也在同一时间去沙滩见先生,再下一天也是如此。但两人之间没有出现打招呼或寒暄的机会。莫如说那时先生的态度很有些天马行空的味道。按一定时间超然而来,又超然而去。周围无论怎么热闹,他都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致。最初一块儿来的洋人,那以后再未露面,总是先生一人。 一次,先生一如往常从水里迅速上岸,来到老地方要穿脱掉的浴衣时,不知为什么,浴衣里满是沙子。为了抖掉沙子,先生把浴衣往身后甩了两三次。这么着,放在衣服下面的眼镜从木板缝隙掉了下去。先生穿上白地蓝花浴衣,扎上宽布带。这才好像发现眼镜不见了,急忙东找西摸。我马上把脑袋和手伸到长凳底下,拾起眼镜。先生说声谢谢,从我手中接过。 第二天我跟在先生后面扑入海中,和他往一个方向游去。游了二百多米,来到海湾,先生回头跟我搭话。浩瀚的蓝色海面上,除了我们两人周围没有任何漂浮物。目力所及,只有明晃晃的太阳光照着水,照着山。我连肌肉都充满自由和欢喜,在海水中尽情腾跃。先生再次陡然停下四肢,仰卧在水面上休息。我也学他的样子。天空把它势不可挡的蓝色投掷在我脸上,只觉眩目耀眼。“好舒服啊!”我大声说道。 过了一些时候,先生像起床似的在水面改换姿势,催促我说:“该回去了吧?”我体质较为强壮,本想再游一会儿,但先生这么一催,我当即痛快回答:“嗯,回去吧。”两人于是顺原路折回海滩。 从此我和先生要好起来。不过还不知道先生住在何处。记得隔两天的第三天下午,在茶棚见到先生时,先生突然问我:“你打算还在这里住些日子吧?”由于问得突然,我没有现成答案,便说:“我也不知道。”但看到先生笑眯眯的样子,我忽然不好意思起来,不由反问:“先生呢?”这是我叫他先生的开始。 那天晚上我去了先生住处。住处不同于一般旅馆,是很大寺院里的一座别墅样的建筑。我还看出住在那里的人并非先生家人。我一口一个“先生”,先生沁出苦笑。我解释说这是我称呼年长者的口头语。我打听上次那个洋人。先生介绍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告诉我现已不在镰仓。这个那个说了一会儿,最后说自己也真是不可思议,同日本人都几乎没有来往,却和这洋人熟识起来。我最后对先生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年轻的我暗自以为对方也可能和我有同样感觉,并期待先生这样回答自己。可是先生沉吟片刻,说道:“我对你没什么印象,你怕是看错人了。”我听了,不知为什么,生出一种失望。 月末我返回东京。先生离开避暑地比我早得多。同先生分别时,我问:“以后去府上拜访可以吗?”先生只简单回答:“噢,来好了。”当时我自以为已经跟先生相当要好,指望先生给两句分量重些的话。结果竟这么轻描淡写,我的自信多少受了损伤。 大凡这类事先生经常使我失望。先生既像有所觉察,又似乎浑然不觉。作为我,尽管屡屡品尝轻度失望,但又不想因此离开先生。或者不如说与此相反,每给不安摇撼一次,我就想往前跨进一步。我想,若再往前去,我所期望的东西就会迟早出现在眼前,让我心满意足。我年轻,但并非对所有人都如此有一腔热血,都如此以诚相待。我不知何以对先生有这份心绪。直到先生已不在人世的今天才明白过来:先生原来就不讨厌我的。先生对我不时流露的看似冷淡的态度。和缺少人情味的话语,其用意并非要疏远我。那只是心灵遭受重创的先生向我发出的警告,警告企图接近自己的人立即止步,因为自己不是具有接近价值的人。看上去不理会别人好意的先生在蔑视他人之前,首先蔑视了自己。 我返回东京当然怀有去找先生的念头。到开学还有两个星期时间,便想尽快找先生一次。但两三天一过,在镰仓时的心情渐渐淡薄下来。灯红酒绿的大都市空气给我以强烈刺激,唤起我的记忆,染红我的心。每当路上见到同学那一张张脸庞,都不由对新学年燃起希望感到紧张。一时间我忘记了先生。 上课过了一个来月,我心里又出现一种懈怠。我开始怅怅地在街上游逛,带着饥渴感环顾自己的房间。先生的面容重新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我又想见先生了。 第一次去先生家,先生不在。记得第二次去是下一个星期天。天气很妙,晴空就好像要沁入自己整个身心。这天先生也不在。在镰仓时,听先生亲口说一般什么时候都在家的,说他不喜欢出门。想到这里,我感到无端的不满。我没有即刻离开,看着女佣的脸站在那里踌躇。女佣有印象,上次托交过名片。她叫我等着,退回门内。很快,一位太太模样的人继而走出,长相相当漂亮。 太太详细告诉我先生去了哪里。她说先生每月一到某日,习惯上必去杂司谷墓地为一座墓献花,“刚出门,不到十分钟——顶多十分钟的。”太太歉然说道。我点头离开,往热闹方向走了一百多米,心想自己也去杂司谷好了,权作散步。当然也是受好奇心的驱使,看能否看到先生。于是我马上掉过头来。


编辑推荐

《心》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作,一向被誉为透视日本人性格和心魂的最佳读物,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PDF格式下载



夏目漱石的书 值得购买


夏目漱石的书。


  原来看到个挺有意思的小故事讲夏目漱石的,是说夏目漱石问他的学生,如何翻译“I love you”,有学生翻译成“我爱你”。夏目漱石说:“日本人怎么可能讲这样的话?'今夜月色很好'就足够了。”这基本上就是他的调调了,特别喜欢夏目漱石的文风,他的经典作品也几乎都看了,读到现在,越来越挑,不是很优秀的本子也就没必要收了。觉得“悦经典”这本真的不错,看到说还会有《虞美人草》,出来之后一定第一时间就来买,那是我最喜欢的夏目漱石的作品。


  对于日本文学,我读得少,唯有以下印象:大胆的肉体描写(《挪威的森林》)、死亡元素(《情书》,以及诸多为此关键词奉献,切腹自杀的作家们)。可能日本人,作为一种族群本身,就令我有疏离感,诡异,多面。
  
  一个对于紫色抱有厌恶感的人,若从来不吃茄子,和一个对日本人充满陌生感,因而不敢轻易碰日本小说的人,两者都是能够被理解的吧。
  
  倒是在过去工作时,作为新闻处官员,我常要为英国领事翻译他在《新快报上》的专栏,他曾驻日多年,太太是日本人,对于日本文化,尤其文学方面有些钻研。
  
  有一日,上班前《金阁寺》只看了开头,便搁置一边,遇到领事先生,我问,“日本作家的小说,进程缓慢,太敏感了,和你们的毛姆比起来,风格大不同!”
  
  他起了兴致,说,“就是因为细腻得奇怪,才吸引人!”
  
  可惜,《金阁寺》就像座翻不过去的大山,至今依然停留在开头。
  
  手上一本夏目漱石先生的小说《心》,吞咽下紧张的口水,不知道能不能翻过这座山。没料想,一个晚上没放下书,读完。
  
  《心》的写作结构干净利落,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来到东京,遇见“先生”,他诸多行为,让我无法找到解释,充满神秘感;第二部分,毕业,父亲临死前,“我”回到家乡,在是否去东京工作,抛下将独自一人生活的母亲的纠结中,收到“先生”的信;第三部分,虽然依旧第一人称的书写,却换了个角度,是“先生”写给我的绝笔信的内容,回顾他的一生境遇,解答在第一部分作者埋下的伏笔。
  
  城市化的后果,便是许多人,像是《心》故事中的“我”,从单纯的家乡,又或者说,童年时看见的单纯的家乡,为了读大学,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在这里,认识许多家乡不曾有的人,如“先生”,展开一段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上的冒险。
  
  想一想,挺熟悉,日本如是,大半年轻人像是《一个人的好天气》,也像是《一个人住》,这两部畅销书中的主角,往东京蜂拥而至。中国如是,无需统计数据,看看北上广到春运时,堪比发生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简直是人类一年一度的壮观景象。别笑,法国亦如是,巴黎是法国年轻人奔赴的中心,更是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年轻人奔赴的中心。
  
  为什么不得不出走?因为大城市往往意味着好的大学,有些人,离开家并不是为了去大城市,只是无奈好的大学都在大城市了。
  
  为什么毕业后,家乡回不去了?我总觉得,十八岁以前,不过是漫长的在父母身边的读书时光,虽然对一个人塑造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离开父母,念书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城市,所结交的朋友,可以说是再一次的塑造,看一看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吧,尤其女生变化最大,当年穿着运动套衫的腼腆女同学,学会了买名牌包,学会了化妆,抽上了第一口烟。大城市招手即来的出租车,无形中给了你城市人的性格,和田野间甩着尾巴的老黄牛渐行渐远。性格的改变兴许不适应于所有人,但客观上,小县城没有大学时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分即是靠人情世故得到的机关部门职务,若是妥协,似又感觉大学百念了。哪怕有专业对口,偏偏又没有大城市来得足够专业性,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越做越想再度逃出去。
  
  “凡是寒暑假回家的人,我想都体会过这种心情吧。最初的一个星期被封为上宾,好吃好喝好招待,但是高潮一过,家里人的热情就渐渐冷却了下来,到了后来,往往就不那么热情了,感觉有你没你都无所谓似的。在家期间,我也读过了这么一个高潮,而且我每次回家,总带回一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东京味儿。如同把天主教的气味带进儒者的家里一般,我带回来的气味都是跟父母格格不入的。当然,我总是尽量掩饰,但是已侵染在身的习气,怎样掩饰也会被他们发现。终于,我觉得在家待下去也没意思,想提前回东京。”
  
  读了这段小说中“我”的独白,满满的都是共鸣。在这一刻,我发现日本小说没那么陌生和可怕了,某种日本性格,是我能够感同身受的。
  
  父亲生病,躺床上,想到了母亲即将一个人在乡下,家里的哥哥出去念大学之后,就远走他乡,而姐姐嫁到外面结婚生孩子,“我”呢?经过了每次回家的失落,和父亲的唯一交流,只能沉默地下棋,因为要聊深一点话题,只会更多的误解,不了解外面情况的父亲,那些固执已见的说法,只让每一次的谈话不愉快的结束。由此,“我”是早已决心要在东京生活的了。于是家里父亲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死后,那不肯去城市生活的太太怎么办?(尤其在日本文化里,女人通常不工作,当家庭主妇,领事夫人便也是如此。)
  
  “让孩子去上大学也好也不好,好不容易供他大学毕了业,他就绝对不回家了。这不像是为了让父子分离才送孩子去上大学的吗?”父亲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全天下的父母,也叹气了。
  
  小说中,回不去的家乡,到不了的远方,讲不和的过去,每个角色都带有某种樱花感的日本气质,飘零而感伤。
  
  “先生”的愧疚,K的自杀,“夫人”势必因为“先生”的死而产生的抑郁,“我”面对这些深厚意味的死亡的迷惑与感伤,“母亲”在父亲死后一个人留在乡下的家的必然孤寂 … … 想一想,似乎又不仅仅是某种日本性格了,而是潜藏在人性里,我们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生活的无解,像樱花一样,洒在大地上,一代接着一代。
  
  
  


   以前看过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故事,说夏目漱石问他的学生,如何翻译“I love you”,有学生翻译成“我爱你”。夏目漱石说:“日本人怎么可能讲这样的话?“‘今夜月色很好'就足够了。”这基本上就是夏目漱石的调调了,我就喜欢夏目漱石的这种调调,喜欢他的文风。他的经典作品我几乎都看了,读到现在,越来越挑,不是很优秀的本子就觉得没必要收了。“悦经典”系列这版本真心不错,用纸考究,装帧精细,而且译者是我喜欢的竺家荣老师。很好。
  


   《哥儿》的写作手法虽然简单,但是人物却生动逼真,红衬衫的道貌岸然,二流子的曲意逢迎,主人公“我”的莽撞真诚等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又用“我”与阿清婆婆之间真挚的感情反衬了学校老师间的尔虞我诈,拉帮结派,对虚伪的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虽然作品成书久远,但仍可反映现今的一些社会现象,不可谓不成功。
   与之相比《心》的文章架构则要复杂一些,全书分三个篇章,分别介绍了我与先生的相识,我与父母以及先生的过去,环环紧扣,铺陈自然,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深处。读罢全文既为先生的迷惘、痛苦唏嘘,也厌恶先生懦弱的性格,哀其不幸怒其不争。K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无能,自己没有自己想的那般坚强,不能承起他一贯坚持的“道”而自杀,他的死其实是因为对自己的绝望,而非先生的过错,然而本性正直的先生却将这一切归罪于自己的在小姐这件事上的暗地操作,认为是自己的奸诈导致了K的自杀,在这件事上他看见了自己一直憎恨的叔父的影子,认为自己已与叔父无异。这使得先生从此意志消沉,本想脱离叔父对自己设下的阴影,成为正直的人,纯粹的活在世间,却不想自己在爱情的引诱与叔父沦为一丘之貉。所以先生对“我”说,“爱情是罪恶”。先生因此与妻子之间也有了若有若无的隔阂,本该是幸福的一对,但在幸福中却总是有一点阴影,这也让追求纯粹爱情的先生倍感痛苦。在被叔父背叛时,先生心中尚存理想的影子,他认为不管他人如何自己仍旧是纯粹的,但当K死后,先生发现自己也成为自己一直厌恶的人,而对自己的失望,因此变得消极厌世。也因此不断逃避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从先生对叔父的态度以及K死后的自责中也可以看出先生性格中软弱的部分,这也暗示着知识分子阶层的软弱性。在社会现实与自身理想之间的摇摆不定,不能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途径,对社会的失望进而导致对自我的失望,却不能从失望中燃起动力,只能自怨自艾,沉浸于自身的痛苦当中,最终走向自戕。
   夏目漱石的前期作品多批判社会,而后期作品则多剖析人物内心,《哥儿》与《心》两部作品十分明确地体现了漱石先生在创作上这种“由外向内”的转变。林少华老师的翻译也是功不可没,将漱石先生质朴、细腻的文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书不管从内容、思想还是翻译水准上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夏目漱石是我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日本作家之一,其人在日本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幼年学习汉诗汉文,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三十四岁入选明治政府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到伦敦留学。回国后他辞去东京帝国大学教师的职位,进入朝日新闻社,成为专业作家。从此以后,一部一部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应运而生了。
  作为作家,夏目漱石可谓大器晚成,他真正在文坛中引起反响的著作《猫》是在他三十九岁时创作出版的。而夏目最著名的作品《心》创作于1914年,属于作者非常成熟的代表作。
  这本书描绘了明治时期的日本知识分子孤独的内心世界。年轻学生““ 我” 在镰仓的海岸遇到了主人公“ 先生” , 并被他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在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谜团让他对先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前半部分通过“我” 的视野间接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后半部分的“先生” 的告白将所有的谜团解开,真相大白之余,让读者扼腕叹息,深深为书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而叹息。
  书中另外一部作品《小少爷》是夏目漱石在1906年发表于《杜鹃》杂志的作品。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来自东京的主角“小少爷”有着朴实率真的性情,进入到充满虚伪道学的乡下中学后与学校里长得像“果子狸”的校长、爱穿红衬衫的卑鄙教务主任、绰号“豪猪”爱打抱不平的数学老师、斯文懦弱像晚生番瓜的英文老师,以及心机很重的“小丑”美术老师的种种交往,惹出一连串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的正邪斗法,还牵扯出一段小少爷为他人抢妻的故事。这部作品非常有趣,据说是日本的国民读物,有“麻疹书”的称号,即《小少爷》是每一个日本读书人一生必然读过的书。至今在日本松山市还有以《小少爷》人物为原型的自鸣钟塔人偶。
  陕师大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悦经典系列《心》(精装)包含《心》《小少爷》两部作品。在目前版本中可谓独树一帜。
  文本由翻译过《失乐园》《一个人的好天气》的著名翻译家竺家荣翻译,使这部作品尤其值得期待。
   而作为读者,我最喜欢的是本书的封面和装帧,典雅精美,就像书中的文字般极具细节之美。破天荒写了长评,就是不忍这么好的作品被大家忽略,希望与所有爱书人一起共赏佳作。
  


就像戴季陶的日本里说的,日本的文学太多年掌握在武士的手里,所以总有一种对于奇怪的斗志


挣扎,又渴望结束。不同于于大多数人种的文化追求生的本能,日本的文学和动漫里对死本能诠释的更执着,比如樱花什么的。


写的真好。说出了我想说却说不清楚的


老人的话,不见得是对的,但绝对有他们的道理,毕竟经验多,而你也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以你的年龄和阅历,没有资格评论你的父亲如何如何。


妈妈当年坚持不让去外省市求学


人生如梦,人们总希望看到的都能够完美,这并不坏?而我觉得能够完美并不是人类所能够做到的,完美在宇宙中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因为宇宙之大,包含的事物实在是多的可怕。也许只有追求其中的某一‘颗粒’,在某种程度上才能算是美好。或许我们有颗包容的心就够了,也许她多多少少能够让我们和谐的相处。而不是总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事物。又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这些‘眼光’,因为他让我们看到别人眼中不一样的自己,好让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是的,世间并没有对于错,只有理解,了解,认可与不认可。


想问一下嘉倩你的微博是多少


"回不去家"这种事情,不只是日本性格,应该是每个国家里面"青年一代"的性格。
“让孩子去上大学也好也不好,好不容易供他大学毕了业,他就绝对不回家了。这不像是为了让父子分离才送孩子去上大学的吗?”
在反抗什么呢?不过是自小熟悉了家乡的人和事,不想要重复一遍父母的生活,想要找寻另一条路而已。
每次回家,也和<心>里面的描写一样,是父母已经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吗?不是的,是对自己无能的痛恨,改变父母的看法之前,不能首先改变自己,战胜自己的怯懦之处,心里已经意识到这种事,所以会不自觉迁怒于家人。
但真正能战胜自己的人有几个呢?虽然时代变化,鲁迅先生的叹息还是没有答案:自己不愿辛苦麻木的生活,也不想辛苦辗转的生活,却找不到更好的生活方式,我愿意把它认作一种宿命,青年时期的宿命。有一天,不再找寻怎么过活了,或许就是"Death to young".


大胆的肉体描写(《挪威的森林》)、死亡元素(《情书》,以及诸多为此关键词奉献,切腹自杀的作家们)
这个评价有点偏颇哦。
<挪威的森林>语言很活泼,也没有多少肉体描写的,我觉得它写的很美,某种意义上很可爱。
“就是因为细腻得奇怪,才吸引人!”
心有戚戚焉。
日本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他的描写细腻,从<源氏物语>开始,这种风格一直没有改变,推荐几个这方面很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家和作品啊:
宫本辉的<锦绣>: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735770/
森欧外的中短篇: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64101/
还有太宰治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11670/
这些书读起来都很奇怪,感觉没有写什么东西,读完后也没有多大印象,但唯独读的过程中很享受,也许就是因为"细腻",很多地方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