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和尚的白粥馆2

释戒嗔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释戒嗔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小和尚的白粥馆2》没有说教式的语言,没有晦涩艰深的思想,释戒嗔用舒缓自然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又相当有趣的小故事。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却带着神奇的功效,让为生活烦躁不堪的读者们,瞬间抛去了凡尘的压力和烦恼。这是一本太好看的故事书,因为它的作者就是那个藏身于不知名的小山、不知名的小寺里,却又散发着无穷精神引力的小和尚释戒嗔。

作者简介

释戒嗔,讲述禅味故事和佛经故事的神秘小和尚,2007年4月触网,首次在天涯发帖,迅速红遍网络。写作多年,释戒嗔仅以文字示人,大量媒体追访,却从不现身。其高调播法、低调做人的做法深受赞誉,被读者称为中国版“一休”,史上最红小和尚。其文既有佛禅深意,又不脱尘世生趣。先后有《小和尚的白粥馆1》《小和尚的白粥馆2》《小和尚的白粥馆3》《小和尚的白粥馆:写给大忙人的快乐佛法书》出版,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均成为畅销书,亦有韩文版、泰文版等近十个海外版本,在国外引起轰动。文章被《读者》《新民晚报》等百余家报刊竞相转载。2008年,其文章被改编为青海、宁夏高考作文命题。

书籍目录

楔子我们的心灵为何不能纯净 第01个半截碑 第02个大路和小路 第03个戒痴的面饼 第04个菊又生 第05个冬雪 第06个释戒尘 第07个长条石板 第08个不说话的同桌 第09个滴水观音 第10个黑线与白纸 第11个智缘师父的佛缘 第12个春游的小施主 第13个井底之蛙 第14个云彩之上 第15个破裤子 第16个不会关电灯的人 第17个缝隙中的螺帽 第18个山上花与水底鱼 第19个家花和野花 第20个不通的路 第21个爬墙虎 第22个不好吃的野菜 第23个跬步千里 第24个读书的两份心 第25个戒傲的“神父”好友 第26个米和小红 第27个幽默的主持人 第28个花种 第29个被人笑话的戒嗔 第30个雨中的茅山 第31个物美价廉的梨子 第32个天明寺的开水瓶 第33个宠物狗旅行团 第34个小嵇山 第35个过年与赌钱 第36个斌斌小施主的成功经验 第37个钻木取火 第38个不必回望 第39个会飞的戒痴 第40个木盆中的戒言 第41个有疤的木凳 第42个纯天然沐浴液 第43个佛经里的秘密 第44个杂草和黄花 第45个未完成的石头画 第46个苹果酱 第47个不肯出门的戒嗔 第48个高高的门梁 第49个寻找记忆中的画 第50个昨天的抱怨 第51个古怪的小刀 第52个得意的花泥 第53个十年走出的路 第54个智恒师父的委托 第55个树上的野果 第56个面饼与白粥 第57个汇集阳光 第58个能躲雨的屋檐 第59个能驱鬼的戒嗔 第60个当模特的戒嗔与戒傲 第61个爱扣秤的吴施主 第62个痱子水与洗面奶 第63个蟋蟀与瀑布 第64个摇曳在空中的灯 第65个女施主的合影 第66个寻不到的水声 第67个和戒尘一起看烟火 第68个清泉石上流 第69个可以吃的草药 第70个弄不明白的股票 第71个铁丝前的鹅 第72个戒嗔与戒真 第73个捉迷藏的经验 第74个谁是最高、最胖的和尚 第75个施主的不快乐与戒痴的快乐 第76个想出家的沈施主 第77个戒傲的礼物 第78个踢毽子的戒痴 第79个横着走的戒傲 第80个装饰庭院的草 第81个明天的棋局 第82个可笑百步的五十步 第83个矮墙 第84个撕碎的佛像 第85个不亮的路灯 第86个藏在窗户上的画 第87个挡住戒嗔去路的小汽车 第88个戒尘的画册 第89个流水与跳跃 第90个好看的木鱼 第91个岩石上的小水洼 第92个冻豆腐 第93个最不实用的捐助 第94个戒嗔小泥巴 第95个我们的方向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戒尘和外国女施主 天明寺年纪最小的和尚是戒尘,今年十一岁。戒尘刚来寺里的时候只有四岁,那时候的戒尘长得很可爱,脸蛋圆圆的,而且一天到晚都是红扑扑的。 戒尘的僧袍都是戒傲穿小了留下来的,穿在戒尘身上显得很大,只是师父们觉得反正戒尘在长身体,就没有做新的给他了。 有时候戒嗔在院子里扫地,最怕的人就是戒尘,因为如果刚扫了一半,他从院子里走过,长长的袍子就会把灰拖得到处都是,又要重新扫上一遍。 戒尘人小,但是却最容易吸引施主们的目光。那时候寺里也时常有香客来访,常常有施主趁我们不注意,偷偷地在戒尘的脸上捏一把。 戒尘对他们也很警惕,每次见到有人对他有此企图,便急速绕开走掉。 有一年,寺里来了几位外国的女施主,寺里的师兄弟们很少见到外国人,不由得多打量了她们几眼。那几位外国的女施主在寺里转来转去,看到戒嗔在旁边,便向戒嗔咨询一些佛教方面的问题。 非常意外的是,除了声音怪异了一点,这几位女施主的中文说得相当不错。 戒嗔耐心地向施主们介绍寺庙里的事物,转着转着,忽然看见戒尘拖着长袍从后面走了过来。其中一位女施主惊奇地指着戒尘对其他人说:“有个很小的和尚。” 戒尘也是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他惊奇地打量着对方,双方对视了良久。有位女施主向戒尘走了过去,这种情况戒尘已经碰到过很多次了,所以还没等女施主接近,他就警惕地转过身,准备跑开了。 可是那位女施主拿出一块巧克力,对戒尘说:“给你。” 戒尘转身转了一半,看到巧克力,于是又转了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伸手接过巧克力。女施主把巧克力搁在戒尘手上,顺手摸了摸戒尘的头。戒尘人虽然小,可动作是很敏捷的,若是平时,施主们还没有摸到戒尘的头,他就跑得远远的了。只是今天拿了施主的巧克力,注意力有些分散,加上心有感激,便没有闪避。 女施主伸手在戒尘的头上摸了好几下,忽然蹲下身子,在戒尘的脸上亲了一口。 周围的师兄和戒尘本人一下子被女施主的举动惊呆了,都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戒尘撇着嘴巴,嘴唇开始轻微颤动,女施主也被戒尘奇怪的反应惊呆了。戒尘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拖着长袍从我们身边跑了过去,边哭边说:“破戒了。” 女施主有些疑惑地问我们:“小和尚怎么啦?” 一时之间,戒嗔也不太好向女施主解释为什么戒尘要跑,只是随口说了几句,便赶快跑回后院去看戒尘。 戒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哭,戒嗔坐在门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他了。那么小就犯了色戒,换了谁都是不太能接受的,可是外国的那位女施主显然不懂宗教的戒律,也不好过多地怪责她。 戒嗔安慰了戒尘几句,谁知道他哭得更厉害了。戒嗔只得悄悄地走开,也许这时候让戒尘自己一个人冷静一下比较好。 吃中饭的时候,吃到一半,智缘师父忽然问:“戒尘去哪里了?” 戒嗔怔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一个看到事情经过的师兄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智缘师父。 师兄们都很替戒尘难过。智缘师父叹了口气,让戒嗔先去看看戒尘,等一会儿自己再去看他。 戒嗔拿了几个馒头去了戒尘的房间,戒尘仍旧关在房间里哭,只是毕竟已经哭了很久,声音还是小多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阅读小和尚的文章,就像品尝一碗白米粥或一杯白开水,刚开始清淡无味,然而单纯的后劲却令人回味无穷。——美国《世界日报》两碗白粥济众生,三问出身无处寻。——《厦门日报》


编辑推荐

《小和尚的白粥馆2》编辑推荐:甜甜的绿豆糕、清香的糯米粽、可口的月饼,永远只能是生活的点缀。世间最恒久的,唯有淡而无味的白米粥……舒缓压力,抚慰身心。令人瞬间抛去烦恼的神奇小故事;释戒嗔的寺庙生活笔记,感动亿万华人的养心小品;畅销68万余册,引爆韩国、泰国、台湾地区阅读新热潮;华语世界最著名国学、漫画大家蔡志忠亲绘封面插画、郑重推荐;史上最红小和尚沉淀6年,精心修订再次出击;压力时代最受关注的养心文字,大家都在读的心灵盛宴。

名人推荐

这本书是心灵不够安定的现代人,最需要的一味良方。——蔡志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小和尚的白粥馆2 PDF格式下载



我还以为里面有漫画呢,可惜没有!不过,这也许就是淡淡的白粥吧。内容很不错,读过后,豁然开朗!


《小和尚的白粥馆》买了1,2,3。每一本都很好看。非常中国式的正能量书籍。推荐给同事和朋友,都说好看。像一碗厚实温暖的粥。可以一遍一遍的看。


很多小故事。却富含哲理。没有深奥地言语。却体现大道理。值得看


有的好看,有的充数,呼唤精品,阿弥陀佛


有时候希望越高 失望就会越大个 网友真心别捧太高


满意,如第一册一样。


很朴实的小故事,深入浅出的道理,看问题的视角很平和,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看了网络上的读本很喜欢才决定买纸质,内容没得说,关键是很喜欢这种32开的小开本,外出时带着阅读很方便,希望出版社多出这样便于携带的小开本。物流非常快,赞。


平淡中诉说哲理,娓娓道来,其实生活中大家都遇到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是我们缺乏思考的头脑和豁达胸怀。


买来送给朋友的,之前就听说过,准备也买来收藏起来


看过第一本就觉得特别喜欢,从平淡中寻求自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