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实验
2012-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帕梅拉・沃克 等著,张宏佳 译
126
无
《海洋科学实验》是“中学生科学实验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20项实验,介绍与海洋相关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本书的另一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海洋和海洋生物的特点。每项实验都得到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检验,能够拓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供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其中的探究活动建立在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心基础上,非常适合中学的中、高年级学生使用。
基于生物学的实验项目包括“海洋鱼类分类法”,运用了林奈的分类体系,通过身体特征来识别鱼类。“鱼类的生存空间”实验是一项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内容,研究鱼群中的个体数量对个体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学生在“海洋浮游生物”实验中将了解构成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的部分生物,借助显微镜对浮游生物进行观察之后,确定其摄食策略以及在食物网中的地位。
序言
致谢
简介
实验前必读
实验1.海洋鱼类分类法
实验2.鱼类的生存空间
实验3.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4.盐沼生物群落
实验5.幼鱼栖息地的选择
实验6.漂浮秘诀
实验7.大洋输送带
实验8.测量盐度
实验9.海底等深线图
实验10.海洋沉积物
实验11.解读海洋沉积物
实验12.捕鱼时的副产品
实验13.虎鲸与生物积累
实验14.海域划分
实验15.棘皮动物的适应性
实验16.海胆的受精过程
实验17.会发光的藻类
实验18.鱼类的适应性
实验19.海洋食草动物的食谱
实验20.除草剂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附录
实验的范围和序列表
年级水乎
实验环境的设置
我们的发现
当我们触摸海星时,会觉得手感坚硬,表皮粗糙不平。海星体内生有骨骼,其成分与脊椎动物的骨骼相近。相互链锁着的钙质硬片保护着柔软的内脏器官。骨骼外覆盖着厚厚的表皮。表皮上突出的隆起物被称为皮鳃,是海星吸收氧气的器官。另外,钳状的叉棘能够清除海星背上异物。背面大块的色斑是海星的筛板,是脉管系统吸水时的过滤部分。筛板旁边的凸起物是肛门。 海星属于掠食性动物,捕食多种小型动物,包括蛤蜊、贻贝、海螺和藤壶等软体动物。为了打开蛤蜊的两片硬壳,海星首先包裹猎物,并用管足吸住蛤蜊的壳,慢慢将其拉开。一旦两壳之间出现裂缝,海星会把胃从口中探人蛤蜊体内。胃分泌的消化酶能杀死猎物并开始分解其内部组织。海星用完美餐后,胃会返回到原来的部位,此时的蛤蜊已经变成空壳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海星具有器官再生能力,如果失去一条腕,能通过再生的方式长出新腕。有一些物种的再生能力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蓝指海星的一条腕可以生长成为完整的新个体。一只被分割成5块的蓝指海星能够变成5只新的海星。这种个体的再生实际上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 大多数棘皮动物的基本生殖方式是有性繁殖。雌雄个体将生殖细胞排入水中,受精过程在水里完成。胚胎生长发育后的幼体随波逐流,成为浮游动物的一分子,通过摆动纤毛获取食物。成长过程中的海星被归为“后口动物”,此类动物胚胎身体结构是左右对称的。幼虫以后会沉到海底并最终发育成熟。 ……
无
真的不错的书,动手动脑,对培养孩子能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