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

松浦章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松浦章  

页数:

345  

译者:

张新艺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该书分成六编,并加上序章与终章,很明显是作者相关论文的组合。这是许多日本学者著书的特点,他们不做空泛的研究,而是先写作具体而微深入周密考证的论文,然后再将相关的论文进行有机的组合,而成为一本既有分量又有相对宏观视野的著作。作者在经过六个专题的研究以后,既可以对明清时代的中日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又可对唐船贸易引起的中日文化交流发表于读者有启示的见解。我自己从本书中获益良多,尤其是第三编第三章浙江商人汪鹏与日本刊刻的《论语集解义疏》正好与我所感兴趣的和刻本的文化史意义相关,第四编从中国史料中所见的长崎贸易则是体现了作者善于利用史料的范例,都使我深感受益。我想关心中曰帆船贸易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人一定会对此书深感兴趣。顺便说说,此书原版松浦先生早已赠我,译本也早已着手,但编辑出版却花了两年时间,原因不是别的,一方面是对译文尽量力求准确(译者与编辑之间往复多次),二是对书中所引中文史料,编辑逐条核对了原文,体现了出版社的认真态度。虽然在这一认真过程中,物价已经大幅上涨,出版社由本来可以贏得微利到无利可图,但这种态度却是十分可取的。现今有些出版社只注意作者的文字,对于其所引用的资料却不加以核查,恐怕是与编辑理念不相符合的。在为松浦先生这本书做小序时顺便指出这一点,我想还是有些意义的。

作者简介

  松浦章
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张新艺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书籍目录


前 言
序 章 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
 第一编 江户初期的中日交流
第一章 朱印船漂流到中国和朝鲜
第二章 明末中国商船的对日贸易
第三章 明清时期日本白银流人中国
 第二编 清时期的中国与日南
第一章 杭州织造乌林达莫尔森到访长崎——清朝康熙年间中曰交流的一个侧面
第二章 康熙帝与日本“正德新例”
第三章 雍正年间清朝官吏的日本观
第三编 清朝商人与日南
第一章 日本正德新例颁布后前往长崎的中国商人
第二章 乾隆年间前往长崎的中国商人——以汪绳武、汪竹里、程赤城为例
第三章 浙江商人汪鹏(汪竹里)与和刻本《论语集解义疏》
 第四编 中国视角下的长崎贸易
第一章 中国史料中的长崎贸易
第二章 日本元禄元年驶抵长崎的中国商船
第三章 清代“展海令”颁布以后驶抵长崎的台湾船
 第五编 日本漂流民在中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漂流到上海川沙的越前“宝力丸”
第二章 越前梅浦冈田家所藏《赠倭国难民诗》
第三章 清代广州港的繁荣——以广东日本漂流民记录为中心
 第六编 幕末至明治初期中日交流面貌的变迁
第一章 怡和洋行与中日贸易——以文久元年驶抵长崎的兰斯菲尔德号船为例.
第二章 《遐迩贯珍》与传至日本的太平天国运动消息
第三章 从《上海新报》看幕末官船“千岁丸”的上海之旅
第四章 从“唐船”船主到长崎华商
终 章 清代帆船对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意义
本书各篇章原发表情况一览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岩生成一博士的研究表明,庆长二年(1597)以后,携有丰臣秀吉颁发的朱印状的日本商船已经开始进行海外贸易。秀吉许可下的朱印船海外贸易,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为德川幕府初期朱印船制度奠定了基石。根据岩生博士的统计,仅从庆长九年(1604)到宽永锁国政策实施前的宽永十二年(1635)这32年间,共计有356艘——平均每年约有11艘船——朱印船被派遣到了中国台湾以南的各个国家和地区。(15)朱印船驶抵的地方已非常清楚,有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福建漳州、澳门,越南的河内、顺化、广南(今越南会安附近),暹罗,大泥(今马来半岛东北部),马六甲,菲律宾,文莱等地。许孚远《敬和堂集》中的《请计处倭酋疏》记录了万历二十二年(1594)从九州萨摩出发的日本朱印船的情况:“萨摩州乃各处船只惯泊之处,今从此发,有往吕宋船四只、交趾船三只、束埔船一只、暹罗船一只、佛郎机船二只,兴贩出没,此为咽喉也。”从这段文字还可知,除了前往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泰国的日本朱印船泊于萨摩外,还有两艘葡萄牙大帆船也抵达了日本开展贸易。谢肇潮记载的日本商船漂流到福建长乐县之事,恰好是在日本朱印船在南洋地区活跃地开展海外贸易时期,显然这艘日本船应该是一艘朱印船。根据这一视角,可以从明朝资料中找到和日本朱印船相关的记录。据《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七年五月壬午条”记载:“有倭船飘入闽洋小埕者,舟师追至漳港及仙崎,获夷众二十七人,译系日本商夷,往贩异域,为风飘阁。”即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一艘贸易帆船漂流到了福建北部的福宁州小埕地方,准备返回明朝管辖区域以外的日本。由于此时是朱印船贸易的鼎盛期,很明显它是一艘来自日本的朱印船。早在《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甲辰条”中就有如下记载:“兵部题,朝鲜国王将该国外洋二次所获被虏人民,及同船倭蛮男妇五十五名口,解送中国。……温进等既称华人,有言贩卖下海遭劫,有言钓鱼被掳,合解闽抚。”即朝鲜国王调查漂流到本国的日本船后得知,同船的除了日本人(计男女55人)外,还有温进等明朝商人,他们当中一部分自称是贸易商人,一部分则称是被掳掠的沿海渔民。


编辑推荐

《清代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是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