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祁志祥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祁志祥  

页数:

394  

Tag标签:

无  

前言

  志祥同志撰写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出版后得到好评,最近作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改订出版。欣慰之余,嘉其勤奋敏锐,有刷新、拓展古代文论研究格局,开辟文艺学新路的勇气和信心。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源远流长,十分丰富,积下大量符合文学规律和我国文学发展实际,至今仍显得非常精辟、可供择取运用的资料。但是一个世纪来,由于长期封闭自守,这个宝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开发。近百年由于社会不断处在剧烈变动之中,我们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总是受到过分的怀疑和冲击,这在变革过程中自难避免,但全盘否定的过激之论却毫无是处。矫枉的目的毕竟不在于过正。当今天我们抱着高尚的理想认真来建设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候,显然就再也不应重蹈过去向西方或向苏联一边倒的覆辙了。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里,20世纪前期基本向西方一边倒,中后期则几乎完全倒向了并不真实了解的苏联。文学理论教材、研究论文充斥的都是外国观念。西方观念批传统,苏联观念批西方,现代西方许多观念再来批苏联。虽不是每一观念都南辕北辙,也不是从中毫无拓宽视野之益,然而到底它们都是植根于异域,被我们极端地搬过来使用,既未尽异域之众长,搬用也常常失当,有削足适履之憾。其不能解释和解决自己文学上的很多问题,自不足怪。中国文学创作重在真实表现生活和有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神态。中国文学理论多从实践中来,有相应的特点,资料具在。简单搬用异域无论哪一方面的文学理论,当然都会发生不合适、不相配的困难。过去我们这里倒来倒去的现象诚然有其历史的原因,现在形势变了,无疑就应当从我们自己的实际出发考虑、择取,建立有利于继往开来、繁荣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了。自然我们也还是需要吸取异域的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兼收并蓄乃是要建立最适合于我们自身发展的文学理论,而决不是毫无自尊自信地盲从异域。  不消说要做到这点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做许多奠基性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前人已开始做起,改革开放以来成绩尤其显著。例如各类文学理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专著和论文的出版。但就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整体而言,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功能不仅在于能帮助今人切中肯綮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奥秘,而且在于它具有一种指向现实的穿透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它理应较再现性的文学理论更能有效地说明一切表现主义作品,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品。西方文学自19世纪末以来,愈益向主体表现方向发展。这些作品中,现实不再成为生活真实的反映,而蜕变为徒有其形、不反映生活本质规律的“幻相”(朗格语),成为象征“情感”的“形式”(朗格语)、表现主体的媒介。这类作品中“文字”、“现实”、“主体”的关系与中国古代文论中讲的“言”、“象”、“意”的关系,或“文字”、“景物”、“神情”的关系何其相似!当西方现代文学向中国古代文学靠拢、交叉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有了能较好说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或至少对解读西方现代作品很富启示的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

  祁志祥,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文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大学人文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出版个人专著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晋版图书一等奖、华北图书优秀奖等。 文艺理论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一个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的建构》(学林出版社199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美学研究代表作:《美学关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中国美学原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人学研究代表作:《中国人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现当代人学史》(学林出版社2006)、《国学人文读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书籍目录

绪论 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主义体系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论第二章 “德学才识”说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发生论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构思论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方法论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论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论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美论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论第十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功用论第十一章 “三不朽”说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方法论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论  “文学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观念”,指关于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狭义的“文学观念”,指对“文学”这一概念内涵的认识。本章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狭义的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论认为,“文学”是一切文字著作,其特征是“文字”,这便构成了文学特征论。尽管“文学”是一切文字著作,古代文论又强调,文学应以表情达意为主,这就构成了文学表现论。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论,大体上由文学特征论与文学表现论构成。  第一节 “文学以文字为准”——中国古代的文学特征论  中国古代的“文学”是一个广义的泛文学概念,不同于西方的美文学概念,乃是包括美文学和学术文章在内的一切文字著作和文化典籍。“文”的本义是“错画”、纹理。汉字都符合“错画”、纹理的特征,因而汉文字著作都可称“文”。正如清人章炳麟所概括:“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衡量“文学”的特征是“文字”,而不是“彣彰”——“文采”或“美”。而西方文论中的“文学”更多地是指以“美”为特征的文字著作,或以“艺术”为特征的语言文字作品。这种“美”的“艺术”特征或指“形象”、或指“情感”、或指“形式”、或指“虚构”。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用中国古代文论资料阐释原理;以古代文论范畴为纽结,网络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建构民族文论体系;在中西比较中彰显中国古代文论民族特色;从儒道佛等中国文化元素中剖析中国古代文论民族特色成因;系统进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激活古代文论的现代生命;一部探索性的文学理论专著,一部工具性的文艺学教科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