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西改革开放史

秦文峰,苗长青 著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秦文峰,苗长青 著  

页数:

520  

前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从1956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展了亘古未有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  但是,崭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其不完善的一面也逐步表现出来。为此,从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不断地探索一条改革的路子。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种探索终于发展成为一场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从经济到文化、教育、科技、政治各个领域都开展了深刻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在改革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经过改革,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整个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国正在改革中和平崛起。  本书是一部全面回顾和论述山西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变迁的著作。这部著作以一个省为例,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浓缩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内容概要

  《山西改革开放史》全面介绍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前的山西社会,完整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光辉而动人心弦的历史,别开生面地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结构的演变,生动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的过程,客观总结了山西改革开放的基本成就、基本经验和基本教训。

作者简介

  秦文峰,山桓省临县人,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山西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著述有《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组织史资料》(主要撰稿人之一)、《山西省政权系统、地方军事系统、统一战线系统、群众团体系统组织史资料(1949年10月-l987年10月)》(独立撰稿)、《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手册(一、二册)》(主编)、《山西省中小学生爱路护路优秀作文选编》(主编)、《山西省爱路护路图画、书法作品选编》(主编)、《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掠影》(主编)、《山西省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活动纪实》(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奋进历程——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十周年巡礼画册》(主编)、《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系统学习教育辅导材料》(主编)、《山西省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耨历程(资料汇编)》(主编)、《山西省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新历程(经验汇编)》(主编)、《山西省铁路沿线“五查五整治”和废旧金属收购站点专项清理整治(资料汇编)》(主编)、《营建平安三晋铁路示范带材料汇编》(主编)、《山西省创建“平安铁路示范路段”活动(文件资料汇编)》(主编)、《山西省创建“平安铁路示范路段”活动(经验材料汇编)》(主编)、《彭真青少年时代》(主编,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感受中国传统智慧》(金城出版社出版)、《浅谈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考核管窥》、《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全面推进安全文明铁道线创建活动》、《攻坚克难抓整治,综合治理搞创建》等。  苗长青,山西省临县人,1960年9月生,中共党员,1979~1983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83~1993年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工作,1993~1996年在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工作,1996年至今在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工作,现任该院当代山西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著述有《晚清官僚派别派系研究》(独著)、《历史的垃圾——昏君奸臣》(独著)、《山西通史·当代卷》(主要撰稿人)、《当代山西经济史纲》(与另一同志合著)、《山西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论》新时期卷(常务副主编)、《跨越世纪——十五大到十六大期间的山西》(常务副主编)、《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新时期卷(副主编)、《走进新世纪——从十五大到十六大》山西省部分(课题组常务副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山西省部分(主要组织人)、《21世纪山西纪事》(副主编)、大型丛书《山西改革发展30年》(基础工作如起草编纂方案、拟定编写提纲、起草向省委的报告、编制经费预算、起草通知、撰写新闻报道等的主要承担者)、《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意义》、《刘少奇的领导思想与领导艺术探析》、《林彪制造个人崇拜新探》、《权术与康生的政治生涯》、《今日再看高饶事件》、《论山西当代史若干问题》(与另一同志合撰)、《毛泽东与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论山西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几个问题》、《艰难足迹光辉路——山西“一五”计划到“十五”计划制定与实施回顾》、《风雨兼程兴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考察》、《“一柱擎天”惹人愁——山西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反思》、《一去不返的历史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名牌产品衰落现象分析》等90余篇(部),其中,有9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中心主办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全文转载,有1篇被收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的山西第一节 政治一、行政区划二、政治体制三、政治发展第二节 经济一、工业二、农田水利建设三、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和现代化四、农村经济五、基础设施建设六、经济体制第三节 文化一、文学二、戏剧三、电影四、广播与电视五、图书与报刊六、书店与图书馆七、城乡文化娱乐生活第四 节社会一、户籍制度二、住房制度三、教育四、医疗卫生五、计划生育六、社会救助第二章 改革的兴起第一节 开辟新路一、传达、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补课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兴起一、全面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三、“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四、社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五、扶贫工作的开始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一、山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二、扩大企业自主权三、经济责任制的实行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第五节 农副产品购销价格的初步改革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二、提高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和给职工增加工资三、小宗农副土特产品和小商品实行议价收购和销售第六节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战略的确立和开始实施一、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二、山西能源基地战略的制定三、山西能源基地发展战略的开始实施第七节 旅游业的兴起一、山西的旅游资源与历史上山西的旅游活动二、旅游作为一项产业的兴起第八节 国家政权机关的变革一、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国家权力机构的调整二、从革委会到人民政府:政府机构的变迁第九节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一、立法工作的加强二、检察机关的重建三、律师制度的恢复四、公证制度的恢复第十节 纠正不正之风,拉开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序幕一、学习和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总则》二、查处农转非、招工等问题上的违纪案件三、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修建私房问题四、打击经济领域各种严重犯罪活动五、“关系牌”香烟事件及其处理第十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艺术一、“伤痕文学”的兴起二、电影的繁荣与衰落第三章 改革的全全面展开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一、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两户”的大量涌现三、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发展四、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五、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六、旅食生产的起伏七、扶贫工作的大规模展开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一、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二、横向经济联合的产生和发展三、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实行四、劳动制度的改革五、承包制的实行六、租赁制的实行七、股份制试点八、产权制度改革的起步第三节 宏观领域的改革一、利改税二、拔改贷三、缩小指令性计划四、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取消五、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六、外贸体制的改革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和私营企业应运而生一、个体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二、私营企业应运而生第五节 改革的横向扩展一、科技体制改革的起步二、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第六节 对外开放的起步一、山西对外交往的历史二、山西对外开放的起步第七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加速建设一、从能源基地到能源重化工基地二、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第四章 在治理整顿中前进第五章 新一轮改革大潮第六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第七章 在改革中向小康社会挺进结束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的山西  第三节 文化  当代山西的文化事业是在革命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山西文化界的主要领导人和骨干力量基本都是从根据地成长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的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山西的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山西文化园地迎来又一个春天。  一、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以来自太行、太岳、晋绥等各个解放区的作家为骨干,形成了以赵树理、马烽、西戎、胡正、孙谦、李束为等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  这批作家大多来自农村,熟悉农村,与农村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基础。他们创作了一大批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较重要的有赵树理的《锻炼锻炼》、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西戎的《赖大嫂》、李束为的《好人田木瓜》、孙谦的《南山的灯》、韩文州的《长院奶奶》等。这些小说故事生动,语言幽默,富于乡土气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1964年,中国文联机关刊物《文艺报》,发表批判文章,给上述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戴上“中间人物”的帽子,随之把这些作品的作者定为“文艺黑线人物”,赵树理被定罪为“写中间人物的祖师爷”。从此,山西文艺创作进入低潮。


编辑推荐

  《山西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全面回顾和论述山西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变迁的著作。这部著作以一个省为例,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浓缩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西改革开放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