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国资
2012-10
山西教育出版社
徐旭红
300
320000
无
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争论最多和最难改革的领域。甚至到现在对于一些深层问题还未有定论,估计还会争论下去。 旭红,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国资的传媒人,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每周不间断地写评论,艰苦创作,及时反映现实,回答人们正在思考并迫切想了解的国资问题。她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独立观察,在舆论争论中保持独有的冷静和理性。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人们已习惯性地将国有企业与垄断、国有企业与低效率相提并论,而被称为“中国的脊梁”或“共和国长子”的中央企业更是矗立于风口浪尖,在众多的关注者当中,批评甚多,表扬甚少。 那么,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为什么还要研究国有企业?研究国资的意义何在?在庞杂混乱的信息中又该如何研究国资?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有进有退”的发展阶段,今日之国企已非昔日之国企也。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倘若再以老眼光来看新问题,则与与时俱进的要求严重不符。 在一个生活被快速碎片化的社会当中,长篇大论未必会为人所接受,零散的思想火花却可以借助传媒迅速传播。作者正是适应这种新时期的特点,将自己的思想火花以短文的形式传播。 从本书收集到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从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到国有企业的制度思考,从宏观经济政策到微观企业策略,从世界500强到中国500强,逐一分析探讨,并力求在客观、真实、理性的思考中总结和找寻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新经验、新路子,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这一百多篇评论文章,内容涉及国资改革、国际格局、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董事会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创新等十个方面,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和中肯的建议。 写评论是件常做常新的事情,辛苦煎熬,甚至全盘否定或彻底抛弃亦或有之。加之每周一篇的频率,这大概是一个苦中作乐、苦中有乐的过程.甘苦自有笔耕者自知。所以,旭红的这些短论,是用辛苦与汗水浇灌出来的,令我读起来对作者充满敬意。 希望作者的辛勤能为国有企业及国资改革添砖加瓦,为国资与国企改革助力,希望作者有更好的评论问世。
作者作为一伴长期关注国资的传媒人,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每周不间断地写评论,艰苦创作,及时反映现实,回答人们正在思考并近切想要了解的国资问题。
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打了十个大大的问号,即从国资体制改革、央企改制重组、央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央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央企增进国家经济活力、央企上市、央企公司治理、央企处理公共关系、央企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国际合作新格局十个方面总结和找寻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新经验和新路子。
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引起全社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徐旭红:资深传媒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企业研究院副院长,长期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等。
序言 国资如是说
第一问 现行国资管理体制何去何从?
第二问 央企改制重组能改变中国经济什么?
第三问 央企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第四问 央企崛起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吗?
第五问 央企崛起能够增进中国经济活力吗?
第六问 央企上市将如何影响中国酱市场?
第七问 央企公司治理应当“学谁”?
第八问 央企如何处理“新”公共关系?
第九问 央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吗?
第十问 央企如何融入世界建立国际合作新格局?
后记 国资可以改变什么?
附录:国资改革大事记
国家就像。个企业、一个家庭,必须通过人类的劳动、生产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广义上说,可以将属于国家的一切财产定义为国资,它是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利。 显而易见,财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生存的筹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新兴国家都在加强对资源和战略性产业的国家控制,并在国内市场上形成控制地位,从而站在整个社会生存发展的立场上,研究、分析、规划真实的国家财富:如生产能力、资源匹配、国民素质、学术能力、生态环境、国际信用、国防能力等。 希腊债务危机使希腊的国家财富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同样,可以追溯到1991年,俄罗斯经济崩溃使前苏联人民积累了70年的国家巨额财富消失殆尽。究其原因,其实,在当时的超级通货膨胀中,国家财富并未蒸发,只是发生了转移。整个国家遭到外部势力疯狂与彻底的洗劫,导致国家解体和经济长期衰败。 显然,谁也承受不起国家财富消失殆尽的责任,国家财富的创造需要政府有整合世界资源,并合理投向所需领域的能力。首要任务是合理分配生存资源,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的权利;其次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判断“短板”之所在,并具有作出应对方略的能力;最后就是动员资源以实施此方略。 中国的应对方略是确定国有经济对于国家财富积累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合理配置、整合资源,促进社会生存、发展和进步。 观察人士认为,国资对国家及其上层建筑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从“体制下放”到“放权让利”,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可以说,国资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对国家财富的积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逐步从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成长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宏观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整体、快速提高。 那么,国资在奠定国家财富的基石方面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发挥经济职能以弥补市场缺陷、实现社会公平、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财富的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税率和上缴所得税占实现利润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 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供体。在国家财富的积累过程中,以2010年数据为例,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的资产总额已增加到24万亿元;营业收入增加到16.78万亿元。截至2010年年底,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央企有57家,实现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央企有43家。 同时,国有企业还是社会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的主要提供者和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历史上国有企业较多地承担了指令性计划任务和不合理价格的负担,保证了各项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其他经济成分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可以说,没有国企的承担和支持,是难以取得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就的。 未来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过程中,国家财富是实力较量的根本。大型跨国公司经济体的活动,已经危及在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较弱的围家的生存。 新兴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过程中,如果不走以国家政策扶持、培育国际化大企业的道路,不仅国家资源与产业有被外来资本控制的危险,而且本围的产业升级也难以完成,并难以提升国力以应对国际竞争,显然,国资作为围家财富基石的作用也将成为空谈。 从近年来发达国家公司发展的新趋势来看,可以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在很多重要产业上存在着集中化趋势。它们的公司强强联手,形成了大公司越来越大、对市场的操纵能力越来越强的局面。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各个国家都热衷于培育产业“巨头”?政府为什么要控制大企业?国资在新的时期如何实现对国家财富的积累? 韩国与日本在当年推动经济腾飞时,不懈地以政府力量介入企业成长,并由此催生了不少超大型公司。俄罗斯在普京主政期间,政府与石油寡头之间的斗争激烈,最终使国有化的石油公司成为新的市场主宰者。 作为一种推动全球化的力量,现代经济总是倾向于依托国家财富与国家力量共同形成强大的控制力。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参与国际竞争事务上,国资始终保持着中坚主力的角色。中国国资已遍及世界五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为创造国家财富,国资必将继续给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带来更为深远的变革。P9-11
如何确保一个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年复一年地进入更有生产效率的企业组织?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如果要使每一代的树苗都比上一代的好得多,就必须找到一个办法,每年都能栽种很多新树苗,以创造性的破坏,保持高品质和活力,这样才能促进新老企业之间的积极竞争,提高后续产出和综合效应。 在这样一片经济的森林中,国资是什么树种?国资又可以改变什么? 多年来,国资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但大体被贴上了垄断、暴利等标签。这不单是表述上的便利,因为无法控制其中的尺度,民众只好一律排斥。然而对围资问题简单化的理解,让我们对其缺乏应有的真实与客观的了解,批判因此大多是应激式的反应,而难以对国资产生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评价。 写评论始于2008年,正是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三年多时间,我关注着同资,希望理解国资在经济结构中的变化,摸清国资发展和改革的趋势、重点,或是理顺中国国资未来的发展脉络,它需要正确的规则和合理的制度。 国有企业在今天的中国经济中始终保持着控制地位.源于政府的政策,有其历史的原因。 作为共和国工业化建设重任的承担者,新中国国有企业自产生以来,在体制与机制方面已经历4个阶段,即计划体制、双轨制体制、多部门管理体制、出资人监管体制。不断探索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时代的需要。 国资始终维持着对七大“战略”行业的绝对控制:国防、电力电网、石油化工、电信、煤炭、民航和航运;同时,它还保持对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领域的较强控制力,包括机械、汽车、信息技术、建筑、钢铁、冶金和化工等。 谁也无法预知决定的对与错,重要的是,要有突破性的创新思考。我们期望以熟知的路径,找到复杂系统的支架,简化到抓住几个核心元素来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找到一再重复的基本模式进行分析。 福特的T型车让距离在每个人面前变得平等,伊士曼发明了胶片和便宜的照相机,记录影像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事情。 在每一轮改革带来增长率的爆发后,人们会很容易满足,会忽略给新观念让路,不再创新。 要驾驭一个年度GDP已过5万亿美元的巨型经济体,并实现发展方式的合理转变,如果没有一套基于中国国情与经济改革实践,而又不乏国际普适性的转型经济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一套基于上述理论体系形成的前瞻性配套政策体系的指导,仅靠过去那种运动式、应急式的转型之举,大体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很难给出适应中国经济转型的可行路径,并构建一个使经济保持持续活力的增长机制。 从国资系统的改革来看,它的每一次变革,所带来的变化不亚于蝴蝶效应。“神七”、“嫦娥奔月”、大飞机、高铁等等已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源泉,亦成为中国立足世界的强大的经济力量。 然而中国要想从一个经济大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需要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支撑。我国虽然已有30多家央企进入了世界500强行列,但它们仍称不上世界一流企业。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相比,在内在品质上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大型国有企业数量并不少,但产业集中程度低,平均规模小,真正的联合体、企业集团少。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很高,其主要特征为主业突出,治理结构优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综合指标在同行业中保持先进、形象好、有影响力等。未来央企将成为与世界一流企业不断缩短差距的中坚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将对全球经济平衡和人类福祉产牛不可估量的影响。经济学理论表明,通过监管、竞争政策和市场激励等手段,政府往往能更有效地引导战略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政府未必需要在某个产业领域掌握很大的所有权才能引导该产业的发展,事实是政府也一直强调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我国无论是引导企业承接世界产业结构与技术转移,还是加大对战略领域的关键技术投资,乃至合理整合研发与制造能力,瞄准世界前沿水平的关键技术,进而以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发挥国资的重要作用。 当然,国资更需要以创造性的破坏,来带动整个经济森林的树种更换,形成新的转型后更有竞争力的树林。而近十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事实已足以证明国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遭受了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一枝独秀,充分显示出国有大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非常高兴能把近几年来对国资的关注整理成书,与读者们分享心得,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对国资有更深入地解析,藉此作为新一轮探讨的开始。 谨此对本书提供支持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得到了国资委研究局彭华岗局长、宣传局卢卫东局长及部分央企企业家的悉心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苏桂峰也提出了综合指导意见。感谢《中国企业报》对本人的栽培和大力协助,感谢山西教育出版社对本书的准备、执行及推广提供了全方位的组织、协调和支持工作。最后深深地感谢家人给予我的最温暖的支持!
目前70%的央企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造,而且是在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等地上市。所以现在央企的资产不仅属于我们国家13亿人民,还有一部分属于国外和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广大的股民。——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 2010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讲话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争论最多和最难改革的领域。今日之国企已非旧日之国企。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杰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是一个从单一老国有企业形态向各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分化”的过程,国企“分化”并没有使整个国有经济停滞发展。相反,“新国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驾马车”的共同快速发展,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和“中国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对高瞻远瞩的公司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明天怎样做得比今天更好?”他们把这个问题看成牛活方式,变成思考和行动的习惯。——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作者)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2009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政府如何应对“麦克风时代”》
徐旭红编著的《十问国资》从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到国有企业的制度思考,从宏观经济政策到微观企业策略,从世界500强到中国500强,逐一分析探讨,并力求在客观、真实、理性的思考中总结和找寻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新经验、新路子,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本书内容涉及国资改革、国际格局、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董事会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创新等十个方面,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和中肯的建议。
无
一直想了解央企管理模式及其市场运作,并汲取一些好的经验,但总苦于此类题材太少。经朋友推荐,买了《十问国资》,整整看了两天,发现这本包装并不精致的书,正是我所要的! 期待有越来越多关于央企题材的书面世!
上周在西单图书大厦看到了这本书,翻了一下觉得不错,从当当上买了一本。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视角独特、资料翔实、语言亲切、装帧较精美的书~,而且当当网的送货速度超快。赞一下!!!
前天就收到这本书了,一直忘记写评论了。写国资的书确实太少了,而且大多数都是教材一类的,内容过于枯燥,这本书我认为就不一样,是作者关于国资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有一百多篇评论文章呢,这本书值得一读!装帧也挺不错的,有阅读的欲望!推荐
内容与想象的不一样,参考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