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
2010-8
沈阳出版社
侯振华 主编
构建和谐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农村“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融洽环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农民、科技、政策是完成这一目标任务重中之重的三大要素。一、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力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两组基本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即粮食生产总量和农民人均收人的增长数据。197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6095亿斤,2009年突破10616亿斤,产量增加4521亿斤,总增长率达到74%;1978年我国农民年人均收入是134元,2009年是5153元,扣除物价指数,平均每年增长超过7%,近4年来更是超过8%以上。
构建和谐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农民“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协调融洽关系,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人居环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农民、科技、政策是完成这一目标任务重中之重的三大要求。 一、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力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的前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两组基本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即粮食生产总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数据。197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6095亿斤,2009年突破10616亿斤,产量增加4521亿斤,总增长率达到74%;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是134元,2009年是5153元,扣除物价指数,平均每年增长超过7%,近4年来更是超过8%以上。如此高的年均增幅,从全球视野看都是了不起的。但横向比较,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以农民收入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是2.57﹕1,2009年是3.31﹕1,城乡差距不但未被“消灭”,反而明显在扩大。其中缘由,有自然条件,经济调控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毋庸置疑,劳动者素质,劳动效率等问题,影响更为严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且不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发展中的农业先进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中国农村的突出问题是人口多而人均占有的可利用土地少,这一特征注定了解决“三农”问题必然是一项“多管齐下”的综合工程,任何发达国家的经验都只能是“借鉴”而不能是“照搬”。城镇化是个发展方向,但决不能作为一条“捷径”来走。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45.7%,这还是把大量进城农民工统计在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农民的比例仅占5%左右。我国农村整体劳动力超过5亿人,城镇化除了住房、社保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就业机会。提供就业首先要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即使解决了生产能力,还要面对产品的市场出路。没有国内外统一且相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就无法保证城镇就业的稳定。频繁的农民城乡流动,算不上真正的城镇化。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向城镇的单项流动更会严重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和水平。 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即使真正实现了70%的城镇化率,还有30%的人口在农村。面对4.5亿的巨大农村人口数字,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任务依然会很艰苦,任何外力只能起到引导与推动作用。培育一代掌握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充分激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所在。 二、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科技潜力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特殊作用,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由于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在不断流失;其二,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当滞后;其三,部分劳动资料投入过度导致的环境污染;其四,传统农业资源持续投入导致的边际效益下降;其五,市场对农业新产品以及农村对新技术的巨大需求。 我国农业科技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是存在技术进步的多重需求刺激,另一方面 又表现出农业技术的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仅为48%,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80%~90%。如我们的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年年增加,不仅造成资源投入浪费,还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基础设施落后并不是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因,但由于基础设施投入的严重不足,急需利用科技要素来弥补。即有科技进步的强烈需求,又存在科技应用的巨大空间,农业科学技术成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最大潜力。 宏观上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利用农业部门得天独厚的,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系统推进农业技术转移和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引导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向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集中。综合多部门多行业技术集成,配套能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技术研究开发层面,不仅要重视无性繁育、无土栽培、生物无害、基因优选等种植、养殖领先技术的研发、推广,还要遵循和谐新农村的规划要求,创新、完善、应用、普及沼气、太阳能、沙石道路、绿色建材等适应不同农村地域特点的实用技术和适用技术。 三、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政策保障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村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农业低廉的原料资源流入城市,流入工业产业,农业为工业的发展付出巨大的代价,当工业得到足够积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工业会出现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趋向,最终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客观需求和经济条件。在2006年完全废止农业税的基础上,2009年新农村建设中最直接体现民生改善的10个方面,进展都非常明显,即:从硬件上讲,农民的饮水安全、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危房改造;从软件上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生活保障等民生改善状况均好于预期。2009年新建农村公路38.1万公里,总里程达333.56万公里,公路质量明显提高,87%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交班车;除西藏之外,大电网覆盖基本上做到了进村入户,电价比农网改造前明显降低;基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新有6000万农村人口有了饮水安全保障;1.4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教科书费和学杂费,中西部11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获得生活补助。中央财政下拨资金24亿元,免除440万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截止到2009年3季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农民达到8.33亿人,到11月底,4631万人获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在330个县展开试点,覆盖60周岁以上农村人口1500万左右。 在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中,实施农村五项文化服务工程,对于保障群众 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以知识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其中的农家书屋工程更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2007年、2008年,中央财政拨付6.2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2009年又安排13.954亿元专项资金与 各省市区配套资金共同推进农家书屋工程进度,以确保提前完成“2015年全国实现每一个行政村有一家农村书屋”的规划目标。目前我国已建成农村书屋30个,占全国61万多个行政村的近50%。 “贴近农村实践,满足农民需求,”作为农家书屋工程的科技图书组成部分,沈阳出版社组织出版了《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全套图书百余种,愿《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发挥出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技术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和谐新农村全面发展的预期作用。
序言第一章 认识乡村生态旅游 一、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 二、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与类型 三、乡村生态旅游具有怎样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章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经验借鉴 一、了解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经验第三章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模式 一、了解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 二、了解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第四章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规划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 二、搞好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第五章 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及创新 二、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关系第六章 乡村生态旅游的案例借鉴 一、村落型案例 二、农业胜景型案例 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型案例 四、养殖产业类型案例 五、种植产业类型案例后记
乡村旅游的显著特征是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性,旅游客源市场的都市性,旅游活动的乡村自然性和大众性。乡村旅游以乡村为旅游地,而乡村通常为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渔、副业)地域,因此又常有农村旅游、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多种相似的旅游称谓。2.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赫克特·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多年来,生态旅游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普遍认为国际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所作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界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加剧,都市人的生活节奏更快、精神负担也更重,加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明显特征是:①鲜明的目的性。旅游活动带有感受生态系统、接受生态教育的色彩。②旅游者的参与性。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活动,旅游者得到了生态体验。③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强调对旅游环境的保护。④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融合性。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共同推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意识。⑤当地居民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增加经济收益,也能从中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生态旅游的内涵争议较大,通常分为狭义的生态旅游和广义的生态旅游。狭义的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旅游地为原生态或环境保护完整的山野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者要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旅游过程具有参与性,对生态环境有保护和优化效果,当地居民得益。显然,这种生态旅游活动是一种非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广义的生态则强调生态旅游地具有特定的生态环境系统,旅游者能接受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不损害当地居民利益。因而生态旅游常以旅游地特征而冠以某种特定生态环境类型,如农业生态旅游、都市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这就使生态旅游向大众化方向延伸。3.乡村生态旅游农村生态旅游是以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指城市以外的地域。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城市、乡村的概念及地域都是稳定的。但在现今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范围迅速扩大的时代,作为乡村集镇的一些小城镇也不断向城市发展;通常认为城镇周边的乡村最合适发展旅游,而城市周边的概念则更难严格定义。
构建和谐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家书屋工程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本套《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本套丛书在策划过程中,本着实用性、指导性、通俗性的原则,内容涉及广泛。根据市场农业类图书的销售发行情况,选取了最受农民朋友欢迎的百种书目。丛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著者收集了大量资料,还特别走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并多次到农村乡镇进行实地调研,旨在最大限度地得到第一手资料。在此,谨向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专家、学者致以衷心感谢,并向本丛书的作者、出版者致以敬意和谢忱!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村生态旅游手册》:专家推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