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

(英)柯南·道尔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英)柯南·道尔  

页数:

200  

译者:

李耘,张芸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闲人》杂志上一篇名为《我的第一本书》的文章中, 柯南·道尔回顾了自己早年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青年作家的 奋斗历史。他提到一部手稿在寄给出版商的途中丢失,并夸 张地写道: 那件事糟糕透顶!出版商说他们从来没见过那部稿 子,邮局寄来无数的蓝色表格证明他们与此无关,从那 以后一直到今天,再也没有人听说过关于这部手稿的只 言片语。 这部作品就是《约翰·史密斯的告白》,一部含有“个 人——社会——政治”性质的小说。当时,柯南·道尔住在 朴茨茅斯郊区的南海,正着手打造自己医生兼作家的身份。 一八八一年六月,在爱丁堡大学学习五年之后,他拿到了医 药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在船上做了一段时间医 生,然后跟爱丁堡大学的同学乔治·巴德合伙开了一家短命 的诊所。一年后,柯南·道尔来到南海,在布什山庄一号赁 屋而居,下决心开始全新的职业生涯。“我租下了我能找到 的最中心的房子,”他给一个朋友写道,“成败在此一举。… 诊疗室里放着价值三英镑的家具,一张床,一盒牛肉干,两 个黄铜大盘子,上面有我的名字。” 虽然资历、精力和经验都不错,但柯南·道尔还是遇到 了不少挑战。人生地不熟,没多少钱支付开展事业所需的开 销。家中的情况也增加了他的压力。父亲查尔斯·道尔多年 来饱受健康不佳和酗酒成瘾的折磨,住进了一个柯南·道尔 称之为“疗养院”的地方,让本来就不稳定的家庭财政更加 不堪重负。作为已成年的儿子,柯南·道尔成了这个辛苦挣 扎的大家庭实际上的家长,责任时刻要铭记在心。“家道艰难, 对我来说也许正是一件好事,”他写道,“我自由散漫,虽精 力旺盛但有些鲁莽,做事不计后果,而现在需要的正是精力 和勤奋,我一定要努力才能达到目标。母亲那么出色,我们 不能令她失望。他的两个姐妹在葡萄牙做家庭教师,寄 回收入贴补家用。柯南·道尔也尽了一己之力,寄钱回家希 望能负担十岁的弟弟英尼斯的费用。他在写给家人的信中, 巨细靡遗地讲述了自己的努力和获得的成就。他常常一条一 条地列出自己的支出,以及从行医和写作中获得的收入。正 是这些信件,让我们了解到他是如何维系一份摇摇欲坠的事 业的。 到一八八四年,柯南·道尔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母亲, 在南海已经有一百户居民聘他为家庭医生,而且是唯_ 的。但在一八八二年和一八八三年,病人真是少得可怜,尽 管一八八三年有格雷沙姆人寿保险公司雪中送炭送来的一 笔体检生意,他主要还是靠写作挣得些额外的收入。从他 一八八二年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写 作收入并不丰厚,但已经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我们还得靠 文学为生——昨天我拿到了一篇摄影文章的校样——稿酬不 多,我敢说只有一个英镑。” 十年后,柯南·道尔彻底弃医从文,他把这个决定称为 “我生活中最为喜悦的伟大时刻之一”。但在南海时期,他只 能把自己的劳动和热忱平分给医学和文学。二者时而相辅相 成,时而水火不容。(“很难说哪一方面更受折磨。”后来他 开玩笑说。) 从学生时代起,柯南·道尔即开始创作短篇故事和诗歌, 时不时地给杂志投稿碰碰运气。其中一篇,在一八七七年末 一八七八年初寄给了爱丁堡著名的《布莱克伍德杂志》。这 篇《幽灵农场戈索普——一篇真正的鬼故事》未能发表,手 稿在杂志社的档案中尘封了几十年无人知晓。他第一篇成功 的作品受到了埃德加·爱伦·坡的强烈影响。作品名为《神 秘的瑟萨撒山谷》,发表在一八七九年九月六日的《钱伯斯 周刊》”上,稿费还不错,一共三个畿尼。“拿到那张小小的 支票,就像野兽第一次尝到了鲜血的滋味。”他在一次采访 中说,“不管我碰到过什么样的挫折——天知道挫折可真不 少——这证明我还有能力赚到金子,我的内心呼唤我再来一 次。”他的文章也开始发表了,有的是为了证明他的专业地位, 没有报酬,比如发表在《不列颠医学期刊》和《柳叶刀》杂 志上的;也有一些有稿费,比如在《不列颠摄影期刊》上的。 一开始投稿的失败,并没有打击他的信心。他跟《伦敦 社会》的编辑詹姆斯·霍格这样的人取得了联系,并从中受 到鼓舞。霍格是最早对年轻作家表示关注的编辑之一。至 一八八三年,刊登过柯南·道尔作品的杂志有:《一年到头》 《布莱克伍德杂志》《伦敦社会》《钱伯斯周刊》《法庭》《好言》 《青少年之友》。不过,真正代表柯南·道尔早期成就的,是 发表在《谷山》上的《哈巴库克·杰弗森的证词》。《谷山》 是英国最有名的文学杂志,由史密斯和埃尔德公司的乔治·史 密斯发行,一八四二年该公司由于出版了夏洛蒂·勃朗特的 《简爱》名声大噪。柯南·道尔的成功加固了他与编辑詹姆 斯·佩恩的关系。他对詹姆斯·佩恩仰慕已久,詹姆斯·佩 恩将他正式引入了伦敦的文学圈。 不过,成功也伴随着烦恼——当时像《谷山》这样的杂 志通行的做法是,匿名发表作者的作品。由于没有什么依据, 评论家们往往把柯南·道尔的作品当成罗伯特·路易斯·斯 蒂文森的:柯南:道尔为此喜忧参半。.喜的是斯蒂文森和爱 伦·坡都是他崇敬的作家,忧的是这对于打开自己的知名度 毫无帮助。一九。七年,在出版关于作家与写作的作品《穿 过神秘之门》时,柯南·道尔说:“那种惯例极其不公,它 堵上了年轻作者提升的全部道路。”《哈巴库克·杰弗森的证 词》让他认识到,短篇小说对于实现严肃的文学理想毫无用 处。“重要的是你的名字得出现在一本书上,”在一八八四年 四月写给家中的一封信上,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你 的个性,成功还是失败全在于此。”嘲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是柯南·道尔第一次尝试从短篇 故事作者向小说家的转型。从一八八三年的一封信中,看得 出他对这项冒险的信心与日俱增。作品的独创性也给了他信 心,虽然他还不太清楚这种独创性会带来赞美还是批评: 我为什么不能在文学领域有所作为?我很清醒…… 我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只要能够立足,它就会让我在一 群高手或庸才中脱颖而出。 但是,他的自信起伏不定,偶尔也会怀疑自己的写作技 能。一八八四年四月的一封信中,他向母亲承认: 有时我非常自信,有时非常不自信。我知道写短篇 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可我是否也能写长篇呢——是否能 让情节延长而不致弱化——是否能让人物的个性始终如 一——这些问题真是困扰我。 这部作品中,情节描写和人物塑造微乎其微,内容无非 是二十出头的柯南·道尔对时下争论的某些话题长篇累牍的 看法,借由约翰·史密斯之口来表述。他是一个五十岁的中 年人,由于病痛不得不在家休养一星期。这些看法大多以内 心独白的方式呈现,偶尔也通过史密斯与医生或其他人物的 对话来传达,但那些人物都可以视为他自身的一种延伸。《约 翰·史密斯的告白》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一位年轻作家的观 点和想法,这个作家,不久之后创作了文学史上最著名也最 令人难忘的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 一八八三年,二十三岁的柯南·道尔试笔《约翰·史密 斯的告白》时,已经卖掉了一部作品,引起了某些评论家 的注意。这就是《北极星号船长》,一个以他在北极的旅游 经历为基础的鬼故事。那年春天,他开始写《告白》这篇小 说,其间灵感突发写了那部突破性的《哈巴库克·杰弗森的 证词》——来源于玛丽·塞莱斯特号的神秘事件。可当 转过头来写完这篇小说寄给出版商后,手稿却从此销声匿迹 了。“不,我没有找到可怜的约翰·史密斯,”他给母亲写信道, “我后来想凭记忆重写,可手边的事情太多了。” 史密斯一生去过很多地方,经历过不少事情。现在,他 业已中年,因痛风而在寄居的房子里卧床休息。他的时间主 要用来交谈,对象包括他的医生、女房东、一位邻居和一位 退休军官房客;他也常常独自思考,各种各样的话题组成了 舟 这部作品的主题。疾病占据了他的全部心思,话题因此扩展 到对医疗、科学和人性的思考。作品中也不乏关于宗教的讨 论,以及各种各样跟文学有关的看法。 通过史密斯及其他人物,柯南·道尔彰显了自己的观念。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实际上很像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柯 南·道尔成长在一个严格的罗马天主教家庭里,虽然经济拮 据,母亲仍竭尽所能让他在英格兰北部兰开夏的史东尼赫斯 学校接受了良好的耶稣会教育。但就是在这所学校,他开始 跟伴随自己成长的教会决裂。“什么都比不上耶稣会教义那 么顽固不化。”他在自传《回忆与冒险》中写道: 我记得那时我还是个小伙子,有一天听到那位极端 的爱尔兰教士墨菲神父宣称,所有教堂外面的人必将遭 受天谴,我满怀恐惧地抬头看着他。从那一刻起,我和 那些引导我的人之间出现了裂缝。 虽然并没有成为一位无神论者,但他拒绝教会的绝大多 数教义和有组织的宗教本身,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跟他所受的 科学和医学教育相容的信仰。在写作《约翰·史密斯的告白》 时,他开始研究精神现象,最终在一九一六年接受了唯灵论 的学说。 《告白》的主题隐含着自传的性质,相关例证可以从正 文的注释中看到。柯南·道尔希望读者看到医生这一职业的 崇高性,虽然他也抨击医学知识的不完善之处,强烈批评 将现有理论视为不可动摇的科学体系的矫揉造作。除了对 巴斯德关于微生物和抗体的新观点的肯定,他还非常推崇 当时极富争议的进化论之类的学说。与那些偶尔从科学角 度反对这些学说的人不同,他更厌恶有组织的宗教的自负 和顽固——比起教会的陈规教条,他从医药的玄学中找到 了更为真实的宗教情感。他引用几十位思想家的言论来驳 斥教会的教义。书中,史密斯跟一位来访的神职人员辩论, 令后者愤然离去。这个情节可能源自柯南一道尔在南海的真 实经历。 史密斯虽已届中年,但他的观点和热情都属于一个涉世 未深的年轻人,因此在生活、社会交往和人性等方面还不够 成熟。柯南·道尔终身信奉书中的一些观点,但并非所有。 一九一○年,他给伦敦圣玛丽医院做了一次名为“医学罗曼 史”的演讲,相当谦恭地回顾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 在爱丁堡大学与同侪将科学视为世间万物的答案。第五章中, 史密斯又回到人性这个话题,称女性为“男性的补充”。如 果柯南·道尔当时持此种态度,他在后来的作品中却不是这 样描绘女性的。这也与他当时对母亲玛丽·弗利·道尔的看 法有所不同。他的母亲比起维多利亚时代的大多数女性,受 教育水平要高,个性和意志要强。实际上,在柯南·道尔有 了更多人生经验之后,他作品中的一些女主人公是非常独立 的。 一个更为重要的主题——帝国和民族,出现在第二章, 并且一直持续到全书结尾。柯南·道尔成长于大英帝国的全 盛时期,读了不少与此相关的小说,比如G·A.亨蒂的作品。 这个主题在他前面的作品中并没有涉及,但在这部小说中, 常常通过史密斯楼上的退休军官之口来展开。两个人都不好 战,虽然在一次虚构的俄国对亚洲的侵犯中,少校愿意甚至 是急切地想要诉诸武力。不仅是史密斯,连那位少校也用坚 定的言辞描绘了战争让人类付出的代价,以及帝国官僚主义 的愚蠢。小说中的史密斯,一个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殖民地的 人,深信殖民地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无论是它最好的方 面,还是最糟的方面。柯南·道尔还预见到在遥远的将来, 大英帝国不过是世界上四大势力中的第三位,不仅位于美国 之后,也位于中国之后。即便如此,在最后完成的第五章的 最后几页,作者还是为殖民地战争写了一首吉卜林式的赞歌 《迪克下士的晋升》。这首诗后来也出现在柯南一道尔的其他 作品中。 即便富于激情和理念,《约翰·史密斯的告白》仍明显 缺乏讲故事的技巧,而讲故事的技巧恰恰又在柯南·道尔后 来的作品中非常突出。这一点和十年后的《斯塔克·芒罗书 信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那部作品里使用了早期手 稿中的很多观点和情节。斯塔克·芒罗医生是一个闯荡世界 的年轻人,对于他的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大段描述,让人感受 到探索的乐趣,但在较为年长、被疾病所困的史密斯身上, 相同的描写则给人以卖弄之感。“你把好好的一堂讲座变成 了一堆故事,”歇洛克·福尔摩斯有一次向华生医生抱怨。 他自责在叙述一个案件的时候“迎合了大众的趣味”。根据 那个标准,福尔摩斯会更喜欢《约翰·史密斯的告白》,而 大部分读者则会被《斯塔克·芒罗书信集》的精彩描写吸引。 不管怎样,《约翰·史密斯的告白》为我们了解柯南·道 尔的早期生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而且至少也给了职业 作家一个重要的启示:他并不害怕放弃失败之作,也勇于在 其中找到日后可能有用的元素。从后来柯南·道尔对于《告白》 的评价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非常清楚这部作品的缺点。实 际上,他为此感到羞愧。在发表于《闲人》杂志上的文章中, 他又一次提到这部丢失的手稿,也许是为了警告其作品未来 的编辑者和研究者,他写道:“我必须老实承认,如果有朝 一日这部稿子再度出现——以出版物的形式,那对我的打击 会比它的丢失严重得多。” 那么,为什么他要费神去重写一部当时就心存疑虑的作 品?虽然他在回顾这部作品时有非常苛刻的评价,虽然他一 度抛弃了这部作品——出于未知的原因——但在完成重写工 作之前,至少他还是相信保留这部作品是有价值的,并且开 始着手重写。实际上,从他后来的作品(《斯塔克·芒罗书信集》 《穿过神秘之门》以及注释中提到的其他作品)中,我们可 以看到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是逐字逐句的照搬,这都跟他 对这部作品的贬低不相符。 对于柯南·道尔来说,《约翰·史密斯的告白》是一部仍 在写作过程中的未完之作。虽然柯南·道尔对于是否将其出 版考虑再三,但它肯定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作者如何成长为 一名作家,也给了我们足够的理由让它以出版物的形式再度 出现,即使这违背了作者的意愿。

内容概要

  1883年,柯南·道尔的第一本小说《约翰·史密斯的告白》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不,我没有找到可怜的约翰史密斯。”给母亲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虽然“手边的事情太多”,但他仍着手重写,足见作者对这部作品的喜爱。2004年,重写的一百五十四页手稿现身伦敦拍卖市场。经柯南·道尔产权会、柯南·道尔研究权威专家与大英博物馆三方联合鉴定整理,2011年,全球同步首发。  约翰·史密斯游历丰富、见多识广,年届五十的他,因为痛风困居在屋里。为了打发时间,他拿出纸笔,将自己年轻时的冒险、对历史的观察、对艺术的见解、对宇宙生命的思索、对帝国兴衰的预见,一一诉诸笔端。时空交错、思绪纷呈,迥异于传统的写作手法,堪称意识流小说先驱之作。  这部作品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一位作家的内心。这位作家,三年之后创作了文学史上最著名也最令人难忘的人物:歇洛克 福尔摩斯。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柯南•道尔 (Arthur Conan Doyle) 译者:李耘 张芸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英国作家,“侦探小说之父”,因塑造大名鼎鼎的歇洛克•福尔摩斯闻名于世。1883年,柯南,道尔的第一本小说《约翰•史密斯的告白》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不,我没有找到可怜的约翰•史密斯。”在给母亲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虽然“手边的事情太多”,但他仍着手重写,足见对这部作品的喜爱。2004年,重写的一百五十四页手稿现身伦敦拍卖市场。经柯南•道尔产权会、柯南•道尔研究权威专家与大英博物馆三方联合鉴定整理,2011年出版。本书前言、手稿说明及注释由乔恩•勒伦伯格、丹尼尔-斯塔绍尔、雷切尔•福斯完成。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手稿说明注释

章节摘录

版权页:日前人们跟南安普顿伯爵“谈论他的儿子,我接着说,你记得伯爵是怎么回答的吗?他说:如果上天觉得他是个聪明人,那我会负责钱的问题。特纳医生朗声大笑,简直像他开的最有营养的处方一样让人精力充沛。“他父亲这么智慧,他一定也很聪明。”他说,“不过我必须得快点走了,瞧瞧这个!”他给我看了一长串名单,“我得见完这所有人才能回家,再见!希望明天你会好一些。如果你一定需要刺激,可以喝一点威士忌或者白葡萄酒。”他关上身后的门,走了。听着渐渐远去的马车声,我想,现在有一个人正对这个世界做着数不清的好事。让我来算一算。如果他一天看四十个病人——对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来说这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那么一年就是一万四千六百人。如果他能工作三十五年——这也只是个平均数,那么经他查看和问诊的人数就有五十一万一千人。据我善意的推测,这半个百万的人中间,大部分都会从他的建议和处方中受益。一个快乐又谦虚的平凡人,在结束职业生涯时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善事,坎特伯雷大主教或梵蒂冈的教皇是否做过同样多的善事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能有机会研读这份手稿,有关福尔摩斯作者柯南•道尔的众多谜题就会迎刃而解。  ——劳瑟琳•库克(柯南•道尔藏品专家)


编辑推荐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柯南•道尔遗失手稿最新发现,超越时代的意识流小说先驱之作,《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创作原点。柯南•道尔创作福尔摩斯时所显现的非凡洞察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在《约翰•史密斯的告白》中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超越时代的睿智预言——有四个国家在未来将成为超级大国,在我看来,最有把握居于第一的是中国。拥有吃苦耐劳的居民,坚韧、节俭、聪敏,有恢弘的历史记忆作支撑,它必将重返万国之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 PDF格式下载



一直在找的书了,很喜欢,印刷,装帧的很好。不过希望亚马逊能够上架英文原版


我也是看了criminal mind 里面 reid和玫芙的定情之物 所以买来看看 还不错 了解一个不同的阿瑟柯南道尔


怎么说呢,对这本书我还是有点小失望,书比较小,内容也比较少,光前面的一些介绍还有后面的解释就占了一半,真正的内容只有一百六十来页,每一页的字也不多,可能是中文翻译的,所以并不是很有感觉,以后买本英文版的读读。


只看过这一套的翻译,个人感觉还不错,里面的备注很详细,很喜欢。


福尔摩斯迷,所以柯南道尔的第一部小说不得不买啊!


知道这本书是看犯罪心理的时候它被当做定情的一本书,就好奇的想去看看,想买英文版本的但是相比之下太贵,于是买了这本。


冲着爵士大名来的,不过真心没太看懂……


封面的那个噱头太唬人了,反正买了后悔,如果是非常非常狂热的福尔摩斯迷,也许可以一买。


这本书是从犯罪心理里得知的,兴起,准备看看。


柯南.道尔的早期作品真的是福尔摩斯喜欢的风格


这本书没有福尔摩斯,没有破案,柯南道尔也是我喜爱的作者,福尔摩斯一本也没落下,但是这本书,我感觉作者只是在谈论人生而已


超好看!不得不说,柯南道尔先生对有些问题思考得很深入


新书,正版;里面有很多经典句段,耐读,还有那句有关于中国的著名论断,不读可惜;觉得柯南道尔不仅是个写侦探小说的作家,还是个有思想的半哲学家;值得购买。


很是满意,从犯罪心理第八季13集了解到的这本书


发货很快,快递员态度很好。


读起来很乱的感觉


很精致,不错 啊


柯南·道尔首部小说,当然要买


读柯南道尔,是一种品质


道尔的意识流小说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


约翰·史密斯的告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