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看盘与操盘技巧

夏俊 北京琼版图书经销部(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北京琼版图书经销部(海南出版社)  

作者:

夏俊  

页数:

22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只有读懂了盘面表达出来的市场语言,才能把握股市的脉博,掌握赚钱的良机。  形态和指标本身不是真正的结果,关键在于利用技术分析结果,捕捉主力机构动向,了解主力机构的动机和目标,决定自己的操作,进行真正的“博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看盘技巧(上) 第1章 看盘前的准备工作 第2章 大盘与个股动态之看盘技巧 第3章 分时走势图之看盘技巧 第4章 盘中各时段之看盘技巧 第5章 多、空力量之看盘技巧 第6章 判断资金流向之看盘技巧 第7章 价量关系之看盘技巧 第8章 每笔成交量分析之看盘技巧 第9章 趋势切线之看盘技巧 第10章 江波分析法之看盘技巧 第11章 短线盘口分析之看盘技巧 第12章 掌握指标股之看盘技巧第二部分 看盘技巧(下) 第1章 从换手率找异动股之看盘技巧 第2章 主力收集型新股之看盘技巧 第3章 判断股票热点之看盘技巧 第4章 突发性利多利空之看盘技巧 第5章 确认顶部与底部之看盘技巧 第6章 掌握盘中买卖点之看盘技巧 第7章 掌握反弹波买卖点之看盘技巧 第8章 动态跟庄之看盘技巧 第9章 判断庄家进出之看盘技巧 第10章 识破庄家骗线之看盘技巧第三部分 操盘技巧(上) 第1章 掌握大盘走势之操盘技巧 第2章 牛市行情之操盘技巧 第3章 熊市行情之操盘技巧 第4章 盘整行情之操盘技巧 第5章 猴市行情之操盘技巧 第6章 除权行情之操盘技巧 第7章 基金高出低进之操盘技巧 第8章 波段进出之操盘技巧 第9章 缺口应用之操盘技巧 第10章 巧用黄金分割率之操盘技巧 第11章 新股上市首日之操盘技巧 第12章 新股短线套利与中线投资之操盘技巧 第13章 短线止蚀之操盘技巧 第14章 及时兑现阶段利润之操盘技巧 第15章 长空短多之操盘技巧 第16章 寻找“安全线”之操盘技巧 第17章 关卡突破之操盘技巧 第18章 反弹博利之操盘技巧 第19章 瞄准龙头之操盘技巧 第20章 避免被套之操盘技巧 第21章 解套为胜之操盘技巧 第22章 捂股不放之操盘技巧第四部分 操盘技巧(下) 第1章 庄家常用之操盘技巧 第2章 跟踪庄股之操盘技巧 第3章 巧骑“黑马股”之操盘技巧 第4章 捕捉热门股之操盘技巧 第5章 寻找中长线牛股之操盘技巧 第6章 选择潜力股之操盘技巧 第7章 短线异动快速选股之操盘技巧 第8章 中报或年报前后之操盘技巧 第9章 大扩容时期之操盘技巧 第10章 涨跌幅制度下之操盘技巧 第11章 箱形法之操盘技巧 第12章 金字塔形进出之操盘技巧 第13章 过剩法与摊平法之操盘技巧 第14章 三分法之操盘技巧

章节摘录

  股票市场是一个投机的市场,进入股市的股民大部分是想做投机的,都希望能够在短时期内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很多股民都有紧跟市场炒作热点的习惯。炒作热点就首先要确定当前的热点及将要出现的热点。 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上市公司也从最初的老八股发展为1300多家。以前的齐涨齐跌的单一景象很难出现了,而是以一些板块炒作的新形象出现,即使大势很好,也有很多股票不涨,甚至下跌;有时大势平平,一些板块却照涨不误。主要原因就是市场上股票太多,而相对的资金量却较少,很难炒作全部股票,而以部分个股作为炒作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投资者就要分析当前的热点进行炒作。 热点总是以板块出现,个别股票的炒作是不会形成热点的。板块一般分为:1.一线股、二线股、三线股,它是以股价的高低、业绩的好坏来划分的;2.各个省及地区为一个板块;3.以一个行业为一个板块:4.以流通盘的大小划分板块,像国企大盘股等;5.一些政治因素等造成的一些特别板块,如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炒作等。 在整个股市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以某一个板块为主角进行炒作,带动大盘的上涨。这些股票非常活跃,人气旺盛,聚集了市场上大量的资金。 同时这些股票也是最容易获利的,而其他个股则相对平稳,股性呆滞且上下波动幅度很小,投资者是不容易获利的。这就需要我们投资者在选股时,认真研究当前的热点,踩准节奏。 热点板块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总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基本面上进行分析来说:1.政治经济形势,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的重大政治事件使得两地市场与回归有关的股票都涨幅巨大;重庆成为直辖市时,所有重庆本地股,包括四川的部分股票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板块,被猛炒了一段。2. 业绩收益分析,比如1996年下半年及1997年初的炒作,主要是由业绩股带队上扬的。当时所有业绩好的高价股都涨势凶猛,尤其是两地龙头股—— 四川长虹和S深发展A——涨幅都超过100%。3.行业归口分析,比如国家确定把城镇住宅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突破口之后,完全有可能形成一波轰轰烈烈的地产股热。 一个板块其成为热点是有天时地利的:1.重组题材丰富。当时我国的经济改革重点是抓大放小,搞活大中型企业,壮大企业规模,这就为三线股提供了契机。进行资产置换,产业调整,以便改善业绩,与此同时部分有实力的公司,想利用二级市场融资的有利条件,通过收购等手段,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2.低价股股价绝对值较低,只有几元钱,上升空间较大,做好了能获得几倍利润的准备。如沪市的国嘉实业股价从5元一直炒高到 47元,涨了近10倍。 一个主题股或一个热点板块形成过程中,盘面上会形成以下特征: 1.个股或整个板块的成交量明显地连续增加。 2.股价的波动明显增大。收盘时经常有人拉尾市或打尾市。 3.某一个股或板块的股价走势配合换手率的增加开始由弱转强。大盘跌,个股不跌;大盘涨,个股涨势超过大盘。这类个股和板块极可能成为市场热点。 在分析股市热点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热点酝酿的过程就是庄家资金介入的过程,一般来说,热点酝酿的时间越长,它所能够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或者持续的时间虽不长,但主题股股价上升的幅度较大。 第二,股市不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热点板块,如果市场出现多个热点同时疯炒的情况,要留意大盘是否在走最后一浪。当新的市场热点形成时,旧的热点会逐渐冷却。 第三,市场热点转移过程中,大盘往往有一次幅度不小的调整,以利于庄家机构调整持仓结构。在操作上,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某热点时,马上寻找相似的股票,从中寻股建仓。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看盘与操盘技巧 PDF格式下载



奢侈男人


受益非浅,好书。


前一段时间买了几本书,到现在也就看了两本,其他的拿回来大概翻了一下,就没看的欲望。一般情况下,个人也是从其他读者的评论中,看哪些书的好评论多,再加上在目录中看的内容适合就买。现在,个人把自己的一些看法说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参考意义。(1)看盘细节:全新的股价走势分析方法这本书个人看完了,推理比较多吧。感觉很有道理。有些内容还真的蛮好,不过好像有点深奥,需要反复琢磨才弄明白。(2)短线经典——伟龙精细看盘没有看这本书。其实也不知道里面在说什么,因为图片太多了,本人不喜欢看那些“事后诸葛亮”之类的书。不过图片的前面似乎有些内容(不多),以后实在没东西看时再看吧。(3)散户操盘赢招——股市实战丛书这本书也是新的,不打算花时间看。可能技术指标方面的知识多了吧,而这些以前我也看了。本来在网上看的,好像技术指标讲解不多,实际上好像有。(4)黑马红颜——十天50%图片也比较多,我想我也可以拿一些股票以前的K线来出书了。呵呵(开玩笑的)(5)短线狙击手网上好像对这本书评价还不错吧,个人不作评价,毕竟作者写书也不容易,大家还是支持一下吧。可能是心理方面比较多,有空一定看,现在还是看些实战的。(6)看盘与操盘技巧这本书中内容和第一个有些差不多,也有分析,还行。不过建议大家多学习,仅有这些知识根本就应付不了。以上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我想不管作者写的如何,大家还是给予中肯的意见,写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仍然给予作者鼓励吧。毕竟大家都需要生存的。


刚买来,看不不是很懂,不过对股票很感兴趣,慢慢研究里面的道理吧


具体介绍了 各种线性的 技术分析 还不错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好书,技术分析得很好。


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对于刚入市的人有启蒙的意义。


当当网送书很及时,如果能够保证一直是免费送书,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这买书的,因为我也是在上面第一次尝试了一下,感谢当当网。另外,书是替别人买的,真抱歉没有什么评价可以讲,不过开卷有益,相信总会有收获。


很好的书,很基础的东西。


看似很浅,实际上是经验总结,比较短合中国国情,大多数是争对日内交易来结的.比较适合盘中买进卖出.


不错!使用性较强!!!!!!!!!!!!!!!!!!!!!!!!!!!!!!!!!!!!


本书通价易懂,是股票新学者的一本必备书,此书让我受益非浅


不错,值得一看不错,值得一看不错,值得一看


买回来看几眼就觉得实在没什么用,想提高操作水平看它没多大用处.


本书写得内容大浅了.图大少.希望分析深刻点


不错,书的质量还行!送货很快!很满意!


用得上的不多


内容很空洞,没有多少的实际价值!可能是一本好书,但是我觉得不太适合我!


缺少图形的展示


没什么确实的意义,书中内容一般


还可以,只是不是今年的,有些具体问题写的不够深,有一笔带过的感觉,让人想要知道的问题却没说清楚。


基本上是纯文字,体系混乱,很难真正理解


此书购买后翻阅时发现是新手入市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丛书。书中理论性强,实用性差。太一般。


此书属于东拼西凑的,浪费纸张,完全外行的人看看也是可以的。


一般的股票读物,象大多数读物一样,属于拼凑型,凑来凑去的...


用处不大!


今天已经看完,发现没有太多指导意义最令人生气的是所列数据、所举事例都是十多年前的了而且,内容竟然可以看出来是东拼西凑、剪贴在一起的……于是,结论为,垃圾食品,不宜食用……


耽误时间浪费金钱


什么东西


看了一定亏


东抄一句西抄一句,空洞的条款,没有实际价值


很烂,要是在书店肯定不买.水平太一般了.我一般不做什么评论,可是这本书让人有种受骗的感觉,有点气愤,所以必须说两句.


难看,如果在书店里翻一翻是不会买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