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课堂教学启示录

张主方 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张主方 编  

页数:

224  

前言

  我有幸捷足先登,阅读了本书的部分内容,不禁使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篝火,却可以释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的热量”。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回顾上海第二期课程改革,当教师打开物理新教材,其情境一问题一活动→应用的编写思路,生动活泼的彩图,耳熟能详的典故,丰富多彩的信息,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但执教伊始,却发现许多新的问题:新教材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擅长的接受式教学方式产生很大的反差,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步履艰难;新教材浅显、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与教师已熟悉的以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高难度为特征的物理学科教学内容有较大反差,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困难重重;物理新教材注重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引入了DIS实验系统,它一方面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教师已掌握的传统实验的器材、方法、过程带来冲击,造成教师的不适应,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同样面临困难……如何解决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成为物理学科推进和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关键,而解决途径之一是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总结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并通过有效的渠道供广大教师参考、共享。  《现代物理课堂教学启示录——案例与反思(高中物理)》汇集了高中物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材改革的优秀物理课堂教学案例和他们的实践反思,对认识新教材、研究新教材、实施新教材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相信本书能为广大物理教师设计和组织物理课堂教学、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内容概要

  课题化学习和现代教学技术的结合,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原来的怕学变成愿学,从愿学变成乐学,又从乐学变成会学,逐渐形成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

书籍目录

一、运动的图像描述二、力的合成三、力的分解四、物体的平衡(一)五、物体的平衡(二)六、牛顿第二定律七、超重与失重(一)八、超重与失重(二)九、牛顿第三定律十、反冲运动火箭十一、向心力十二、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十三、万有引力定律十四、简谐运动十五、单摆十六、共振现象十七、机械波的产生十八、波的干涉十九、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十、机械能——功二十一、动能二十二、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二十三、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章节摘录

  但其中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本节课的引言虽然用了录像并与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还不够特别。我至今仍对陆伯鸿老师所举的一个例子记忆犹新,例中的老师就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一种心理,显得别具一格。同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以及准备中的疏忽,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首当其冲的就是教案的撰写不规范,三维目标写的不准确;即使是本节课中成功的地方也做得不到位。例如学生在展示自制手电筒的实验中,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以致于下面的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应该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手电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这样效果就会好得多;而且学生所展示的小制作太片面,所反映的只是完全失重这一特殊情况。再者,DIS实验设计得也不够好,因为软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我解释得不够清楚,所以学生对时间轴下方的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不能够正确理解,因此该实验需要改进。还有一个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即学生已经在黑板上写出了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重与失重的过程,我也校正过,就不应该在幻灯片上再重复这样一个过程,这样既显得累赘也浪费时间;而且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叙述当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怎样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也做得不到位。例如,学生实验的任务书设计得不太好,缺乏思维的严密性,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除了匀减速和匀加速之外还应该加入匀速运动,这样才能显示一个完整运动的过程。而且表格的后面若补上几栏,会显得脉络更清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所以应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给学生课后做,例如课堂上学生提到了过山车,可是过山车的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直线运动,因此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留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去挖掘。除了训练思维以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一种切身体会,例如可把电梯中重物视重的变化的FLAsH换成录像,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课堂教学启示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