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007-7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邹逸麟
387
无
本书初版于1993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重印了一次,重印时对内容并未作任何修改,只是改正了一些错字。自初版问世以来的十年里,本书不仅是不少高校“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程的基本教材,还成了报考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所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我总觉得作为中国历史地理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本教材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所以当我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总要求同学对本教材提出意见,希望有机会能作些修订工作。多年来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太少,而这正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二是所附地图太少,特别是自然和疆域部分,没有地图光看文字,弄不明白,而同学们又没有条件去查阅许多地图。
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简史第一节 当代历史地理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二节 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第三节 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第一节 三四千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第二节 三四千年来气候的变迁第三章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第一节 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第二节 草原和荒漠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第三节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其影响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第三节 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湖沼的历史变迁第五章 海岸线的变迁第一节 辽东湾海岸第二节 渤海湾海岸第三节 苏北海岸第四节 长江口海岸第五节 杭州湾海岸第六章 沙漠的变迁第一节 我国东部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沙漠的形成和变迁第二节 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沙漠地区的变迁第七章 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及其周边民族第二节 先秦时期华夏诸国的疆域第三节 秦汉统一王朝疆域的形成和变迁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疆界的变迁第五节 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第六节 宋辽金时期各分裂政权的疆域第七节 元代的疆域第八节 明时期中国疆域第九节 清帝国疆域的形成--中华帝国最终疆域的形成第十节 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国土的沦丧第八章 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第一节 秦统一前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第二节 郡县制的确立第三节 州郡县三级制的确立与解体第四节 道路制度的出现与演变第五节 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第九章 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第一节 战国至两汉时期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第四节 宋辽金元时期第五节 明清民国时期第十章 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地域差异第一节 我国北部农牧界线的历史变迁第二节 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的历史变迁第三节 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其变迁第十一章 历代工矿业的分布和兴衰变迁第一节 丝棉织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二节 雕版印刷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三节 造纸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四节 陶瓷业的地理分布及共变迁第五节 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十二章 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历史变迁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城市和交通第二节 秦汉时期全国交通--城市体系的形成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城市交通路线格局的变化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城市体系的重建与发展第五节 宋辽金时期城市重心的南移与商业市镇的出现第六节 域外交通的历史发展第十三章 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第一节 文化重心区的分布、转移与政治、经济关系第二节 方言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的地理背景第三节 社会人群的地域差异
如上所述,宋时鄱阳湖西南岸在松门山东端至瑞洪镇一线上。由于唐以后赣江下游主泓西移至吴城附近经北湖入长江,南昌东北的赣江三角洲发展缓慢,鄱阳南湖就逐渐向西南方向扩展。至清初,松门山以南陆地相继沦入湖中,松门山及吉州山也变为湖中岛屿。吴城附近的赣江三角洲从唐末以来逐渐发育。清代后期以来,吴城赣江鸟足状三角洲发育已相当良好,使松门山又与陆地相连。 近千年来,鄱阳北湖由于长江倒灌、顶托等因素,造成大量泥沙在北湖沉积,使湖面萎缩、干涸,水束如带。而鄱阳南湖则由赣江南支、抚河和信江西大河汇合形成东南-西北向的湖底河床,其自然堤被分隔成东北、西南两个萎缩湖面。近几十年赣江中、南支泥沙超过北支,赣江的口外沙洲向东北延伸,鄱阳南湖西南部湖面逐渐缩小,而抚河、信江西大河三角洲也向北推进,使鄱阳湖自南向北逐渐萎缩。 五、太湖水系 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西起茅山、天目山,南至杭州湾。考古发掘证明,在太湖湖底普遍分布有新石器时代遗物和古脊椎动物化石,说明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的低洼平原。随着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而沿海地区泥沙的堆积,又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最终形成了水面辽阔的大型湖泊,即先秦地理著作中所记载的震泽(具区)。太湖水源主要来自发源于茅山和宜溧南部丘陵的荆溪和导源于天目山的苕溪。唐以前长江部分水流也通过胥溪合苕溪汇入太湖。古时太湖由淞江(今吴淞江)、娄江(流路大致上为今浏江)和东江(大致经今澄湖、白蚬湖一线东南人海)分泄人海,合称三江,即《禹贡》所谓“三江既人,震泽底定”。随着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和沿海边缘地区泥沙堆积而抬高,碟形洼地发育愈甚,向东泄水道也由此逐渐淤浅。反过来又加速了太湖平原的沼泽化。因此与太湖平原进一步沼泽化同时进行并互为因果的是三江的逐渐淤浅。公元5世纪时松江下游已“壅噎不利”,排水不畅。大约到了唐代,娄、东二江即已淤废,时人已难以确指故道所在。但太湖分三条水道人海的格局未变,如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里讲除了松江外,还有昆山塘(今娄河)、常熟塘等。以上太湖的三条泄水道中,以吴淞江为主干。唐宋时代的吴淞江大体上在今嘉定区黄渡、江桥一带与今道分出经西虬江、虬江(即旧吴淞江)、虬江路,在今复兴岛附近,截过范家浜(今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的黄浦江),经浦东新区高桥镇南的老界港、东虬江、北虬江一线,至今顾路一带入海。 当时的吴淞江是一条深阔的大江,所谓“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南北两岸的“塘浦阔者三十余丈,狭者不下二十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两岸众多支流汇入吴淞江后,江面浩瀚,在当时上海地区最早的海上贸易港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区旧青浦)以东江面呈一喇叭形,海面称华亭海,海潮自吴淞江口至此形成涌潮。宋梅圣俞的《青龙海上观潮》有“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之诗句,是对当时吴淞江口宽阔、涌潮的生动描述。 ……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初版于1993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重印了一次,重印时对内容并未作任何修改,只是改正了一些错字。自初版问世以来的十年里,但是我总觉得作为中国历史地理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本教材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所以当我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总要求同学对本教材提出意见,希望有机会能作些修订工作。多年来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太少,而这正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二是所附地图太少,特别是自然和疆域部分,没有地图光看文字,弄不明白,而同学们又没有条件去查阅许多地图。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