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效应与规则
2010-4
上海教育出版社
汪洋
126
世博会自1851年拉开历史帷幕至今,凝聚着全世界的智慧与梦想,留下了人类进步的足迹。世博会始终是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也是新思想、新概念的孵化器。从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缝纫机、电梯、留声机、电话、电视、电影、空调、汽车、飞机到推动时代前行的蒸汽机、发电机、原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机器人、航天飞行器,乃至于当下最流行的生物技术和环保科技,它们或是因参加世博会的展示而闻名天下,或是在世博会上应用而得以示范推广。从最平易近人的T恤衫、蛋筒冰淇淋、花生酱、热狗、华夫饼干、可口可乐、麦当劳到令人瞩目的印象派、立体派、新艺术、装饰主义,世博会包罗万象。百货商店、现代旅游、主题公园、游乐场、度假村的缘起均与世博会紧密联系,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奥赛博物馆、金门大桥、原子塔这样的经典建筑,不会忘记“思想者”、“格尔尼卡”、“蓝色的多瑙河”等伟大的艺术品,它们皆因世博而诞生,凝聚着人类伟大的才智。 世博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不仅仅是芝加哥、大阪等城市的活力凝聚,它还让伦敦、巴黎、纽约这样的城市获得了新的拓展空间。人们常将世博会比作经济、科学和技术的奥运会,就影响力而言,它的作用可能比奥运会更大,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千千万万个体的命运常常因之而改变。 20世纪60年代起,世博会更多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多届世博会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反思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探讨发展与进步的真正意义。世博会愈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诉求,在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不忘人文因素,在交流碰撞中观照人文情怀。
《世博效应与规则》通过对世博会发展进程的梳理与总结,详细分析了世博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文化效应,进而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效应下的世博会国际管理组织及国际管理规则的发展成就,为世博会的生存之道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汪洋,博士,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上海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广告传播与营销、会展传播与经营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前言国家工业展的经验积累/2第一届世博会的诞生/3世博会的发展/6世博会的未来/9世博效应与国际规则/11第一章 世博经济效应庞大的资金投入/14令人瞩目的商业性收益/18从城市改造到区域经济的崛起/23世博会与旅游在互动中绽放光彩/26第二章 世博文化效应展示中获得自信/30交流中满足需求/33娱乐中体验快乐/36激励中获得教育/40第三章 一部国际规则的呈现时代的选择/46世界的呼唤/48从“永久性委员会联合会”到“柏林外交会议”/52《国际展览会公约》的缔结/54二战之后三个《议定书》的签署/56现实的尴尬与两个《修正案》的出台/59第四章 一个指挥机构的努力BIE的诞生与成长/64BIE的职权/69BIE的组织构架/71BIE的运行机制/74第五章 世博参与者具体规则的解读关于最基本问题的回答/78关于主办方的申办与运作/79参展方如何参展/85争端的解决方案/89第六章 在规则下生存展示理念的选择/92展示手段立体化/98参与者的多元化/101规则下的生存之道/106参考文献/109附录1、2、3、4/111
19世纪末期之后,世博会的举办频率加大,各国争办的情况愈演愈烈。根据国际展览局的统计,从1851年至1933年,全球共举办了21届综合性和专业性的世界博览会。根据《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2007年)一书作者的收集和统计,1851年至1933年间共举办了74届博览会,自国际展览局正式协调博览会之后的1935年至2005年间共举办了49届(包括2届园艺博览会)世博会。除此之外,2006年中国沈阳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2008年6月14日至9月14日西班牙的萨拉戈萨市又举办了最近一次的认可类世界博览会。至今,已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和中国等十几个国家二十几个城市举办过不同类型世博会。在这些世博会举办者中,成绩卓越者多为世博会大国。从举办国家来看,从1853年开始至今,美国共举办过近80届国际性的或区域性的世博会,其中大规模的国际博览会就有13届之多,是世界上举办世界博览会最多的国家。从举办城市来看,法国首都巴黎先后七次举办世博会,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举办世博会次数最多的城市。从历届世博会所取得的成就来看,1939年纽约世博会占地面积最大,达到500公顷;1970年大阪世博会观众最多,达6500万人次;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为170个,投入资金也最多,达102亿德国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