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

柯森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柯森  

页数:

168  

内容概要

  我们正身处一场标准和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之中。这场发端于20世纪后期的改革运动,在进入21世纪之后,在不少国家获得了新的动力,并通过在课程、评价、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教学环境等领域内的努力变得更深入和系统化;在试图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课题或问题。显然,这是一场处于现在进行时态的运动。它并非只是历史学家感兴趣的对象,更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取向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需要面对的现实。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敦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仟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著有《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的挑战》、《课程的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柯森,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广东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常务理事。1988年和1992年曾先后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和林肯总校做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别教育与区域教育研究、教育专题比较研究、比较课程研究等,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等教育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并有多部教育论著、编著和译著出版。

书籍目录

导言一、标准和基于标准的改革的兴起与问题(一)主要的诱因或诉求(二)多样的形态与问题二、相关研究的视点和视域(一)关于标准或“课程标准”的研究(二)关于课程实施和课程标准实施的研究(三)关于基于标准的改革的研究三、本研究的界定(一)研究对象与目的的限定(二)研究方法的设定(三)研究的框架第一章 课程标准的定义、起源与演进一、课程标准的定义:三种基本方法(一)演绎性课程标准定义(二)归纳性课程标准定义(三)开放性课程标准定义二、课程标准的起源与演进:历史的考察(一)课程标准的起源(二)课程标准文本内容与结构的演进第二章 课程标准体系及其基本结构与品质一、课程标准体系的规定性(一)“标准族”与“标准体系”(二)课程标准体系的特定性二、课程标准体系的基本结构(一)学科课程标准体系的类型结构{二)学科课程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三)学科课程标准体系的类型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三、课程标准的品质及其意义(一)课程标准的品质:比较分析(二)课程标准的品质与实施:三个文本的际遇(三)意义:来自课程标准案例分析的启示第三章 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质与形态选择一、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质(一)作为文本向实践转化的课程标准实施(二)作为一种公共系统化过程的课程标准实施(三)作为一种变革过程的课程标准实施二、课程标准实施的不同形态或类型(一)从目标或计划确定及实施的方式出发所做的分类(二)从与文本计划的关系出发所做的实施形态或类型划分(三)从变革的复杂性或实施的程序出发所做的类型或形态划分三、课程标准实施类型或形态的选择《一)选择的意义(二)选择的基本出发点:寻找最大的合理性(三)选择的主要策略第四章 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维度一、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几种典型的分析框架(一)基本要素分析框架(二)联动性分析框架……第五章 课程标准实施的行动框架与策略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几种典型的分析框架  课程研究者基本上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对课程标准实施这一特定问题做出反应的。不过,关于课程实施与课程变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就已出现。事实上,许多关于课程实施和课程变革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讨,这为我们分析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多种可供参照的分析框架。  (一)基本要素分析框架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课程研究者还是其他国家的课程研究者,当他们意识到课程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得到实施时,他们都会进而思考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反应,但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会因为思考者视角和眼界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这里所概称的基本要素分析框架就是一种从基本要素层面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确定和陈述的分析框架,它被课程研究者和课程实际工作者普遍应用。在这里,谨以我国最早出版的两本课程论专著中的有关论述来说明中国课程论学者在课程实施问题上的“早期”反应,也借以说明基本要素分析框架的特点和意义。  陈侠在1989年出版的《课程论》中论及了课程实施问题,并指出影响课程实施的两大因素,即一系列的“人”和“物”,如教师与教材等。在同年出版的另一本课程论专著《现代课程论》中,钟启泉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对课程标准工作、课程编制工作、课程实施工作和课程实施条件工作等做了具体、明确的论述,并从比较角度对有关主要国家的课程实施概况做了详尽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其中,他在论述课程实施条件时认为,“要考虑种种的人、物、财的条件,要有整顿、充实、提高这些条件的工作”。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