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2011-4
长春出版社
朱昌元
199
《名师成长丛书》这套丛书反映了名师培养工作站在高端学科带头人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是对创造性师训方式的探索和总结。他们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视野的开阔、教学观念的变革、思想境界的提升。这套丛书的定位在展现“成长”。书中最感人的也是这些新生代优秀教师回忆各自成长过程的部分。《语文——生命栖息湿地》为其中一册,反映了朱昌元老师30年语文教育和研究的历程和心得。从从初为人师,到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直至浙派语文的代表人物;从对语文教育的感性体验到理性研究;从孜孜不倦的自我研修,到对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语文——生命栖息湿地》再现朱昌元老师生动而丰富的语文人生。其中,描述在香港“支教”的经历和在未名湖畔的研修,尤其令人大开眼界。
朱昌元,浙江金华人,文学学士,教育硕士。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兼高中语文教研员、金华市人民政府督学。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金华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硕士。2006年受教育部选派赴香港担任中文学科教学指导,荣获“香港与内地教育交流与协作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要社会兼职有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和案例150多篇;出版专著《穿越语文丛林》和《品味语文》,前者收入“浙派名师丛书”;主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中学古诗词曲鉴赏辞典》及金华市地方课程《锦绣金华》《婺文化读本》等教学用书二十余部。
成长:平凡的足迹初为人师向往远处的高山在香港“支教”的日子读书:心灵的滋养黯淡的精神底色迈进浙江师范大学不惑之年重“回炉”在未名湖畔研修研究:成长的“助推器”偏于感性的赏析“自有文字以来第一书”“以至诚的话语报答生命”驿路梨花处处开“含泪的微笑”正面层进与曲线迂回“悦”读与“裸”读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让安泰重回大地的怀抱偏于理性的研究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空间的拓展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的意义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的途径香港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沙龙式”研讨寻找属于自己的课堂山高可有客行路课堂:用“心灵”耕耘从“规矩”起步文本研习阅读教学的路径“放胆文”和“规矩文”追求个性课堂横看成岭侧成峰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贾生才调更无伦“坡公第一首记文”与日月兮齐光烛照“灵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拈花散香言文合一,触摸灵魂温和的文字,温暖的情怀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后记
成长:平凡的足迹 初为人师 1978年的初秋,一个江南农村的懵懂小子,迈进了浙江师范大学的门槛,成为中文系的一名学子。 四个春秋,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日未出而作,日已落未息,在充实而自由之间转眼就过去了。 1982年的夏天,我带着简单的行李,大约还是上大学时的用品,一个脸盆,一个铺盖,还有一只小箱子,里面装了一些值得随身携带的书籍,走进了金华市第一中学的校门,拿起了高中语文的教鞭。 到上世纪80年代,金华一中已是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名校,学校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喜欢自称是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它的前身是金华著名的丽正书院,如果续上这一段历史,那渊源可就远了去了。 金华一中以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哺育过许多后来卓有成就卓然成家的名人,像我国新闻学创始人邵飘萍,诗坛泰斗艾青,明史专家吴晗,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经济学家千家驹,书画大家张书旗、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著名的诗人作家、文史大家外,校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应该不在两位数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