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

于今昌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作者:

于今昌  

页数:

150  

字数:

165000  

前言

  在美丽的地球家园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正浩浩荡荡地前行,它们旅途中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危险;在广阔的天空中,一只雄鹰正展翅翱翔,它锐利的双眼机警地搜寻着地面的猎物;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一群藏羚羊为了逃脱猎人罪恶的枪口正在飞奔;在大海的深处,凶猛的鲨鱼正在用它敏锐的嗅觉搜寻海洋里的猎物……它们不仅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维持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加之人类的过度捕杀,许多动物已濒临灭绝。动物同样也是地球的生灵,同样需要我们以博爱之心去对待它们。要善待它们,首先必须了解它们,这就是《科学揭秘动物世界》的出版宗旨。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从图片中汲取印象,从常识链接中扩展见闻。无论是藏在深海的贝母,还是徘徊在天际的雄鹰,都会在这套科普丛书中展现它们的精彩。科学揭秘动物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为我们找到了了解自然、揭示自身奥秘的金钥匙。《科学揭秘动物世界》共六卷,分别介绍了鸟类、鱼类、海洋类、哺乳类、无脊椎类、两栖爬行类动物。丛书不仅篇幅精练、文字优美、插图生动、知识链接画龙点睛,更难得的是铺陈了若干动物故事,将严肃的科普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娓娓道来,以全新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动物的生活方式、生存策略与习性特点,以及尚未破解的一些神秘现象,生动地展示了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灵怎样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大自然索求自己的生存空间,演绎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的过程。《科学揭秘动物世界》系列丛书由科普作家精心编撰,吸收前沿知识,所选资料翔实准确,文字简洁生动,通过生动的故事、翔实的例证、具体的数据来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使读者能够快乐阅读、轻松学习,是青少年读者了解动物世界奥秘的最佳读物。

内容概要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鸟类》共六卷,分别介绍了鸟类、鱼类、海洋动物、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动物。丛书不仅篇幅精练、文字优美、插图生动、知识链接画龙点睛,更难得的是铺陈了若干动物故事,将严肃的科普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娓娓道来,以全新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动物的生活方式、生存技能、行为策略,以及尚未破解的一些神秘现象,生动地展示了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灵,怎样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大自然索求自己的生存空间,演绎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的过程。

书籍目录

鸟类的家族
我国鸟类知多少
从袁世凯送鹦鹉给西太后说起
皇帝赐名的珍禽
鸳鸯原是“薄情郎”
纪律严明的大雁
似曾相识燕归来
美味燕窝
有情仙鹤“不南归”
稀世珍禽黑颈鹤
飘飘欲仙的白鹭
最稀有的鸟——朱鹩
美丽的羽族“天使”——孔雀
驯鹰
像雄鹰一样飞翔
清道夫——坐山雕
出生不久即能跳水的鸟
国宝褐马鸡
森林警察啄木鸟
不会飞的鸟
蒙怨受屈的麻雀
响蜜型的趣闻
田园卫士——猫头鹰
情高貌美的天鹅
鸟类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飞行最高的鸟
鸟类王国中的“小不点儿”——蜂鸟
极乐鸟奇特的求爱方法
五彩斑斓的野鸡
从鹈鹕的猎食与爱情说起
最会做巢的鸟
营壕鸟造壕为巢
善于跳水的钓鱼郎
长尾鸟勇斗响尾蛇
最无情无义的鸟
喜欢唱歌的喜鹊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珍鸡奇趣
话说母鸡打鸣公鸡下蛋
从雄鸡报晓想到的……
药用珍禽——乌鸡
名鸡种种
怪蛋不怪
动物人参——鹌鹑
鸽子参军
信鸽识途之谜
英雄的信鸽
小鸟飞机谁厉害
生机盎然的鸟岛
鸟语趣谈
鸟儿的方语和外语
最早确定的国鸟
国鸟趣谈
奇鸟拾零
鸟群撷趣
珍禽荟萃
候鸟朝南飞
候鸟的迁徙
靠天文导航的候鸟
鸟卵趣话
有趣的鸟的孵化
鸟类的睡眠
鸟飞蝶舞和现代定位、导航技术
鸟类与仿生学
鸟儿的歌声启发了音乐家的灵感
鸟类的感觉、感情与智慧
乌语花香益健康
鸟类的环志
劝君莫打三春鸟
全球五分之一鸟类濒临灭绝
鸟是人类的朋友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企鹅的保温诀窍
鸟羽知多少
各国人民都爱鸟

章节摘录

  鸳鸯原是“薄情郎”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鸳鸯视为友谊和爱情的象征,为它们写诗、绘画,讴歌它们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情。鸳鸯的样子跟野鸭子差不多,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问有蹼,善游 泳,翼长,能飞。雄鸟有彩色羽毛,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的长冠毛,嘴 呈红色。雌雄多成对生活在水边,白天形影不离,晚上睡觉时,雄鸟从右翼 向左掩盖着雌鸟,雌鸟从左翼向右掩盖着雄鸟,稍有响声,便双双离去。真 可谓“同眠共枕,患难与共”。鸳鸯属于候鸟,老家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区,每年的9月以后,当北方 气候越来越冷时,它们便结队南下。等到第二年阳春3月,鸳鸯和其他候鸟 一样,结队从遥远的南方飞回了长白山区,开始生儿育女。从1976年开始,科学工作者们连续多年在林海中寻觅着鸳鸯鸟群,追逐着野生鸳鸯的行踪。一天,他们看到鸳鸯落到高达三十多米的大青杨树上,接着灵巧地钻进了天 然树洞。探索者们颇有兴致地躲到树上细细察看,发现洞中存放着鸡蛋大小 的灰黄色鸳鸯蛋,原来树洞是鸳鸯的巢穴!鸳鸯一般一天只生一枚蛋,当生 下十来枚蛋的时候,雌鸳鸯便开始抱窝孵化了。繁殖初期,雌雄鸳鸯确实是形影不离的。可是,探索者们发现,这是一 时的假象。他们终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论:雄鸳鸯是个“薄情郎”。当它 和雌鸳鸯交配后,就再不露面了,产蛋、抱窝等抚育后代的重任完全由雌鸳 鸯承担,连孵化期的食物也要靠雌鸳鸯自己寻觅。不过,小鸳鸯们倒是很懂 事,出壳后第二天,便像跳水队员一样,从高高的树洞上跳下来,随母亲投 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从前,传说雌雄鸳鸯一方死去,另一方则从此独居,或殉情而死。探索 者们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他们在林海中选择了有成对鸳鸯的活动区。然后用 猎枪打落某对中的一只,可是,几天过后,不知从哪里又飞来了一只,鸳鸯 又成双配对了。探索者连续做了几次这样的试验,结果都是一样,看来传说 不可轻信。鸳鸯子女多,一窝就有七八只,雌鸟日夜操劳,也满足不了孩子们一天 比一天增加的食量,它们整天张着嫩黄的小嘴嗷嗷待哺。雌鸳鸯只得忙里又 忙外,经常独自孤单单地站在小溪中的岩石上把刚刚会飞的小鸳鸯一只只从 树洞唤出来,让它们随母亲到河边觅食和游泳。小鸳鸯迅速成长,它们翅膀 硬了,能在河面上展翅飞翔了。小鸳鸯从小到大从未见过父亲是个啥模样,转眼天气变寒,它们又成双 成对地开始了新的一轮南迁北返。旅途中的恩爱,自然又引起不少人的羡慕。无独有偶。人们常常用相思鸟比喻热恋的情人形影不离,相依为伴。其 实,相思鸟也并不相思。相思鸟,又名红嘴玉,属鸟纲画眉科。这种体态轻盈,羽毛华丽的小鸟,雌雄形影不离,时而在长夜比翼而飞,时而并立枝头互相偎依,连夜晚也 是各立一足而宿。它是驰名中外的名贵欣赏鸟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出口的欣 赏鸟的一种。相思鸟上体呈橄榄绿,金黄的颈,黄白的眼圈,配上鲜红的喙甲,把头 部装扮得妩媚可爱;耀眼的橙色胸部,配上镶着黑边而又具有小又的尾巴,非常好看;那黄褐色的嫩脚,支撑着匀称而灵活的躯体,犹如一件精美的艺 术珍品。相思鸟情意绵长,加上它全身迷人的色泽,似管笙轻奏的“啾啾”鸣声,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啊!不少国家,每逢亲朋婚姻之喜,总得设法送上 一对相思鸟,祝福新婚夫妇长相恩爱,白头偕老。近年来,国外对相思鸟的 需求量逐年增加,它成为我们结交海外朋友增进友谊的吉祥鸟。相思鸟的家乡在我国南方山区,栖息于常绿的阔叶林或成片的竹林中,以捕食林中幼虫和觅食山间植物种子为生。阳春3月,相思鸟带着春天的信 息,直趋北方高山丛林避暑消夏,生息繁殖。秋末冬初,它们又携带着繁衍 的后代,向南迁徙。年年岁岁,循环往复,而且飞迁的路径变化不大。这同 时为山民捕捉和保护相思鸟创造了条件。相思鸟主要产地之一——江西山区,多采用张网捕捉相思鸟。天刚放亮,鸟户们在相思鸟必经的山坳口上,张起用丝线或尼龙丝编织的大网,然后 吹响鸟哨,把散栖的相思鸟诱引成群。待到它们接近山坳口,赶鸟人突然撇 出一把泥沙,鸟群骤然受惊,拼命朝前飞蹿,鸟爪挂在网上而被擒。为了保护相思鸟,保持生态平衡,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把 收购相思鸟的季节规定在冬季;明确规定只收雄鸟而不收或少收雌鸟;要求 山民就地把受伤的鸟以及雌鸟和一定比例的雄鸟放回山中,任其繁殖。从而 使相思鸟世代展翅飞翔于四海,给人类增添乐趣,为友谊架设桥梁。其实,根据生物学家的考察,相思鸟并不相思,只是由于人们饲养很少,一般只养一两对,由于经验不足和管理不善造成某种疾病,使其相继死去,便误以为是患相思而死。为了揭开这个谜,有人故意给相思鸟交换配偶,结果,它们经过几天“恋爱”就愉快地起舞,繁殖后代。还有的在配偶死去 之后,照常再娶再嫁,与新伴侣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相思鸟并不相思。P9-10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