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江河万古-沧桑河山-历史人文地理

傅林祥 著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作者:

傅林祥 著  

页数:

306  

字数:

202000  

前言

《沧桑河山》丛书于2007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现在经过作者的修订,即将再版了。作为主编,我自然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了作者们的努力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产生了预期的社会影响。这当然是全体作者和编者辛劳的结果,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套书所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大家所需要的,又是很容易接受的。 不久前,有网友在微博上问我,为什么古代一些关会起那么大的作用呢?难道真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这样的问题,我不止一次被问过,特别是在现场。我到过中国大部分名关,还到过今天已在境外而在中国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关隘,每次都会被同行者问到类似的问题。因为多数人到了现场都有些失望,甚至是大失所望——与他们读过的史书中的描述,与他们吟诵过的名句名篇,与他们想象中的雄关险隘差距太大了。记得2007年深秋,我们“重走玄奘路”的车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行,在进入阿富汗的前一天途经铁门关。当我们停车摄影时,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稍显险要的地点,但见公路通过一个并不狭窄的山口,两边虽有逶迤的山岭,但并不陡峭,更谈不上巍峨。在公路两旁转了一圈,我甚至想象不出当初的关隘和城墙是建在哪里的。 如果我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加以观察和分析,这样的疑惑大多能迎刃而解。 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由于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观早已今非昔比。例如,由于河流改道或水源枯竭,原来的河道已起不到阻碍或防卫作用;因水土流失,沟壑发育,险峻的土峡深沟已成宽谷;原始植被消失后,山川一览无遗,已无藏身之地。 而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变迁更大,由于今天的人类所具备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复原出当初的人文景观,站在当时人的立场,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例如,用工业化后和热兵器时代的尺度去衡量古代的关隘等军事设施,似乎都不堪一击;当公路甚至高等级公路取代以往迂回曲折的道路,千年雄关早已被从顶越了。有的关城虽然不高,但要在一片戈壁荒漠上找到或制造一架梯子绝无可能,而如果要从数百里外运来,又谈何容易。长途用兵最难的还是粮食保障,一座关隘只要能阻滞敌军,即使他们毫发无伤,也会因为粮食耗尽而束手待毙,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其实,我们今天能考察、观赏到的其他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巍巍五岳、浩浩四渎、淼淼五湖、茫茫大漠,还是通都大邑、宫阙楼台、金城雄关、巨津广梁、邮路驿站、古刹名寺、洞天福地,了解它们的历史地理背景,不仅能了解历史,理解文化,掌握知识,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希望提供给各位的,也是本套丛书再版的目的。

内容概要

  《沧桑河山:江河万古》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讲述了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自然与人文的历史地理变迁。《沧桑河山:江河万古》同时介绍了与这些大江大河相关的主要风景名胜、历史传说、著名战争、经济文化活动以及民间故事。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万里长江
第二章 千古黄河
第三章 北国龙江
第四章 岭南珠江
第五章 塔里木河
第六章 汤汤淮河
第七章 青海湖
第八章 鄱阳湖
第九章 洞庭湖
第十章 太湖
第十一章 洪泽湖
第十二章 消逝的湖泊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原前秦将领羌人姚苌在长安称帝,国号大秦。他听说鸠摩罗什之名,虚心邀请。但后凉吕氏认为鸠摩罗什“智机多解,恐为姚谋”,拒绝放行。后秦建初九年(394)姚兴即位,又遣使邀请,仍未获放行。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派姚硕德西征,后凉王吕隆大败而降,鸠摩罗什这才被后秦迎往长安。 鸠摩罗什到达长安后,姚兴以国师之礼相待。当时,宗室显贵和官僚大多信奉佛法,鸠摩罗什的到来适逢其时,如鱼得水。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应姚兴之请,在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带领八百弟子和三千僧众,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活动。鸠摩罗什主译的经典有《大品般若》、 《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大智度论》等共47部,约394卷,第一次系统地正确地向中原介绍了大乘空宗理论。 在鸠摩罗什到达长安之前,佛经翻译虽然日渐增多,但译文不能很好地表达原意,有的相差甚远。鸠摩罗什译经庄重严谨,常“一言三复”, “与众详究”,他的译文“意皆通圆”、“辞润珠玉”。特别重视保留原文语趣,易于咏诵。由于他学贯东西,精通胡汉,佛经语言中国化,一大批佛经成为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翻译史和佛教文化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相传鸠摩罗什死后火化时,火灭身碎,唯有舌头没有变成灰,说明他翻译的佛经都尊重原意,没有谬误。 佛教从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后,一开始大多依赖中亚及印度的佛教徒前来传译经籍,往往篇章不够完备,或者转译失真,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广大,原有的经籍日渐不能满足需要。从三国魏末年开始,出现了中土佛教徒西行求法活动,代表性人物是法显,陆去海还,留学天竺,携经而归。 法显俗姓龚,生年不详,平阳郡(今山西临汾附近)人。幼年被度为沙弥,受大戒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学经。他博览群书,对佛教志诚行笃,发现佛教经律互相矛盾,佛教僧人各行其是,他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去寻求真谛,以挽救佛教在中原的危机。 后秦姚兴弘始元年(399),年近60的法显与慧景等五人从长安出发,翻越祁连山,由张掖西行,经敦煌,出阳关以后,就踏上了通往罗布泊的大沙漠。法显一行在沙漠地带行走了17天,才到达罗布泊附近的鄯善国。法显看到这里的土地贫瘠,人们的穿着大致与汉地相似,差异之处是这里多以毛毡做衣服。“其国王奉法,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从这里西行,法显所经诸国,大多与鄯善相似,只是语言各有不同。但是遇见的僧人都读天竺书,都懂天竺语。 在鄯善国住了一个月,法显一行沿塔里木河往西北方向行走,15天后到达焉夷国(今焉耆)。


编辑推荐

《沧桑河山:江河万古》由长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江河万古-沧桑河山-历史人文地理 PDF格式下载



人文地理的角度解读河流的历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