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
2008-8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叶隽
135
133000
无
一、中、德两国在东、西方(亚欧)文化格局里的地位 华夏传统,源远流长,浩荡奔涌于历史海洋;德国文化,异军突起,慨然跃升于思想殿堂。作为西方文化、亦是欧陆南北对峙格局之重要代表的德国,其日耳曼统绪与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文化颇多血脉关联,而与华夏文明恰成一种“异体”态势,这可谓是“相反相成”之趣味。 作为欧陆南方拉丁文化代表之法国,恰与中国同类,故陈寅恪先生谓:“一以法人与吾国人习性为最相近。其政治风俗之陈迹,亦多与我同者。”诚哉是言,在西方各民族文化中,法国人的传统、风俗与习惯确实与中国人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当然也不排除文化间交流的相互契合:诸如对科举制的吸纳、启蒙时代诸子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接受等皆是。如此立论,并非敢淡漠东西文化的基本差别,这毕竟仍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分野;可无论是“异于中国”,还是“趋于中国”,均见钱钟书先生“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之言不虚。
中德文化关系的本质是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资鉴与为我所用! 仅有客观的。德风东渐”不行,现代中国更需要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筑渠引水”。外来资源是“水”,传播路径是“渠”。引水过程的顺利与否,端赖于中国的德国学研究与传播场域这条小渠的构筑与畅通程度。 本书前半部分主要是作者关于中德文学、中德文化关系方面的随笔散文和书评,论述专业学者的精深研究;后半部分通过对中国德语文学前辈的个案触摸,以对前贤的“理解之同情”、“温情之敬意”接续学统,激励后人稳步向前。
叶隽,男,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另一种西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
第一辑 德风东渐(中德文化关系研究著作书评) “德风东渐”与“筑渠引水” 一种生成:文化互动与文化积累 1920年前后中德两国的四部畅销书 “拓荒之作”与“同情理解”——读韩尼胥的《1860-1945年中国留德学生的历史和影响》 历史如何展向当代、流往未来?——读《中国人留学德国教育》 国别文学汉译史的意义——读《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中德学术关系之建构——读《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在学术史、文学史双重视角中求解——读《中国文学在德国》 德国文学里的中国图景及其思想史意义第二辑 学科前贤 花自飘零风尘中——念杨丙辰先生 清风送爽到天涯——念作为北大师长的欧尔克先生 先生百龄,乘风而去——送张威廉先生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德国文学学科”历程:——关于张威廉先生的历史记忆 出入高下穷烟霏——追念商承祖先生 先生书生,百年知命——20世纪50年代的冯至先生 冯至先生的德国文学史观 作为文学史家的冯至与王瑶 旁逸横出,筚路蓝缕——念刘大杰先生 凤去台空江自流——追念李长之先生 江流凤去人犹在——读李长之先生的两部小书 江山诗人情——作为德语文学研究者的陈铨后记
一种生成:文化互动与文化积累 近来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大学中普遍增设德语专业或学系;增设德国研究所或中心。前者是教学建制,后者是学术建制,这些都意味着培养与德国交往的人才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现象,与20世纪50年代后一窝蜂地兴办俄语专业还不太一样,因为那主要取决于政治因素。可现在呢,却主要受制于经济功利。并不是说,要将“市场”拒之于千里之外,身在当代中国,我们注定已经免不了“与市场共舞”。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能有思考的能力与前瞻的眼光?生存当然是首先应当考虑的事,但除了物质生存之外,我们是否还应有些精神上的追求与省思?陈寅恪标榜“学术独立”,一生钻研学术,但所关心的仍是“救国经世”,在他看来,救国经世之道“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哀叹“乃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且鄙弃之,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雨僧日记: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四日记陈寅恪论中、西、印文化》,转引自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提到中德文化关系史的意义.是具有两种基点文明代表性意义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中德文化交流是东西方文化内部的两币中核心子文化的互动。即作为欧洲北方文化的条顿文明与亚洲北方文化的华夏文明之间的交流。中德文化互动是主导性文化问的双向交流,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