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父亲的智慧

蒂姆•拉瑟特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6月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蒂姆•拉瑟特  

页数:

298  

译者:

傅惟慈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这句话不是简单的遗传学,而是强调教育的重要。一般人印象中,父亲溺爱孩子天经地义,常常可以见到对子女百依百顺的父母,做父亲的并不是皇上,甚至穷困潦倒,可他们那些可爱或并不可爱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货真价实的小皇帝。我父亲对儿子根本谈不上溺爱,也许一生太不顺心,过于书生气,年纪很轻就当了右派,一直在从事一份自己并不太愿意干的工作。记忆中,我从未对父亲提过什么蛮横要求。我不喜欢要这要那,甚至连最普通的索取,也很少向他开口,衣食住行这类生活琐碎,根本不应该归父亲管。我伯父谈到自己与祖父的关系,感慨最深的是祖父过世,从此少了个谈话的对象。伯父一生都与祖父生活在一起,煮酒对坐,促膝倾谈,有这样的感受并不奇怪。父亲自从离家参加革命,从此天南地北,因此他和祖父难免一种断裂。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和父亲的关系正好与伯父相似。子承父业,我们父子之间更多的只是些谈话,成天喋喋不休,用母亲的话说,像一对好斗的蚰蛐,你来我往,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在这样的谈话中我得益太多。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蒂姆·拉瑟特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NBC高级副总裁,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这位清洁工的儿子一生都为自己的蓝领父亲感到骄傲。在拉瑟特看来,正是沉默寡言并不善于表露自己对孩子挚爱的父亲,教给了他勤劳、助人、真诚、乐观的种种美德。他们之间的父子深情让千千万万美国人拿起笔回忆自己的父亲,本书就是拉瑟特从六万封读者信件中精选集结而成的。129位子女在书中讲述有关自己父亲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所给予的无言而深厚的爱的感动,同时也记录了父亲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让人真正体会为父心肠,珍惜为父本分,领悟“为人父、为人子”的智慧。

作者简介

蒂姆·拉瑟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华盛顿分部负责人,最著名的政治访谈栏目《会晤新闻界》的主持人,以材料准备充分、提问尖锐但不失恭敬、分析时政深入浅出著称,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他的《老爸拉斯和我》曾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

书籍目录

引言沉默下的柔情我是爸爸的完美公主爸爸是我心中的英雄言传与身教同样重要亦正亦邪的老爸们妈妈不在的日子爸爸的手脚会说话转身,我就能看到你悲痛是爱的代价分享快乐,分享棒球时刻纵有罅隙,我依然站在爱你的地方你的平凡是我的骄傲缺席的爸爸记忆深处都是爱安心,只因为有你别让偏见蒙蔽了你的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是生存的勇气三言两语说老爸老爸名言录后记跋 叶子

章节摘录

我是爸爸的完美公主我常常听人说,女儿比儿子更难养,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女。我虽然没有直接经验,但从我的所见所闻,我还是相信这话有些道理。女儿肯定同儿子不一样,特别是在父亲眼里。我从来没有见过爸爸像在我姐姐结婚那天那么高兴过。看到自己女儿和女儿的丈夫,他脸上乐开了花儿。喜宴上的烤牛肉自然也叫他添了不少兴致。(“这牛肉烤得太好了,我真没吃过!”)当然了,烤牛肉不过是件小事。当他同新娘一起跳舞的时候,我发现他步履轻盈,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还像年轻人似的充满活力。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我给本书这一部分选录读者来信的时候,当年这一景象不断重现在我脑海里。爸爸搂着自己女儿翩翩起舞!在我看来,这真是父女相亲相爱的感人场面!我自己当然也有许多优点,生活中不乏令人羡慕的地方,但却从来没有机会叫父亲欣赏。另一方面,我也没有女儿叫我表露对她如何疼爱。我在高中和大学认识的几个最爱玩闹的伙伴,有的人现在已经当了爸爸。有时候我听到他们谈论自己的女儿,一句常说的话是:“我简直叫她控在手心里了。”这句话丝毫也不表示他们后悔生了个女儿。话音里流露的是他们对女儿的疼爱,而且奇怪的是,他们为此感到骄傲。我问过玛利亚·施里弗关于她父亲的事。她父亲萨根特·施里弗是美国和平队创始人,1972年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与麦戈文联合参加总统竞选。玛利亚说她第一次同阿诺德·施瓦辛格一起外出的时候,施瓦辛格想送给她一张飞机票,约她到加州自己家里作客。父亲听说这件事,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信里说:“不要接受男人送给你的飞机票。要是接受了,你就欠了他的情。要记住,男人给你什么好处都别接受,别让自己处在必须领别人情的地位。”这段话让她感到吃惊。父亲在下面还接着写:“男人如果送给别人机票,我知道他心里想得到什么回报。”不管你是什么人,爸爸就是这样护着自己的女儿。如果女儿喜欢父亲,常常是因为父亲是她们的护卫者,在生活中给她们指点。如果对父亲失望,常常也是因为父亲身上有她们男友或者丈夫的缺点——大多数男人都不表达自己的感情。1981年,简·方达和父亲合拍了一部极不平常的电影——《金色池塘》。这是一部表现现实生活的文艺片,亨利·方达扮演一个沉默寡言的父亲,简演女儿,一心希望贴近父亲。简告诉我说:“诺尔曼·塞耶尔这个角色有很多和父亲相同的地方。这个人从不让自己的感情流露出来。我认为这部影片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位父亲。”接着她又告诉我电影中一个非常感人的镜头。“我父亲不论演哪个场景,总要预先排练一遍。这样做当然给他添了许多麻烦。我跟他相反,不愿意事前排演,因为我想叫父亲真情流露。在电影结尾时,我对他说:‘我要做你的朋友。’接着就伸出手,扶着他的胳臂。这时电影里出现他的一个特写镜头。我发现他的面容有些变化——虽然那只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变化,但看得出来他被感动了。接着他就流下了眼泪,但是马上就把头一扭,不想让别人看到。这些我都看到了,看到了。”这一刹那对她非常重要。这一天拍完影片,她问父亲能不能到他那里去吃晚饭。她想看看,借助父亲在影片中感情的瞬间变化,父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也像电影那样发生变化。但是她失望了。他俩的关系没有改变过来。至少父亲不承认有什么改变。 虽然如此,她觉得能同父亲合拍一部电影,让两人更加亲近——至少在电影中如此——还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在影片结尾,父亲搂住她,两入抱在一起。亨利·方达因为出演《金色池塘》荣获奥斯卡奖——这是他唯一一次获得这个奖项。5个月以后他离开人世。永远留在女儿记忆中的是父亲在电影中真情流露的那一刻。但是当她请求父亲用言语表达一下他的感情时,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说不出来。不会说。”她说,“但也许他心里还是想说的。”是不是想做爸爸疼爱的小女孩儿已经太晚了呢?并不晚,希望总是有的。丘比娃娃父亲结束了他的生命旅程,但他永远活在孩子心中。我父亲幼小的时候得过风湿病,心脏受到损害。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治疗心脏病。但是他从来没有被自己的病痛影响生活。他疼爱姐姐和我,把全部感情都放在我们两个女儿身上。这事我们知道得很清楚。我10岁的时候,收到的圣诞节礼物是个小丘比娃娃,我喜欢极了。爸爸和我决定叫它布奇。爸爸是电工,上夜班。我上学以后就很少能见到他。我放学回家,他早已经上班去了,他下班我又上床睡觉了。我每天放学,常常发现布奇不知道待在哪儿正做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呢。有时候骑在楼梯扶手上滑滑梯,有时候在院子泥地上玩土,要么就坐在桌前正吃小甜饼。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发现布奇病了,正在我床上躺着。她出麻疹了。爸爸在娃娃脸上画了好多小圆点。这些红点以后一直洗不掉,布奇也只好永远把它们挂在脸上了。我高中毕业以后,找到一份文秘工作。工作了一年,我所在的公司提供一个去纽约旅游的机会,我也参加了。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家人陪伴离家外出。这时候我刚18岁。到了纽约住进旅馆以后,我和同屋的旅伴各自打开自己的旅行箱。没想到摆在我的旅行箱最上面的是我的娃娃布奇,脸上带着红点和她那永不消失的笑容。又过了两年,我结了婚。爸爸挽着我走过教堂通道,眼里含着泪水。想到今后不再是爸爸膝下的小女儿了,我很难过。结婚后,我同丈夫外出蜜月旅行。到达目的地以后,我开始整理行装,我又一次发现行李里装着丘比娃娃布奇。它让我想起许多往事。不管到了什么年纪,我永远是爸爸疼爱的小女孩儿。——露丝·凯里,马萨诸塞州新斯戴尔,退休薪酬福利专员,电工米尔顿·舍曼(1908—1973)之女伴侣在简单的日常行动中找到深远含义甚至快乐,该是多么幸福啊!在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做它?那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还是有什么含义?比如说,早上起来你要冲一杯咖啡,是因为咖啡的味道好还是想提提精神?对我来说,两者都不是。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爱喝咖啡。新研磨的咖啡豆有一种香味,咖啡冲好喝到嘴里香醇甜美。我把盛咖啡的杯子捧在手里,让我的手暖暖和和。这都是我爱咖啡的理由,但最重要的,我喝咖啡是因为爸爸。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妈妈说,有我一个她已满足。爸爸说,没有谁比我更完美。爸爸拼命干活,养活我们:每天上12个小时班,干两个星期才有一天休假。每天一清早就起身上班,那时我同妈妈都还躺在床上睡觉。晚上回来,累得筋疲力尽,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清早醒过来再去上班。他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这种生活真够他受的,对我们母女来说也挺不舒服。我们都尽量想一些补救的办法。妈妈给他准备带走的午餐,总要在三明治上咬下一口,这样,在他吃三明治的时候,就会想到妻子,脸上也会浮现出笑容。我有时候把我喜欢的一个小玩具装在他的午餐盒里,叫他想到我。工作闲暇,说不定他还会玩玩我的玩具呢。爸爸特别为我安排的时间是一大清早一起喝咖啡。清晨4点,他就起床,开始煮咖啡,准备上班。咖啡煮好以后,他走进我的卧室把我叫醒。这以后我同他一起坐在厨房饭桌旁,他从壶里倒出两杯咖啡。他自己总喝不加牛奶的黑咖啡。我喝的带一点儿棕黄色,咖啡里加了许多牛奶和糖,喝到嘴里很甜。我们俩一边喝一边说些闲话。爸爸跟我说他一天是怎么过的,也问问我的生活。咖啡喝完以后,他又把我送上床,亲吻我,叫我再好好睡一觉,自己这才上班。这是我同爸爸非常特殊的聚会,一天都不落。后来我长大了,从家里搬了出去。每天都跟他在电话里说一会儿话。父女再聚会已经改成一起做晚饭的时候了。爸爸给妈妈做,我给自己的丈夫做。我们从来没有错过这一碰头聊天的机会。爸爸是1995年去世的,现在我仍然非常想念他。如今,每天早上我还做一壶咖啡,坐在厨房桌子上喝。我的咖啡还是稍微带点棕黄色,加了不少牛奶和糖,喝在嘴里甜丝丝的。当我举起杯子,喝到嘴里第一口的时候,我好像看见爸爸就坐在桌子对面,手里拿着他的咖啡杯正对我笑。他跟我说再见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难过,因为我知道第二天早上他还会回来陪着我。我喝咖啡不是例行常规,它有特别的含义。我是跟爸爸一起喝咖啡的。

后记

有些时候,对做父亲的人来说,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有些话无法对孩子说明白。2004年秋季刚刚开始,卢克准备离开家去上大学,我非常高兴,不由得想起当年我上大学读书的情景。那时我心里充满了对独立生活的憧憬、对学习新知识的喜悦。我交了新朋友,成为一个俱乐部的负责人,邀请到好几个有名的摇滚乐队到校园来。现在卢克也将成为大学生,有机会过一种更趋独立的生活,我衷心希望,他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生活上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随着我和莫琳送他去学校的日子逼近,我心里却越来越感觉不是滋味。卢克是我儿子,但今后他就不会住在家里,我将很难同他见面了。卢克不仅是我儿子,也是我的朋友和伴侣,以后我在家里就要失去这个伙伴了。我跟他一起看过无数次球类比赛,在美国足球比赛季节,每个星期日下午我们总通过卫星转播一起看布法罗市比赛节目。我怎么能习惯看比赛的时候,儿子不在身边同我一起品评议论呢?其实自从卢克学会驾驶汽车以后,他同我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但那时他和我还住在同一屋檐下。我知道睡觉的时候他的卧室就在楼上,平常也总是在家里进进出出,所以心里还感到安慰。我也知道他上大学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关系从此断绝——他时不时还会回家看看,我们也可以在电话里或者通过电子信件谈话、交流。再说,莫琳和我不久就要去波士顿开家长会,还会见到他,但虽然如此,我一想到他马上就要离开我,还是黯然神伤,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凄凉感。离别的日子到了,我们三人乘飞机到了波士顿,把卢克送到大学宿舍,帮助他整理好房间。这以后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但是莫琳和我仍然站在那里,依依不肯离开。卢克向我们道谢,为他做了这么多事。他委婉地示意,该是告别的时候了。我同他母亲莫琳都抱了他一下。我怀里揣着一封写给他的信,可是犹豫不定,是不是交给他。我又抱了抱他,把几张20美元的钞票放到他手里。

媒体关注与评论

蒂姆是位刚强、勤奋的优秀新闻人,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自豪的儿子和父亲。 ——乔治·W.布什在蒂姆的这本书中,可以读到那些被放大和聚焦的父爱。因为聚焦和放大,阳光射向了被遗忘了的角落,我们会突然意识到世界上有太多的父爱正被忽视。 ——叶兆言书中每个人写自己的父亲,语言都自然通顺,都像是老练的文字工作者。不仅是傅惟慈先生的译笔漂亮,还因为每一篇都真切,因为要谈自己的父亲,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叙述者。白纸黑字记下亲子情,无论如何都有了不得的意义。 ——叶子(叶兆言之女)该书幽默、充满温情,既是儿女表达对父亲感激之情的温馨之地,又是父亲学习与儿女沟通的生动课堂。不经意间,一种难以估量的人生智慧与永恒不变的人生价值油然涌现,令人回味。 ——《文汇读书周报》


编辑推荐

《父亲的智慧(两代共读的129段亲子情)》:体会为父心肠,珍惜为父本分:美国最具影响力主持人、NBC高级副总裁蒂姆·拉瑟特吹响感恩集结号,体悟“为人父、为人子”的智慧。 129封家书真实展现无言而深厚的父爱,记录父亲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深远影响。 叶兆言、叶子父女感动回应,分别以文字记录自己父亲,作为序跋收入《父亲的智慧(两代共读的129段亲子情)》。著名翻译家傅惟慈先生倾力翻译。129位子女回望老爸,讲述父爱温情,叶兆言父女力荐,感动全美的亲子读物,在我走到生命尽头以后,人们评价我时最看重的一件事,就是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爸,我知道你其实很爱我,我是爸爸的完美公主,转身,我就能看到你,纵有罅隙,我依然站在爱你的地方,爱是生存的勇气。做父亲的对自己的孩子说了很多话,为他们做了很多事,可是孩子却并不完全了解父亲的苦心。多少年来,父亲们只是自己对自己说,或者自己脑子里想:“总有一天你们会感谢我的。”现在你将读到许许多多儿子和女儿写的故事,对他们(这些写故事的人)的父亲来说,这一天终于来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父亲的智慧 PDF格式下载



父亲的爱总是无言的。大多表现在言行举止中。他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这本书里收集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对于父亲的讲述。喜怒哀乐,读书让人静心,而读着一本关于父爱的书,默默地心里回忆起自己与父亲度过的这些年,感触更深。


父子温情之书,父亲的品格言行对子女的重要性。


内容非常好。矛盾,隔阂,以及父亲情的智慧 温馨 生活!!


很喜欢,想起父亲的种种爱,很受感动。


父亲需要智慧。父亲需要耐心


儿子4以后对父亲角色的要求更高了,希望老公潜心学习:-)


智慧 温馨 生活!!


都是期待的书,在看。


好看极了!哈哈


买来给老公看的,叫他多学学


好书,看了收获很大


很有感染力。。。


小故事串联的亲情....不同的故事...一样的真爱


看了《心理月刊》的推荐买的这本书,都是真实的故事,看了后,让我非常想念在家乡的父母。


买了有段时间了,刚开始看了一些,挺有感触的,下次回去一定要看完!


送给俺爸看,爸爸挺喜欢


有些故事我也深感启发


内容非常好。都是普通美国人写自己的很真实的亲情。其中写到了矛盾,隔阂,以及父亲情的发现。文字校对质量较差,随意翻了几篇就发现几处错。即使在当前校对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译林版的书有这么多错误,仍然是难以让人满意的。内容评分4,硬件质量2,所以给3分。


对一些生活琐事的记载,挺感人的,但是谈不上什么文采,果然是简单罗列的读者来信,感觉作者应该编辑或批注一些什么,跟想象的有些差距。


我是看完了整本书才来评论的。觉得很一般,并没有像豆瓣说的如何感动如何真挚,反而有种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的感觉。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吧,有些句子生硬得索然无味,完全看不出文章想传递点什么。译者译文水平的好坏,真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小说的水平,能把一个英文长句按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完整优美地翻译过来确实很困难,不过不强求啦。还是能引起共鸣的,闲暇时看看也不错,父亲是不爱多说话,也不懂得表现爱,但他的存在之于你的意义,就是爱。


这本书能让孩子更了解父亲,也能让父亲更了解孩子。有些故事好像说的就是自己。。。


某天在电台里听到片段节选,感动莫名!


很有感觉的一本书,本是送人的,自己却拿起来看个不停,值得推荐~


内容推荐,印刷质量不高!


故事浅显易懂,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看,很多小故事都很感人,但是如果加上一些文学修饰会更好。


内容很朴实,有点太平淡了。


非常感人,经常会泪流满面!虽然中国的父亲经常是含蓄的,但父爱如山,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这本书让我更加爱戴我的父亲母亲,让我满怀一颗感恩的心,爱父母,爱儿女,爱家人,爱生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