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托马斯·曼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德)托马斯·曼  

页数:

612  

译者:

傅惟慈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盛衰以及哈根施特罗姆家的发达,反映德国社会的变迁。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主要作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其成名作,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尚有《魔山》等。

章节摘录

  “下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不错,怪事,下面到底是什么,c’est la question,ma tres chore demoiselle!” 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和她的婆婆并排坐在一张白漆长沙发上,沙发用淡黄缎子蒙面,椅背上装饰着一个镀金的狮子头。她向坐在自己身旁安乐椅上的丈夫望了一眼,就来给小女儿解围。小女孩这时正由坐在窗前的祖父抱在膝头上。  “冬妮!”她提示说,“我相信,上帝……” 娇小的八岁的小安冬妮穿着闪光的薄绸衣,一头金发的美丽的小脑袋稍微从祖父面孔旁边扭开来一些,蓝灰色的眼睛茫然地、努力思索着向屋子里张望,嘴里又重复了一遍:“下面是什么?”接着慢吞吞地念下去: “我相信,上帝……”这时她的脸光亮起来,迅速地说完了这个句子:“ ……创造了我以及一切生物……”她这时已经念顺了口,不禁喜形于色,一字不差地一口气把教义问答上的这篇文章背下去。这本教义问答是在不久前——公元1835年,得到一个非常明智的市议会批准修订出版的。一旦顺利地开了头,她心里想,那感觉就像在冬天同哥哥坐着小雪橇从“耶路撒冷山”上滑下来似的:脑子里还没想好就滑了下去,要停也停不住。  “创造了衣帽鞋履,’”她背诵道,“‘饮食肴馔,家宅庭院,妻子儿女,田亩牲畜……’”正念到这里,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先生突然笑起来——爽朗地却又有所抑制地哧哧笑起来,事实上,他早就忍俊不禁了。  他觉得很高兴,因为终于找到个机会跟教义问答开个玩笑。说不定正是为了这个他才想到考一考他的小孙女呢。他打听冬妮有多少田地和牲口,问她一口袋麦子要多少钱,提出来要跟她做一笔买卖。他那红扑扑的、一团和气的脸膛——他无论多么装腔作势也不能使这副脸膛带上怒容——镶嵌在扑着粉的雪白的头发中间,一绺类似发辫的头发垂在灰鼠色外衣的宽领子上。虽然年纪已经将近七十岁,他的衣着却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式样,只是在纽扣和大衣袋中间没有缝着金银丝带罢了,至于长裤他却一生也没穿过。他的宽大的双下巴舒适地紧贴在白色绉花胸巾上,显得非常舒适。  大家都随着他的笑声笑起来,但这只不过是出自对一家之长的敬意。  安冬内特·布登勃洛克老太太(她的娘家姓杜商)也嘻嘻地笑起来,那神情和她丈夫的一模一样。她是一个身材丰满的妇人,密密的白色鬈发一直压到耳朵上。身上穿着一件没有什么装饰的黑灰条纹衣服,这件衣服显示了她的天生质朴的性格。一双生得特别纤巧、白嫩的手,握着一只天鹅绒的针线口袋,平摆在膝头上。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面貌也越来越像她的丈夫了;这真是一件怪事。只有从她的眼形和幽暗、灵活的眼睛才可以稍微看出一点她体内还有一半拉丁血统。这位老太太虽然生于汉堡,然而祖辈却有着法国—瑞士血统。  老太太的儿媳妇,伊丽莎白·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娘家姓克罗格。  她笑的样子,可以说是继承克罗格一家人的传统:开始时嘴唇噗的一响,接着把下颚紧贴在胸前。正如同克罗格家所有的人那样,她的神态高雅。  尽管不能称做是美人,然而她那清亮的、抑扬有节的声音,娴静、安详而轻柔的动作,却能讨得每个人的欢心和信任。她的浅红色的头发在头顶上编成一个发髻,两旁烫成松散的大卷遮住耳朵,这和她那略带雀斑的嫩白的肤色非常相配。鼻子略嫌过长,嘴比较小;下嘴唇和下巴中间没有陷洼,这恐怕要算她五官中的一个特点了。她穿着一件短小的紧身胸衣,衣袖高高鼓起,胸衣下面系着一条贴身的亮花薄绸裙子。从领子里露出的颈脖完美无瑕,脖子上系着一条缎带,带子上钉着一组闪闪发光的钻石。  参议坐在安乐椅上有些不耐烦,身子向前一倾。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肉桂色的外衣,宽大的翻领,上宽下窄的袖口,紧紧扎在手腕上。下面的瘦腿裤是用白色亚麻布做的,裤缝上缝着黑带。他的下巴被一条高高的硬领紧紧扎住,硬领外面系着一条丝领带,蓬蓬松松地把露出的一块花背心整个遮住……他的略微下陷的蓝眼睛炯炯有神,生得和父亲一样,只是似乎略带一层梦幻色彩。参议的面容比起父亲的来却更有棱角,更严峻,鼻子高翘而弯曲,一半掩盖在金黄的拳曲的胡须后面的面孔也不如老人的丰满。  布登勃洛克老太太把手按在儿媳妇的手臂上,望着她的怀里轻轻地笑着说: “他总是这样,mon vieux,是不是,贝西?” 她发“总”这个音的时候,把i念成了u。  参议夫人没有出声,只做了一个手势,胳膊上的金手镯随着轻轻响了一下;接着她做了一个习惯的动作,把手从嘴角往鬓角一划,样子像是想把一缕散乱的头发掠上去。  但是参议这时却半带笑容半用责备的语气说: “父亲,您又拿神圣的事情开心了!……” 他们正坐在孟街一座宽大的老宅第二楼的“风景厅”里。这处屋子是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不久以前购置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人搬进来住的时间还不久。屋子里四壁悬着沉重的带弹性的壁毯,壁毯和墙壁中间隔着适当的空隙。毯子上面织的是开阔的风景,为了和铺在地上的薄地毯和谐,用的也是柔和的色调。这些田园风景都是18世纪风格,什么快乐的采葡萄的人啦,勤劳的农民啦,系着花花绿绿头带的牧羊女啦。这些牧羊女或是坐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怀里抱着洁白的小绵羊,或是跟秀美的牧童接吻 ……画面上大部分涂染着一抹昏黄的落日余晖,为的是和白漆家具上的黄色套子和两扇窗户上的黄缎窗帘色彩相配。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没有掺杂作者任何主观色彩的书,堪称对生命的敬畏之举,如其所现,美好而公正。  ——里尔克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的第一部小说,同时是德语文学中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小说。  ——《托马斯·曼手册》  我写的是一部德国市民阶级的心灵史,不仅是他们,而且是整个欧洲市民阶级。  ——托马斯·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布登勃洛克一家 PDF格式下载



  1835年10月,全书的开始。这一年布家迁至孟街。安东妮8岁。
  1838年4月克拉拉出生。
  1841年1月老约翰夫人安冬内特去世。
   3月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去世。托马斯16岁。
  1846年安东妮与格仑利希结婚,10月伊瑞卡出生。
  1850年2月安东妮与格仑利希离婚。
  1855年约翰•布登勃洛克去世。
  1856年托马斯与盖尔达结婚。克拉拉与蒂布修斯结婚。
  1857年安东妮与佩尔曼内德结婚。
  1859年安东妮二次离婚。
  1861年4月汉诺出生。
  1862年托马斯当选为议员。
  1863年托马斯迁新居(渔夫巷)。克拉拉病逝。
  1867年伊瑞卡与威恩申克结婚。
  1868年布登勃洛克公司成立100周年,托马斯投机失败。
  1869年威恩申克入狱。
  1871年参议夫人(娘家姓克罗格)去世。
  1873年威恩申克出狱。不久离开伊瑞卡。
  1875年托马斯去世。
  1877年汉诺去世。盖尔达回阿姆斯特丹。
  


   (摘自《博览群书》) 作者:段 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作家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托马斯•曼型,巨大的创作力量,属于德国根源及德国经验,至高无上,犹如文学世界的君主。托马斯•曼之后,则只剩下了另外一种:这些作家都无一例外地直奔一个主题而去一第三帝国及其盾遗症。世易时移,如今托马斯•曼的作品,读的人大约已经不多了。前些日子,偶过旧书店,居然拣得一套上下两册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傅惟慈译,董衡巽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出版于1982年,书页虽已泛黄,却依然触手如新,无声地见证着这二十多年来,经典作家与经典阅读的彻底失蒋。这让我回想起中学时代读完《魔山》之后,兴奋得四处寻找托马斯•曼其余作品的情景——这其中就有他早年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与晚年的《浮士德博士》。
    中学时代的热情已经冷却了近十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即由德国费舍尔出版社推出的托马斯•曼全集以及书信集,却仍未能完整地进入中文读者的视界。如今,重读托马斯•曼的愿望,依然要靠冷摊书缘来实现,幸耶不幸?
  
  
  二
  
  
    阅读《魔山》,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危险的疾病,同样可以成为人生重大经验,成为折射人性辉煌与晦暗的一面棱镜。疾病之于小说,恰恰类似于苏珊•桑格塔在《疾病的隐喻》中所着力揭示的主题——是疾病的观念,而非疾病的日常经验;是病人在医学体制中的地位,而非病人的本质。但无论是展示经验还是传递观念,在我有限的小说阅读经验中,都寥若星辰——自然,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索尔仁尼琴的《癌病房》以及鲁迅的《狂人日记》是高尚的例外。
    必须承认,托马斯•曼的这部力作对于疾病的态度,类似于燕卜荪的《晦涩的七种类型》对于文学的态度。我初读时即有“迷不知吾所如”的感觉。托马斯•曼无意仿效福柯去讨伐临床医学,或者如弗洛伊德那样,用知识的火药轰毁潜意识的冰山。《魔山》诱使托马斯•曼倾尽全力,将病理学、历史与神学的思辨熔为一炉,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把主人公汉斯•卡斯托尔普,这个“令人担忧的孩子”,教育成“敢于生活,直面现实的务实市民”,不要“颓废厌世,沉溺于对死亡的同情与向往之中”。我想,这正是最挑剔的评论家,也称颂《魔山》是“本世纪(二十世纪)最符合人类尊严的小说”的缘由。
    汉斯•卡斯托尔普刚上山时,便热中于研究生命的起源,探讨生命到底是什么等问题。有评论家认为,这些都是“同情死亡”的表征。显然,托马斯•曼在以自己的经历,重塑汉斯•卡斯托尔普的成长过程,使得小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传体色彩。他把其中的理性成分,当作人道研究的一个部分,并赋予它一种教科书的意义。
    汉斯•卡斯托尔普是个“不摆架子”的年轻人,知书达礼,但他受到诱惑,最后被伯格霍夫的环境所同化。他得了感冒,发高烧,肺部感染,他觉得自己“适合做一些冒失轻率和苦恼烦惑的事”。于是,意大利人鲁多维可•塞特姆布里尼与他交谈,让他觉得这个父祖都是古典人文学者的人的自由论,刺激而又煽动。心机深沉,难以捉摸的内夫塔也在他面前泄露心事。而行为怪异的庇波康,也视汉斯为挚友。
    在经历了许多怀疑,得到了许多指点与人道主义方面的教育后,上帝与魔鬼都在努力教育启发这个年轻人,就像歌德在《浮士德》中,让魔鬼梅菲斯特与浮士德博士打赌一样。这种教育过程最隐秘的作用,在于使汉斯不跪拜在任何一种理论的脚下。他极力了解一切,又不受其约束。他开始把生命看作一种“永不停息的分解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里,汉斯与托马斯•曼一起,寻找到了道德与生活、精神与现实的平衡和谐调。这种和谐之美,印证了福斯特的话:“美感是小说家无心以求却必须涉及的东西。”
    托马斯•曼的传记作者克劳斯•施略特,把《魔山》看成了一杯由叔本华对两性关系的仇视、尼采的心理分析以及诺瓦利斯的自然哲学思辨搅拌而成的鸡尾酒。那么,酒杯中液体的五彩斑斓,也正是德国作家深厚思想内涵和知识底蕴的体现。作为小说而言,它受到歌德《浮士德》的影响也是至为明显的。识者指出,《魔山》的书名,使人想到《浮士德》第一部《瓦尔普尔济世节》中的山云魔影,以及将《浮士德》中“可爱的土兵”的称呼给了汉斯死去的侄子。
    但从更深层次看,托马斯•曼接纳了歌德的观点,即艺术家应超越与自然单纯抒情的关系,而更清楚地认识自然的表现形式。艺术理应属于更多的人文主义学科之一。在书中,汉斯的俄罗斯女友克拉莫迪雅•舒曼称,汉斯是“小市民,人道主义者和诗人”,并认为“如同你们德国人所认为的那样,您伟大地代表了他们”。这也反映了托马斯•曼对“德国国粹”和它的市民性的基本看法:折中,即“生活本身的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
    而在那些重复出现的细节中,发展升级的各种关系的,是瓦格纳的“引导动机”。托马斯•曼的叙述方式就是瓦格纳式音乐式的,仿佛《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诉之于泰山、傲来峰、扇子崖、南天门形象的王小玉那回环曲折、节节升起的歌喉一般,托马斯•曼在晚年曾说:“根据事物的本性以精神升华的方式去创作,是最大的乐趣。”在《魔山》中,他已经实现了这一理想。
  
  
  三
  
  
    从《魔山》溯流而上到《布登勃洛克一家》,两部作品在盲说品质、气度与格局上的悬隔,至为明显。不过,如果注意到托马斯•曼创作此书时不过26岁,也许能对这份悬隔持理解之同情,更何况是“倒读”。
    与《魔山》的主旨晦涩、意义朦胧相比,《布登勃洛克一家》则有一种出乎意外的明晰。小说副题开宗明义地表达了小说的意图:一个家族的没落。很显然,这里蕴涵了作者对往昔繁华不胜嗟叹的凭吊。用托马斯•曼自己话说,就是那“熟稔的形象”,依旧清晰地保留在他意识的背景上。《布登勃洛克一家》就是一个家族的秘史。
    其实,在这之前,托马斯•曼的某些中短篇小说已经构成了这部大作的序曲:《矮个儿弗里德曼先生》、《巴亚楚》以及《托毕阿斯•明德尼柯》里,小城吕贝克以及市民就已经在作为托马斯•曼的叙述对象了。用传记作者克劳斯•施略特的话说:“创造性回顾与一种风格的形成是手挽手同步形成的。”托马斯•曼已经力图通过现实与历史事件,赋予虚构作品以恒久与真的魅力。虽然其时托马斯•曼未及而立,但他在创作上着力追求的,却是德国式的“宏伟”。他在1901年写道:“也就是在这次写作过程中(撰写《布登勃洛克一家》时),我隐秘的、灼人的野心逐步地瞄准了宏伟。”在托马斯•曼的写字台上,放着托尔斯泰的画像,旁边就摆着《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手稿,那画像是他个人野心的目标。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相信,伟大的作家在其一生中并没有发明什么,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心灵对流传下来的东西加以丰富充实并进行塑造。我相信,托尔斯泰的作品至少与我渺小的拙笔一样具有严格意义的自传体性质。”有趣的是,托马斯•曼是在写作《布登勃洛克一家》时,才读到托尔斯泰的。市民阶级种种受人尊敬的传统与“唯美主义的享受者”生活态度之间的对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关于艺术家的社会存在的系列问题所以会引起他的关注,则是布尔热的影响的结果。遵照布尔热的“家庭理论”,托马斯•曼已经开始把市民阶级、“勇敢的中产阶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秩序及形态的基础来认识了。托马斯•曼对他的出身,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也怀有无尽的感激之情。他的家庭名望,他父亲地位给予他的做派,父母的情趣素养和对他的熏陶,使得托马斯•曼具有比同时代的作家更优越的家庭教育。更重要的因素则是,那种决定人格与精神——艺术家气质的发展因素:北欧—罗马型混血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写道:“他(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父亲生前曾经把商人的极端讲求实际的思想,对以《圣经》为代表的基督教精神和热诚的偏于形式的宗教信仰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好”。
    的确如此,如果谈起环境和社会土壤,对托马斯•曼终生之作产生了根本影响的正是他的出身——那个富有正统和勤奋以及虔诚、坚定的耶稣教信仰传统的高等市民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另一位著名学者的出身相类似,并且也产生了同样深远的影响。那就是马克斯•韦伯。韦伯同样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家庭的背景与发展体现出许多特殊的品格。韦伯后来在他论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篇什里,着重对这些品格进行了探讨。而托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充分予以挖掘的,也正是这种品格。
    早在《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准备时期,托马斯•曼已经力图通过现实与历史的事件,赋予虚构的作品以恒久与真的魅力。《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创作笔记表明,他对于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的熟悉:圣彼得堡的洪水,路易斯一安托尼,封•安格公爵的死刑,皇帝秘书福埃勒•波列耐写的《拿破仑回忆录》……这些都是魏玛人熟悉的话题,也是氤氲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幽微处的情绪烟云。
    正如爱克曼的大著为老约翰,布登勃洛克提供了语言素材,一本祖传的烹饪书也打开了其岳母克罗格老太太闲聊的话匣儿。读者可以看到,托马斯•曼是如何小心翼翼而又得心应手地驾驭漫无边际的细节的。而且托马斯•曼收集的不仅仅是细节,一个大家庭四代人所有成员的生平,他们朋友的、敌人的经历,都需要组织、编排,他赢得了家人的协助——这包括孟街住宅门口拉丁文格言“上帝预见一切”,作为布登勃洛克一家没落的见证人的三个老处女,托马斯的牙病,拥有三次不幸婚姻的安冬妮,服务了四十年的永格曼小姐……以及《布登勃洛克一家》中那段关于终止线的描写:小汉诺的眼睛“又一次扫过了他那整个家族谱系的纷乱的枝枝叶叶之后”,怀着“从此休矣”的信念,在自己名字下划上了两条终止线。
    小说中,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在阅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曾说:“这个世界本来是人们想象中最美好的世界,而这个伟大的权威家却以游戏来证明它为最坏的世界。”主人公得出这样的结论,仿佛要与百年后的读者“执手重话劫灰痕”。其实,这并非主观臆断,而是作者难掩那颗沉痛而敏感的心罢了。记得在谈到这部长篇的初稿时,托马斯•曼坦言:“我清楚地记得,最初让我萦怀难释的,只是那个多愁善感的晚生子汉诺的形象和身历——也就是说,实际只是从记忆犹新的往事里,从诗人的内心观照中,提取、滋生的东西。”可见,诗可以证史,小说也同样可以证史
  
  
  
  


  很久之前看过这本书的节写本,现在觉得缩写的实在太好了,不仅保留了几近完整的情节,还延续了原文的文风;
  
  原来富不过三代这个俗语,也适用于德国家庭;
  
  一直以来,这是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一本描写家庭兴衰的书,尽管没有战争、灾祸、社会斗争作为背景,表面上也没有气势恢宏的框架,只是平静的描写一个家族的生活,也令人震撼。


  看第一章的时候还没有太大感觉,不像<魔山>那样可以很快让人进入状态.但越往后读就越觉得情节波折,内心也随之出现起伏,总之它就是一本越读越吸引人的小说.很好的反应了二十世纪德国市民阶级的生活与心灵.值得一读!


  他告诉我们:第一代有的,第二代不需要,想追求新的东西。第三代会追求更新的东西。这句是欲望的更替。人的欲望会不断更替,不断改变。欲望的更替表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特别是精神境界的追求!


  反正是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正是一个在最辉煌的时刻就已经无可避免的走向下破路的家族史.只是把随性的几个人物联想列出来
  我知道这样的比较会带着牵强附会,可是联想只是联想,谁说不准联想呢?
  
  布登勃洛克老夫人& 贾母 都是支撑着一个家族的德高望重之人,都算是享尽荣华富贵之人,都算得上是颐享到了天年,只是前者好象少了一份从容的气度,那么大一把岁数临死前还显得那么得贪生,事实上她即便多留下来的几口残喘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眼睁睁地看着家族的步步破灭而已.相比较贾母真正真正算是有福之人了.人经历过大风大浪,又在大势尚在之时安静离开,让周遭的众人去哭吧,所有的不幸我都眼不见为静了.所以到底来我终究觉得整个红楼梦里贾母算是最有福的人了
  
  托马斯.布登勃洛克& 贾政 同样是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带着正人君子的形象和附带着高职的权威,在家族中有着不可侵犯的话语权.家族的利益和平衡可以指引他作出最"智慧"的决定,义无返顾的带着家族的光环前行,并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家族的荣耀,不惜牺牲自己的秉性和思想,一开始就是个被驯化 了的非自我的人.虽然外强内却中干,无怪乎外表强硬,仪表翩翩的托马斯死在做神经短小,病怏怏的胞弟之前.灵魂矛盾的折磨是汹涌的折磨
  
  冬妮.布登勃洛克&薛宝钗+林黛玉 高贵的门第和绝对不辱门楣是和宝姑娘的相似处.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饿磨难后,依然时时刻刻把家族的利益放于首位并悉心维护,虽然不见得起了疗效.然而孩子般的邪气和生活不曾离开她的哀怨氛围就象是沾染了苦命的林妹妹的悲,尤其是两次婚姻的不如意,连带着自己女儿的婚姻的继续的不如意,似乎让她明白了生活的实境.到底说来,她能在一次一次的捉弄面前表现出来的承受力还是让人敬佩.这方面又象是有了薛姑娘的大家风范,毕竟上帝不是给了人人一副好牌.每每回想要是她在那个年少不经事的假期果真许给了那个同样烂漫的年轻医生,和他一块"坐石头"到老又是怎样一副景象...但是商人的家族荣耀是不允许这个成为一桩事实的.在冬妮历经坎坷之路后又走在海边,不禁想起了"坐石头"的日子,那是怎样的情绪,所以富家女总也未必见得能比普通人家的少女过的幸福,幸福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克里斯蒂安&贾琏 世俗气十足,放荡不羁,然而却比正襟危坐的正派人物多了一份浪荡者的幸福.我就浪荡我怕谁的架势,反正人生不过如此,不如来个正儿八经的浪荡
  
  克罗蒂而德&惜春 都是名门的姑娘,最后都是走了安静的路,前者被收于圣女院,后者青灯相伴.只是前者是完全没有四姑娘的灵性的.与后者卓越的绘画才能相比,前者只有夸张的胃口和于之不相成的瘦削身材和一副苦相.生来就安于命运,生来就寂寞独处.
  
  汉诺& 贾宝玉 根本就不是块做"正经事儿"的料,偏偏又是整个家族的宝儿,违背自己的天赋秉性做事是多么的压抑无幸福可言,还好我们可怜的小汉诺,富有良心的托马斯.曼先生让你在15岁的年龄就离开了这场闹剧,不用背着家族的期望和重担走这难过的路了
  
  比是比不完的,托马斯.曼将复杂的人性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讲述给我们听,其技巧虽然还是媲美不及曹雪芹,也该叫人欣慰了,在21岁的年龄开此小说,并为他后来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好了铺垫实属不易.是的,我们呀坚信,好作家一开始就能写出不平凡的东西来


  牺牲之路
  ——谈《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托马斯
  
  《布登勃洛克一家写于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版于20世纪的第一年,写这本书的时候,曼只有二十几岁。这本书后来为他获得诺贝尔奖做出了贡献,这充分印证了海涅的话:好的作家往往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而此书的译者傅惟慈在半个多世纪前翻译这本名著的时候也只有30多岁。但是这本书几乎看不出是一部由青年翻译的、青年作家的作品。我觉得,除了描写第四代主人公汉诺内心的更主观化的部分(这部分和前面的描写有些差别),整本书就像是看惯沧桑的有些年纪的长者的作品。曼基本上是用了一种很克制、也很客观的笔法描写了这个吕贝克商人家族的兴衰。
  
  如果撇开一厢情愿的阶级分析法来看这部小说,那么它反映的就是商人性格和艺术家气质的冲突;个人幸福和家族利益矛盾时,个人的选择。布登勃洛克一家最终在和哈根施特罗姆一家的商业竞争中一败涂地,并非由于后者是什么“不择手段的投机的垄断资本家的代表”,而是由于后者是自发、自然地追求商业利益的,他们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就是商业上的成功。对他们来说,幸福和财富的增长是一致的。而对布登勃洛克家族第三代的继承人托马斯而言,表面上的光鲜亮丽、金钱、名誉都是他在苦苦压抑内心对这一切的不关心、不屑中追求到的。可以说,他追求的越多,就越痛苦。他消解这种痛苦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这一切牺牲都是为其他家庭成员,自己的后代所作的。所以,当他看到其他人、他的孩子并不需要这一切时,只能感到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受到了否定,而在活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当一生劳碌,一生追求外形和思维都井井有条的托马斯躺倒在街头的泥水中告别人世时,他终于结束了自己在时间上并不算长,却显得无比漫长的牺牲生涯,撇下不再需要他的妻子和儿子到一个自由的国度去了。
  
  我看到一些评论在讨论托马斯和克里斯蒂安的不合时指出:托马斯对克里斯蒂安的反感正是出于对克里斯蒂安的羡慕、甚至说是嫉妒。作为一个公认的无行浪子,克里斯蒂安可以过一种规范外的生活,连他的那些“荒唐行为”(酷爱戏剧、擅长模仿)都受到别人的欢迎,可以说他身上的艺术家气质是得到了发挥了的。反观托马斯,他在克里斯蒂安面前的优势只有一样,就是道德上的优越感,因为他为家族的利益尽了自己全部的义务。但是托马斯之所以屡屡对克里斯蒂安表现出家长制作风,其实并非由于他真的觉得克里斯蒂安的行为有辱门风,损害企业的利益,而是因为他觉得克里蒂安享受的自由是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换来的,所以心理根本不能平衡。托马斯从小一直克制自己,自觉地放弃了同卖花姑娘的初恋,并且把这种克制和牺牲视为身为长子理所当然的义务,所以,当他看见从来不知义务、内心的驱迫为何物的克里斯蒂安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勤奋工作、积极向上都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剧,反而远不如这个兄弟活得潇洒自然。他们的冲突是一个自愿选择受束缚、服从群体利益的人和一个更重视自我的人之间的冲突,前者恨后者没有责任感,后者怨前者要用自己的条条框框限制别人。但是承担责任者的内心消耗是更大的,所以看似强健的托马斯终于死在了终日病病恹恹的克里斯蒂安的前面。
  
  托马斯几乎一生都生活在多数亲人的不理解之中:克里斯蒂安跟他决裂了,妻子和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婚姻给他带了短暂的希望,但是最终,它把他加速推上了死路。我觉得跟盖尔达结婚是托马斯的艺术家气质最明显的体现。虽然盖尔达是一个富商的女儿,可以带来30万马克的陪嫁,但是她显然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家的姑娘。她那种忧郁的气质,对音乐的热爱,对嘈杂人群的不能忍受,还有她那双罩着青圈的距离很近的眼睛无不显示出她高贵而又不近人情的性格,托马斯选择她做终身伴侣其实正说明艺术家气质对他的吸引力有多么大。而抱定终生不嫁志愿的盖尔达对托马斯的许婚,也说明了他的身上正有她遍寻不得的、值得她爱慕的东西。也许他们都将彼此视为不同寻常的人。但是盖尔达对丈夫失望了。他的努力经商、尽心从政是对他艺术家本质的背弃。他甚至刻意地去克制它。在批评克里斯蒂安沉湎于对别人讲述自己的感受时,他说:描摹人的细腻内心活动只是艺术家的事情,别的人根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这样做。他的本意当然是规劝克里斯蒂安本分地扮演自己的商人角色,但他对艺术本质的这种总结不正说明他根本不属于“别的人”吗?“别的人”能在艺术中看到娱乐以外的因素就已属不易了,而他却把艺术当成精神、情感的反映,这不是一个对艺术毫无感觉的人说得出的话。但是托马斯对这种感觉的克制和放弃使他最终失去了盖尔达。她在音乐的路上越走越远,保持着青春;他挣扎在经商从政的事务中不能自拔,迅速地老去。最后,他们的隔阂竟上升到了这样的程度:盖尔达根本不认为自己的丈夫有资格谈艺术,也不愿跟他聊音乐。她完全地拒绝了他。在她看来,他是根本不懂得真正的音乐为何物的,因为他避开真正震撼灵魂的音乐。这种拒绝是何等残酷啊,托马斯失去了最后一个能把他和他的艺术家气质联系起来的人。但托马斯为何要回避那些有震撼力的音乐呢?在我看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灵魂比常人更容易受到震撼。
  
  盖尔达就像是艺术的化身:她从不妥协,也鄙视那些在生活和艺术之间做出妥协的人;她具有吸引力而高不可攀;她给人以希望,但是不能坚持给她爱情的人、不能矢志追求她的人,从她那里收获的只有失望;她不会衰老,具有永恒的青春美貌。盖尔达和托马斯渐行渐远的婚姻关系正是托马斯和他的艺术家气质的关系的写照:他们之间看似很疏远,但是没有了她/它,他生活的意义就折损了大半。
  
  
  
  最好的结局
  ——谈《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汉诺之死
  
  我总觉得汉诺的身上有艺术家的气质,而没有艺术家的创造力;相对普通人来说,他有点“过”,相对艺术家来说,他又“不及”,总的说,就是他的灵魂缺乏力量。但托马斯.曼和汉诺实际是同一种生活的阴阳两面,代表了(潜在的)艺术家生活的两种可能性。
  
  其实如果汉诺活下去,他除了靠微薄的遗产度日,作一个二流的钢琴家,也不会有别的出路。在别人眼中,他就成了一个没本事的破落人家的子弟,一无长技,少不得遭人奚落,被人笑话。难道这就是艺术回报给汉诺的吗?艺术世界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的对立将在这里以一种最残酷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音乐中,汉诺付出的是理解,得到的是幸福;在生活中,一切都是挫折和不屑。如果这样的生活继续下去,它将是无穷无尽的痛苦。
  
  只要汉诺们写不出像样的作品,艺术的大门对他们就是紧闭的,而写得写不出,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意愿,也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天赋——谁也不能对此过分乐观;而生活的大门呢,早在他们把心交给艺术的时候就已经关闭了。他们追求的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它物在它的映照之下,无不黯然失色,但这种追求的成功概率基本为零,即便是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交出去,通常也得不到半点回报。艺术拒绝他们的同时,生活也会拒绝他们,因为不管他们是否有意识地远离生活,他们的价值标准也已经在生活的范围之外。这必然使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够积极,参与度不够高,最后也被生活淘汰。汉诺们面临的双重困境不知是不是表达了年轻时候的曼对自己选择的作家身份可能带来的不安定的焦虑。
  
  汉诺是在15岁时得病夭折的,现实生活的艰辛,必然加之于身的侮辱,都没有落到他的头上。他在大幕拉开前离去,终于没有亲身参与表演,不经荣辱。托马斯.曼回护了他,给了他最好的结局!
  


最近在看红楼梦,也连线到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