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2009-2
译林出版社
[德] 本哈德·施林克
197
133000
钱定平
无
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学生与朋友大力推荐这本书,在我为他人开出的所有书单中,无一没有这本书的名字。我在许多场合,还解读了这本书。我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对此加以推崇,可能与我根深蒂固的文学观有关——也就是说,这样一本书,正合我的阅读趣味与文学理念。有没有人将它看成是经典,我不在意,但在我这里,它就是经典——至少具有经典的品质。 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我一直将庄重的风气看成是文学应当具有的主流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应当对此有所把持。倘若不是,而是一味的玩闹,一味的逗乐,甚至公然拿庄重开涮,我以为这样的文学格局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经典,其实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风气,而宗教文本不可能不是庄重的文本。《朗读者》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再次登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g-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流气在我们周遭的每一寸空气中飘散着。一次朋友的聚会,一个会议的召开,我们已经很难再有进入庄重氛围的机遇。甚至是一个本就应当庄重的场合,也已无法庄重。嬉笑声荡彻在无边的空气中。到处是低级趣味的笑话,到处是赤裸裸的段子,人与人的见面无非就是玩笑与没完没了的调侃,说话没正经已经成为风尚。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一个本就没有宗教感的国家,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更加的缺乏神圣感。我常在想一个奇幻小说式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成为痞子,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成为一个痞子国家与痞子民族吗?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文学没有把持住自己,引领国民走向雅致,走向风度,走向修养与智慧,而是随着每况愈下的世风,步步向下,甚至推波助澜。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如此氛围的形成,中国当下的文学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 在这样的语境中,现在我们来读这样一部庄重的文本,实在是一种调整,一种洗礼。 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丰富与多义。 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看完之后,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这些迷惘与困惑一直萦绕在心,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愈深,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就理解愈深,我们的认识也就愈深刻,这个作者曾写过许多侦探小说,所以制造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样的阅读效果更主要来自于他对人性、对存在的深度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机关,这些机关需要我们经过小心翼翼的考证与掂量,才有可能打开:谁是真正的朗读者?米夏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需要忏悔的到底是汉娜还是米夏、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以及这整个社会?中年的汉娜与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米夏的关系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又一次的纳粹行为?……作品篇幅不长,却留下了太多的悬疑。而这些悬疑,都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在解答这一个个的问题时,都可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提升。 然而,它确实又是单纯的。它的线索非常简单:一个少年与一个成年女性之间的看似没有什么复杂背景的身体与灵魂的欢愉。看上去,没有什么邪恶,也没有什么肮脏。作品的一个细节是不可忽略的:他们经常要用清水沐浴,将肉体洗得十分清洁。更使我们感到具有抒情意味的是,在他们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米夏都要向汉娜朗诵那些华彩篇章。我们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多想,因为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的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 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也许最聪明的阅读就是什么也不要多想,随它而去。一种单纯的感动这就足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朴素的阅读倒可能比一种思考式的、追寻式的理性阅读更值得,更有效,也更人性化。20世纪以来,由知识训练成的阅读方式,也许是一种值得怀疑的阅读方式。当我们不怀有任何探究之心去阅读《朗读者》时,我们会不时地陷入那种巨大而美丽的悲悯。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的情欲,没有引起我们道德上的审判,相反我们却觉得这一切竟是那么顺理成章。对于汉娜让米夏朗诵的原因,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朗读本身所带来的意境。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行为,这个行为贯穿了整个小说,它使我们感到了高尚,并且为这种高尚而感动。当汉娜选择了自杀时,我们似乎再次听到那不绝于耳的声情并茂的朗读。那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千古绝唱。究竟谁是朗读者,这一切实在无所谓了。我们在感动中得到了升华——情感上的升华与精神上、人性上的升华。 在20世纪的文学普遍放弃感动的文章而一味——甚至变态追求思想深刻的当下,再一次阅读这样令人感动的小说,我们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感激之情。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是很有功夫的。它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在细节上却是十分考究。三部分,划出了三个不同的段落。这是命运的起落,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所有的细节都意味深长。比如关于汉娜身体气味的叙述。当汉娜还在“逍遥法外”并充满生命的鲜活时,她的气味是新鲜而令人迷乱的,而当她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并且不可遏制地衰老时,她的体臭不可避免地散发了出来。小说很仔细地写到了从前与现在的气味——汉娜的气味。两种气味的比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乃至颓败。这是命运的咏叹,是生命的挽歌。小说中一些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恰恰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以及一些细小的变化来表现的,应了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精微之处,深藏大义。 译林出版社大概知道我对此书的欣赏,所以让我写一篇序。我写了太多的序,已经遭人批评了。殊不知。这些序有一些是我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勉强写成的。有些序是一拖再拖,实在拖不过去了,才很痛苦地了结的。里头有些话,往往言不由衷。明眼人是能看出的。当我听到有人指责我时,我会在心中很恼火地说一句:站着说话不知腰疼!我是一个驳不开情面的人,这是我的一大弱点,也是我的善良之所在。它们耽误了我许多短篇与长篇,每每想起,心情会十分懊恼。因为自知写序的难过,所以我自己写了那么多的书,只除了刚刚出道时请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写过一篇序外,后来的好几百万的文字,就再也没有让任何人写过序。 但这一回我是愿意的。因为我有话可说,只可惜是作一篇序,篇幅不宜过长,由不得我去铺张。 2005年12月15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伟大的爱情是用来唏嘘的。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过来,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情欲,或者是爱情,在15岁的少年伯格心中渐渐燃烧起来。 电车售票员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 不久后一天,汉娜突然不辞而别,8年后再次见到汉娜的时候,她成了一名站在法庭上的纳粹罪犯,她并没有像其他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直到审判席上,汉娜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黑字做笔迹比较,并因此背负罪名被判终身监禁时,伯格终于明白了原因,明白了汉娜为什么不看他的旅行计划,为什么会在拿到菜单时神色紧张,为什么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他朗读,汉娜是一个根本不会认字读书的文盲,但她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而终身监禁,也要隐藏她是文盲这个秘密。伯格说:因为她感到羞愧。伯格是可以说出真相替她减轻罪与罚的,但却最终选择了和汉娜一样,用生命去捍卫这个卑微的秘密……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本哈德•施林克,1944年生。在海德堡及柏林学习法律。1992年起任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并兼任北莱-威州宪法法官。又是作家,曾出版小说多种,其中以《朗读者》最为著名,是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国小说。
曹文轩序专访正文附录: “我把它一夜读完” 留给读者
第1部 16 我从来不知道,汉娜在既不去上班、也不同我幽会的时候,到底在干些什么。每当问起她,她就把我给顶了回来。其实,与其说我们俩共享着同一片生命世界,不如讲她在自己的世界里给我让出了一角空间,大小宽窄全凭她愿意怎样就怎样。我该对此知足了。要想得到更多,或者只是想晓得更多,就是一种冒犯。有时我们在一起特别开心,有那么一种气氛,好像什么都有可能,也什么都许发生。这时,如果我乘机提个问题,她就会躲闪支吾,但不是断然拒绝:“你想什么都要晓得么?小家伙!”或者,她甚至会拿起我的手,搁在她的腹部,一面说道:“你是想在我肚皮上打个洞眼啊!” 要不,她就搬着手指头数数:“你看,我要洗衣,我要烫衣,我要扫地,我要购物,我要掸灰,我要做饭,我还要把梅子从树上摇晃下来,再捡起来,再扛回来,马上煮熟,要不然的话,那个最小的就会……”这时,她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左手的小指,接着说:“那个最小的就会把其他的全部吃光!” 我从来没在马路上,或商店里,或电影院同她不期而遇。虽然,她总对我说,她喜欢看电影,也经常去看。在我们相好的最初几个月里,我一直想同她去电影院,可她就是不愿意。偶尔,我们也会谈起一些我们俩都看过的影片。她看电影是毫无选择的,只要是片子全都看,从德国的战争片、乡土片,到美国西部片,再到新浪潮电影等等。而我,我喜欢好莱坞电影,不管是关于古罗马的,还是西部荒原的。有一部西部片我们俩都特别喜爱,其中,理查德?威马克扮演镇长,第二天清晨他要面对一场他注定要输掉的决斗,当天晚上他去敲多萝茜?玛隆的门。女主角劝说他逃走,却说不动这位男主角。女主角一开门就问道:“你现在要干什么?你整个生命就抵一个晚上吗?”有时,当我满怀欲望到汉娜那儿去的时候,她也这么讽刺我说:“你现在要干什么?你整个生命就抵一个钟头吗?” 我只同汉娜在街上偶尔相遇过一次。那是七月底或八月初,快要放暑假的前几天。 几天以来,汉娜的行为都很古怪,她时而反复无常,时而盛气凌人。同时,叫人感觉得出,她是处在某种压力之下,这种压力折磨着她,逼她表现得十分敏感而又极端脆弱。她极力压缩自己,好像害怕一放松就会爆炸似的。我询问她为什么这么痛苦,她的回答却很粗暴无礼,这使我简直不能忍受。同时,我不但感到自己被别人拒绝,也觉察到了她的孤立无援,所以,我既想与她休戚与共,又想让她清净独处。有一天,压力突然消失了。起先,我以为汉娜又恢复了常态。正好,《战争与和平》已经朗读结束,我们要开始一部新书,我答应这由我来考虑,我的确带了好几本书来,让她选择。 但是,这次她却没有立刻同意。“让我来给你洗澡吧,小家伙!” 那天倒不是夏日常有的闷热难当,那种天气闷得一跨进厨房,就像有一张湿漉漉、沉甸甸的大网,把人罩住似的。汉娜打开了热水器,往澡盆里放满水,滴了几滴沐浴精油,就开始给我洗澡。她穿的是浅蓝小花的罩裙,下边没有穿内裤。在闷热潮湿的空气里,那件罩裙汗津津地贴在她身上,轮廓分明。她撩拨我、挑逗我,让我兴奋不已。我们缱绻缠绵时分,我感觉得出,她是一个劲想把我推向一片新境界,感受那些从来没有感受的,支撑那些最终支撑不住的。她也极端投入地委身于我,前所未有。倒也不是彻底相许,这点她从来做不到。她只是一心想跟我一起沉水而去。 “现在起来,到你朋友们那儿去吧!”她同我作别,我走了。热气仍旧凝固在栋栋房屋之间,徘徊在空地花园之上,闪耀在柏油马路表面。我一阵阵眩晕麻木。游泳池里传来一片片小孩子泼水嬉闹的声浪,好像来自遥远、遥远的远方。总之,我在这世界移动穿行,物我两忘。我潜入那飘着漂白粉气味的乳白色水中,根本没有任何欲望想再伸出脑袋来。我在其他人旁边躺着,听得见同学们在谈论些什么,觉得简直可笑,实在无聊。 不知什么时候,这种情绪退潮了。不知什么时候,游泳池又回到了那个正常的午后,仍旧是点缀着作业、排球、谈笑和调情的游泳池。当我抬起眼睛时,我看见了她,当时我正在干什么,却忘得干干净净了。 她套一条短裤,穿一件衬衫,衣襟敞开,腰间扣紧,站在离我大约二三十米的地方,在对我张望过来。我也回看她。她离我太远,辨不清是什么表情。我没有跳出水来,向她奔跑过去。一连串问题掠过我的脑海: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游泳池呢?她愿意被人看见跟我在一起吗?我愿意给人看见跟她在一起吗?为什么我们总也没有不期而遇呢?我该怎么办?于是,我站立起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眼神刚游移了那么一下,她就倏地不见了。 她套一条短裤,穿一件衬衫,衣襟敞开,腰间扎紧,在对我张望过来,我却从这里头读不出任何意思。这是另一张图画,汉娜遗赠给我的。 17 第二天,她就走了。我像往常一样准时去她家,按门铃。我透过房门朝里面看,一切依旧,还听得见大钟在滴答滴答响着。 我在楼梯间坐下来,跟往常一样。在我们相识的开头几个月,她平时跑的路线我已经熟悉,就再也没有想去陪着乘她的车,或者下班后去接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不问这方面的问题了,也不再表示对这事有什么兴趣。今天,这问题倒又回来了。 我走到威廉广场的电话亭,给有轨电车公司打了个电话。电话转了一个又一个人,我最后得到的回答,是汉娜?施密茨没有来上班。我于是又回到车站路,去到细木工场询问这栋房子的业主是谁,人家告诉了我名字和地址,在基歇海姆。我骑上自行车就走。 “你是问汉娜?施密茨太太吗?她今天一大清早就搬走了。” “那她的那些家具呢?” “那不是她的。” “她住在这套房子里多久了?”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那个女人是在窗口同我说话的,讲完,砰的一下就关上了窗。 我又赶到有轨电车与缆车公司去,在办公大楼我一路打听人事部。那位负责人倒还态度友好,表示关心。“她今天一大早就打来电话,说要我给找一个替工,时间刚刚好衔接。她说她不再来了,就此不来了。”他摇摇头,继续讲下去,“两个礼拜前,她也就坐在你这张椅子上,我给她提供了一个机会,培训她当司机。可是,她拒绝了这一切。” 又过了好几天,我才想起来,该到居民户口登记处去问问。她果然曾经在那儿通报过,说她要搬到汉堡去,可是没有留下那儿的地址。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非常难过。我还得费好大的劲,一定不让我父母、哥哥、姐姐和妹妹看出什么破绽。我在餐桌上也交谈几句,也吃点东西;实在要呕吐出来的话,我就先忍耐着,过后吐进抽水马桶里。我照常去学校,去游泳池。下午我也消磨在那儿,藏在一个没人找得到我的僻静地方。我的身体渴望着汉娜,不过,比身体渴望更糟的是,我有一种负罪感。我为什么没有从水里一下子跳出来,向她奔跑过去呢?在我来说,一件小事浓缩了我这几个月来的心猿意马,正是这种三心二意使我居然拒绝承认她,以至背叛了她。不告而别是对我的惩罚啊。 我忽然又想,那一次看到的也许并不是她。我又没有看清楚脸蛋,为什么就能硬说一定是她呢?换言之,如果真是她的话,我居然会连她的脸蛋都认不得吗?这样一来的话,我到底能不能确信那一定是她呢? 再转念一想,我知道那就是她。她站在那儿,在朝我看着。可惜已经太迟了。 第2部 1 汉娜已经离开这座城市了。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我还转不过弯儿来。我仍旧在四处寻找她的身影;很久我才习惯那些没有她的午后;见到几本书,我也会想,该选哪本书给她朗读才好呢。过了很长时间,我的身体才不再对她充满饥渴。在睡梦中,我的手脚还会想要摸索到她的肉体。我哥哥不止一次在饭桌上报告,说我夜里叫喊出“汉娜”这个名字。我也还记得上课时我什么也不干,就只是梦着她、想着她。开头几个礼拜我为内疚而煎熬,后来才渐渐消散平息。不过,我还是尽量避免走过她家那栋建筑物,而是走另外几条路。半年以后,我家也搬了,搬到这座城市的另外一个区域。我也还没有因此而忘记汉娜。不过,对她的记忆不再如影随形了。她的影子向后退缩,正像列车开过时分,城市就从车站向后退缩一样。可是那东西还在那儿,在后面某个地方,你可以折回去,搞清楚的确还在那儿。但是,我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记起在中学的最后几年,还有大学的低年级,我都过着幸福时光。可是,真要讲却又讲不出什么来。这些时光毫不费力就过去了。无论中学毕业考,或是大学学法律,对我而言都不困难。我选择法律,是因为没有什么别的事儿我真想去做。此外,无论是结识朋友,或是结交关系,甚至是结束关系,我都不存在什么难处。我几乎事事顺遂。没有什么是沉重的。也许,这就是我的记忆包袱很小很小的原因。或者,也可说我是故意保持这样小小的记忆么?另外,我甚至还怀疑,我的快乐记忆是不是真实的。因为,我越是想它,就越会想出一些尴尬场景和痛苦情况。再说,虽然我已经朝汉娜的记忆道声再见,但是,我却并没有将它克服。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不再对人卑躬屈膝,我也不再自惭形秽;我不再自揽罪过,或者感到负罪;我也不再去爱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会悲痛万分。这一切我并没有故做什么明确的构思,只是在感觉上坚如磐石。 于是,我养成了一种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习惯。我装得好像没有什么能够感动我、摇撼我或者迷惑我。我是什么也不沾边。我还记得,有一位老师的慧眼看穿了这一切;他也曾经跟我在谈话中指出来,可我硬是无礼地把他敷衍过去。我也想起过苏菲。汉娜离开这座城市后,苏菲给诊断出得了肺结核。她在疗养院一呆就是三年,出院时刚赶上我进大学。苏菲很孤独,就想找老同学联系联系。其实,要寻找到一条直通她芳心的路,对我来说并不困难。在我们一起睡过觉后,她终于明白,我的心并不在她那儿。她含泪问我:“你到底是怎么啦?你到底是怎么啦?” 我想起了我的祖父,他去世前我去看他,他要为我祝福。我却对他说,我对这一套是既不相信,也不看重。我当时对于自己敢于这么做还沾沾自喜,现在想起来真无地自容。可是我记得,小小一个示爱的手势居然会让我如鲠在喉,不管这姿态是冲着我来,或者冲着别人。而且,要引发我的激动,一个电影镜头就已经足够。这种冷漠无情和极端敏感在我身上并存,我自己也感到迷惑不解。 2 等我再次见到汉娜,已经是在法庭上了。 这不是第一次涉嫌纳粹集中营罪行的审判,也并非主要的一次。我们的教授是研究纳粹历史和有关司法审判的少数专家之一,他以这次审判为主题组织了一个讨论班,希望学生能够协助审判,也好让他看看学生学得怎样。到底这位教授要考查、确认和驳斥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有一点我却印象很清晰,我们在讨论班里辩论过一个问题,追溯性的惩罚是否应该废止?是否根据犯罪当时就已经存在的刑法有关条文,来判决集中营看守和帮凶就已经足够了?或者,这问题是否还涉及到另一个方面,即他们犯罪的当时,该条文到底是如何进行解释的?又是怎么应用的?又为什么没有应用到他们身上?更延伸开来说,到底什么是法?法就是写进书本的吗?还是在社会上实施并得到遵守的?或者,不管写不写进书本,法乃是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在社会中加以实施并得到遵守的么? 教授是一位长者,从国外流亡归来,对于当时德国法律界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超脱。所以,他一方面以丰厚的学识参加辩论;另一方面,解决有些事例单纯依靠学问还不够,对于这些问题他就保持一定距离。教授的名言是: “请看清那些被告,你们找不出一个,会真的相信他们当时有权杀人。” 讨论班在冬天开始,而审判则在春天,持续了好几个礼拜。法庭是礼拜一至礼拜四每天开庭,教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天一组轮流出庭,以便对每一次开庭都做逐词逐句的记录。然后,礼拜五讨论班上课,对本周前几天所搜集到的材料进行评价。 是评价!而且是评判过去!我们学生在讨论班里把自己看做评判的急先锋。我们使劲推开窗子,放进新鲜空气,一阵疾风最后会呼啸着吹掉灰尘,那是社会曾经容忍过的,社会容忍这些灰尘堆积在过去的恐怖之上。我们责无旁贷,要让人们能够呼吸清新和眼见为实。我们并不依靠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我们坚信,最后必须进行审判。我们同样一眼就看出来,过去对某几个集中营看守或帮凶虽然也审判过,但只是走过场而已。有整整一代人站在审判席上,他们或者曾经为看守或帮凶服务过,或者没有设法去制止他们,或者,在1945年以后,原应该把这些人从人群中揭发出来的,而实际上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评判,把他们暴露在羞耻之下,以这种办法对他们进行审判。 在第三帝国,我们各自的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很不相同。好几个同学的父亲曾经参加战争,其中有两三个的父亲是正规军军官,一个人的父亲还是党卫队冲锋队军官。这些人当中有人在司法部门或地方政府任过职。我们的双亲中也有做教师或者做医生的,又一名同学的叔叔或舅舅曾经是内政部的高官。我敢肯定,如果我们询问他们,或者他们回答我们,讲起来一定五花八门,各自都有一本账。例如,我父亲就不喜欢谈论他自己,但是据我所知,仅仅因为他曾经计划讲授斯宾诺莎①,就给撤消了大学哲学系的教职,被迫在一家搞旅游地图和小册子的出版社担任编辑,带着我们全家艰苦地度过了战争时期。那么,我们又怎么判他以可耻的罪行呢?我却这么做了。我们当时都对双亲判了可耻的罪。我们认为,他们没有在1945年后把那些作恶者从人群中告发出来,而犯了知情不报的罪。 在讨论班中,我们这些学生形成了很强的班组特色。我们是所谓“集中营讨论班”。起先,这是别的同学给我们起的称号,后来我们就这样称呼自己了。我们所干的事情其他同学未必感兴趣,很多人是敬而远之,更名副其实地吓跑了几个同学。我今天回想起来,我们那种热情,要使那些可怕的罪行大白于天下、并让每个人都了解的热情,也的确有点令人望而生畏。我们所阅读、所听闻的事实愈可怕,我们的责任心就愈坚定,一定要揭露罪人和控诉罪行。甚至于,当事实摆在面前迫使我们骇然窒息时,我们还是会胜利地把材料高高举起,口里高声叫道:看这些东西啊! 我参加讨论班完全是出于兴趣。这毕竟是新鲜事,不是买卖法,不是犯罪团伙或同案罪犯,不是中世纪法典,更不是纠缠着法律哲学的老古董。我把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态度也带进了讨论班。不过,当冬天渐渐来临,我开始感到越来越不能撒手脱身——不管是从我们所阅读、所听闻的事实,还是那种抓住了讨论班里学生们的热度,都将我紧紧地吸引住了。一开始,我还装做只想参加学术研讨,或者是出于政治上或道德上的热情。但是我愈来愈得寸进尺,我要分享全部的热中沉迷。其他人也许觉得我拒人千里,或者傲慢自大,我在冬天的几个月自己却有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其中有归属之感,也有同自己、同自己所做的事、同那些与我一起做事的人之间意气相投的感觉。 3 审判在一座邻近城市举行,离本城一个钟头车程。我从前还没有机会到那个地方去。那天,开车的是另一位同学。他是在那儿长大的,了解这座城市。 那是个礼拜四,审判在礼拜一就开始了。已经审讯了三天,可是时间都花在辩护人提出所谓“偏见回避”的动议上面了。我们是第四组,要见证对被告人本身的审问,也就是真正审讯的开始。 我们开上贝格路,头顶心上果树正是繁花似锦。我们一路上情绪高涨,终于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了。我们并不仅仅将自己看成是旁观者、聆听者或记录者。观察、聆听和记录不过是我们对评价历史的一份贡献。 法庭设在一座世纪之交建造的大楼里,那时典型的法院建筑是阴沉昏暗和装腔作势,这栋建筑物却没有沾染这一风尚。刑事审判法庭设在一间大厅,室内左边开着一溜儿大窗子,乳白色的玻璃挡住了闲观者的视线,但也透进来大部分光线。窗前坐着检察官们,衬着背后春夏之交的明媚阳光,他们只是略有轮廓的剪影。法庭由三名黑袍子的法官、六名当地选出来的公民组成,坐在大厅的正前方。被告和他们律师的坐席设在右侧,他们人数很多,添加的坐椅和桌子一直延伸到大厅中间,直抵观众席。这样一来,有几名被告和律师就是背向我们坐着。 其中一人居然就是汉娜! 一直到听见叫她的名字,她应声站立起来,向前走上去,我才认出她来。当然,我一听“汉娜?施密茨”这个名字,就马上明白了。随后,我也立刻认出了那身体,那脑袋,挽着一个很奇特的发髻;那头颈,那宽阔的背部,还有那强壮的臂膀。她把身体挺得笔直,双腿站得坚牢。她的双臂闲搁在两旁。她穿着一袭灰色衣服,袖子很短。我认出了她!我感觉却一片虚空,什么也没有的虚空。 一时,我只听见审判官跟她在一问一答。 是!她愿意站着说话。是!她1922年10月22日出生在赫尔曼市,现在四十三岁。是!她曾在柏林的西门子工作,在1943年秋天加入了党卫队。 “你是自愿加入的吗?” “是的。” “为什么?” 汉娜没有回答。 “尽管当时西门子曾经要提升你当工头,你还是加入了党卫队,是吗?” 汉娜的辩护人一跃而起: “请问这里说的‘尽管’是什么意思?是否想假设,一位妇女在西门子被提升到工头的位置,她就不应该加入党卫队了?我认为,这只是我的当事人当时的一项决定,没有理由成为提问的话题。” 他坐下了。他是辩护人当中最年轻的,其他人年纪都比较老。其中还有几个老纳粹分子,这点是渐渐暴露出来了。这些人使用着特定行话和固有推理,汉娜的律师一概不予理会。但是,他太浮躁,太急功近利,这对他的当事人必然造成损害;就像他的上述同事一样,他们又臭又长的纳粹腔调,对于他们的当事人也有百害而无一利。话说回来,他这一次的确赢了这个回合,审判长看来有点尴尬,对汉娜为什么参加党卫队的问题,不再打破沙锅问到底。但是,这个局面却促成了一种印象,即她之所以加入党卫队,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迫不得已。这点对她不利,马上就会见分晓。陪审团里有人问汉娜,在党卫队里面她希望做什么工作。汉娜回答,她看到党卫队在西门子和其他工厂招收女性看守,她就申请了,也给录取了。虽然把当时情况讲清楚了,但造成的负面印象已经无法消除。 审判长又要求汉娜,必须用是或否这样的单词来回答下列问题。汉娜回答是,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直呆到1944年初,以后转到波兰克拉科夫的一所小集中营,一直呆到1944牢到1945年的那个冬天。接着,汉娜又回答是,当时集中营囚犯被勒令西迁,她也一路跟着。接下来,战争结束时她是在卡塞尔。从那时以后,她辗转于许多城市之间工作生活,在我们市一呆就是八年,她在任何其他城市都没有居住得这么长久过。 “经常更换居住地,就说明她有逃跑的嫌疑吗?”汉娜的律师经常表现出这样的讥讽口吻。“我的当事人每次搬到新地方,或者离开老地方,都到警察局登记或者注销的。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她逃跑,她也没有任何事物需要隐藏。请问,是不是治安法官觉得,由于对我的当事人指控的案情有引起公愤的风险,就不能宣判她无罪释放呢?我尊敬的法官大人,这是纳粹抓人的理由,是纳粹引进的,纳粹以后就已经废除了。现在,这种东西早已不存在了。”这名律师说话中带有充满恶意的洋洋得意,有些人说在戳辛辣刺激的真理时也是这样的。 我很震惊。我意识到,我早已认为逮捕汉娜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倒不是因为对她的控告有分量,对她的怀疑很强烈,这些我一时都还来不及详细了解。不是由于这些,而是因为一旦她锒铛入狱,就会从我的世界,从我的生活彻底消失。我要她远远离开,要她遥不可及,要她成为纯粹的回忆,像过去这些年来她已经转化成的、沉淀着的那样。反过来说,如果她的律师赢了,我就被迫要跟她重新见面,我首先要费尽心思说服自己,我愿意怎样同她重逢,又应该怎样同她重逢。可惜,我还看不出这名律师怎么便会赢不了这场官司。再说,如果迄今为止汉娜从来没有要逃避法律,那她现在为什么要逃避呢?她又想掩饰什么呢?在当时,并没有其他逮捕汉娜的理由。 审判长似乎又陷入了尴尬,不过我马上就看出来了,这原来是他的一种特殊计谋。每当他碰到了一番拖延时机或令人恼怒的发言,他就会拿掉眼镜,用一种视而不见的空洞神情看着发言者,同时皱起前额,完全忽略这一发言,要不,他会说出一些简短套话,诸如“那么,您是指……”或“您是要想说……”之类,并且不断重复这些话语。法官就用这种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对于这段发言毫无兴趣,如果要强迫他聆听毫无用处。 “那么,您是指治安法官错误地理解了如下事实,即被告人曾经完全无视写给她的信函或传票,她从来没有到警察局,到检察官,或到执行法官那儿去说清楚过。您是想提出一项动议,要取消逮捕令吗?” 律师真的提交了这么一项动议,但给法庭驳回了。 4 这场审判我连一天都没有错过。其他同学都很吃惊。教授则很高兴。因为,这样的话,我们之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他能够把上一组听到的、看到的传达给下一组,在当中起到衔接的作用了。 只有一次,汉娜抬起眼睛向观众席望过来,看见了我。一般情况,她都是由女法警领着,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座,整个审判过程中她都只注视着长椅。她看起来很高傲,从来不跟其他被告讲话,甚至也不理会她的律师。不过,随着审判的深入,其他被告之间交谈也越来越少了。当法庭休息时,他们一般只同各自的亲戚朋友呆在一起。早上来的时候,他们一看见这些亲戚朋友在长椅上坐下,就会招手致意。只有汉娜,休息时也老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于是,我就从背后看她。我看她的脑袋,她的头颈,她的肩膀。当审问涉及到她时,她总是把头抬得高高的。每当她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诽谤或者攻击时,就会挣扎着进行反驳。这时,她双肩向前方左右摇摆,头颈也会胀起来,连肌肉的抽动都看得见。可是,她的反驳总是不被法庭采纳,于是,她就又把肩膀垂下,这两者都已经变成常规了。她从不耸肩,也不摇头。她太紧张,哪里会做得出像耸肩摇头那么悠闲的动作?同时,她也不把脑袋侧转一个角度,或者垂下,或者用手去支撑下巴。她一坐下就冻僵了,这么坐着真是受罪。 有时,她的一绺秀发会从紧束的发髻溜出,打着卷儿,垂到她头颈背后,在穿堂风里微微飘动。有时,汉娜会穿一身连衫裙,领口开得很低,连她左肩膀上的胎记都可以看得见。这让我回忆起来我怎么吹散她项上的秀发,吻那脖颈,吻那肩膀上的胎记。记忆也不过就是一卷笔录而已。我其实什么感觉也没有。 在审讯的几个礼拜里,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的知觉已经完全麻木。偶尔我也会把麻木的感情刺激一下,便极力去想像,汉娜当时如何实施那些被指控的罪行;同时也回想她颈上的秀发、肩上的胎记,这些都是我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的。就像打了一剂麻醉针的胳膊,又被一只手死命掐着一样。胳膊不知是手在掐它,手却发出曾经捏过胳膊的信息,而神志对这两者全都无知,混沌一团,不分彼此。但是,只消一会儿,神志就把这两者分辨得清清楚楚了。也许,是手把胳膊掐得太重太重,掐得肉都发白了。过了好一会儿,血液才重新涌回来,那被捏之处也才恢复血色。不过,这并不能把感觉带回来。 那么,是谁给我注射了麻醉剂?是我自个儿注射的吗?不麻醉我还能忍受得下去吗?麻醉不只是在法庭起作用,麻醉作用也不仅使我能够把汉娜看成路人;也许有人曾经热恋过她,并且企望过她,这人我非常熟悉但绝对不是我。麻醉还能够起到一种作用,让我成为自己生活的局外人,冷眼旁观。于是,我看得见自己在大学的所作所为,看得见我如何对待父母、哥哥、姐妹和朋友,在内心我竟然只感觉是置身事外。 不久,我觉得也能在别人那儿发现这种麻木了。只是不包括律师,他们参与整个审判过程,他们风格都一样,是法律修辞上的好斗喜胜,是书院学究式的尖酸刻薄,甚至是吵闹喧哗而富有心计的大胆无耻,并且每人都按照各自性格和政治观点的不同,加以变通,各尽其妙。实际上,这一审判也已经把他们的能源都消耗光了。一到傍晚他们就身心更疲,声音更尖。好在,夜里他们又全都令自己再次充电,第二天早上故态复萌,时而低声嗡嗡,时而尖声啊啊,正像二十四小时前一样。检察官也很努力地亦步亦趋,日复一日他们坚持着那同样水平斗志昂扬的攻击。可惜也哉,他们却没有取胜。首先是因为法庭上展示的事实及其后果简直把他们给吓住了,接着,麻木不仁又把他们给镇住了。至于对法官和陪审团来说,麻木不仁的效果最为严重。在审判开始后最初几个礼拜,他们倾听着关于恐怖景象的陈述时,还带那么点显而易见的惊恐表情和确凿无疑的自我克制,这时,讲述者则是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声音哽咽,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又断断续续。到后来,法官和陪审团们的面部表情就恢复常态了。他们甚至开始露出微笑,交头接耳,当某一目击证人作证有点荒腔走板时,他们还会表示出几丝不耐烦。可是,当审判中讨论到要去以色列出差,以便通过一名女目击证人取证时,他们就又齐发旅游之豪兴,争先恐后起来。一听到新情况总是惊诧莫名的,是那些大学生们。他们每周只来法庭一次,每次都旧梦重温,可怕的罪行又再次戳进他们的日常生活。我是每天必到,可以用一种超然的眼睛瞧着他们的反应。 集中营的囚犯这个月不知下个月地死里逃生,怎么能够习以为常呢?对新来者的恐惧,他们怎么能够漠然视之呢?答案是他们熟视无睹,他们麻木不仁,正如他们每天都得面对屠杀和死亡一样。所有关于幸存者的文学作品,都谈到了这种麻痹病,人只要具有这项本领,生命就可以减缩到就那么几件事儿,行为也会变得冷漠无情、肆无忌惮,煤气毒死、炉子烧死也都成了家常便饭。在罪犯们的交代当中,虽然寥寥数语,煤气室和焚烧炉乃是日常风景,罪犯们自己的生命也减缩成了就几种功能,完全是毫无顾忌,冷血动物,冥顽不化得就像吸饱了毒、喝醉了酒一样。在我眼里,这些被告现在还是、也永远将是深陷麻醉之中,在其中已经多少变做了化石。 那时,我一旦深究这种铺天盖地的麻木不仁,也就同时深挖出一件事实,那就是它不但沉沉地压在犯罪者和受害者身上,即使是我们所有人,我们的法官、陪审团、检察官或者书记员等等,他们天天要面对这些事实,也深受影响。当我就此对罪犯、受害、死者、生者、幸存者、生哀死荣者等等进行比较时,我没有好受过,即使现在我也不好受。 对前后这两群人究竟是否可以进行对比呢?我在一份报告里曾经对两者进行了一些比较,我 总是强调,罪犯们是被强迫到集中营去执勤的?还是出于自愿去的?受害人是自己忍受迫害,还是也施加于别人?这当中应该有巨大差别,这项差别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具有最大程度的决定性。结果,我在别人那儿如果碰到反应,不是震惊就是愤怒。其实,我的观点虽然激烈明确,但并非针对反对意见提出来的,而是在他们有机会表示异议之前就已经讲述了。 那时我就已经常常反躬自问,所以我也同时问自己,我们这些第二代人,过去和现在究竟应该怎么对待那些有关灭绝犹太人的、骇人听闻的信息呢?难道,我们不应该确信,我们这一代能够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吗?我们不应该相信,我们这一代能够比较那些不能比较的吗?难道,虽然恐怖本身已经不再是疑问,可是就因为一经调查,所调查的可怕罪行就会立即成为街谈巷议,而不再单纯是一种既成事实,一种我们只能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面对着并沉默着的过去,因为这样,难道我们这一代就应该放弃调查吗?我们难道只应该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沉默下去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参加讨论班时抱着清算过去和解释过去的热情,我之所以这样反躬自问,倒不是因为我随着审判的进行热情一下子减退了。并非如此,而是我在问自己,仅仅判决和惩罚少数几个人,而让我们这些第二代人继续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沉默下去,难道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我相信了莫言对我说过的话,“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 ——作家 毕飞宇 我一直在盼望能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在和历史调过情以后,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 ——作家 肖复兴 卡夫卡曾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朗读者》就是这把斧子。 ——书评人 黄集伟 欲罢不能,迅速看完。很喜欢书后引发思考的问题。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朋友,我们对故事进行了讨论。感觉很好!推荐此书给喜欢思考的读者。 ——卓越网读者评论
同名英文电影版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Reader (Film Tie-In) 关乎“爱、羞耻、谎言、正义” 问:这部电影是否实现了您对它的设想? 答:我事先并没有对电影有什么固定设想。我有我自己的画面,而电影不能重现我的画面。但如果作者期待电影能重现他的画面的话,那他就不应该卖出电影版权。一个作者期待的只能是优秀的导演能为故事、书的主题挖掘好的、新颖的画面。 问:史蒂芬·戴得利成功地做到这点了吗? 答:他和编剧戴维·哈尔一起守卫了这个故事和这《朗读者》的主题。即使电影的倒叙视角本可以让他把这部片子导成一部屠犹片,但他没有,他拍的是一部关于第二代人即战后一代卷入第一代人也就是战争一代人的罪责的片子。 问:那么画面呢? 答:五十年代的氛围,在年轻的米歇尔·伯格身上同时表现出来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汉娜·施米茨的不理解和无情,她的爱情的强度和失语,庭审一场戏蕴含的外在和内在戏剧性——史蒂芬·戴得利为所有这些找到了强有力的画面。另外,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强大。 问:您希望谁来演汉娜·施米茨? 答:我一直盼望凯特·温丝莱特能演汉娜·施米茨。我对DAVIDKROSS,RALPHFIENNES,BRUNOGANZ和LENAOLIN他们丰富和直逼人心的表现力印象很深。 问:您也参与了电影的创作工作吗? 答:史蒂芬·戴得利,戴维·哈尔和我在期间有过很多次交谈。有时他们采纳我的提议,有时没有——事情就是这样。那些谈话很好。 问:现在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对您来说,这是否意味着您的书所获得的成功的顶峰?或者有其他某些时刻或场景或反响在您眼中更为关键? 答:就像几年前这《朗读者》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现在它拍成电影,也是这《朗读者》的一个顶峰,它们表明这《朗读者》所引起的广泛兴趣,这点我很高兴。这《朗读者》是写给大众的,无论男女老幼,不管你是知识分子还是实用主义者,也不论你受过怎样的教育,来自什么国家,是否喜爱读书。在我看来,还有那些读者来信也标志着这《朗读者》的成功。他们在信里面写道,他们本来并不读书,但因为推荐得到了我这部书,结果爱不释手。我的母亲是一位来自瑞士的民主主义者,从小她就教育我,无论谁想以民主的方式讲述什么,他必须用所有人都能明白的方式来讲述。我知道这并不适用于艺术。但我还是很高兴,我的书在某种程度上是民主的。 问:一些时间以来,以纳粹或屠犹为题材的美国电影纷纷出现,比如《独裁行动》《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圣安娜的神谕》等。在这一系列的电影中,《朗读者》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答:请让我再强调一遍:《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为什么现在美国电影如此热衷于第三帝国和屠犹的题材,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哈克特曾做过精彩的回答:经历了道德分裂的布什年代,人们强烈向往道德上的一致性,向往清晰有力的善恶标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朗读者》不属于这一系列的美国电影,它关注的是道德、悬念和矛盾冲突。 问:您担心人们又会有“好的纳粹”的误解吗? 答:因这《朗读者》产生的误解,这部电影也会碰到——一般都这样。 问:《朗读者》是一部非常德国化的电影。美国好莱坞制作人员能领悟并实现它的意义吗? 答:史蒂芬·戴得利和戴维·哈尔是英国人,这个团队中有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电影是在德国摄制的。而且,这部小说是德国的,但不仅仅是德国的。爱、羞耻、谎言、正义——这些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主题。 问:有没有什么确定的原因促使您把电影版权卖给了美国电影公司?本来也应该有可能是一个德国电影公司,一位德国导演和一位德国编剧来做这一切? 答:十年前,这部书的电影版权就卖出了,那时候的德国电影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我期待的是这部电影能面向世界各地的观众。 问:拍摄工作怎样?你曾经出现在一个场景中,不过非常短…… 答:非常短——我几乎没能在电影中认出我自己。我拍戏只有一天时间——很多等待,极大的耐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场景,细微的改变,片场是一种专注和创造的气氛,从导演到司机。很有趣。 问:您最喜爱哪个场景? 答:我没有最喜爱的场景,无论如何现在还没有。也许等我再看一遍电影我就有了。 问:您能想象某一次您自己写一个剧本吗? 答:我有一次给一部关于8月13日的电视剧写过。但后来跟我一起工作的导演换掉了,接替他的是一位自己想写剧本的导演。 问:安东尼·明格拉一直都想自己来做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这部电影的构思有没有因为导演的改变而发生根本变化? 答:安东尼·明格拉一直到去世前都是《朗读者》的制作者之一,为这部电影做了考虑,也和史蒂芬·戴得利和戴维·哈尔一起讨论过。 问:您怎样来描绘人们在注视汉娜这个角色时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答:我希望这种矛盾心理就是米歇尔·伯格在书中体验的那种,是战后一代对战争一代所持有的:好感和震惊,向往和厌恶,理解和审判。 问:现在年青一代的处境与战后一代有所不同吗? 答:第三代几乎没有卷入战争一代的罪责中,第四代就根本没有。因为卷入罪责的前提是,人们认识那些犯罪的作案者、策划者、助手、袖手旁观者和视而不见者,亲身体会过在喜爱和震惊之间以及理解和审判的张力,而且这种张力得不到充分释放。 问:你在摄制过程中的种种经验和体验是否会影响您的写作? 答:我想所有我经历的和体验的都影响了我。
无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这时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3个月后,少年米夏康复了,原本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汉娜的美丽却唤起了他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在米夏的心中渐渐燃烧起来。开始他们在一起也许只是为了情欲,汉娜的美丽让米夏沉醉,36岁的汉娜正处在一个女人最美的年龄,这时的她是寂寞和孤独的,而米夏这个单纯的少年正好填补了汉娜的寂寞。直到有一天,汉娜让米夏为她朗读。在朗读中汉娜会随着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完全融入了书中的情境。朗读完,汉娜还时常和米夏就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结局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等等之类的问题。米夏并不明白汉娜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朗读,但他们都在朗读中找到了快乐,也许他们的爱情就是在一次次的朗读和探讨中逐渐建立的,朗读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在不断的朗读中他们的心灵真正融合在了一起。那个夏天成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种美好随着汉娜的不辞而别而结束了。米夏一直不明白汉娜为何不辞而别。八年后再次见到汉娜的时候,她成了一名站在法庭上的纳粹罪犯,她并没有像其他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因为那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而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如果你是汉娜你会有别的选择嘛?直到审判席上,汉娜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黑字做笔迹比较,而宁愿因此背负罪名被判终身监禁时,米夏终于明白了原因,那就是汉娜根本不认识字。明白了汉娜为什么不看他的旅行计划,为什么会在拿到菜单时神色紧张,为什么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他朗读。她为自己不认识字而感到羞愧,她有着超乎常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她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被判终身监禁,也要保守她不识字这个秘密。米夏原本是可以说出真相替她减轻罪与罚的,但他最终却和汉娜一样选择了沉默。汉娜入狱后,米夏开始为她朗读,他把朗读的一本本书用磁带录下来寄给狱中的汉娜。刚开始没有任何回音,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收到汉娜写来的信,字迹笨拙而有力,看得出来是初学者的手笔。信都非常简短,有时只是一句话,但可以想象书写者的努力,在她那个年龄开始学习认字是多么的不易。但米夏从未给过汉娜任何回复,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他只是不停的朗读,不间断地给她邮寄磁带。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米夏在此期间也结过婚有了孩子,但是他和汉娜的那段感情始终左右着他的生活。他和别的女人一起时总是想着汉娜,想着她的味道,想着她的样子,在别的女人身上再也无法找到和汉娜一起时的感觉。汉娜败坏了他的生活,以至于他无法和妻子正常相处,米夏知道妻子是无辜的,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最后只能以分手收场。有一天,汉娜所在的监狱长给米夏打来电话,因为汉娜的表现就要提前出狱了,但汉娜没有任何亲戚,也没有任何朋友来看望她,这些年里和汉娜联络的只有他;因为在监狱里度过了十多年,出狱后可能会无法适应,监狱长希望他能帮助汉娜。米夏尽力帮汉娜联系了住房和工作,在汉娜出狱的前几天,他应监狱长之请去见汉娜,他知道无法逃避终要相见。这时的汉娜已经成了老妇人,身上散发着老妇人难闻的体味,从她的身上米夏再也看不到以前那个汉娜的影子。汉娜似乎很平静,对他的安排没有异议,同意出狱时他来接她。然而就在要出狱的那天早上,汉娜在狱中上吊自杀了,这让监狱长很意外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汉娜曾经是她的骄傲啊。她对闻讯赶来的米夏述说着汉娜在狱中的情况,她每次收到磁带都会借来录音机反复播放,他朗读什么书她就会要求监狱长买什么书回来,对照着他的录音自己学习认字;后来每次收到磁带她都会反复询问有没有信,她多么渴望收到他的信啊!在她的心中信比磁带重要多了,但她从来也没有收到过;刚入狱的那些年,她一直坚持锻炼,保持着良好的容貌和体形;但最后几年她忽然放弃了,不再顾忌自己的形象,甚至不再洗澡,很快她就变得象个老妇人了。望着躺在床上的汉娜的身体,米夏忽然觉得她从来没变过,她还是他的汉娜,只是自己以前怎么没有看到呢...《朗读者》这本书并不长,但很多地方值得回味,小说是以男主人公自述的方式描写,只写了男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却很少从女主人公的角度来剖析她的感受,她究竟是怎么想的读者只能从旁人的叙述中去推测。比如汉娜在法庭上为了怕别人知道自己不认识字而宁愿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罪名,做为一个普通人很难理解,不识字和生命来比较究竟孰轻孰重?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呢?这里如果认为汉娜是怕任何人知道她的缺陷我认为是不妥的,她识不识字与那些人有何关系,她怎么可能在乎那些不相干的人的感觉;唯一的解释就是她知道心爱的人也在那里,她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让他知道她不识字,她怕他看不起他;这样就可以理解了,爱情有时候就是一个女人的全部,一个女人唯有为了爱情才可能去放弃生命。她在狱中收到他的磁带,她一定以为他还在爱着她,于是她不再怕别人知道不顾一切地开始学习认字。学会了认字她就给他写信,可能她已经猜到他知道她不识字了,而她现在学会了满心以为他会为她骄傲。她有多么渴望收到他的来信啊,他明明知道她已经能看懂了的,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收到他的信。可以想象她有多么的失望,一年一年过去了,她从最初的失望渐渐地变成了绝望,她可能明白他对她的已经不是爱也许只是同情吧。女为悦己者容,没有悦己者她还能为谁容呢?于是她自暴自弃了。她生命的意义在她放弃一切的时候就终止了,活着的只是一具躯壳,但她只所以还活着可能只是因为还能听到他的声音,在想象中也许她还能拥有着他。可是他已经见到她是一个老妇人,他和她之间再无可能,她如何能容忍让他面对这样的自己;而且出狱后他可能再也不会为她朗读,连唯一支撑她生命的朗读也失去了,她如何还能生存,于是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死亡。当然上述这些也仅是我的猜测,难免夹杂了个人的情感。这本书内容不算多但是非常值得回味,我想不同的人看就会有不一样感受吧。
伟大的爱情是用来唏嘘的。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过来,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情欲,或者是爱情,在15岁的少年伯格心中渐渐燃烧起来。
电车售票员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
文中所讲述的故事,十五岁的少年和三十六岁的陌生女人之间的感情或许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不能够被理解的。但是作者却能在文中写出那样的感情……吸引了读者能够带着这样的悬念读下去。最后汉娜在出狱的头一天晚上突然自杀,是他不能接受男主人翁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内慢慢长大,结婚,生子……虽然他也一直在给他朗读,但是我却没有来看望他一次。是自己内心的失落,还是不能再次面对外界的生活……
这是伟大的爱情,还是内心的震撼?
从小说到银幕的颠簸旅程中,经常丢失一些作者的东西,又经常夹带进编剧和导演的私货。原作者经常丢失的东西,是“感觉”,文字所呈现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银幕上只有前二者可以得到满足乃至大大的满足,可是对于后三者的表现,技术尚不到位,乏善可陈。编剧和导演经常赠送的东西,是“意义”,通过增强、放大某条情节线索,通过加重某几个符号,通过配乐的暗示和渲染,让观众向他们所指示的方向疾奔而去。唉,所以《香水》那样的以嗅觉为核心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并不讨好。同样,《朗读者》这样的小说,经过银幕上的一番改造,多了政治的意义,少了欲望的味道。 小说中没有、而在电影中很重要的“意义结”有三个,一是汉娜在教堂里不可抑制地落泪,二是汉娜踩着书本上吊自杀,三是米夏最终向女儿坦白了自己的故事。罪恶终结于泪流满面的忏悔,朗读终结于以书为梯的死亡,代沟终结于剖明心迹的和解,设计得很高妙。而小说中有、电影里没有的东西也很多,比如一场场乱梦,比如青年一代反思纳粹的思潮运动,比如米夏想象中的党卫军制服汉娜、用皮鞭不耐烦地抽打着马靴,尤其重要的缺失是,小说里面那占据大量篇幅的“汉娜的味道”。 汉娜是有洁癖的。第一次偶遇,主人公米夏因患黄疸病而呕吐,她并不轻柔体贴,而是干脆地“抓住我的胳膊,把我拖着走过门楼下黑咕隆咚的过道……旋开水龙头,一上来先给我洗手。然后,她窝着两只手掌掬着清水,泼在我脸上算是给我洗脸”,再就是拎着两桶清水将过道泼洗干净。最要留意的是下一段,汉娜同情地搂住“小家伙”,而小家伙米夏“在紧紧的拥抱中,我闻到自己嘴里那阵子难闻的味道,又闻到了她身上那股子新鲜的汗味。”再往下,主人公去找汉娜道谢的一节,作者再三描述“清洁剂的味道”,写汉娜熨烫衣物、连内衣裤也熨。又下一节,主人公沾染了煤灰,汉娜给他放水洗澡,就这样,15岁少年与36岁妇女开始了非常规的鱼水之欢。 作者多次写到汉娜的味道、以及自己对这种味道的迷恋。“她爱干净成了癖好,早上一起身就洗澡。我喜欢闻那种香水味,新鲜的汗香味,还有她从工作里带回来的电车味”。是的,米夏所喜欢的汉娜的肉体,是“潮湿滋润、冒着皂香的肉体”。 曾经沧海难为水,当后来米夏结婚、与妻子格特露德一起生活,“我一直无法克制自己,老是把这一段日子同我跟汉娜的生活进行比较。每次我们拥抱在一起时,我老觉得这种感觉不是味儿,她不是味儿,她碰起来、摸起来不是味儿,她闻起来也不是味儿,味道不对。” 多年后,主人公已经淡忘了汉娜当时的模样,汉娜成了“一个没有脸的她”,但是嗅觉上的汉娜依然那般鲜活,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这样长篇大论地描述: “以前,我总是特别爱闻她身上的气味。她闻起来那么清新,是才洗过了澡,是新洗过的衣服,是方才沁出的汗,是刚刚被爱过的余味。有时候她也用香水,可我不知道是哪一种。而且,就是她用的香水,闻上去也要比其他香水清新爽朗。就在这种闻上去清爽的气味之下,又流连着另外一种味道,很浓重,潜伏着,涩得刺鼻。回想那时候,我经常在她身上嗅来嗅去,就像一匹小动物似的。我从脖子和肩膀开始,嗅那新洗过澡的气息;从那两只乳房当中,嗅那新沁出汗的味道,那汗味儿在腋窝处又和别的气味混合在一起;从那腰部和腹部,嗅那浓重而说不出来的气息,不过倒是近乎纯正的;还从那大腿之间嗅出一种水果般的气味。我也在她腿上和脚上嗅来嗅去,嗅到小腿时,浓重的气味就消失了,膝盖窝又有新沁出的汗水,她的脚闻起来是香皂味、皮鞋味和身体疲乏的味道。后背和胳膊没有什么特别的气味,什么也闻不出来,或者说,就是她身体本来的滋味。她的手是白天干活的味道,带有车票的油墨香、钳子上的铁器味,以及洋葱头、鱼、煎肥肉、肥皂水、烫衣服的蒸汽等的味儿。如果她刚刚洗过澡,手上就什么也闻不出来了。不过,那也只是香皂味把其他气味都掩盖起来而已。过了一会儿,那些味道又会卷土重来,微弱地混合进一天干活的气息当中,那就终于是傍晚、回家和居家的氛围了。” 关于汉娜,米夏知道什么?经过漫长的命运的缓缓揭示,他知道她有罪、也知道她最深藏不露的身为文盲的秘密。但是米夏所知道的汉娜,仍有大量的空白点,比如:她的父母亲是什么人?她有没有兄弟姐妹?为何一生形只影单?在他之前,她有没有过爱情?她对自己的纳粹行为真的忏悔了吗?那笔钱和那个茶叶罐的意义是什么?甚至最致命的:她爱过他吗? 米夏试图理解汉娜,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导致这种空白点的原因,是他同时又逃避理解。审判期间,他的内心活动是:“一旦她锒铛入狱,就会从我的世界,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要她远远离开,我要她遥不可及,要她成为纯粹的回忆。”作为学法律的学生,他从来没有否认过汉娜的罪,但是,“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这种“不应该的爱情”使他深感纠结,他没有向法官道出汉娜是文盲的真相,托辞是尊重汉娜本人的选择,但是其中亦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必须隐瞒事实的成分。逃避汉娜,逃避罪感,逃避理解,他当了一名不直接面对世界的“法学史教授”。在一个个失眠的夜晚,他高声朗读,继续充当汉娜的朗读者,可是,他没有给她哪怕回一封信、探一次监、聊一回天。 直到没有退路,他才第一次去探监。而此时,汉娜的味道变了。在探监的时候,他闻到汉娜身上“老女人的体臭”。如果说原来有洁癖的汉娜,也许是在用肥皂和香水遮掩自己身上的“涩味”,就像她遮掩自己的文盲身份一样,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在经过多年的狱中生活以后,“突然放弃了一切”,她很少洗澡、暴饮暴食,变得臃肿肥胖,闻起来也有股味儿。这其实是很关键的一笔,如果她爱着米夏,也许是会在乎自己的形象的吧,包括在乎自己的味道。快出狱了,她应该知道他会来。 在两人简短的交谈中,米夏因为“问心有愧而冒出万丈无名火来”,毕生第一次,他诘问汉娜:“在法庭审讯之前,你难道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会上法庭、会成为话柄吗?我的意思是说,当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在我给你朗读的时候,难道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这些吗?”这是米夏的正义感在说话,这也是米夏怯懦地转折地询问:到底,你爱过我吗? 汉娜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没人晓得我本是什么人,干过些什么事。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 汉娜不爱。因为即便连米夏,也不了解她。她选择了死亡,没有给米夏留下片语只字,只是在遗嘱中告诉监狱长:“请您替我向他问声
妙不可言的朗读
——德国小说《朗读者》给我的震撼
又是在病中,读起了让我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的小说!
这是唯一一本我在两天之内读完的小说!
这是继《飞去的诗人》和《穆斯林的葬礼》之后绝对震撼了我的一部小说,总是感觉,中国没有这样的小说,中国缺乏这样的力作!
十五岁的少年米夏因为患黄疸病而发生呕吐,得到了三十五岁的电车售票员汉娜的照护,回家后的少年米夏总是被汉娜的气息召唤着,于是再一次走进了汉娜的家。三十五岁的妇女汉娜不识字,而十五岁的少年米夏是一个学习颇优秀的好孩子。
这样的一两次聚会后,汉娜和少年米夏竟然产生了恋情,也许,我们刚开始看的时候会有一种肮脏或者可耻的感觉,但是,慢慢的,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发现,这两个毫无复杂背景的看似乱伦的人在一起竟然有那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高雅行为,比如,他们俩首先是沐浴,然后是在做爱前或者做爱后,少年米夏会为汉娜朗读世界名著,汉娜也就沉醉在米夏的朗读中,一次又一次,一本有一本的世界名著在他们的朗读中给彼此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享受……
后来,汉娜不辞而别。当他们两人再次相见时竟然是在法庭。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曾经因为把手钥匙使得集中营的三百多妇女被一场大火活活烧死,更为滑稽的是,汉娜常常选择那些文弱细腻的女子为她朗读,然后再送到奥斯维辛去,于是,我们看到了汉娜的罪大恶极!
在法庭受审时,米夏一直被汉娜吸引着,也通过审判开始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汉娜根本不识字,可是汉娜为了守护自己不识字的这个秘密,竟然承认当时烧死集中营的妇女后写的报告是出自她之手,于是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
被判监禁后的汉娜在米夏的朗读磁带中学习,阅读和写信让汉娜活下来,活得不同凡响,可是当汉娜减刑释放,答应了让米夏去接她的那个早晨,选择了上吊自杀。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简单的阅读却给我们留下太不同反响的感动与反思!最让我们感动的应该是那一次次富有诗情画意的朗读,不管是在他们的沐浴做爱并卧之时,还是在黑暗的监禁生活中,我们感觉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读像天籁、像遥远的绝响回荡在我们的身边激荡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得到了飞升,情感上的、精神上的,人性上的……
关于负罪、关于背叛、关于守护、关于文盲的耻辱、关于犯罪的轻重等等太多严肃而庄重的话题会纠缠着我们的内心,也会形成巨大的辐射散播开来!我们没有必要弄清谁是背叛者,但是我们常常会被米夏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会被米夏对汉娜气味的迷恋、会被米夏为拯救汉娜而坚持为她朗读世界名著、坚持为她寄磁带以及汉娜竟然以中年之身学习阅读写作的狂热而深深的折服!
忘不了汉娜在米夏父亲的书房里用手指轻轻滑过每一册书,忘不了他们并卧时米夏的朗读如何让汉娜沉醉,忘不了米夏怎样被汉娜的气息深深的迷醉……
于是,我又想起了老公那不识字的100岁高龄的外婆是怎样羡慕我们识字的人,想起了那个为了一个书屋的藏书而嫁过去却至死都没能涉足过天一阁的女子范秀,想起了《朗读手册》的封面的一句话:你或许比我更富有,但是你不一定比我更幸福,因为我有一个给我大声朗读的母亲……
还有没有哪一种朗读让我们这样震撼、这样欲哭无泪、这样欲罢不能?
在读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这部小说的庄重严肃的确让我们震撼而意外!
简单的情节、丰富的含义让我们有了不简单的收获!
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的情欲,没有引起我们道德上的审判,相反我们却觉得这一切竟然那么妙不可言!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因为那妙不可言的朗读就可以忘掉纳粹的罪行,并不是说我们因为那毫无情理的恋情就可以原谅纳粹的罪恶,但是,我们却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曾经深恶痛疾的历史!是啊,有些东西我们不愿想起,有些历史我们不愿触摸,可是不愿想起和不愿触摸正好说明我们不能忘却!
是的,中国缺乏这样大气的小说,我们在对历史的审判中是否应该有更多的反思!
德国作家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我已经读过两遍,读第二次的时候,感觉好像第一次没读过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曹文轩先生为本书的中译本作序,在对本书高度评价的同时,亦顺带把当下的中国文学贬斥一通,我对此颇有同鸣。
德国战后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读那些文字酷像在体味牛嚼干草,乏味干涩之极至今不忘,然所读篇章已全部忘干净了。
《朗读者》也是以纳粹罪行为背景,感觉应该是战后文学的延伸。但无论从小说的文笔,还是故事的描述人物的刻画,都全然找不到“废墟”的影子了。
15岁的“小家伙”米夏病中邂逅30多岁的女人汉娜,米夏在汉娜面前似乎得到一种依靠,汉娜处理问题的果断让米夏自然处于依赖的位置,好像有了点“恋母”倾向。然而当汉娜主动送上来的时候,他们的关系立刻发生了质的变化,青春期的欲动得到了成熟女人的温情的呼应,由此确立了米夏.伯格一生的性取向。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生都无法和其他女人和谐生活的原因所在。朗读是在男女之欢以后以“配角”的姿态出现的,但随后立即被安排在首位,作为做爱的条件被米夏心甘情愿的接受下来。我们面前的镜头是:男孩在女人的诱导下放纵着情欲,女人在男孩的朗读中凝神思索......。
问题:对于双方来说,是在各取所需吗?还是在共同满足于两件事?汉娜更需要哪一个?性对于汉娜来说是手段还是目的?
当米夏得知汉娜曾经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的时候,小说变得复杂了。理解书中的情节,需要知道德国的那段历史,不是二战史,而是战后相当一段时间的历史,即战后的新一代德国人与他们的父辈的历史。德国战败后虽然举国反省,但是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亲历者和他们的子女之间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这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给无数德国家庭以及老人孩子造成了终身的伤害,作为战争后遗症,无可避免。米夏在得知汉娜的不光彩历史之后,其心情的复杂以及行为的取舍,都是需要读者细细的去品味,不是几句结论性的语句就可以概括清楚的。直至汉娜最后的自杀,与米夏的上述复杂心情是否有某种关系,都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令人回味。
而对于汉娜在审判中的表现,更是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尊严”“羞耻”“罪责”“承受苦难”等等很多人类经常面对的抉择。这些需要有“感同身受”的境界才可以得出的结论,岂敢妄下。
同样为“朗读者”的犹太女囚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与自己的身份有何不同?-----我想,米夏一定有过很多想象,小说中没有描述。但是汉娜利用权力让女囚为自己朗读,与其利用“色诱”让米夏朗读,这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个渴望读书的人来说-----又在哪里呢?
《朗读者》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难以释怀。我已经找到德文版,下一步还要继续对照着读,在品味原文的同时,也欣赏一下本书的翻译风采。
从最初的阅读直至到喜欢上《朗读者》这本书是一周时间内的两次阅读。对于小说,我是很少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再次阅读,而对于《朗读者》则完全有必要。读这本小说有2种读法,其一,故事情节,有关一个15男孩与36岁女人之间的故事,是爱情还是汉娜的又一粹纳行为?其二,思考,一个文盲女人,为了遮盖这个令她耻辱的秘密而不惜承认本不应是她一人承担的纳粹罪行,而被终身监禁,值得吗?初次阅读,我读的是故事情节,故事并不复杂,15的米夏在放学途中犯了病,而受到了36岁单身妇女汉娜的照顾,在米夏康复后答谢汉娜时无意窥见了汉娜性感的一面,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围绕在他们之间的是朗读、做爱,直至汉娜的离开。这也是小说第一部分的结束,从浅的层次来阅读,两人之间的关系仅是情欲,而非爱情。真的没有爱情吗?为什么在米夏成年、结婚、离婚以及与多个女友交往的过程中汉娜的气味在米夏的印象中永远也没有消失。是的,气味,这是联系两人爱情之间的一条纽带。而令米夏迷恋的汉娜身上那清新的味道有一天却变了,变得体臭有异味,以前爱清洁、注意保持体形也变的肥胖臃肿,那是因为她认为她心中的爱情已经离开了,是爱情的离开让她自爆自弃而导致最后的自杀。合上书,我的泪忍不住落下,36岁的女人是爱着当年那个15岁的男孩的,而41岁的男人还会爱62岁的老女人吗?汉娜的一生是如此清冷的令人心疼。我是报着为汉娜也为做为读者的自己找答案去的,汉娜爱着米夏,那么米夏也爱着,或曾经爱过汉娜吗?如果他爱她,为什么在知道汉娜是文盲,所以她看不懂起诉书,也不可能是她撰写的对她极为不利的报告书这些对汉娜极为有利的证据时去找法官澄清?细读二遍我明白了,这也是这部书要思考着读的原因,深层次的读,这部书是有关人性、尊严探讨的。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代替别人做决定,而推翻那人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做法。一个人已知如何能做对别人有好处,但此人却闭目塞听,不闻不问,此时,为人者就必须极力促使他睁开眼睛,竖起耳朵,正视现实,最后决定当然应由本人来做,但其他人必须向他说明利害,而且直接与其本人谈,而非与其背后的某人讲。米夏是爱汉娜的,他本可以找法官澄清,但这样就要泄露出汉娜是文盲的这一秘密,而这秘密又正是汉娜不惜付出代价所要坚守的。做为其他人的米夏无权为汉娜做出这样重要的决定。但是米夏对汉娜的爱又不够真挚,他没有足够的勇气也不知道如何去找汉娜交谈,去找汉娜,米夏做不来,而袖手旁观又办不到,米夏最终决定去找了法官,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的离开,麻木不仁左右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重新回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抱着对汉娜内疚以及自我救赎的想法,米夏一直坚持着给狱中的汉娜邮寄朗读磁带,四年后的汉娜寄来了一纸问候,向他证明她已经不是文盲,但米夏又选择了沉默,在知道了汉娜已经学会写字后还是自始至终的邮寄录音朗读磁带,而没有给她一封安慰或是鼓励的信。这也是导致汉娜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原因吧。这是一部值得思考以及潜心体会的作品。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与新的收获,对于爱情、对于人性,对于人的矛盾体有着更深层次的探讨。
读《朗读者》这本书是在看了同名电影之后,虽然已经知晓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但电影非常好看,所以还是买了原著读一读。感觉有二: 第一,朗读的声音是优美的。 书中的主人公米夏15岁时与36岁的汉娜相遇,他对汉娜产生了一种倾慕依恋的感情。而汉娜的一大爱好是与米夏在一起时,一定要先听他给她朗读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这使得他们的相处有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就是这朗朗读书声,贯穿着整部作品,余音不已。在两人交好时,汉娜的小房间充满朗读声,洋溢着爱、愉悦和满足。而就是这朗读声,掩盖了汉娜隐藏的秘密。在与世隔离的监狱里,小小牢房也有米夏的朗读之声,这声音蕴含着主人公对爱与罪的思考与领悟。这读书的声音是持久的、感人的、优美的,它反衬着愚昧无知的可怜可叹,预示着汉娜悲剧的命运。 第二,德国人是思辩的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 施林克。我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书,读德国小说也比较少,但这本书让我认同一句话:“德国人是一个思辩的民族”。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第三帝国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应该说是磬竹难书。战后德国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呢?这部书让我们了解了些许情况。米夏是战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控诉第三帝国的罪恶,参与对纳粹分子的审判,并且还对自己的父母、亲戚、老师等长辈在二战期间的不作为而反省、检讨。小说中有大段大段这方面的思考、描述,让读者从米夏这代人的角度来审慎战后德国人的思想和情感。米夏本人也在爱与罪的含义和边缘中犹疑着、审视着。他知道汉娜是一个文盲,知道汉娜之所以成为纳粹分子的原因,知道汉娜被判刑的原由,但也知道她所犯下的罪行不能饶恕,所以他犹疑、他思考。让读者从中也深刻感知二战之后大多数德国人对第三帝国反人类罪行的认知和反省,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总之,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电影和小说都很好,电影将小说的精华情节和场景体现的完美精致,更加生动而逼真;而小说比电影更加细腻并富有思想性,读小说和看电影真是相得宜彰的事。
四月七日拿到的书,和《红色笔记本》一起到我的手上。两百页左右,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一个天真的女人。我是先看的电影《生死朗读》才决定要买这本书的。那部电影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却是我很欣赏的一部好片子。看完电影,首先跳入我脑海的就是这样一句话:汉娜是一个天真的女人。说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天真”好像并不妥帖,但我无法想到其他的词。这个词,没有任何嘲讽,甚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直觉的跳入我脑海中的一个词而已。对待爱情的汉娜是天真的。一个三十六岁的女人,若非有些些许天真,很难想象她会爱上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恋恋笔记本》的评论《如果爱情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得不够》。的确,爱情是没有理由的。爱上对方就如同初生的婴儿一般,不论他/她是怎样的,都会犹带天真的一心追随。也许这就是真爱。汉娜对于米夏的感情就是如此吧。其实有时也会怀疑,他们之间是不是爱情。不是有句话说过吗:年龄的差距越大,爱情的成分越少。在这里,汉娜比米夏大二十一岁。若是米夏比汉娜大二十一岁,读者接受起来或许更容易些。可偏偏就是女大男,而且是二十一岁之多。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之间是情欲的宣泄还是真情真爱。在国外,文化差异之下,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当若干年之后,米夏仍对汉娜念念不忘,仍需要用朗读来宣泄心中的情愫的时候,我的怀疑开始动摇。爱情,被当做“成分”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爱情本身了吧。对待工作的汉娜也是那样的固执,那么的天真。当我还不知道她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的时候,她在我眼中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车售票员。严肃、认真,就如同她和米夏的初遇那天,照顾病重的他,没有太多温柔,彷佛那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纳粹集中营看守的工作,在她的眼里,只是一件工作而已,就像是电车售票员,就像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员一样。哪怕那是一件送无辜的犹太女子去死的工作。她认真而严谨地对待她的工作,直到法庭对她的审判,她都没有任何的负罪感。有时,惊讶于她的理直气壮的天真,在她向法官问出“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时不带任何挑衅的认真严肃。这样一个女人,在看到旁听席上的爱人之后,在因为羞耻于自己是文盲而承担下所有罪责之后,“她目不斜视,目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可就在几年后,当她收到米夏的朗读录音带的时候,犹如孩子得到糖果一般地欣喜若狂。一个老人,反复听着录音,对照书籍学习文字。会是什么动力呢?该是多大的动力呢?在出狱前,汉娜自杀了。她留下的书信中只有一小段是给米夏的,她旧茶叶罐中所有积蓄留给了在大火中幸存的犹太女子,算是补偿。这不是因为她有负罪感,不是她赎罪的方式。而是,几天前,与米夏的那次会面,让她明白了,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也许她感受到了米夏在对她的感情和道德面前的两难选择,所以,她在用生命来向米夏,仅仅是他一个人,道歉、妥协。唯一一次,他们之间,她的妥协。也是替他做的选择。两个人的解脱。·内心爱恨纠缠的男人。在看电影简介的时候,我很是怀疑,一个十五岁的男孩该以怎样的心去爱一个比自己大十五岁的女人(电影在年龄上做了改变)。俄狄浦斯情结吗?看过电影,我却不愿用简单的恋母情结来解释他的感情。在知道汉娜曾是纳粹集中营看守之前,米夏对汉娜的感情虽然称不上纯粹,但却是单纯而欢愉的。他对于与她的会面,充满期待,为了与她出游卖掉了心爱的邮票……他不愿让同学知道他与汉娜的关系也是人之常情。这时,他心里的纠缠其实很简单。一次审判,不在单单是对纳粹集中营看守的审判,不在单单是对汉娜的审判,也是对米夏的审判。他,俯首认罪,“如果说背叛一名罪犯不会让我罪孽深重,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心中,爱恨纠缠难解,“我想对汉娜的罪行既理解又谴责,双管齐下,只是,这未免太可怕了。每当我极力去理解时,我就有一种感觉,仿佛原来应该谴责的罪行,却变得不是那么应该谴责了;每当我努力去谴责时,我又有另一种感觉,好像本来可以理解的罪行,却变得不是那么可以理解了。但是,在谴责她的同时,我还是努力去理解她;不去理解她,就等于第二次背叛了她。我现在简直是没完没了。理解和谴责,熊掌与鱼我要兼得。但是,两者不可得兼。”所以,他选择了婚姻,即使它时间短暂。“所谓选择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对生活挑战和生活责任的逃避。”我们并非米夏,对于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可以理解,但无法感同身受。·关于战争。我想,关于那次战争,与犹太人有着相同的民族灾难感的,就是中国人了。现在的我们,早已远离了战争。历史,早已成为真正的历史。忘记历史是可耻的,但是,追究历史的罪责的意义何在呢?我有些迷惑。《红色笔记本》中也有一段关于二战集中营看守和囚犯的文字,但更为宽和。不知道那是不是答案呢?答案……
看了电影《生死朗读》,为凯特·温丝莱特和大卫·克劳斯的演绎心折。我明白,那是令人心碎的不能之爱,徒然心如刀绞,然则无力痛哭。可是,仍然有一些是我所不能明白的,正如译林出版社镌写在《朗读者》封套上的那行字:“本年度最伟大的表演也不能曲尽原著之美”。总有一些谜团,是光与影所不能完全解读的。追读原著《朗读者》,是让敏感的心再碎一次,碎得更加彻底。一切,都有了答案。汉娜为何在自由来临的黎明淡然赴死?为何宁肯代人受过也不愿鉴定笔迹?文盲的秘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她对于年轻的伯格,究竟怀有怎样的感情?伯格为何从来也没给汉娜回过一封哪怕只有只言片语的短信?为何在汉娜被审判时最终没有向审判长说明她不识字的真相?他对汉娜的爱到底有多深?许多电影里没有展示的细节,在原著里只有短短的几句,然而,这短短的几句已经足够。全书也不过13万余字,爱情,欲望。罪责,救赎。历史,现实。法律,人情。反思,迷惘。痛楚,悲凉……已然言尽。看电影的时候,我不记得哭过。读这本书的时候,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落泪——伯格在汉娜的牢房里看到从旧报纸上小心翼翼裁下来的自己高中毕业时受奖的照片。那时候,汉娜目不识丁,她怎样得到这张报纸?几十年来又是怎样于辗转中着意珍存?好像一直在心中忐忑却不肯出口的疑问,都有了斩钉截铁的回答:她爱他。诚挚而持久,疼惜而专注。我的泪水和伯格的一起夺眶而出。不能之爱,痛彻心肺。是的,书里写得再明白没有了。“我有一种感觉,汉娜对我只能是在某种距离之外才真实可信,像过去那样。我有点害怕,一旦我们距离拉近,那片由问候短信和录音磁带所营造的世界,那片小小的、轻微的、安全的世界,就会露出本相,太矫揉造作,太刺伤人心,超出她能够忍受的近在咫尺之苦。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之间发生了那么多变故,当我们两人再次面对面,这一切又怎能不浮现在我们眼前呢?”伯格懂得。汉娜更加懂得。所以在伯格唯一的那次探监时,汉娜如同自言自语——“现在都结束了,是吧?”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爱,都结束了。在没有变质之前,在没有放在现实的阳光底下曝晒、风雨里头吹打之前,都结束了。怀着那些过往,他的声音,他的朗读,他的遥远、不真切然而毕竟温暖的爱意,伴随汉娜淡然离去。不如归去。在小说里,伯格探监时,拥抱了汉娜。虽然,他感到了她摸上去不对劲。但是他毕竟给了她一个拥抱,一如当年。这让我感到安慰。即便是不能之爱,也该有这片刻的释放。对汉娜,对伯格,对读者,都是纠结太久之后的一点安慰。纳粹的罪责与犹太的历史,是这本书里真切而刺眼的背景。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没有这个背景带给汉娜和伯格永生难以抹去的伤痛,爱情就不会如此刻骨铭心,不会如此百转千折,不会如此悲伤难抑,不会如此迷惘绝望。太久不读书了,唯有灯下轻读方可体会的细腻情愫,暗然让我心惊……
看完《朗读者》心情很沉重,似乎情感要喷薄而出,却一时又沉默了。因为它份量是如此沉重,故事引发的沉思应该是凝重、肃穆的,不是简单的情感抒发。影片不仅是一部爱情剧,故事只是以爱情为基础,如果没有爱的存在,米夏不会在重逢后仍关注汉娜。作者除了讲述一段忘年之恋外,也抛出了对二战期间纳粹党残酷屠杀犹太人那一段沉痛历史的控诉和反思,而这才是本片最沉重之一笔,这已远远超越爱情的高度,提出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平庸”之罪的反思。而沦陷在人性道德里的爱情,来得更深沉,却往往也更纯粹。米夏和汉娜彼此间是存在真爱的,这一点无须质疑,但他们内心都有不可探触的隐私。汉娜为了掩饰自己是文盲的真相,选择了悄然离开,在法庭审讯时同样为了隐瞒这一事实而选择承认莫须有的罪名,可见,在她内心里文盲的事实无比可耻,为了捍卫这个秘密,为了尊严,她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米夏也两次选择了沉默:一次是他从以往汉娜的表现终于得知她不识字,在内心痛苦挣扎之后选择了沉默,没有向法庭陈述这一事实,汉娜最终失去从轻处判的机会;二是汉娜在狱中学会了简单的读写,她满怀希望,一次次用鳖脚的字母给米夏写信,他又一次选择了沉默,不回应汉娜。他的两次沉默,交织着复杂的内心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撞击。第一次沉默,可以有两种原因,一是他深深明白汉娜掩饰不识字原因,揭穿她反倒是毁了她,而沉默是对她的尊重,第二种原因,则可能是他怕介入后汉娜会被轻判,并会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而他与她的关系是世俗所不能容忍的。当然,这是两个极端的内心抉择,而米夏当时复杂的心理,两种原因都兼而有之,这样更趋合理。接下来,米夏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汉娜喜爱的书籍朗读录音,不断寄到狱中。这是他在麻木、重重矛盾的现实生活中所能想到并做到的,也是唯一能接触汉娜的位置,在不改变他的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保持似有似无的关系,慰藉着彼此,而他也靠着阅读来平静自己的内心。而狱中的汉娜,在听到录音机中朗读的声音时,却无比震撼。她早已麻木失神的瞳孔突然惊慌失措,她以为全世界已将她遗忘。米夏的出现,她似乎对未来有了一点希望,她开始期待着,她的眼神不再漠然。《带小狗的女人》这本书带来一个转折,汉娜突然升腾起识字的强烈渴望,她冲进图书馆借回了这本书,对着录音一个字一个字地学。学会读写,让汉娜接触到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让她对米夏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是最终让她选择结束生命的最根本原因。汉娜几十年前没有拯救三百条生命,而最终米夏也没有拯救汉娜的生命,这是仅仅用公平两个字能说清道明的吗?在生活的各种羁绊下,米夏没有勇气去承认对汉娜的爱,也没有勇气去宽恕汉娜在历史条件下犯下的无知之罪。汉娜犯下的罪恶,并非她一死就可以抹去的,或者就能告慰那些无辜死难者,因为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罪恶,而是人类犯下的共罪。汉娜犯下的是一种“平庸之恶”。但从她的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思想被驯服之后绝对的服从,以及她的无知与无思,这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原因。所幸的是,在服刑期间,汉娜学会了阅读,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对自身及生活的判断,并最终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这一句话,似乎与书中汉娜的死并无关系。她的死本身也许轻如鸿毛,但她选择死亡的原因,无论是书中的主人公米夏还是我们都不得而知,或许她真的是为一朵花而死?我们不去追究吧。而我宁肯相信,为了一朵瞬间绽放的花而安然死去是值得的,如果这个世界还能开出绚烂美丽的花,那么,死去似乎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对于纳粹多角度、多题材的反思已经很多了,其中独特的是犹太女性哲学家阿伦特。在她著名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即许多犯下极端罪行的人并不是面目狰狞、丧心病狂、邪恶万分,而只是平庸。他们没有思想,不去思想。象是二战后在耶路撒冷受审的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机器艾希曼,我们只能称他为机器,他即非愚蠢也非不道德,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不去思想。《朗读者》书中主人公汉娜也许能更一步说明这一点。汉娜原本是西门子公司的一名职员,在纳粹招募集中营女看守时报了名,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并在一次转移中导致了大量犹太人的死亡。战后,她隐居在一个小城,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十五岁的男主人公米夏因为偶然的原因结识了她,因她成长为一个男人,并且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始终留有被刻划下的痕迹。而在米夏以为爱上她的时候,她却离开了住所,离开了工作的电车公司,悄然地消失了,等到米夏再次见到她时,已是她站在法庭上因参加纳粹而接受审判了。汉娜在法庭上的表现与其说是诚实,不如说是本能,甚至让人疑惑她心智是否健全。总之,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同案的犯人将罪责尽可能地推到她身上,最终被判处了重罪。也是在这次审判中,米夏发现了汉娜隐藏的秘密——她不识字,或者可以直接说,她是一个文盲。她离开西门子报名参军,选择集中营里体弱的女孩子为她读书,离开电车公司,以及她和米夏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原来都是因为她不识字。书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文盲,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将他们作为正常人看待,可不可以把他们看作残疾?他们不能阅读,不认识各种标识,他们是不健全的人。作者似乎想进一步凸显“平庸的恶”中的“平庸”,一个文盲一应是“平庸”的,他们不思想似乎是正常的并且可以被原谅的。那么汉娜报名加入纳粹并参与迫害犹太人就可以被宽恕了。是这样吗?理解就应该被宽恕吗?不理解呢?不理解就不能被宽恕吗?这是理解与宽恕的必然关系吗?在我看来,理解了的宽恕是宽恕,不理解的宽恕更是真正的宽恕。在汉娜服刑的年月里,米夏给她寄朗读磁带,汉娜终于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书写,可是却在出狱的前一天选择了自杀。我把前后情节反复想了一遍,没有得出有关她自杀原因的结论。所以,我只能姑且写下这么一个题目:为一朵花而死去。至于是或不是,值或不值,暂且不做判断。顺便说一句,后来看了这本书改编的电影,突然明白了,汉娜死去也许真的可以说是为了一朵花。在她的心里,米夏的帮助已经不仅仅是出于一个普通朋友的好心,对于她,米夏是唯一的希望、依赖、支撑。然而,电影镜头中,分手时汉娜伸出的手终究落了空,于是她所有的希望也落了空。这本书充满了太多对于人性的拷问,它的厚重感可以与许多世界名著相比。对于书中问题的思考让我很长时间不得安宁。有时候想,在我的生命里会不会出现那么一个人,我可以把心里的问题卸下来交给他,我可以偷懒,不用费心去思考,只听他讲,告诉我为什么,该怎么做,像陈升歌里唱的:甘心做你的影子,就这么紧紧无助地跟随着你......直到今天,是这样一个人没出现呢?还是我根本就不可能放弃自我,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呢?
今天读完了《生死朗读》的最后一节,我没有像书评者说的那样一晚读完,不是因为书写的不完美,也不是因为我的感觉迟钝,对于中年人来说,我承受不了书的内容对我的震撼。我无法接受主人公这样处理问题,如此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小说中涉及的人生主题不多,如集体犯罪中个人的责任?如何看待大屠杀?参与者都是有罪的吗?对一个文盲的审判是否生效?米歇尔与汉娜之间有爱情吗?这种爱情合理吗?可以接受吗?这些问题我无法理清。但我要责怪的是作者,他为什么要用这种自责的方式来剖析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样他把一个人的灵魂投射到天花板上,这不是一个舞台,这就是历史,汉娜反问法官的那句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要是你会怎么样呢”多么朴素简单的语言,但这出自一个文盲之口的问题,让博学的法官和作者无法回答。那为什么不能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的人可以审判她呢?从汉娜--一个文盲的选择,让我很自卑,我能做出她一样的选择吗?我会云集中营当一个看守吗?我会隐瞒自己的文盲的情况吗?这是一个人类的弱点,但竟然投射出人类的伟大?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知所措,很显然,我自认自己是一个聪明人,我不会做出那样一个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我愿意苟活而不愿失去自由,因为我没有勇气。但我因为聪明而如此渺小,我似乎没有缺点,但这个缺点正是人性的弱点。我也在假设,如果是我会怎么样呢?如果我是那个男孩子,我会在15岁的那一天去见这个性感的女人吗?我想我会的,我也会再一次看到那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身体?但我不会想到她会和我做爱,我没那个勇气,对于一个那个年龄的男孩来说,见到一个异性的裸体都是一种奢望,更何况会真正的发生关系呢?遇到汉娜,对于男主角既是幸运也不是不幸运,幸运的是,他的第一个性对象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女人,同时还是一个类似母亲的角色,既可以满足他的性的要求也能满足他对母亲的眷恋。这样的角色,谁还能替代呢?但这又构成了他婚姻不幸的原因,没有同年龄的异性能够超越汉娜那样慷慨大方地给他双重的满足,任何一个女人只能满足他一半的要求。所以他等待、寻找、回避、朗读,但这要不是伟大的爱情,那什么是爱情呢?但影片的男孩演绎的不怎么样,心理刻画的不够深刻,这也许是他没有获奖的原因吧。他很英俊,有点内向,但表情有些木,僵硬,没有把那些激情和无知表现出来,这一点不如原著。但我不会遇到这样的事,也许因为我不是德国人,也因为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会有那样的条件和气氛发生这样的故事,或者说没有这样自由的土壤。我也没有勇气去为她朗读,去等待,去回忆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而且按照社会的一般标准,还有一些龌龊的往事,但由于发生在少年时期,的确无法回避也无法忘记,但应该可以不去回忆。汉娜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是一个自信、强势和执着的女人,但作者表面上给读者留下的这些印象,足以让任何一个男孩败下阵来,她似乎是一个天生的guard,她的责任感,那威严,虽然没看到她穿纳粹制服,但这已经足够了,怎么会让男人有性欲呢?如果她不想暴露自己,或者说她没有欲望,如她自己脱下衣服,那外人不会感到这是一个女性,的确是一匹野性难训的母马。可是她竟然有羞耻之心,而且如此强烈,她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不惜牺牲自由也要掩饰的弱点。但她又是诚实的,她不否认她做过的事情,她不想靠撒谎保护自己,但她可以选择用撒谎来让自己遭受苦难。她是美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美,她的人性的完美。她的美,是一种让男人无法拒绝的美。她死的很美,从任何一个文化来看,自杀是人类的伟大的勇气,它需要的勇敢要比杀人高尚得多。她是一匹母狼,能和她在一起的,只能是伟大的公狼或者一只温柔的小羊,她像爱一只羊一样爱着男主角,没有乞求没有留恋,也没有感谢,她什么也没有留下,没有后代,没有文字,只有男主角和那个幸存者女儿的记忆。她的美,是一种远方雪山的美,远方野狼的嚎叫而映出的空旷与宁静,这是一种自然的美,但只是远方的。
译者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个线索简单的故事。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与一个成年女性之间身体与灵魂的欢愉。看上去,既不邪恶也不肮脏。之所以用朗读者命名这个小说,源于他们在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米夏都要为女主人翁朗汉娜读一些经典著作的华丽篇章。汉娜后来被发现在二战期间做过集中营的看守,而且眼睁睁看着一些女囚犯死在战火之中而没有施救。汉娜因此受到了审判。米夏偶然性的参与审判之中,却又没有透露汉娜是文盲的事实,而让汉娜承受了一些不应当承担的罪过。这种麻木不仁,与其理解为一种人性的丧失,不如理解为小说中的人物为了掩盖某一事实或自身缺陷,而任由外部事件或人物以一种自生自灭的方式发展。也许,任何的干预会改变事态的发展方向,或者什么都改变不了,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人翁们、“我”、或者其他人,既没有采取任何的实际行动,也没有任何采取行动的动机和冲动。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冷漠,有时甚至是一种让人无法容忍的残酷态度,特别是当汉娜眼睁睁的看着由她看守的女集中营的囚犯们在一所被炸后燃烧的教堂中被活活烧死时。然而,米夏在听众席中,看着汉娜受审,明知她不识字而不愿站出来为其洗清部分冤屈,以及一位集中营的幸存者不愿接受汉娜以自甘坠落和献出生命为代价的真诚忏悔时,我们似乎不能责备他们的冷漠,而仅仅是把这种冷漠理解为一种无助的随波逐流。我觉得西方的艺术品和中国许多作品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在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时期时,前者喜欢从微观的、个人的角度入手,所谓见微知著。例如《珍珠港》、《兵临城下》等电影,听上去似乎都是轰轰烈烈、载入史册的历史大事件,而美国人却把一场决定历史命运的战争拍成两个人或几个人的斗争、爱情和命运的故事。如果让中国导演做命题作文的话,还不得把这种类型的片子拍成当年的《三大战役》,或者最起码也是《赤壁》类型的吧。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东、西方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差异,当然,这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就个人喜好而言,我更喜欢《朗读者》这样的叙述方式。可以说,汉娜、米夏以及书中描述的许多那个时代的德国人的悲剧,完全有着深刻的、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历史原因,或者用一个作者在著作中极力避免使用的词“制度”的原因。但是,作者通篇描写的是个人爱情的缠绵悱恻、对恶的刻骨铭心的忏悔,而没有对所谓制度也好、各种“主义”也罢的反思或议论。也许,那些大义凛然、正襟危坐的思索和辩论是哲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的事情。小说就是小说,拜托了桎梏,才能自由飞翔,才能深入人心。我不愿把这本书理解为对战后德国人反思和忏悔所犯罪行的思索和再反思的产物,尽管这可能是作者的部分意图和许多读者的观点。我想,这样一种对更大背景和外部事物发展趋势的冷漠,或者说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存在于任何国家的大多数人身上。只是二战的历史背景,扭曲性的放大了这一人性的特点。而更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种冷漠的处事态度是完全可以存在于一个拥有着敏感和脆弱的心灵的人身上。我们都在成长,都在学着用一层冷漠的外壳将自己包裹和保护起来。当朗读声从别人的嘴中或自己的嘴中响起的时候,我们那本来敏感的心灵会被再度唤醒么?或者,脆弱的心灵能够承受这种朗读的声音么?
这是一个关于秘密的故事。最初对这本书感到好奇,是因为人海中的推荐,她推荐我去看《朗读者》的电影,那是一个关于15岁男孩的爱情,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欲望到心灵。但是我选择了阅读。原谅我的固执和守旧,我总认为最美的是文字,在文字中,我就是那个导演,再伟大的导演,拍摄不出我心里的那些个片断,所以我选择了书。开篇,是一个关于小男孩对于成熟女性身体的好奇和渴望,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段交往,我不愿称之为爱情,原谅我,我自始至终都不觉得男主角对汉娜的感情是爱情,他可能是一种迷恋,一种欲望的疏解。虽然通篇都在叙述他对汉娜的感情,一直在怀疑在揣测,他之于她是何种角色。汉娜留给他的记忆的片断,无非是永世难忘的,甚至主导了成年后他对异性的感觉。原来大家都有秘密,随着男主角的成长,他开始觉得这样一个情人是他的一个秘密,是不能成为阳光照耀下的并肩者,只属于他的一个秘密,甚至把它当成一场疾病。所以他退却了,所以他失去了。汉娜是聪明的,选择在最美的时刻转身离去,毕竟,她们之间横着的是21年的岁月,这是任谁都无法跨越的横沟,不论你是否愿意承认,社会对这样的存在不会抱有赞同的神情的。所以那些陪伴过他们的朗读的时间,汉娜的手指划过一本本书籍的影像,永远都在他的脑海中,那个最美的汉娜。重逢是悲伤的,他坐在旁听席上,而她是被审判者,以为她不知道成年后的他就是她的小家伙,所以他放肆的任眼光一直停留在这个幼年的情人的身上,比较,揣测她的内心世界。为了在爱人面前留有一丝尊严,她宁愿背负不属于她的罪,只为了那个对于她来说十分重要的秘密,而男主角终于知晓了她的秘密,但是在帮助她和维系这丝尊严的选择中,他退却了。他还是不能肯定这段感情是否就是爱情。虽然在过后的18年中,他依然为她朗读,但是他永远不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他做的很随性,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甚至没有去想国面对这个女人,他只是自己在和自己的历史调情而已。所以当看见年迈的情人时,他的表现逼死了汉娜。死亡是最好的告白,当男主看到自己年幼时的照片一直在汉娜的床头,那是多么锋利的一把斧头啊,一切都有了答案,这就是汉娜的爱情。终于知道汉娜的爱那么深,那么深的时候,这辈子,他都不会再有爱情了,也许他的爱早随着汉娜的离去而永远停摆在那个夏天了。这是个关于秘密,关于爱的秘密,关于爱的尊严的小说,直击你心里最深处,不去看是否刻画了人性,不去看是否是社会能容忍的爱恋。从开篇就看出了浓得化不开的依恋和忧伤,是的,在我们的15岁,能否预见这么一个终身莫忘的人?关于爱情,关于欲望,关于最真的感受。书中有太多的表述需要静心慢慢阅读,很久没有这种阅读后想与人分享的冲动了,现在我找到了。不知该如何去评述那个历史下的男女主人公,但是从另一个视角去看,男女永远是不同的,对于感情,对于渴望。男性的视角来看,这个人是谁其实真的不重要,只要她在对的时间出现,他们的爱,不能说不是爱,但是掺杂了太多的欲望和外界的考量,在自己和爱情之间,大多数都选择自身。女性的视角来看,一身的守候只为了这个人的出现,不在乎他在什么时间出现,只要是那个人就对了,为了这个人,为了这段感情,女性往往会选择牺牲自我,来完成这份爱。所以最后汉娜的自杀一点都不奇怪,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女性的选择。不想去讨论历史,不想去讨论深刻的人性。只想说这样的一份爱,谁能当它只是云淡风轻的经历;这样的一个爱人,谁能当它只是一个过客?
看完电影《朗读者》才决定买这本书来看,也许一部电影短短的几十分钟实在无法诠释出整个民族,整个年代所发生的事件,这是一部值得耐人寻味的影片,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著作。每一次看《朗读者》都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泪水不停的从眼角涌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绪起伏已经让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男女之间裸露的肉体和疯狂的性爱吗?如果这么想那大概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一段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当一个女人完全占据你的内心世界,让你放弃与同学的聚会、变卖心爱的邮票、不顾及周围人的眼光并对她一次又一次妥协道歉时,她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读者》正是为我们诠释着这样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渗入血液跟随生命流淌、却不会跟随生命消失的爱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女人之间的爱情,少妇孤身一人,少年初长成人,他们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从此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在影片开始的五十分钟里,一直用各种直白的镜头来展现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交往,因为裸露的身体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这不禁让人疑问导演在设计时是否刻意营造这种效果,多少有点哗众取宠之嫌。但看到后面,我明白了,刻意为之不假,哗众取宠似乎就有点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这些镜头语言正是他向观众提出了我在前面提到的问题——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前面的水乳交融与后面的天各一方,哪个才更能表现真正的爱情?显然,令观众潸然泪下的是后者。“保密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说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说中都被人们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是因为固执,也许是因为高尚,他们决定不去揭露。”这是在影片进行到20分钟时,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解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成为了解构影片后半段的关键。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美妙相处后,Hanna离开了Michael,再一次见到Hanna已经是7年之后的审判法庭,低身聆听证人指控Hanna曾经的所作所为;踏进集中营,回想Hanna曾经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开面前的纸笔时,意识到Hanna是“文盲”的事实;曾经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人,原来竟然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满手鲜血”的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Michael的第一反应是用法律——这个在法律专业老师和同学口中“狭隘”的工具来解决该问题,他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并试图以此为Hanna上诉;因此,他来到了监狱前,他想见她,想劝服她,但是当Michael即将来到Hanna面前的那一刻他选择了放弃,有些人说那是因为他不愿面对Hanna,但是从前面“保密原则”的那段课文能够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是Michael选择了尊重,还有什么比尊重更能体现对那个人的爱呢?而第三步,Michael来到了女同学的宿舍并与她做爱,但是面对着妙龄少女,回想着Hanna的种种行为,令Michael最割舍不下的仍是Hanna曾经的那份温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Michael对Hanna感情的展现在这时才真正迸发。当爱人的面纱逐层被揭开,露出最原始的面目时,Michael的意识却从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难滴落的“男人泪”,在一刻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战胜了一切世俗伦理偏见,留下的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很佩服导演这种渐进式的展现方式,并在片中设下重重伏笔,让观众去揣摩其中意味。在接下来的21年里,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和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Michael不太爱与人交流,几乎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甚至连女儿也看不懂自己的父亲。与妻子离婚,Michael的心灵再一次获得自由,他要继续自己的使命,他要为Hanna继续朗读,也许只有在朗读中他才能够找到自我,能够找到自己曾经试图割舍却割舍不下的爱人。接到录音带的Hanna也终于鼓起勇气学习单词,去告别她认为可耻的“文盲”,爱情在此时终于让被“文盲”的枷锁套了几十年、懦弱了几十年的Hanna有了追寻重生的勇气,而爱情已经不再是爱情,它升华成了支撑Hanna继续活下去的信念。当Hanna即将出狱,Michael前来探望的时候,他们再次见面,21年,无情的岁月已将Hanna变成了两鬓斑白、体态臃肿的老妇人,看着对面那个用朗读声陪伴自己走过半生,带领自己冲破内心阴暗的枷锁,给予自己生存希望的爱人,Hanna突然意识到一切将会结束,当她离开监狱的那一刻,Michael为她的朗读将会结束,而在她内心深处支撑她继续下去的信念也将结束,这意味着Hanna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Michael希望知道她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么?也许他希望这些年他的朗读可以使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净化这段牵挂一生的爱情,也许这正是他执著一生所要追寻的答案。当这段爱情早已穿越了年龄、阶层、文化阶层的偏见时,穿越不了的确是那可怕的战争,Michael唯一介怀的确是战争中Hanna的那段经历。然而,这一切是Hanna的错吗?因为文盲她放弃了西门子的升职考试,而成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在集中营里,她只是履行着作为一名看守应尽的职责,而因为战胜结束,因为纳粹失败,因为那个集中营中还有幸存者,因为Hanna不识字,因为Hanna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因为这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它们之间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碍的爱情出现了鸿沟,还有什么比战争更为可怕?Mather小姐不会因为Hanna是文盲的事实和Hanna留给她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钱而原谅她,正如她说的那样集中营不是疗养院,别问我们在那里学习到了什么?那里不是用来学习的。在战争中没有赢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会因为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职责而被人认可,她的后半生都在监牢中度过;Mather小姐不会因为指控了战犯而成为胜利者,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她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会因为在战争后出生而免于不幸,战争的余震将他与爱人分开,让他去承受这份无法触及的爱情带他的煎熬。这份无比坚定的爱情就这样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偷罐子的人,他获得的罐子里面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罐子甚至比里面的东西更加珍贵,这个价值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价值又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说的,战争已经结束,逝者已经远去,我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也许是阅读,也许是答案,也是仅仅只是爱……这篇是我看见一篇产生共鸣的影评,让我很震撼,感谢这位朋友。
当时看完由本书拍摄电影后,感慨的写下了如下影评(见后附件)。没想到再次阅读小说作品后依然在内心掀起了波澜。好书!!!!
其实早就花了很大的力气下载了该片的高清版,一直束之高阁。适逢周末,当影片的在阴雨中淡淡扯开序幕的时候,一部好片飘然而至。作为一部以二战题材为背景的影片,女主角汉娜的悲剧从一个15岁的男孩儿因为一次偶然感受的善良到沉迷于成熟女人的怀抱,再到情窦初开品味爱情的甜美与辛酸为开始,引出了本片一个个关于伦理、爱情、道德与尊严的话题。直到汉娜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文盲的事实而承受了纳粹残害犹太人的巨大罪名,直到汉娜脚下踩着那些她深爱过的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而终结自己生命的时候,我不禁为汉娜的悲剧扼腕叹息。突然想起了女主角扮演者凯特.温斯莱特在影片《泰坦尼克》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女人的心啊,像大海一样。汉娜的内心由于无法读写进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她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话题至此,不得不提及凯特.温斯莱特了,本部影片中凯特.温斯莱特完美的诠释了汉娜从30多岁到60多岁的年龄跨度,影片中我一直在寻找她曾经饰演的那些角色的影子,但是无论从外型还是举手投足,只有那个诸多特质于一身的汉娜,那么贴切,那么真实。温斯莱特也因为在该片中的完美饰演,获得了2009年度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 。
也许我把太多的焦点都集中在扮演汉娜的凯特·温丝莱特身上,男主角成年米夏的出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也有上佳表演。同是英国演员的他,以《辛德勒的名单》《红龙》等电影为人所熟知,对于米夏这个角色他是整个电影的旁白,也是讲述人,在影片里,观众会跟随他的回忆慢慢的进入整个故事里。他在影片的最后祈求一种救赎,这种救赎也同样打动着每一个人,因为他的确伤害了其他人,虽然这种伤害并没有涉及肉体,以致于他不会收到法律的惩罚,但他已经为自己所忏悔。费因斯近年来银幕作品稀少,《哈利·波特》系列中罪大恶极的“伏地魔”就成为了他最新的银幕代表形象,而且,费因斯在《哈利·波特》中的演技魄力有增无减。男主角少年时代的扮演者大卫·克劳斯也有不少发挥空间。
影片最后一段的救赎与谅解,更具伦理含义。这个范畴的话题我觉得已经脱离了电影的本质,在此不作评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阿惹推荐】 *****
【阿惹打分】 92分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
【编剧】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戴维·黑尔 David Hare
【摄影】克里斯·门杰斯 Chris Menges
罗杰·迪根斯 Roger Deakins
【主演】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Hanna Schmitz
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Michael Berg
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Young Michael Berg
【片长】 124分钟
【首映】 美国 2008-12-10
看完TheReader,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么?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是看了书,电影还没来得及看。第一部分未读完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在讲述他年少时的一段不伦恋,和所有描述畸恋的故事一样,15岁的少年爱上了36岁的中年妇女并且发生了关系,一幅又一幅赤果果而又旖旎的画面被追忆,重复,再追忆,再重复···直到消失。如果汉娜走了,米夏从此活在失去她的阴影中,忘不掉她又爱不上别人,这个故事就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爱情故事,虽然是从情欲中转化出的爱情。我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直到他们再次重逢。两个曾经关系非同一般的男女,时隔多年在法庭上再次见面。汉娜坐在被告席上,而米夏则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坐在了旁听席上。直到此时,我才知道写作的大背景是粉碎纳粹后的德国,激进的青年一代要同曾经追随希特勒的父辈绝裂,审判父辈犯下的罪责。正好最近在看犹太历史,同样一个故事由一个德国人一个犹太人写出来是多么的不同啊,如果说看第一部分的时候,我以为是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到二部分的时候,我就知道不是的,这是一个关于审判的故事,虽然那场审判让我觉得很可笑。大屠杀的时候,纳粹杀了近600万犹太人,这600万人只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他们没有犯任何错,被用各种各样你能想像到的、想像不到的手段残害致死。我常常想是什么样的疯子能有这样的想法,想要清洗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种族,又是什么样的疯子能有这样的煽动力,能煽动一个国家进行这种可怕的行为。希特勒做到了,虽然至今我还是想像不出他是怎么做到的(关于这一点,第二部分第14章,作者和一个曾经作为刽子手的司机的对话好像有点儿帮助)。在法庭上,各种各样为这几个看守提出的辩护词都让我觉得可笑。关于那座烧毁的教堂,汉娜有没有钥匙、是不是她决定不开那扇门的,这些又有什么区别哪,不论汉娜是不是文盲,不论她因为什么样的苦衷做了一名看守,都抹杀不掉她曾经作为一名纳粹残害犹太人的帮凶这个事实。仅这一点,她就是有罪的。当然作者是德国人,他在描述的是一场德国的审判。如果换成一个犹太人也许根本不需要审判就可以定罪了。看到第三部分的时候,我才知道作者根本就不是要表达汉娜应不应该被审判的问题,作者已经给了读者和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他想要表达的是“爱上罪犯的我应该不应该被审判”,如果这本书里有一个关键词是“审判”的话,那么受到审判的应该是我,而非关汉娜。这么看的话,这个故事又好像成了一个爱情故事。第三部分的开篇,作者有一句“爱上汉娜的痛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痛苦,德国人的痛苦”,又把本书的主题升华了,比作者大了21岁的汉娜,代表他的父辈们,或者犯有纳粹罪行,或者对纳粹行为视而不见,或者容忍和接受了犯罪,一切荒唐的不可理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们应该被审判么,我还能指责他们么?如果这只是一个简单爱情故事多好,我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来自哪里,是什么让作者不能忘记汉娜,甚至不能爱上别人?可是现在让我纠结的问题却又太多太多。预告说电影里赤果果的画面数不胜数,我的第一反应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许本来就不需要思考那么多。
一个小长假的午后,我偎在沙发里,开始看买了很久、却一直搁置在书架上的书——《朗读者》。很久没有过这样畅快淋漓的阅读经历了,杯里的水凉了,迎面吹来一股股热的风,我浑然不觉。当我再次抬起头来,发现时间过了三个小时。阅续结束。书中后面一连串的问题,引人深思,让阅续者引不住再去读一遍全书。
曹文轩在前面的序里,对这本书评介之高,也是史无前例吧,他说,为许多书作的序,大多是不情愿的,或碍于面子的,只有这本他发自内心的。这样一本书值得他这么推崇。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期,关于纳粹的故事。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也没直接写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主人公米夏和汉娜两人悬殊21岁的年龄,在今天看来,近乎于两辈人了。但是两人却发生了亲密关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汉娜一直守护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甚至让她不惜承认本不是她犯下的罪行。15岁的米夏,为汉娜朗读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直到汉娜不辞而别。再见到汉娜,她是被告人,米高成了见习律师,站在审判席上。再后来的,汉娜入狱,米高结婚离婚,汉娜就是一个甩不去的影子,在他的生活无处不在。在汉娜入狱后几后,米夏开始为她寄磁带,朗读书籍。汉娜在狱中学会了写字,开始为米夏写信,但米夏从未给汉娜回过信。直到汉娜在出狱前自杀。米夏受汉娜委托,给在当年纳粹时期的受害人带去了汉娜的心愿,但遭到受害人的拒绝。故事至此结束。
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把斧子。
我现在想做的就是看看《朗读者》的电影。
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生死朗读》。小说写的是,一位15岁的少年与一位成年女性之间的故事。一开始可以说是畸恋,毕竟年龄相差甚大,但对他们来说却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女主人公汉娜常常叫男主人公米夏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慢慢地读给她听。随着相处的深入,矛盾渐渐爆发,终于有一天,汉娜人去楼空。时过多年,大学毕业之前,米夏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审判席上,米夏却看到了坐在战犯座位上的汉娜。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或许是出于自责、或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米夏此时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出于对汉娜罪行的谴责以及不愿暴露自己与汉娜的关系,他选择了沉默,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米夏在很多年后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并且汉娜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并且开始给米夏写信。但米夏却从来没有回过,也许他想逃避那份自责的心情,也许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这让汉娜感到无比的孤单。汉娜出狱的时间到了,米夏来到狱中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汉娜,虽然承诺给汉娜提供出狱后物质上的援助,却拒绝了心灵沟通。出狱的那天,汉娜选择了自杀。故事很震撼,发人深省。一个普通人在纳粹阵营中犯下的罪行如何定性?为何她宁可被判有罪也不肯承认自己不识字没文化?她与他当年是否真的有爱?是否这种爱导致她不肯当面承认自己的文盲?而他对她是否真的有爱?还是只是身体的肉欲?为何能帮她之时,却不肯出手相援?人是否是自私的?等等,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因为喜欢这部电影,所以要买书来看,从电影到看书更能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亲身体会原著的精妙含义。《朗读者》如果你不慢慢地品味其中的寓意,而简单以一个二战时期纯粹的爱情故事来阐述15岁的少年和36岁的妇女间不可思议的情欲,那你只是欣赏了它的情节而矣。汉娜和米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近乎畸形的关系,为了释放各自压抑的感觉,他们一同性爱,后因为他们对对方没有另何的要求和期盼,在一起能让自己有依托,他们才从单纯的性爱纯洁地走到了一起。汉娜因米夏的朗读而生,因失去米夏的朗读而死。这就是《朗读者》的深切寓意。汉娜喜欢听米夏朗读,在听米夏朗读时,她会悲、会欢、会怒、会痛,会恨,这是她生活全部,所以她也会像纳粹一有样命令米夏为她朗读,当她确定在她出狱后将彻底失去米夏的朗读后,对于她,生命存在已豪无意义。汉娜是善良的女人,朗读中,倾听中,我们看到她为书中人物泣不成声,在教堂里两泪涟涟,其实她何尝不是一个受害者,她不过是纳粹愚民政策下无知无畏的牺牲者,文盲的她只是一个执行着当时制度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文盲的她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睿智判断自己的工作对错与否。汉娜是感悟的女人,她完全可以在法庭上澄清事实,当她感知自己的行为曾让这么多人遭受苦难时,她宁愿以失去人身自由来救赎自己曾犯下的行为。汉娜把她的遗物和所有的积蓄都给了那场火灾中幸存的女孩,虽微不足道,但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救赎。汉娜是自尊的女人,她不愿让坐在旁若听席上的米夏知道她一字不识,守护着自尊的一面。在她获取人身自由时,她不需要怜悯,不愿成为米夏的包袱,她用自杀换取尊严。汉娜在法庭上以“如果是你会怎么办?”直逼的法官哑口无言。这是公平公正的法庭在对汉娜的审判,还是对“公平公正审判”的一种揶揄呢?纳粹已被消灭,纳粹的罪过该由谁来承担?作者无法告诉我们;法官也无法回答,因为他也是制度的执行者,只是期不同而矣;我们也无法评判执行者执行制度是对还是错。作者对汉娜有多少的怜惜、同情和对制度的无奈,只能用“如果是你会怎么办?”这么简单而又无法回答,令人窒息的几个字来表达。
之前看书看电影总会婆婆妈妈把人家的背景资料一追到底,这被小巩同学归纳为“你吃了鸡蛋,难道还要追究下这枚蛋的母鸡是谁吗?”当时颇感不平,认为只有掌握了相关资料才能更好的理解它。
从小到大对小说就不大感冒,记得上次一口气读完的小说是《哈利波特1-3》,时隔多年之后,这本《朗读者》也让我欲罢不能了一回。
它是如此干净的一本书,以至于,读完后开始模糊,那情欲是否还能称之为情欲,那背叛还能否被称之为背叛,那发生在汉娜身上纳粹的罪恶是否还是罪恶... ...因为统统的这些都已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到了一个高度,从而无法淹没它的纯洁和高尚。
汉娜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的庄重凌然不可侵犯,她对知识的热爱和崇敬甚至超越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宁可终身监禁也不愿透露自己是文盲的事实,她就那么固执的坚守着,仿佛这是她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米夏开始更多的和同年人在一起,当汉娜离开米夏,在米夏的心中一直在背叛与被背叛之间反复纠缠,这也是为什么米夏一生都未走出汉娜的世界。记得在序中有一个问题:“汉娜与米夏之间究竟是爱情,还是纳粹式的占有?”对于一个朴素阅读者来说,这问题实在太血腥,我只是简简单单的想,他们离开了,但并不代表就走出了对方的世界,就代表“我不再爱你了”。尽管这个故事有着错综复杂的背景,但我却更加确信,有的时候,爱情就是爱情,与其他任何都无关。
汉娜可以老去,可以变得体态臃肿,可以不再带有香皂的清香,但她对知识的热爱和追逐永远都不会消逝。
正是这本书,让我开始考虑是否有的时候,我可以只作一个简简单单的阅读者,去安静的体味书中最平淡最原始的感动,去体会人性中最闪耀的时刻,而不去刻薄地追究那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作个朴素的阅读者。
纳粹的领袖才是罪魁祸首,才是真正的恶魔。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规模巨大的非正义战争都必然会使生灵涂炭,原本太多的美好破碎了,原本太多太多美丽的心灵都被涂上了邪恶的符号。灾难的卷袭过程中,有无数的伦理处于颠覆状态。汉娜是纳粹分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表面上看,她是在为恶魔开拓的事业做贡献,她应是万恶不赦的。然而,恶魔毕竟是恶魔,恶魔绑架了整个世界的时候,逆之者必亡,顺之者中必然有太多的无奈被动从恶的人。汉娜便是如此。汉娜的的本性永远是善良的,由生到死——她曾做的工作虽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但她却常有让营中的仅剩一点儿生存时间的天真孩子们为她朗读,以使孩子们轻松快乐的行为;她曾有鼓励“我”认真读书致学的行为;她在法庭中受审的时候,面对不公的审判会坚决抗拒,而面对正确的判辞则不予以否认;她面对其他纳粹分子的无度诬陷时,却会因为羞于自己是个文盲的事实暴露而宁愿受屈承认罪行……她的这些行为是一个恶魔所完全无法做到的!入监狱后的她总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以期救赎灵魂,以期洗清沾染于心灵上的罪恶污迹,即使哪怕是子虚乌有。这是会使万千人扼腕哀叹的。“我”是她的朗读者,是她半生的朗读者;她是“我”的听众,是我生命三分之一长度的听众。她深惧没有知识的感觉,甚至她的罪名得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她的没文化、不识字。然而清楚她此种情况的“我”在她获罪后却时有后悔、惭愧的感觉,总想逃避、摆脱关于她的一切。这也许可以说成是“我”的本能反应,但更多的、更应该说成的是我没有深入她的内心世界,“我”根本没有辩清纳粹的罪恶与她的罪过的深层的令人痛心的关系!“我”的心弦也完全为那场残酷的战争所拨乱。故事的最后写到汉娜自杀了,她是因绝望了的——“我”终究没有恢复对她的爱,我终究是厌恶了她、把她当作了不可饶恕的恶魔。幸存的作家女孩想要的不是钱的补偿,她表现冷漠,推掉了钱,只接受了铁罐——她曾经的至爱之物。因为她没有原谅纳粹的恶行,没有原谅汉娜——这个其实也是受害者的人。其实在那个饱受战争摧残的时代,像汉娜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朗读者》的故事只不过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它是悲剧。那个时代是充满悲剧的时代,一切悲剧的制造者,是邪恶的战争发起者,和那在战争后惊惧不安的、互相猜疑的人心!
我不能说清楚我是带着一种什么心情看完这本书,只是当我看到汉娜为了让自己是文盲的实施不被发现而说谎的时候,以及她在遗书中写到要把攒下来的钱,给那个幸存的女孩子的时候,我的泪水就已经在眼眶中转圈了。我很佩服作者,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描写纳粹所以留下来的问题,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那段岁月是德国人不想提起的,也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战争的本质也许相近,却各有各的残忍之处。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能被磨平忘却的。故事中的汉娜,确实是有这集中营看守的身份,也许对她的判决,也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可能重了一些,但这并不能就成为她被原谅的原因。我承认,及时读完整个故事,还是有很多未解之谜,那是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要靠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慢慢去琢磨的。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我从惊奇到理解,说不上透彻,但至少也带有一丝伤感,人与人之间最难忘的就是彼此给对方留下的记忆,也许那就是她在你今后生活中的全部,尤其是爱人。故事仍然有一个很严肃的主题“人性”。人性和道德相关联,说不清道不明。施扎纳茨在本书末尾写的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话“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问题时的束手无策”我想就是人性了吧。故事的确让人欲罢不能,也带有浓郁的德国式写作手法,我想,《朗读者》无需受到什么吹捧,因为它的价值,有幸读过的人都能明白!
全文分为3个部分:爱与性,爱与罪,爱与死。整体的情节丝丝入扣,让人欲罢不能的想要一口气读完。
15岁那年,路边偶然的一个拥抱,透过门缝的一瞥惊鸿……他的生命的走向在这里定格。和汉娜的爱影响他的一生,无以言表。
最为深刻的场景却是他找父亲商议要不要去找审判长揭露汉娜是文盲的真相。
“我绝对看不出任何理由,可以代替别人做决定,而推翻那人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做法。”
“我们现在不谈幸福,我们乃是在讨论尊严和自由。在你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已经明白其中的差别了。你母亲讲的总有道理,却叫你老是不舒畅嘛。”
我不是很懂历史,对纳粹德国的政治背景也是东拼西凑的知道一些。“纳粹罪恶的遗留就这样意想不到的影响男子的一生。”这句应该比较贴近原意。对于书末的一系列问题,忽然丧失回答和探究的兴趣。我不想去考虑汉娜是否真的愿意成为纳粹的侩子手,不想去探究集中营事件汉娜起到什么样的角色,并且是否属实……
这些,在我看来都不太重要。我在意的是米夏心里的纠葛以及感情和理性的纠缠,在意的是汉娜宁愿用终身监禁来掩盖文盲的真相,在意的是这掩盖之后的尊严,当然是汉娜认知的尊严……
每个人读书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在不同的文字中被触动。这本书值得回味和思考。我想,过段时日或是过些年我再拿起来读的时候,心境和感觉与现在相比,定是不同的。
      米夏的眼中存放着汉娜的写照:厨房里一只脚尖踮在椅子上将祙子卷上来;在书房书架前用手指轻轻地划过书脊,𥦬的玻璃上映照出她与书的影子;还有她穿着短裤衬衫在午后泳池那儿远远地站着远远地张望着••••••
      读完小说后,一边听着电影中的音乐With a love ***e you 感动着,一边看着MV中不断闪烁着故事中的画面。的确温丝莱特就是汉娜,不再是露丝;但也的确如书腰(尽管我十分讨厌书腰如鸡肋)上所描述的那样:本年度最伟大的表演也不能曲尽原著之美。不觉又想起了杰克---莱昂纳多,想起了他的全蚀之爱(另一部电影),有一种爱,有时就是兰波与魏尔伦。此时、此刻,有时就是米夏与汉娜。
      而在我心中留存的汉娜的景像却是在法庭最终宣判结束后,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还有米夏准备去迎接汉娜出狱的那天一大早,她却自杀了 。二次,汉娜为何都是那样的决绝?是什么样的事,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情爱,还是她为之守护的秘密让她深受伤害、彻底绝望!
      小说的第一部就是单纯的小说,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与一个大他21岁的女人偷偷的约会,之中男孩从情爱中得到欢愉,只是每一次汉娜会说:"给我朗读点什么吧!小家伙!"于是朗读也是他们约会中的一项(也是打开那个秘密的一把钥匙)。其实,毛姆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剧院风情」中朱莉亚也是一个中年女性却也疯狂的爱上了一个如她儿子大的男子。嗯,就故事情节来说曲折动人,人物的心里刻化十分细腻,他对人性的洞察居然能够写得那么的精巧,但我看到是冷静。                                                                                                      
这是一部关于罪恶与宽恕、爱情与善良、本性与良知的迷人小说。
15岁那年,身患黄疸病的我得到汉娜的一次帮助,后来便专程登门道谢。这一次道谢拉开了我与35岁汉娜相恋的序幕。我喜欢汉娜身上的气味,她的身体成为最迷人的处所,而我深情的朗读是我们相聚的一道风景。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难分难离的情愫。我们激情爱抚,我们快乐郊游,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汉娜离开我的那一天。
多年后,我与汉娜在审判纳粹分子的法庭上相遇。她是被告,作为曾经的集中营的看守而被审讯;我是法律系的学生,作为旁观者参与旁听并学习法庭审讯程序和内容。在麻木的情感和历史罪恶的惯性支配下,我从一开始就错失了与汉娜相识的可能,而在漫长的审讯中,汉娜一直知道我坐的位置。
虽然我知道汉娜不会读写以及审判对汉娜的不公平,但在所谓的正常生活的裹挟下,我没有对汉娜进行任何的辩解。汉娜入狱多年之后,原本平静的心却依然糟乱,生活也过得不甚满意。无意中,我找出了书本和磁带,把自己朗读的内容录好,邮寄给狱中的汉娜,算是寻求的内心救赎的一种方式。
盼望与我相聚的汉娜,监狱生活过得井井有条,不仅保持着健康的体型和清洁习惯,还学会了读写,并获得了减刑。她盼望着我的来信,却失望连连,内心深处感到绝望,于是自暴自弃,最终在出狱的前一天自杀身亡。而之前,我已为她安排好了工作和住宿。
我没来得及见到汉娜的最后一面,在与她的遗体告别时,内心遭受强烈的触动,那些过往的温情、那些朗读的场景一幕幕在我脑海中翻滚,我终于失去了她,并理解了她对我的爱。而我却在不可宽宥的渊薮中徘徊,失落了最真最纯的爱与善。
感觉《朗读者》的调子是灰蓝色的。我是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合上书后,我把眼光投到窗外远远远远的远方,流下泪来。米夏用十五年,为汉娜朗读别人的悲欢离合,儿汉娜则用一生,为米夏朗读了自己的爱与尊严。她守护着自己卑微的秘密,留存着自己小小的爱情,她裁下自己过去在集中营的日子,贴在了在狱中的十数年,背负着令人压抑的沉重和令人窒息的甜蜜,在那一方斗室里,读写着,看窗外花叶飘零,聆听鸫鸟的歌唱和雨点的敲打声……她是多么期盼着心中的那个少年对她依旧迷恋和依赖啊!“你为什么,不给她写写信呢?”典狱长如是问时,米夏努力抑制着哽咽。汉娜31岁时的脸庞,恍惚间,浮现米夏眼前,重叠在那张已然衰老,却依然平静的遗容上。那时那刻,记忆呼啸而过。带着鲜果的诱人香气的汉娜,好像从来没有老去过……
伟大的爱情是用来唏嘘的。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朗读者》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情感理性因而温柔的小说。书的大背景是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思索。我不喜欢这个背景,也不愿牵扯太多到汉娜和米夏之间的感情中。我喜欢纯粹,喜欢这种有点让我无法接受,有点匪夷所思的爱情。是的,到现在我依然很难对一个37岁女人和15岁男孩之间的爱情持赞同的观点。可是,我却被他们深深打动,为这份爱情而动容。
早早就听说这部让《泰坦尼克》中的“肉丝”封后的电影,也大概了解了电影的情节,但一直没有看的想法,直到看完小说作者的另一本小说《回归》。一口气读完《朗读者》,揪心地疼。当美丽的汉娜在那个温暖的二月,在那间古老的房子里穿丝袜时,十五岁的懵懂少年被打动了,这个女人成为少年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朗读、淋浴、做爱、并卧”是少年和汉娜最常的相处内容,日复一日,少年甘之如饴。多年之后,当最不堪的真相摆在已经长大的米夏面前时,米夏剩下的,只有朗读,为汉娜朗读,他是汉娜的朗读者,从十五岁开始,注定了一生都是。
无可否认,这是所看到的第一本严肃的爱情故事,如书里评论的明白什么是欲哭无泪的痛苦。
最近看了很多书,觉得《朗读者》是读起来舒服的,也是让眼眶含着泪的。现在的很多畅销书为了赚钱,疯狂的加版,而没有严谨细致的校正或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的对待读者,错字连篇,标点格式漏洞百出。《朗读者》分成了3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17,8个小节组成,让读者轻松的一气呵成,只用把心思全放在作品上,全神贯注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分心于乱七八糟的错误。我不知道有没有别的版本,收到这个版本书的大小和设计感觉很舒服,这才是小说,也符合读完后的心情。
世上还有这样的爱情吗?在感动中我不禁这么问,在市场上满是被出轨、小三、腐败、畸形的题材充斥的今天,只有这样单纯的感情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心底吧。我不觉得男女主人翁的感情属于畸形,相反觉得是被接受被祝福的,在那样的年代他们无声的相爱着,手里紧紧抓住自尊和秘密,心里苦苦含着爱人和数十年爱对方的感情,我被感动着。这个年代的我生于亚洲的我,被轻浮快速发展的文明世界教育长大,很大程度上我不得不承认还想象不出书里描写的异国背景和历史,我想也不能完全深层次的明白作者的真正的意义,但是还是很推崇这样的书,一本好书,喜欢这样的作品。
另外,虽然还没有看过电影版,但是感觉找来Kate Winslet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些年星星点点听到她的新闻,欣赏的关注着她的成熟与阅历,还有那份无法代替的真实的美。一定会去欣赏。
“朗读者”是一个男人在历经世事后不断对过去的自省和独白。他无法挥去年少时一段纯粹的性爱情感。他相恋的这个女人大他近二十岁,而吸引他仅仅这个女人成熟的肉体和性爱,如此纯粹。这样关系注定不会长久,也不会走向光明和灿烂。但它发生了,就那么直接地发生了,自然地发生了,年少的他无法遏制身体情欲的召唤。后来这个女人因曾经在第三帝国时从事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工作而受到审判,关进了监狱18年,在即将出狱的那天早晨她杀死了自己。在纳粹狂热的集体犯罪的第三帝国这个女人只是一个生在其时的不幸小卒,她参与了这段历史,注定了她要用一辈子为她曾经选择受到法律审判。而曾经的那个少年后来为他与她的性爱以及背叛而内心煎熬和忏悔一辈子。作为新的一代,这个少年与曾经生活在疯狂的第三帝国的父辈们有着深深代沟和断裂,新一代对于过去的历史以及从历史中走过来的父辈们,有着一种复杂恨与爱交织的情感,就像小说主人公对于大他近二十岁的隐瞒自己即是纳粹集中营看守又是文盲的女人那种感情。小说中主人公时不时地从人性中涌现出的情欲而斩不断对过去有点畸形性爱的美好回忆,而现实中他又不希望那个曾经发生关系的对象存在并与之有任何瓜葛,这是一种摆脱过去与现在延续与断裂的痛苦。这是一种道德边缘上人性挣扎的痛苦。对社会历史上错误和人性情欲上审视,多么复杂,永远不是一挥手就斩断。这篇小说如此贴近中国读者,我们曾经疯狂年代的那些红卫兵和文化大革命的打手们,他们又有几人受到法律审判,假如又有一个情欲亢奋的少年与其中的一个女打手有过性爱,是否这个少年也有如此独白和审视。期待中国式的“朗读者”。
我是为了先读完这本书,才忍住不去看电影的。现在书也读完了,电影也看了,这是一部好书!读完之后有很多思考,其实就语言而言,真的很平顺,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可是很震撼。是不是只有外国作家会以这种语言来表达感情?中国的作家都是那么浮躁,追求哗众取宠的效果。汉娜和迈克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朗读是不是迈克和汉娜之间表达爱情的方式?就这本书而言对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有了新的视角,在中国众多抗日影片中,我很少看到影片中去思考和反应,日本人自己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总之,很喜欢这本书,值得一读。
看过两遍电影后才买了这本书。书中的记述让我更加理解了汉娜,理解了米夏,以及他们的爱情。汉娜和米夏在一起时是如此的快乐,正如我们这些平凡人幸福的恋爱一般,双方都获得了“新生”。但汉娜的不辞而别之后,米夏就开始活在了懊悔和逃避之中,汉娜为什么要离去?是因为他的心猿意马?他的背叛?米夏努力把自己遮掩起来,直至审判。原来一切都是因为“自尊”,汉娜才申请看守的职位,才离开了米夏,才承认自己是大火事件报告的执笔者。汉娜是如此的让我们揪心痛楚,你能认为她是“愚昧”吗?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而承认自己是“罪犯”吗?不!我们不能!“如果汉娜是我们,我们又会怎样呢?设身处地想,我们很多人至少是我,远远不如汉娜!在狱中,她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来学习阅读写字;为了反对监狱削减购书而执着地静坐反抗;她又是如此睿智,可以直达文学作品的精髓;她又是那么得单纯,向往着鸟语花香;她是那么的忠贞,历经千辛找到有米夏照片的报纸,粘贴在墙头。她是美丽的,坚强的,如果撇去集中营的经历,她就可以称之为圣洁!而米夏的一生并没有如汉娜那样贴近自己的内心,一生都在回忆和忏悔中挣扎,反而欲罢不能。对于汉娜是否真的有罪,我无法评论,正如汉娜所说:我一直有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没人知道我本是什么人,干过什么事。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他们也不需要到场,如果他们真能到场的话,他们一定能理解的特别到位。他们每天夜里都来,也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想我们只能去指责“战争”!是它让人们饱受折磨、死亡,是它让原本善良的人门失去了“人性”!不管是在集中营被杀害的犹太人,还是幸存者,以及汉娜,甚至还有米夏,都成为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在买朗读者之前,从未听说过它。偶然从搜狐读书频道上看到北大一教授推荐,便到当当网来看了前两节。正是这两节让我当时就下单购买。
因为我曾经动笔写过一点东西(实在不敢称作是作品),表达一下一个生于六十年代人的思考。在起了无数个开头,构思了无数个结构、情节后,决定用第一人称,回忆往事的方法,在下个较短的时间较小的空间中,让主人通过对三十年来不同人物的回忆来表达自己对思考。开了个头写了二、三节,还比较顺,便后来,还是因为懒,还是因为生活的积淀不够深厚,就停了笔。在当当网上预览的朗读者的这两节,让我一下子醒过来,这就是我要写的样子。人家已经写出来,我再写,搞不好就弄出一抄袭门来。不过,还是先学习一下的好。
也是这两节,使我感觉好久没有读到这样洗练的文字,好久没有沉浸到这样沉静悠远的意境了。应当说是文字感染了我。我想一定是原文写得好。同时我也感觉到了,一个不多见的中文翻译家已经出现了。直觉告诉我,我不能错过这样的作品,更不能错过这个翻译家。
收到书,我是躺在床上看的,当我看过了前2节,我就披起衣服,坐起来,又回到开头,小声地读起来,就好像是米夏在为我娓娓讲述他的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真得是应当读出来的。在我看完后,向我老婆推荐的时候,我也是就着台灯,缓缓读给她听,希望她能体味这本书的文字之美,文字营造的意境之美。而于故事情节,我却说,那不必告诉你。而她确也被打动了。她用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在序里,好像有一句话,你会把这本书放在书架的哪一格?我想,我不会放在小说一格,甚至不想把它放在文学一格。我前边说了我想写的是思考,而朗读者也正是思考,首先是思考让我决定购买的。如果一定要把它放到文学一格,我更愿意把它归入散文一格。我也说过了,是它洗练的文字、沉静悠远的意境让我下单购买的。而不是小说应具备的那些要素。
不过,老婆说她还要再看一遍,我也这样想。所以,暂时,它还不会被放到书架。
读完这本小说已经不再是纠结于到底汉娜是否爱着米夏这个问题了。自尊心极强的汉娜选择两次离开的方式来捍卫她的尊严,第一次是不告而别,远走他乡;另一次是在出狱之前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放逐自己。
汉娜的一生是充满秘密的,正如书上所说的“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汉娜为了那些秘密付出了半生的代价,让人唏嘘不已
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看了介绍,觉得应该会很棒,但是刚看的时候不禁有些失望,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爱情,15岁的孩子和一个30多岁的女人之间能产生爱情吗?但是往后看后,作者把爱情藏于一个大历史背景之后,让人对读懂他们之间的爱情有些困难。汉娜想要隐藏她不会读写的事实贯穿了她的一生,让她坐了牢也失去了爱情。。。但最后发现,先不论其他的,发现原来爱情很简单。透过爱情让我们了解了现在德国对于当时纳粹时期两代人的看法,发人深省。
周末一口气看完。篇幅虽然不长,但故事情节紧凑,人物的刻画细腻饱满,还留下了大量的空间让人去思考,感受,选择。笔调认真沉重,感情内敛执著,非常‘德国’。好书!德国人对二战一直有集体的犯罪感,直至1996足球世界杯拿了冠军,他们才开始慢慢觉得自己也能公开表达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骄傲。而德国的音乐,绘画,文学,乃至电影等等,二战后一直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都不吃香-所以他们只有闷头搞科技。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道久封的大门:德国的现代文学。展示了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对历史的感受,还有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愧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先看了电影,觉得不错。但是书更好,因为心理的感受用电影很难表达得深刻。翻译也还说得过去,因为书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故事和背后的思想。很喜欢本书的序。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读这本书,也可以对自己作出反省。是一本可以提高自己修养的好书。大力推荐!!
当下的西方文学,很少有像《朗读者》这样“老实”的。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叙述老实,没有噱头,不玩弄形式和结构。有人说,长篇小说,玩的就是结构。我觉得形式的追求没有止境,然而归根结底,读者关注点是在内容上。而这部书最大特点便是汉娜这个人物塑造。她的爱、她的性、好的党卫队、好的服刑,以至她的自杀,都有着明显的个性,又融于共性之中。令人回味不已。本书的不足在于第二部,有些沉闷,虽然也是一种过渡和铺垫。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为了尊严,你会付出或牺牲什么?汉娜维护了尊严,却失去了工作、爱情和自由。在狱中,朗读虽延续,但爱已消失,自杀成为必然。“生”为朗读,“死”为朗读。
也许汉娜没有了爱,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生命存在的理由。可米夏为什么不能宽恕她,他为什么不拯救她,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
何为正义?
这是一部关于忏悔与救赎的的小说。汉娜不想从狱中出来,她选择了自杀来赎罪,完成了自我救赎。米夏·伯格通过朗读,特别是把他和汉娜不伦的爱情告诉女儿,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爱是一种依赖,36岁的汉娜和15岁的米夏是单纯的相互依赖,我不认为汉娜对米夏的爱是集中营的延续。汉娜是个善良的人,从帮助一个弱不经风的少年时已经体现,而集中营的经历那是一个社会的错误,对于汉娜只是一个工作,至于文章中反复分析汉娜是否为尊严而退居此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个选择,汉娜认为那是参军,刚好可以不用识字,何乐而不为?汉娜对米夏始终是爱的,从游泳池的一瞥而别,到法院上看见米夏脸红而不相认,到盼望米夏的信件,一至最后对米夏渴望的目光和失望死去,汉娜对米夏始终是单纯的爱着。而米夏不然,汉娜离去他有过一段沉伦,其实在以前就有了征兆(滑翔机的比喻),之后卷入了法律上的问题,纠缠他的是道德上的选择,而不再是爱,至于他对味道的感觉那已经变成了精神上沉淀,不会再在后来的米娜身上找到,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作为后一代人他无法接受。
我喜欢他们初期那种不计任何背景的单纯的爱,世间少见。
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一,对战败者的诋毁及妖魔化,二.相对客观的描述战败者,否则战胜者的胜利也不会显得那么光彩。第三个阶段,就是完全抛开各自的立场,关注战争中的人性。所以纳粹女看守在汉娜看来不过是一个职业,跟西门子的女工没有任何区别,在那个人的一切价值观都被扭曲的时代,普通人的立场不应该受到审判。有多少受过教育的人,像米夏的同学的父亲,甚至是米夏的舅舅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一个角色,更何况是汉娜。当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他应该恨的不应该是秦桧,更不应该是临安大理寺狱中那个拉肋的狱卒,而是宋高宗。本书的作者是个法学家,所以书的叙事性和文学性相对较弱,文中充斥着对法律和人性的思考。法律只是法律,无法成为道德的天平。可能更多人的疑问是米夏到底爱汉娜吗?汉娜是不是也爱着米夏?这本书中可能表达的太晦涩了,是爱吗?肯定不是,是同情吗?单凭同情米夏也不能为汉娜朗读20年之久。只能说这是一种太复杂的感情。只能体会,不能言说。
非常好的一本书,关于战争的书有许许多多本,但是这一本却和其它的战争书籍不太一样,你或者可以说它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也可以说它是对战争的一种反思,一位德国的作家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应该让日本人学习一下,让我们记住有这样一位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一位足以让所有日本人羞愧的作家!
期待已久的小说不期而至,兴奋不已,竟然创下了近两年最快的阅读速度,不知不觉,一天便读完。不仅如此,今日的愉悦也难以形容,久违的快乐阅读。在电影的引导下,我找到了这本书,在其中探寻着心中的疑问,同时也震惊于书中呈现的各种心理和思考。诚然,电影是忠实的,但正如书封套上的一句话“最佳的演技也道不尽原著的美”。我深深地觉得,一首歌曲或一部电影的容量实在有限,容不下主题下的博大精深或兼容并蓄,若满足于这种主题突出的简单表达,无疑满足类快餐文化;反过来说,并非排斥精炼和再演绎,只是觉得不够过瘾。今日读这小说时,被很多句话震慑住:在人物的身上找到不少自身的写照,剖析得如此清楚,丰富、独特而有意思,感觉心灵契合,只是环境各异、思考不同。关于极端敏感与极端冷漠的混合、麻木的描述、看似永恒的思念和缅怀、德国人特有的严肃、冷静......凡此总总带来新鲜舒畅和由衷的感动。同时,我心中的疑问也某程度找到了答案:关于Hana在法庭上的非常态举动,关于Michael隐瞒事实的内心想法,关于德国人在纳粹问题上各代人的思考和举动......不得不说,这部小说是还需要读的,下次看的将不再局限于人物的想法,应为它引领人们思考的问题:用一段深沉爱情叙说的微言大义。
这本书,其实是在试图通过一个女人人生历程来探讨一个伦理问题~关于职业伦理的问题。
女主角曾经的职业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纳粹战败,她隐藏了自己曾经的职业身份,成为都市里一个电车上的售票员。最后,还是在纳粹罪行的追诉中,被判死刑。
小说的在最后才揭示,她其实是个文盲。在监狱中才学会读写。
一个不会读写的人,其实是不具备判断职业伦理的善恶的。但,这样的人因为职业(只是出于养活自己)而成为罪恶的帮凶,她是否需要以生命来救赎自己?或者,法律是否应该惩处这样的人?
完美的故事,完美的让人哭~
关于性爱、沉默、尊严和赎罪的故事。这个故事从性爱开始,继之以双重沉默(而非谎言):汉娜对于文盲事实的隐瞒和对于自己集中营看守经历的隐瞒;隐瞒并非麻木和无视,却是对尊严的坚守和抗争;最后,她用一个茶叶罐在那个幸存的女子面前赎了罪(或许没有)。也许,有罪的不仅是汉娜,也包括“我”对汉娜的背叛;尽管,“我”用朗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赎了罪;又或许,自始至终“我”只是为汉娜朗读的众多人中的一个,换个环境,也许“我”只是在为汉娜朗读之后被“挑选”的人。是非对错,谁能说清言尽?
看过电影,发现书中的故事远比电影中的为多,虽然电影也很好看。
很久没有被这么感动过了。这是一部集爱情、政治于一身的小说。文章简洁生动,让人看了爱不释手,一气看完后回味无穷。喜欢汉娜年轻的样子,她的几个华丽的转身仍然历历在目。同时又同情她的遭遇和不幸。从他和她的开始交往就暗示着悲剧的结束,让人心痛。本人看完小说后又看了一下电影,发现温斯莱特的演技是如此的精湛,把汉娜给演活了,不讳因此片被评为奥斯卡影后。小说和电影都值得一看。
买来好长时间了,由于没有时间,所以到昨天才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我看起来相当慢,不象前几天买的那本速食小说一样,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书花了我很长时间。一开始看的第一部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但到了第二部时,慢慢地觉得这本书写得相当好,正如这本书附的评论和序说的一样。让我受到震憾的是,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对于我们没有亲身经历的残酷历史我们是选择遗忘、原谅;还是深刻地反省。然而,时间却似乎没给我们这么多的选择,它直接帮我们选择了遗忘、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二战过去那么多年了,那些残酷的罪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虽然电视、电影、小说还在以不同的形式来反映它,然而在这么多的文艺作品中真正能引起我们震憾的作品却不多,发人深省的更少。但这本书做到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爱情小说,然而它又不完全是一部爱情小说。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书。
一直都在寻找真正能触及心灵深处的书,这个社会太浮躁,书也写得肤浅,翻了太多书看过了也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而朗读者,算是这几年中看过的很棒的书之一了。
之前有先看过电影,说实话,有疑问有不解有惋惜,但是大都不是特别强烈的感觉,买了书本来是打算送人的,后来自己忍不住拆了封自己捧着读了起来,那些引起灵魂震颤的文字让我好几次忍不住潸然泪下。
然后在一个很安静的夜里,文思泉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下了些文字,仅留此一段,以示纪念。
我不知道,在15岁的年纪里是否已了解爱情,懂得去爱,我只能确定我是完完全全的被你吸引,纵然直到你离开,我依然不敢夸口说了解你,不敢去想我于你而言是否也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却都预料不到,自从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之后,你便再也没有离开过,你的身体,你的样貌,你的味道,你的声音,有关你的一切一切,都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里,我想除非我停止呼吸,否则我的生命便永远离不开你。
<朗读者>的内容先前我也有过一些了解.打开书看到曹文轩教授的序更产生了无比的阅读欲望.曹教授致力于儿童文学,呼吁当代应当多一些庄重的文字.居然也能对这样一部毫不吝惜情欲描写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带着这好奇,一口气看完,实在是停不下来.给予我心脏一次又一次的震撼让我透不过气.当抛开责任,未来,家庭,婚姻,个体差异,抛开了一切的性爱原来如此清澈,那么简单,那么赤裸裸的享受,性爱居然不再浑浊了.一个能这么敞开享受的女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再往下读,心脏再次颤动.这样一个女人,对知识的渴望几乎疯狂了,哪怕她没有得到知识,仅仅只是为了让别人认为她并不是文盲,她愿意用一生来做代价,包括了她的自由与生命.最终她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方式终止了生命,但我坚信她是快乐的,因为她的干净,她的清澈,她的庄重,她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情爱和知识.
为了逃避过去和逃避加在自己一代人身上沉重的罪过,michale没能鼓起勇气拯救那个女人。他其实一直都是那个十五岁的孩子,永远在汉娜的世界里寻找一席之地。即使在汉娜因为弥天大谎落难时她也未曾对过去的情人露出一丝的求助。后来,虽然汉娜依附于他,但立场强势的他却始终不敢去面对那份感情,在自己创造的一个相对保持距离而不用采取态度的世界里生活。当他终于面对汉娜,他表现的克制,却依然看出他的无力。汉娜强势地走了,她生气还是疲惫?她只是一个简单的,自尊的不识字的女人,却最终令michale看到了自己的软弱。我觉得,虽然汉娜并没有因为罪而导致崩溃,但michale对爱的似是而非却贯穿了始终。幸好最后他还是看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正视了它。翻译不错。
是看了电影之后才决定买这本原著的.我很少读小说,但这本花了两个晚上就读完了.没有让我失望.这本打算送给朋友,准备再买一本,留作以后再读.另外,曹文轩先生的序言写得真棒,摘抄如下: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当下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后面的,大家自己去阅读吧,就不再码字了。
朋友推荐了电影,看后总觉得演绎的不够完美、细腻,这一直是我对电影和读书的理解。读完后亦如自己的预料。被故事中超越常理的感情感动,“爱情”又一次在年龄上展现她的不可预料。无语沉思,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眼睁睁进退两难的事情,为何,还要如此的执着?这就是爱。米夏,自从与汉娜邂逅,好像他此生就为她而来,被米夏感动,为汉娜庆幸。在这个短暂脆弱的生命里,何必对对错错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初次听到这本书,是在毛概老师的课上。她是一位穿旗袍上课的腹有诗书的优雅女人。当时她为我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读这本书,可以窥见新一代的德国人如何看待祖先发起的战争。然而的确,《朗读者》告诉了读者,德国人接受曾经的罪责,愿意赎罪,他们同样拥有善良的灵魂。“人不因为做过邪恶的事,就完全是魔鬼”,这是作者施林克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自己写作时的初衷。战争中,什么都是奢侈品,但人性,无论何时,哪怕是在战争中,也会闪耀着光辉。
非常喜欢凯特这个演员,觉得她的演技真的很不错,也非常喜欢《朗读者》这个电影,觉得里面的演员演得都很好;尤其是凯特,演得非常好,达到了她演技的顶峰:时间跨度那么大的女主角,她演得收放自如。一直想再看看原著,因为一般小说的描写都更加细腻;看了之后,果然不差,尤其是男主角的少年时代。我好像少年时代也有这样的梦想:一个聪明、漂亮、成熟的女人和自己相好。那一定令少年非常自豪、开心,觉得很多欲望都得到了满足;但无关乎性:我晚熟,少年时代根本不知道性为何物。是不是每个男人的少年时代都有这样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一如汉娜。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感到阵阵的晕眩——一种秘书处灵魂被撞击的晕眩,便合上书,起来走一走,稍加回味,再读。现在最想说的是,人的勇敢是一种财富,一种能上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缺限,敢于承认自己的差距,让自己知耻而后勇的品格和能力。可惜了汉那!!如果她能早一点读书上,可能不会做看守了。当汉娜以自己的死,告别人生,她是在向那些犹太人赎罪,向米夏赎罪,向自己的过去赎罪,也让自己的灵魂走向天堂,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实际上,汉娜对自己肉体的生命早已放弃——自从她放任自己的体型时起,她只是在等米夏,等米夏来,让米夏完成自己的最后的使命……
多多读书吧,至少别让自己沉轮。
再说一句,作者和译者的文字水平很好,清静而迷人。
这本书篇幅并不长,但对于它带给人们的深思和悸动是巨大而荣耀的。里面刻画的人物极具德国的人文色彩。每个细部在复品之后都会有更为宽广的含义,许多的地方都没给予定论,而是靠读者自己去品味和思考,这就是这本书对于读者来说最大的价值,它是无限的。朗读者,或许算不上精辟的寓言,但它却以最赤裸裸的方式告诉后来的人们,德国在纳粹覆灭之后,人们对其的重视和反省,这些就是造就了这个故事,一部真实的血淋淋汗津津的故事。无疑,我深爱着里面的人,我甚至相信,他们真的存在过。
看完书再去看的电影,觉得书要比电影深刻,不光光是表现对二战的反思这个方面。看书看到汉娜在狱中学习文字的情节,之前铺垫的感情终于喷涌而出,那种酸涩的无奈与感动,如今已经很难从小说中感受得到了。看电影的时候,反倒因为直白的画面没有这么深刻的感触,文字的魅力在这本书中很好的得到了体现。
每个人的初恋都是让人难以遗忘,可能影响自己的以后的恋爱观,处事观和人生观,甚至会让人变化一新。米夏对汉娜的爱,夹杂的浓浓的母爱,友爱,性爱和情爱。他们之间的爱不可谓沉重,俗世之间的难以认同,使他们最终走向了分离的地平线,以致后来的米夏的不合群和‘独树一格’,正因为他对她的朗读,所以上了法律专业,也走上了他们宿世的一幕。每当看到法庭是的那一对视,我的内心都感到一阵心痛,让我想到了很多!
第一次看德国作品,不得不说,像我想象中的样子,谨慎、严密。感觉上自始至终都是看似平淡的叙述,给我一个不平凡的汉娜。喜欢汉娜的个性和倔强,也欣赏男主角的真挚和坦荡。这段由性而始的忘年恋,很纯粹很美。
这部片子和书真的都很不错,可以看出那个女主角一直在影响着他的生活,虽然事隔多年后在法庭上再次看见了她,但他的心里那原来已经看似平静的心湖却又一次激起了不平静的浪潮.当男孩的教授让他去做点什么(指去找她谈谈而改变她的口供),至少可以使的她的刑罚能减轻些.可是男孩走在去的路上思想在不断的斗争后却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理解她宁愿承认罪行也不愿意让人知道她不识字,这对于她来说是件很羞愧的事情.在看到男孩在不停的给她朗读做着录音,而在同时"她"却在监狱里收到了磁带播放时,我的视线模糊了---我哭了.我感动于她的震惊,感动于她的感动,更感动于男孩为她做的一切.这时的录音磁带对于她而言不仅仅是消磨时光的消遣品,而应该说是她精神的一种寄托一种依赖......她后来也开始鼓气勇气走进了图书馆去找寻那本书,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当男孩收到了她在3年后写来的第一封信时也震惊了.她却在出狱之日选择了死亡,虽然这个结局有些凄凉和悲惨,但却不失又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想起一句话: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真的是不本很不错的书
先看的电影后买的书。说实话看电影时我很讨厌男主人公,后来通过看书才对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能够理解他和汉娜在战争和纳粹时代背景下扭曲的情感经历。可我还是认为他并不是真的爱上了汉娜,他只是爱上了他的爱,这个爱的载体是一个比他年长许多,性格与其一样执着顽固而且还目不识丁的纳粹看守,这个爱还无法经历时代变迁和人云亦云的世俗考验。真正可悲的是汉娜,她的极端自尊和羞耻心大大地超越了生命的力量,使她最终选择了死亡。
作者描写汉娜和小男孩之间的情感故事,如在描写一副副淡然的画面,美丽,细致,有条不紊,如此的描写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男人之笔,细腻的刻画里面细致的情感,这与肉体无关和心灵有关,起初的情节,男孩的心情,让我有着无法言表的切肤之痛,也如临角色的体会男主角的挣扎和女主角命运的悲惨和倔强,是那个年代赋予的,是那个小男孩想要的,一生一世的印记,这也许就是爱情的一种,感情的种种。完美的故事,比想象中的更加感动。
看电影的时候,对汉娜为什么要承认信是自己写的不能理解,于是买了书。看书的时候欲罢不能,直到合上书后,仍然沉浸其中。我想我明白了汉娜愿意用一生的自由换来的生活。守护自己的秘密和尊严,就是她追求的,才是她坚毅固执的自我。
曾经汉娜难为水,我不再对人卑躬屈膝,我也不再自惭形秽;我不再自揽罪过,或者感到负罪;我也不再去爱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会悲痛万分。米夏曾经纵容汉娜的一切,汉娜一生气,他便投降,认错,然后两人重归于好。汉娜走后,再也没人会让他这样,心甘情愿地做一切。那是一种小小年纪便心如死灰感觉上坚如磐石的巨大悲痛。这种悲痛没有随着时光的流去而消逝,而是如同灰尘一般,一层一层积淀起来,覆盖在内心深处,看似没有踪影,稍一拂拭,悲伤便无处遁形。自汉娜之后,米夏再也没有爱过任何女人。
看电影的时候,看到寄磁带的情节,禁不住潸然泪下。掩卷全书,情何以堪!人生诚如画框,如同书中汉娜的剪影。“我”既然看不清外面的风景,包括汉娜,又何尝看得清框里的自己呢?一部貌似平常的作品,其背景却异常宏阔。我们该如何反思我们自己的历史,除了再现暴力与展示痛苦,我们是不是还能更多地做点什么?我的朋友跟我说:合上书页,把压抑留在里面,快乐地享受生活。是呀,活着,真好!
父辈的罪责对米夏这一代人来说是不公平的。米夏将永远失去再爱一个人的能力。很多人因为一次爱情而失去再爱能力是很令人心痛的。或者说,人终其一生有时候就是为了那一次的相会。或者是等待下一次的相会。无法忘记汉娜向法官提的那个问提。“如果是你,你要怎么做?”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当事人,根本无法完全体会一个人的处境。切片再薄,总有两面。
我是这本书的迷,我有这本书的三个版本,德文版,英文版和中文版,英文版的语言风格我很喜欢。虽然其中的东西以我现在的年龄还不能理解,但里面也有太多东西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正是这本书留给我太多不明确的东西让我细细揣摩,每次读到年轻的米歇尔在飘着大雪和很多探监的人一起去看汉娜的时候,但是走着走着他望着那阴霾的天空的一角时他转身离开了,而汉娜似有所觉无奈的也会去了,我就会泪如雨下。我能够理解但也不免叹息,但我明白这时汉娜必定是爱着米歇尔的。
作者很残忍,用淡淡的语调,把你带进米夏的世界,然后,弃你不顾。我有些好奇和不解地走了进去,想看清这享誉广大的世界到底有什么惊人之处,发现也不过如此。可是正当我作如此想的时候,我突然站到了山顶,被眼前所见震憾,继而,心碎…………我一直在想像,汉娜看米夏的眼神,在她36岁时,43岁时,62岁时……我也一直在想像,米夏看汉娜的眼神,在他15岁时,22岁时,41岁时…………爱,和恨……毁灭,和救赎……我们要走多远,走多久,才能寻找到生命的真?才能无憾,无悔?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少年与女看守的秘密爱情。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少年、一个初涉爱河的少年,一个历经沧桑的女人,一个对爱情忠诚的女人,秘密在他们之间,一个在守护,一个在寻找!为了爱情,为了这个秘密,女人甚至能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生命的升华!一个秘密,在一个人心中,守护它,甚至放弃高贵的生命,你,能做到吗?而这个秘密在别人眼中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每个人都有秘密,能否一直守护这个秘密?就算是为了爱,还能走多远?
米夏仍太小,在他那个年龄分不清楚什么是爱情,所以在看到汉娜因最即将入狱时他选择了沉默,羞愧宇透露他与她的关系,恐惧社会的指责,也因此将自己推入了情感的漩涡、自责的深渊,此生注定在思念与自责中徘徊。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用在这部书最为适合。汉娜的监狱生涯的读书生活使得她认识到她和他的肉体关系是不符合道德的标准的,也让她在即将出狱之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些都是知识让她明白了之前所不知道的道理。爱情在这部书里,只是一个贯穿全文的插曲,爱情在汉娜的心里,有了道德的标准、
我把它一口气读完。只记住了汉娜的骄傲。她为了保护自己的骄傲,宁愿背负一个民族犯下的罪,对于自己是个文盲的事实,她是极力隐瞒,却从不自卑,她用一生去追求那未知的世界,在这追逐中,残忍的政权,残忍的时间也轰然倒塌。而她的骄傲并没有消失殆尽。
是电影驱动我去看这本书的。看电影时就好奇作者会用什么样的书法和语言来描述这个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带有浪漫、深情到极致的故事。书以男主人公米夏的第一视角来讲述这个跨越30余年的故事。从15岁到一个中年人,米夏的一切似乎都脱离不开汉娜这个女人了,青春的欲望与悸动,青年的彷徨和离经叛道,中年的固执与坚守,和步入老年时任然不能释怀。而汉娜,是如此的自尊和固执,把尊严和自我形象看得比人身自由还重要。
宁愿选择放弃升迁的机会,甚至甘愿承受牢狱之苦,也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是文盲的秘密。狱中的18年,由最初的期待到自暴自弃,最后宁愿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也不愿让爱人接受垂老的自己。自尊主宰着汉娜的一生。
看电影时并没有看懂汉娜为什么要在法庭上承认她的罪行,通过看书知道了,因为她的自卑,因为她不识字。每个人都有缺点,就看你怎么去看自己的缺点,是正视它,还是逃避它。汉娜选择了逃避它,所以她承受了她本不应承受的罪,她蛮可以过不一样的人生,但她选择了这一条,是她选择的,所以无悔。对于米夏来说,他也在逃避,逃避他的责任,逃避他的怯懦,逃避他对汉娜的爱。其实他们都是可怜的人,不勇敢的人,不敢正视自己缺点的人。所以他们的人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不得解脱。我们都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勇敢地面对,解决它,这样我们才有不一样的人生。
趁着五一带小女去乌市看90岁的外婆,虽然只是一个闪回也解了我的思念。带着新到手的《朗读者》消解长长的旅途。小女精神很好不理解我求读若渴的焦急。《朗读者》从手里到外婆的茶几上,一直来不及被翻开。外婆的身体近来不好,原先“一套太极,两篇小楷,三餐淡饭,四圈麻将”的耄耋人生,被窗前的凝望取代。外婆长久地坐在沐浴在西陲的艳阳下,婆娑的花影摇曳在她身上,她手里拿着放大镜,膝上摊开着一本书,《朗读者》。外婆的爸爸是清末最后一代进士,也算得书香门第,于是得以读书认字,那个年代女子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她也格外珍惜。这一珍惜,就是将近一个世纪的忠诚,忠诚于阅读。今天,她拖着病体,拿起《朗读者》,不愿放下。这本薄薄的小书和她交相辉映,扫去她脸上的病霾。一旁的我,竟然痴了。下回再见外婆,会是甚么时候?我的心狠狠地纠结了一下。外婆这一生经历了许多,也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淡然生活。今天,她对我说“这本书,我留下了”。
朋友推荐以《朗读者》改编的电影,得到非同一般的感受,细细想啊想。后来**当网,搜到小说,买了一本,一口气读完,沉重却又放松,很喜欢!值得反复阅读。也值得我们借鉴。
“要是你会怎么样呢?”_____从汉娜--一个文盲的选择,让我很自卑,我能做出她一样的选择吗?我会云集中营当一个看守吗?我会隐瞒自己的文盲的情况吗?这是一个人类的弱点,但竟然投射出人类的伟大?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知所措,很显然,我自认自己是一个聪明人,我不会做出那样一个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我愿意苟活而不愿失去自由,我没有勇气。
书很干净,故事也很干净。真的像前面的人说的:我把它一夜读完。真是让人感慨的故事啊……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汉娜,我只能直觉她的骄傲……哎,女人啊现在超级想看那部电影~~感觉拍得不错~~
看了温斯莱特的表演之后,觉得一定要看看小说,忽忽几年,今天才买来好好研读一番。德国人关于二战的思考与反思,很值得我们的近邻学习一下。通过个人化的小故事,引出时代甚至是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命题,又用如此惊世骇俗的奇情来做载体,用朗读这一文艺行为来做导线,匠心独具,不急不缓,圆润的故事,发人深省的结尾
看了电影才买的书,电影音乐不错,但是没有书的那种厚重感。看完电影就觉得“有没有点为纳粹翻案的嫌疑”?果然书上的主题也是“做过罪恶事的人并非罪恶之人”。当然没有人可以有权利谴责其它人,但是为罪的人必须为自己做的罪付出代价,所以汉娜不可能得到男主人公的接纳,而男主人公没有为汉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申张正义),也只有带着负疚感沉沉老去。
这本书,刚看时不是那么吸引我的,可是看到后面,就深深地被汉娜给吸引住了,特别是她被审判,入狱,在狱中坚韧地练习读写,临出狱又决定了结自己的生命,我就完全沉浸去了,跟着情节悲恸不已,为那样的汉娜而伤心,唏嘘感慨。
忘不了汉娜的离开,忘不了汉娜的隐藏,真正的民主自由恐怕就是可以自己选择沉默,他人也尊重你的沉默,即使真相能洗清冤屈,还原历史。
这是送给朋友的十本书之一.挑选了今年出版的+我看好的书送给朋友.这也是我们德国当代文学课的读本.读到的是德文原版,所以期待这译本是足够传神.也是因为读到原版,连电影都没有看完.因为根本不可以拍得超越小说.故事里的人伦不是我们惯于知晓的.这种陌生感正好转化为阅读的新鲜感.其中的对错是非,则不是谁可以随便判定的.
一夜看完,开始还是温馨轻松的,其中写道:把行李在两个旅行包里来回倒腾,这多么形象细致的写出了女人的兴奋期待的心情,可是到最后,绝望的汉娜终于上吊死去,泪水就决堤了....
一直屏住不看电影,就为了能以纯粹的心态先来拜读原著。
好像书前页的一些评论所讲,这是本小说,但却充满文学感的严肃性。
并不跌宕起伏,只是娓娓道来,好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一样。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就只有题材颇有看点了。
但书实际是从另外的全新的角度,讲述二战,讲述纳粹法西斯迫害犹太人这一常在常新的历史题材。值得一记。
看着汉娜和米夏之间的那段情和那些纠葛,我心灵被触动了。虽然只阅读了一半,但我已深陷里面的情节不能自拔了~~好书!强烈推荐!
令人非常伤感的故事,情节叫人无法相信却又无法拒绝,故事的发展到最后好像已经成为必然了,一盒盒的磁带,一本本的书,每日每夜都在记录一个文盲纳粹营女看守的自学过程,以及她的等待。在女主人公出狱的那天的自杀给读者带来的无尽的心酸。感慨。。。。。值得一读的好书。
这部小说叙述的故事很简单,没有繁复的情节,但读来却让人感觉复杂而沉重,里面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我们内心,让人回归自己,面对自己,进行思考,作出选择,或许这种反思不会得出确切的答案,但是在换位思考中,让我们对主人公,对周围的人事,对世界和人性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也是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
看朗读者,感动我的不是所谓的爱情,横跨在历史长河上的唯有对人性的不断反思才让我深刻铭记。我们总是无法忘记过去,很多人借由简单的批判来展现自己的无罪,崇高,抑或其他,但是历史不可更改,无法假设,从罪恶中走过来的我们,确实无辜吗?
看了两次电影才买了这本小说。看完还是非常感动,不知不觉流泪了。书中的情节更加完整,解释了很多我之前看不懂电影的细节。爱情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梦,但是它又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并折磨着主人公的一生。很喜欢,打算继续看英文版呢~
之前看这部电影 看了开头没敢看下去 觉得两人之间年龄差太多 我有点难以接受 看书的时候倒也就没什么想法了 但是到最后是很发人深省的 读完以后 沉静下来 静静的思考 等空闲了 再去把电影看完 我相信看了小说以后 会喜欢上这部电影
很久没有听过别人朗读,也很久没有自己朗读,很想把自己喜欢的书朗读给自己爱的人听,在包含感情的朗读声中仔细品味字里行间《朗读者》满目的无奈感动
通俗小说,却有深刻的主题,表面是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少年的不伦之恋,实际反映了德国人对二战时候屠杀犹太人的反省~~翻译的文字也很优美,很少外来腔,我觉得“信”“达”“雅”这样的标准是可以达到的
做一个朗读者,守护一个卑微的秘密。
第一次听到朗读者是因为电影,但也早就听说过这本书,电影拍得很好,情节和人物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不像是在演戏,可能因为故事本事也打动着演员,一直想看看小说,相信会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之所以买这本小说,是因为一个看过同名电影的朋友想阅读,我便拍下作为礼物。和以往一样,在赠书之前,我先看了一遍。属于别人的书,总更能让人抓紧时间阅读。其实,这部小说本身就吸引人。刚开始,我同看一般小说一样,浏览着;看着看着,就被吸引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很鲜明,给我印象挺深,在这里我却因语言贫瘠而描述不出来。据说,很多人是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小说。我也差不多,是一天之内读完了它;然后上网下载了同名电影来看,却觉得还是文字优美。这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便强烈推荐给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