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注意

[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  

页数:

306  

字数:

237000  

译者:

曹金刚  

Tag标签:

无  

前言

  莫拉维亚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观察者,永远在审视自己生存的环境——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变迁。他的小说描写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特别是资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在莫拉维亚创造的众多人物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能反映他对于人类生存状况思考的,是那些知识分子。  从《冷漠的人》(1929)、《阿哥斯蒂诺》(1944)、《拒不服从》(1948)、《同流者》(1950)中处于生长和成熟期的青年,即知识青年,到《鄙视》(1954)、《乔恰里亚女人》(1957)、《苦闷》(1960)、《注意》(1965)、《我和他》(1972)中已经成熟的知识分子:影评人、画家、电影编剧、新闻记者。莫拉维亚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日臻完善,也越来越形成一种自己特有的性格。他们像作家本人一样,以冷静和客观的目光审视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它所经历的各种变迁,以及自己周围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恋人——在各种社会环境下的行为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知识分子与家人的关系,无一例外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对立。他无法与自己的家人或恋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对社会永无休止的审视,更使得知识分子成为这个社会的“局外人”。他们因此而感到苦闷和彷徨,同时又没有能力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去建立与这个社会的关系。在知识分子周围的人物中,最引起他关注的一定是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如果是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母亲,那么她们多数是放荡的;如果是恋人或伴侣,也同样逃脱不了性欲的驱使,因此表现出一种原始的本能。于是,无论是知识青年还是知识分子,都逃脱不了内心的苦闷,与现实的隔阂,以及无法摆脱的性的纠缠。莫拉维亚在晚年创作了另外两篇颇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观望者》(1985)和《罗马之旅》(1988)。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的目光重新转移到了年轻的知识分子的身上。作品不仅在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上驾轻就熟,而且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其中明显表现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特别是威廉·赖希的性学对他的影响),揭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的压抑。  《注意》正是这类小说中的一部。它写于一九六五年,也就是《苦闷》出版后五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继续了前一部小说的主题,即现实的不真实性。《注意》是一位小说家兼记者以及他正在写作的一部小说的故事,而小说家本人正是他在写的这部小说的主角。他希望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一部记录自己与妻子爱情故事的小说。但是,当他重新阅读自己的日记时,却发现它并不能反映自己所要表现的现实:他已经不再爱自己的妻子,而且想尽办法冷落和疏远她。同时,当他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位昔日令自己迷恋的女人身上时,很多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位妻子和母亲不仅把年轻女子介绍给她的男性“客户”,而且利用这个便利条件为自己的丈夫提供性消费的工具,甚至还曾经教唆年幼的女儿为男人提供同样的服务。另外,父亲与继女之间乱伦的关系,或者可能成为乱伦的关系,也成为书中的作家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现实问题。这位父亲试图打破乱伦的禁忌,同时又在以清醒的旁观者的身分观察和分析着这种关系。当他正要放弃小说的写作时,却觉察到日记本身就是一部小说。这并非因为“已经发生的那些少得可怜的事情”,而是因为“那些根本没有发生,而被他臆想和编造出来的事情”。整个社会仿佛就浓缩为三个人:尽量缩短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的记者丈夫,从事着神秘职业(可能是老鸨)的平民出身的妻子,以及已经长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引诱继父的继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写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莫拉维亚已经结束了创作上一个特殊时期(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反思,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反映),并且重新将目光转向资产阶级社会。小说主人公的经历,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思想变化。他是一位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却对自己的阶级充满了厌恶。作为记者兼作家的他首先供职于一家左派报纸,后来又转到一家右派报纸工作,而这个改变并非出于政治原因。年轻的时候,他对平民阶层充满了好感,并且娶了一位出身平民的裁缝作妻子。但是后来,妻子身上那些曾经如此吸引他的平民特质,不仅不再吸引他,甚至令他无法接受,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看到莫拉维亚本人的影子。  在这部作品中,知识分子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是莫拉维亚自《冷漠的人》开始就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而性则是作家创作后期越来越来着力表现的元素之一,有的时候甚至成为知识分子与社会唯一的联系,而这个联系又是那么脆弱。  可以说,莫拉维亚后期的长篇小说都是他作为知识分子的内心独白,而作品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历,只是用来印证作家本人对于某些问题的观察成果与思考。  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莫拉维亚始终是一个冷静、专注、思辨的“观察者”。也正是他对这个社会所倾注的“注意”,才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生动写照。

内容概要

《注意》是一位小说家兼记者以及他正在写作的一部小说的故事,而小说家本人正是他在写的这部小说的主角。他希望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一部记录自己与妻子爱情故事的小说。但是,当他重新阅读自己的日记时,却发现它并不能反映自己所要表现的现实:他已经不再爱自己的妻子,而且想尽办法冷落和疏远她。同时,当他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位昔日令自己迷恋的女人身上时,很多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位妻子和母亲不仅把年轻女子介绍给她的男性“客户”,而且利用这个便利条件为自己的丈夫提供性消费的工具,甚至还曾经教唆年幼的女儿为男人提供同样的服务。另外,父亲与继女之间乱伦的关系,或者可能成为乱伦的关系,也成为书中的作家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现实问题。这位父亲试图打破乱伦的禁忌,同时又在以清醒的旁观者的身分观察和分析着这种关系。当他正要放弃小说的写作时,却觉察到日记本身就是一部小说。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举世瞩目的意大利二十世纪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了。”他的小说故事性强,有多部被拍成电影。

章节摘录

  日记  十月十三日,星期二  我回到罗马的方式千篇一律:从来不通知任何人我回国了,悄悄地、像小偷一样回到家里。我丝毫也不关心科拉和她的女儿是否在公寓里,立刻开始做我在国外旅行住旅馆时做的同样的事情:打开行李箱,脱下衣服,冲个澡,再穿上衣服,然后打几个电话。唯一的区别是,在罗马我知道是在自己的家中。我仍以那种模糊和无痛苦的方式感到,自己处在那种我称之为心不在焉的心态中,正是这种心态让我在自己的家中像在旅馆一样生活。  穿上衣服后,我一般坐在写字台前,翻阅我外出期间寄来的邮件。科拉像一个勤劳而工作有序的好房东一样,在写字台上把寄来的邮件分成三摞:一摞是挂号信、快件和电报;另一摞是普通信件;再一摞是未封口的邀请函、广告之类的信件。  今天我也是这样。我打开行李箱,脱下衣服,冲了澡,擦干身体,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穿上衣服坐在写字台前,开始翻阅收来的信件。  现在我手里的这封信是快件,也是我打开的第三封信。信封是那种在烟草店里能买到的最普通的所谓商业信封,里面的信纸折成四折,两面用打字机打得满满的,但没有签名。我读完了信,手里拿着信纸愣了一会。然后我又读了一遍信:写信人的手法老练,甚至可以说是文笔优雅,略带有几分贵族情调;可以想像,寄信人要么是一个官员,要么是一名教师,或者像我一样是个记者。但是信的内容却惊人地粗俗,可以说是到了恶毒的地步。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某人披着道义卫士的外衣,发泄一种被长时间抑制的邪念。  我还注意到了写信人所耍的花招:这封匿名信的正面就像是我的一个读者写的赞扬信,但这种赞扬太过分了,很难让人觉得它不是在取笑收信人。但把信翻过来看其背面时,在信的前四五行就猛烈地爆发出无情的、粗俗的谴责。寄信人的用意很显然:先是制造出一种信任气氛,让收信人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然后再出其不意地暴露出野蛮粗俗的面目来。  我把信读了第三遍,这时,我忽然感到脸上的血都跑到别处去了。我觉得,这封信正面伪装出的堂而皇之的敬意与它背面无情的怒斥形成了强烈反差,而恰恰是这一点证明它所说的真相,可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如果能用几行字来描述寄信人的外表的话,他的个性应当是为人严肃、处事小心谨慎甚至带有几分学究气。像这样的人不会杜撰任何事情,他只会在有十足的把握时才会采取行动。我甚至觉得能看到寄信人在一间装满书籍的书房里,坐在写字台前,用打字机写完这封信,然后把它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把它装进信封里,贴上邮票。天知道为什么,在我的想像中他是个年过半百的瘦高男人,长脸,轻巧的鼻翼,薄薄的嘴唇,戴着眼镜,性格忧郁且易于动怒。这是一个有文化、长于钻研并且博学多览的男人。  最后我终于从自己的想像之中醒过神来,把信放进口袋里,走出了房间。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对这件事不屑一顾,耸耸肩,对自己说:“这是她们的事,与我无关。”也没有用类似的逻辑这样劝自己:“我马上离开这个家,搬到旅馆去,在那里住上一两个月写文章,然后再到国外去,谁看见我就看见我。”但是令我好奇的是,自从我决定记日记以便从中挖掘写小说的素材之后,我的心中就感到,这次我不能如过去一样仅仅扮演房客的角色。我决定从心不在焉变成集中注意力;由于收到了那封匿名信,我不能再心不在焉下去了。  我站在走廊里,看着房间内十九世纪那种对称单调的装饰风格,就像是第一次见到这间房子一样,而我原来开始装修的时候,还自以为必须这样做。两幅带粗竖长条花纹的窗帘遮住了两扇面朝庭院的窗户;两扇门之前摆放着三个带镜子的长条桌,窗帘之间的空墙上挂着四幅用暗色木框镶嵌起来的画。我发觉自己在用一种新的目光注视这些原本很熟悉的东西。为什么我会用这么俗气的方式来装饰自己的家?现在我感觉自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是因为自己在潜意识当中想用任何一种规则性的东西,哪怕是小市民那种小气的、不合时代的规则来掩饰自己生活的不规则性,而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走廊在绕过庭院之后,躲到了一个直角弯的后面。在这个角落后面,走廊的尽头,是最后一扇门,打开门就是我们——也就是我和科拉——以前的卧室。我朝这个房间走去。  我曾记得这是这套公寓中最远、最安静也是采光最差的房间,它的窗户不是对着大街而是对着庭院,窗户很小而且顶上就是楼顶的巨大屋檐。在看完匿名信后,这问屋子突然间也向我展示出我以前未曾注意的特点:它僻静,保密,处在阴影之中,对科拉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卧室,倒不如说是一个藏身之处,甚至是一个避难所。我来到了门前,敲了敲门,无人应答,我转动门把手,把头伸了进去。


编辑推荐

  这部小说的第一人称主人公是作家兼记者,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他出于对自己阶级的厌恶和对平民阶级的好感,与出身平民阶级的裁缝科拉结了婚。他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爱情经历,以便日后根据日记写作小说。而当他回想与妻子的爱情婚姻经历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爱科拉了,而自己过去狂热追求的生活也显得不真实。  这是一部手法奇特的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一直在写着、准备将来有一天用作某部小说的素材的日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注意 PDF格式下载



这部小说的第一人称主人公是作家兼记者,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他出于对自己阶级的厌恶和对平民阶级的好感,与出身平民阶级的裁缝科拉结了婚。他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爱情经历,以便日后根据日记写作小说。而当他回想与妻子的爱情婚姻经历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爱科拉了,而自己过去狂热追求的生活也显得不真实。
这是一部手法奇特的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一直在写着、准备将来有一天用作某部小说的素材的日记。


不久前买过一次,结果没有书了。终于得到了,非常高兴,他的作品我收集齐了。名家的作品,质量比流行小说高多了。


如果可能,会把他的作品买齐了。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