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笛卡尔

[英] 汤姆·索雷尔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英] 汤姆·索雷尔  

页数:

111  

译者:

李永毅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全部历史上,以自己的一句话或一个命题而与自己以前的一切繁琐论述划清了界限,从而也就开创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或者理解为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基础、确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并使得自己以后的所有哲学家都不得不面对的,恐怕就只有笛卡尔一个人了。这句话或这个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后来也有人干脆把这句话简化为“我思”(cogito);因为“我思故我在”中的这个“故”字给人一种“所以”、“因此”的感觉,于是从“我思”到“我在”就似乎成了一种推论。这恰恰是笛卡尔最反对的,这种反对针对的就是中世纪以来所流行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推论模式:凡思维者均存在——现在我在思维——所以我存在;或者从思维中的观念推导出观念的存在:因为我的思维中有上帝的观念,所以上帝一定存在。

内容概要

《笛卡尔》内容简介: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尔并不希望这种形而上学独立于他的科学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础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探索。汤姆·索雷尔的这本书表明,笛卡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导和实践了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物理学,他的哲学则是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作者简介

索雷尔(Tom Sorell),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神学与宗教学院教授,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开放大学,1996至1997年任哈佛大学伦理学研究员。致力于早期现代哲学与哲学史学、道德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霍布斯》(1986)、《道德理论与死刑》(1987)、《科学主义》(1991)、《道德理论与反常行为》(2000)等。

书籍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1 物质与形而上学2 发现自己的天命3 统一的科学,统一的方法4 “绝对项”、简单本质与问题的处理5 在世界浪游6 巴黎岁月7 秘而不宣的物理学8 一种方法的三个样本9 一种新“逻辑”10 形而上学之必要11 《沉思集》12 剔除怀疑主义的怀疑?13 神学家与物理学的上帝14 概念15 心16 体17 公之于众的物理学18 “其他科学”19 最后的日子20 笛卡尔的幽灵引英文原文

章节摘录

插图:二十二岁的时候,笛卡尔在布雷达遇见了一位比他年长约八岁的医生,此人名叫埃萨克·贝克曼①。两人一见如故。贝克曼知识渊博,对科学的诸多领域都感兴趣,他对年轻的笛卡尔产生了重要影响。1619年的一封信即是证明。“告诉你实话吧,”笛卡尔对贝克曼说,“是你帮我克服了无所事事的状态,让我想起了从前学过却几乎忘记的东西;每当我的心思偏离了严肃的主题,你总把我拉回正途。”所谓“严肃的主题”似乎是指理论数学和实用数学的一系列深奥问题。现存的两人在这一时期的通信很少涉及别的话题,他们的信件似乎只是面谈的延续。一封信讨论了独唱歌曲中音调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另一封信中笛卡尔宣称,他在六天之内解决了数学领域的四宗悬案。他还向贝克曼透露,自己打算公布一种崭新的科学,借助它可以全面解决任何算术或几何问题。由此可以推断,笛卡尔正是在此阶段孕育了对科学问题的热情。与贝克曼的通信始于1619年4月底,当时笛卡尔离开了布雷达,前往哥本哈根。适逢三十年战争曝发,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军队的行进路线,绕道阿姆斯特丹和但泽,然后穿越波兰,最后到达奥地利和波希米亚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笛卡尔墓志铭笛卡尔通常被看成近代哲学的始祖,我认为他的确是。  ——罗素《西方哲学史》笛卡尔还活着!但愿这本小书能帮助你们认识他!  ——冯俊


编辑推荐

《笛卡尔》: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笛卡尔的一生都是在被压制、被禁止、被批判、被围攻中度过的,伴随着他的一直是恐惧与离群索居……索雷尔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笛卡尔要让教会和周围的人能容忍他,只有三条路可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笛卡尔 PDF格式下载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真正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中大陆理性哲学的开端!一个人如果想有深刻思维能力那笛卡儿是不能越过去的!这个小册子对你初步了解笛卡儿是很好的!深读就得看原著了!


最早接触笛卡尔,是他的一个著名的论述,人是思想的芦苇。人是渺小的,可是伟大之处在于会思考。我思故我在,就是这个意思吧。卢梭所过,会思考的动物是堕落的动物。呵呵,也许思考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社会性与动物性相悖吗?笛卡尔是伟大的,智慧的。


读《笛卡尔》、认识笛卡尔、学习笛卡尔、研究笛卡尔,献身祖国文化科学事业。


替同学买的,书是中英文双语版的,很实用,可以同时拿来提高英语水平。书也不是很厚,因为是通识读本,所以叙述从简,读了就等于扫盲了,同时英语也可以得到锻炼,一举两得。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个哲学家,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的典范。


只有哲学史没有消亡,笛卡尔的名字一定在里面。中英文对照,有助于理解,有时候,英文比中文更容易理


一直想看,终于买来了,以后慢慢看。


推荐大家看。


伟人。书还是有些难懂的。


小而精,适合白领阅读


口袋书似的


书本小小本的,感觉还不错。


书很好,中英对照版本的,有耐性读英文的话会更贴近笛卡尔的思想。只是整本书都有明显的折痕,觉得很可惜。


这个系列的书虽然贵得离谱,但不得不承认短小而精悍。


对经典著作的阐释,不用多评论。


唔 不错的一本小书 简要介绍了笛卡尔的一生及学术思想的变化过程


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尔并不希望这种形而上学独立于他的科学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础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探索。汤姆·索雷尔的这本书表明,笛卡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导和实践了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物理学,他的哲学则是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其实既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也不能证明“我”存在,只能证明思维
  
  存在。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也指出,“我思故我在”于理不通,因为里面的“我”就是指“
  
  思”。
  
  令人惊讶的是每种语言的使用者都能制造出大量从未学过的句子,且不管语言和言说者的
  
  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其总有某些本质核心的要素是一致的,这说明一些语言方面的能力不
  
  是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的。这是乔姆斯基的看法,他承认收到了笛卡尔的影响。
  
  1624.8,一千余人聚集在巴黎聆听一场以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十四条论纲为内容的公开辩论
  
  ,官方随后下令禁止辩论。在索伦大学的要求下,官方更是发布禁令,不允许将受任何质
  
  疑古代哲学权威的观点。巴黎民众这种质疑权威,批判经院哲学家的风潮,无疑让笛卡尔
  
  感到自己有义务从理性的角度解决宗教学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这说明一些语言方面的能力不
  
  是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的。
————————————————————
按书中讲法,在何处学到?


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存在着一组人类共有的语言学习的“先验结构”。


尼采在自由与偏见里还说所有前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那也可以一味认同吗?哲学家总是偏激的,我们需要辩证地看,纵使是西方哲学史.


  这说明一些语言方面的能力不
    
    是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的。
  
  ————————————————————
  按书中讲法,在何处学到?
-----------------------------------------------------------------
他的看法是那本就不是学到的,是人的一种属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