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内秀

于晓丹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于晓丹  

页数:

27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女人的衣橱到底有多少件文胸才算够?为什么全世界的胸都在变大?《洛丽塔》的译者为何变成了纽约顶尖内衣设计师?《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国内第一本关于内衣设计的原创作品,配有大量精美设计图片,讲述女人的私密情怀和内衣的时尚心经,同时也讲述纽约顶级时尚圈秘不示人的生存法则,以及一个设计小菜鸟蜕变为时尚女王的奋斗历程。诗人西川看了《内秀》之后说:女人的内衣看似最不重要,但因为于晓丹,我现在想,它几乎就是离心最近的作品。

作者简介

于晓丹,作家,翻译家,内衣设计师。曾出版小说《1980的情人》,译著《洛丽塔》。
  从北京到纽约,从翻译家到内衣设计师。
  曾经,她用最美的文字把惊世骇俗的《洛丽塔》带到中国。
  如今,她用最美的材料给为爱而生的女人们穿上内衣。
  她是,于晓丹。

书籍目录

壹 从头来
入学记
没有什么不能学
“贵人”相助
同学们之一
同学们之二
我的第一个“超模”
毕业秀
贰 职场事与人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
麻雀虽小之一
麻雀虽小之二
大公司的苦与乐之一
大公司的苦与乐之二
自由职业者的喜
自由职业者的忧
“过时”的手艺
你被解雇了
恶魔穿Prada
日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瑞典狮吼
永远乐观的斯各特
犹太男老板的喜剧
不该对拉魅什犯的错误
倔强的Noriko
一个设计季的结束
汀单订单
俄裔打版师和华裔车工
叁 大时代与小流年
现在不是从前的时代了
不要设计师行吗?
流星
“花”落去
要梦想,还是要现实?
从五大道看华尔街黑色一周
胸罩战争帮了英国人的忙
纽约失业报告
“扫黑”
今秋的几何图形
时装周落幕
跑清仓
年景差清仓减
既然是秀
高岛屋关了
……
肆 有关内衣
后记
附录 书中出现的品牌、设计师、店铺等英文名称及部分图标

章节摘录

  壹 从头来  同学们之一  纽约时装学院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学校。我上预备班时,班里有三分之一的白人,三分之一亚裔,另外三分之一有一半是黑人,另一半常常判断不准——要么是混血,要么是因浓妆艳抹而让人无从猜起。比如有一个叫爱琳娜的女孩,黑发黑眼,鼻骨高挺,鼻孔穿环,常穿超高跟皮靴,紧腿花裤。看她的眼睛,绝对是亚裔,装束打扮也可以在学校的很多日裔女生身上找到参照,因此我猜测她是日本人,或者也有可能是早期香港移民的前卫二代。  但在学校里,你虽然觉得某个同学长着一副移民面孔,可要想问清她面孔的确切来源,却不能问她是哪国人,而只能问她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同学会回答说,她是从缅因州或加州来的。这么回答的人倒不是成心,而是因为,要么她生下来就是美国公民,要么早就归化了,不太能理解你问题里的“世界”或“种族”含义。如果你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那你就还要刨根问底一下——你家人是从哪儿来的?  ……


编辑推荐

  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于晓丹是另一个人,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大名头小说《洛丽塔》的中文译者。《洛丽塔》目前国内已有十余个译本,晓丹的译本是最早的之一,1989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我读的《洛丽塔》就是她翻译的。因为读她的译本早,后来读谁的译本都觉得不对劲。  2009年于晓丹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我以前大概知道她写些东西,但究竟在写些什么她很少说,我也就不甚了解。没想到她一出手就是长篇。这部小说先是发表在了《当代》杂志上,继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而且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小说学会2009年度的长篇小说排行榜。  1990年代中期,她离开社科院,去了美国,变成了一位内衣设计师。对内衣这玩意儿,尤其是女人的内衣,我实在说不出什么,但从她走上内衣设计这条路,我认出了另一个于晓丹,有些小资,讲究品味,仔细,理想主义,热爱美,以至于不无(也许是)小小的任性、小小的疯狂,甚至,(也许是)小小的歇斯底里。  女人的内衣看似最不重要,但因为于晓丹,我现在想,它几乎就是离心最近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内秀 PDF格式下载



 十年前,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翻译成中文,风靡一时,曾创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加印两次的佳绩。小说讲述了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是20世纪的散文体大师之一。1940年他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他曾在威斯利、斯坦 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他侨居瑞士的蒙特鲁斯。1977年在那儿去世。其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
  十年后,《洛丽塔》译者于晓丹从翻译家变成了内衣设计师。曾经,她用最美的文字把惊世骇俗的《洛丽塔》带到中国。如今,她用最美的材料给为爱而生的女人们穿上内衣。从北京到纽约,《洛丽塔》的译者为何变成了纽约顶尖内衣设计师?一个设计小菜鸟如何蜕变为国际时尚界女王?《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国内第一本关于内衣设计的原创作品,配有大量精美设计图片,讲述女人的私密情怀和内衣的时尚心经,同时也讲述纽约顶级时尚圈秘不示人的生存法则。
  于晓丹,她 “有些小资,讲究品味,仔细,理想主义,热爱美,以至于不无(也许是)小小的任性、小小的疯狂,甚至,(也许是)小小的歇斯底里”——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洛丽塔式的传 奇。
  或许,每个人都曾经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热烈恋情,或者暗恋,或者忘年,或者外遇,或者是学生时代的一段妄想,或者是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无论如何,都是将一个疼痛的爱情刺青烙印在胸前。犹如内衣,不轻易示人,它的美丽只为某个人而绽放。而那个人,或许已经窥见这美丽,或许永远不会。如果你愿意,请书写这段内秀的心情,秀出你的私密情怀,一起在这炎夏品评绚极一时的风花雪月。


 《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初次听到书名,我还以为它像市面上那些教你如何化妆、如何穿衣搭配以便成为时尚达人之类的书无异,“换汤不换药”,只是把内容换成了“内衣”,然后上升到品味、人生等宏大的主题去向你强调内衣多么多么重要之类…..
  我错了! 拿到书,扫一眼目录,脑子里立马蹦出这三字。很高兴,尽管《内秀》是国内首本关于内衣设计的作品,但它并未拘泥于“内衣”本身,而完全走的是另外一种路子,我几乎是以那种“哼歌小调看日落”的舒服心情读完了这本书。
  此书作者——于晓丹,有着作家、翻译家和内衣设计师的多重身份,著有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译著《洛丽塔》。90年代中期在毫无绘画基础下赴纽约时装学院修习内衣设计,曾在Maidenform、 Elle,、Vera Wang Princess、 Vanity Fair等著名内衣品牌担任设计师,在纽约时尚圈摸扒滚打十余年,现在正考虑创立自己的内衣品牌。  
  在书中,于晓丹用一种跟朋友聊天似的轻松笔触,描写了自己从一个设计小菜鸟蜕变为时尚女王的奋斗历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曾被老板吼的狗血喷头、刚被挖走又遭解雇、获大奖、设计大卖……在这些故事中,作者还配发了大量精美设计图片,穿插讲述了内衣的时尚心经,故事流转间让我们看到了纽约顶级时尚圈的残酷竞争环境和秘不示人的生存法则。比如:这圈里某些老板就是电影《穿Prada的女王》中“女魔头”的真人版;有很多gay;设计师随时可能被辞退,你不行就只能出局;在梦想和现实中设计师有时候要学会妥协…… 总之,通过《内秀》,大家看到了一个对服装工业充满热爱和执着的于晓丹,感受到了她在经历各种“折磨”和“不适”后绽放的那种蜕变之美,更重要的是,读者还能从这些文字中获得启示、感动和关于内衣的知识。
  《内秀》从作者被纽约时装学院录取开始写起,共分为“从头来”、“职场事与人”、“ 大时代与小流年”以及“有关内衣”四大部分,每一本部分下有10或20篇不等篇幅的散文随笔,并都附有好看的内衣设计图或纽约有关服装设计的街景。例如在“从头来”这一章节的“没有什么不能学”一文中,作者写到:天天“朝八晚五”疯狂上课,作业堆积如山,常常十一二点甚至一两点才躺下,由于没有绘画基础,于晓丹在其他同学异常兴奋的绘画课上,总是“度日如年”,每次到她展示,教室里都一片默然,老师始终面无表情,眉头紧的让她战战兢兢、语无伦次,无论多么努力,总是垫底的那几个之一,坚持了两个月后,她的神经几近崩溃,会失眠、莫名其妙大哭…….但,得益于一个老师的鼓励,于晓丹坚持了下来,并坚持到做了顶尖内衣设计师。
  要特别强调的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这段话令我记忆深刻:“老师们常对我们说,这个节奏基本上就是这个工业的节奏了,如果你连学校都不能适应,那就更别提适应这个工业了,不如趁早退出或改专业。” 因读者的经历和感受各异,大家有所感触的句子不一,但有时候,一篇文章中只要有这么一两句让人难以忘记的话就够了。
  在“职场事与人”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讲到了在大公司工作的苦与乐、自由职业者的喜与忧以及自己遇到过的五个“古怪”老板等,文章让未入职场的同学有所参考,令“混迹”职场的白领有所感悟;而在书中的最后一部分——“有关内衣”中,作者相对较多地介绍了一些内衣的知识,例如:内衣的种类、材质以及型号等。但不是那种纯粹枯燥的介绍,读起来会觉得很有趣。另外,在“迟早能找到你的那件Bra”一文中,我就记住了于晓丹的一句话:买文胸没有什么捷径,多试穿几次是关键。
  
  《内秀》最后,于晓丹提到 “正在商讨下一部书的可能性”,热切期待她的下一步作品。


胸罩战争帮了英国人的忙?高岛屋为什么关闭?为什么全世界的胸都在变大?内衣仅仅是胸罩和内裤吗?
   近日,由内衣设计师于晓丹撰写的《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内衣设计的原创作品,配有大量作者手绘和拍摄的精美图片,真实记录了作者“半路出家”从事内衣设计的成长历程、职场感悟和时尚心得。
   于晓丹之前的身份是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翻译的纳博科夫名作《洛丽塔》于1989年出版,是国内最早的译本之一。2009年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出版,很快进入当年中国小说学会的长篇小说排行榜。
  1990年代中期,于晓丹负笈纽约求学,进入纽约服装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几大美国顶尖内衣设计公司工作,所服务公司获得过美国内衣界最高奖Femmy Award年度大奖。
   “时尚总归会有些不会过时的东西,它们或者存在于时尚背后,或存在于时尚的内里,就像内衣,它的下面才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位。”于晓丹说。 诗人西川为该书作序,称之为“离心最近的作品”。


转型:出国后上学才踏实
  华商报:你是上世纪90年代去的美国,但是你的身份是一位作家、一位译者,本来去美国想学什么?后来怎么会学了服装设计?是一开始就选择了内衣设计吗?
   于晓丹:我当时去美国是希望去学习写作,但是因为到美国时大部分学校的秋季入学招生都已结束,我又不想再等一年。当时刚刚出国,心里就想赶快有个学去上心里才会踏实。正好听说有这么一所设计学校,而且春季可以入学,就想试试。之所以从文学到服装设计跨度这么大,因为自己本来就喜欢这个,而且这样的学校在国内是不太有可能去上的。
  刚开始我们学习的并不是内衣设计,而是服装设计最基础的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特别喜欢衣物的细节,对柔软的布料很着迷,老师也觉得我对于细节的把握很适合内衣的设计。当时在美国,内衣设计已经很成熟,而我从国内去美国的时候,对内衣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美国琳琅满目的内衣市场,给我打开了一个神奇世界的门,扑面而来的是吸引和魅力,于是我进入了内衣设计这个行业。
  
  入行:灵光乍现的第一件作品
  华商报:从文学转到设计,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看到你的第一件内衣作品就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那时的美国时尚界对中国元素运用的多吗?
  于晓丹:最大的困难就是绘画基础太差了,其他的都还好。当时因为绘画基础差,自己的想法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让我很沮丧,但是我的老师鼓励我,在这个工业里没有什么不能学,这句话鼓励我坚持了下来。
  除此之外,应该说我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虽然没有任何背景,但我所在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好,他会教给学生如何寻找灵感,比如去学校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去市场,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
  我的第一件作品我还记得是一件灰色调的绸缎睡衣,有橘红色的镶边,大概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印章,我觉得需要一些墨色,就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元素,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那个时候的中国元素还很少,那确实是一个灵光乍现的过程。
  
  改变:这种享受是一种归属感和融合感
  华商报:如果没有学习内衣设计,你现在可能还是生活在文字世界里,而内衣设计让你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起来,你怎么看待内衣设计给你带来的改变?
  于晓丹:真的是极大丰富了我的人生。出国本来就是一种人生的改变,做了设计之后就更是完全不同,让自己有了一个要跟社会发生直接关系的人生。以前我基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家里翻译、写作就行,可做了设计之后,我就必须要和社会发生联系,和公司上下各种人、供应商、客户等都要打交道,你要完成一个创作必需有别人的帮助,也被别人需要的。当我在商场看到我设计的作品,或者在地铁里看到某一个人身上的图案是我设计的,那种成就感很直接,会让你觉得你属于这个城市,我总说,纽约这个城市提升了不少我在异乡生活的幸福指数。
  
  
  
  时尚这个圈
  这个行业的确是个疯狂的行业
  
  华商报:提起第五大道的时尚圈,很多人就会想起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的情景,真实的时尚圈是这样的吗?你们也会经常参加那些让人羡慕的时尚派对,看各种时尚秀,并且有免费的名牌可以穿?
  于晓丹:说句实话,真实的时尚圈和电影中描述的还真是挺像的。我们也会遇见像那个恶魔米兰达一样的老板,不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比如我的第一个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瑞典老头,他一年360天有200多天在世界各地飞,剩下的时间就在公司莫名其妙的叫喊,像我这样从学术单位出来的人习惯了安静温和,刚开始实在是很难接受。
   那部电影的背景虽然是时尚杂志,可直接转换到时装公司也万无不可。这个行业的确是个疯狂的行业,女人成堆,像米兰达那样的脸几乎处处可见,而且还不一定有电影里米兰达那样的生成逻辑。大多数像她的脸都毫无缘由地喜,毫无缘由地怒,阴晴不定,无规律可循。她不吃饭也常常忘了你需要吃饭,她没有孩子就常常不明白你为什么一挺上大肚子周日就不能出来参加公司的例会。
   电影里最不像的,是这么样的一个女人会有丈夫,甚至孩子。我们碰到的,也无一例外,要么从未结过婚--自然也不会只是老女人;要么就是结了又离了,要么没离也跟离差不多;有孩子的几乎没有。书在这一点上比较接近真实。因此经历多了,我们也总结出不少经验,比如,以后进公司,面试之前一定先打听好,你的顶头上司这个女人有了家没有?或者这个男人有个比较稳定的伴侣没有?没有,就趁早算了,她这把“螺丝刀”肯定不会只是用来拧她自己的,她那么旺盛的精力和大把的时间不把你的生活也搅得天翻地覆才怪。
  确实,我们也可以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免费穿一些公司的样品,当然我们的样品内衣多些。
  
  
  内衣也文化
  内秀 就是对自己内在美的认可和自信的打造
   华商报:国外的内衣文化发展如何?和国内相比有什么,国内的内衣文化是什么现状?还需要那些改进?
   于晓丹:国外的内衣文化已经很成熟,这和生活水平、对私密生活及卫生的重视程度有关。在国外,你能想象到的适于各种场合的内衣都有,不只是我们所说的文胸和内裤,还包括睡衣和家居服。睡衣不会穿到客厅,家居服也不会穿到卧室。而在国内,睡衣和家居服的概念似乎还很缺乏,还有不少可以发展的空间。
  另一个不同是,在欧美,文胸基本上以黑色、白色和肉色为主,然后搭配一两个流行色,而国内市场则五花八门鲜艳得多,好像基本没规律可循。你到欧美的文胸市场上看,看到最多的一定是这三个基本色,这是因为内衣就是为外衣服务的,是为了穿在里面,所以不能抢外衣的戏。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平时看到的T台上展示的内衣那么绚丽,像“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内衣秀那样?其实T台上的内衣和要拿到商场去卖的内衣是不一样的,不会考虑实际的穿着效果和实用性。一是T台要展示设计概念,二是为取得舞台效果,也就是好看,在款式和色彩上必须做必要的夸张。 实话说,给T台展示做设计的人和给市场做设计的人都不是一拨。
  我觉得,国内对内衣正确的引导不够,连设计者自己也常有“把内衣设计为外衣”的倾向,一只文胸上常有过多设计元素,而且很多毫无逻辑,比如在罩杯上加一块布,或捏出很多皱褶,概念不对。另外,咱们喜欢把自己的好东西都展示出来给别人看,好像能让别人看到才有价值,有的人于是喜欢穿睡衣上街,文胸也做得花里胡哨,这些都不恰当。其实内衣之所以称为内衣,出发点是为外衣服务,不是相反,更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所谓内秀,就是对自己内在美的关注和认可。有些美丽是为了给自己看,让自己感受和享受,这也就是内衣独特的魅力所在。不要什么都想着为了让别人看。自己感受到的不是更贴心吗?所以我觉得国内的内衣设计师和企业,有责任让人们在有了较好的生活条件和住房条件的同时,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和穿着内衣。
  
  经验要分享
  表现出个性和特点, 才是属于自己的时尚


如果你看过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那么你就有一点了解时尚达人们的生活,她们行色匆匆地走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时尚圈里,看各种顶级时尚秀的同时也迂回在各种奢侈品大牌中间而神色不变,一个设计概念可能会引领一次时尚潮流。于晓丹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她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她的中国身份,更在于她的职业曾经是女作家。
  谈起于晓丹,以前熟悉她的朋友会用一大堆词语来描述她,作家,翻译家。著名的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大名头小说《洛丽塔》的中文译者就是于晓丹。于晓丹是英美文学研究出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当过编辑。除了翻译过《洛丽塔》之外她还翻译过雷蒙德•卡佛的《你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那时候的她是一个会穿着丝绸长衣出现在朋友面前的文学女青年和前途不错的女翻译家。
  上世纪90年代,于晓丹到美国留学,阴差阳错中她来到了一所设计学校学习服装设计。自此,一个原本沉浸在文字世界的女作家和女翻译家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就如,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描述的一样,在浮华的纽约时尚圈,她从小的公司开始工作,开始学习如何处理业务,如何展示自己的想法,如何和人相处,长时间的加班、巨大的压力中有挫折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她也曾顶着老板的咆哮、独自在储备间间里掩面而泣。从小公司到顶级品牌的公司,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到如今纽约时尚界的权威设计师,于晓丹完成了一次身份和行业的蜕变。如果你也对时尚圈充满期待,那么从于晓丹的故事里你会了解一个真实的时尚圈。近期,于晓丹推出了她的新书《内秀》,讲述她的内衣世界和奋斗故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尚圈?作者所了解的内衣文化和你传统中的印象有何反差?本报为此专访了于晓丹。


你完全可以在睡前身着细软的睡衣,或者在充满阳光的午后身着轻松的日内衣,捧读这本轻松而让人愉快的小书。因为,于晓丹和你轻快地谈内衣、谈时尚、谈异国风情以及求学经历,她柔曼的语气,像不像她在书中探讨的那些可以归为“内衣”范畴的衣装,听话地缠绕在你周身的肌肤上,撒娇似地和你对话,交流?
  写《内秀》的于晓丹已不是《洛丽塔》的中文译者,不是《1980的情人》的作者,也不是《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的编辑,她仅仅就是一个接受过美国著名时装学院专业训练,并在江湖上闯荡多时的内衣设计师。这里有她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生经历,还有她对于内衣制造圈乃至整个欧美时尚圈的认识和心得,一切都是可以广而告之,并和众多人分享的,完全不像内衣那样秘而不宣,属于极其私人化的物件儿。
  在序言里,于晓丹的发小西川形容她从小就有些小资,讲究品位,仔细,理想主义,热爱美,还有小小的任性,小小的疯狂,甚至小小的歇斯底里。其实想来,这些特质何尝不是一个时尚艺术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最需天马行空的内衣设计师最需要的本钱呢?


作为小说家的于晓丹,有她波西米亚的一面。她有时会穿一身精致的丝绸,脚上却着一双不知是什么民族的土布鞋出现在你的面前。我一直将此视为她的文学趣味的表现,万不曾想到其中竟有她日后职业选择的消息。1990年代中期,她离开社科院,去了美国,变成了一位内衣设计师。对内衣这玩意儿,尤其是女人的内衣,我实在说不出什么,但从她走上内衣设计这条路,我认出了另一个于晓丹,有些小资,讲究品味,仔细,理想主义,热爱美,以至于不无(也许是)小小的任性、小小的疯狂,甚至,(也许是)小小的歇斯底里。
  晓丹跟我说起过她上小学时,班里的男女同学们曾合伙批斗她有严重的“小资产阶级倾向”。那应该是“文革”最最末期或结束后不久的时候吧,学校里的气氛和社会风尚应该还停留在“文革”时期。我想,也许正是她的这种“小资产阶级倾向”造就了她。“小资”的好的一面就是它促使你在生活中力求别开生面,在审美和品味上努力向着别有洞天的方向行走;在特定的时期,它使你对人性的坚持更执着一些。晓丹的“小资”让我想起1980年代初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中文系的某文学大拿曾评价我也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我还想起戏剧导演孟京辉的自我解嘲:他说他具有“无产阶级情怀、小资产阶级情调”!在一个社会主义的硬环境中,我们和软“小资”竟也纠缠了这么久!
  我了解晓丹的“小资”,因为我们是发小,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那所学校是寄宿制的,我们都是小学入学,从那里考入大学。在当时,北京的寄宿制学校似乎仅此一家。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大家就像一家人。晓丹比我小,是我学妹。我第一次见她,她应该是十岁。


一把白米,二斤清水,淘,洗,淘,洗,三个回合,放到电饭堡里,半个小时后听到咕嘟咕嘟的水响,一个小时以后打开堡盖闻得到悠悠米香,再十五分钟以后,便是手中凉热合适的一碗白粥。
  也许是天气热,也许是忙,我天天煮一锅白粥度日,无滋无味,却也喝得有情有义,禁不住想为它写一篇文章……哈哈哈哈……这几天和白粥一起的还有一本手上白色的书。
  书很白,封面上面有一个玲珑美人,有鲜花,翅膀,小小的乳房,以及一条彩色霓虹的平角内裤,名字叫《内秀》,是一个叫于晓丹的女孩在纽约到内衣设计师的手记——从翻译《洛丽塔》,研究纳博科夫、贝克特、雷蒙德卡佛的女作家到纵横纽约第八大道的内衣设计师,这当中的跨度有多大,我想想就觉得晕眩。可是人家就是做到了,还做得有声有色——并且,还不忘记写回专栏。
  怎么说呢?你说不上它有多好,但是一篇一篇翻下去总觉得靠谱,踏实,我喜欢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那些平实淳厚的见地,不张不扬,停停当当之际,可见那人锐智眼光。
  “日内衣使用最多的辅料是蕾丝。每年在巴黎举办的内衣新品展上,即使不买(因为用不起),我们也会到英国和日本的蕾丝供货商那里过过眼瘾。英国蕾丝细致,日本华丽,两者都精美绝伦叫人惊叹。欧洲有使用化纤蕾丝的传统,英国出好蕾丝不足为奇,可日本人也有如此品味就真的是让人佩服了……最早出口到欧洲的棉是埃及和印度的,可是现在最好的棉在土耳其;丝绸是中国的发明,可现在日本的丝绸,甚至韩国的,都比我们卖得贵,在纽约呆久了,就知道对地域根本当不得真。”
  我不知道别人喜不喜欢,反正我挺喜欢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虽然不是内行,但是这种句子轻轻淡淡,不在内衣行业浸润个十年,哪里能说得出来,毛姆不是说,写得简单和写得好一样难,其实,写得简单比写得好要困难——因为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你的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 头的小聪明——所以,读于晓丹的文章有这点好,你看不到一点炫技之向,火气全无,读得非常舒服——这年头,要想让人读得舒服,养胃的书,真真难得。


一个学外语出身,没有多少绘画基础的翻译人,是怎么样站在内衣设计这样的时尚前沿的呢?曾经,她住在小宿舍中用最美的中文给我们讲述《洛丽塔》那样一个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故事。现在,她站在了时尚界的前沿,将美丽的布料以自己的灵感穿针引线连接起来,穿在了姑娘们的身上;将美丽的文字一点点的组合起来,用《内秀》讲叙一个内衣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或许服装行业并没有姑娘们身上时髦的衣服那样靓丽。但是,对于作者于晓丹来讲,成为一位优秀的内衣设计师或许当年看来是个梦想,今天她做到了。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到了纽约,也许艺术和实用的界限不像我们那样分明,这样的梦就做做无妨。”
  当初的梦想和大胆的追求造就了今日的知名内衣设计师,时装工业是不是真的如很多人梦想到那般耀眼?设计师们有多少不眠的夜晚?模特们有多么心酸的走秀历程?现场看到维多利亚的秘密彩排秀得心情又是怎么样?于晓丹走过了一段长长的从剪裁文字到剪裁衣服的距离。给我们讲述了内衣产业那点事。对很多上班族来说,一个女人这样的奋斗历程会是一个美妙的梦境。对于很多有致于从事设计的人来说,于晓丹所讲得,或许就是他们以后的生活,有欢乐,更有痛苦与折磨。但,那又怎样呢,一切都会风淡风清,磨砺后留下的,就是珍珠。
  


跟她重逢的时候,她在纽约已生活了十几年,可听她的口气,仍然对这座城市充满热情。我当时似乎还有点惊讶,但现在看了她的书稿,我想我知道了一点原因。一个能成就人梦想的城市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虽然晓丹这本书只写了这个城市一个隐秘的部分——内衣设计师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承载着她对纽约的好奇、爱与遗憾。
  她每一次回到国内,我们两家人就少不了吃饭、聊天、逛街。她还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我后面去逛潘家园,买些小玉件、老绣片——这些东西大概都和她的内衣设计有关。本文开头提到的Julia是晓丹的好朋友,2010年夏天来北京正赶上晓丹生病,就由我单独带她去逛潘家园。Julia看样子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喜欢电影、文学和诗歌,我的直觉告诉我,一个好的内衣设计师也许正应该像她们。我猜想,这可能也是晓丹想在她这本书里表达的意思:即使在最浮躁、喧闹、虚荣的外部环境下(比如她所身处的服装工业),我们还是应该多一点对自己内在的关注。想必这本书的读者会有不少是年轻的女孩子,希望她们在读完书里那些有趣的故事以后,也能意识到,越是看似美丽的梦想破碎起来也越容易,多一点“内秀”也就越发重要。女人的内衣看似最不重要,但因为晓丹,我现在想,它几乎就是离心最近的作品。
  祝贺于晓丹出版这本《内秀》。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我们大多数人不甚了解的天地,而她已在其中有滋有味地徜徉了许久。


 如果从“销魂夺魄的小鬼人精”的洛丽塔向忧伤而沧桑的毛榛的转变已经够让人惊奇的话,那么“从忧伤而沧桑”的毛榛向内衣设计师的转变则只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比蛹化成蝴蝶还不可思议。
  
  你完全可以想象,无论是洛丽塔还是毛榛来到纽约,如果她们没有转变,她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杀,因为任何一个BOSS才不管你是不是“一个无限忧郁的造物”,他只要乎你能不能给他们创造“剩余价值”,但于晓丹既不是洛丽塔,也不是毛榛。一切开始于于晓丹的“这样的梦做做也无妨”,十多年以后,她已经是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内衣的设计师,紧张的忙碌之余,还不忘作作时尚手记,写写专栏,多年下来,竟有了一本《内秀》。
  
  在《内秀》这本书里,你几乎看不到于晓丹内心深处的挣扎,她成了职场达人,白领丽人,杜拉拉的同仁,它不是一本励志书,但没有励志,你难以解释于晓丹的成功,它不是一本职场攻略秘籍,但有过职场经历的人在这本书里几乎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它不是一本内衣业流行趋势报告,却比任务一本时装杂志更透露了内衣业行业的秘密,它也不是一本内衣试穿指南,但关于内衣,任何一个内衣导购员都不会有她说的更专业,她没有在描述“纽约客”,但她的身边的任务一个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纽约客”。
  
  对于“毛榛”如何化蛹成蝶,成为顶级内衣设计师的,也许看看E•B•怀特的《这就是纽约》可以找到答案:
  
  “有谁指望孤独或者私密,纽约将赐予他这类古怪的奖赏,正因为大度,城市的高墙里面,才容纳了众多这一类人,纽约的居民都是些外来客,离乡背井,进入城市,寻求庇护,寻求施展,或寻求一些可大可小的目标。纽约的一个神秘特点就是有本事派发这类暧昧的礼品。它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成全他,很大程度上就看运气。除非你愿意碰碰运气,否则,不来纽约最好。”
  
  “纽约是艺术、商业、体育、宗教、娱乐和金融荟萃之地,在这么一个浓缩的竞技场上,挤满了角斗士、布道者、企业家、演员、证券商和买卖人。它的西服翻领上浸润的味道年深日久,洗也洗不掉,结果,不论你身在纽约何处,都免不了与伟大的时代、辉煌事功、奇人、奇事、奇闻发生感应。”
  
  怀特提到的那些职业,虽然他没有明说,自然也是包括内衣设计师的。


 对于大多数通过翻译阅读外国文学的中国读者,那些译著上译者的名字可以说仅仅是个名字而已,除非译者是傅雷或者王道乾那样的大家。《洛丽塔》最早的中文译者于晓丹对于我就是如此,她的名字,象大多数译者的名字一样,对于我没有特别的意义。我对现实生活中的她一无所知,不知她也会象个小女人一样,向自己的当家的说:“亲爱的,这个月我生日,可不可以管你要一件生日礼物。”直到——直到我读到《内秀》、《1980的情人》,直到看到她的微博,知道她也会生病,直到了解得越来越多。
  
  如果不是事实确实如此,你很难把《洛丽塔》的译者、《1980的情人》作者、内衣设计师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三者后面分别署上三个名字,如果你对于晓丹的身世一无所知,你把她们当成三个完全不同的人,一点也不奇怪。
  
  可是,她们确确实实只是一个人,于是,我只好把她们当成于晓丹的三个面具。


 2009年于晓丹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这一次她把书送给了我,好像只有这本书才是她自己真正看重的。我以前大概知道她写些东西,但究竟在写些什么她很少说,我也就不甚了解。没想到她一出手就是长篇。这部小说先是发表在了《当代》杂志上,继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而且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小说学会2009年度的长篇小说排行榜。再后来,好像就有人要找她签合同,想将小说拍成电影。这样的写作、发表、出版经历,对一个作家来说,简直不像真的,就像于晓丹“忽然”又变成了“内衣设计大师”,听起来也不像真的。她不断地制造些让人惊奇的事,可见面聊天的时候,却总是笑呵呵地说些另外的东西。但她内心该是有点小小的骄傲的,我猜。
  《1980的情人》写的是当年青年人的爱与死。书中的人物(自小学外语的学生)、人物说话的口吻(尤其是其中的北京腔)、一些场景、一些故事的背景,都是我熟悉的。我一直抑制着自己,不去沉湎于1980年代的青春往事,尽量不去怀旧,只管往前走,直到有一天沉淀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历史观。但是读晓丹的书,分享她的记忆、她的敏感、她细致独到的观察、她的沉浸与感伤,我想:也许我不该这样抑制自己。也许吧,1980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独一无二的。


 晓丹绝不是一个爱炫耀的人。她说起自己的内衣,也不贵,贵的大多是从同行那里拿的样品。身上穿的外衣是外贸小店里买来的,脖子上的玉石项链,潘家园淘的,“觉得挺适合的”,就穿戴起来,就有一种味道。如果不说,你看不出来她是个内衣设计师,只觉得她身上有光芒。
  长在北京,现居纽约,晓丹在纽约的好友是维多利亚秘密的设计师,她们一起去时尚秀,她在国内的好友是诗人和画家,她和他们去潘家园。有时候她会溜到北京,白天和朋友喝茶吃饭,晚上和美国同事联系。住上整个夏天都没人发现。两栖生活没有让她变成奇怪的边缘人,她的中文里没有夹着外语,也没有美国人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她像真的有翅膀一样,自由来去,只是这对翅膀,是她用自己的勇气一点点织出来的。
  我曾经路过一家内衣店——这种店在东四有很多,被一个热心的女孩劝进去试衣,据说是台湾品牌、日本设计。那个女孩执意走进更衣室指导我试穿,教我俯身、系扣、调整,尺寸立刻大了一号。我吓了一跳,隔天又拉了两个平胸姑娘来参与魔术表演。
  在这个城市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她们并不缺少关于内衣的知识,能辨识全杯、半杯、四分之三杯,知道在客厅和卧室穿不同的内衣,也不在乎内衣的价钱。每个早晨,她们都会俯身、系扣、调整,挺直胸膛去面对世界,如同佩戴铠甲。订阅国外时尚杂志的她们,需要的不是从一本书里学习流行色彩和搭配,而是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内秀》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并不是关于如何挤出一条沟,而是关于如何长出一对翅膀。
  我抱着四本书找于晓丹签名,她认真一一和我核实朋友的名字。恰好有记者跟她要联系方式。她打开手提包找笔和本子,我看到敞开的包里,用塑料袋装着几个烧饼。那是在哪条路上的哪家小店买来,给谁带的晚餐呢。这个虽然素不相识却像朋友一样亲切而有才华的女人,正是我想通过读同一本书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认识的。


我去了雨枫书馆的发布会,第一眼看到于晓丹,就懂了《内秀》的封面。那个剪影就是她,颀长身材、利落短发、优雅姿态。她的声音沙沙的,笑起来尤其如此。她正守着一个衣架,介绍满架子的各种内衣,间或有读者提问“你觉得内衣多少价位合适?”“内衣的肩带为什么总是下滑”。我这才买了本《内秀》翻开。原以为是一本女性美容美体书,其实是纽约求学、工作的随笔,只是作者的身份是内衣设计师,写的也是这个行当。为了不影响外行阅读,凡涉及到品牌、人名、术语,都在书的空白处加了批注。现场还来了一些男性读者,提问“女人什么时候该露什么时候不该露”,这让晓丹有些为难。相比之下,学设计的年轻人提的问题,她回答得更加得心应手。她熟悉自己的行当,熟悉那个圈子。《内秀》就是一本低调的时尚圈指南。
  时尚圈是一个鲜活而残酷的行当,是五光十色纽约最外面的一层橱窗,美,易碎。它是一个可以把人逼成控制欲、工作狂、强迫症,乃至恶魔的行业。然而,在那个行当里混迹十几年的晓丹,文字却洗练得只剩下风平浪静。
  1990年代,晓丹丢下国内稳定的工作,到纽约毫无基础的开始学习内衣设计。在这一行要想表现杰出,单有亚洲人的勤奋还不够,还要天分和运气。晓丹曾经熬夜、掉泪,几乎崩溃退学,所受的苦可想而知,但她对这些细节都是轻描淡写。即使度过这些最艰难的阶段,逐渐步入正轨,第一次和超模合作,毕业展圆满结束,晓丹“兴奋得跳着脚走了一路”,和朋友到餐馆喝酒庆祝,她的文字仍然是淡的,她几乎亢奋得要飘起来的时候,仍记得徐冰问她:“什么时候能看到整个一台都是你的作品啊?”
  这一本书,足够对服装设计有兴趣的年轻人作为入行的参考书来看。到哪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什么样,毕业之后的工作机会有哪些,做个自由职业者的喜和忧,老板们脾性如何,一件内衣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的各个链条上的人和事,设计师在这个链条上的地位,内衣的历史和轶闻,还有大量的资料照片和草图。晓丹毫不炫耀也毫不遮掩的,把这个工业的零件一层层解构——神秘、刺激却并非全部光鲜。


 从副标题《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来看,把它当成是一个带有时尚气息的成功传记应该不过分。如果说这是一个励志故事,照惯例,梦想的开始应该颇费笔墨才合理,毕竟有前后的落差对比,故事才更深入人心。“入学”若为梦想的起始,当然不会是这条时尚路上最艰难的一段,但它应该足够吸引人。然而,作者只“跑到哈德逊河边伤心了很久”,然后就遇到第一个伯乐了。这开始的速度不禁让我思考作者没有多费笔墨的原因。
  
  作者是移居美国后再学服装设计,似乎是移居在前,梦想顺带开始实施。这样的优质跳板似乎就已经不是大多数拥梦者所具备的,那么这筑梦的开始,似乎也就不是平地而起。在纽约,作者的梦之楼已被奠好了地基,再加上纽约的阳光够足,够灿烂,那么它照进现实的速度就合理的快了。
  
  每条通往成功的路上都会有几个在最被需要的时候出现的伯乐。Seggio老师就是作者在时尚之路上遇到的第二个伯乐。个人认为,作者在描述她时流露的同情是不必要的,“直到现在,她还只是个兼职的助理教授”。这个句号落的稍显草率。每个人心中的时尚定义不一样,正如每个人心中的幸福不一样,有人梦的是时尚圈里的闪光灯和地位,有人梦的是让更多人感受什么是真正的时尚。Seggio在作者文中只是个小角色,但小角色也要有谨慎的命运安排。
  
  身处国外一年,对国外的人际交往也或多或少有些感触,也能感同身受作者在某些章节中所透露的人与人间的相处模式。从陌生人变朋友可以一瞬,但从朋友变密友几乎不可能,处理不好,从朋友变成敌人也是一瞬的事。不可否认,认货不认人的确是他们的文化习惯,无所谓对错。但,某些时候,当我们所渴望的公平变成甩袖即去的无情时,理智的判断似乎又不再重要了。常备副盔甲在身边的确很笨重,有时还会被笑,但一旦当它帮你抵御敌人的攻击,沮丧的同时至少也会有有惊无险的安慰。
  
  作者对“米兰达”的刻画颇能激起我的共鸣。米兰达们出没在各行各业,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米兰达。她们大多时是上级,有时也只是一时相求的人,但那副仇家的嘴脸总是很相像。做学生时,某些老师就是米兰达们的初级版。一个班级就是缩小版的社会,好点的米兰达一视同仇,坏点的米兰达就不同阶级不同对待了;工作以后,米兰达们也跟着我们的忍受力和眼界一起升级。文艺作品把她们刻画的有血有肉,是为了要给生活在现实中的大多数人们一丝想象中的温情解释,有多少人生来就是米兰达的,又有多少是被变成米兰达的。真实的人物描绘,永远都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但真实的命运描绘,却不得不被篡写,才能变成上得了台面的艺术,真实的生活要么够戏剧,要么够平淡,却都远远超出艺术的承受力。
  
  很惭愧直到写完这些文字才了解于晓丹的背景,这更让我相信:在梦想的国度里,没有年龄,身份,地位的限制。有梦,就去追,就算看不到它实现,这追逐梦想的路上所经历的风景,也已让此生足够耀眼。
  
  小女子才疏学浅,文中拙见若有冒犯敬请见谅。现在很有兴致拜读一下于老师译版的《洛丽塔》 ^O^


近日,由内衣设计师于晓丹撰写的《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内衣设计的原创作品,配有大量作者手绘和拍摄的精美图片,真实记录了作者“半路出家”从事内衣设计的成长历程、职场感悟和时尚心得。
值得推崇的是,这本归类于“设计”的精美图书《内秀》,借由作者于晓丹的独特视点与钩沉笔力,隐隐勾勒出近十余年来,以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为圆心,辐射全球的内衣产业之春秋史;折射了顶尖时尚圈的风云变幻、悲欢离合;揭示了栖身于时尚产业金字塔众生秘不示人的生存法则……这本书,对众多呐喊着摒除“中国制造”工业愤青们而言、对无数以“第五大道出品”为消费终极目标的淘宝狂人而言、对以《杜拉拉升职记》、《穿PALADA的女魔头》为职场奋斗指南的白领们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既能求之于外、又可反诸己身的“时尚职场红宝书”。


 关注一本书,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作者。于晓丹,《洛丽塔》的翻译者,把纳博科夫推广到中国的小女生。然后,当萝莉控遍布大街小巷的时候,她飘飘地到了美国,成了一名内衣设计师。《内秀》,是她作为设计师的第一本作品。
  
  因为是线上阅读,所以顺手翻着关于于晓丹的各种新闻。北京西城外国语学院的第一批住校生,诗人西川的小学妹,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随夫定居美国……这样的经历,不是哪个想成为小萝莉的小女生都能够拥有,记得一位老同事对我说过,“家境很好,很有背景,又很努力,很能干的人是最了不得的。”看到《内秀》,我一下子想起了这句话。家境,父母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她先天的眼界和教育,后天的努力让她可以达到她所看到的最高处。
  我们一向相信神话,于晓丹也刻意强化了她神话的的一面——投考美术学院不被录取,从旁听生开始的设计师生涯,碰到的一个个知名或不知名的伯乐……但是,我们是否真的有机会去美国某高校做一回旁听生?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本书可以回答的了。


谈起于晓丹,以前熟悉她的朋友会用一大堆词语来描述她,文学女青年,翻译家。著名的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大名头小说《洛丽塔》的中文译者就是于晓丹。在学习内衣设计之前,于晓丹的工作和身份和内衣和时尚圈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她是英美文学研究出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当过编辑。除了翻译过《洛丽塔》之外她还翻译过雷蒙德•卡佛的《你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那时候的她是一个会穿着丝绸长衣出现在朋友面前的文学女青年和前途不错的女翻译家。


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于晓丹是另一个人,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大名头小说《洛丽塔》的中文译者。《洛丽塔》目前国内已有十余个译本,晓丹的译本是最早的之一,1989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我读的《洛丽塔》就是她翻译的。因为读她的译本早,后来读谁的译本都觉得不对劲。于晓丹真真正正的出身是英美文学研究。她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当过编辑,研究过纳博科夫、贝克特、雷蒙德•卡佛等等。为了写这篇序言,我从我的书架上翻腾出她出版过的书,竟有好多本,其中包括她编辑的《玫瑰树——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她翻译的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雷蒙德•卡佛的《你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这些书,奇怪,居然没有一本是她送给我的,全是我自己从书店买的。这在我,颇能说明这些书对我的重要性。


内质感的发挥

偷爱警/文

依读者群不同,男女对内秀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依照男性角度来看,身型与美感的结合是第一感官的触动。编辑将一位模特,作为本文的封面,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但如何让读者沁入到内在的质感里。翻看阅读过程中,发现出版社和作者都下了许多的功能。

读者要借用怎样的内在美感,翻越晓丹的《洛丽塔》,来看待《内秀》的登台。是怎样的诱因,改变了晓丹的文字生涯?是怎样的力量,使得晓丹完成笔尖到裁剪的转型。

文中的答案,一点点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不可否认,晓丹的文字,没有修辞和章法可言。散记式随性的表达,反倒还原了设计师的生活细节。从当初的美国求学,到成为美国知名内衣设计师,这段路,有弯曲的拐点,也有良师的提点。更有着晓丹对自我的定位认识,和准确的敏感观察。一切的因素,综合为一把推开设计大门的钥匙,晓丹凭借个人的能力和对兴趣的钻研,借用手中的新钥匙,打开了另一扇质美的大门。

内衣想来是女性愿意花时间来考量的物件。但对于一件惊艳作品来观看,内衣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勾魂男人心的身体装饰品。没有内衣的衬托,男人对女人的全部美感,也就只能停在身型与肉葡萄的上面,情趣与冲动,会随着床上的呼吸声,变得没有一丝诙谐感和生活情调。所以,女性内衣,对男性来说,也算是致命武器的一种精致包装。内衣的产生到内衣的陪衬,无不透漏出女性的关注点和品位感,传递着男性对女性的倾慕感。内衣不单单是托起肉葡萄的一块布,更不是遮挡住私密的屏风,而是对生活美感口味的升华,对形体美的追求。内衣秀出了女性对生活色调的点缀,也在丰富着女性对审美态度的完善。

美国商业运作模式,可以管中窥豹的看到一点。美国与中国从利润角度的策略来看,大同小异,都是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用人、用工方面,美国人的决断性,要比中国人来的猛烈,甚至连一丝留恋的机会都不会给你留。

你真的做好了准备吗?多年来,你不断创新的构想,进入到市场后,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身陷企业之中,面对市场的订单,和大众视野的审美观,你个人的美感选择和创新理念,只能作古,留着作为艺术品,来封存在角落的橱柜里。美国多数的企业,对设计的职业水平,有着悬殊的看法和接纳性。晓丹经历了一个个跳跃和拒绝。了解到了美国生存条件的客观要求。想当然,是行不通的。这点和中国有着雷同的共性。市场和社会的侧位点,是由关注的人群来最终决定的。晓丹不断的修正,改变了对内衣设计师单一的设计观念,从材质到面料的选择,都要遵照市场定位来变更和完善。

内秀可以说是一部题材亲凑的设计理念职场书,会得到广大女性读者的认可。看好内秀的秀。会有一个很好的秀场,等待内在质感的发挥。


 看完《内秀》后,我发了一条微博:“人,是可以华丽转身的,前提是你必须已经足够华丽。”这一点,于晓丹做到了。凡是写道于晓丹的文字,都会说到她矮矮的个子,娇小的身材,有点哑哑的嗓音,我想,能够把洛丽塔带进中国的人,心中一定也藏着一个洛丽塔。美丽、叛逆、有点疯狂,于是,她一转身,在热热闹闹的文研所销声匿迹,于是,她去了美国,于是,她选择了国人不太看重的内衣设计作为日后的专业,于是,有了现在这本书。
  
  作为一个纯粹的读者,看到《内秀》,突然有种想去买内衣的欲望。我想,这本书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在一个内衣还并不受重视的国家里,《内秀》的意义在于,普及内衣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最隐秘的身体,也是文化。如同把洛丽塔带进中国一样,于晓丹这次告诉大家的,是如何打造一个洛丽塔。


2009年外语附校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校友会编辑印行了一部大型纪念画册。我翻到于晓丹他们班同学当年读书时的合影——那时候她可真小呀,稚气而可爱。那时的她,是怀着一颗文学之心呢还是一颗内衣设计之心?我估计是前者,那时候的女孩子恐怕对内衣也像对爱情和性一样,没有多少认识。我是到现在也不知道目前国内的内衣设计是怎样一种状况。日本著名诗人佐佐木干郎曾在一家日本服装公司工作,负责市场调研。他告诉我他曾经每年往中国跑一趟,到上海、北京调查中国女性内衣的样式、尺寸型号的变化情况,并由此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看完《内秀》书稿,我更认同了佐佐木干郎的经验,即内衣的发展的确是与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而晓丹除了用一双内衣设计师的眼睛在观察,也用她那颗文学的心在体会。她笔下那些不同肤色的人,在这一行的种种奇遇,很多都像现成的文学故事。国内的内衣设计师想必也有一些,但像她这样有着文学气质的,一定是凤毛麟角吧。
  从外语附校毕业以后,尤其是她去美国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其实并不多,直到2007年年初,我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任教一学期。刚到纽约大学,我就在东亚系办公楼旁边的街道上碰见了于晓丹(她的先生廖老师任教于纽约大学)。这一次重逢,令我立刻意识到,以后(不论是在2007年的美国还是回国以后)晓丹这个朋友再也不会丢了。


6月11日,闷热了一上午的北京终于一鼓作气闪电雷鸣然后是冰雹,但字里行间里VIP室的我们全然不知。我的脑子里全是内衣内衣内衣……
  因为《内秀》这本讲述内衣设计者成长之路的书,字里行间让我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内衣走秀,而且是作为一个在更衣室帮模特换衣服的助手。
  不就是递衣服收衣服么,我和海晶姐相互对一下眼神,表示毫无压力。外面的场地布置好之后,模特们陆续赶来,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补妆,直到《内秀》的作者于晓丹老师和她巨大的黑箱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文胸、日内衣、睡衣、客厅装、塑身衣,棉质的,丝绸的,居家的,性感的……很多都是晓丹老师从美国带回来,市面上都见不到的款式,甚至带来了配套的小物件、熨斗、剪刀……的确是够专业的准备。
  活动开始了,嘉宾吴虹飞和于晓丹在开场对谈,模特们在里面换上第一套内衣。刚刚还是安静的淑女换上衣服瞬间恢复模特气质,我们则开始强迫症,反复确定:这几套是一起的么?这个是要穿的么?这些麻豆是这个顺序么?
  排顺序、记搭配、还要时刻竖着耳朵估计外面的时间,应付模特们各种突发状况……我们本来还想中途抽空上下微薄炫耀咱这个美差能替美女更衣(八卦一下:模特都很漂亮,外国麻豆特别专业后来评论都说走秀巨有范儿,中国麻豆里有一枚长得和于娜颇有几分相似),结果真是“衣不离手”,这边我们还在帮小于娜扣吊袜带,那边金发麻豆已经喘着气走了回来,这时第三个麻豆还甜甜得问我们:亲爱的们我的下一套呢?这时恨不得字里行间能有足球场那么大,好让模特和我们都喘口气。
  不过就算后台再崩溃感,在外面,除了空场时感觉得到无数人屏息凝神的期待,整个过程再晓丹老师的串场讲解下还是那么顺畅。
   内衣秀之后,是现场提问环节,我们在里面和麻豆聊天,有时听到外面传来男性的声音问道:“请问文胸分不分号啊”也会笑瘫在椅子上。后台就是可以这么肆无忌惮。
  今天之前人们提起字里行间一定都用“感性”这两个字,但今天之后,绝对少不了“性感”这个词。
  内衣的文化确实不只是文胸而已,于晓丹老师的专业精神也让我对内秀这本书更有了期待感。看一场show挺容易,在试衣间去帮助一场show却是机会难得。
  活动结束我们只看到了北京的雨过天晴,藏在厚厚的云后面然后突然透出光芒万丈,女性也是一样,都需要关爱藏在内衣下的自己,美丽与健康,是这样的吧。


从小公司到顶级品牌的公司,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到如今纽约时尚界的权威设计师。于晓丹完成了一次身份和行业的蜕变。如果你也对时尚圈充满期待,那么从于晓丹的故事里你会了解一个真实的时尚圈。近期,于晓丹推出了她的新书《内秀》来讲述她的内衣世界和奋斗故事?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于晓丹?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尚圈?你所了解的内衣文化是不是的和别人一样?本报专访了于晓丹,让她为你打开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


内秀,这两个字,在中国的传统概念里,外表很文静不张扬,而内在聪慧而不狂逆。但当把这个形容词放在一个时尚的内衣设计师身上, 让我对设计师的概念一下子从T型台的遥不可及到对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史的身有同感。而这本《内秀》,也带给我对时装设计行业的粗略认识,还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国设计师在这个行业里的奋斗成长史。
  
   于晓丹从被纽约时装学院拒绝后,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美国梦” 继续在学院里选课,从旁听生到后面获得毕业设计大奖的毕业生,这中间的曲折便是很多人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磨难和历练。很喜欢她写的一句话:为什么转行做服装设计,因为喜欢,在纽约做做梦也无妨。一个活得洒脱,有生活目标的人总是更容易接近成功。


内衣,中国古代最早称作“亵衣”。《说文解字》曰:“亵者,私服也。”这里的“私服”,大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家穿的便服,比较接近于现在的“睡袍”;二是贴身穿的最里面的衣服,我们比较熟悉的“肚兜”、“抹胸”,即属此类。这是古之内衣与今之内衣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
   当然,其背后所呈现的理念也大相径庭。在古代,“亵衣”一般专指女性所穿内衣,很少用在男性身上,如果有也往往是出现在如下的场合:“兵部尚书王琼,头戴罛剌,亵衣,潜入豹房,与上通宵狎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佞幸·士人无赖》)而“亵”字本来也有“污秽、肮脏”的意思,“亵衣”也会用以指称“穿脏了的衣服”。读来不免觉得有种歧视、贬低的情绪在其中。这就是我们为何易将内衣与女性、私密、诲淫等关键词联系起来的文化渊源。
   上述传统观念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这使得在看到关于内衣的书籍时,总下意识认为是写给女生看的,其实哪怕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男生也没道理不关注内衣文化。马上要出的这本《内秀》就是本关于内衣的书,于晓丹以手记体的形式讲述了她在内衣设计方面的种种经历,文笔流畅、清爽、贴心,如其内衣作品一般美好。
   现如今的内衣展示会(内衣秀)很多,这是无法将内衣穿出家门的古代人所难以想象的。但这样的活动值得男人们更多关注的不仅仅在模特本身,还得放在设计者及其设计理念上,因此,无需以异样的有色的眼光来观之,而是从心去体会内衣模特与内衣设计的协调和谐之美,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内秀》所希望我们改变的一部分内容。
   在我看来,《内秀》讲的不是“内衣秀”的工作手记,而是试图通过作者的学习心得、工作经历和生活点滴,告诉我们“内秀外才秀,贴身更贴心”这一内衣文化的内涵。穿上去贴身和看上去贴心,往往是同一的。选择美而好的内衣,是关爱自己的表现,也是树立自信心的原点。内衣外观之美,内衣设计之难,内衣行业之趣,内衣文化之深,在《内秀》这本书中皆有提及,值得我们一读。而包括作者在内的这些带给世界这种美好、带给我们这种贴心的内衣文化工作者,也理应得到赞扬和尊敬。


2010年6月下旬的一天,位于北京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门口贴出一份海报:“内衣设计大师于晓丹与Julia Breitwieser:为你讲述内衣设计的秘密”。如果我不是对“于晓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我可能不会觉得给她戴上个“内衣设计大师”的高帽有什么不妥,正因为熟悉她,才会在心里惊得了不得:这是那个我熟悉的于晓丹吗?她做翻译、写小说,这我知道,而居然,她还是“内衣设计大师”!是不是离得太远了点儿?也许是因为她的日常工作与我毫不沾边,从没领会过她的内衣设计,所以生活中我很少将她与内衣设计联系在一起。现在看到了她《内秀》的书稿,我有些惭愧了。虽然她自己说“大师”不过是书店的广告语,但我终于知道:这个清清秀秀的于晓丹,小哑嗓的于晓丹,有时候病怏怏的于晓丹,一吃到好东西就会喜笑颜开的于晓丹,一点小事也能让她哭鼻子的于晓丹,竟已经在内衣设计这条路上走了那么远!


离奇的是,这本小书已经看完了,我却还是将它带在包里,上班下班背来背去。记性差总忘记拿出来放回书架是一回事,我更愿意承认的是这本书……有那么一些神奇,着实像个梦境,大概潜意识里,我还是总想把它放在眼前,就当作……精神刺激吧。
  身为上班打卡下班混稿费的巢人,我的人生平平顺顺混吃等死。但是为什么!同样是一把年纪的女人,她于晓丹放着好好的翻译家不当,三十啷当岁还推翻人生混去异国学内衣设计!半路出家学不成大伙儿都能理解,她她她……却学得那么好,在纽约时尚圈玩儿得风生水起……
  是因为有天份吗?我瞧着不像——还有谁能比她更逊,入学考试画个大菠萝直接导致被死当……
  是因为我国妇女勇敢执着的美德吗?——拜托好不好?甫入校一点儿绘画基础都没有,一边学一边被老师骂哭,这是个很爱寻思退学的姐姐呢。
  因为幸运吗?这就更不靠谱了。书里记录的那些比赛结果花落别家的倒霉事儿,连我都觉得她是个衰蛋。
  太不可思议了有没有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灵魂,我的罪恶……”当本刊记者随口背出这段于晓丹翻译的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经典开篇时,于晓丹竟然说:“不应该有第一个‘的’,原谅我这个文字认真癖。”
  
    于晓丹、卡佛与《洛丽塔》
  
    上世纪80年代,于晓丹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去了《外国文学评论》做编辑,当时有搞中国文学的朋友想看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但苦于不懂英文,便建议她翻译出来;另外,还建议她翻译美国短篇小说作家卡佛。日后,这两个人成了于晓丹在中国读者心中最有名的“符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州花城出版社想出一套外国文学丛书,于晓丹就报了卡佛这个选题。在她的记忆里,选题没有什么争议,很顺利就通过了。只是现在看,她觉得有遗憾,因为那套丛书都是小开本,字数实在少了点。1992年出版的这本《你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是卡佛在中国最早的译本,在此后近二十年中,从苏童、莫言等名家,再到网络作家木子美,都坦承自己的写作曾经深受过卡佛的影响。若干年之后的2009年,卡佛的作品在中国重新出版,文艺青年几乎人手一册,但他们或许不知道,于晓丹那个第一个卡佛译本,现在已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了。
  
    雷蒙德•卡佛,美国当代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19岁就当了父亲,曾重度酗酒,作品多描写美国底层社会人挣扎、扭曲的生活。他的文字简洁,但似乎通向某种可能存在的意义,于是评论者认为,海明威的笔法是“冰山笔法”,即海面以下还有八分之七的意义,可卡佛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明明知道他可能在隐喻什么,却始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在日本,一直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呼声的作家村上春树翻译了卡佛的日文版全集,村上也多次承认自己受到卡佛很深的影响。
  
    可是当中国的文艺青年们人手一册卡佛小说的时候,最早的译者于晓丹却对卡佛有些不满足了.


《内秀》不是一本励志书,但是每一个渴望自由的女人,都应该看看它。我们都曾有过梦想,可是庸俗的生活让我们无法自拔。这本书的作者,小时候喜欢手工,大学学的是英语,毕业后分到社科院,做翻译,研究学问,她原本可以在体制内追功名求安稳。但,多没劲!她来到纽约,从空白开始,居然真的成了一名内衣设计师,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我想,自由并不是任性,而恰恰是克制,是对纯洁理想的坚持;自由就是免于恐惧,不是政治意义上的恐惧,而是生存意义上的,就是你不必担心你离开了什么(无论是体制还是男人)会活不下去。比如晓丹,如果她不能翻译了,她还可以写小说,如果她不能写小说了,她还能设计内衣,如果她不能设计内衣了,她还能设计图书。


如果你看过电影《穿PALADA的女魔头》,那么你就有一点了解她的生活,行色匆匆的走在纽约第五大道等的时尚圈里,看各种顶级时尚秀的同时也迂回在各种奢侈品大牌中间而神色不变。她的一个设计概念可能会引领一次时尚潮流,而被很多人追捧的内衣款式,可能就出自她的设计,她就是游走于纽约时尚界,被誉为“纽约内衣设计师”的于晓丹。


于晓丹谈论的“内衣”其实不是我们常规认识中的胸罩和内裤,她给并不那么了解这个领域或者对此充满偏见的中国读者做了普及性的解释,你会蓦然发现,这些个和我们最有肌肤之亲的衣物原来拥有太多的衍生品和表现形态。因此,你完全可以在于晓丹这个文字“专柜小姐”的导引下,对这些亲爱的衣物多一份了解,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和需要、欲望更多一些些的认识,因为,选择合适的内衣,以及在如此私密的穿衣行为中能找寻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也是一种极其个人化的扮美风尚。
  高频率的跳槽、或者被辞退,创意理念的枯竭,竞争对手之间的比拼,大公司和民营公司之间的差异,于晓丹以她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内衣成衣业”最真实、最生动的产业生态,或许,书名“内秀”二字可以理解为散发自身体和内心里面的美丽,然而,这个行业的生态其实并不像它的产品那样总是光鲜照人。
  不过,于晓丹的笔墨中没有丝毫怨怼之气,这源自于她真正地热爱这份职业——既扮美了他人,也成全了自个儿。


在《内秀》还是书稿的时候,北岛和甘琦曾一起给书起了名字,叫“绿肥红瘦──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或札记)”。北岛和甘琦就是那样热诚的人,他们会为朋友的一个书名倾尽全力,把朋友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晓丹提起他们,总是感叹。我虽然没见过北岛,但总觉得他对待朋友的态度,应该是很像胡适先生的;甘琦我却于很多年前见过,我写的最早的长篇小说最早的读者也是她,对我写作最早的鼓励也是来自于她,她对事物有一股天真的好奇心,她的眼神又坚定又明亮,给我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印象。《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有一半的名字也是北岛和甘琦想出来的,他们就像阳光,走到哪里便照到哪里。


 内衣想来是女性愿意花时间来考量的物件。但对于一件惊艳作品来观看,内衣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勾魂男人心的身体装饰品。没有内衣的衬托,男人对女人的全部美感,也就只能停在身型与肉葡萄的上面,情趣与冲动,会随着床上的呼吸声,变得没有一丝诙谐感和生活情调。所以,女性内衣,对男性来说,也算是致命武器的一种精致包装。内衣的产生到内衣的陪衬,无不透漏出女性的关注点和品位感,传递着男性对女性的倾慕感。内衣不单单是托起肉葡萄的一块布,更不是遮挡住私密的屏风,而是对生活美感口味的升华,对形体美的追求。内衣秀出了女性对生活色调的点缀,也在丰富着女性对审美态度的完善。
  
  美国商业运作模式,可以管中窥豹的看到一点。美国与中国从利润角度的策略来看,大同小异,都是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用人、用工方面,美国人的决断性,要比中国人来的猛烈,甚至连一丝留恋的机会都不会给你留。
  
  你真的做好了准备吗?多年来,你不断创新的构想,进入到市场后,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身陷企业之中,面对市场的订单,和大众视野的审美观,你个人的美感选择和创新理念,只能作古,留着作为艺术品,来封存在角落的橱柜里。美国多数的企业,对设计的职业水平,有着悬殊的看法和接纳性。晓丹经历了一个个跳跃和拒绝。了解到了美国生存条件的客观要求。想当然,是行不通的。这点和中国有着雷同的共性。市场和社会的侧位点,是由关注的人群来最终决定的。晓丹不断的修正,改变了对内衣设计师单一的设计观念,从材质到面料的选择,都要遵照市场定位来变更和完善。
  
  内秀可以说是一部题材亲凑的设计理念职场书,会得到广大女性读者的认可。看好内秀的秀。会有一个很好的秀场,等待内在质感的发挥。


依读者群不同,男女对内秀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依照男性角度来看,身型与美感的结合是第一感官的触动。编辑将一位模特,作为本文的封面,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但如何让读者沁入到内在的质感里。翻看阅读过程中,发现出版社和作者都下了许多的功能。
  
  读者要借用怎样的内在美感,翻越晓丹的《洛丽塔》,来看待《内秀》的登台。是怎样的诱因,改变了晓丹的文字生涯?是怎样的力量,使得晓丹完成笔尖到裁剪的转型。
  
  文中的答案,一点点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不可否认,晓丹的文字,没有修辞和章法可言。散记式随性的表达,反倒还原了设计师的生活细节。从当初的美国求学,到成为美国知名内衣设计师,这段路,有弯曲的拐点,也有良师的提点。更有着晓丹对自我的定位认识,和准确的敏感观察。一切的因素,综合为一把推开设计大门的钥匙,晓丹凭借个人的能力和对兴趣的钻研,借用手中的新钥匙,打开了另一扇质美的大门。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除了《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恐怕是文艺青年最为熟知的开篇了,而它而出自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于晓丹的译笔。如果有人说,这是纳博科夫写得好,懂英文的就可以译出这样的句子,我也不会与他争辩,反正多年以后,我看了主万先生的译本,第二天就送给了别人,让它去毒害别人去了,而于晓丹的那本《洛丽塔》,虽然比主万先生的译本便宜几块钱,但我却放在了我上了锁的书柜里。
  
  我无法惴恻于晓丹翻译《洛丽塔》时的心境,但想象一下那时的她吧,她刚刚大学毕业,二十出头,正赶上了貌似纯真的八零年代,商业大潮还没赶得上席卷中华大地,她的心灵还未被污染,那颗心想必也是纯洁而忧伤着的,所以才能译出那么那么忧伤的《洛丽塔》,虽然它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特别癖好的中年男人,我想她还是会拘几把心心相戚的泪水吧。
  
  “你必须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狂人,一个无限忧郁的造物,你的欲望冒着热毒的气泡,你诡谲的坚毅里有一股超肉欲的火焰永远通红,才能立刻辨认出,通过难以形容的特征——轮廓象猫一样的脸颊,柔软的四肢,还有其他一些使温柔的眼泪感到失望和羞愧的标志,我不能罗列下去——在所有孩子中辨认出那个销魂夺魄的小鬼人精;她未被他们发现,对自己的神奇的力量一无所知。”
  
  也许只有一个疯狂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也许只有一个疯狂的译者才能译出这样的文笔,在这些句子里,你可以感到一种气势,一种滚滚而来的势不可挡,它既是作者的,也是译者的。而“我站在这高高的斜坡顶上,倾听那微微的音乐般的震颤,倾听那轻轻的嗡嗡声中间或迸出的欢叫声,然后我明白,那刺痛我的心肺的、令人绝望的东西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的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和声里了。”这是我读过的最为忧伤,最为绝望的句子,我读着这些句子的时候,是流着泪的,我想于晓丹在译出这些汉字的时候,也是会落泪的吧。
  
  就象许多人通过阅读别人的作品引起共鸣还觉不过瘾,非要亲自挥刀创作出一部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我想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于晓丹作为译者、读者也一样的手痒得不行,因为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她有太多的话要说。
  


当还沉浸在《洛丽塔》中极端的人物性格中!又忽见《内秀》!看完《内秀》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什么支持着她,一个小女子从一个文字工作者成功的转型成为一个内衣设计师?
  文章中她这样描写过她的老板:我工作过的两家小公司,两个老板都像患有“语言虐待狂”,其中一个要每天服抗忧郁药物,骂起人来又要服抗兴奋药物。有一次我的老板冲一名女设计师无端发作,被公司一名销售听见,他忍无可忍,对着自己办公室的桌椅一通狂捶,才迫使老板最终有所收敛。
  我不知道,我碰到这样的老板我是否能忍受下去吧!唉!


《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初次听到书名,我还以为它像市面上那些教你如何化妆、如何穿衣搭配以便成为时尚达人之类的书无异,“换汤不换药”,只是把内容换成了“内衣”,然后上升到品味、人生等宏大的主题去向你强调内衣多么多么重要之类…..


《1980的情人》我想是于晓丹关于自己青春与爱情的交待,也是向早已远去的80年代的最后作别,这个念头,就象纳博科夫心中的“洛丽塔”,已经存放得太久,她一直想把它打发掉,直到20年后的2007年。
  
  就象《洛丽塔》中的亨•亨,《1980的情人》中的毛榛,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哪方面都称得上“疯子”,她当“小三”,脚踏两只船、两度未婚先怀孕、稀里糊涂地嫁人,离婚,为爱缀学。从她经历的故事里,你几乎搞不清她到底要的是什么,她到底爱谁,但她又那样义无返顾,固执已见,不计代价,飞蛾扑火。这种事,你唯一的解释是,她爱上了“爱情”,你知道文学形象一旦走向了极端才能打动人,亨•亨是,毛榛也是,而这种不计任何代价去做一件事,只发生在人年青的时候和发疯的时候,而毛棒当时可以说又年青又发疯,所以还有谁能比她更能表现人在年青时候的狂热、迷茫、挣扎、撕裂?虽然毛榛不是于晓丹,毛榛的选择未必就是于晓丹的选择,但我相信,一切在毛榛内心挣扎过的东西,也在于晓丹心中挣扎过,于晓丹在毛榛的身上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与忧伤。
  
  毛榛象那个著名的苏格兰女王一样,不爱江山爱美男,她忧伤而沧桑。
  
  虽然《1980的情人》象桑塔格的《恩主》那样采用了男性的视角,但我们一样可以把它都归为作者半自传的作品。不信,下面的文字可以略为佐证:
  
  “是毛棒,微笑着。眼角多了几道细细的鱼尾纹,但仍是那双细圆的眼睛,那个个子不高的小身材,宽亮的脑门依然如昨,不过,如果说她还是当年的那个精灵的话,也多多少少是个有了几分岁月的精灵。”
  
  我猜测,这分明是作者的自画像吗!
  


既然是时尚的书,当然有图,手绘也有,照片也有,不多,但合适,尤其难得的是不会从文字里冲出来,像隔壁邻居家的小情侣,男的衬得女的秀气,女的衬得男的忠厚,融为一体才叫和谐。
  做为一个外貌协会的资深成员,我酷爱心灵美。
  像我们这种难搞的贱人,你要外表不美吧,我很难爱你,可是你要心灵不美吧,我爱你很难,这本书外表美,心灵也美,我喜欢作者那细腻的小儿女情怀,那些只有女人才懂的小心思,还有只有女人才理解的小怜爱。怎么来说呢这种小感觉呢,比如我最爱那篇《高岛屋关了》。“高岛屋”是日本人饭田新七(Iida Shinkichi)于一八二九年在京都创建的百货公司,后来开在纽约第五大道夹54街上,是一家颇具艺术风格的百货公司,极昂贵,极美,所有热爱高岛屋的人都“热爱它的独一无二性,最重要的,是热爱它的反流行性”。
  我想正因为它关了,像所有爱一切百货公司的女人,晓丹一往情深地回忆了逛高岛屋的感受,一层二层三层直至七层,不热爱百货公司的女人很难理解这种感情,那是绿叶对根的情义啊,这感受如此熟悉,真像是自己说的,我特别记得她的那几句神来之笔 “虽说是家百货店,可一楼却是间大花屋,而且花木之美几欲使人窒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日本的插花艺术好则好矣,却也稍嫌做作小气。可是这家高岛屋里的花木虽然还是日本品味,却透着纽约的气魄,几乎每一棵花木都像一个放大数倍的艺术插花,或妩媚或挺拔,馥郁芳香。后来听店里的销售说,很多大设计师过年时都在这里采购,我完全可以想象信奉东方禅意的当娜凯润(Donna Karen,美国著名设计师),会从这里买走一株一层楼高、缀满白花的干枝梅,放在她麦迪逊大道旗舰店背后的天井里。”
  ……
  我读到这样的文字,已然神往,再加上事主又不永远不可能再见,更觉断肠。
  你看看,虽关犹荣,一样好东西,绝别了,不挥手,只给你留下一个优美的背影,虽然其实未见得那么爱,可是能让你回忆的时候有一种莾然,再梳拢一点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独家辛酸,这感觉MIX一下,真叫人惆怅不已。
  盛夏季节,清晨时分,吃白的粥,看白的书,尤其合适。
  再摘些当季的白玉兰,满屋清香,顿时觉得生命如此值得一过。
  偶尔,还会热泪盈眶。


当初她转行学习内衣设计,曾让她父亲非常失望。我猜这是她的隐痛。看《内秀》这本书,会发现她刚进纽约时装学院时有多苦,她没有基础,学习设计花费很多,功课很多,她苦苦挣扎,差点坚持不住要退学。我好像看见一个被父亲的失望锥心的年轻女孩,在陌生的国度,孤独地痛哭流涕,却没有人听见,也没有人去听。她有过这样的灰暗吧,但这些都不会出现在《内秀》这本书里,这些都过去了。


我错了! 拿到书,扫一眼目录,脑子里立马蹦出这三字。很高兴,尽管《内秀》是国内首本关于内衣设计的作品,但它并未拘泥于“内衣”本身,而完全走的是另外一种路子,我几乎是以那种“哼歌小调看日落”的舒服心情读完了这本书。


触动青春奋起和反思的昂扬旋律总是循环往复。90年代初《北京人在纽约》、21世纪初《哈佛女孩刘亦婷》、2008年《杜拉拉升职记》——一代代中国青年持续为自己寻找着投射点——以此反思与重构既微薄又四处飘摇的自己与不断扩张的世界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个人兴趣、工作、事业——乃至沧海一栗之人生与广袤天地、权威话语权、乃至爱与美之间的呼应。可以说,《内秀》是最时下的中国人闯荡纽约之传奇;是你的下一个“杜拉拉”。当于晓丹顶着老板的咆哮、抱着自己设计的衣料独自在储备间间里掩面而泣时,当她呐喊着“在这个你死我活的行业里,你不bitch,别人就会加倍对你bitch”时,所有人都会有一瞬恍惚,觉得她就是自己。


做了我们大多数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翻译家到内衣设计师 本来就值得崇拜 喜欢晓丹的文风 舒服


  大学毕业后,于晓丹开始从事她喜欢的设计之路,也对纽约时尚圈儿的那些事儿进行解释。不论是美国式的无人情的解雇方式,还是瑞典式的暴戾吼叫,都让我大开眼界,或许这并不尽限在时尚行业里,但是这更像是现实和想象,利益和梦想离得最近的一个行业所带来的特别附作用 。
  
   相比较而下,我有一个认识的朋友,在国内也是服装设计毕业的,毕业后,不想去工厂锻炼,一心就想找设计公司,杂志编辑,但全都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被刷下来,最后只能先勉强自己去做服装导购,虽然收入稳定,却没有当初毕业时的梦想和激情, 也许这是环境造人或是人是受困于环境? 这答案只有朋友知道。


对于中国女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对时尚、对女人的内衣有关的知识娓娓道来,清新、脱俗。读来不见说教之嫌,只是感觉很轻松。


90年代,希望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于晓丹来到了美国留学,因为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学校,阴差阳错她来到了一所设计学校学习服装设计。自此,一个原本沉浸在文字世界的女作家和女翻译家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就如,电影《穿PALADA的女魔头》中描述的一样,在浮华的纽约时尚圈,她从小的公司开始工作,开始学习如何处理业务,如何展示自己的想法,如何和人相处,长时间的加班、巨大的压力中有挫折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她也曾顶着老板的咆哮、抱着自己设计的衣料独自在储备间间里掩面而泣。


设计师不光有风光的作品,还有辛苦的幕后,认识真实的设计,了解内衣的知识,这本书让我真实的看到服装业的样子。


毕业总是一个充满伤感和别离气味的季节,弥漫在空气中那种淡淡的忧伤染黄了校园小道两旁斑驳的树影。毕业意味着就要独立的去适应一个全新的世界,陌生惶恐如多年生的藤蔓蜿蜒着寄生在那颗年轻跳动的心脏。内心的彷徨化作惜别的人群,挥手微笑说着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可其实谁都知道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了。
   正是在对未来的无限恐惧中,我读了这本书《内秀》。特别是“裁剪文字到裁剪衣服的距离”这一章,似乎就是整个大学浓浓的缩影——那些欢笑和泪水一起飞扬的青春岁月。闭着眼睛,似乎书中的主角不是那个青涩的女孩,而是我自己,对于自身天赋的迷惑,对于恩师的感激,那些曾经激动不已却又逐渐远去的美好时光,那些艰辛却甜得腻喉的似水流年。这些记忆随着毕业一起尘封在校园的梧桐树下,犹如海盗的宝藏深深掩埋,只不过这份宝藏不属于任何个人,它属于每一个在校园里留下足迹的孩子们。
   恰如书中所讲:“如果问我们上学时候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估计我们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毕-业-秀!”记得也就是几天前,还看了设计系的毕业晚会,服表班的同学早早就在舞台前做好排练的准备,她们身穿自己设计的服装,姹紫嫣红绚烂了整个操场。全校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一个个骄傲的女孩身上,或许这些设计和它们的表演者一样尚显稚嫩,但这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一个梦起飞的地方。很多人都会自暴自弃妄自菲薄,往往开始成了倒下最多的地方。看到书中的女孩的经历,似乎给我灌入了一汪甘甜的清泉。一个女孩在那样一个人生地疏的异国他乡,是什么力量让她如此坚韧的面对孤独,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她渡过那一个个无尽的黑夜。当那一幅幅作品问世的时候,她的故事告诉每一个还在奋斗的年轻人:不要还没开始就想着尽善尽美,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每一个女孩都有自己穿上文胸的经历,恰如每一个男孩都有自己脱下文胸的经历一般。这不是一本只关于文胸的书,至少我认为文胸代表成长的欲望,那站在橱窗前驻足停望的女孩们,那拥抱着爱人双手因兴奋而颤抖的男孩们。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梦想的文胸故事从学校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从A罩到C罩是我们成长的足迹。推荐给每一个即将进入大学和即将离开大学的少男少女。
   文中的我毕业时说的:“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呢?”会的,你也会的。


跟内衣无关,跟生活有关。介绍内衣的不是很多,跟想象有出入,不过介绍了内衣设计师的工作和生活,很有意思的。


如果喜欢时尚,以此作为了解内衣世界的门,也挺有趣的。作者以前从事文字工作,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文风朴实简洁不炫耀。


我花了整个夜晚仔细看完了这本书,直看到凌晨。其间无法停手的原因是被“跟随着她实现一次梦想”的感觉所诱惑。翻完最后一页,回想起多年前那个背着画夹饿着肚子穿越整个城市去学画的少年的我——她早就被我遗忘了。但在这个天光初漏的凌晨,我又想起了那个小小的我。想起当初为了梦想所执着过的事,眼前一片水泽。是啊,在那些成长的年月,大多数人会选择顺从环境,而非内心,于晓丹年轻的时候想必也是如此。
  放弃优职,完全改行,从头做起。我得承认,这是种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勇气——她掏空了自己,从而获得再次盈满的可能。
  如今我们的不同,也是各自选择不同所显现的后果。
  其实这本小书不是励志书,有图有画有文章有专业知识,行文流畅好像细数回忆。可是送我书的姑娘是个讨厌鬼,她成功地找到了一本好看的书让我羞愧。
  “嗳,你的人生梦想是啥?”我在赶稿的闲隙一时兴起,回头问我那位不间断催稿的编辑大人。
  她晃晃手里的皮鞭,冷艳高贵地说:“给老娘快点啦!总要有谁来空些时间,去等着那些看上去是天才,但也许到最后什么也成不了的人吧!”


在书店看的,还没看完所以就到网上来找,曾经从事过内衣相关的工作,喜欢并欣赏读者那样的你女子,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去做到优秀


亲,你是淘宝全球购的疯狂拥趸吗?你自诩自己是嗅觉灵敏的时尚买手吗?《内秀》绝对是你纽约扫货的必杀指南!在本书中,你可以找到如何在第五大道和苏荷区跑清仓的快捷途径,迅速深谙国际时尚设计师如今的旧哭新笑(如巴宝莉的新年轻化趋势、唐娜凯伦(Donna Karen)出乎意料的低调、以及马克雅各布(Marc Jacobs)一如既往的疯狂与梦幻……)。可以说,《内秀》是你进入纽约街区的一张平铺的、坦白的、富有文化底蕴的时尚购物地图。


有一天夜里,于晓丹在微博上给我留言,说是拿着我送她的一本书枯坐长夜。我稍稍有些惊讶,在我的心里,她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女子,不会轻易流露出脆弱的情绪。我不能说她遇到了什么事,那是她的家事,永远无法解决的,周而复始的,绝望的悲哀的,要逃离却偏被缠绕的,她无法入睡。


不讳言的说,哈韩哈日已是时尚末流。伴随《绯闻女郎》等美剧成长、有欧美留学背景的85后、90后一代已成为全球时尚文化最敏感的风尚标。他们堪称“哈第五大道”一族。《内秀》是多年淫浸于“第五大道”时尚圈的产物。它既描述了第五大道神话般的疯狂与各种翻云覆雨手似的“造神运动”(如美国平价本土品牌J Crew如何因第一夫人一次穿着,而荣誉等身、渐趋高端);也娓娓道来在大工业时代,趋众的时尚审美对艺术特色的残忍扼杀(如第五大道最负盛名的百货商店高岛屋之关张等);它把“哈第五大道”一族尚缺思虑的“美国之痛”赤裸裸又不失诙谐地展示于人(如第五大道如何经历最惨痛的黑色星期五,如盛宴之后,缇娜周因艾滋病的黯然而逝等)……可以说,看《内秀》,你业已不仅是第五大道摄人心魄的橱窗秀之走马看客,它带你走上楼,拐过光线交错的长廊、推开一扇扇或紧闭或开放或业已关张的“时尚暗门”,去领略世界时尚心脏真正的怕与爱。


不得不说的是,晓丹的文笔不错,细腻刻画了平凡微小的细节,读下去很有味道。也许它没有涉及太多的具体设计方法,但是它本身就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的体现。
专业的技术知识本身没有太大意义,但是打上梦想的标签后,就值得追求与肯定。它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梦想的支持与鼓励呢?
作者用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追寻梦想开启了窗,当然也只是窗,追梦的大门需要我们亲启。说真的,我渴望晓丹的经历,去寻一片自己的天空,即使痛,至少痛过,也只有痛过才会明白人生的一切都是平白无故发生的。设计师是一个头顶光环却又艰辛无比的职业,多少人迷失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真正的艺术终会被牢记。循着梦想前进吧!


《内秀》的写法是我喜欢的。它不“作”,也就是说不矫情,不装,实在,扎实,纯洁,利索,机灵又不是抖机灵,清新又不是小清新。总之,它的味道很正,没有专栏文常见的华而不实或搔首弄姿或卖萌卖腐。因为的确有话要说,就无法不言之有物;因为言之有物,读起来就特别舒服,一点不招人烦。有些人的作品,如安妮宝贝,是有气质的,但是本性空虚,有一股招人烦装逼犯的气质。晓丹不同,她的书,或许你会不以为然,但我很难想像会有人讨厌它。


  晓丹曾写过一部很好的小说:《1980的情人》。1980年代。我看过晓丹一张梳着童花头的照片,显得特别小,特别可爱。那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呼啸而过,我仿佛看见她的青春,她被人爱慕,也爱慕别人,有时候黑暗,有时候发光,无论如何,都是那么幽暗,那么美好。


“在这个工业里,设计是重要的环节,但也只是一个环节,它非常依赖于其它部门,尤其是销售部门。因此,如果对市场了解不够,这种脱节就很容易让设计师在设计时犯不着边际的错误;而在出现生产和销售等问题时,既处于风口浪尖上,又处于完全无力还击的地步,只能束手待毙被一辞了之。”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纽约求学的经历,文章无一字谈“苦”,但力透字背的是游子在外的艰辛拼搏。很是让人感动和振奋。同时,时尚之都带给她的冲击亦是无与伦比的体验。


在当当买了几本书了,都很喜欢,价格很优惠,质量也好,这本《内秀》也真的非常喜欢,让我了解了另一个美丽的世界。


世界上有梦想的人很多,但是呢……有梦想但又把梦想当回事儿的人……说句实话吧!寥寥无几。而这些人当中,能够实现梦想的更是凤毛麟角(我多么希望能写成“多如牛毛”……)。这位姐姐最让人嫉妒的一点是,她知道自己的本质,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何种生活,并且明白要如何做才能接近那个终极目标。
  听着好像不难。不如阁下找张纸将这仨条列一列?
  好吧我承认,部分同学的梦想过于简单(将“本质怕热/梦想下楼买支冰淇淋/已经下楼了本条手机回复”的答卷搓搓弹掉),也有一些同学的梦想很复杂,需要用一生来思考。
  也有些人,在若干年前就唰唰唰地列出了条分缕析的答案,但没有去做。倒不如与在下一同组团前往“徒有大痣”星观光如何?


内秀”


励志。设计师不是这么容易当滴~


作为与设计行业完全不沾边的人阅读这本书也并不会枯燥,相反,会觉得甚是有趣,行文中都流露着作者对设计的喜爱,很多很美的照片插图,非常棒


 有一天夜里,她在微博上给我留言,说是拿着我送她的一本书枯坐长夜。我稍稍有些惊讶,在我的心里,她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女子,不会轻易流露出脆弱的情绪。我不能说她遇到了什么事,那是她的家事,永远无法解决的,周而复始的,绝望的悲哀的,要逃离却偏被缠绕的,她无法入睡,我没有深问。大概因为我和她的结识是从工作始,我和她不是闺蜜或至交,我和她不涉及私事,我也小心地不越雷池,保持一种适度的职业距离。
  
  但是和晓丹相交的种种细节,却不曾忘记。
  


  写的很好的。生活的原本是什么呢?又有谁能知道呢?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生活里一切都有。自己的事情也许只有自己还有那么一点清楚度。别人又怎能知道呢?


我觉得学服装设计的人值得一看。


对于一把年纪的我想从头学服装设计, 是一种鼓励。


作者写的不错。又一次看到了美国梦的实现。


送给朋友的,说很喜欢


迎来了炎热的夏天,春城的气温也越来越高。气候干燥,睡一晚上起来,往往会出咽痛等一些反应。即使到了夏季多雨的时候,室内干燥问题仍然存在,很多家庭往往喜欢在房间内放上一个加湿器给居室增加湿度。但长时间使用加湿器,不仅费电,而且外出时还需要记得拔掉电源,十分不方便。用兰舍硅藻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硅藻泥主要的成分是就硅藻土,硅藻土具有多孔性,他的孔隙率达到95%以上,是活性炭的5000倍。当室内感觉干燥的时候,能将储存在微孔中的水分释放出来,来对空气加湿度,能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平衡。就算在极干燥的环境下,只需用喷壶在墙面上均匀喷水,硅藻泥吸水后对水分缓释,就能起到加湿器的作用。
  潮湿的房子,建议用硅藻泥,当闷热又潮湿的房间潮湿度很大,用壁纸和乳胶漆很容易会发霉,因为壁纸和乳胶本身漆不透气导致墙面水分过多,出现了发霉的现象,主要的是还要重新刷墙,又花钱有费劲多麻烦呀,硅藻泥就能缓解室内潮湿的问题,当屋子的潮湿度过大时候,硅藻泥的微孔便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将其储存的起来,当室内感觉干燥的时候,能将储存在微孔中的水分释放出来。来对空气加湿度。硅藻泥的微孔能够释放和吸收水分,具有活性,这样用硅藻泥会出现霉菌机率会大大降低。大家也一定要记住认准名牌兰舍硅藻泥


喜欢设计感的朋友可以看看 付了一些照片


一直想买,终于买来看了。


一本讲她的经历的书,很能鼓励人,很好看


文字清新,行文紧凑。对了解国外职场有所帮助。


不错不错,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些了解


让我了解很多


还不错帮朋友买的


有趣!喜欢!


some book make you deep in thought,some book make you recall the times .some make you cry.some make you laugh.this is the one make you laugh happily


刚刚收到快递,感觉书很整洁干净,内容回去慢慢看、。。


很喜欢的一本书!~


买后悔了,唉!


《内秀》从作者被纽约时装学院录取开始写起,共分为“从头来”、“职场事与人”、“ 大时代与小流年”以及“有关内衣”四大部分,每一本部分下有10或20篇不等篇幅的散文随笔,并都附有好看的内衣设计图或纽约有关服装设计的街景。例如在“从头来”这一章节的“没有什么不能学”一文中,作者写到:天天“朝八晚五”疯狂上课,作业堆积如山,常常十一二点甚至一两点才躺下,由于没有绘画基础,于晓丹在其他同学异常兴奋的绘画课上,总是“度日如年”,每次到她展示,教室里都一片默然,老师始终面无表情,眉头紧的让她战战兢兢、语无伦次,无论多么努力,总是垫底的那几个之一,坚持了两个月后,她的神经几近崩溃,会失眠、莫名其妙大哭…….但,得益于一个老师的鼓励,于晓丹坚持了下来,并坚持到做了顶尖内衣设计师。


书中,于晓丹用一种跟朋友聊天似的轻松笔触,描写了自己从一个设计小菜鸟蜕变为时尚女王的奋斗历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曾被老板吼的狗血喷头、刚被挖走又遭解雇、获大奖、设计大卖……在这些故事中,作者还配发了大量精美设计图片,穿插讲述了内衣的时尚心经,故事流转间让我们看到了纽约顶级时尚圈的残酷竞争环境和秘不示人的生存法则。比如:这圈里某些老板就是电影《穿Prada的女王》中“女魔头”的真人版;有很多gay;设计师随时可能被辞退,你不行就只能出局;在梦想和现实中设计师有时候要学会妥协…… 总之,通过《内秀》,大家看到了一个对服装工业充满热爱和执着的于晓丹,感受到了她在经历各种“折磨”和“不适”后绽放的那种蜕变之美,更重要的是,读者还能从这些文字中获得启示、感动和关于内衣的知识。


此书作者——于晓丹,有着作家、翻译家和内衣设计师的多重身份,著有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译著《洛丽塔》。90年代中期在毫无绘画基础下赴纽约时装学院修习内衣设计,曾在Maidenform、 Elle,、Vera Wang Princess、 Vanity Fair等著名内衣品牌担任设计师,在纽约时尚圈摸扒滚打十余年,现在正考虑创立自己的内衣品牌。  


成衣设计制作厂商、创业者:《内秀》揭示了一整条以纽约为中心、辐射寰球的内衣(乃至全球)生产销售产业链(小至打版、车工、设计、销售、大至沃尔玛等大型仓储超市、顶级百货公司销售专柜……)中每个环节的角力与融合,而同样的业内经验,正在被由“中国制造”转轨至“中国创造”的国内服装制造业迅速拷贝和重演。因此,某知名成衣制造商断言,这本书将影响中国的内衣行业发展史。
  ……
   总而言之,《内秀》一书书如其名。不同的人翻开这本书,都会被深入肌里的女人之美、意志之美、时尚之美与岁月之美深深打动。


内衣设计师:在《内秀》一书中,于晓丹公开多年“压箱底”的走秀图片、设计图、速写本等材料。使国内众多手创爱好者、内衣设计师得以一窥国际顶尖设计圈作品之貌。无怪乎被国内手创圈戏称为“年度进修必读大作”。


写的很好的。生活的原本是什么呢?又有谁能知道呢?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生活里一切都有。自己的事情也许只有自己还有那么一点清楚度。别人又怎能知道呢?


  我喜欢看有看头的书,无论任何类型,无论哪种表述。之于看书而言,可以算是属于典型的“杂食派”。但对好看的点却有着独爱,这本书兼容时尚的潮流和沉淀的凝练于一体,很有爱,很有力,也很有心,可以说,这本事关时尚的个人传记,是小内衣背后的大人生。
  
   第一。很有爱。
  
   内衣设计师,而且是时尚版的。内衣在过去不存在,即便前些年时也被认为是女人的一种隐私,不光不会被放在大庭广众下,如果谁敢公然提起不是无知的孩童便一定是流氓无赖了。而在今天这个女人也顶半边天的时代,女性对于内衣的挑选也认真了,对于内衣的时尚舒适度都较为关注。男人看女性内衣,或许更多的关注在于有多性感,而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女性内衣除了塑造美胸之外,更是对乳房的一种无微的呵护,要知道,胸部是女人的第二张脸,她和脸蛋一样能够提升人的漂亮指数,但比裸露的脸脆弱更多了几分,内衣的舒适度与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升级,内衣的美观度也被当成了一个综合衡量性价比的指标。
  
   只所以说这本书很有爱。因为它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很多人丛中看到的是艺术感和时尚的质感,但却总是忽略了这种给予女性的独特的爱的奉献。
  
   第二,很有力。
  
   本书是以传记的方式展开的,一直以来对个人传记都有点偏爱,喜欢看哪种浓缩出来的精华,无论是过去的悲怆还是现在的喜感,但免不了还是喜欢探秘有名的人的一生,因为普众太多,感动或许不少,但成就还会寥寥,哪怕是小有成就对我来说都能读出满足。因为很少追求时尚,对时尚的因素不但不能把握,对时尚界的名流更是陌生,故不知本书的作者名气如何,但我们能很轻松的从中找到一种力量作为支撑,是对梦想的向往,是对桎梏的突破。她今天的成就和昨天的失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找到一种叫做坚持就终能事成的信仰,像一个眼神的支持,微笑的鼓励一样,无声却有力。
  
   第三,很有心。
  
   最初,我以为是一本时尚的画册,或者介绍最多的该是内衣的时尚因素和健康常识,而试读这本《内秀》,其实像是作者的一本内修手册,从不自信到成就多多,在内衣时尚设计的这条道路上,她是用了心的,用心写,用心做,所以作为看客,我们也该用心去看。同时看这本字数一点不少的书,除了其中各个章节题目的吸引点外,我们看不出太多构思的逻辑性和语言文学性,只是能够看到一条隐含的精神索引,让你一直读下去,在平静的阅读中给自己的既定梦想和茫惑现状更坚定、清晰几分。


《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以传记的方式展开,通过作者的学习心得、工作经历和生活点滴,使我们了解内衣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生活状态和内衣设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这不是一本励志书,但却让我回忆起了那不算太遥远的梦想。身为《内秀》作者的于晓丹已不是《洛丽塔》的中文译者,不是《1980的情人》的作者,也不是《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的编辑,她是一个接受过美国著名时装学院专业训练,并在江湖上闯荡多时的内衣设计师。她放弃优职,完全改行,从头做起,从裁剪文字到裁剪内衣,实现了华丽转身。这其中或许有运气的成分,比如碰到了一枚好伯乐,然而依赖更多的,是对梦想的坚持
  每个人都有梦想,这世界上有种泪是为自己而流,流泪只为梦想不灭。这本书带给我心灵上的触动,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看着周边朋友,也包括我自己的梦想经历了生生死死,破了又立,立了又破,一遍一遍反复挣扎。
  从梦想到理想,从理想到现实,大多数人只是是平凡单调而顽强的活着。我们的信念慢慢的转变,发现世界并不需要我们拯救,需要拯救的只是自己。
  岁月一天天过去,我们不想变老,于是我们牢牢抓着青春的尾巴,恨不得再打个结。然而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释然。因为梦想就在路的前方,我们也能像于晓丹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华丽转身,特立独行。


i ***e it!


我喜欢看有看头的书,无论任何类型,无论哪种表述。之于看书而言,可以算是属于典型的“杂食派”。但对好看的点却有着独爱,这本书兼容时尚的潮流和沉淀的凝练于一体,很有爱,很有力,也很有心,可以说,这本事关时尚的个人传记,是小内衣背后的大人生。

第一。很有爱。

内衣设计师,而且是时尚版的。内衣在过去不存在,即便前些年时也被认为是女人的一种隐私,不光不会被放在大庭广众下,如果谁敢公然提起不是无知的孩童便一定是流氓无赖了。而在今天这个女人也顶半边天的时代,女性对于内衣的挑选也认真了,对于内衣的时尚舒适度都较为关注。男人看女性内衣,或许更多的关注在于有多性感,而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女性内衣除了塑造美胸之外,更是对乳房的一种无微的呵护,要知道,胸部是女人的第二张脸,她和脸蛋一样能够提升人的漂亮指数,但比裸露的脸脆弱更多了几分,内衣的舒适度与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升级,内衣的美观度也被当成了一个综合衡量性价比的指标。

只所以说这本书很有爱。因为它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很多人丛中看到的是艺术感和时尚的质感,但却总是忽略了这种给予女性的独特的爱的奉献。

第二,很有力。

本书是以传记的方式展开的,一直以来对个人传记都有点偏爱,喜欢看哪种浓缩出来的精华,无论是过去的悲怆还是现在的喜感,但免不了还是喜欢探秘有名的人的一生,因为普众太多,感动或许不少,但成就还会寥寥,哪怕是小有成就对我来说都能读出满足。因为很少追求时尚,对时尚的因素不但不能把握,对时尚界的名流更是陌生,故不知本书的作者名气如何,但我们能很轻松的从中找到一种力量作为支撑,是对梦想的向往,是对桎梏的突破。她今天的成就和昨天的失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找到一种叫做坚持就终能事成的信仰,像一个眼神的支持,微笑的鼓励一样,无声却有力。

第三,很有心。

最初,我以为是一本时尚的画册,或者介绍最多的该是内衣的时尚因素和健康常识,而试读这本《内秀》,其实像是作者的一本内修手册,从不自信到成就多多,在内衣时尚设计的这条道路上,她是用了心的,用心写,用心做,所以作为看客,我们也该用心去看。同时看这本字数一点不少的书,除了其中各个章节题目的吸引点外,我们看不出太多构思的逻辑性和语言文学性,只是能够看到一条隐含的精神索引,让你一直读下去,在平静的阅读中给自己的既定梦想和茫惑现状更坚定、清晰几分。


开始吸引我的是作者的经历,从一名译者到一位内衣设计师,隔行如隔山的现在,居然能有这么大的转行,绝对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书的装帧设计我很喜欢,素雅的色彩印着手绘的草稿。内容其实就是讲诉作者如何成为一名内衣设计师,并介绍美国内衣设计师的业内生活,并附大量设计手稿和照片。后半部大部分都是作者的一些随笔,什么内容都有,可读性可以,价格有点小贵。


了解了下内衣的一些知识,原来设计师的工作是这样的


一个我们不熟悉的世界。时尚和内衣。闲暇翻阅


还不错吧!就是一些踏入内衣行业后的随笔散文,谈不上什么励志之类的,总的来说介绍了下美国的一些内衣行业情况,与国内有大大不同呀!看看也是不错的,了解下域外情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