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吴念真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仔细读完经过编辑的这些文字的此刻,好像不得不向“到了一个年纪,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忆”这句话低头,尽管之前始终对其中所隐含的轻视和同情嗤之以鼻,甚至充满抗拒和敌意。是事实,因为交织成这些文字的几乎全是往事的点点滴滴。当其中某些片段开始在网路中被转寄流传,有网友留言问说,你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时,我用少年时期读过的《麦克阿瑟回忆录》里头的一句话回答了他们:“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这也是事实。多年来杂乱的行程、密集的工作已经是固定的生活形态,不过,好像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理由;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一如川剧“变脸”般随着工作或行程不停变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戏有时候会演得很长很长,从午夜一直到天际露出微光;因为“自己”在“回忆”的导引下经常意外地与遗忘多时的某个阶段的另一个“自己”再度重逢,于是,就像久别的老友偶然相遇一般,有更多的回忆被唤醒,一如梦境与梦境的连结,没有逻辑,无边无际。有时候会想,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入与事j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号限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或许是工作的关系,长久以来似乎习惯拿这些人与事和人分享,不知道有多少次当某些心思细腻的朋友听完这些故事之后,都会跟我说:写下来吧,当你有一天什么都记不得的时候,至少还有人会帮你记得这些人、那些事。是曾想写过,只是始终在等候着自己所希冀的那个适当时刻——例如:不再杂事如麻、劳累奔波,身心皆已安顿,日子安稳无惊——的来临,没想到这一切后来却都在始料未及的状态下完成。一年多前,新闻界的好友张瑞昌跑到舞台剧《人间条件》正在演出中的后台来,说他奉调到周刊当总编辑,希望我能在那里开个专栏。“就把你平常随口说出来的那些故事写下来就好,又不用耗费你多少时间!”他说。许多人都知道我性格里最大的致命伤叫“不好意思拒绝”,尤其是面对朋友的要求;听说他们私下经常宣称:“要念真干嘛一点都不难,噜久了就会有!”瑞昌不但持续不断地噜,甚至用了最狠的一招:先在周刊上打上预告,甚至连专栏的名称都已帮我设定好,叫“人间吴条件”。之后不用说,开始被逼上路,每个星期二的夜晚经常成为我“焚膏继晷”的无眠之夜,一旦遇到出差旅行甚至还得预留存稿,或笔电随行。记得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到国外旅游,夜晚时分我在桌前赶稿,他们则在我房间内打牌消遣,在断续吃、碰的牌声中,忽然听见有人故意以好整以暇的语气说:“唉,人家的命就是比我们好,你看,人家出国还在打字赚钱,而我们却在这里打牌输钱!”讲话的是圆神出版社的负责人,我们惯称他社长的简志忠。当时,我不但没有回话,在爆起的笑声中甚至还觉得对他亏欠至深,那是因为事实上多年之前他就曾想尽办法要我写下这些故事,一度他还要总经理简志兴和编辑部同仁带着企划书和录音机到办公室来,要我在“任何想讲的时候”把故事录下来,然后找人转换成文字;然而之后我不但不义地把那个企划遗忘在一旁,甚至还不忠地在他方地盘另起炉灶,所以,一年之后以最后一篇题目为“告别”的心情故事结束专栏,并决定在圆神结集出版的理由无它,就是……必然。对许多许多人心存感激,除了上头提到的瑞昌(其实……我还在怀疑着,我是不是真的感谢他?因为专栏写不到三个月之际他竟然就高升它职,弃我于火线而不顾!)、简志忠、简志兴和圆神的同仁之外,我也要谢谢《时报周刊》的李秋绒小姐在这一年中对我这个散漫的作者的忍耐、激励和宽容。当然还有雷骧先生,他竟然肯为这些故事动笔,画下那么多幅韵味十足的插图,让我受宠若惊。至于故事里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说:在人生的过程里何其有幸与你们相遇,或辗转知道你们的故事;记得年轻的时候听过一位作家的演讲,当有人问他说有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时,他笑着说:很少,因为我不可能随身带着笔纸,而且我相信,该记得不会忘记,会忘记的应该就是不重要的东西!的确如此。记得你们、记得那些事,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你们也还记得我吗?

内容概要

  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情感朴素又恣意,喷薄出的却是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母亲在念真的婚礼上,穿着一辈子没穿过几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坚持跪拜一百下,以谢神明保佑“像我这样的妈妈,也可以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的孩子”;那个神算子一样的相命师缓缓道出一切皆属必然;跑片小弟领着一群孩子在海边,把影片拉得长长的,一边跑一边对着阳光看;暗生情愫的技工和中学女生在公车上面对面,各自沉默地吃着面包;更有给念真带来屈辱又为他做面子的弟弟,写遗书说“你要照顾家里,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书中的小弟和小妹,老兵或女孩,仿佛就在身边,和我们一起经历着生命中的惊喜与惶恐。作者是台湾人,深沉的文字底下透出浓厚的中国人乡土情怀,感动着同根所生的人们,让我们想念共同的祖先和血脉。
  有读者说:“我最反对煽情。可每次看他的东西就是要哭。”
  《这些人,那些事》还特别收录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遗书》,写下对胞弟离开人间的真情告白与不舍,并特别邀请作家雷骧绘制插画,看两位大师以图文激荡出的精采火花。

作者简介

  吴念真,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瑞芳镇,本名吴文钦,因女朋友叫阿真而取笔名吴念真,意思是“不要再挂念阿真”。1976年考入辅仁大学夜间部,主修会计学,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大部分以中下层人们的生活为背景,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
  1977年,吴念真开始接触剧本创作。第一个剧本《香火》即引起“中央电影公司”总经理明骥注意,此后受邀进入“中影”担任编审,期 间与时任企划部副经理的作家小野结识成为好友,一起合作推动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参与了《海滩的一天》《儿子的大玩偶》《恋恋风尘》《无言的山丘》《悲情城市》等多部重要电影作品。
  吴念真近年来在舞台剧方面表现活跃,由他编剧执导的《人间条件》四个系列每次上演都反响热烈,而他自己担当主角的广告也颇受欢迎,其乡土草根和诚恳诉求的形象令人记忆深刻。
  目前,这位“最受欢迎的欧吉桑”担任着吴念真影像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大象影片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为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之兼任教师。忙碌的念真还参与了“纸风车319乡村儿童艺术工程”,和众多艺术人士一起,走遍全台湾319个乡镇,演戏给小孩子看。

书籍目录

自序 你们还记得我吗?
前言 四个相命师
第一辑 心底最挂念的人
 母难月
 只想和你接近
 心意
 遗书
第二辑 日夜惦记的地方
 可爱的冤仇人
 老山高丽足五两
 母亲们
 头家返乡
 年糕
 琵琶鼠
 秘密
 小小起义
 魔幻记忆
 告别
第三辑 搏真情的朋友们
 春天
 未遂犯
 茄子
 爱
 他不重,他是我兄弟
 人狗之间
 兄弟
 跑片
 告别式
第四辑 一封情书的重量
 邂逅
 长梦
 情书
 重逢
 美满
第五辑 这些人,那些事
 思念
 真实感
 圆满
 八点档
 寂寞
 仪式
 遗照
 陈设一个家
 沦陷
 笑容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继续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最后整个人被他抱了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短短半分钟不到的来自父亲的拥抱。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验,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有一年父亲的腿被矿坑的落磐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一家私人的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中午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断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趾甲又长又脏。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趾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翼翼地帮父亲剪趾甲。当我剪完所有的趾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马鹿野郎①。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晚上就睡这边吧!”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地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去看了一场电影。


编辑推荐

《这些人,那些事》:《悲情城市》《恋恋风尘》《海滩的一天》《搭错车》他获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获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意大利部灵影展最佳影片奖“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为你说他的故事,台湾的故事。“你要了解台湾的小说手电影,竟然不识吴念真?”物别收录: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遗书》写下对胞弟离开人间的真情告白与不舍。物别邀请:作家雷骧绘制插画,看两位大师以图文激荡出精彩火花。特别制作:随书附赠别册《记忆,吴念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这些人,那些事 PDF格式下载



从书海中挑出吴念真的这本《这些人,那些事》是非常偶然的,不过好像又是必然的,因为他的身份和他所在的地方——他是台湾人。对于宝岛台湾,我了解的非常少,所以很好奇,希望从作者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窥视到一个小小的部分。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捧着这本书,它太过简洁,封面、内容都尽是黑白两色,也许象征着一种人生,非黑即白,绝对没有妥协的灰色。

我细细的看来,文字里纠缠着的几乎全是往事的点滴。记得,有人问吴念真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回答,“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我读吴念真的书,读龙应台的书,从书中似乎也读出些什么来。那群因为历史问题成为台湾人的人,他们的一生比我们更坎坷,那种坎坷是来自于内心的。似乎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生命里多出了几分的动荡、周折,才让他们的灵魂多出了几许的韧性,更善于拼搏、奋斗。也由此,书中所描述的草根阶层们,很多人的生命、理想都充满了悲情的色彩。

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情感朴素又恣意,喷薄出的却是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母亲在念真的婚礼上,穿着一辈子没穿过几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坚持跪拜一百下,以谢神明保佑“像我这样的妈妈,也可以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暗生情愫的技工和中学女生在公车上面对面,各自沉默地吃着面包;更有给念真带来屈辱又为他做面子的弟弟,写遗书说“你要照顾家里,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书中的小弟和小妹,老兵或女孩,仿佛就在身边,和我们一起经历着生命中的惊喜与惶恐。

作者描写的一些场景是我所未见过的,他的某些情怀是我现在还不能感受的,但是一点不影响我读书后的感动。为什么呢?因为他深沉的文字底下透出了浓厚的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感动着同根的我,让我想念起共同的祖先和血脉。


N多年前读过“台湾念真情”,那是第一次从文字的世界读吴念真。在台湾长大的孩子几乎都认识他吧!因为只要是他导的电影,拍的广告,总能让人从商业的角度里跳脱出来,看到不同的东西。就是你明明知道他在卖商品,还很爱看广告,也差不多是从那时候开始,电视广告时间不再是大人、小孩的上“便所”(台语-厕所/卫生间之意)时间,大家开始会耐着性子认真的看“广告”,开始关注一种叫“意识形态”的东西到底在卖什么东西?厂商也开始从影响力覆盖全台的“广告”中找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除了推销自己的商品之外,还能刺激民众思考不同的深意。有一段时间无论你转到哪一台,都可以看到吴念真的身影,因为广告创新轻快,谁会想再看教条式的宣传片呢?“阿嫲,现在电脑也会选土豆(”花生“的台语发音)哦!”(国台语双声道开始交织在广告里)就是当时很具亲和力的作品(卖罐头花生汤),这时候的吴念真真正地从幕后走到了幕前,让大家看到吴念真导演脸上深刻的线条,那些线条背后的故事-原来藏在“这些人,那些事”里,到长大以后的今天才更能体会为何当时他的广告能如此地摄受人心,如何勾起那一代台湾人内心最深的共鸣,因为那块土地有着太多动人的故事.....

从 “这些人,那些事”的书里,才知道原来吴导演与我同是故乡嘉义人,这感觉分外亲切。书共分成五辑,分别是: 一.心底最挂念的人.二.日夜惦记的地方.三.搏真情的朋友.四.一封情书的重量.五.这些人,那些事。故事背景的开始多在那个我所来不及参与的年代里,北部九份有开采的金矿山,南部嘉义有阿里山的桧木,都是能获得高经济利益的产业。还有很多时代性很强的描述,例如-在村里用“放送头”(扩音喇叭)广播、“俾斯麦”牌的钢笔、健素糖-是类似大白兔奶糖的记忆、“许不了”的喜剧片、“猪哥亮”的歌厅秀-在当时是属于劳工阶级的娱乐....

圆满里的“做的事对庄头没帮助”,意即没办法对自己的家乡带来帮助。

八点档里的“返外家”意即回娘家 。

头家返乡里的刘头家说:“...再艰苦也要让小孩读书,有读书才有知识,有知识才有力量”。

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其实可以和所有人心境共鸣的不是歌词的含义,而是他那几乎控诉、宣泄种种郁闷般的旋律和唱腔”、“思念的确是另一种形式的忧郁或焦虑”。

寂寞里阿照的继父,便是典型的“老芋仔”(有别于“番薯仔”-土生土长的台湾汉人)-就是所谓的外省人,当年撤退到台湾的士兵。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般传统的台湾姑娘较不愿意嫁给外省人,一是因为语言隔阂,二是担心外省人来台湾之前是否在大陆已经娶妻生子,三是嫁军人很苦,薪水少, 四是不知何时要离开台湾。

而遗书这篇小说,让我在九月某个午后,泣不成声。那能触动心弦的必然是一种记忆里曾经的痛,这感觉不必很重,只要有一丝丝相同,就能让人掉进回忆的轨迹里… 。

故事里哥哥说:“觉得自己可以有一个地方让疲惫的弟弟安心地休息真好,当一个被信任被倚靠的哥哥真好”、“人生里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懂得去细细品味,比如类似这种相濡以沫的感动和幸福”....。而弟弟留给哥哥的遗书则写着:“大哥,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哥哥读信时,浓雾深处忽然传来山下火车喇叭的长鸣,听起来就像男人的哀号一般。我想,哀号的不会只是逝者,生者的心中又该有多么深的伤呢?

导演的文字让他记忆里的景象跃然纸上,那些依然清晰的画面和声音不仅让他自己忍不住泪流满面,还有在读着文章的我的。我思索,这个弟弟的内心到底有多痛,痛到要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一生?他心中又有什么恨,需要如此对待手足情深的哥哥?一再选择说谎的人,内心深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想借赌博快速致富的人,结果又都如何呢?

金刚经里提及:“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啊,人不能总沉浸在过去里,连当下都刹那刹那生变,遑论未来呢?擦干眼泪,把原谅当成祝福送给过去,把清净当成资粮送给当下的自己,好好活出未来的每一小步。让自己一生的言行留在百年后的墓志铭上:心安理得,无愧于天。

那么,你自己现在又想如何写出这些人,这些事呢?


《这些人,那些事》荣获:
  第十二届(2011)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中华读书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新周刊》2011年度十大好书
  《长江商报》2011年度锐书榜
  第10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提名
  “新浪中国”2011年度十大好书
  “搜狐网”2011年度十大好书“最温暖的书”
  “凤凰网”2011年度十大好书
  蓝狮子·新浪财经2011商业人士爱读的十大好书
  “2012阅读·分享·沟通——晒书单话读书”活动“大众读者奖·我最喜爱的图书奖”


朋友见我买便让我给她也买上一本,很喜欢,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方式。
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知名导演吴念真暌违12年感人之作,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那些再普通不过的人,再平常不过的日子,那些静静流淌的命运却唤醒了我们沉睡的记忆。


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这些人和事,透过他真情挚意的笔,如此跃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泪交织的同时,也无可取代的成为烙印在你我心底、这一个时代的美好缩影……


看见好,转的~~~
医院的住院部是个和外界不搭界的地方。这里干净,散发着84的气味,白色帘子把阳光都遮住,下午,人都睡思昏沉。
  
  病房里有三张床。我婆婆靠门,中间床是个老妇人,和她一天进来。她们都已经住了半月余。靠窗子的六号床则一直在换人。
  
  起先是个形容枯槁的中老年女性,陪同的年轻男性,我开始猜是她儿子。后来才惊讶地得知她只有34岁。她得了严重的红斑狼疮,头发掉了很多,剪得很短,黄黄的脸上有不均匀的红斑。
  
  有天晚上她刷牙之前,叫丈夫把盥洗台的镜柜打开。我先去洗手,顺手把镜柜又关上了。她拿着牙刷,不小心照到镜子,小声惊叫“哎哟!”声音里满是惊恐和厌恶。
  
  她丈夫长得不错。而她大眼睛,小尖脸,没得病之前,脸色红润之时,也该是个美女。从前,一定是漂亮的一对。
  
  我坐在里面床边看书,感到她在打量我,抬起头来,她把目光移开了,怔怔望着窗外。
  
  她没几天就出院了,他丈夫告诉我家人,她可能熬不过去了。
  
  接着来了个年轻男孩,只有16岁。得了罕见的恶性淋巴肿瘤,左肩已经开了一刀,腰侧也挨了一刀,但是肿瘤细胞可能还在扩散。他细长白皙,正是一个16岁正在抽条的清秀男孩的模样儿。家长都陪护在床头,爸爸妈妈奶奶以及所有亲戚。他老是坐在床上,一条腿支着,肩膀缩着,把mp4放在床上,安静地低头看电影。也就是一个16岁男孩的做派。他父亲瘦小干枯,有点秃,架着副金边眼镜,简直可以被拉来做一幅叫《愁苦的中年人》的画的主角。他很镇定地对我家人说,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上周五,这少年转到血液科去了。
  
  这么年轻!在医院,看到那么多老到活着已经是屈辱的老年人,你会觉得,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不匀一点时间给他!为什么不呢!就连我婆婆,我深心里也隐约觉得她该分给他一点。
  
  后来六床又住进来一个胖大的老太太,是胃部长瘤开刀的。一双儿女陪着,都是身形雄壮,嗓门如雷鸣。周末亲戚来探望,个个都很胖大,就连小朋友也有铁塔般的身形。真是巨怪家族啊!刚好这时候电视正在放《水浒传》,演到鲁智深拳打郑关西,让人觉得鲁智深根本就是他家一份子。晚上洗澡的时候,老太太也不进洗手间,就在盥洗台前脱光光,展览她硕大的光身子以及背上“斜背一口宝剑”般的长长伤口,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可是早上,她坐在床头,压低嗓门读佛经,手上的经卷都翻旧了。我一下子就不讨厌她了。读佛经总是好的。
  
  病房外面走廊有一块空地,放着两张圆桌和椅子,有时候我就坐在外面看书。隔壁病房里有个不能动弹的老头,有时候会发出呼噜呼噜的痰声,在安静的住院区,声音大得怪异,一波一波如钱塘涨潮,仿佛这是他唯一的生命运动。早上我打水的时候路过,门大开着,护工正在替他擦洗下身,屎尿味传来。
  
  那一天我在医院就没有吃下任何东西。
  
  寿多则辱,就是说这种情形吧。
  
  为什么要活着呢?难道延续生命本身,就是活着的目的吗? “活下去”这件事,就这么重要吗?比尊严还重要吗?活到自己都没有力气的时候,是不是就无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呢?一百岁的巴金在病床上痛苦地请求:“让我死吧”,可是国家不让。
  
  Malingcat说她有个朋友去做临终护理,结果得了忧郁症。病房真的比一个健康的人可以想象的要更残酷。小转铃却在学习临终关怀——她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但我只是个普通人。
  
  陪护的时候,我坐在婆婆的病床、壁柜和床头柜形成的凹形空间里。陪床其实非常无聊,病人很多时候在睡觉,事件密度非常之低,和挤公交、排队的情形很像,韩松落形容过,这是“赤裸的、干燥的、火星表面一样静止的时间”。
  
  有两个下午我把手头书都看完了,连《中国民盟》这种杂志都从头翻到尾,病人在睡觉不能开电视,在挂水无法走开,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呆,而在这里发呆,也让人感到痛苦。
  
  有一天看的是库切《彼得堡的大师》。谁要看一个丧子的中年知识分子的沉痛自白啊!真tm郁闷!再加上借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做主角,有种画皮之感,更加沉重、怪异、让人不快。
  
  又一天看了《死神的精确度》,就很喜欢。我想,这是因为伊坂幸太郎是东方人的缘故。西方人看待生死,总很难这样辽阔而平静,在他们的观念里,死是直线型的,要不通向天堂,要不就临着深渊。而以东方人的禅意的看法,“爱如死之坚强”,死,平等观之,也如爱之坚强。
  
  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我也是在病床前读完的。看了第一篇讲母亲,第二篇讲父亲的,喉头就哽咽了。一直我读书都是豺狼虎豹速度,可是这一本,惜它太薄,居然是很慢很慢地读完了。
  
  他可以用很简单、很简单的笔,写一个很复杂、很曲折的故事。就像《道德经》里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他的文字是简单空疏,像个大白瓷碗,这个碗里面,盛放的是很重很重的东西。
  
  他的小说,一点都不挑战人的理解力,就算放到《故事会》和《知音》里面都没有违和感。从前白居易写诗,都是要读给老婆婆听的,老婆婆都听得懂,才是好东西。
  
  书里有恋爱故事。有孱弱的小兵,和一个妓女恋爱,为她不惜和强壮的班长打架。有画广告画的少年,每当街头风声紧的时候,老鸨会把雏妓藏在他们屋子睡觉的顶棚,透过木板,女孩子看他画画,这种气氛也是美好的。
  
  更多的是生死故事。爸爸妈妈的,兄弟的。最难忘的是《茄子》。他当小兵的时候,一个士官长撞火车自杀,尸体散落在方圆两三百米,太阳慢慢白热起来,尸臭慢慢浓烈起来,他看守了一天,赶走野狗,又跟着个专事收尸的老汉一点点捡回来。当晚看到茄子大吐,三十五年都吃不下茄子。
  
  他说自己捡完尸体送回营部之后,开始发高烧,烧了七天差点死掉。副营长叫人扶着他去集合场,当着众人,指天大骂:“是这孩子守着你一天,不让你进了野狗的肚子,是这孩子盯着,一块不少地把你找回来,你不知足、不感恩……你有不平就他妈的来找我……你再不让这孩子平安,我明天就把你的骨灰倒进猪圈里喂猪!你看我敢不敢!”
  
  于是他就渐渐康复了。副营长还把这个士官长的一把铁梳子留给他作纪念:“这家伙也没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我捡了一样给你,让他保佑你一辈子。”
  
  多年之后吴念真写了一个老兵娶少妻、一番波折之后获得圆满结局的剧本,想起这个自杀的士官长,给剧中人物也起名叫“老莫”。再后来,居然梳子就找不到了。
  
  后来,“五十几岁以后,


,吴念真》别册1本)(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感动万千两岸读者,荣膺多家权威媒体2011年度十大好书!) *综合评分:评分好低哦,如果您的不满意来自服务,可反馈到客服请点击星星进行评分*标 题: 0/25请填写*读书心得: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0000请填写 推荐到当当分享 评价审核通过后,您将获得一定激励(查看激励规则)


这个商品不错~这些人,那些事(附《记忆,吴念真》别册1本)(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感动万千两岸读者,荣膺多家权威媒体2011年度十大好书!)


这些人,那些事(附《记忆,吴念真》别册1本)(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感动万千两岸读者,荣膺多家权威媒体2011年度十大好书!)


一直没有提笔,是想好好的为自己喜欢的书编制一份心情。可是,或许是我真的不会读书吧,每一本再喜欢的书好像都逃不过被遗忘的命运。所以,只有在重新翻阅的时候,才能试着找一找当时的心情。 只是,我好像还是找不到一种确切的感受,来描绘对这本书的心情。也许是因为,这里面有着太多太多复杂的情绪。 不会表达却深爱着家和家人的父亲,淳朴善良的母亲,以及那个活在各个阴影下的弟弟。开篇这些温暖的感动和那些难言的复杂的痛,会不由得想,这些人,那些事其实也是很容易发生在身边的吧。那样复杂的情绪里面,是不是也有些大多数人的感同身受?这些心底里挂念的人,这样熟悉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也是我们自己的心底里一样观念着的人吧? 听故事写感受,曾经应该是作文、日记里最常做的事。可是在看到这么多这么精彩的故事的时候,我却觉得不知道该表达些什么。或许,这里面,不再是具体的道理,而是抽象的情。 喜欢那个被“我”曾经讨厌的警察的善良,喜欢母亲们想法设法为孩子送钱的那份爱,喜欢返乡的头家让孩子读书的坚持,喜欢《小小起义》里那些为了同学情意的努力,喜欢春天一般可爱的女孩,喜欢重逢里的温情,喜欢美满的幸福与旷达,喜欢懵懂的孩子纯真的思念,喜欢淳朴的阿婆和理解她的银行工作人员,喜欢《遗照》里说着被“骗得心甘情愿”的警察,喜欢为阿嬷“陈设一个家”的用心…… 这些喜欢里面,是满满的爱和温暖。 可是,即使已经这样多这样美好的故事,却还未含及这本书的全部。 那个在海边带着孩子们看自己拿的片子的阿光,那个一直寂寞着却爱着那个即使并不接纳他的家的继父,那个失去儿子痛扇儿子耳光的父亲,那些在矿井工作了一辈子身患重病却只因一口烟就笑得满足的矿工们…… 在那些温柔的情绪里,又带着那么些值得不由自想起和思考着的深沉。 吴念真在前言中引述“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在此之前,我从未意识到回忆的珍贵,在此之后,我只能说:若非回忆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那么,我一定是被“最会讲故事的人”骗了个彻底。 可是怎么办,即使是被骗,我也是被骗的心甘情愿的那一类,甚至意犹未尽。 在这个年纪的我们,也许还不是能够意识到很多很多珍贵的人和事,也还不能够让“自己”跟“回忆”对戏,甚至也许还没有遇到足够多深刻的人和事。 所以,生命的刻痕还那么清浅的时候,还没有足够多的任何故事让我们相遇的时候,我会觉得遇到这么多愿意分享回忆给别人的作者是件很幸运的事。这样“辗转知道你们的故事”,了解不一样的人生,感受那美好的温情和偶尔拥有闪过脑海的思考的我,也是“何其有幸”的吧~O(∩_∩)O~


非常高兴吴念真的这本《这些人,那些事》被大陆引进,很早就拿到书,闲暇功夫就翻一篇,曾经我说过作为读者阅读书籍的几种态度,而这本书则是需要在阅读欲望膨胀到极致时要忍住耐心,不想要一次性读完,告诉自己读完就没有了,必须一字一句一篇篇去体会。现在读罢整本书,我庆幸在阅读时自己的克制。 我必须承认的是,在这几年大量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了发现了自己读书的品性爱好,有些书固然很好,完全没有明显的疏漏,但也只能在读后说一句“好书”,不能够完全体悟,甚至不会重读,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与书的相遇也是需要一种类似“气味相投”的缘分,一本对自己胃口的书,是可遇不可求,更是在众多好书之中的少数。但吴念真的和本书,正是这为数不多自己由衷喜欢的书籍之一。 我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的繁体版,但看过介绍,在介绍里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如果读者在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样的介绍,会觉得整本书算是半个个人自传。但实际上,这书中写到了许多故事,或许是杜撰、或许是引见,也或许是旁人的故事。但奇妙的点在于,读者总是会把这些故事统统安在作者的身上,好似是有这样的一种依附力量,你不知道什么故事适合什么样的人,只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便好。 许多人都在说吴念真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所谓故事,就是一段段的经历,将它写出来放在书中,同样也就是暗示读者,这故事或许真实,或许虚假,自由您去判断。很多人在一听到故事二字,自然就会想到很多桥段,大多狗血俗套。这源于我们曾经某些杂志的耳熏目染,原本其实感人至深的故事也会被列入狗血。曾经也一些人问过我:小说和故事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就告诉他,小说长,故事短。 现在没有任何的依据可以证明小说长,故事短。自己的孤陋寡闻和才疏学浅可见一斑,后来我慢慢才发现,小说和故事其实是有本质的区别,小说的写作手法会更加多样一些,比如同样的一个故事,小说或许会有很多的环境铺垫、有人物描写、有情感暗示、有心理诉说、有悬念叠加,最后再设置一个让人意料之外的结局。而故事则是平铺直叙,将整件事情诉说完整即可。也就是说,小说是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一个“故事”,尽量做到书面化,引导读者和让读者感觉到文学的力量。而故事则是把“故事”讲完,更加口语化,仿佛是面对的一个人,絮絮叨叨告诉你一件事情。而另外一个不同的是,小说的侧重点一般在于写人,通过人物的性格等方面来讲出一个事件,而故事则是注重说事,人物只是为故事服务的一个因素,不主导整件事情的发展方向。 我特别在这里点出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就在于曾经有人对吴念真的这句评价。他是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说的是“讲故事”,而非“写小说”,这也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出,整本书中的故事,都在讲的一个个事情,并且着重讲的是故事。人物在这些故事当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让人惊讶的是,作者确实是会讲故事的人,书中所有的故事在读完之后都可以让人回味一篇。 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说书中的故事如何了,但需要点出的是,这书中的所有小故事,讲述的内容不同、诉说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思想不同,但相同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娓娓道来”的特质,这让整本书呈现出一种“细水长流”的状态,仿佛在你的对面是一位斯文的朋友,他在慢慢为你讲述着很多故事,不紧不慢,一点一滴,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情同样不亚于那些激烈和碰撞,反而更加深刻地引入到了听者的脑海中,这种四平八稳的风格和特色让我觉得十分受用,并且受益良多,我体会到在这里故事当中所蕴含的种种情感,他们虽然看似表面波澜不惊,但实则在底下同样汹涌,并且厚重。 当然,如果考虑原因也是很容易的。作者的一句话“走到人生看到透的年纪”,也就了然。我曾经看过许多大龄作者的书,大多都是如此,或许真的如他们所写,在一个人到了暮年,到了回忆占据了生命大半时光的时候,也会看透许多东西,他们会看透生死、看透情感,看透许多原本在生命之中耿耿于怀的事情,于是云淡风轻也成了他们最后的主题。 但清淡的描述并不会减少那些情感的厚重,反而会显得更加的浓烈,就好比在酿酒一般,愈陈愈香,当人生走到看到透的年纪,就会用非常平淡和旁观的视角来讲述许多的故事,哪怕是自己的。我从来没有揣测过在这本书中哪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为那些故事都非常得让人感觉脱离,感觉好似每一篇都有作者的影子,但又好似一切都与作者无关。我想,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视角,写出的故事则更加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虽然人已经暮年,但思想却已经成熟,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作为同样感性的同样热爱写作的读者来说,我在这些故事中更加注意了在写作手法上的技巧,如果单单从我们刚才说的讲故事的平淡和直叙上来讲,其实还远远不够,那样整本书就会如同流水账一般。但实则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中,依然有着传统写作上的技巧,比如情感铺垫和导入,并且有着非常不着痕迹的悬念指引,它非常隐晦,如果不去细细体会,或许就会错过,而后又加上作者非常浓烈的个人真实情感,就会使得这本书在非常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轻而易举就会击中读者内心。 可以这么说,整本书充满了生命的曲折、停顿、包容、大爱,还有能量和支撑,这就是一本说尽了生命的书,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曲折和艰难,我们或许就不会体会到它的可贵和难得;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包容和大爱,我们或许会憎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能量和支撑,我们或许不会一路坚强地走到现在。任何的人事夹杂,都会成为一段段的经历,成为一个个故事。在经过了时间的筛选之后,几乎留下的都是那些曾经让人动容的泪水和温暖,而曾经的那些委屈和困难都成为了可以原谅的事情,烟消云散。 而曾经在我们故事之中的人,不管是已经离去还是依然陪伴在身边,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缘,因为缘相遇,因为份相伴,这才是完整的缘份。或许在许多年兜兜转转之后,我们依然会记得他们其中的几位,那已经成为生命当中印刻,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作者说: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现在我们或许还不能够未能全理解,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回忆之中慢慢去体会,或许我们很难找到所谓的“自我”,但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现在轰轰烈烈但却适合自己的道路,那路途中有光明与黑暗、有大爱与卑微、有快乐与痛苦、有认清与迷茫,但最终殊途同归,前往一个平和的终点。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合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感动万千两岸读者,荣膺多家权威媒体2011年度十大好书


读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在当当网书店浏览时,看到了那时网店主推的这本书:《这些人,那些事》,主推语是:台湾影人吴念真睽违12年之憾人大作,并附上了若干网站报刊的荣耀大奖。吴念真是谁,我真的不太了解,他应该是一个名家,但我很少读到他的作品。而书名《这些人,那些事》,则太俗了,因为这几年来,用这些什么什么,那些什么什么当书名的,太多了。但读自序时,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到了一个年纪,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忆”。“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一个人回忆他生命中的一些人,一些事,这些人不是名人,那些事也不是逸事,而是吴念真的亲人朋友,且是来自山村的人与事,我便毫不犹豫地下单了。

  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名人出书,特别是影界名人的书,多是写名星间或拍片的趣闻秘事,铺陈照片,流于形式的精美,而浅于心灵的内涵。吴念真没有这样,他写了一个台湾乡村最普通的人与事,这是我买这本书的理由。

  读下来,感觉文字质朴,感情内敛,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然而讲故事的技巧很棒,简单的事,亦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辗转反侧,亦动人心魄。例如那篇《遗书》,分明是情浓于血的兄弟之情,却用词如此淡,然而用心细品的话,却能读出其中的悲与悯,辛与酸,错综复杂的节构表现方式,不过是作者要掩饰内心真实的情感而已,就像男人有泪不轻弹,而弹泪了必要有一个回头或低头的动作来掩饰一样。用简单的语言讲简单的故事,却直指人心,是语言返璞归真的魅力,是作者数十年的笔力,更是作者内心里对亲情乡情的积累发力。

  没有刻意去讲人生道理。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亲情。一个阅尽世间人事的男人,以这样一种平淡的方式,写下他对父母的感恩,对乡亲的怜悯,对朋友的叹惋,分明有浓浓的人文关怀。开篇的《母难日》,写母亲养儿的艰辛,直到后来儿子成人成亲立业了,似乎母亲要安享幸福晚年,却读到这一句:母亲五年前骨癌过世。我的心就开始下沉,欲落泪。世间有多少母亲,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把儿女养大,待他们大了,自己便去了。《茄子》是写一个叫老莫的士官的故事,原以为是平平淡淡的一个人,在部队里清高自赏,不肯随流而“污”,喜欢文学,看着看着,原来是老莫自杀及之后的故事,惊讶,叹息,其惨状明明是深刻在吴念真的记忆里,却又选择遗忘。莫非,是写下了,便可放下了。

  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故事讲完了,我却在想,好好地活着,无论是面对苦难还是富贵。

  


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情感朴素又恣意,喷薄出的却是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一直很喜欢侯孝贤执导的《恋恋风尘》,喜欢对片名的那句解说:“知道有人世风尘虽恶,毕竟无法绝尘离去。最爱的,最忧烦的,最苦的,因为都在这里了。”后来知道编剧是朱天文和吴念真。

若干年后,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出现在我面前,腰封上赫然写着“‘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为你说他的故事,台湾的故事”。这样的宣传,我信。再去读书,发现那些故事依然是给《恋恋风尘》的片名解说下的注脚,所以,我很喜欢。

吴念真的很多故事是经营情节的,常常会出现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重逢》,如《八点档》,结局都来得让人措手不及。

相对于情节,更容易打动人的是他的取材。他的视角始终停留在社会的中下层,关注着认真而又卑微地活着的小人物。他用淡淡的口吻叙述他们的生活,那么平常,那么琐细,很多时候会被命运捉弄;但他们很少抱怨,仿佛一切都理所当然,什么样的事情都能承受住,默默地让生活继续下去。点缀在艰苦的生命过程中的,是普通人相互之间的一点理解和宽容。它们不一定在哪个情节里出现,总是一闪而过,却让黯淡的生命有了温度,常常变成主人公嘴角一抹带着些许凄凉的笑意。像《美满》,写几十年的历史跨度,无法捉摸的世事变迁,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一个女人的坎坷经历还有她跟两个丈夫共同生活的离奇故事。竟然以女人算计着死后三人同穴,“三个人从没睡在一起过,那种滋味……我就不信那两个死人不想试试看”这样充满了喜感的言辞收尾。

好的故事需要情节,上好的故事超越情节。吴念真的故事是后者。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侯孝贤的电影,你一定也会喜欢上这本书。朴素而诗化的场景,肆意流淌的情绪——有点薄薄的凄凉,有点淡淡的怅惘。它呈现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是台湾历史和民众命运的浮世绘。我常常以为,台湾的文艺作品更动人,是因为台湾是一个从母体中剥离出去的小岛,而这种凄惶感深深根植在每一个台湾人的心中。


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我也是在病床前读完的。看了第一篇讲母亲,第二篇讲父亲的,喉头就哽咽了。一直我读书都是豺狼虎豹速度,可是这一本,惜它太薄,居然是很慢很慢地读完了。 他可以用很简单、很简单的笔,写一个很复杂、很曲折的故事。就像《道德经》里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他的文字是简单空疏,像个大白瓷碗,这个碗里面,盛放的是很重很重的东西。 他的小说,一点都不挑战人的理解力,就算放到《故事会》和《知音》里面都没有违和感。从前白居易写诗,都是要读给老婆婆听的,老婆婆都听得懂,才是好东西。 书里有恋爱故事。有孱弱的小兵,和一个妓女恋爱,为她不惜和强壮的班长打架。有画广告画的少年,每当街头风声紧的时候,老鸨会把雏妓藏在他们屋子睡觉的顶棚,透过木板,女孩子看他画画,这种气氛也是美好的。 更多的是生死故事。爸爸妈妈的,兄弟的。最难忘的是《茄子》。他当小兵的时候,一个士官长撞火车自杀,尸体散落在方圆两三百米,太阳慢慢白热起来,尸臭慢慢浓烈起来,他看守了一天,赶走野狗,又跟着个专事收尸的老汉一点点捡回来。当晚看到茄子大吐,三十五年都吃不下茄子。 他说自己捡完尸体送回营部之后,开始发高烧,烧了七天差点死掉。副营长叫人扶着他去集合场,当着众人,指天大骂:“是这孩子守着你一天,不让你进了野狗的肚子,是这孩子盯着,一块不少地把你找回来,你不知足、不感恩……你有不平就他妈的来找我……你再不让这孩子平安,我明天就把你的骨灰倒进猪圈里喂猪!你看我敢不敢!” 于是他就渐渐康复了。副营长还把这个士官长的一把铁梳子留给他作纪念:“这家伙也没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我捡了一样给你,让他保佑你一辈子。” 多年之后吴念真写了一个老兵娶少妻、一番波折之后获得圆满结局的剧本,想起这个自杀的士官长,给剧中人物也起名叫“老莫”。再后来,居然梳子就找不到了。 后来,“五十几岁以后,我好像遗传了妈妈当年的毛病,嗅觉慢慢丧失,或许是这样吧,这两三年我已经可以安心地接受茄子……“ 即使是这样的故事,充满了各种无法磨灭的苦难的气味和细节,你看了也不觉得恐怖或是恶心。就是好像听完了一个好故事,可以好好睡觉了……也许就是因为他作品的气氛吧。那是温柔的,安心的,甚至轻盈的气氛。 他的故事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有情义”。生也好,死也好,都是这样被珍重温柔地对待,他对人,对事,对回忆,都是有情义的。他是有热泪的,但是不像马景涛那样飙出来。这么久过去,在那片浩瀚的黑暗中,我又想起了你,往事如鲜花开满原野。 年轻时候,我们总是急急要去表达什么,努力要一鸣惊人,死亡正是个好题材,因为觉得死亡刺激、神秘、旷远。那些动不动就死人的青春小说,那些因为主题苍白无力而格外考究辞藻、格外大声疾呼的作品……声嘶力竭的摇滚,是演给恐慌着但却未曾经历的人看的。 渐渐知道,这样重大的主题,就是该轻声说的。真正懂得的人,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懂得什么叫作娓娓道来。就像吴桑这样。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 群山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百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


  作  者:吴念真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
  推  荐:★★★★★
  
  按照朋友的说法,他的电影《多桑》比侯孝贤的电影还要“素”,也就是更加片段化,更加没有戏剧性……
  如果按这个说法来看,这本书,也是极其“素”的。
  好像吴念真仅仅是一个路人,记录着这些人,那些事。而他自己,从未在这些故事里。但是,你分明可以清楚的知道,他,就在那儿。
  这种宁静和安然似乎和他的电影风格也是如出一辙的。
  “一花一世界”,一粒微尘一样有它的重量,也许那里头也有另一个世界。而在吴念真的这本书里,我感受到的就是这样的微尘,如此轻盈,也如此厚重。
  
  吴念真并非本名,在介绍中,这个名字来自于他的初恋。初恋的女孩子叫“阿珍”,给自己取名叫“念真”,意思是不要再挂念阿珍。他是否真的对此不再挂念了我无从猜想,只是,这个名字用了一辈子。
  也许是我的牵强附会,然而这书中的点滴,分明就是如同这个名字一样在不经意间,让人无法不动容,然而作者本人却在一边安静地继续观察着,淡淡地说着“你看到了嘛?”这种平静,也许只有到了这般的年龄才能做到,任何一个辛酸或者美好的故事,都能安安静静地缓缓讲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合情合理,那样——自然而然;仿佛自己只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冷静地旁观着,拈花而笑。
  如同其讲述自己名字的来历一般,仿佛是别人的故事。
  
  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微尘,一点一点飘散在空中。你无法抓住,却分明可以感受到它们,它们的气味,它们的重量。
  有时候,不小心被它迷了眼睛,就得眨一眨,用一点点的泪水将它冲洗出来。
  
  2012.03.16
  王择成


2012年最喜欢的书就是《目送》和《这些人,那些事》。个人觉得可读性远甚于《台湾念真情》。吴念真不愧是得过五次金马奖最佳编剧的人,以自身经历以及耳闻目染的小事以看似平实的语言流朴素描述,出来的效果却是直击人心、印象深刻,而且极具画面感,仿佛是一个个电影在脑中放映。让人不由自主一篇一篇不断往下翻。用小时候语文课上的术语就是故事性很强,人物性格跃然纸上。这本书受两个好友推荐,我也买了两次,我还会不断向别人推荐。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吴念真的书。本来一直对台湾本土人有一丁点没有道理的偏见,觉得他们偏离了以大陆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吴念真的书的确看不出太多由中原带去的“古朽”气息。然而这并不影响吴念真对于汉字的驾驭能力。我一向认为,民国文学大家最出众的地方就是用平实的叙事打动人,吴念真做到了。他甚至连抒情都是吝啬的,只是如电影镜头一般罗列画面细节,然后让读者去欣赏这种蒙太奇,进而震撼或感动。我遂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这是我在中学时代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我一直怀疑写《荷塘月色》《春》的那个朱自清是否和写《背影》的是同一人:一面是中国文人脱之不去的酸朽,并略带矫情;一面是感人肺腑的真实描摹,把中国严复与慈父的那种矛盾和柔软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吴念真的文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那种来源于土地和平民的踏实和深刻,让人读来有一种揪心的疼痛。我也佩服吴念真对于素材的寻去,即使是最不易被关注的动态和三言两语,也选择得精到而贴切。我只能说,吴念真懂得叙事,太不炫耀技巧;吴念真更懂得人,但不偏颇激烈。


我其实特别讨厌煽情——煽过头了就成矫情了。但是,吴念真的文字就是让人有想哭的冲动。读书的过程里,常常有时光交错之感,在他的回忆中恍惚回到了自己的回忆中。本来,都是那么普通的人和事,亲人朋友老兵矿工小弟小妹妓女甚至是路人甲,近的远的,牵扯一生的,萍水相逢的,文字记录着有关他们的种种,但一切只是如同每日惯常的日升日落,平静的爱恨情仇。那些专属他的经历和情感,我觉得那么陌生却又那么熟悉。不会表达情感却彼此心意相通的父亲,害他被打了一顿的警察,和自己初恋情人重逢的出租车司机,折下一支木棉花送给暗恋对象的男生,等待着一张记忆中的脸的学徒……我们何其莘云,能够和他们相遇,知道他们的故事。字里行间的情感尽管质朴,却是心灵深处最肆意的温柔。于是我才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印记,竟然是如此动人。


这是本意料之外好看的书,冲这书名原以为会是那种用力过猛的心灵鸡汤,没想到却是意外的清新朴实,薄薄的一本书,承载了各种情感,传递了各种生活感受,分享了各种人生态度,推荐下我喜欢的章节,象讲述亲情的【遗书】,谈论人生的【美满】,还有探讨爱情发人深省的【长梦】,作者吴念真是台湾知名的大编剧,所以文字表达很有纸上电影的感觉,是我觉得非常值得推荐的好书!


记得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听的歌就是一样的月光,没想到,是吴念真所写。

没想到这样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会用这样很随意的文字,写这么感人的作品。

他从另一种角度叙述,出乎意料地将包袱抛出,然后嘎然而止,令你恍然大悟的同时也让你悲从心来,不能自已。他的字字句句,即兴拈来,随性,生动,生活。喃喃自语般朴素,却有令你落泪的感动在其后,一笑置之的捉黠留在嘴角,但让人笑不起来,因其背后是悲凉的人生底色,如豁达之士的轻嘲淡讽,却是那个时代的最真切的缩小与写照。

淡然。朴素。真实。诚挚。情深。不动声色。……

一字一句读来,掩卷品味,然后再读,再翻来覆去品味,体会诸多,却仍然不能一一表叙出书中真味。那些感觉,在我心底,清晰却缠绕成一团,仿佛说出的只是飘在水面上的一层浮萍,而真正厚重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还静静沉在水底,等待足够的力量打捞。

可是我终究单薄,无力获取。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白岩松老师到我们学校做讲座,在讲座中郑重地推荐了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直到今天细细读完,才发现这些文字和故事真能触及灵魂,打动人心。 前几天知道外婆病重,作为排遣开始看书。第一篇文章看的是《只想和你接近》,结尾一段是这么写的——“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还不是在我脑袋里播放着。”这句话就像开启回忆的钥匙,很多我曾经以为时隔太久已经忘记的往事像失控的洪水蜂涌到我眼前。小时候外婆教我背古诗,每天一首,以至于还没上小学的我在路上吹着小风儿,也能闭上眼睛背上一句“哇,真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啊!”;外婆每天督促我弹钢琴;端着中药满院子追着我跑要我喝药;吃饭前在二楼阳台上扯着嗓子喊我回家;初中时外公外婆搬去新家,于是每周末见面的时候外婆总会偷偷塞给我零花钱,哪怕自己舍不得吃一根冰棒,宁肯走路也不坐公交... 于是在看完《只想和你接近》以后就已经泣不成声的我,决定改日心情好时再继续看书。 过了几天我坐地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party,担心一个小时的地铁行程会无聊,我就随身带了这本薄薄的小书。于是那天,我一手拉着地铁吊环一手捧书,看完一个故事掉一次眼泪。为了不把画好的妆哭花,我就抬起头睁大眼睛,害怕眼泪掉下来。地铁上人很多,也会很吵,但当我开始阅读每一个故事的时候,作者的文字具有神奇的魔力让我一点点忘掉周围的环境,完全走进他的故事。也许吴念真本没有想要煽情催泪,但他的描述方法,他的走字行文却能够细腻到撩动我心底脆弱的琴弦,他的故事总能让我想起在我的生命力曾经出现的那些人和事,想起那些不舍和思念。而当我和他能通过阅读和写作产生和谐的情感共鸣,那些人的心情,故事里的人物,我通通都能理解了... 也把这本书推荐给还在选择和徘徊中的你,这些故事,也许也能让你想起一些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现在,珍惜已拥有的,珍惜爱。


看《这些人,那些事》,我会因为一群妈妈的“密谋”会心微笑(《母亲》),会因为父母守住孩子纤细的感情而感动(《思念》),会因为后父拥着照片自拍而落泪(《寂寞》),会因为十年前的女人那句“我都跟你说这十年的一切,你连hello都不跟我说吗?”而感叹(《重逢》)……
很喜欢每天睡觉之前,翻看一两个小故事,于是梦的序章,就有了或淡然,或唏嘘,或感动。
不是华丽的词藻,不是精巧的布局,只是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这些人,那些事罢了。正是因为,那么的真实,可触可感,于是,作品有了不喧哗的煽情,不雕琢的真情。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吴念真确实是“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他经历了多少物是人非的变故,听过多少大家的故事,才有这么多的感触?读着读着,我突然觉得,我不再畏惧岁月的流转了,我曾多么害怕一切的变故,然而我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在不断地经历种种的时候,这些故事会不断地增加你生命的厚度,得到的,不一定是掌声,不一定是鲜花,但,你的心会如一张白纸,轻轻地揉成小小的褶皱——这,胜过一切。


前两天我在豆瓣推荐这本书,说:吴念真如果混豆瓣,即便不用真名,也一定能关注破万。他的那些小故事要是发到豆瓣每篇都能推荐过千。 木卫二老师问:比心灵鸡汤女王们的日记还好?我答曰:高出好几个档次,何止心灵鸡汤,简直就是中华鳖精。 木卫二老师一问确实道出了我心中的疑惑。这本书非常好看,但实在太像是高档心灵鸡汤了。要说是《读者》、《知音》类的故事似乎过份贬低,终于我在桃花老师的评论里找到另一种意思相近但不显冒犯的表达方式:“就算放到《故事会》和《知音》里面都没有违和感。”(****://book.douban****/review/5089628/) 一个未必恰当的类比:如果你每次读柴静都觉得很感动,但每次提到柴静又总觉得有点腻歪,你就会明白我对吴念真这本书的感觉。 我心底最大的不安在于,这本书的文风虽然模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绝非不可模仿。一旦流行开来,未必不会沦入烂大街的地步。喜新厌旧的读者们今日为这种文风欢呼,明日可能就会嘲讽、戏仿之。 正如他们过去那么多年对余秋雨、安妮宝贝做的一样。 所以,对这本万人“想读”,评分过9的热门书,我最终还是不敢放胆赞美,不敢打满五星。


从拿到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的那一刻起,我便不舍得将它放下。这本专栏文章集结的文集,写的几乎都是地位卑微的小人物,生活艰辛不易,却各有自己的尊严。吴念真写下他们,也因为在心中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而朋友们说,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等你不在了,也还有人记得他们的故事。 所以,他用尽可能精炼的文字,刻画了一幕幕如同电影镜头一样现实的人生。不少人说,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会落泪的。当我在灯下一页页翻阅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动。此刻,回想起书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却抑制不住流泪的冲动。所有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平凡的人啊,只要是执着、真实的生活过,这样的人生,都是值得铭记的。而书中涉及的几位政治人物,不曾指名道姓,寥寥数语谈及,却已经尽显其虚伪和丑陋了。

吴念真说他是用国语和闽南语交替来思考的,他的文字,用我们的家乡的潮州话读起来,一样别有韵味。


有次在南方周末上看到吴念真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他写回忆弟弟从小到去世的事情,结果他妈妈看到了,一直悲痛不能自己,还说他“为什么要来剜我的心”,那片文章我印象十分深刻,看得人眼睛发酸,潸然泪下。果然是台湾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回想以前看的他主演的杨昌德的电影《一一》,当时只觉得觉得这个人太真实,他演的中年MJ完全是演出自己。原来这就是吴念真,顷刻恍然大悟,觉得此人非常了得,文字是非常朴实,温暖的类型,很好看。


拿到书后真的好激动,以为会被邮政不知寄多久呢,没想到十天就到了。拿到书的,外表比我想象中的更平常,落在角落就会找不到的感觉。之前在豆瓣上看了一些读书笔记和介绍,已经深深迷住了,以为是特别文艺范的书呢,看后才发现其实言语真的很平朴很直接,没有多余的感慨和现在很多作家的矫情伤怀,直抒胸臆的写着那些生活中最最平常的人物,就像你出门遇到的每一个人,就像自己。原来吴念真是男的,这是我第一个惊讶,低调的舞台剧编剧,低调的金马奖擂主。原来这些事情都像突发事件一样变成了某一个人的命运,乃至自己的一生。我看着这些最稀松平常的文字,感慨说为什么他能遇到这么多的人这么多有故事的人,其实回头想想,我生活中的人事不也如此么,不过是没有总结没有感悟的经历了,变成了内心深处的一种积淀。还是要推荐它,让我在冬日里有温暖,这个浮躁的世界啊,需要的就是静谧平凡的幸福,你习惯于这种生活,可就是突然的那么一下,就会泪腺崩塌。


J:吴念真喜欢写长句,但是不饶口,这个很厉害。X:恩,我最怕说长句,还是得让我看个三五遍才能理清关系的,但是他的长句就没问题。我折的那几个故事都是我最喜欢的,哈哈!反正很好读~J:我很奇怪啊,你看台湾人说话那么娘,语气那么软,可是转换成文字都那么沁人心脾。X:台湾这几个作家的东西真的是发人深思,可能跟他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有关。J:我感觉台湾人的伦理教育实在厉害。你看开篇就是写父母,那么平时感人。X:而且台湾作家的文字真是特别清新,就是用朴实的故事感动你。J:我最喜欢“寂寞”那一篇,我总觉着人只有在感情特别荒芜的时候,才会显得特别有血有肉!


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珍惜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


之前看龙应台的书,觉得台湾女人情感细腻,真挚感人。吴念真这本讲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又觉得台湾男人好真实,好有爱,好诚恳。好书。


其实不喜欢这本书的名字,这些人那些事,觉得矫情俗套。作者的简介也让我不喜欢,吴念真,因为初恋女友叫阿真BLABLA~如果是我自己去书店的话,一定不会买这本书,翻都不会翻一下。为了买另一本等了很久的书,又不够29,一时又不知道该买什么,就去豆瓣上找了下。这本书评价很高,看了下书评,然后很惶恐的买了。结果到手后翻了翻很不错,送的那个小册子看了很有感觉。然后随便翻了翻,开始觉得前面很平淡无味,一般般,就走马观花的翻到后面,结果渐入佳境了。尤其是重逢和思念,看的让人实在感动。果断好书啊。


去年凤凰网年度推荐好书,买来看,第一次读吴念真的书。“这些看起来是小事,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成大事,变成愿意跟人家分享的事。”很温暖


只是遗书上的一句话:“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只是被父亲轻轻抱起的一个动作,只是一支被折下相送的木棉,只是一句台湾充满乡味的闽南语……从中我看到一个自责的哥哥,一个渴望关爱的儿子,一个单纯而真诚的恋人,一个写真情,演真情的平凡人——吴念真,褪去繁华,用极平淡的笔触娓娓写来,却在细节中令你潸然泪下。


往事并不如烟。念书当兵写作当导演,吴念真的人生就如他的经历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这样的丰富的生活或者在当时并不容易甚至是艰难的,然而,我们读到的,却是因为此而多彩厚重的人生。由《思念》结缘,我推荐给朋友同学,果然不凡。吴念真的文字,让我们惊讶的不仅是对生活细腻真实的感知记录,不仅是文字里承载的世事变迁,也不仅仅是陌生人间的随缘的情感,还有对台湾人情的感知、文化的窥探。好书,你值得拥有。


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感动万千两岸读者


一天,吴念真开完会,心绪不佳。在刚才的会上,他和人吵了一架。吴念真叫了一辆计程车回公司。上车之后,吴念真听到车上播放的是自己喜欢的肖邦。起初以为是电台,后来发现是车上的CD机放出的音乐。几句寒暄之后,一直看着吴念真的计程车司机平静地说:导演,你愿不愿意听我给你讲故事?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从司机的大学时代开始讲起,他和前女友是怎么好上的,他去当兵,回来之后找工作,后来开公司,两人如何分手。车到了吴念真的公司,故事还没讲完。以吴念真的经验,计程车司机讲的故事,多半不好听。但这次,吴念真完全被吸引了。他说:没有关系,车停在这边,你把故事讲完。
司机讲到开车去机场载客,在排队的乘客中,一眼就看到了前女友,而且就那么巧,车正好排到她的面前。按照规定,他是不能拒载的。司机第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是想把座位背后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拿掉,后来心一横: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计程车开动,前女友坐在后排,一个个电话打过去,打给家人、公司和朋友,在短短的时间里,把他们分手之后十年的历程讲完。司机一边默默地开着车,一边静静地听着。到了目的地,前女友突然用极其平静的语气对司机说:"我都已经告诉你我所有的状况......家庭、工作、孩子。告诉你现在的心情......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而你连一声hello都不肯跟我说?"
很多年以后,这个伤感的故事成为吴念真一篇专栏文章的素材,文章的标题
就叫《重逢》,文字干净、洗练,结尾饱满、结实。
摘自《南方周末》2011年9月8日 文化 原创 文学


一口气读完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感慨如果到了他口中所说的,“只能与回忆对话的年纪”,笔端是否也能如他那般流出那些触动心弦的故事?
心中的执念仿佛一下就被打破。再缠绵悱恻的爱情,也不免有《情书》中知晓真相后的抽空和自嘲;再固执冷漠的人,也会在看到继父留下的《遗照》后多出几分温暖与唏嘘;再美再纯的故土,有会有最后的《告别式》。当然,还有相信宿命的无奈,生活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相遇和分别。种种情愫随着回忆跌岩起伏。
于是劝慰自己,那就趁着年轻,多读点书多经历点事多遇几个人,为以后的回忆留下饕餮盛宴~~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老先生,呵呵,老先生的文字充满记忆的味道。台湾,一个在我们眼中神秘的地方竟是这么有烟火气的地方。这些人,那些事,都在吴老师的文字中复活了。读过关于弟弟的那篇文章,确确实实被他的文字感动地哭了,惊天动地的伤感却是平平静静的几句话。有时候,文字的力量真的是你所看不到的巨大感召。来不及等当当降价了,拿回来便一口气读完,看着窗外,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第一次看吴念真,之前对这人不了解,读过这些人,那些事后,真心被这位心系草根的编剧感动了,“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当之无愧!


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书,是作者的故事也是时代人的故事,吴念真不要在挂念阿真了,他来自最底层的人民,用最朴素、最直白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有一个被时代齿轮压得喘不过气的人。
仍记得那个想要去富士山的卡桑,那个到死都记得自己是生于昭和32年的卡桑,他们是一代人,处于时代与时代交错的人,在他们一个又一个的逝去,剩下的人在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悲哀下存活。他们像是被这时代所抛弃的人。
还有那个到死也不能闭上眼的阿嫲,微张的口中似乎一出一丝对这世界的疑问“为什么给我这样的命”那些看似做着所谓低下工作的人背后也有着我们不可知的无奈,我们也没有必须要求别人把自己的伤口撕开供人怜悯,所以怀有一颗慈悲的心让这世界也变得更美。


旅行出发前,拿到这本书,使整个行程的空白被文字填满。

生命中总有一些不能忘记的人,他们看似与我们无关,却又时刻突兀的出现在记忆里,我不知道如何将他们的灵魂平息,也罢,就这样吧,就这样继续存在在我的经历过的时光里。

行文间的俏皮和幽默都是加分的光点,吴念真老先生最诚恳的回忆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无论曾经多么辛苦,因为有你们,此生就足矣。

读完这本书,或者伤感,或者感动,或者沉重,她是就是光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那就存在哪里,不悲不喜。

谢谢这本书陪我经历的时光。


这几年大量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了发现了自己读书的品性爱好,有些书固然很好,完全没有明显的疏漏,但也只能在读后说一句“好书”,不能够完全体悟,甚至不会重读,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与书的相遇也是需要一种类似“气味相投”的缘分,一本对自己胃口的书,是可遇不可求,更是在众多好书之中的少数。但吴念真的和本书,正是这为数不多自己由衷喜欢的书籍之一。
  
  我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的繁体版,但看过介绍,在介绍里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如果读者在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样的介绍,会觉得整本书算是半个个人自传。但实际上,这书中写到了许多故事,或许是杜撰、或许是引见,也或许是旁人的故事。但奇妙的点在于,读者总是会把这些故事统统安在作者的身上,好似是有这样的一种依附力量,你不知道什么故事适合什么样的人,只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便好。


以前看侯孝贤电影便知道了吴念真。而看《一一》更是从形象上认识了这个台湾电影界的才子。他不但演出,编剧,参与制作了不少台湾佳作。他还自己作为导演,指导了《太平天国》和《多桑》。当年马丁斯科塞斯曾盛赞《多桑》是他喜欢的电影。
而电影之外的吴念真却是怎样?翻开《这些人,那些事》,有熟悉,有陌生。但是这却是自己喜欢的一个中年儒者的样子,细腻,真诚。就如电影里不动声色的表达,在他的笔下,生活也是这么平静的流过。平静但不沉闷。


事业失败之后才发现除了开车之外,自己好像连说得出口的专长都没有,所以最后他选择开出租车。

不过,出租车在市区里跑还是容易碰到以前商场上的客户或对手,“熟人不收费,自己倒贴时间和油钱这不算什么……,最怕遇到的是以前的对手,车资两百三给你三百块,奉送一句:不必找啦,留着用!外加一个奇怪的眼神和笑容,那种窝囊感够你低荡个一整天!”

所以后来他专跑机场,说比较不会遇到类似难堪的状况,而且也不用整天在市区没目的地逛,让自己老觉得像一个已经被这个战场淘汰的残兵败将,或者像中年游民一般地无望。

不过,他也承认跑机场的另一个奢望是如果前妻带着孩子们偷偷回国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睹上他们和孩子们见上一面;“离婚后就没见过……,我都只能凭空想象他们现在的模样。”

孩子和前妻一直没碰上,没想到先碰到的反而是昔日的爱人。

他说那天车子才靠近,他就认出她来了。“曾经那么熟悉的脸孔和身体……,而且除了发形,十几二十年她好像一点也没变。”

上车后,她只说了一个医院的名字和“麻烦你”之后就沉默地看着窗外,反而是他自己一直担心会不会因为车子里的名牌而被她认出来;不过,她似乎没留意,视线从窗外的风景收回来之后便拿出电话打。

第一通电话听得出她是打回澳洲雪梨的家,听得出先生出差去英国,她轮流跟两个孩子说话,要一个男孩不要为了打球而找借口不去上中文课,也要一个女孩钢琴要好好练,不然表演的时候会出糗,然后说见到外婆之后会替他们跟她说爱她等等,最后才听出是她母亲生病了,因为她说:“我还没到医院,不过妈妈相信外婆一定会很平安。”

他还记得她母亲的样子和声音,以及她做的一手好菜,更记得两人分手后的某一天,她到公司来,哽咽地问他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女儿呢?”那种颤抖的语气和哀怨的眼神。

打完家里的电话,接着打的是她公司,利落的英文、明确的指令加上自然流露对同事的关心一如以往。

他们大学时候就是班对,毕业之后他去当兵,而她在外商公司做事;退伍后,她把一些客户拉过来,两个人合伙做,三年后,两人公司变成二十几个人,而他却莫明其妙和一个客户的女儿上了床。“说莫明其妙其实是借口。”他说:“到现在也没什么好不承认的……,一来是新的身体总比熟悉的刺激,还有……这个客户公司的规模是我的几百倍,那时不是流行一句话:娶对一个老婆可以省掉几十年的奋斗?”

最后车子经过敦化南路,经过昔日公司的办公室,两旁的台湾栾树正逢花季,灿烂的秋阳下一片亮眼的金黄。

后座当年的爱人正跟之前公司的某个同事话家常,说台北说澳洲说孩子说女人到了一个年龄阶段的感受,然后说停留的时间以及相约见面吃饭,说:“让我看看你们现在都变成什么模样。”

车子最后停在医院门口,他说他还在躲避,也在犹豫要不要跟她收费或者为她打个折,没想到后头的女人忽然出声,笑笑地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跟他说:“……我都已经告诉你所有近况、告诉你现在的心情、告诉你对一些人的思念……,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连一声简单的问候都不肯跟我说?”


戳中泪点~
每一个故事都值得一读。这本书使我明白,乡土的文字最打动我的内心。


吴念真果然是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初看,没有太大感觉,越往后看,感触越深,小小故事中,总有让人动容、落泪的地方。早先看过他编剧的《悲情城市》,现在再看这些故事,觉得内在是想通的,都是普通人的情感。却能打动人心。


之前在《看天下》杂志里就有提到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看评论说吴念真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人,看了这本书之后非常赞同这话,大陆作家已经电影等方面都太缺乏会讲故事的人了,吴念真的故事看起来很台很乡土,但丝毫不影响读者融入到故事中,他的故事大都很短,却可以讲得很不一般,但对于里面死亡的主题总是让我在读完之后心有余悸,或者这也是种体验的真实。


果真是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爱不释手,大爱吴念真的文字,细腻,平凡的文字带着深深的感动.


这次买的两本书,真的非常满意。包装的非常好,就和在书店买的完全一样。

这些人,那些事。真的很令人感动,人很多时候就是需要这样的文字去缅怀我们曾经美好的过往,并且去珍惜现在的一切,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其实,人真的不必活的太累,我们总是拼命地追求物质,金钱,而却丢失了最美好的东西。
人,活的平淡安宁就好,家人朋友安好就好。
很喜欢吴念真的文字,让人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值得去看


评论说吴念真是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的确如此。每一则小故事都是那样细细地渗入到心田,感动,细腻的感动。讲他与父亲、母亲、同伴、抑或是他人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说得让人无比舒服。像一杯清茶滑过喉咙沁润心田,舒畅又回味无穷···


吴念真老师的故事真的很棒,不愧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可是吴念真老师的故事第一次听上去,觉得诶,结局让人眼前一亮,或者结局让人一阵温暖,可是如果每个故事都是这样的话,就不禁让人很腻了,在最近的那个世界大师,看着吴念真老师编的那个微电影的故事,其实觉得,也就只是那样了,也许创新真的很重要啊!


吴念真累积多年、珍藏心底的体会与感动。
  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种种,您将学会包容、豁达与感恩……
  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


关于吴念真,我知之甚少,也就是看了《恋恋风尘》、《悲情城市》之后才对他有些了解。他的电影色调总是泛着蒙蒙的灰色、有种透不出的忧伤。以前对台湾电影的了解趋于肤浅,也就是这两年才看了些,每每怀着无法言语的愁情却又能找到一丝的光亮。、
韩寒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对世界悲观,你可以对人生悲观,但一定要对生活乐观。


吴念真被称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
他的这本书里,大部分是写普通老百姓平凡又奇特的生活经历,简短。
那些人,那些事,真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朋友圈子里流行生日送书,送了好几本。一开始是受人推荐,看过之后,觉得果然不错,是2012年最喜欢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就是龙应台的《目送》。吴念真式叙述方式就是以平实真实的语言文字把身边的人和事温和地娓娓道来,在看的过程中,整个故事跃然纸上,让读者沉浸其中,读后也是回味良久,就犹如一杯清茶,清淡温和,低调淡雅,却口齿留香,沁人心脾,非常舒服。个人很喜欢。


喜欢他在一一中扮演的NJ,他就在演他自己。吴念真不愧是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乡土朴素,以情动人


吴念真讲故事的本事确实很高,让人感叹:生活比小说和影视剧更精彩。抄一句吴念真序言里的话: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


我想,谁的生命中都会有那么一群人,可能把他们归类在带着相同特性的群体之内。可他们在不同的时空里,拿他们各自的经历和感悟来交换你的成长与体会,用着不同和语气和你探讨关于生命的微小与宏岸、爱的平凡与伟大。吴念真老先生的确会讲故事。这些人,那些事,不是故事不是小说,它就是我们的生活,都和我们息息相连。因为它关乎人性,关乎爱,是我们血液里温暖。那些在我们回忆里常驻的人,都还希望在冷漠背后,在失望之后,我们能够有更多的热情不熄的力量,希望我们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记住他们笑容,记住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而不是无情地看待本该厚重与壮阔的生命。


这本书买过四次,自已一本,送人好几本,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你或许可以在书上找到你自己的影子或许看到别人的影子。短短的故事平静地叙述着不乏味而又感人至深,看完还回忆着那些故事的点滴,久久不能忘怀。最感动的可能还是作者写关于亲情的故事。讲给奶奶听的时候她听得很认真,特别是那些几十年前的故事,听完她说“是啊,那时候......”,十分感慨。真心爱这本书,谢谢吴念真先生带给我们的感动。


吴念真....原来就是电影一一中的那个男主角....台湾人的写字的口吻,和说话一样舒服好听...更何况是一个温情有爱的导演.那些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剧本.


吴念真的文章就是能用真情感动人...一个一个真实而动人的生活镜头,被他抓的那么准...这本东西上的短篇很受欢迎,起码有七八篇我在读者或青年文摘上看过。好东西不怕来回看,不是么?


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这叫法一点不忽悠,他写的文字平淡,如娓娓道来,不加添任何华丽的词藻,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从他的笔端流露,都是至深的动人。非常喜欢。


如豆瓣上所说:吴念真累积多年、珍藏心底的体会与感动。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他的故事,温暖人的心怀,使人成长、成熟,教会人包容、豁达和感恩。


爱电影《恋恋风尘》的故事,爱《一一》里那个话不多但深沉的男人,吴念真的故事总能让我流泪,父母之情、兄弟之情总是最让人动容的,而吴念真总能娓娓道来。


最先在某本杂志上看到吴念真的一篇文章,喜欢他的这种叙述风格,讲故事般,却让人回味不已。于是就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这本书,迫不及待地买来看。果然,没让我失望。
《这些人,那些事》,讲述的是曾经的点点滴滴,却也是生命中不能丢弃的一部分,就算一时记不起,也会在某年某月某日,当时间、地点、人物随机重合的时候,向时光倒流般让你瞬间记起。这些人,有至亲,有好友,有点头之交,也有听来的人物,个个鲜活。那些事,有喜,微笑着看完;有悲,和文字一起哭泣;有感动,轻叹一声,幸好;也有无奈,长吁一口气,翻看下一篇。合上书的时候,彷佛跟着他从矿区走到台北,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从身边经过,在生命里留下或浓或淡的痕迹。
很喜欢这本书,吴念真,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说吴念真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真的没错。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却发人思考。


吴念真,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导演、作家、编剧、演员……无论在哪方便见到他就如同见到一位亲切的智者,他可以引导你走上属于你自己的人生路。他代表着台湾最朴质的人群,真诚热情,而他的这本书也表达出了他的本质,受益匪浅。


人们说吴念真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媒体人,看完此书心悦诚服。


一个故事都没有跳过,从未感觉到厌烦勉强,没有那种要“完成任务”似的压力。吴念真总能从身边小事中发现人性的光辉,文字简朴,真实细致,让人感同身受。读这些故事时,经常泪流满面,为人性的温暖。读完这本书,非常想去台湾,看看这些人,那些事。向吴念真致敬!


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知名导演吴念真


见识了真正的漫长岁月,真正的深情与苍凉,真的很难再看下去各种梦幻的、做作的、呻吟的小说或影视剧。去年才开始接触吴念真的文字,却毫不迟疑地认定,这位作家的文字,是可以珍藏可以咀嚼可以无数次回味的。
依然记得读吴念真的第一篇文章,是《寂寞》。宁静从容的文字,生活如水一样缓缓流过。直到看到结局,那位老人怀抱着照片的合影,只觉瞬间被击中,心底生凉……
洗练,朴实。下午连续读了几篇。那些悲哀的、苦痛的往事,在他笔下,如此平静地流出,却在不经意间,传来彻骨的悲凉。


其中遗书那篇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很喜欢这样的随笔,小故事见真情。特别还观看了吴念真演的《一一》。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发光发热。


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真好,


从未看过吴念真的文,但是第一次看就喜欢上了,这个文跟龙应台的目送一样给我一种淡淡的哀愁的感觉,他们的文字很相似,我把这种难以言说的称之为台湾文学,跟最早的白先勇一样,我不了解台湾,但我能了解这种淡淡的愁,乡愁,情愁,苦中作乐但又带着郁色凝结的感觉,在平常生活中为之感动的点滴小事,我想这些书不是教我们行文如何,只是要我们懂得感恩,对生活的每一件小事


吴念真的这本书记述了台湾过去的故事,读后回味无穷,好书!


不管是阿兵、还是学生,小工还是学徒,妓女还是政客,吴念真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但又是那么真实地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那个曾经被母国抛弃的海岛上,至今还不曾找到归属感的平民,上演着怎样微不足道的悲欢离合。如果没有看过《悲情世界》,没有了解过关于那片土地的那些事,也许就看不懂《告别》中那隐藏在淡淡忧愁下的巨大悲怆。他把小人物最底层的故事写得细腻感人,有人情味,并勾起读者对那片土地的向往和好奇,是因为作者深藏在文字中的对那片土地的热爱。根植于最深的泥土中,才能盛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2012 目前 我最爱读的文字就是夏榆 和 吴念真
因为《读库》 知道恋恋红尘中的念真
喜欢他说故事的氛围

吴念真的文笔 和夏榆 的笔锋 给我几乎有点相同的感触
那就是忍不住读出来 然后自己静静体会!


个人认为,这本是最好看的篇章要数《遗书》和《思念》了吧。
书最后面的第五辑《这些人,那些事》尤其感人。写亲情,写爱情。多真切多美丽。
吴念真的文字是质朴的,却用一种最质朴的方式来感人肺腑。
如果有一个安静的午后,读这本书,一口气得读,你会读到泪流满面。


很少有人能够把旧事写得如此动人。吴念真不亏是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


"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跟着吴念真作者的回忆,有更多的回忆被唤醒,一如梦境与梦境的连接,没有逻辑,无边无际。回忆的事情,我被深深的感动,里面出现的女性,让人记忆深刻,如母亲在儿子结婚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对天跪拜百下!如65岁还站在街边做生意……


因为身处离台湾很近,加上语言共通,读吴念真的作品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吴念真一如往常谦逊温和,笔下的故事处处透着深情。故事中看见吴念真的叙事娴熟,故事一气呵成,而且余音绕梁。我为故事中的小男生感动着。


吴念真的文章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身边的小事情,小温暖,很有台湾作家的感觉,一幕幕就像台湾电影,那么平淡,却那么的撩动人心。值得一读~~


喜欢吴念真的电影,他的书是第一次看,很喜欢,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适合一个人慢慢读,细细品味其中真情...


其实我一直都不认识吴念真的,印象里好像听都没有听说过。偶然在挚友的书架上看到,翻开第一页就一口气读完了。后来过了很久那书里的情节都萦绕在脑海里,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第二天上网直接下单买了回来。拿到书的那天晚上,就舍不得放下,可是读到中途,又不得不放下。分了好几天才读完第二遍。往往是读到一半,又不忍心继续。文字没有过于华丽,却总是有种平淡的优伤,感动于字里行间这种娓娓道来的真挚。然后就又在百度上搜了很久的吴念真,特别想知道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阅历,才能写出那样的撬动心扉的文字。继而又觉得很遗憾,因为自己的人生是如此平淡。倘若这世间真有洞晓和体贴人世冷暖的人,大抵莫过如此了吧。


买了之后好久了已经,现在写这些不免迟些,可是俗话说的好:好饭不怕晚那。
有多久没有看到这么让人动情的文字了,初始吴念真,不是缘于他的电影,而是杨德昌的《一一》,里面就可以感觉是本色出演,重情义的台湾人,里面也可以看到吴的影子,而透过这本书,可是更加真实的理解吴的生平,文字朴实但不厚重,里边的感情充沛的要流出来似的,。是近几年来我读的比较好的文字了,。,。


吴念真、杨德昌和侯孝贤,整个就是台湾电影的一片天嘛!
吴念真能写出那样好的故事,大概是因为他曾这样真实地生活过


吴念真 真是个说故事的好手
看他的文字 合上书 想这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 那些人生无奈太深重
若是假的 心里波澜可能不值

他告诉我们
真实的生活 不用加修饰 就足够温情 也足够荒谬
好的文字 不用加修饰 把故事说出来 原原本本 就足够

长大后 我们不用再到电视里 童话里 找美好感情 找不可思议的故事 找励志的动力 一切一切 生活里都能看到

认真活 也是费心力的事 会更容易感动 也更容易感伤


吴念真不愧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那些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淡的小事在他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下是那么地感人


我必须承认的是,在这几年大量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了发现了自己读书的品性爱好,有些书固然很好,完全没有明显的疏漏,但也只能在读后说一句“好书”,不能够完全体悟,甚至不会重读,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与书的相遇也是需要一种类似“气味相投”的缘分,一本对自己胃口的书,是可遇不可求,更是在众多好书之中的少数。但吴念真的和本书,正是这为数不多自己由衷喜欢的书籍之一。


夏意正浓,遇到吴念真的文字,浮躁的心顿时沉静了不少,人生海海,夜读此书,身心放空,生命,生活,有多少人能看透?一本好书,一个个故事,发人深省。不妨,在闲暇时来读读,荡涤自己日益浮华的心灵。


其实,我早就在电影里见过吴念真了,他就是《一一》中的那个NJ,但买书之前,我真的觉得这个人虽然好像名气很大,但是我真的没见过啊。
买他的书,我并不是出于对名人好奇,同往常一样,也是在豆瓣读书上读过了书评,被书评吸引,所以趁着打折,就买下了。
看完书,觉得不到20块钱买下真的很值!
他讲故事,语言平实,就像坐在你对面跟你说话,但画面感很强。
每个故事都有回味。
睡前看他的文字,很容易把文字里的情绪带进梦里。
舍不得很快看完,看完以后还会再翻。


真情流露~~~很朴实,短篇~~~推荐~~~~
喜欢台湾人写书~更喜欢吴念真


吴念真用很简单很简单的笔,写很曲折很曲折的故事。 《道德经》的一句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拿来形容他的文章是再合适不过——一个简单空疏的大白碗,盛着沉重的东西。 如果把他置换到古代,一定是白乐天,写的东西一点儿都不挑战脑子,老婆婆都听得懂。 要是吴念真混豆瓣,即便隐名埋姓,也一定能推荐过千、关注破万。 他写的故事,三个字可以概括其特点:有情义。 他珍重每个人每件事。有热泪,但不会马景涛似的飚出来。 就算写生死写苦难,你读了也不会觉得恐怖或者恶心,反倒像听一个睡前故事,听完了,就安然入眠——多沉重的事情都温柔地说出来。清淡的陈述并不会减少厚重感,反而愈显浓烈,正如酿酒,越陈越香。 生死太神秘、旷远,所以年轻尚肤浅的我们常张狂地书写生死以求一鸣惊人,明明内容苍白无力偏偏格外大声地呼喊,声嘶力竭的作态真是好笑。 渐渐知道,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死,因此他们在叙述生死时,往往娓娓道来,表面波澜不惊,底下实则暗潮汹涌。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


吴念真不亏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小人物的故事真实而让人动情。


朴素、简洁的文字,娓娓道来的情节,让人对吴念真老先生这一个个小故事爱不释手。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和故事了。绝对的好书!


很多小故事组成的一本书,很感人,吴念真不愧是号称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每个故事都那样的吸引你!


说吴念真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果真不假!
每一篇都挺生活,挺有年代感的。
里面的故事,有的很感动,有的很搞笑,嗯,平平淡淡的却耐人寻味。
值得珍藏。


第一次看到吴念真的文字实在读者上,他真的很会讲故事,听到那一个个不幸的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那些人间的巧合,那些人间的喜剧,会被感动,会觉得心痛,与无奈。


吴念真对台湾电影贡献良多。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很喜欢他主演的《一一》


从龙应台到张晓风再到吴念真,台湾的散文真实中存在着哲思和深省。写出大众的生活,反应众多人的思想。没有喉舌和做作,很喜欢真实而略带哲理的台湾散文。温情中含着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