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进社会,就要换脑袋

篠上芳光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篠上芳光  

页数:

250  

字数:

81000  

译者:

李静宜  

Tag标签:

无  

前言

学校或培训班里,从没有人教过你进社会后怎么成功 日本职业棒球乐天金鹰队的名誉教练野村克也,有句常说的名言:“有不可思议的胜利,没有不可思议的失败。” 从大学毕业到进入职场的前一两年,有人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成果;有人对于要不要继续当前的工作感到迷惘,思考着是不是换份工作;有人因为与上司、同事及往来客户间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扰……无论是哪种情况,每天“觉得工作不快乐”的人,全都有理由,而最主要的理由之一是:“学生时代没有学到进社会后能有出色表现的知识,也没有受过相关训练。” 从事研究工作等的专业领域的人,情况也许另当别论。但仔细想想,一般人都要学习数学、英语、社会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倘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顺利进入知名大学就读,并且取得所谓的“高学历”……这一段从小学到大学的漫长学习过程里,大家所学到的东西、获得的知识中,有什么是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吗? 现在觉得“工作顺利”、“工作开心”的人,说不定只是碰巧一帆风顺而已,就像野村克也教练所说的,“有不可思议的胜利”的情况。但如果没有清楚的根据,即使现在很顺利,也许将来哪天就会失败——想要持续保持胜利的状态,就必需搞清楚之所以顺利的理由,不然即使现在没问题,也难保未来不会出纰漏。 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类是学科知识。另一类是在学校这个“迷你社会”中,为将来进入广大社会所做的练习。比如说,在社团或学生会的活动里,可以学习到如何与学长姊、学弟妹,以及同学建立人际关系,了解作为团体一分子应该有的样子,而这也是在进入社会前,必须经历的“社会适应”训练。 但现在的学校却完全忽略了这部分,成为只是学习学科知识、为考试而学习的场所,学生们在这种只要把书读好就能成功的环境里,完全无法体会团体运作的重要性。然而,在他们将来所要面对的社会中,大多数的企业却是以团队形式来推动商业活动的。 在学校里为考试而学习的这些人,根本没学到进入社会后所需要的本事,所以进社会后倘若不顺利,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说法虽然十分难听,但也的的确确就是他们成为“失败组”的最大理由。 所谓的职场分数,是指“深厚的学识教养”和“杰出的沟通能力” 我现在在日本东京的御茶水一带经营一所精英养成培训班“YSP”。培训班的学员从小学一年级生到高三生都有,除此之外,培训班也指导大学生的求职活动及公司里的员工教育等。和其他培训班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仅指导学员学业,帮助他们考上明星高中和东京大学等一流学府,也指导他们如何适应职场——为了将来成为活跃的社会人士、商务人士,这是必须学习的。 我们在指导学科学习的同时,也彻底让学员为他们进社会而准备,培养能够自立的坚强意志、深厚的学识教养、谦虚、礼仪、杰出的沟通能力等。 YSP的很多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都有很好的表现,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相当早的阶段就锻炼了将来需要的能力。 网络经纪公司(CyberAgent)的总经理藤田晋在就读青山学院时,就身着西装以广告超级销售员的身份创造出惊人业绩,并在二十四岁开始创业后也非常成功,他说:“社会人士的胜负,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 不过就算学生时代没有准备,也不表示就得放弃,很多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在二十四岁左右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卯足劲努力,想要开拓多少条道路都有机会。 很多企业家都是在二十四岁面临重大转机 二十四岁前后是个很特别的时期,甚至这样说也不为过:这个时期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往后过着怎样的人生。 很受欢迎的作家高杉良写过一本小说,名为《青年社长》。故事的主角是明治大学商学系毕业的年轻人,刚满二十三岁,在辞去会计事务所的工作(这家名为“微型”的会计事务所后来破产)后,去应聘佐川急便公司的送货司机一职。 对于这个工作半年就离开一流企业,跑去应聘送货司机的年轻人,面试官一方面很感兴趣,但另一方面却不太能理解他的想法,于是提出了很多问题,而这个年轻人的回答是:“我不想当上班族。”至于为什么想当送货司机,他大方地说明动机:“因为我想赚钱,这个工作的月薪有四十三万日元,很有吸引力。”这段过程的描写让人看得很过瘾,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本小说。 这个年轻人从小就以成为公司总经理为目标。倘若进入大企业,要想成为总经理的几率就很低;若是进入中小企业,因为创业者本身也还在努力,员工想要取而代之成为总经理的几率也不高,因此他判断:“要想成为总经理就只能自己成立公司。”他是为了筹措必要的资金才去应聘送货司机的。从现在来看,这个年轻人所怀抱的梦想实在很耀眼。年轻人和面试官的对话持续进行,面试官对于他的回答似乎也有好感,当面试官问到“你想开什么样的公司”时,年轻人表示,他的目标是餐饮业。这个二十二岁时就宣告“二十四岁要成为公司总经理”并朝着目标切实准备的年轻人,就是渡边美树(一九五九年生)。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在二十四岁时成立了渡美商事有限公司,之后更名为和民餐饮服务公司,一九九六年公司股票上柜,二〇〇〇年股票上市。 松下的创立者松下幸之助(一八九四年生),他在二十四岁时创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一九三五年改名为松下电器产业股份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松下。 一九九。年代,软件银行的孙正义、保圣那集团(PASONA)的南部靖之,以及H.I.S.旅游公司的泽田秀雄,他们三人被媒体称为“创投三剑客”。之后这三人的公司是何等的壮大,也不用我再多说了吧。这三个经营者中,南部靖之(一九五二年生)在创立保圣那的前身日本短期中心时,正好是二十四岁;为日本信息通信界带来革命的孙正义,一九八一年成立日本软件银行时,也刚好是二十四岁。至于我呢?第一次换工作是在大学毕业后的次年秋天,那时也是二十四岁。当时,有家大型培训班希望公司股票能公开交易,所以要将会员数及营业额都提升三倍,他们的总经理希望我跳槽去担任经营管理职务。之后。这家公司的股票也顺利上市。 在进社会的第二年,彻底告别学生心态 为什么二十四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很重要?因为在这个年龄前后,正是一个人了解社会整体及商业世界的结构,并认真思考自己以后该如何生存的阶段。 如果一个人高中毕业后直接读大学,二十四岁正是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第二年。进入公司的第一年虽然非常辛苦,但也会陆续体验到很多辛苦以外的新鲜事物,比如说,第一次领薪水、拿到奖金时,因为学生时代从没拿过这么大笔的金额,会单纯地觉得惊奇和开心。 等到进入公司的第二年,这种满足的滋味便逐渐消退,而自己也才慢慢看清社会和公司的现实面。就拿缴税这件事来说,迈入职场后的第二年五月得报税和缴税,所以即使公司为你加了薪,你还是有种拿到的钱变少的感觉,这时候,会第一次实际感受到纳税的负担。此外,在了解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后,看待政治和社会运作的角度也将不同,或许会变得比以往严格一些。不仅如此,进入社会的第二年,在个人想法上也会开始有些变化。在生活层面上,直到实际看见工资条上的数字时才大彻大悟,公司微小的加薪幅度永远跟不上自己的期待,更别说领到的奖金了,几乎和第一年让自己吃惊的金额一模一样!于是不难想象,未来将会面临如何匮乏的生活。想到不会增加的薪水、永远不变的奖金……这样下去,怎么能申请到购买一套房子的贷款呢?一旦这样的念头不停地在脑中盘旋,人们也就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和梦想。 在工作上也是,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思考自己所在的产业、公司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商务人士的将来,同时也会开始思考,要让事业前进,什么事是重要的。 要想在商业社会中成功,又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在这个阶段,能否认真思考自己的能力、未来、适合做的事及工作内容等问题,能否确切意识到“为了创造自己更光明的未来我应该做什么”,将决定之后的人生会有怎样的走向。 此外。学生时代所累积下来的“陈垢”,也得在这个阶段一并把它清除掉,因为此时正是转变成优秀的社会人士、商务人士的重要时期。 提升职场分数的教科书 将二十四岁前后阶段视为人生重大转机的,可不只是商务人士。让我们把时间往回推一大段吧!音乐家莫扎特(一七五六年生)在二十五岁时,做了人生的重大决定。他为了能自由创作。离开原本能提供安定地位和收入的萨尔茨堡的亲王大主教,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自此以后,莫扎特虽然在经济上很拮据,但彻底舍弃了“安定”,他得到灵魂上的“自由”一一于是他创作出即使是在两百多年后的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仍感动不已的多件杰作。 如果是二十四岁前后的社会人士,就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悟——过去自己为考试所学习的知识和由此而来的学历,都非得舍弃不可!只要在商场上待个一两年,应该就能意识到这一点,也会知道,要在商业世界生存,不能只是依靠着学历。 耍想在商业世界胜利存活,就一定要提高“职场分数”。不过,提升职场分数的方法,在学校和任何培训班里你几乎都学不到,因此能否意识到它的必要性,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提高“职场分数”的重要性,并知道自己一定要改变才能创造出新的契机,而本书就是为他们而写的“教科书”。各位读者在这本教科书里学到的基本知识,如果能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我将会非常高兴。 此外,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在第一次认真面对商业社会、进行求职活动之际,本书的知识对他们应该也能有所帮助。只要能预先知道学生时代和商业世界的差异,就能凭着这一点和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社会人士的胜负,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请尽早为了“转变”而有所行动,而行动的起点,就是将自己的头脑从“学生脑”转变为“社会人脑”。

内容概要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并没有学习到进入社会后能有出色表现的知识,也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本书即在告诉读者,想成为杰出的职场人士,要改变旧思维和坏习惯,进入社会后要掌握最重要的七个原则、十个常识、十一个习惯、十种心态等,是一本关于社会生存技能的教战手册。

作者简介

  篠上芳光,1960年生,毕业自日本立教大学法学系,是日本一贯教育的精英养成培训班YSP的经营者。他在日本各地学校、企业、公务员培训班、大学商学院等演讲。他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建议,成功帮助学生进入大型银行、综合企业以及外商企业等,并且以崭新独创的观点、想法及丰富经验,指导学生填写简历及面试。著作包括《怎么教我家小孩认识钱》、《绝对精英主义》、《中考考的是“家庭内的文化力”!》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序章 进入社会后要遵守的七个原则
1. 丢掉面对“百年一遇”的危机时只知道慌乱的“考试脑”
2. 二十四岁后,就要把学历这个重要的“资产”收到抽屉里
3. 成绩优秀的人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医师,那么他们应该学习什么
4. 养成自己“提出问题、找到解答”的习惯
5. 如果继续当个遵守标准流程的人,就会成为无法解开应用问题的社会人
6. 必须知道商业点子是通过联想游戏产生的
7. 尽早发现学生社会和商业社会的不同,是成功的秘诀
第1章 成功者才知道的十个常识
1. 成功的人一定有网络以外的信息来源
2. 不知道米、蔬菜、鱼价格的人,不能将一百亿的生意交给他
3. 科学和理论是知识,而从专家的技艺学到的是智慧
4. 丢掉学历,成为靠自己前进的庸才
5. 比起解答能力,更应该加强提问能力
6. 在公司里,由学识教养支撑的“学习实力”比“学历”更有用
7. 亚马孙河流域的一只蝴蝶拍动翅膀,日本就会刮起一场风暴
8. 商务人士看地图时,会同时以“鸟的视野”和“虫的视线”去看
9. 能聪明复印的人就有工作能力
10. 知道每个人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职场分数就会快速上升
第2章 造成“优秀的人”和“没用的人”之差距的十一个生活习惯
1. 优秀的人从报纸获得信息,没用的人则是通过网络
2. 优秀的人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起床,没用的人休假时就睡得很晚
3. 优秀的人看对方的鞋子,没用的人注意对方的头衔
4. 优秀的人写日记,没用的人写博客
5. 优秀的人会听广播,没用的人只会看电视
6. 优秀的人搭地铁时会观察周围,没用的人则是一直玩手机
7. 优秀的人会和上司或下属聚餐,没用的人会和朋友或同学聚餐
8. 优秀的人会特地去吃回转寿司,没用的人会特地去吃拉面
9. 优秀的人重视元月,没用的人执着于圣诞节
10. 优秀的人了解国内旅行的魅力,没用的人只去国外旅行
11. 优秀的人想去老店,没用的人想去新开的店
第3章 今天就可以开始改变的十个心态
1. 找回在升学考试中失去的东西,成为善于挨骂的人
2. 要提升职场分数,靠的是人际关系,而非技术
3. 忘了谦虚,就会停止进步。有了谦虚,就会招来同伴
4. 想在事业上成功,打招呼不可少
5. 不只是对别人的名片要低头,对自己的名片也是
6. 在运气之前,学历、学力,有时候甚至包括能力,都得低头
7. 想变得更擅长聊天,就好好听别人的话并锻炼闲聊力
8. 最了解自己能力和工作性向的人并不是自己
9. 人生有时候是因为某天的一通电话而决定的
10. 只要认真工作,一定会有谁看到
第4章 改变周遭对你的看法的六个重点
1. 正因为具备常识,不合常识才会成为力量
2. 使用能马上传达重点的比喻或例子
3. 运用能让人产生概念的数字,例如“相当于几个东京巨蛋”
4. 先说有几个结论或要点,才能抓住人心
5. 要变得擅长说明,重要的是视状况省略部分的5W1H
6. 养成不合常理、比别人多鞠躬两秒的习惯
小专栏 看出真相的“疑问学”
① 东大学生的笔记本真的很漂亮吗
②“标准家庭”真的是典型家庭吗
③ 提早开始找工作,是不得已的做法吗
④ 因为日本的技术世界第一,所以以后也没问题吗 (一)
⑤ 因为日本的技术世界第一,所以以后也没问题吗(二)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学校或培训班里,从没有人教过你进社会后怎么成功 日本职业棒球乐天金鹰队的名誉教练野村克也,有句常说的名言:“有不可思议的胜利,没有不可思议的失败。” 从大学毕业到进入职场的前一两年,有人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成果;有人对于要不要继续当前的工作感到迷惘,思考着是不是换份工作;有人因为与上司、同事及往来客户间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扰……无论是哪种情况,每天“觉得工作不快乐”的人,全都有理由,而最主要的理由之一是:“学生时代没有学到进社会后能有出色表现的知识,也没有受过相关训练。”从事研究工作等专业领域的人,情况也许另当别论。但仔细想想,一般人都要学习数学、英语、社会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倘若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顺利进入知名大学就读,并且取得所谓的“高学历”……这一段从小学到大学的漫长学习过程里,大家所学到的东西、获得的知识中,有什么是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吗? 现在觉得“工作顺利”、“工作开心”的人,说不定只是碰巧一帆风顺而已,就像野村克也教练所说的,“有不可思议的胜利”的情况。但如果没有清楚的根据,即使现在很顺利,也许哪天就会失败——想要持续保持胜利的状态,就必需搞清楚之所以顺利的理由,不然即使现在没问题,也难保未来不会出纰漏。 在学校学到的事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类是学科知识,另一类是在学校这个“迷你社会”中,为将来进入广大社会所作的练习。比如说,在社团或学生会的活动里,可以学习到如何与学长姊、学弟妹,以及同学建立人际关系,了解作为团体一分子应该有的样子,而这也是在进入社会前,必须经历的“社会适应”训练。 但现在的学校却完全忽略了这部分,成为只是学习学科知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场所,学生们在这种只要把书读好就能成功的环境里,完全无法体会团体运作的重要性。然而,在他们将来所要面对的社会中,大多数的企业却是以团队形式在推动商业活动的。 在学校里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这些人,根本没学到进社会所需要的本事,所以进社会后倘若不顺利,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说法虽然十分难听,但也的的确确就是他们成为“失败组”的最大理由。


编辑推荐

《进社会,就要换脑袋》编辑推荐:学历≠能力,在校成绩好≠职场分数高;44个方法让你的“学生脑”变成“社会人脑”!社会适应不良的人越来越多,特别针对刚进入社会的人的职业生涯指导书,是社会生存技能的教战手册。《进社会,就要换脑袋》提出了职场分数的概念,让你知道职场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指标。职场人有一套自己必需的学识素养!《进社会,就要换脑袋》也是作者代表老板给职员的最想讲的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进社会,就要换脑袋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日本学者写的,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写的,很符合实际,给人很强烈的调研感,很负责任的一本书


很好的书,让我有了新的理解


对于刚踏进社会的我们来说,里面的很多观点很有用,能让我们少走些弯路,少些头破血流。


就这样吧,刚毕业的学生可以看看


道理比较简单,浅显,适合新人看


相关图书